很久之前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档播的。
当时这部戏很火的 同学下课的时候都在讨论剧情服装造型很好看。
主演一堆大明星啊 记得人物间的关系错综复杂,N角大乱斗曾家三兄弟都叫曾什么亚。
潘粤明演的角色好像是个渣男,他的角色和赵薇演的姚木兰好像是被迫成婚的。
姚木兰的妹妹姚莫愁好像后面的人设比较苦b... 结尾好像是抢夺文物?
《京华烟云》是改编自林语堂同名原著,是作为央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活动之一的一部民国剧,由杜大宁、汪国辉、傅思、晓春、周莉、瞿长林担任总监制,张子恩导演,赵薇、黄维德、潘粤明等主演。
2005年10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播出,单集最高收视达到12.92%电视整体显得太过理想化,善恶两级分化。
时代风格很好,但是剧情太憋屈,养着不爱自己的丈夫和小三的孩子,怎么想的呢?
姚家善良,那就善到底,所有的恶人、所有的不肖子孙都统统让曾家人去做吧。
幸而有一群好演员支撑起这部电视,否则不知道这样的改编会不会让人哑然失笑。
电视剧中,在幼稚化简单化的荪亚、立夫、莫愁等人的陪衬下,被编剧浓墨重彩抑或说心存敬畏不敢轻易改其型的木兰、姚父等人,侥幸逃出生天,也算是赵薇、陈宝国等人的幸运.
看《京华烟云》,想到许多。
究竟来这座城市,是对是错?
这一路走来,未免有太多不甘心。
不知道接下来站在十字路口,是往前还是往后?
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剧里面的话,用到这里,没有错的。
太长的时间了,没有理会一直以来的爱好,有点难受,可惜“文章要发自肺腑,没有感情,何须无病呻吟”。
自从新的生活来到,一直没有理顺思路,耽搁下来,也是合情合理的了。
想要让自己仅存的一点爱好,成为可能的谋生手段,实在太不容易。
所以我选择放弃,没有杰出的文字,所以它只能是一种爱好了。
看镜子里的自己,一年之前,还尚留着青涩的学生气;现在和之前到底有了些许的差别。
只是,整日的忙碌,却不知有什么值得忙碌,可笑之余,还有点心痛。
人的最美好的时光,究竟应该做点什么,成为了自己忙碌迷惘生活里的最大疑问。
姚木兰是个奇女子,这样完美的女子,假若生活在今天,我会怎样呢?
始终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完美的人,林语堂先生的笔下,只是塑造了一个他认为的理想。
或者,这样一种归于理想的平淡,才能成为生活的唯一?
无为的人生,是每个平凡人的一生?
然而,如果生活能在这样的混乱里继续,未尝不好?
这部电视剧是我看了赵薇老师的还珠格格之后的又一部比较经典的作品了,到现在还是比较回味无穷的,不过,这里面的故事情节还是很虐的,当时看的时候跟着剧情的各种反转,我也被带动着,真的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了。
姚木兰姚木兰是姚思安 的掌上明珠,十岁的时候跟随家人走难时意外失散,被曾家人所救。
这份恩情一直也是他们两家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待到木兰长大,没想到会以另一种方法来偿还。
曾家大少爷平亚一直体弱多病,眼看即将失救,曾家太太便想借婚事冲喜。
本以为平亚青梅竹马的恋人曼妮无法赶到,于是半威胁半恳求姚家 让木兰出嫁。
然而曼妮的及时出现,救木兰于燃眉之急。
曾家让三个儿子同时成婚以救平压性命。
于是同一天,襟亚迎娶财阀之女牛素云,荪亚迎娶姚家二小姐莫愁。
但是莫愁因为与荪亚闹了小别扭而逃婚,无奈与重压之下,木兰代妹出嫁。
荪亚一直都惧怕木兰的才华与淡定,婚后以对木兰冷淡来成全自己的懦弱。
处事荒淫无度,对家里生意漠不关心,还与女画家曹丽华偷情同居生下儿子。
木兰都以道家的无为而治承受一切,仍然对公婆关心有礼,对荪亚照顾有加。
三兄弟同时成婚没能留住平亚的命,曼妮也开始了守情的一生,幸有木兰作伴,聊解安慰。
莫愁桃木兰的妹妹莫愁也是一人比较悲哀的女人,她的感情真的是太坎坷了,没结婚之前,是一个活泼可爱、坦率、直爽的小姑娘,可是后来跟牛家二少华谈恋爱之后,家人很不看好他们,牛家人障着有钱有势,一直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另好多人敢怒不敢言,可牛家二少华性格稍微好点,也一直穷追猛打的追 着莫愁,终于让莫愁心动了。
可这一切都让牛家大少爷给毁了,让人毁了莫愁的清白。
虽然后面她嫁给了教书先生(以前姐姐的恋爱对象),慢慢的放下以前的阴影,可最后的结局还是悲惨的……
曾荪亚说实话,我很不喜欢这个人物性格,懦弱无能,对木兰也是漠不关心,家里的事情也从来不管,还在外面有女人,也生了孩子,要不是最后那个女人死了,我相信他还是很难回头的吧!
木兰是个才女,他觉得自己掌控不了,娶她回来,也是家里人要求的,所以他把怨气都撒在木兰身上了。
好在,他后来醒悟了吧……
整个故事太长了,所以只说了两三个人物,里面每一个人物都有他们的不得已,每一个演员都很棒,就是结局太过悲凉了,让人为之叹息……
:)姚木兰::)就是因为这样,它们已经化为精神了,是别人用刺刀也逼不走的。
精神是偷不走、抢不掉的。
爸,您要是不肯走,就是玉石俱焚。
我已经失去莫愁妹妹了,我不想再失去一个亲人,不想失去您。
女儿需要一个活着的父亲守着、敬着、孝顺着,从小到大,您为我费了那么多心血,我连报答您的机会也没有,我求您跟我一起走吧 姚思安::-)爸是赶上乱世了,从八国联军来折腾到大清垮台,从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到眼下的小鬼子来入侵,就没有消停过。
可越是乱世,越能彰显人情。
难道你今天让爸爸向他们,向东洋来的小鬼子弯一次腰吗?
听爸的话,你赶紧走,爸爸不想在一天之内失去两个女儿,咱们一家子,就靠你和荪亚照顾了。
如果这次爸爸大难不死,就会追你们去的。
好闺女,走,走!
姚木兰:当年辉煌一时的王府花园,只落个流水落花春去也。
人去园空了,留下了搬不起的园林,带不走的家具,甚至于一窖来不及喝的美酒佳酿;带走的只是不愿意做奴隶的灵魂以及对于故土家乡难解的思念 :D:D:D:D:D:D:D
拜最近董洁与潘粤明离婚悬疑剧所赐,我想起了我是怎么知道潘粤明的,就是在无意间看到了穿着旗袍的赵薇,看到了那一脸民国气质的潘粤明。
这部剧的名字便叫《京华烟云》。
我没有读过林语堂先生所写的原著,所以对故事大概一无所知。
只是凭着几张眼熟的脸而有了些许印象。
剧情发生在民国至抗战年间,其实也是新旧交替的年代。
从封建旧制到民主共和,对中国而言,是脱胎换骨的蜕变。
当这种改变降临到某个具体的家庭中,或许也是翻天覆地的。
我们可以看到一部分守旧的人,像是曾家老太太,为了三个儿子的婚事,真是使尽了法子;还有曾家老大的寡妇曼妮,宁可独守闺中,也不愿重新寻找自己的幸福。
但说这求新,还属孔立夫,他是个积极的改革派,眼中是揉不进沙的。
可惜这演技,不得不说,太生硬了。
看到此剧过半时,我还误以为林语堂老先生有三观不正的嫌疑:宠妾灭妻,强奸,把自己心爱的人拱手然给妹妹。
我有些怀疑林老先生的智商了,不过还好我去了某知名论坛,才得知版本并非按照原著所拍。
不禁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部立形象的剧。
估计很多所谓的评论会写”姚木兰是新时代的女性“,可我并不这样认为。
我承认,她是个坚强的女人,但要是标榜上新时代,她可万万没有这般勇气。
且看曾家姚家出点什么事,都得姚木兰给担当着。
面对不爱自己的丈夫,她委曲求全,还要忍受着第三者给她带来的痛苦。
到最后,她都没有和荪亚离婚,还替荪亚带着情人的小孩。
这样的女性似乎应该值得颂扬,反过来看,姚木兰从来没有逃出过别人所设的枷锁。
她只是做着当时最有责任,最明智的决定罢了。
同样在民国,《巾帼枭雄》中的郑九妹,那才是新时代女性真正的楷模!
而剧中其他角色,也有我不得不吐槽的点。
先说姚木兰的妹妹,姚莫愁。
自以为新女性,当姐姐代她嫁给自己心仪的人的时候,她就忍不住发起了脾气。
自以为谈了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到头来以被侮辱的结局收场。
不过她也蛮幸运的,她嫁给了她姐姐心仪的人,而做媒的正是她的姐姐。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想发笑,这姑娘是不是脑残啊,一个爹妈养的,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啊。
不过她最后的英勇就义还是让我挺佩服的。
接下来说小三,曹丽华。
也是个爱标榜自己的。
什么女学生啊,胆子大到勾引有妇之夫。
刚在正室面前保证断绝关系,转个身又投入到情郎的怀抱。
生了孩子,恬不知耻地说要名分。
我说,你当初口口声声说不当小的难道是说假的吗?
尊严不要了,那都是为了爱情。
连我都为你感到羞耻!
反过来看,其实曹丽华也是一个可悲的人物,她只是在适当的时机出现在荪亚的面前,让荪亚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
可惜了,在一头撞死在曾家门口之后的一年,荪亚就再也没提起过曹丽华来,还屁颠屁颠地和姚木兰和好。
我倒是觉得曹丽华死得冤啊!
在同辈青年演员中,我觉得胡可饰演的牛素云倒是很得我心。
她娇蛮,把曾家老二折磨成不是个男人。
她心狠,为了就父亲,不惜牺牲自己成为了交际花。
她也感恩,为了报答姚木兰的救命之恩常常通风报信。
最后,为了自己的罪孽,她选择了常伴青灯,在悠悠的钟声中泯灭了自己。
当然,除了这些主要演员,剧中还潜藏着很多真正的戏骨,潘虹、王刚、陈宝国等。
他们的演绎,使得整部剧看上去不那么突兀,也多了很多精彩之处。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曾老太太和牛素云为了一张床而进行的斗争,只能说姜还是老的辣。
潘虹几句话几个眼神就让自己的二儿媳哑口无言,这也是一个当家太太应有的风范。
最后,我还想提一个人,那就是我在全文开头提到我为什么会看这部剧的原因。
在我看来,潘粤明在《京华烟云》中的演出是可圈可点的。
剧情的前半部分,他是个纨绔的愤青,他想改变,可缺乏勇气;剧情的后半部分,他又变成了痞气味儿的京城少爷。
虽说是浪子回了头,但他那样看着总让人不放心。
其实从头到尾,荪亚就是一个需要木兰妈妈这样的一个角色,他一直不愿承认,所以才会有曹丽华。
可是最终,他妥协了,觉得失去了一切之后,有个像姚木兰这般懂事的妻子,也是一种幸事。
大家都以为改变了,但其实并非真正的改变。
或许有时间,我应该去拜读一下林语堂先生的原著,感受着这场真正在京华飘过的烟云。
他遇见她时是最好的时光。
他英俊潇洒,她聪慧美丽。
他们求学于同一位老师,他们同样喜欢研究甲骨文。
那一日,他们并肩漫步在铺满银杏叶的小路上,淡淡的温情就轻轻的弥散开来。
可是老天好像总爱跟幸福的人开玩笑。
他南下归来后一切都变了。
她做了别人的新娘。
他在花轿后大声呼唤她的名字,她在花轿内慢慢流下苦涩的泪水。
无尽的伤痛啊,褪去了她红嫁衣的颜色。
不论她是替妹出嫁,不论她多么痛苦,她终究成了别人的新娘;不论他是悔恨万分,不论他多么悲伤,他终究只能在远处看她了。
擦肩而过的两人,各自咽下了浓酽的伤痛。
可是她的婚姻太不幸了。
尽管她深明大义,尽管她努力尝试感化丈夫,她还是输给了别的女子。
她流着泪回到了娘家,她要离婚!
他一直在她身边等待,在心中默默守护她。
当他知道她终于决定冲出樊笼,自由飞翔时,他激动了,他欣喜了。
但随后他又平静了,他紧紧握住她的双手,他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他要安静的保护她,疼爱她。
可是造化还是弄人。
她最终没有离婚。
因为她太过善良,她不愿伤害任何人,她宁愿伤害自己,所以她选择伤害比自己还要珍爱的他。
作为分别,她为他冲了一杯茶。
他喝的好苦。
可是到底是茶苦,还是泪苦呢?
他的眼泪淹没了她心中最宝贵的一段感情,她把这段无暇的真情深深埋进了心里。
再见了,珍爱的人,从今以后,不能再爱你!
可是她又怎么能忘了他?
当他身陷大狱后,她奋不顾身去探望他。
隔着冰冷的铁牢,他们的手又紧紧握在了一起。
比起上一次握手的承诺,这一次也许就是生离死别。
但她握住了就没再放开。
他们的眼泪滴落在彼此的手上,也冲开了彼此的心灵闸门。
不论下一刻是生是死,这一刻,只体会深藏的爱!
他最终平安出狱,她也微笑着逗弄自己的孩子,他们又回到彼此的生活中去了。
虽然今生有缘无分,单他们还是守护了那一分美好。
下辈子,希望“死生契阔,与子相悦。
”他叫孔立夫,她叫姚木兰。
他们在《京华烟云》里展示了一段最美丽的时光,虽哀伤但美丽的时光!
剧里印象最深的是赵薇饰演的姚木兰,虽然当时也是冲着她看的剧,但到现在,依然喜欢的还是她的姚木兰,港台版本的没有看过,而其他的则是看了赵薇版的提不起来兴趣去看别的版本了。
姚木兰应该是很传统的女性了,是那种在古代需要世家三媒六聘,风光大娶的大妇风范!
虽然我理解不了她不离婚嫁给自己心爱之人的举动,可无法否决,她就是恭良温俭的掌家的女人。
姚木兰聪慧美丽,有着极高的文化修养与礼仪风范,外柔内刚,看着温婉美丽不堪一击实则百折不挠极具韧性,有勇有谋,能担事也敢抗事,她有自己的胸襟底线,不迁怒不报复,始终以最好的心态与最好的善良对待身边的所有的好的坏的。
不知道原著结局是什么,电视剧虽然曾荪亚回头了可总感觉牵强附会,有损姚木兰形象,那样的人为她不值。
说说《京华烟云》中的女儿们。
木兰,聪慧大方,知书达理,识得甲骨文,持家能干,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和气质,是个近乎完美的女子。
在婚姻大事上,出于作为女儿的孝心和知恩图报,宁愿把自己的心思藏起来,而步入了一桩错误的婚姻。
虽说这只是一本小说和电视剧中的人物,对于木兰这种好心的行为,心里还是颇有微词的。
再怎么想救场替父母解围,万不该拿自己的终身幸福开玩笑。
再说了,婚姻之事岂能随便找个替身顶了的吗?
木兰对于婚姻的态度太不够严肃。
总觉得木兰作为一个女儿家,太过于理性。
对于许多事情的处理,甚至是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木兰依然表现得大度有涵养,做事有分寸,绝不会表现出过激的行为。
似乎自己的感受并不重要,别人的困难和处境无论如何都得帮一把。
之前顶替莫愁妹妹嫁给荪亚是好心帮过了头,让自己被冷落委屈了多少年。
对于曾经喜欢的孔立夫,却要好心促成他与莫愁。
从女人的角度,这样的行为让人觉得不合常理和费解。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木兰是个习惯于把自己的苦水往心里咽的人,所以,木兰的表现才会让人感到她少了自己的心思和情感起伏,大度得不够真实。
莫愁,活泼开朗,敢爱敢恨,又有点儿大小姐脾气。
虽说在罢婚这件事上,太过任性,不顾及大局和后果,但相对于木兰姐,莫愁的心思直接明了,她为姐瞎起劲替她顶了婚而生气,她也不领姐的好意,不接受书生气过重、不够直白的孔立夫,而欣然接受牛家公子的殷勤。
在这些女儿们之中,莫愁是最敢爱敢恨,最懂得追求自己的幸福的。
然而,之后发生的事改变了莫愁的命运和性格,这是彻头彻尾的改变,其后的莫愁更多了作为女人的成熟、关爱和牺牲。
曼妮,心境平和,忠贞不愈,非常执着于死去的丈夫。
嫁到曾家只一天就死了丈夫,却是一辈子守着平亚哥,不肯改嫁。
最后在鬼子和汉奸的逼迫之下,为守住贞洁而自杀身亡。
素云,骄蛮凶悍,使坏心眼与木兰明着斗,只为分得曾家一份家产。
这样的女人是会被折腾得要命,却也是留着一份良心,让人心生怜悯。
曹丽华,温柔、情感丰富的美院女学生。
与木兰比起来,觉得在她身上更能体现出作为女儿家感性、丰富、让人怜香惜玉的一面。
深爱一个人本没有错,曹丽华的爱情就像一朵美丽绽放的花朵纯洁而清新。
她以她的温柔善良打动了曾家的三少年荪亚,让荪亚疼她顾着她。
在这一点上,她是胜出于太过完美的木兰的。
女人因可爱而美丽,曹丽华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忍不住想亲近,想去怜爱的女子。
但曹丽华错在不该爱上别人的男人,无论她表现得多么的捍卫自己的尊严和爱情亦或是楚楚可怜委曲求全的一面,她的行为注定是要遭到鄙夷和驱逐的。
红玉,喜爱捧读《红楼梦》,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式的女子。
这样的女子太娇弱、敏感,注定了悲剧式的命运吧。
桂姨,曾家的的二姨太,懂得持家,里外张罗,照应得妥妥当当。
虽说是老爷点来的,但也知道不敢得罪主子,是下人的身份。
暗藏心思,在布娃娃身上扎针这样的事也只有尚还迷信封建传统的桂姨才能做得出来。
老爷死了,桂姨的心也空了。
以前以为自己活着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曾家的持家大权,其实这么多年来忙里忙外,都是为了老爷。
生是曾家的人,死是曾家的鬼。
转载灵魂nirvana 因为上学的关系,京华烟云这部片子只零零散散的看了一点,我没有看过原著,也没有看过芝姐版的京华烟云,只是最近这部中零零散散的一点,但就这一点却有两个人很吸引我,就是莫愁和怀玉,让我有看完整部片子的欲望,假期的时候从某网站FTP下载了整部片子,完完整整的欣赏了一遍,最让我感动的依然是那两个人. 姚木兰无疑是上面最完美的一个人,从别人的评价,从上部找芝姐演她,我就相信她一定是,可能更重要的是她的人格魅力吧,虽然找赵薇演我不大认同,我认为她不够漂亮,但人格魅力她演出来了,是她几年来唯一不垃圾的一部片子. 说她完美其实有三点,第一她漂亮,第二她善良,第三她有大智慧,第四她有大远见. 曹丽华只有漂亮,只有善良所以她不完美,有句话我一直很认同,"没人能伤到自己,能伤到自己的只有自己"如果她开始就改变自己,命运不会这样待她,她眼里只有爱情,她敢爱,这个男人就是她的世界,她没有办法跟人分享她的男人,所以她注定结局是灭亡. 莫愁也不完美,因为她没有大远见,她过分以自己为中心,她要平等自由,时代所致吧,我不知道所谓贞洁对女人那么重要么?难道大家不认为,这是几千年来封建思想对女性最大的侮辱吗,男人的三妻四妾不是罪过,女人被侮辱就是残花败柳,什么道理! 牛素云依然不完美,她没有善良,她如果有善良,无疑又是一个姚木兰. 归如正题,其实我看了论坛上的许多评论,都是关于木兰,立夫的,可对于我来说,我在上面最讨厌的两段爱情,第一个就是木兰跟立夫,第二是荪亚跟曹丽华的. 讨厌木兰跟立夫,因为正如莫愁说的缺乏激情,他们都是太完美的人,但有时候完美对于人这种动物来说,似乎是种罪过,他们心里其实也都有团火,只是这火被世俗被道德一次次浇熄,或许他们是对的,谁在开头都没想过,木兰最终是和荪亚,而立夫跟莫愁像木兰说的命运跟他们开了个大玩笑,正好反了过来.可如果当初木兰放弃了,跟荪亚离了,荪亚称心如意跟曹丽华,结局真的就是美好的吗?不一定... 而荪亚跟曹丽华,仔细想想其实是他跟莫愁爱情的衍生物,然后慢慢就真的成了爱情,而他们的爱情却是抛却了一切责任,一种太过自私的爱,我也不喜欢.我一向赞成爱情自由,但却对把爱情当一切,眼里只有爱情的人很,非常的鄙视 而最让我喜欢的却是莫愁跟牛怀玉这段并不完美的爱情,就像王菲流年里唱的,爱上一个天使的缺点.他们2个都是天使,有缺点的天使,而他们的缺点却恰恰都是善良的缺点,所以,即使到最后牛怀玉变的那么十恶不赦,我都狠不起来.从开头看到那个只知道跟在莫愁后面像个小仆人一样的牛怀玉开始,我的所有视线似乎都放在他身上了,为了替莫愁输球报仇,包了2天桌球,还请了教练,即使莫愁那时眼里只有荪亚.像个小豹子一样对每个靠近莫愁的人示威,嚷着"莫愁,是我的!谁也不许抢" 在他眼里他的莫愁就是最好的,当他跟莫愁走再一起的时候,记得他说过一句话,"他们所有人都在看我,"莫愁问看他什么,他说"都在嫉妒我,嫉妒你跟我在一起"当时我笑了,多么可爱的人,好象全世界人都要抢她的莫愁似的.不禁感叹,在牛家那个只有钱和权的家教里,他怎么长大的,他怎么做到的那么善良... 当他把莫愁带回家那次,他的哥哥侮辱莫愁,他不惜到铺子里对他哥大吵大闹,不惜跟他哥跪下求他跟莫愁道歉,知道求他哥没用,就跑到莫愁门口坐着等,只为看到莫愁. 他哥哥为了开导他,把她带到莺莺那,可他都能做到坐怀不乱,这是怎样的爱情啊,难怪连莺莺都佩服他,莺莺也是个人物,起码我从没看不起她,她因为这个爱上牛怀玉,在后来是看的出来的,而当知道牛怀玉入了日本国籍,毅然离开了他,说,八大胡同总有我一张床,也不会陪日本人睡,中国的女人看来都还是有些骨气的. "我永远爱你"“我爱你比永远多一天”,多么单纯的誓言啊,和他一样单纯,我从来不知道,有人会为了一本莫愁让看的叫天使在哭泣的小说,而跑去问立夫为什么这么写,甚至让人家改结局,再他心里所有的结局都该是完美的,孩子一样单纯啊,可他不知世事险恶啊. 不光这些,他还要顶着所有人对他牛家的骂名,即使他没做过什么,他有时候就像个孩子一样,为了莫愁喜欢的大唐美人雕,不惜拿一个几乎无价的玉玺去换,让别人赚了便宜还乐的合不上嘴,只因为,他的莫愁可以高兴了..而当迪非把对牛家的不理解放到他身上,把那个大唐美人雕推到地上,当他捡起碎片时划破了手指,当他像孩子一样,委屈的跟莫愁说她碎了,任何一个人都会为他惋惜吧. 这个社会,那个时代,和所有人一起扼杀了这段爱情,再后来荪亚跟木兰,莫愁跟立夫的爱情都是久而久之的习惯,多半是亲情,而只有莫愁跟怀玉的永远让人忘不了,他宁愿为莫愁当车夫,让所有人都知道,莫愁是他的女王,永远坐在他拉的摆满玫瑰的车上,还有谁会像他那样,全世界只有莫愁,把莫愁当做自己一生的珍宝来看. 然而都不愿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永远都忘不了当怀玉闯进咖啡屋时像 孩子一般的眼神,失魂落魄的喊着莫愁的名字,问着,莫愁你怎么了,你这是怎么了莫愁...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看到这,眼泪就像为他们准备的一样...只为这简单的几句莫愁你怎么了,所有人都没法想象,一个人失去了他一生最珍贵的宝贝,却还要问这个宝贝怎么了...她怎么就没有了...他像头受伤的小豹子,对他哥拳打脚踢发泄着他所有的恨,可只能这样而已.他失去了,是永远失去了,他的珍宝. 在以后的日子,牛家被查,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牛怀玉,以前那个善良单纯,眼里只有莫愁的怀玉,为什么会变,看来牛家的家教毕竟还是会留下影子的吧,本性的妥协,可我依然不讨厌他,他没有办法呀,那毕竟是他父亲,他在不情愿,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父亲,他要救他,可他没有姚木兰的本领,他只能在他姐姐下面,对着那些司令卑躬屈膝,到日本留学回来,更由不得他,他不做就会死,人都有活着的权利,我们没有权利去责备那些只是想活着的人,即使他们出卖了些什么.但是我们的牛怀玉有一点依然没变,就是他还爱莫愁。
那样一个失去人性的人,对那么小的阿宣,那么善良的曼妮都下的了手,可对莫愁,他的手颤抖了,莫愁说"我爱过一个人,他叫牛怀玉,那个人正直,善良,不会跟人同流合污,不会认贼作父,可那人已经死了,你叫什么.你叫什么?” 那时候我看到一双因为激动变红的眼睛...我就确定了,他还是牛怀玉,那个只爱 莫愁的牛怀玉。
当那个监视他的日本女人想要杀莫愁的时候,他名知道这样会得罪他的上司,但还是毅然挡在莫愁前面,他知道这个后果,后果就是让莫愁跑掉报信,就是任务会失败,就是可能会死,当那个日本女人对莫愁开了枪,他眼都没眨就杀了日本女人,如果留意看过前面,那日本女人也是牛怀玉身边莺莺艳艳女人之一,就是 素云说他玩过火的那个,可见,牛怀玉没说谎,只有为了莫愁,他才不怕死,不顾后果, 再医院里,我又看到了牛怀玉用那种孩子才会有的眼神看着莫愁,轻轻的叫着她的名字,像在咖啡屋那次,我相信他是为了救莫愁而救莫愁的... 其实莫愁即使跟立夫在一起了,可依我一个女人的直觉,她还是忘不了牛怀玉的 ,再最后她拔输血管前的几个画面,虽然都是立夫,但如果你仔细看那几个画面,不难理解,她是为了报答,报答立夫在她最无助的时候给了她生的希望,给了她爱情,而对于牛怀玉,那些是印在心里的,永远抹不掉.. 当莫愁家搬家,怀玉的哥哥来捣乱,牛怀玉不惜拿出硫酸来威胁他哥哥时; 当莫愁和牛怀玉走在街上吃着冰糖葫芦,大声的吆喝着“卖冰糖葫芦喽”,大家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时,他们却觉得那么的幸福,那个年代,没人能理解的幸福 爱上一个天使的缺点,用一种魔鬼的语言......
赵薇的美有一种强势,不喜欢。
看过一点。。。赵薇挺美的当时觉得
大气的色调~
看了9集实在看不下去了,听说编剧是吃shi的?
非常不适合2024年的女性看的一部剧,女主放着心意相通的有为青年不要,上赶着给一个明确表示不爱自己的人当妈要改造人家保住婚姻,实在有脑子被浆糊堵住了的感觉。(这部剧属于越看越恶心的类型,慎看!!
很可惜书没坚持看下去。。
老实说 赵薇这角色演的比她那个小燕子还是小麻雀的 要好太多了
牛家大公子京城恶霸的名声那么久了,立夫几篇新闻稿就把牛家搞死了?本来可以是一部格局很大的作品,硬生生憋死在了曾家
非常经典的剧,虽然男女感情线有点想吐槽,但真的很好看,演员演技都很好
木兰好端庄
改编得让人无语
很不错的一部剧,最喜欢宝国叔的姚思安,最后宁愿那些文物烧了也不让外国人拿走,感动,有气节。牛素云说:我是靠山山倒,看她很能蹦跶,其实是一个特别可怜的人物。感觉牛家真是没一个好的,但是结局也是没一个好的,姚家觉得都是特别清清白白的那种,曾家好坏参半,牛家和姚家中和一下就是曾家了,哈
补录
潘粤明电视剧补完计划
杯具看多了人生都是苦的。
赵薇穿旗袍的样子太漂亮了~
那时看剧时最大的感受就是,讨厌荪亚了,心疼木兰
狗血
編劇簡直是厚顏無恥地朝原作者臉上吐口水,還有這麼多人給5星?反串嗎?
我也许大概是赵薇的黑……所以我的评分不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