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真实的日常向姬片,平平淡淡,又不是一帆风顺,恋爱该有的起承转合都有,就好像只是拍了身边的一对朋友。
搞姬就是这样,甜起来和寻常爱情无异,虐起来除了一般的猜忌争吵疏远,还会有更多来自家人朋友的压力。
两个人买包烟就看对眼的缘分是真的,没谈过恋爱所以笨拙的努力是真的,谈过很多次恋爱所以熟练的开车是真的,什么好东西都想与你分享是真的,影响了工作很困扰但还是优先选择你是真的,性向模糊只知道喜欢你是真的,性向明确有不清不楚的前任是真的,想坦率告诉朋友们自己有女朋友是真的,回到家面对爸爸不动声色的撒谎也是真的,在一线城市的放肆无顾忌是真的,在故乡小城市的畏缩隐瞒也是真的,我想见你是真的,你不想见我也是真的。
搞姬太难了,看完这种真实感强烈的片子,越来越害怕了。
如果足够幸运遇见的人是对的,是不是也会在这样的日常中渐渐消磨,最后开始怀疑这份感情的必要性?
更何况更多的我们,连买包烟就遇到这样的缘分都不见得有,还谈什么。
顺便希望所有想搞姬在搞姬的人都先看一下这个,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的样子。
我认为电影的结尾是谨慎的HE。
尤其当长发女说到她人生中做的最坏的的事是撒谎时,她已经愿意去面对内心真正的情感,逃离那个一成不变的城市了。
故事说的是所有同性爱都会面临的问题。
然而电影好看是因为它不去评判,不表达立场,只是讲述两个女人在爱情故事里的情感经历。
观者感同身受这份爱情的无奈和艰辛。
一系列意外将两个注定要在一起的人的目光碰到了一起。
爱情是甜蜜的。
如同所有的爱情一样,她们也因为经济上的不宽裕而产生摩擦。
然而最终给这份爱情重重一击的是同性爱都无法逃避的家庭压力。
短发女在痛苦中自由落体式的下坠,甚至想投入男人的怀抱中减轻痛苦。
这段看得很不忍。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真实反应亚洲地区同性爱面临压力的电影。
接地气的故事和细腻的演绎促成了一部佳作。
废品站一瞥,超市买烟相识,专门跑去人家店喝酒,推拒了一下就说“我想做”。
一边说着“别人看到怎么办”,一边身体力行的把自己恋爱的秘密分享给好朋友。
一边说“你不去上班吗”,一边因为一句“再睡会”不去开会。
爱到全世界只有你最重要。
义无反顾,纯粹简单。
从第一个到第七个,为了遇见姐姐你啊;坐我旁边啊、转头就以吻封缄;过夜吧…像是一个调皮的小妹妹、又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情场老手…谁在乎你有过几个女人呢,看到的只是你眼底熠熠发亮的纯净的爱呀。
撩的心神荡漾,被撩的神魂颠倒。
纯粹的东西破碎起来才更有冲击;害怕揭穿的谎言被自己说破才最无奈。
导演用一个个剪辑的片段拼接、中间给了很多块儿留白让观众来补色。
充满文艺气息的同时也需要对一些细节的感受与把握。
而我只能用自己有限的理解来猜测。
第一个,店里来了一个女人之后酩酊大醉一夜:是前女友么,是不是曾经爱过但没被女友家/流言认可的前女友?
你那活泼的样子是不是也被伤过?
第二个,就在宿醉后,姐姐找来照顾时、接到一个通了就挂了的电话。
是前女友的关心么,是发现了人家有了新女友之后的反应么。
第三个,和爸爸同桌吃饭时不想接又背着镜头接了的电话:是相亲对象么。
第四个,跟爸爸说读书却在片头就把书卖了废纸的姑娘啊,你居然还骗你爸说你管人家姐姐借书。。。
电影对看似软糯实则坚忍的姐姐都用了明线来刻画,反倒对妹妹的种种‘秘密’都是隐晦不明、全权靠猜的。
太害怕你坐在我身边,怕自己拒绝不了你的吻,怕自己忍不住又去奋不顾身,但又没办法不牵着你的手。
终究还是忍不住,回到首尔,赖皮着重复曾经的动作,试图让你也让自己能更坚定,然后轻轻拥着你的腰肢说 我想你。
以前是你倚着栏杆眺望远方,现在是我靠着栏杆吸烟惆怅。
爱呀,哪里需要那么多对白。
把爱情拍得稀松平常才难能可贵啊。
在心智尚未成熟的时候看了太多简单粗暴的刻板恋爱,动不动就是半世纪、一辈子、几代人的恩怨情仇,英雄救了美人就立即获赠美人的心,年轻的恋人一吻一黑屏就白发苍苍,久别的眷侣凭心电感应就能再次相见,欢喜冤家不知怎么就嬉笑怒骂但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彼时小小年纪,感情观因此而受到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倒不是说那些不美,现在只希求看到某种真实的喜欢,既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不是动辄以死相逼的歇斯底里,用暧昧不明的试探和退让取代仪式感,才让人又哭又笑,觉得果真是尝了能够切身追忆的苦饮,又因回味悠长舍不得放下。
也不知是我们旁观的爱情塑造了属于真实自我的恋爱形态,还是真实的爱情体验投射在观看者所见的表象之上,才形成我们所感知的他人的爱情。
允珠见过发小之后在家门口等智书,微醉地跟她讲:我跟朋友说了呢,说我有女朋友了。
智书迟疑了一下:姐姐,你要是这么谁都告诉的话,会没朋友的……有点偏激地想,如果听到的人真的避而远之的话,也就没必要再做朋友吧。
碰到喜欢的人恰好喜欢自己,是生命中最好的事了。
想到对方会忍不住笑出声,也想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再不是一个人。
吃饭的时候偷看对方先夹什么菜,并排坐时突然的吻,半睡半醒时翻身环抱,买好吃的揣在衣服里想让她开心,把脸埋进被子里用力闻对方的气味,如果还有回程的公共汽车就再坐一会儿等到没有为止。
可危险的是除相爱之外的一切琐碎。
一段关系中的所有事由都可以拿因果逻辑梳理明白么,对绝对信任的人绝对坦诚就像听起来那样美好简单么,误会解释清楚就可以破镜重圆么,承认了过失就可以求得原谅和好如初么。
啊,天真。
渐渐开始迟疑和退却。
还喜欢吗?
要一起生活吗?
这些都没有问。
允珠收拾好一切杂乱,蜷缩回植物般的安全之中。
想起布罗茨基有句话说:我不敢说没有你就活不下去,毕竟我还活着。
智书历经挣扎,也不见得真的有勇气抛下一切戳破自己在亲友面前维系的谎言。
但她终究回到了首尔,抱住允珠说:我想你了。
在仍有无限变数的未来面前,这结局已经再好不过。
三天前开始反复刷恋爱谈,一方面情节确实很真实,原以为遗忘在脑后的初恋,借着这部电影,又鲜活地展示在我的眼前,泪奔,另一方面,长发女主很像我女神刘瑞琦,有木有,好喜欢好,正题,短发女主很软很萌,会脸红会害羞,给人一种很安心的感觉,长发妹子主动热情,调皮可爱,一直呆呆的 允珠,看到智书以后,整个人都亮了起来。
而高冷的智书,在允珠面前,可爱主动,管着管那,这才是爱情的样子吧,为什么好多人说性格不合呢??
我认为结局是美好的。
允珠单身32年,正如室友所说,学艺术的谈恋爱都是很随便啊,然而她并没有,而是一直在等待那个人。
那个人会让她变得主动,会让她去忍不住去去见一面,当智书出现时,她就知道那个人来了。
于是借着喝酒的理由去见她,即使被吵醒还是乐呵呵地去见她,即使很害怕还是把自己给了她,这是爱情,一眼万年。
对于智书来说,允珠温暖的眼神,淡然坚定的神情,在首尔寒冷的冬天里,给了她莫大的安慰。
然而前女友找上门,是情节朝虐发展方向的转折点,我不知道她们说了什么,但对于智书来说,要开始去考虑当下的现实,母亲刚去世,还要再给父亲一个打击么??
尤其是当父亲和允珠见面时,她的慌张更让她确定,她不敢跟父亲说出柜这件事。
可是,对于自己深爱的允珠,她也开不了口说分手,这里我认为智书最不成熟的地方,就是没有跟允珠好好谈一谈她的处境和顾虑,我认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就是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在智书再三的冷漠下,允珠终于知道要离开了,面对无疾而终的爱情,面对惨淡的事业,她选择大醉一场后振作起来,而故作冷漠的智书终于绷不住了,思念决堤般汹涌,真正爱的人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她回来了,当她认识到自己做的最大坏事就是说谎以后,我想,她就开始要直视自己的内心了,而允珠,当然也是爱的啊,最后当智书说我好想你时 ,允珠开始用手抚摸智书的头,镜头再到智书安然的睡颜时,就应该知道,和好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后允珠抽烟的样子很帅气,很爷们,这是暗示她开始面对生活,承担责任的态度。
谢谢智书你回来了,也给我无疾而终的的爱情再添未完待续,生活当中,无论同性异性恋,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
愿意回来一起面对,就够了吧,再说两人一起时间并不是很长,出柜这种事,应该要从长计议,像允珠那样有才华的艺术家,以后的生活应该不成问题。
看够了评论才开始写自己的感受,大家普遍不看好这一对让我很是难过,或许都在现实社会里伤过,但我依旧持积极的态度,会好的,因为当我抱住你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离不开你了
假如还没有准备好,一定不要开始假如你还什么都不清楚,想不到后果,一定不要开始假如你心里脆弱,害怕,敏感,一定不要开始假如你没有信心,一定不要开始求求你,放过自己,也饶过她那个姑娘那么好我不想看她被你一次次伤害被你冷漠地对待被你无情地转身被你冰冷的催促她心里那么热,她那么单纯,她对你那么多爱你没有见到她和朋友们说起你的样子你没有见到她锯木头的时候发呆傻笑的样子你没有见过她喝酒喝到吐伤心到死的样子你不知道她有多么喜欢你到希望和全世界的人分享那个被你躲躲藏藏掩盖起来的消息她那么瘦,脸那么小,眼睛也小小的那么无助讨好的看着你冻得嘴唇都麻了鼻头都是通红的从怀里拿出零食给你对你说我想你了她毕业展示也不要了教授给的任务也推掉了从首尔飞奔到这个小城来看你你却因为害怕而只是拒绝她你逃避 试图掩盖说谎她的心都要碎掉了啊。
情不知所起 更缘不知所终你甜蜜 我对你也甜蜜你冷漠 然后是我冷漠依次伤心难过拒绝拥抱 反复几次 心都冷了幸好最后 你回来找她对她说我想你了她虽然倔强地把头扭到一边还是揉了揉你的头发。
多像你和我多像你们和我们
没有结尾的结尾,好像是一段曲线中的一个点,大家都大概知道后面二人会怎么发展,也许会一直波峰波谷波峰波谷地晃荡到最后旁人的妥协,也许会在某一个或许波峰或许波谷的点戛然而止。
就是因为所讲述的故事离观众太近,太现实,所以我们才会“大概”地知道后面的发展模式,并无特殊并无魔幻,只是日常罢了,日常的100种结果之一。
我特别喜欢这个结尾,导演(或者编剧)没有想给我讲一个美好的或者悲剧的结局,她只是呈现给我看了一段生活吧。
当机立断不是生活的常态,拖拉混沌不知所终才是。
女主说她做过很坏的事是撒谎。
谁没撒过谎呢?
这不算什么。
相亲男回道。
沉默后她仿佛想明白了,这个谎言骗的其实是她自己。
回到首尔后,还是那个小店。
她像只猫一样寻求爱人的原谅,说着那些让人又气又发不出脾气的话,最后抱着爱人说了句我好想你。
大概这就是放不下的眷恋吧!
电影真实的让我觉得害怕,好像是自己的谎言被人发现了一样。
看完了,可是我有点碎碎念,剧情反复回想啊回想的,于是决定过来写点剧透式观后感1234567。
以下:1、大叔的废旧回收站成了最初相遇的地方,便利店的一包烟成了两人相识的契机,最后在智书小屋子里确定了心意,剧情发展的有点让我措手不及。
两人躺在床上的时候,智书凑上去那突然的一吻,是确定了允珠的心还是为了确定允珠心意的试探?
2、借一位豆友的总结,老司机对上小白兔。
允珠的小开心小心事总是表现在脸上:便利店第一次面对面结识智书之后的某一天,允珠一边进行作品一边想心事忍不住独自傻笑;忍不住想要见面的心情于是找喝酒的借口去智书打工的店,即使是在厕所简单聊天,也会因为有点开心又不好意思,又担心别人发现自己心意而拘谨;智书说一起过夜时转身,留下的是低头腼腆的允珠;而对于智书的突然袭击,允珠有点无措,但是却没有拒绝。
从允珠遇见智书,到相互确定心意,除了为了见智书特地跑去她打工的店和朋友喝酒,允珠给人的感觉一直比较被动,被约出来喝酒,被留宿,被亲吻,然后发生不可描述。
但是往后的剧情,允珠给人的感觉几乎大反转。
藏在怀里怕冷掉的吃的,联系不上智书和发现大醉的智书时的紧张和关怀,再到忍不住思念从首尔转车到智书家,允珠越来越主动。
因为思念,允珠三次从首尔到智书家里去,也是从这里,给观众的狗粮突然撤的一干二净。
因为担心父亲发现自己其实喜欢的是女人,智书在允珠第一次来的时候并没有和允珠一起待在家里,带允珠上山,即是独处,也是回避。
拒掉允珠的烟,允珠眼里含有落寞。
第二次意外的在家中和父亲相遇,智书有些慌张,不断的用替允珠回答父亲的疑问而掩饰两人的关系,而允珠,略带失望回到首尔。
第三次,允珠因为与室友的相处和学业上的事情,心情低落的去找智书,允珠是希望得到爱人的安慰,但是这次,却是怀中藏着的爱意也换不来爱人的笑脸。
允珠“被动的”失去了智书的爱。
3、一开始的允珠是被动的,智书是主动的,主动的约到家里喝酒,主动的言谈间带有挑逗,主动亲吻,主动索爱。
但是从允珠从被动变的主动,智书开始从主动变的被动,被允珠更加热烈的爱,被动的接受相亲。
在因为无法向父亲坦白而冷淡的对待允珠之后,她其实是“主动的”失去了允珠。
4、允珠曾经因为智书而错过了一些学业上的事情,然后在智书来首尔时,又因为学业上的进度而错过了和智书见面的机会。
5、我最爱的场景有三:时间顺序一,智书热烈的亲吻允珠,即将发生不可描述时却被有些犹豫的允珠叫停之后,智书失笑然后为允珠整好衣服,两人躺在床上,智书看着允珠,允珠看着智书,有点尴尬但是又不算尴尬的笑。
(好么,在这里,作为观众的我被甜的忍不住笑了。
)时间顺序二,留宿第二天的早上,允珠仔细思考了一下,说出了那句“我想做”,智书看着允珠,一笑,略带挑逗,说“才不要”,然后转身走开,听到这句回答的允珠没能体会到那句才不要里的撒娇,以为是被拒绝,双手捂脸,自己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主动提出想做却被拒绝,有难过和受挫,又有因为是自己主动提出而生出的羞愧感,一系列情绪突然一起袭来,不知如何是好,想要找地方藏起自己的脸但是又找不到,只好把头埋在床沿上开始扒拉衣服准备走人。
时间顺序三,两个人相互失去之后,允珠搬到了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继续学业,而智书则终于决定来首尔找允珠,允珠面对智书不再是之前的热烈,就算允珠像猫一样粘着她偎依着她。
允珠情绪很淡的拉着醉乎乎的智书回小窝,给智书倒水,无论智书如何索吻,也只是淡然的推开和停止,但是在智书抱着不肯撒手说出我很想你时,却又突然满眼泪意。
轻轻的拍拍抱着自己不肯撒手的智书。
6、当初让我爱上你,但是又在我如此爱你的时候离开了我,在我收拾完心情决定走出你的生活彻底的过没有你的日子的时候,你又这样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好像之前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为什么。
7、印象深刻允珠的小动作:独自想起心事时的傻笑,被留宿时的小小窃喜,羞羞时被脱去小内内时的小害羞,被冷淡对待时的落寞和难过,被智书抱着不撒手时突然的泪满眼眶。
每个小情绪每个小动作,如此自然真实,我在此再次送上我的膝盖。
以下是剧情观后感的分割线。
当年看隐秘而伟大,突然间掉进了韩国电影的坑里,至今都没有爬出来反而越陷越深,不管是题材还是讲故事,我们的电影到底差了多少?
当年的隐秘而伟大看了大概十遍,每一次都是为了抓住里面人物的每句话每个动作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然后每看一次心塞一次,每心塞一次情绪低落两三天,不可自拔到无可救药。
我把2017年首部最佳给这部恋爱谈,说是恋爱谈,其实是谈恋爱,从甜到苦一样不差。
1月2号加完班,在想,去哪看一部让人心动的电影,会让人看着看着会心一笑那种,好巧不巧,关注的电影公众号写了这部电影的推文。
确实是会让人会心一笑,但是接下来却让我心塞的白天上班的时候都没能出戏。
太真实了,如此自然,看不出是在看电影的痕迹,就好像在看身边的另外的人的经历,然后我现在还是出不了戏,在这默默的写观后感,告诉自己这是一部电影。
如果说最美是卡罗尔,那最真实就是恋爱谈。
以上,看完电影出不了戏的碎碎念。
2017年1月4日晚22点。
影评有剧透,献给我最爱的人。
电影不长,细究起来,每一个片段都可圈点。
逻辑性不强,只是感受很深,从三处对比说开来。
1. 起床困难电影一开始就是女大主起床困难,上课迟到。
但是不管多困难,还是起得来,而且看得出,她功课不错,灵感与责任心爆棚的一个人。
后来遇到了女小主,再次起床困难,这次起床困难就压根不起了,课也不上了,会展也不参加了,在女大主的心里女小主就是全世界,其他事儿爱咋滴咋滴,解释一下就行了。
女大主从来没有把自己遇到的不顺心的事情说给女小主听,一方面,出于她对女小主的疼惜,没必要拿自己的不顺心来困扰自己心爱的人。
另一方面,只要见到女小主,女大主整个世界立刻就能阴转晴,所有的不开心也都瞬间烟消云散。
女小主的不顺心,细数起来也就只有喝醉酒那次。
另外还有回家以后所经历过得一切,她从来不将这些事情说给爱人听。
女小主的隐瞒与女大主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她应该是受困于环境压力(反对同性恋)心里纠结,不愿意也不可以将自己的事情说给女大主听。
女小主为什么喝醉酒,跟谁喝得酒,电影没有直接交代。
来吧台找女小主的那个女人应该是前女友身份,女小主烦弃的言语表情以及前女友的卑微态度,能感觉出来是前女友对不起她。
代入式想一下,如果你的前任来找你,是怎样的交谈内容会让你心情不好?
除了对感情的放不下可能会难过,是不是还有一种情绪是对环境压力的内心挣扎?
比如这个人真好啊,但就是没钱,不能在一起啊。
但对于弯着的感情,最大的压力就是世俗看法。
看得出来女小主的前女友已经结婚了,很可能当晚她们的交谈内容是这样的,“对不起啊,我伤害了你。
”“哼。
”“我没有办法,我不得不结婚。
”“哦。
”“你怎么办?
你难道不怕世俗的压力?
”……之后自己就痛苦地喝酒去了,借酒消愁。
能够看出女小主从小长大的居住环境不属于大富大贵型,但条件也不差,算得上是吃穿不愁的普通小康家庭。
这个背景设置得很好,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人,不像万贯家财的人敢闯敢干,见多识广,包容性强。
也不像底层穷人那样本来就什么都没有,更能活得洒脱。
大体来讲,普通家庭的价值观折射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正常上学,正常上班,正常结婚生孩子,同性恋这种身份很难被这种家庭所理解。
在这种家庭里,气氛大多和谐,家庭成员之间也都心疼心爱着彼此,逆反情况很少,也没有那种能为了什么与父母决裂的基因。
女小主回家不抽烟了,不化妆了,这都是长辈们所期望的乖乖女形象。
看看女小主跟她爸爸的日常,平平淡淡的,健健康康的。
她爸参加了个婚礼,回来就唠叨羡慕别的老爸能把女儿送到女婿手里,催着闺女找男朋友。
这就是社会与家庭带给女小主的压力。
当女小主从首尔搬回了家,从一个人穷兮兮地自由自在的生活回归到了温暖的父母家庭,周边环境变了,自己也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卸下或者穿戴上伪装。
女小主说住了五年的环境不认识了,实际上已经揭示了女小主开始向现实妥协了,心中的天平已经倾向了没那么多困难要面对的父母家庭,是啊,那样的日子多简单,不用拼命生活,不用面临指指点点,唯一需要放弃的就是自己的内心。
临近结尾处,女小主提到的“撒谎”,在我看来是在说她自己对自己说了谎,自己用谎言来麻痹自己,告诉自己在这种“直女生活”里可以开心快乐,但最终自己还是骗不了自己,回到了首尔,去拥抱自己的内心。
还有一个细节,女小主是基督徒。
基督徒耶,这是多大的禁锢。
但是应该是不是特别虔诚的,吃饭的时候仅仅是“康桑阿米达”,不虔诚也为后来态度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性。
2.女大主男闺蜜态度的转变男闺蜜刚登场在工作室里与女大主聊天的场景能够看出他对女大主有意思,眼神为证。
另外,如果不喜欢一个人,是不会直接间接打探这个人的目前感情状况的。
后来,女大主在及其失落的时候亲了男闺蜜。
男闺蜜的那种拒绝,流露给我的是赤裸裸地嫌弃。
他之前对女大主的那种喜欢因为女大主的同性恋身份消失殆尽,他的这一下推开,并不是出于理性责任感,就是赤裸裸的嫌弃。
内心独白大概是,“我擦,一个同性恋在亲我,太特么恶心了,推开推开!
”事情往往都是这样的,包括自己最亲密的朋友都在嫌弃这种事情,虽然表面上这样说想一起喝酒,那样说支持你,但是掩藏在内心里的那种无法接受,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察觉。
插一句,我特别喜欢这个拍摄手法,没有过多的废话,单单是通过在窗外对于表情变化的拍摄就把女大主告诉了男闺蜜她的事情和男闺蜜内心的变化讲述了出来。
女大主也会顾虑到周围人的接受程度不是逮谁就跟谁说,“我恋爱啦,是个女人!
”但她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这份感情当成是一个负担,你要是能理解,我就说给你听,你要是接受不了,那我就不说,但我也不在乎你的想法。
所以女小主那句“你到处说会没有朋友”女大主根本就没当回事儿。
起初我也没当回事,以为这只是女小主心疼女大主,跟女大主撒娇的表现。
但后来我当回事了,这是女小主内心真实的想法,她不会随便说,她是在保护自己。
3.典型的室友这个对比就太明显了,之前的几次出场我还以为俩人是闺蜜,哎哟我去那个和谐。
这说翻脸就翻脸,为了戏剧张力,稍微有点夸张,但这也算是将社会大多数人内心深处对同性恋嫌弃的一种外化吧。
女大主在整个电影里面能看出来不是那种强硬性格的人,但是对于舍友的爱搭不理,她强硬的推开门,“我做错什么了吗!
”
是啊,我就是碰到了一个人,然后相爱了,我做错什么了吗?
影片中有过几处对于女大主为什么还不找男朋友的讨论,我觉得在女大主遇到女小主之前,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喜欢女孩子,她也在等待自己爱情的到来,只不过一直没有碰到合适的人。
她是比较典型的没有把自己定位到是直女还是弯女的一类人,她寻找的只是纯粹的爱情,我碰到你,爱上你,珍惜你,无论你跟我性别是否相同。
相比之下,女小主应该是比较明确自己是弯女,但是缺少了一些面对自己的勇气。
我相信女小主也是爱着女大主的,开头处,女大主从来不去酒吧,但是为了去碰女小主,带着朋友走了很远的路去了女小主打工的地方去碰女小主。
这个地方有个细节,女小主一进门马上就认出了女大主并且打了招呼。
试想一下,如果是你在一个地方碰到了熟人,是不是要先确认一下才能肯定是他然后再拍肩膀呢?
女小主能那么快认出了女大主,况且还是在背面,这说明这段日子以来女小主也一直在期待女大主的到来。
虽然有些地方我觉得讲得不够满,但这真的是个细腻的好片子。
尤其觉得女大主演得好,看到心爱人时候的开心,小鹿乱撞,见不到时候的想念,傻乐,感情不顺利时候的难过,愤怒,痛苦,每一个细小情绪的把控都很到位,演尽了在一段感情中的酸甜苦辣。
两个人的进展其实说快也并不快,当爱情到了来,抓住爱情的速度就是那样的,无关于性,只关于爱。
季节背景也恰到好处,“有你在,的冬天,总下雪,我不知道,冷。
”早晨起床那种对伴侣的腻歪拉扯,“再睡一会嘛,不让走!
”买小礼物“讨好”对方,在对方心中加分。
吃饭要坐在一起才肯吃,吃着吃着还想要亲亲。
最后那个结局挺好的,开放式结局,原谅还是不原谅,都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吧,导演没有给千万个哈姆雷特下定义,也无法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真正的爱情无论弯直都是一样的,当你面对着这个人,不在乎车子房子,无所谓有没有孩子,只是想跟她在一起,看着她就看到了多姿多彩的未来生活,这样的你才是找到了真正爱情的你。
望相爱的人再勇敢一点,望社会再宽容一些,尊重每一个人平等相爱的权利。
32岁的艺术生遇到真爱就一头掉下去啥都没有心思做了,年轻的妹妹主动挑逗,攻上后却不耐烦姐姐的火热,烦了。姐姐好不容易决定放下了,妹妹又缠了上来。如果是男女之间,普通得没人会拍吧
谁没有大老远的跑去过她的城市,谁没有剩自己孤零零的在车站等着车,谁又不是想到了以前的自己就流了泪。
这就是传说中的人物从开始到结束没有变化的那种电影吧。的确捕捉到了一些有共鸣的点,but不足以撑起一个故事,平淡、乏味
美丽羞涩的允珠
三星半。挺写实的,一些细节也挺用心。
一部没有配乐的电影果然是挺尴尬的
十二小时看了三遍的电影。作为导演的处女座,这电影在我心目中真的是满分了,成功跻身我的top3。两女主的演技在线,颜值也在线,故事虽然平淡,可这大概是每个东亚女同性恋都经历过的故事吧!故事细节满分,两次买烤地瓜的对比,女主闻女票床的味道,还有非常真实且充满爱又温柔的床戏(毫无男性凝视,上一部这么优秀的是吻我),很难说这不是导演自己的亲身经历。画眉那个亲亲,导演也太会了,两女主盯着嘴唇看的都拍出来了。女主拿了百想女新人(打败了我金泰梨),导演拿了青龙新导演都是对这部戏的肯定。怎么说,大家都是从允珠变成了智秀。“只是允珠这种初恋的状态 笨拙而真诚 勇敢又热烈 妈呀看得我有点破防 好像从前的自己啊”。如何和李允熙和柳善英亲亲呢。
搞拉拉真是好 一吵架俩人都可以互相撒娇 比异性恋稳妥数倍
我的心里还有你,只是生活已经让我容不下你了。
把爱情拍得稀松平常才难能可贵啊
同性什么的
女生与女生的感情容易来得快,去得也快,因为很难经受住世俗的考验。所谓的真爱,或许就是经受过波折,除却激情、试探以外有超强的坚定,以及不可忽视的灵性的连结吧。感情上的成熟,真是需要造化。相较之下阿黛尔的生活的性爱戏不够真实(体力也太好了吧),可后者的故事就更完整和曲折(更好看)。
看得我好尴尬啊
初恋的小事。
坐那么久的车,只为看你一眼。买了你最爱的吃的,护在衣服里,只为讨好你。傻傻的等待晚归的你。冷漠的你,撒娇的你,你的每一个样子我都记得。观影过程如翻看自己的记忆一般,导演将恋爱中所有的小心思都一五一十的拍进了心坎里。有生之年最真实的恋爱电影,真实到像年轻时的纪录片。
略平,却不闷。
莫名的在一起,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拍的很真实,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又特么经历了一回!😂
二位姐姐身材真好。允珠姐姐不漂亮,但是可爱,我愿意为姐姐做1。
两星半,算是不卖弄噱头的同性题材,但不够深入不够具体,和上乘作差距比较大。嗯,柳善英撩妹大法好!这一点很有说服力,被掰弯分分钟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