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情深》安吉莉娜-朱莉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应该是她的第三部电影,除此之外,她自己写的剧本,纯粹的表达,她与布拉德-皮特一同出资,一同演出,满足了她个人的创作欲望。
剧本简单含蓄,毕竟不是小说家作家文笔,但电影语言丰富,画面唯美,音乐动听,属于独立电影的自在和优美,无视观众,真诚表达。
作为观众,这类型电影与我很吻合,节奏缓慢,人物内心复杂,大多时候欲言又止,在一处陌生的度假远方,人烟稀少,风景迷人,但人物哀伤,为什么而哀伤?
带着你进到人物里去,慢慢揭开迷雾,人生总有困难,每个人心里都有挥之不去的痛苦,揭开了伤疤,勇敢面对,生活又会好起来,情感也将好起来。
故事讲述了夫妻二人,丈夫是作家,妻子是曾经的舞蹈演员,驾车来到法国一处度假小镇,但二人无言以对,妻子有忧郁症迹象,一言不发,独自面朝大海,痛苦异常。
夫妻二人不再发生性关系,几乎无语,有一天,发现了酒店可以偷窥到隔壁一对情侣,通过偷窥他们,夫妻二人找到了乐趣。
可是,忧郁的妻子试图去破坏他们夫妻的情感,去勾引隔壁的丈夫。
后来,被阻止了,作家丈夫原谅她,也了解她,道出了多年来的阴影,之前的流产,她一直无法生育。
生活重修于好,离开了度假小镇,情感总要重新去归整,往好的方向迸发。
电影除了略显剧本的苍白外,还是很有生命力,其中的某一部分总会打动某一部分的人,这是情感的相通部分。
有时你得试着给自己一个好心情让你很好的完成某些事。
就说喝水和喝酒的区别,或者看山水与看人的区别。
我们只是行色匆匆地去“走马观花”。。。
你穿上了你的外套,在一件本来就很紧的裤头上加一条皮带,想着,跟你即将要赴约的一个场所里的人们尽可能一样。
同时,又期待着那么点不同。
这点儿,你是那么个唯利是图却不为人所见的。
这点儿,你可以光明正大的,一壁转着桌子上的一杯红色的液体,一壁欣赏着那些同你一样的人。
他们每个人都是绅士或淑女。
每个人都能从对方那里得到想要的尊敬。
可是微笑着,有人买单,有人收钱了。
然后,你终于端上那杯摇晃了很久的红酒。
学着旁边拿着一副报纸,抽着香烟的那个人那样。
不知道为什么,他好像有种预知能力。
他的眼睛是那样深埋在两页纸张之间。
端着盘子的服务员走了过去,居然能够未卜先知。
“一杯威士忌,谢谢!
”仿佛纸张的中间,开了个小洞。
一小口的啜饮,已经足够浓烈了。
对于神经来说是的,可不应该是嘴巴咧开了,带起脖子上条条青筋的样子。
后来,在这个小酒吧的聚会里。
来了一些表演的人,是真正表里如一的人。
他们的酒杯里就多加了许多的冰块。
甚至有的,还要上了一些下酒的小菜。
提琴手用一个轻轻的拨弦小调,将音乐和那些美酒佳肴一并从人们的口、眼、耳中送了进去,表演结束,也当是酒足饭饱的时候。
“。。。
”有人过来打招呼了。
“祝你这天过得愉快。
”
今天脑子里一直想着《海岸情深》这部电影。
我觉得说它是大烂片的人可能是没有经历过片子里所刻画的那种状态——两个人都“卡”住了,女人卡在“不育”的伤痛里,男人卡在“写不出东西”的焦灼里,最糟糕的是,这种时候,最亲密的两个人反倒无法彼此安慰,谁也承担不了对方的痛苦。
他们只能耗着,在痛苦里泡着,忍耐着。
如果说痛苦是倒在他们身上的墙,他们的力气只够死死地撑住它而完全无法把墙推倒。
如果说痛苦是潮水,他们的意志只够屏住呼吸不彻底沉溺。
电影虽然把他们的日子浓缩了,但是又似乎是等比例地还原了他们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秒都那么难熬。
他们像是缺水的植物,只差再来几天干旱就会死去。
但电影同样表现出了他们的根还没有死,那个根就是爱,尤其是男人对女人的爱。
他在痛苦中仍有理智,仍有生机,他还能做出一个”生命“应有的反应。
当他感到女人爱意涌动时,他能扑进浴缸,尽情地爱她。
看到女人做错事的刹那,他毫不犹豫地闯进去,制止了错误的行为,挽救了所有人。
他甚至做了善后,帮助被伤害的小两口度过难关。
我觉得这个片子是不错的,它很细腻,对深陷痛苦的无助的人充满了解和悲悯。
它的剧情是合理的。
卡住的人,从被卡的那个地方出来的过程比“一点一滴”更慢、更微弱,它是像秒针一样的,一格一格的,甚至充满了究竟能不能出来的不确定性。
所以很多人会觉得这片子沉闷无聊。
其实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就是那样啊。
这个片子和小说《一个人的朝圣》很像。
《一个人的朝圣》的男女主人公也是卡住了,卡在失去儿子的伤痛里,卡了二十年。
他们都像卡在岩石缝里的寄居蟹,动弹不得,也无法彼此救援。
好在,无论是《海岸情深》还是《一个人的朝圣》,两对夫妻最终还是从岩石缝里出来了,至少是可以挪动一下身体,看看太阳和海水了。
所以在《海岸情深》的结尾,男主人公写道:我明白那个渔夫了。
他是顺着潮水,你让潮水把你带出去,或者由它把你送回来,有时候,你要与它同行。
亲爱的,有时候我们只能如此。
生活中痛苦不可避免,也许会经历太多太多看似无法忍受的岁月,但终究我们能够顺着生活的潮水继续前行。
两部作品里,让卡住的人“逃生”的契机都是一次“反常的”行动。
《海岸情深》里是“偷窥”,《一个人的朝圣》里是男主的一次突发奇想的徒步远行。
那么是不是说,如果我们感觉自己被卡住了,需要主动地去做一些反常的事情,以跳脱限制性观念对我们的束缚,才能摆脱困境?
在我离婚之后深陷前夫纠缠的时候,我去看过心理咨询师,他问我,离婚前你是否想过出轨。
我很惊诧,我反问他说,出轨能解决我的问题吗,它难道不是让问题更复杂更严重吗?
他说不一定啊,一件新的事情发生,会带动很多事情的变化,也许就会给原本的困境带来转机。
现在,我明白他的意思了,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和巧合。
1999年,妮可·基德曼和汤姆·克鲁斯完成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的遗作《大开眼戒》之后,隔年就发布声明,结束十年婚姻。
2008年的电影《革命之路》被视为当时的冲奥大作,不仅是凯特·温丝莱特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自《泰坦尼克号》之后事隔十一年的第二次合作,也是奥斯卡金牌导演萨姆·门德斯与时任妻子的凯特的首次合作。
不幸的是,《革命之路》在次年的奥斯卡颁奖礼颗粒无收,凯特最终封后凭的是另一部作品《朗读者》,此后不久,萨姆与凯特熬不过七年之痒,宣布离婚。
无独有偶,在成为夫妻之后的首度合作作品《海岸情深》上映未满一年之际,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亦宣布离婚,12年感情终被划下句点。
冥冥之中,好莱坞似乎总有一条“夫妻不能合作”的定律。
八卦的表象之下,离不开实际情感的亲疏远近。
《海岸情深》恰好就是一部探讨夫妻关系的电影。
也是朱莉首次在公开署名时将名字冠以夫姓,写成“Angelina Jolie Pitt”。
然而,这也是最后一次了。
电影没有对夫妻关系的疏离作任何必要交待。
我们只是看到,在70年代的背景下,一对衣着光鲜的美国中产阶级夫妻来到法国海边小城,开始他们的旅程。
电影试图以白描手法不动声色表达爱欲冷暖,却最终沦为日常生活流水账。
我们只是看到,丈夫独自饮酒,妻子拒绝做爱,流泪,猜疑,淡漠,忧郁,连一次像样的争吵都没有。
两人夫妻关系的转折,竟然是由他们偷窥隔壁的年轻新婚小夫妇开始。
眼看着别人的浓情蜜意,想象着自己的悲惨关系。
朱莉试图插足别人的婚姻,让另一个家庭变得跟她自己的家庭一样惨烈。
最终未遂。
电影却暗示了两对夫妻各自的和解。
且不说偷窥本身就实在非君子之行,竟然还以此作为夫妻关系缓和的转折点。
这样的剧情设置毫无说服力,一切都太天马行空了,没有缘由得来的结果不过是镜花水月。
虽然,电影在最后解释了这一切的源头,是由于妻子的不育,引发了心理的忧郁和关系的冰点。
但已经于事无补。
在一张空白的画布上画下一只眼睛,与画龙点睛有着云泥之别,因为那只能是徒劳无功。
电影中反复出现一位早出晚归的渔夫,每日在大海里划桨远行。
电影的最后,借皮特之口说出,渔夫只不过是顺着潮水,有去有回。
有时,生活就只能如此。
我想,似乎可以理解为生活中随波逐流的无为而治,在痛苦来临时接受它,面对它,不用刻意想着下一步踏向哪里,实际上生活已带着你踏出了那一步。
但电影对这一切的呈现,实在是太无力。
巨星地位使得朱莉获取好莱坞顶级资源犹如探囊取物。
《海岸情深》在摄像、美术等技术部门都达到了高水准。
她的第二部导演作品《坚不可摧》提名了奥斯卡三项技术大奖便是证明。
也许,《坚不可摧》的提名和北美票房过亿给了她信心。
但这种幸运得来的信心理应被《海岸情深》打住。
如果说《血与蜜之地》只是小试牛刀未体现真实水准,《坚不可摧》表面的成功掩饰了其内核的苍白,到了《海岸情深》,只能说是部全线溃败的作品,沉闷冗长,缺乏张力,台词苍白,表演平平,只剩下朱莉和皮特的风采和美貌在苦苦支撑。
朱莉的编导才华实在平庸。
你看,电影中的朱莉和皮特变着花样换衣服,似乎从来不担心衣服不够穿,钱不够花,衣服要不要洗,车要不要加油……但是生活不是这样的。
生活还有很多烦恼。
犹如大海能给你天长水阔的美景,也会给你强劲凌厉的凄风苦雨。
生活在电影之外给出一个相反的结果,朱莉和皮特还是离婚了。
瑞秋粉叫好,路人粉惊讶。
他们感情的起始确实不光彩,但我一点不讨厌作为演员的他们。
——仅限于“演员”的范畴。
一场娱乐狂欢之后,不过是,看电影的人继续看电影,旅行的人继续旅行。
幸福的人,和单身的人,在此刻并没什么不同。
因为也许,大家都将面临一个未知的未来,没人能说得准。
正如人们从海边来,从海边走,总会留下步步脚印。
爱情,也会是生命中的难忘记忆。
总之,抬抬头,除了大海,还有天空。
不如让我们记住普希金在《致大海》中所表达的那种无限的赞美:“再见吧,大海!
你的雄伟壮丽,/我将深深地铭记在心;/你那薄暮时分的絮语,/我将久久地久久地聆听。
”看过那么多分分合合,爱情是否依然如大海一般值得留恋。
我想,所有应说而未说出口的感谢,都是过往岁月中的不曾辜负。
因为我们的爱过恨过,就像大海永无止息的潮起潮落。
微信公众号:dongguazaibiechu
早出晚归的打鱼人人仿佛在暗示着什么,但是朱莉并没有讲清楚!
2005年,朱莉发起了一部纪录片的拍摄,《天涯共此时》(A Place In Time),捕捉了2005年1月11日地球上很多地方同一时刻下的不同场景。
这是她的第一部导演作品。
该片未在电影院上映,仅在翠贝卡电影节上放映。
至于本片,她下的功夫不少但是成果太一般了,朱莉老了,身材不再丰满,看的就有点瘦骨嶙峋的恐怖了!
Roland和Vanessa总感觉带了Pitt和Jolie的印记,但说到底,这是个他和她的故事。
他是个不得志的作家,曾写过成功的作品她优雅,美丽,曾是个舞者他们到一个风景如画的岛上度假他们的婚姻不如表面上那么和谐,很多时候是相视无言他每天跑去酒馆喝酒,与老板闲聊她整日消沉,望着渔人捕鱼他会摆放好她随意扔在桌子上的墨镜无意间,她发现了墙上的小洞,隔壁住着一对来度蜜月的年轻情侣她透过洞窥视他们交合她的举动被他发现了,他说,一起看吧窥视是他们仅有的交流她变了,试图撮合他与那年轻女孩,试图将那男孩打扮成他的样子一天,他透过洞看到她想委身于那男孩,他冲过去他要她承认她有病,她病的很重她说,她不能生育她说,她恨他们,她嫉妒他们他说,我们不能再做混蛋了他说,I figured out the fisherman.He goes with the tide.You let it pull you out to sea, or guide you back in.Sometimes you have to move with it.Sometimes that’s all we can do.这片子看完后感到Jolie把婚姻中很私人,很丑恶的东西不加掩饰地展现出来,就这点来讲很勇敢。
没想到第一次尝试着写影评,竟然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在看过这样一部电影之后。
现在是凌晨三点半,躺在火车的中铺上,原本困倦疲乏,无奈对面三个熟睡的旅客鼾声如雷,索性不睡看电影。
选择这个片子是因为主角是安吉和皮特,看名字像是爱情文艺片,又是安吉导演,想一探究竟。
事实证明,习惯是可怕的,这对夫妇历来的风格让我在两人进屋就搬桌子、安吉打开打字机时以为接下来的情节是拿出狙击枪准备暗杀海边抽着雪茄与人交谈的黑帮大佬……说实话,如果不是今夜的心境,或许我根本无法看完这剧情沉乏冗长、女主角神经质无间歇性发作的电影。
感觉就像,一直在无趣无力的婚姻中各自心怀无望又纠缠不已,为了解脱不息采取变态手段,也不知是要早日康复还是自缢于婚姻的坟墓…无心剧透,但有几个情节确实让我很感触。
安吉发现墙上的洞口时,我就预感到会有偷窥的情节,但是当她第一次看的时候,我竟然感到无比的尴尬,总感觉墙的那边会随时出现一只眼睛与她对视,这种尴尬让我一度无法正视屏幕…安吉问皮特是否想要隔壁的女人,我莫名的想到她是想来一场三人行,甚至是邀请邻居的女人来家里打牌约到八点钟,我以为要实施了。
不知为什么 感觉三个人之间暧昧的那么明显。
更明显的是在帆船上………后来两个人共同的窥视让我更加尴尬,为了避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评论,我试着去理解俩人的初衷,丈夫似乎是希望与妻子有共同的交集,出于无底线的宽容和宠溺不息让自己也表现的一样病态,而在过程中也出现了享受…丈夫在看到妻子试图出轨后第一时间是愤怒,然后马上是告诉妻子,你不想要他 你只是嫉妒 你有病了 你想要的还是我…有人理解为这是对妻子的爱,我看到的却是他不敢面对现实的自我麻醉。
说到底 我还是不能理解 他爱她什么也还是不能理解 结尾怎么就和好了……不过似乎这种片子本身并不想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一个故事,而是,在片子中每个人不同的开放式的感受。
又或者诉说的是婚姻中的万象,新婚的甜蜜,时间的磨砺以及性生活的重要程度。
最讽刺的是,隔壁的新婚夫妇讨论着这对问题夫妻时,男人说:你不必担心多年后我们会变成他们的样子。
没几天就意图出轨邻居风韵美丽的人妻……原来所谓的不必担心多年以后的意思是:用不了多年…………总之,我还是理解不了随波而行,也不知道婚姻中的种种困难到底是常态还是就是不合适的结果。
罢了。
这片的预告打得很凶。
结果真上片了,首周的场次就排得极为可怜。
我就知道这事情不会好了。
但是身为一个有道德有良心的脑残粉,仍然在百忙之中义无反顾挤出时间去看了。
这是自己找坑跳。
谁也怨不了谁。
倒也不是没有华彩的地方。
虽然当时已经在心里吐了几十分钟的槽。
茱莉正趴上偷窥隔壁正欢时,听到开门声,她本能地转身,往墙上一贴一蹭滑坐到离墙洞远远的地方,把头扭向另一边,假装没事的样子。
导演茱莉这时给了个皮特视角的全景镜头,观众都笑了。
不是笑场,是笑点到了。
后面她同皮特,一对电视设定婚龄14年的夫妻,其乐融融地一起喝着小酒吃着小菜偷窥隔壁啪啪啪。
一起密谋把隔壁的小夫妻约出来,然后茱莉勾引小鲜肉皮特搞掂小萝莉,再回去偷看人家会不会吵架。
全片就这一段有意思。
还有皮特喝吐了之后,故意用臭嘴去强吻茱莉。
确实也只有婚姻的老司机才能想出这么坏心眼的桥。
而且也就是茱皮能够老神在在去执行而毫无违和感——毕竟魅力值摆在那里。
加上一定程度上架空的时代背景,南法的美景,抑郁的前舞蹈明星,灵感枯竭的前著名作家,这种种网络写手文的设定,我突发其想,这剧本其实更适合拍成轻喜剧。
一对美国老司机在自己的婚姻穷途末路的时候,遇到对婚姻生活的凶险还一无所知的法国小青年。
前者出于无聊和恶趣味,不断把对方拉到自己熟悉的战场上(嫉妒,出轨,冷战,争执),以自己丰富的经验的把对方玩弄于鼓掌之上。
最后发现比起幸福甜蜜,一起经历苦痛一起犯下过失,对于牢固的婚姻来说,更为重要。
要这么拍法至少能有点观赏趣味。
然而要选择我说的这种黑幽默方式,需要做自我穿刺的气魄和勇气——女主角因不孕而致郁或多或少也是反映了茱莉决定做手术前的心理矛盾,还有要选一个脚踏实地的监督者。
双子座真是耐不住卖弄。
女主角有抑郁症,没有明写。
只用她不断吃药,以及男主几次把她的墨镜翻过来暗示。
而女主致郁的原由,直到片末才揭晓。
从影片一开始,观众只知道是男主角写不出小说。
其实对于作家来说,这也就是“生不出孩子”,是伏笔。
大概自以为细节做得很漂亮吧。
我曾经干过——而且几次——跟本人的性格与形象完全背道的工作:文娱委员。
那个笑出声的你站着放学别走!
通常也就入学第一个学期,之后就再不会有人给我这活了。
新学斯的第一次家长会和元旦班会,要干主持人的活。
初中时跟姐搭档的是副班长,因为除了体委之外就这一个男班委。
两个双子座,交流之后,有非常一致的惶恐——怕冷场。
但是怕冷场的我们,偏偏不肯走怎么热闹怎么来的路线,非要弄高逼格——虽然当时还没有这个词。
就是怕自己的底气被看穿。
之后就是尽其所能地卖弄一切能力之内乃至之外的花活。
末了,也自觉颇成功——并没有冷场。
但实际上,除我们两个之外,大概是没有任何人感受到欢乐气氛罢。
这片儿就给人这样的感觉,之所以非往气闷的路线上拍是怕露怯——台词的无趣人物的苍白,被批评说自己不具才能。
然而,直陈自己的浅白,直面自己的坏心眼,坦率比卖弄——特别是无有内容的空卖弄——至少让围观的人不感到尴尬。
我说皮叔以后可别再乱鼓励你老婆的剧本了。
你让她先从短片开始拍吧。
就这个内容,拍30分钟也是撑死了。
婚姻中的结如何解开?
让嫉妒之火烧一把吧,但是男主还是很了解,很宽容女主,最后使她从阴影麻木中走出来。
两个人的交流始于一种共同的做恶,偷窥。
不管夫妻的问题在哪里,一定要回到共同做些什么。
对于作家来说,作品就是对自我的修复和反思。
所以,在生活中提升了,作品自然就写出来了。
只是结尾的渔夫的含义是什么呢?
杨绛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电影何尝不是如此!
一部关于中年危机的电影,你没历练到一定火候怎会读懂朱莉“冗长”的长坐中五味杂陈的情绪在病态的身心交替?
怎能明白赤诚的皮特双重的困顿与屈从真爱的冲突?
你像那对单纯而不谙世事的小情侣,怎知一墙之隔有另外一番风月凉夕?
阴谋论显然是为了加强戏剧冲突,但实在是一粒老鼠屎,破坏了电影外表看似平静,内在实则波涛汹涌的整体风格与氛围,把电影水准向下至少拉低了两个档次。
影片从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性大格局,局限在了一对因怀孕失败导致不孕的特例上,大格局最终做狭隘了。
看朱莉的电影不多,这次的演绎突破往昔对她演技的一贯印象,相当惊艳!
诠释到位,演绎风格带有很浓的欧洲气息,不俗!
皮特全程服从配合了他的爱人没有双方深刻的碰撞(又一败笔),甘当了绿叶。
再有值得一提的是另外一对的小妻子竟然是和皮特一起在《无耻混蛋》里那个气质绝佳的德国女主!
在这部片子里一切都乏善可陈,可惜了!
<图片2><图片3><图片1>
法国南部 风景如画 摄影太美了
离婚后看的,很多人说这部去年的片子预示着俩人的感情危机,我看不然。冷酷不堪的故事,朱莉自导自演,如果一个对自身婚姻没强大信心的人,是没有勇气跟爱人拍这种题材的,简直强行找难堪。看得出,朱莉从头到尾都在主宰~拍地确实有点干巴。但也算部有点意思的片儿。
人生阅历不够,体会不到女主数次流产,不孕不育的痛苦,片中皮特演的老公好温柔啊,虽然是个小酒鬼,但是对老婆好好。
很流畅~本以为一个郁郁寡欢的度假女人会带给我血脉喷张的感受,然而杨绛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电影也一样~
你猜她带了多少条裙子来度假
3,补
啊完美时装+风景片,五万分,女的每一套行头都想要!旅馆阳台两万分!
今年不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总是偏爱婚后十年酸痒的题材。痒了你先挠挠,挠红了再上点药,无药可医烂掉也无妨。给五星完全因为我是朱皮党。同类题材革命之路甩本片十条大街。但又怎样,养眼就是王道。
不知道两位主角的现实婚姻会不会像影片一样乏善可陈。。。也许我多虑了
非常愤怒被剪去那么多的剧情,我都心疼,目前还找不到未删减版。。这片子对于大部分熟悉夫妻俩的人来说挺小众的,欧洲剧情片的味道。。看你抱什么心态看了。我挺喜欢的,没那么糟糕啊 评分这么低。。
皮特老了,朱莉残了,无法生育的更年期之感
“隔壁那对新婚夫妇,无法感知一墙之隔那对老夫老妻的波涛汹涌,不过总有人懂。”
有时
Problem solved...
几乎最爱cp也不能阻止我说实话。。。好难看啊
我以为是作家阳痿的故事,原来是女性不能生育的故事,但是这个解密过程太漫长了。
not good
鉴于脑残粉的身份给三星,其实这片最多两星了。哎,特别无语的电影…大概经历中年危机的夫妻看这片子会不会有点感觉
后来我觉得还是挺好看的,毕竟平淡才是生活。
=-=三星给摄影 说真的夫妻俩人隔着一个洞观察隔壁 还备好坐垫、酒、水果 简直就是看戏啊。。。那一段真的让我觉得很好笑。。。很滑稽 夫妻两人做这种羞羞哒的事情还挺~嗯~怎么形容呢~inter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