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拉拉的枪

滚拉拉的枪,Lala's Gun

主演:王吉甩,石明妈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苗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08

《滚拉拉的枪》剧照

滚拉拉的枪 剧照 NO.1滚拉拉的枪 剧照 NO.2滚拉拉的枪 剧照 NO.3滚拉拉的枪 剧照 NO.4滚拉拉的枪 剧照 NO.5滚拉拉的枪 剧照 NO.6滚拉拉的枪 剧照 NO.13滚拉拉的枪 剧照 NO.14滚拉拉的枪 剧照 NO.15滚拉拉的枪 剧照 NO.16滚拉拉的枪 剧照 NO.17滚拉拉的枪 剧照 NO.18滚拉拉的枪 剧照 NO.19滚拉拉的枪 剧照 NO.20

《滚拉拉的枪》剧情介绍

滚拉拉的枪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介绍了我国唯一的带枪部落苗族少年滾拉拉(王吉甩 饰)的成长故事。在我国西南苗族部落,有好多世代相传的民族习俗,比如男孩要行成人礼,到一定年龄将得到父亲赠送的猎枪,以示长大成人。滾拉拉自小与奶奶(石鸣妈 饰)相依为命,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他不止一次问过奶奶爸爸在哪,但毎次都被奶奶搪塞过去。眼下他已届满十五岁,可困窘的家庭实在拿不出500元的制枪费,于是他只身外出寻找父亲。途中,他遇见好友贾古旺(滾当元 饰),俩人曾是患难至交,不料,贾古旺次日罹难,滾拉拉亲自送好友去了极乐世界。奶奶用一生攒下的银饰为他买了一把枪,送给本来应该父亲相赠的猎枪,直到这时他才知道,自己不过是个弃儿......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遍地英雄完美家庭指南暗金丑岛君3金三角之无法伤悲穿越火线石纪元第四季隋唐英雄之薛刚反唐恶灵春梦迷情东方地球百子第二季逃出叙利亚菲利克斯铁齿铜牙纪晓岚4能耐大了第二季没有秘密摇曳百合暑假时光城下町的蒲公英长安森迪里安乔治·华盛顿楼兰传说:幽灵军队战队大失格2总裁误宠替身甜妻黏人俱乐部国道29号家在南三条聊斋新编之渡情风情万种被我弄丢的你我的23岁美女邻居旅行终点

《滚拉拉的枪》长篇影评

 1 )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摘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一句,以为题。

这也是电影中的一个场景···《滚拉拉的枪》这部电影取材于贵州芭沙,据说芭沙是一个文化孤岛,当地人是正宗的苗族。

虽已禁止打猎,但男子皆配枪,镰刀剃头,留户棍。

敬畏树神,绝不随便砍伐树木。

人人一棵生命树,出生时种下,死后砍倒做棺材。

种种当地的传统、习俗在电影里都有体现。

宁导演在结尾留下了这样几句话:“它除了是一部剧情片,同时也是一部人类学的珍贵纪录片。

我无力改变世界,只有把握自己的梦想,写在这三千米的胶卷上,以图无愧于卑微的人生。

”也许现实并非如电影般如诗如画,芭沙人也并非那么顽固、保守,电影纪录的不过是导演梦中的“边城”罢了,但导演张扬的是自己的梦想,对现实的表述也并不过分。

想要对芭沙、对男主角有更多了解的,不妨看看湖南卫视的《变形记》,该节目有一期叫“山呼海唤”,是将芭沙的王吉甩(也就是电影里的滚拉拉)和广西北海的一个家境优越的问题少年互换,虽说里面那个瞎分析的心理学专家有些二,但节目是个好节目。

此电影在国外放映过,发达国家最狡猾,一个劲地夸后进国家,提倡文明多样化,不像中国的一些人,只懂得鄙视穷人。

当然中国其实更像西方世界,只是还没有到那个地步,也还没有学会虚伪。

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其实如果稍作引申,便会发现这是一个终极问题。

对个人来说,我的好坏与他人何干?

对社区来说,我们为何要按照外部的标准、他人的规范来生活?

现在看来,钉子户是要被荡平的,即使那些没有影响到“市政建设”的边缘人群也得“被进步”。

“进步”也许是好的,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否该给人以一些选择的自由?

肯定有人愿意选择城市的生活,有人愿意选择返璞归真生活在乡村。

无论是搞城乡一刀切,还是打着文化保护的旗号人为地划出一块与世隔绝的居住地,都不可取。

教育还很必要,只有让人充分了解外部世界后,他才有选择的自由。

选择的结果从短期来看也许因人而异,但从长远来看真善美以及纯朴简单的生活肯定还是众望所归。

无论什么样的选择,好坏皆各得其所,但我相信高贵、完善的生活方式终究不会被埋没。

我向往小农社会,向往田园牧歌似的生活,但要把我归到极端环保主义者那一类,我就郁闷了。

如果说人类的行为能够破坏自然,甚至引发地震、海啸、气候变迁,那把人看得忒高,如果是这样,那既然人类有能力引发灾难,那怎么能说没有能力控制灾难?

也许可以说人类的行为最多把自己玩死,汽车尾气最多先把自己熏死,但要想撼动自然我们还得继续努力。

宁导演在银幕上给我们展现的,好像不只是对个别卑微生命的肯定,而是人类所能企及的最美好的生活方式。

影片温情、浪漫,到处是美丽的风景与善良朴实的好人,更重要的是那份沁人心脾的平淡,生老病死的悲伤与无奈在这里化为含着眼泪的超脱与从容。

人们都是善良的,但现实却灰色残酷,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异化。

有些人渴望文化孤岛,大概是因为那里有着巩固的社区,有着身份认同。

故乡一去不返的人,心灵也很难找到归宿。

总之,这是一部好电影,去从中找寻那份质朴的感动吧。

 2 ) 死亡和活着

我对苗族并不了解,对他们的生活更不了解。

但,片中多处着墨他们居住的大山,稻田,木屋。

我明白了,他们爱他们的土地,敬仰着他们的祖先。

滚拉拉的枪,直接看了片名,以为是热血剧,结果跟自己想的差了十万八千里。

哈哈但,没有城市的光鲜华丽,甚至应该说,真的很原始很原始。

但,更加佩服他们了。

说不上来,是在看到开始学唱歌的时候,还是在剧中最后他那位好友离开的时候他唱歌送的时候。

就是,一片土地一片人,土地养人,人深爱着这片土地。

仅此而已。

 3 ) 觸動

一部中國苗族的故事,哄!!

真是非常好看!!

那個影像太使人享受了。。。

森林裡的故事,一開始就是苗族的成年禮,有蘆笙,一種當地樂器。

故事裡關於對於【樹】的敬重,真使人動容哪!

每一個人一出生時,就有一株屬於他的生命樹。。。

情節很多,每句話都想抄錄下來。。。

呵呵呵~~~一部非常溫厚的影片,幾乎每個片段都讓人非常感動到心坎裡,但是它完全一點都不煽情,反而是那種人與人之間、人與萬物之間一來一往一來一返,很平實的對待、很務實地說話感應彼此,讓人非常觸動,導演寧敬武在片尾說:「這是一部劇情片,也是一部珍貴的人類學紀錄片,我無力改變世界,只能把握自己的夢想,把它寫在三千米的膠捲上」.....有機會,一定要看喔!!

滿滿的,喜歡。

 4 ) 成年礼&寻枪&寻父&公路片

这一部苗族题材比《我,在贵州等你》更加原汁原味,得天独厚的岜沙苗寨环境+本色出演的本土演员+当地语言,浑然一体的创作诚意十足,让整部电影既接地气,又气质非凡。

成年礼&寻枪&寻父&公路片的设计很有创意,剧本扎实,整体表现也不俗,动人之处比比皆是。

另外,本片对死亡话题的探讨颇具哲学意味,生命树做成棺材的点子第一次见。

 5 ) 正在消失的潘多拉星

关于这部电影,突然有很多话想说,又不晓得从哪儿开头。

影片结束后,导演跟观众交流,我没有问题想问导演,我觉得,电影就是很私人的一个东西,导演拍的时候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当它成为成品,让我们看的时候,它就是很私人的东西了。

比如我们去饭店吃饭,一道菜出来后,对不对口味,那绝对是很私人东西。

你觉得菜好吃,他觉得不好吃,跟师傅没太大关系,有的吃素,有的人吃肉。

滚拉拉的枪,对我来说,绝对是一部原汁原味的好菜。。。

电影真实的反映了苗族某个部落在08年之前的生活状态,注意:是08年之前,是生活状态。

这不是个纪录片,但是部落里的仪式,人们的思想,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的那种状态。

人与自然的和谐。

都真实的反映。

后来有人问道,说如果我们现在去,还能看到么,导演说,这个文明正在慢慢的逝去。。。

我们现在去,会看到他们成人礼上,把原来喝的米酒换成了现在的啤酒。

其实看完后,我第一想到的是阿凡达。

潘多拉星。

整个苗族的这个部落。

就是一个潘多拉星球。。

部落里,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就会在森林里中上一棵树,那棵树是他的生命树,是他的保护神,死的时候,就把这棵树砍下来,做自己的棺材。

孩子去城里卖柴,他用推车推了4捆柴,族里的大人把他叫住,说柴是不能用车推出去卖的,孩子说为什么不能,我用肩挑,每次只能两捆,车推可以四捆,我需要钱买枪,我的成人礼上需要枪。

族里老人说,祖上的规矩,就是让你少卖的,你用肩膀挑出两担柴的时候,你肩膀会疼,就会知道,当你砍树枝的时候,树也会疼的。

如果你需要钱就用推车,别人需要钱就会用汽车,那样山里的树就会没有。

树没有了,树神怎么保护我们。。。

你如果很想要枪,我这把给你。。。。

影片里关于这样的记载很多。。

很多都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其实片后,更多的讨论是关于幸福感的讨论。。。

因为看完这样的片子,没法不想到幸福感,没法不想到,我们现在的文明推进是否是正确的。

看片的时候,碰巧有个贵州苗族观众,说片子把那个城市拍的太破旧了,其实很多城市跟我们身边的大城市是一样的,说城市里的人可能羡慕那种部落的生活,但是部落里的人现在其实还是想要走出部落,到城市里生活的。。

为了这种生活,付出了很多很多。。。

说这就像个围城。。。。

其实,这个恰恰是让人感到悲哀的。

我们无法评论一种文明取代另一种文明的好坏。

无法评论别人的幸福。

但是当我看到这个潘多拉在慢慢消失的时候,我还是会心痛。

我能想到的就是,当用鸡的屁来衡量我们是否进步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就陷入了无止境的痛苦中,我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少,人们对自然的开采越来越过度的时候。

我们的世界变了。

变得很危险了。。。

 6 ) 关于苗族人的正常生活不是这样的

看着这么高分,进来看了看,首选申明,本人黔东南本地苗族人,导演不是本地人,根本不了解苗族人的风俗,看得恶心,虚假,做作,媚俗,披着苗族的衣装来混弄外人,演员表演生硬,动作表情麻木等等先不说,这个是导演的调度不行,但尼玛的从头到尾那几个演员的口型完全对不上号,现场就是在背台词,配音是后面录进去的,可能是剪辑师不懂苗语吧,但你妈的也不能这样欺骗众生,在大部分人眼里,黔东南山好水好,但是芭莎这个带枪和镰刀剃头的事情是虚假炒作的,89十年代的时候一个摄影师去拍照片,看到本地人在剃头,就喊他们用镰刀比着拍了几张照片,发在杂志和媒体上就火了,政府趁热打铁才吵起来的,搞得当地农民都无心种田了,天天拿着土枪和镰刀表演节目,包括西江,朗德,肇兴,家榜梯田等等一带都是这样的,商业气息恶毒,完全颠覆了苗家人的本质形象,零几年在凯里巴拉河一带到西江,包括兰花村,朗德等等,你只要拿出相机对着老人或小孩咔嚓一下,马上伸手来:"敖块水"(苗语,两块钱的意思),想着都恶心,一起西江没活的时候不收门票,后来有点油水了,只要黔东南身份证都不收票,现在呢?只要是雷山县身份证不收门票,再过几年估计只要不是西江寨上的都要门票了,为什么要把大门搞在下面这么远?要的就是你们每个人出20块钱的车费,不然走路半个小时,中国的旅游业已经发展到了万恶的地步,外地人一来旅游,就什么苗家香苗家甜,几十个苗家姑娘高山流水的灌你酒,你以为那酒不要钱啊,你以为你真的喝了十碗八碗的不会醉,你酒就量好啊?告诉你们,那个不是米酒,是甜酒勾兑的,叫甜酒酿,我们本地人喝那种酒随便十来斤没问题,真正的米酒是苦的,带稻花香的味道,白酒一斤的人,喝八两吹风就倒.要想体验苗族人的热情,还是去那些原始地带,没有被开发,没有被商业污染的地方吧,台江,剑河,榕江等那些边远的地方.不过现在要找那些地方很难了,稍微有点感觉的都被政府搞烂了.

 7 ) 爱与生死的成人礼

故事从滚拉拉即将十五岁开始,十五岁意味着要进行成人礼,而成人礼上必不可少的是有一把属于自己的枪。

而滚拉拉又一时半会靠自己挣不到做枪的钱,于是展开了一场苗族岜沙式的寻父之旅。

淳朴而善良的滚拉拉由此认识了生意失败而躲进深山独自生存的猎人儿子,又受大伯一家的收留,参与劳作以后在敬酒歌中感受到满足与幸福。

却不经意看到大伯与其他女性夜晚在篝火旁互唱情歌,看到了爱与家庭的分裂。

在一场大火之后滚拉拉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意识到家的重要性,哪怕是这仅仅是一座年久失修的简陋木屋,但对于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岜沙人来说这就是爱的起点和根基。

最后,滚拉拉被领到即将失传的指路歌人身边学习葬礼中唱的歌。

在反复练习中,他理解到歌词的内容,心底里油然而生对奶奶的牵挂,对活着的珍惜。

在回家的路途中偶然遇见外出打工才一个月的好友受伤回家,却在回家不久不治而亡。

而且他不经意间知道了自己不是奶奶亲生的孙儿,而是多年前奶奶捡来的弃儿。

这一连串的事情,不断迫使滚拉拉成长与反思,就像岜沙人生与死都与神圣的生命树息息相关,滚拉拉终于在自己的成人礼上明白了爱与陪伴,给予与信任,责任与家庭,生命与情感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8 ) 《滚拉拉的枪》:宁静的生活

我非常怀念宁静的生活,就像怀念年轻时候的恋情。

小时候回老家,总是很怀念泥土堆砌的墙壁上的大大的窗户,窗户的后面就是麦田,夏天的风吹过,我能听见麦田里的歌声。

窗户的旁边,有一棵大大的树,从我生下来的时候,这棵树就存在。

下雨的时候,能听见雨水低落在树叶上的声音,放晴的时候,能够看见远山横卧在灿烂的夕阳之中。

夏天,虽然湿热,但是,夜幕降临时的那份宁静却让人感觉到深刻的美,冬天,虽然寒冷,但是,银装素裹的大地却总能让人感觉到庄严的宁静。

我以为,我的一生都将在这里度过......后来,还是离开了那片土地。

无意间看了一部电影《滚拉拉的枪》,很普通的情节,很普通的演绎,尽管我知道,那是一个关于信仰和成长的故事,然而,我还是被电影中的宁静所感动。

我喜欢看那些淳朴的苗族人在蓊蓊郁郁的林中穿行,或剑拔弩张,或温软如玉,或悄声细语,或仰天长叹,每一种姿态都是对生命的崇敬。

寻找: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很多,不过宁敬武最聪明的一点就是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表述自己的观点,这样以来,就让主题更纯粹,更具有说服力。

影片中的滚拉拉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对成长充满了渴望,然而,成长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于是,滚拉拉开始寻找,寻找自己生命中缺席的人。

出乎意料的是,在寻找的过程中,他经历了各种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情感,至于他如何理解自己的成长,自然是不得而知。

那么,滚拉拉为什么要去寻找呢?

曾经,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有一个圆形,他缺了一个角,很不快乐。

于是,他决定去寻找失落的那一个角。

他向前快速的滚动,唱着这样一首歌谣,“我要去寻找失落的一角,啊哈哈,上路啦,去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有时候,他要忍受日晒,有时候,他要忍受雨淋。

因为他缺了一角,不能滚的很快,所以,他会停下来和小虫说话,或者闻闻花香,尽管这一路非常艰辛,但是他很快乐。

有时候,他也会遇见走失的角,然而,不是太大,就是太小,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合适的角,但是自己却错过了,后来又遇见了合适的角,但是抓的太紧,碎掉了。

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角,让自己成了一个圆。

他本应该很快乐,但是,由于自己成了一个完满的圆,所以跑的很快,不能和小虫聊天,不能闻闻花香,也不能唱歌。

最终,他明白了,于是,他放下好不容易找到的这一角,从容的走开。

其实,滚拉拉的寻找不过是一种成长的历程,借助于寻找这个主题来描述一个孩子的成人过程。

他需要的并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问题的答案,他只是希望,在他的生命中,有人能够见证他的成长。

死亡:看了很多电影,总觉得没有死亡的电影是不完美的,在《滚拉拉的枪》这部电影中,导演用非常诗意的方式演绎了苗寨人的死亡。

对树神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

影片中有一出悲剧,尽管是死亡,但是没有给影片增添更多庄严和肃穆,而是让一个孩子通过介入生命流逝的方式来明白成长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而贾古旺的死亡,可以看出导演对在物欲中寻找生命意义的一种暗示。

从这里我们可以将“死亡”看作是部落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的产物,可以说是一种对现代文明的思考。

相对于都市中的人,我更感慨于那些生于宁静和死于宁静的人,就像苗寨中的人,滚拉拉以及滚拉拉的奶奶,他们一生都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因为有信仰,所以他们总是拥有自由,所以他们在任何事情面前都能保持真实和坦然,诚然,他们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感谢上天的馈赠。

相比较钢筋水泥城市中的人,这样的生活恍若梦境。

我并不觉得死亡是一件坏事,诚然,人生中的两件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出生和死亡。

在《滚拉拉的枪》这部电影中,我感觉到的死亡是一种背叛故土所付出的代价,自然,这也是一部分成长中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整部电影通过成长这个主题描述了苗族人的文化,不管是演义还是虚构的生活,影片传达出来的是一种真正的宁静。

很多时候,这些部落文化被人以为很落后,其实并不落后,相反,这种娴静的生活以及居住的环境恰好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有时候想,尽管工业化如此发达或将更发达,我依然喜欢原始的文化以及原始的美,那种没有经过修饰的美才最让人惊心动魄。

宁静:或许,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真正的宁静了吧!

很多时候,做选择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你选择了城市的生活,就必须放弃掉宁静的故土,你选择了更好的未来,就必须让自己的灵魂行走于物欲之间。

哀叹宁静的消逝本身是意见略带矫情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宁静本身是可笑的。

我们不能在失去宁静的同时也失去对宁静的向往。

 9 ) 儿童寻枪与成人礼

08年我最喜欢的国片。

儿童片的神秘诡异与青春片的越界主题在青山间水乳交融。

得到一支自己的火枪,是最后持枪苗人部落的成年礼,因此在精巧的儿童视野下,电影以这么一次“寻枪”历程,去观察和剖析现实和心灵两个世界。

现实又被县城客运车站这样一个凝聚当代中国特色的流动性空间,切割为古老苗族文明和充满诱惑和危险的外界,在力量悬殊的彼此角力间,让孩子旁观了乡土蜕变之痛,也完成了自己茫然不知未来的成年礼。

 10 ) 哥从哪里来 哥往哪里去

对于一个小孩的特殊成长烦恼,没有兴趣。

天要下雨,娃要长大——不管是有爹的,没爹的。

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危机更没有同情——在历史滚滚的车轮前,也不过是一个民族成长的烦恼而已。

只是当听到路途中收留滚拉拉的那家人,为他唱起差别的苗哥时,不禁动情:水从山中来流往江海去哥从哪里来哥往哪里去流水本无情一去不回头哥莫学流水把我来忘记不论你是贫是富我们年年在这里盼你来相聚也许这便是永恒的故事,也是永恒的讲述,也是永恒的意淫。

你看飘,你看廊桥遗梦,你看张爱玲,你看三毛,你看安妮宝贝,你看豆瓣。

只不过是对这些故事的重复和背叛,而我们在其中意淫。

《滚拉拉的枪》短评

@电影资料馆

3分钟前
  • 树木希凉
  • 还行

充满苗族生活气息的台词,环境、器物到服饰都不露怯,经得起展示。可惜非职业演员木了点,再活泼点就更好了。

5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不是为了寻找父亲 而是为了成长

6分钟前
  • 无此
  • 力荐

当最后滚拉拉举起奶奶给他的那把枪,我哭了

10分钟前
  • Raven
  • 力荐

值得推荐的诚意之作,看完内心充盈,非常满足。

12分钟前
  • 低俗小花
  • 力荐

以图无愧卑微的人生

15分钟前
  • Amun
  • 力荐

宁敬武带来小惊喜

18分钟前
  • JJLOVE
  • 推荐

21分钟前
  • Shy
  • 推荐

怕不是儿童看了也要睡

24分钟前
  • Kinbote
  • 较差

很感动的电影,感动于演员本色的演出,也感动于整个故事。滚拉拉是一个捡来的孩子,成人礼需要一杆枪。在一个月他要去找他的爸爸,奶奶没有阻拦,也知道他不会找到。这一个月他送了好朋友去广州,去帮人家收割稻谷受到厚爱,帮助抢救火灾,跟着一个师傅学唱指路歌,用在了朋友的葬礼上。奶奶卖了银饰给他打了成人礼的枪。苗族风土人情浓郁,苗族文化令人倍感新奇。这一个月的经历才是他真正的成人礼,而心灵的坚强与成熟比枪更能保护自己。

27分钟前
  • eddy
  • 力荐

挺好

28分钟前
  • 只想和你们一起分享baby
  • 推荐

希望多出一些少数民族电影

33分钟前
  • 啸杨
  • 还行

发型挺不错。小伙为了证明自己成年,需要成年仪式上的一把枪,于是他用各种办法找枪。过程使他变化了,真的成年了,坚强执着有爱。当然过程中附带的苗人传承和人文执着守规矩,想的挺好。

36分钟前
  • 刑法徐光华
  • 还行

寻父与失父

37分钟前
  • 批评叉
  • 还行

像导演最后的说的,也是一部人类学纪录片。纪录了很多仪式和少数民族生活。故事剧情就没多大的感觉。

42分钟前
  • 合纥
  • 还行

人类学

43分钟前
  • 洋人
  • 还行

空灵透彻,苗族的土木被润上了一泽光,特别的沉和安详,仿佛人生这波澜壮阔都不抵这半圈性灵。滚拉拉寻枪,寻那个素未谋面的父亲,寻那个方寸外的天地,到后来,其实还是盯着这根,那是相依为命的奶奶,是朋友贾古旺和不知名的小女孩,是生命树,是那不容置疑的古训,是一方人情。

44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好好活着。

47分钟前
  • 弹弹猪
  • 推荐

文明,让人不再敬畏大自然

51分钟前
  • adele885
  • 推荐

沉闷,没啥叙事

54分钟前
  • 十二月的和弦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