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算起,《哥斯拉》系列电影已经走过了10年光景。
该系列有个显著特点,也可以说是个趋势:怪兽的戏份一部比一部密。
《哥斯拉1》中,军队和哥斯拉的正面周旋尚有灾难电影的余韵,这是对人类力量的肯定。
而且,整部电影中,哥斯拉-怪兽作为灾难的表征,是服务于人类叙事的。
《哥斯拉2:怪兽之王》的转变非常明显:从灾难电影转变了怪兽大电影。
借用马丁·斯科塞斯对漫威宇宙“主题公园”的评价,此时的《哥斯拉》走的是“怪兽主题公园”的路线。
电影将哥斯拉塑造为拯救人类,击败外敌(基多拉)的超级英雄。
人类的角色从怪兽控制者转变为怪兽崇拜者,也算是历史性的转折。
怪兽的地位被拔高至此,很多观众犹嫌不足。
对于怪兽爱好者而言,人类的戏份还有可压缩的空间,挤出来的时间应该留给怪兽。
于是,就有了《哥斯拉大战金刚》。
在《哥斯拉大战金刚》中,人类完全沦为怪兽决斗的“配角”,帝王计划如同儿戏。
为了给哥斯拉制造同一水平的对手,制片方干脆重塑了金刚的形象,体型膨胀数倍,有了和哥斯拉正面硬刚的实力。
同时,电影通过地心之旅,向观众展示了金刚的“历史”。
在填饱观众胃口的目标下,怪兽的戏份被扩充,帝王计划-人类的叙事不断式微。
从电影世界观的角度出发,过度淡化、过度丑化、过度幼化帝王计划这个组织是不合适的。
因为它和怪兽的历史一样悠久。
帝王计划是贯穿整个系列电影的政治主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怪兽是被帝王组织“发掘”出来的。
如果没有人类对怪兽的思考,《哥斯拉》系列便滑向了“怪兽动物园”,正如《迪迦奥特曼》没了胜利队。
《帝王计划:怪兽遗产》算是对系列电影所忽视的内容的补充:什么是帝王计划?
帝王计划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它的存在意义又是什么?
从目前两集的表现来看,Apple TV+诚意十足,特效和建模水平与《史前星球》基本一致,叙事策略跨越多个时间线,营造出浓厚的历史宿命感。
补充:更新两个月后,此剧令人失望,高开低走的典型。
2024.1.22
那女博士和女主简直一个模块刻出来的😅作死一号,作死二号一个莫名其妙开始圣母一个ptsd有点😅太影响观感了,没事就发电然后nmd一部剧简直“正确”拉满了😅哥斯拉之爸爸去哪了😇不过我哥总还是帅的,也补齐一定的世界观吧能看但是槽点有点多,画质方面还行,只能说现在这个评分实至名归,啊为什么要说到140字以上啊
第一集:无聊的寻亲,这样都不知道吗?
就是你爸有了第二个家庭了。
就是那么简单。
开头蜘蛛怪+螃蟹怪,短短2分钟不到,我反复想了下,我是来看怪兽的。
第二集:美国大兵护送,怪兽出门一分钟,真的吊足了胃口。
第二集我都分开看,主要就是看困了,不过第二集有点动作场面了,就是开车飞出来了。
哈哈哈
帝王计划(2023):围绕 米兰家族 的 过去进行时 和 现在进行时,双线开讲,并在最后的哥斯拉地底世界,两条线合并。
整体上文戏偏重,但是确有怪兽出场:第一幕,比利勇闯骷髅岛,长脚蜘蛛 VS 大螃蟹第二幕,惠子走访核电站,小蟑螂巢穴(大蟑螂?
)第三幕,穆托戳翻劳顿号第四幕,哥斯拉!
Boss战,哥斯拉 VS 穆托健太郎,行走荷尔蒙。
——————————————————————————————————————哥斯拉系列小盘点:帝王计划 同一世界架构:哥斯拉(2014)哥斯拉2 怪兽之王(2017):哥斯拉 VS 三头龙金刚 骷髅岛(2017)哥斯拉大战金刚(2021)———————————————————————————————————————哥斯拉平行宇宙:哥斯拉(1954):古早黑白片,哥斯拉系列考古哥斯拉 终极战役(2004):古早 哥兹拉 VS X星球 三头龙哥斯拉(1998):会下蛋的哥斯拉金刚(2005)新哥斯拉(2016):会生长的哥斯拉哥斯拉 三部曲 怪兽行星 + 决战之都 + 噬星者(2017)哥斯拉 奇点(2021):纯爱机器人,撒由那拉———————————————————————————————————————怪兽题材 盘点:大怪兽加美拉 重生(2023)迷雾(2007)科洛弗档案(2008)科洛弗悖论(2018)蒙古死亡蠕虫(2010)狂暴巨兽(2018)深海异兽(2020)寄生异形(2020)环太平洋(2013)环太平洋 雷霆再起(2018)明日之战(2021)怪兽 黑暗大陆(2015)怪兽之岛(2019)爱与怪兽(2020)
近几年最水最幼稚/降智的剧情,其实前三集还行,后面简直像随便拉一个趴体后的米国大学生扯淡出来的一样,钱这么好赚的是吧,话说这个双家庭线设定完全鸡肋还是在暗示什么,不去想了什么乱七八糟的,别来第二季了谢谢您!
近几年最水最幼稚/降智的剧情,其实前三集还行,后面简直像随便拉一个趴体后的米国大学生扯淡出来的一样,钱这么好赚的是吧,话说这个双家庭线设定完全鸡肋还是在暗示什么,不去想了什么乱七八糟的,别来第二季了谢谢您!
这部电视剧的精彩镜头太少了,没有电影好看。
就是第10集快结束了,有一段怪兽互相打斗,比较精彩。
这部剧讲了一些哥斯拉的剧情,但是好像作用不是很大。
不需要看,应该也可以衔接得上电影。
其实日本演员参演美国电影电视剧好像这几年比较多,但是客观的讲,他们的表演能力不是很强,演出来的东西很一般。
但是美国在亚洲取相应的场景,一般都会选择日本。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难道整个亚洲在美国眼里只有日本?
真的我是来看怪兽的不是来看家庭伦理剧的!
全片10集怪兽出场的时间+一起没有20分钟就最后一集5分钟打斗场景要不咱还是拍电影吧。。。。。。。。。。。。。。。。。。。。。。。。。。。。。。。。。。。。。。。。。。。。。。。。。。。。。。。。。。。。。。。。。。。。。。。。。。。。。。。。。。。。。。。。。。。。。。。。。。。。。。。。。。。。。。。。。。。。。。。。。。。。。。。。。。。。。。。。。。。。。。。。。。。。。。。。。。。。。。。。。。。。。。。。。。。。。。
为了看哥斯拉来,结果被按头看了8小时的狗血伦理家庭剧。
多余的情节设计凯特到东京寻访失踪父亲留下的遗物,意外发现父亲还经营了另一个家庭,这个情节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叙事,结果除了让主角团组成,也没有看出这个情节设计的意义,最后也不解释,只留下大志一句抱歉就全部一笔带过了。
导演花了将近一集的时间描写凯特在旧金山和前女友的故事,健太郎和梅相识相恋的故事,这些回忆和巨大生物、帝王计划完全不相关,对剧情完全没有推动作用,真的很浪费观众时间。
人设的极不讨喜凯特曾经近距离亲眼目睹哥斯拉,落地日本以后到处是注意躲避哥斯拉警示,结果到哥斯拉警报拉响的时候,还像个傻子一样乱叫乱跑。
惠子与比利刚认识不到两个小时,就已经全情投入,宁愿不要肖这个美国大兵保镖,也要一个不靠谱的民间科学家,后代降智也就罢了,科学家人设也这么无脑。
叙事的故弄玄虚光是头两集就已经是五六线同时叙事:1952的马尼拉和菲律宾、帝王计划组织初期的哈萨克斯坦、1973年的骷髅岛、2014年的旧金山、现代时空下还有两条线,凯特、健太郎、梅和帝王计划的蒂姆。
说白了就是发现哥斯拉、攻击哥斯拉没打死、哥斯拉开始威胁人类生存,就这么简单的故事线,实在不能理解来回穿插叙事的意义在哪里,哥斯拉就那么大,用肉眼都能看见,是无法隐藏的秘密,爆米花电视剧真的不需要这样故弄玄虚。
除了以上,还有一大堆的细解bug。
比利、肖、惠子的小队依照核辐射指数去找巨型生物,明知道有核辐射了,结果去的时候只带个面罩不穿防护服。
梅在自己家破解的帝王计划机密文件,结果蒂姆跳过梅,直接就在车站逮住了准备回美国的凯特,完全没有逻辑。
梅在离队后回归,第一次拥抱的是凯特不是前男友健太郎,包括梅被冻伤后凯特比健太郎还紧张,本来这个小细节也没有什么,但回忆又强调凯特彩虹属性,感觉续集还能再狗血伦理一点。
如果把帝王计划当作是哥斯拉故事的补充作品,只讲比利、肖、惠子的故事就足够了,压根不用提现代时空下那堆狗血伦理剧,这样处理时长可以减半,把十集的经费往肖和惠子在巨兽世界的探险里五集打完不好么。
很难理解以哥斯拉为主打封面的电视剧,一共10集直到第3集才有两三分钟出场,让我很怀疑是不是哥斯拉出场要按分钟计费,能省则省能不上就不上,和帝国大厦差不多高的哥斯拉在这剧里得逐帧播放才能找到踪迹,哥斯拉戏份不够了,找一堆阿猫阿狗演员加戏来凑,真的烂绝了。
这个片名字应该叫 帝王计划:爸爸去哪儿啦?剧情简介女儿:我爹呢?儿子:我们爹呢?儿子女朋友:我老公爹呢?肖尔:我前女友孙子的爹呢?帝王组织:他们爹呢?片里几个哥斯拉的镜头还是比较有冲击的 有评论说是弱智子女的寻亲故事 是没错的而且 两条故事线参杂着一会儿主角奶奶三角恋 一会儿现代线 男主大直男跟他的黑人女朋友毫无感情尤其是故事中女主跟两个妹子同居 可以仔细看一下 很渣
剧情是一坨屎,从头到尾就是爸爸去哪了,奶奶去哪了家庭伦理狗血剧情。
日本演员的演技从头至尾跟吃了屎一样僵硬,但这都不是我要说的。
前两天刚在YouTube上看了一个千万播放的英文视频,讲的是为什么有众多的电子游戏电影一直在塑造纳粹德国的邪恶,而你却很难找到以二战军国主义日本为反派的文艺作品。
我也不禁要问,为什么?
我当然知道哥斯拉诞生的根源本身就在于日本被轰的那两颗原子弹,代表了日本人对核武器的憎恨担忧和不安,然而这部剧塑造的要和巨兽和平相处,理智,柔弱,温和,爱好和平的日本女性角色只能说剧情处处在暗示二战后的日本才是受害者,反而用几位男性军人把战胜方美国塑造成了一种鲁莽,傲慢,强权霸道,唯武力至上,想要摧毁破坏一切的形象,按时间线这是二战结束还没过去几年好吗!
把一头嗜血的全民疯狂的军国主义猛兽塑造成了爱好和平的小猫咪,不要太离谱好吗!
这些文艺作品就是如此这般潜移默化全球观众的潜意识的,我没有去查,不知道这部剧背后是不是有日本资本的注入,美式白左真的让人作呕,就跟永恒族里让黑人在广岛核爆废墟哭泣一样让人恶心。
BJIFF 女儿很美,对俄罗斯又多了点了解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7.3 还真是大师式电影,摄影美轮美奂,文本语焉不详,缺乏讲故事的激情让观众难以进一步接近人物。
BJIFF 荒芜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跳动的心脏和暗流涌动的情绪 阳光雨雪 绿林海洋 只要活着就会感受就会爱恨 //很喜欢镜头语言 很美很梦核感
全程沉浸在俄罗斯悲凉又有点疯狂的长镜头里。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
抱着镭射灯让整间车厢不那么空旷,打开投影机让整座小镇不那么单调。卡车司机游走在寂寞的公路和泄欲的黄碟里,后面骑摩托车追上来同样孤独的灵魂。我跟父亲同在车厢里却无话可说,父亲和我都发生艳遇却都不快乐。前面鱼疫绕路,我们像风车园里的扇片。把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把自己的寂寞留在北方。
#BJIFF2024 auratic; 并存着近景眩晕(细部、微粒)与远景眩晕(气氛、涌动)
开头的两个旋转镜头就给我干晕了。中间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背景音,我想到导师说我的论文:要用白话文把专业术语说清楚,让即使不做这个方向的人也可以看懂你写的论文。(´-ω-`)最后,我真的害怕看文艺片,漫长的铺垫,短暂的高潮。
#10537 #14th BJIFF# 2023电影人双周入围。差点以为是索科洛夫弟子的作品(不仅地理上有重合,气质真有点像哎),一部当代俄罗斯的洛丽塔,对俄罗斯广袤大地和荒凉的后社会主义风景捕捉得十分到位(中间还经过高加索地区了,确实听到格鲁吉亚语),最后的白海风景也真的很壮阔。流动电影车和盗版DVD真的是最迷影的故事了……#年度佳作候选#
北影节英嘉
摄影机运动和色调感觉就像是在看基氏,摄影太棒了,时不时响起的惊悚配乐很creep。hooker,街边卖书的老大爷,义无反顾追女孩的少年,气象站的中年女人,冲动离家的女孩,沉默的父亲,好像全片没有一个人笑过呀
无依之地,寻笼之鸟……演员很美、惊悚配乐、摄影很塔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北影节打卡。可能是我格局太小以至于欣赏无能,第一次在北影节的影院里睡得很香。
每一次摇移和zoom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落点,未免太功利。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