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评分上八,很大原因感情戏不多,剧情紧凑节奏快明,第一部最大的槽点是唐明不顾自己的身份重进隔离室秀恩爱,第二部太多的感情戏尤其是圣母婊苏宜,让人不忍直视,还有唐明的一意孤行太完美化,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好人太完美显得就不真实,实在坚持不到看完再来评价,唐诗咏还是唐永诗是不是因为合约到期了,所以赶紧履行合约把戏都给她拍?
在tvb剧《白色强人》中,出现了很多医生为了治病救人而违反规定的事,他们违反医发局的规定和法律的规定,医院内部的人相互包庇(保护),医生并未因此受到制裁和惩罚。
在大陆的很多电影中,里面的好人因为被逼无奈或者一些大爱而违法,即使电影内容中不体现,片尾中总会出现“xx已自首或者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的字幕。
客观说,香港的法治比大陆高了几个层级,法治不高的地方在标榜法治,法治高的地方早已在考虑情理法之间的事了。
之所以喜欢看港剧,尤其是职业剧,喜欢的就是剧中表现出他们工作的那份专业,从容和淡定,本剧亦是如此,作为医生的临危不乱,技术的精湛,尤其是对信仰的坚守,让人动容。
我也是名医师,可能更加能理解他们的坚持,虽然看似理想化,但如果连想都不敢去想,更别说去实现。
该剧好就好在看似一个理想化的命题,实现的过程却无比真实,非常客观的,可见编剧很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过生命和金钱的价值这个主题。
童话故事未必不能实现。
还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医患关系的描述,没有说教,让大家看到的是医患不是对立的,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医生不考虑自己的安危,病人也充分理解,全力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战胜疾病的可能性最高。
也让我们看到,医生不是神,再高明的医生也有救不了的人,治不好的病,不对医生抱有幻想,这才是健康的看待医生的视角。
虽然该片在专业性上还是有瑕疵,但是瑕不掩瑜,他对生命价值,对全世界都面临的医改难题的探讨能看到艺术创作者的社会责任心,也给出了最理想的答案。
这远比套着职业剧的外壳,其实只是谈情说爱的片子强太多。
因为共同的目标让立场不同的人最后殊途同归,真的特别棒。
YT人设没崩,这季他依旧为了“香港医疗改革”不懈努力,有被出卖、背板,但从不抱怨,体面应对,玩权谋,妥妥的强者思维。
TVB的角色刻画丰满真实,从来不是一味歌颂,即便主角光环也有阴暗面。
世界事实也是这样,“Sometimes the good guys got to do bad things to make the bad guys pay."叶晴和YT的相处,嗯,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是立场不同,双方都是十分优秀、磊落的强者。
(磊落不等于没有瑕疵,没有“完人”。
)即便立场对立的时候也可以合作,不必你死我活。
Yan和YT这条线初初感觉违和、不解,明明一个独立女强人,为何一到YT身边就成了小鸟依人,迁就、懂事。
后来想想,Yan本身就是富家千金,不缺物质,被强者吸引是自然,何况YT真的很有魅力。
她对YT有小女生的迷恋、爱慕。
同时作为父亲掌上明珠的她有乖巧、优秀、懂事的一面,性格依人——顺理。
做事业型男人的伴侣很难!
Zoe这个角色处理感情好别扭,复合后婚礼筹备吞吞妈妈,分手了又拖泥带水,时不时的关心、叮咛……态度决绝,行为非常忸怩。
只有“锁死”的官配敢这么作,换正常点的早撇了。
先表扬一下,较TVB之前的医疗剧好了很多(内地就不要提了)。
至少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是做了气管插管的,不再是非密闭吸氧面罩下行心肺复苏或者各种手术了。
既然都有了顾问医生,其实可以做得更好。
第一集手术室里面就紧跟时代展示了很多床旁设备,例如CT、超声。
显微镜与CT都细心地附上了无菌保护套,怎么超声探头就如此粗犷地贴上了台上消毒后的皮肤?
钟嘉欣那部剧也是,那么漂亮的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偏偏就是不做无菌。
这是外科最基本素养,很重要的原则。
还有,狠狠吐槽,为了凸显一干主演外科医生,就把麻醉医师演成了下级,什么时候病人的氧合还需要外科医师来干涉了?
这样很误导观众,本来麻醉医师就稀缺!!!
还有,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还是标准化吧,那样轻慢有撒用。
做大做强嘛,做到有科普价值就更好了。
期待有一天国内能有媲美grey的医疗剧(都十多季了),差距还是很大啊。
当然,该剧的立意在更高点,涉及医改,这个话题就复杂了,基础就是政府要有钱,没钱啥都干不了。
看到后面看不下去了呀
换心,换肾,换肺这些病例是“常见病”,印象模糊,奇难杂症港剧有眼球突出,创作于17年前的美剧有。
港剧有吞虫卵减肥的,美剧有吞整条线虫的。
港剧有分离连体婴的,美剧里既有连体婴,又有成年男和女的。
港剧有清醒状态下开颅的,美剧神外两兄妹都不止做个一次。
例子不举了,接下来的病例都在美剧里找吧。
回到剧情,港剧有了主角苏怡出意外,美剧里基本每个主创都被开刀。
不需要看剧透,港剧编剧既然这么懒,剧情走下去肯定又是那个主角要动刀,哈哈
看到很多人说Zoe作什么的,一些对苏怡骂得很厉害的话。
说为什么她明明知道自己怀孕了, 却仍然不懂得爱惜自己, 还逞强要下山去救那个患爱滋病的女明星,好心疼她。
你们有没有想过她不仅是为了救人也是为了唐明,如果大家有留意的话,zoe 刚从新闻听到伤者是那个女明星的时候,她立刻反应很强烈, 想要马上去救她,因为她很想能够帮助到那女明星, 希望那女明星或许会因此而放过唐明,不再告他!
就是因为她对唐明的这份爱,以至于她甚至忘了自身的安危,bb 的安危。
如果她没有去救,那个女明星就有可能失救,就有可能唐明会继续被告,这件事就永远澄清不了。
至于大家怪她一直都不告诉唐明自己怀孕的消息,还有不要说全世界都知道了,就唐明不知道,哪来全世界都知道了,医院也就只有妇产科黄医生、琛哥和yan知道好吗,剧情也有提到她之前跟唐明离婚有过一次流产,因为胎儿在她肚子里面就停止发育了,唐明当时在医院做联合手术三天三夜没有回家,她连告诉他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她失望了,她选择了自己承担,她承担了八年,正是因为她有过这样的流产经历,她也很害怕呀,她害怕bb再一次又在她肚子里面停止发育,所以她也很害怕去做产检,所以她希望等待bb真正稳定的时候, 才告诉唐明! 不想万一bb有什么闪失,会令到唐明失望难过!
她鼓起勇气去产检之后,bb很健康,她不也很安心的选择圣诞节这个这么浪漫的日子告诉唐明吗。
(相信后面的剧情应该会交代 唐明应该是很渴望有自己小孩的) 她实在太爱这个男人了! 还有的就是为什么说她怀孕了那么危险也要出勤,兰桂坊事件那么严重,伤者那么多,她作为一个副顾问医生难道不需要去吗,如果她不去,Vincent一个人怎么能应付过来?
就算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孕妇也是要正常工作的呀,这也是她作为医生穿起白袍的职责。
而且这个世界上意外这么多,谁能想到意外下一秒就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呢,zoe也不会知道这一次出勤她和bb会有这么大的意外呀 在我的观剧角度来看,她没有责怪唐明,她自己作为医生也当然知道逃不过,分开不因为没了一个宝宝就分开了,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刺,第一次的离婚zoe选择了自己扛,他们的刺也就一直被埋着,大家都没有摊开来说,但那根刺还是在的,这一次流产彷佛回到了八年前,zoe心里那个刺也被狠狠的挤了出来。
zoe很痛唐明也很痛。
最后,我相信Zoe离开唐明的真正原因 ,她没有说出来... (但应该是为了唐明着想...) 而上面也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也不是想跟大家杠什么,大家的经历都不一样呀,感受也不一样,但希望大家不要这样早就去批判Zoe, 而是继续耐心观看剧情发展, 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所以编剧写剧本的时候是二十四味配苦瓜喝吗,把他们两写那么苦。
真的看得我好心痛,心疼zoe,心疼唐明,还看到那么多人骂zoe真的很难过。
TVB拍说回演员,一如既往的喜好郭晋安,而胡定欣和陈豪的加入,让整个故事线又丰满了不少。
胡定欣饰演的叶晴和第一部的YT真的很像,表面上是个竞争者,但实际也是一个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
医疗剧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3年前的《白色强人》可以说是近几年我最爱的TVB剧了,3年后等来了第二部,老实说确实没有第一部的惊艳,而且某些剧情让人直呼离谱,但TVB要表达出的中心思想,让人还是觉得有血有肉。
好喜欢这张合照和第一部的剧情类似,第二部除了有大量医疗案例之外,还增加了一个剧情重点:全面开放药物名册草案的博弈。
这个草案,是为全港患有罕见病的病人提供药物资助。
剧情为了突出草案,讲述了普通老百姓在患有罕见病面对高昂医药费的无可奈何,一个母亲带着患有罕见病的儿子一起跳楼,一名普通打工人因为患有罕见病面对高昂的医药费放弃治疗……就像剧中的YT一直在强调,如果有一天自己换上罕见病,会怎么样?
特意搜了一下这个事件的真伪,确实在2005年开始香港分阶段推行统一药物名册。
前阵子看了《星空下的仁医》,整部讲述医院儿科的故事,真的觉得年纪越大,看这些医疗剧的感触越来越深。
这三年的疫情,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越发觉得身体健康才是人一辈子的福分。
喝咖啡的医生们说回这次的演员大部分沿用了第一部的班底,郭晋安一如既往的我的最爱,这次又有胡定欣和陈豪的加入,故事线更加丰满。
胡定欣饰演的叶晴,和第一部的YT很像,表面上是所有人的竞争者,但实际上是一位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
而陈豪表面的玩世不恭,却也恰恰反映出他对病人对朋友的责任心。
这次的班底依旧是满分。
通常第一部赢得口碑的电视剧,第二部很难再创造辉煌,就像《金宵大厦》系列,第二部真的让人大失所望,尽管《白色强人》第二部也达不到第一部的水平,但依然在医疗剧里面算是比较能抗打了。
作为骨灰级的TVB粉,真的很希望TVB能持续辉煌下去,尽管大牌演员逐年流失,希望更多新生代演员能扛起大旗,别让TVB真的成为历史。
优点:医疗案例详实丰富。
缺点:众多。
第一,唐明和苏怡的感情线太拖拉了。
两个明明彼此关心,互相爱恋,非得搞误会,还是怀孕这种狗血的误会。
请问苏怡,就算唐明选择保护孩子,你四个月大的小孩能活吗?
自己之前都差点被艾滋患者感染了,后面是不是更该注意一点?
你救人难道不分场合吗?
真服了这编剧了,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但是前提是保护自己好吗?
一味勇猛出现场救人,结果自己孩子丢失,这种行为484傻缺??
这种价值观根本不值得鼓励和赞扬!!!
第二,人物塑造实在是非常扁平和单一!!
唐明每次演的都很自负,越是大家不建议的手术,唐明越是想挑战,生命不是奇迹好吗?
整部剧总是来来回回这些套路:大部分人反对唐明手术,然后唐明硬要做,然后唐明赢了,证明技术高超,就真的很厌烦了!
医术高超的人不是扁平的一根筋人设好吗?
还有yt对付医发局的套路:遇到重要人物生命垂危,必须还得是脑科手术,yt总以自己亲自做为条件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医发局每次都得答应。
真是太无聊了!
我都替医发局的马丁着急,你那个脑子还能想点别的计谋吗?
一次次失败,还是被同一种套路,你做不好坏人就不要做了好吗?
这季新加了叶晴和文森特,塑造的同样如此。
叶晴拿的是上一季yt的人设,虽然有目的性,但是对病人好,编剧你写的时候难道不觉得熟悉吗???
老观众一点观看趣味性都没有!!
文森特就是全场外挂,最佳“消防员”,哪里需要哪里就能上!!
啊啊啊,编剧的脑子里对于剧情推动没有其他东西了吗?
一遍遍搞这些已经可以熟悉到背诵的情节,就真的有观看的兴趣和意义吗?
编剧你编造剧情就完全不需要动脑子,因为复制粘贴前面的套路就行了,再摘抄一点医学手术方案,剧本就成功了???
yt在第一季的塑造还挺好的,有点正邪难分,搞这种救不救人的情节还有点看点,但是第二季已经把yt变成好人阵营之中了,再搞同样的选择,我觉得真是偷懒极了!!
还有剧情的主线:全面开放药物名册和成立药研中心,啊啊啊,真的好扯淡。
内地的编剧写爱情剧是复制粘贴,风气俨然已经盛行到香港了!!
啊啊啊,国产剧认真的编剧只能看台湾了吗??
港剧你还真知道你受推崇的原因吗??
看了头两集,暂时没有拖第一季的后腿的迹象,制作水准和演员的演技都是一流!
有一点都市港剧肥皂泡,不过瑕不掩瑜。
故事情节总体比较紧凑,不拖沓,画面精致,几条情节线都按部就班的在铺垫,说实话,TVB这几年很少有白色强人这种拿的出手的作品了,在流量明星横行、制作粗制滥造的今天,太难得能看到这么高水平的都市剧了,非常值得期待!
又名:喝咖啡的医生们
狗血强人 感觉已大不如前 说教味太重 张曦文的角色这一季完全沦为“YT背后的女人” 唐明和苏怡的感情线也是drama不断… 槽点好多 下饭都有点嫌那种..(看得出来片头花了钱
普普通通
跟第一部比人物的一些动机我真的觉得有点傻哈,不过还是好看的。
20220721 后半段靠陈豪苦撑,还有上海外景复兴中路,远景都穿帮了。。。
感觉酥糖必分开了,胡定欣这角色感觉不会讨喜了。
目前來說是好看的,不懂蘇怡為什麼什麼事都要瞞著馬明?希望後面不要來狗血的(馬明的上唇是不是有一天會完全消失。。。/看完十五集之後真的太無語了,果然來了狗血的。蘇怡的bb是她的,即使唐明是爸爸也沒有權力在未告知蘇怡的情況下做人工流產,這對實在太多心結和問題,散了算了。btw YT和dr葉的提案都很小兒科,女反派演技太尷尬。
剧情有失第一季的水准。给唐诗咏的人设太糟糕了,怀孕4个月还一而再再而三的以身犯险,每次要失去Baby的时候又痛心疾首的样子太讨人嫌了。胡定欣的造型如果是为了贴合角色,那么我姑且可以接受,否则真是越来越难看了。还有某些医生整天不戴口罩穿大衣穿高跟鞋披头散发在医院上班,这是认真的吗?
2023.08.26-11.09 先重温一下第一部|YT是有点子人格魅力在身上的|目前为止第一部的观感要好很多 苏唐我嗑不了一点… 第二部有点强行上价值了 套路也是反反复复没有太多新意了 三星半吧🌟
十足变态恐怖的一部剧。底层逻辑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以很伟大),呈现出来的却是一群违法犯罪分子…。YT的逻辑可以写一本池塘悖论出来。另外一些好玩的tvb传统也发挥到了极致(两颗星的来源),14集的flag简直是此生看过最恐怖的flag,zoe没有死属于祖上积德。
看不完
现在的TVB剧永远是失望大于期待。编剧有点社会常识和正常人类思维吗?叶晴的草案和苏怡的矫情都是荒谬绝伦。
咖啡+单曲循环
为什么要把苏怡写的这么惨
不如第一部
张小姐是在干嘛…天天穿着高跟鞋小礼服披着头发看病人?!
勉强
结局非常圆满非常理想主义 ,《全面开放药物名册草案》得到全票通过,政府财政全力支持把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拯救了无数病人。//感谢剧组没有忘记Kennis但在现实中的2022年,中国大概有2000万罕见病患者,还在为了买药治病而痛苦着,这便是理想与现实的巨大鸿沟。其实在电视剧里贯穿始终的那首《I wish》就已经代表了导演编剧的意思,“I wish you well”,世事艰难,不会尽如人意,但仍祈愿尽最可能拯救生命。 至少是“一种关注”,也许在未来,关注能够转化为力量。
情怀值4分,好多感情戏点到为止,是我觉得职业剧最好的表现方式了
本来只是放着当背景音,后来不知道咋回事就看进去了……就冲这一点已经比很多剧强了……虽然也有很多逻辑上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最后居然要去劝资本家们放弃利益……幸好没成功,不然我真的怀疑人生……电视剧真善美一点正常,但不能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