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推荐指数四星半。
这部电影我是断断续续的在电脑上看完的,我一直在想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
是梦想,是孤独,还是友谊?
一看电影的名字,我联想起《百万宝贝》里的女拳击手,猜测这是一部励志片。
然而我还是太简单了,这根本就不是一部讲一个流浪汉经过千辛万苦,参加拳击大赛获奖的故事,这是一部社会最底层的故事,充斥着流浪汉、妓女、斗殴、赌博。
你有梦想吗?
电影中威力混沌的生活被一本小女孩扔掉的日记所打破,他努力学习斜体字母去阅读小女孩的日记,有了日记本,他的生活出现了目标,睡觉的时候都会捧着它。
这是为什么呢?
凡是孤独的人,他们内心都渴望爱与朋友,小女孩的日记中描述着同样孤独的经历,威力得到这本书之后就把小女孩当成了自己精神上的朋友。
可什么是朋友呢?
是不是那些认识你叫出你名字的人就是你的朋友,还是那些口口声声自称是你朋友的人。
都不是,朋友是可以分享快乐分担忧愁,不会轻视你珍爱的东西的人,威力和退伍军人算得上真正的朋友,因为他用自己的钱赎回了退伍军人的紫心勋章,那勋章是退伍军人所珍爱的,每每他总会向别人炫耀这是美国总统所颁发给他的。
而杰捷,一直自称为威力好朋友的人,却把威力最珍爱的日记本扔向打火中。
一时的英雄好当,一世的英雄难为。
当这个社会需要你时,群众就会把你捧上天,当时间把你抛弃时,你什么都不是。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几年前有新闻报道全运会冠军张尚武接头乞讨事件,同样的经历现实生活中发生了,他卖掉了他的冠军金牌,那是他十几年训练的汗水与青春,最终还是屈服于生活。
什么样的人适合当英雄?
没有妻儿英年早逝的人最适合当英雄,你为国家奉献了一切,国家因为你的早逝而不用养你,你没有妻子儿女,没有给国家留下任何负担,不用对你的未来负责,给你一个空头的荣誉即可。
电影中退伍军人和威力都是一种人,都是废材一个。
都不是好人,都杀过人。
他们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一个冻死接头,另一个与日记本的小女孩相识。
电影是一种浪漫的结局手法,现实生活中哪有可能会这样,首先流浪汉会住的起医院?
电影中最底层的流浪汉都死了两个,一个是锅盖杀手,一个是退伍军人,警察局都不插手查一下,就如一粒尘埃,死了就死了,激不起任何波兰,会因为流浪汉烧伤而将他送去医院我不信,即时去了医院他交不起住院费,难道不会立即被赶出来,疾病加寒冷而死,再说天下哪有那么巧合的事,与日记的小女孩住同一家医院,恰好房间里有能播出全病房都能听见的喇叭。
后续威力的生活又会如何?
仍然是一个流浪汉。
我们是他人眼中的废材吗?
底层人既不勇敢也不痛苦,但反反复复做同一件事的腻烦的事的人最容易成为废材。
我们是这样的人吗?
某个时期我一直是废材。
如果你是一个小女孩,你的日记本被他人拿来读,难到不会心情很不愉快的认为有人在侵犯自己的隐私吗?
当我看到三分之一时,我以为电影基调会由暗转明,我以为Willie会因打架的天赋为契机走向逆袭的拳击手之路,我以为他会凭着信念和执着功成名就,找到那个温暖他的写日记的小姑娘。
我以为Pinky会在Willie的陪伴下,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如同《阿甘正传》里的泰勒上尉。
但是他们没有。
因为没有那样热血浪漫的情节,这个故事才更加现实而疼痛。
Willie始终拥有单纯执拗的眼神,他不懂社交,没有一技之长,在流浪街头的日子苟且生存,优于常人的力量也只被用于有钱人取乐的街头拳击比赛换取一点钱。
世界砸给他诸多恶意,他只是单纯的笨拙的守着自己的小世界。
小姑娘的日记本是他第一次在冷漠的冬天汲取到共鸣的温暖。
他会认真的给她写永远不会被收到的回信;他会在很远的楼顶眺望这座城市;他也害怕打雷,却在信里安慰小姑娘鼓励她;他为Pinky赎回勋章,理解并尊重Pinky的战争创伤;他不在乎5元一次的口交带来的虚幻放纵,所求只是单纯的拥抱期望有人可以真正爱他;他将死去的鸽子小心的用报纸包好放在树上让它可以飞向天空;他在最后面对羸弱老人的比赛,选择捍卫流浪者的尊严和底线;他是如此珍惜友情,努力尽己所能回馈每一点温柔。
Pinky死在寒冷的冬夜,卷闸门上巨大的"NO PARKING"标语,一个终生背负战争创伤的苦痛灵魂消逝于此。
他是国家政治利益发动的战争的牺牲品,他人生的高光时刻是与总统的合照,至死都放在心口处。
而墓碑则是Willie为他赎回的紫心勋章,唯一证明他人生价值的标志。
宗教信仰对于流浪者而言如此虚幻缥缈,衣着光鲜面带笑容传教的年轻人们只是为了满足自我对宗教的虔诚心而侃侃而谈。
他们不愿为Willie读日记,在他回答:“我不想上天堂,我想下地狱。
”时,惊恐诧异地离开。
不知他人苦的说教,苍白虚伪无力。
他人即地狱。
最后,当小女孩走过马路来到Willie面前,她的脸庞烧伤痕迹斑驳,他的双手烧伤被裹成团,温柔的阳光照耀着两个人,无需语言,他们彼此纯粹干净的目光相遇,认出了对方就是上帝派来拥抱彼此的天使。
这也许很戏剧性,但是承受那么多痛苦的他们,值得这个治愈彼此的拥抱。
那一刻,我也在微微战栗,想起《超脱》里最后一幕同样是男女主沐浴着阳光的拥抱。
生活很难很残酷,但是总会有那么一点点希望支撑我们走下去。
《美丽心灵》带人们从病人的角度了解他们的世界和遭受精神幻觉的痛苦,《废纸板拳击手》从流浪者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他们生活的挣扎。
引用我看到的一位豆瓣网友Unammed的影评: “大多数选择流浪的人都受到过巨大的伤害,而他们选择自我放逐,没有报复伤害他们的人,没有仇恨这个世界,他们是内心脆弱柔软而又善良不愿意伤害别人的,孤独地在寻找和等待着自己的救赎。
” 所以,我告诫自己永远不要理所当然站在道德制高点随意评判他人,我不曾经历他们的人生,不曾感同身受,就无法替别人做出所谓正确的决定。
无论怎样的生活方式,都保护好内心的柔软,坚守底线与善良。
大多数路过的人看到烟,但一定可以有人看到那团火,然后与你一起分享温暖。
贴在日记本上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一个隐喻,小女孩燃烧了所有的火柴看到了来接她的外婆,最后含笑离去。
而威利的日记本被燃尽后, 他也看到了幻想中的朋友。
从逻辑和概率上讲,日记主人不可能放弃医院相认的机会,转而又在街上遇到威利,尤其是日记主人并没有收到威利给她的信,所以正常反应应该是疑惑威利怎么知道她的日记内容,而不是像旧友重逢一样紧紧抱住。
旁边那位女士应该是女孩已经去世的母亲。
当这个世界不存在救赎,又谈何天堂,或者地狱本就是天堂,所以当威利说完“他不想去天堂,他想下地狱”时,——幻想中女孩出现在他的视野,因为在那一刻他看透了生命的本质,也就得到了灵魂的解脱。
一味地选择相信威利的生活出现了转机,和电影里的传教士有什么区别。
给不识字的流浪汉一本圣经,再告诉他们生活会好起来。
而现实会告诉你,他们大多只是独自死在无人收尸的冰冷深夜。
情节是假的,但情感是真的。
内心的挣扎和彷徨不会得到倾听与回应,大多数人不过是浑浑噩噩过一生,又在仓皇中匆匆死去,最后由别人为自己留下一声不知有几分真情的唏嘘。
伊拉克战争不是正义的战争,战争的英雄也没有体面的退场。
正义和善良也许在说出口的那一瞬就不复存在,都夹杂着各自的图谋。
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拍着流浪汉的电影,确实有意义,发人深省、值得提倡,但是对威利来说又有什么实际价值。
生活就是在自己编织的谎言里前进。
有人问威利为什么不把50美金存起来,也许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有流浪汉。
就像时代明明进步了,却还有“罗马贵族”看“奴隶决斗”一样,这不是把50美金存起来就能解决的问题。
最近我爸对我严厉了很多,最直接的体现是他会周期性的很难听的骂我。
严格来说我与他不过是长时间相处了半年而已,也就是这半年,我能感受到的父爱越来越少了,我不知道是我对父爱的期望过高,或者是从小爷爷对我太过溺爱让我变得娇气导致他去世后我开始不能适应。
这些日子我慢慢接受了我爸爸可能没有那么爱我,还有我随时可能变成孤身一人的处境。
一个人的到来,是一件非常浩大的事,因为他是带着他的过去一同到来,从前的无数个日夜造就了眼前的人。
我和我的过去,还有我的未来。
电影里没有过多去展现他们的过去,更多的是现在。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未来,孤身一人,没有爱。
我最近有些太悲观了。
我曾经有许多故事,有许多回忆,有许多亲人和朋友,而我现在孤身一人流落在街头,我甚至都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到这里,我为什么是这样的?
我需要的只是一个纸板箱,一条毯子,让我能够抵御城市夜晚的寒冷,然后能够继续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活着,我只是就这样活着,像一片风中飘零的枯叶,静静地等待着落地化成土壤,我是个愚笨木纳的人,有钱了我会去破旅馆住一晚上,去快餐店吃一顿。
而我还有一些伙伴,我们不太交流,只是在一起麻木地过着这样的日子。
黑人出租车司机是个好人,他会帮助那些黑人伙伴,虽然他偶尔帮我,但是他是黑人,我是白人,我们不可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小女孩的日记是我的慰藉,是我珍视的宝贝,她过着同样悲惨的生活,但和我们的不太一样,她也是个孤独的灵魂,我好想和她交流,可惜我不能。
Pinky是个暴躁怪异的退伍老兵,他是战争英雄,但他无法摆脱在战场意外射杀无辜小女孩的阴影,他是个白人,所以我们不得不是朋友,紫色的勋章无法给他带来温暖和尊严,总统和合照无法让他摆脱内心罪孽的愧疚,无法得到祖国的帮助,15块钱换不回他冻死街头的结局,我失去了唯一的朋友。
JJ他说是我的朋友,他很有钱,但他出卖了我,为了钱,出卖了我最珍视的东西,让我学会了为了钱去伤害其他人。
我也不想和那些公共厕所门口的女人做爱,我只想得到一个来自异性的拥抱,让自己幻想一下爱情。
还有那些给我圣经的人,他们并不了解也不在乎我们的痛苦,只想让我们去他们所谓的天堂,从而让他们自己得到救赎,我不信他们所说的,因为他们和JJ一样都只为了自己。
到最后,我才知道,PINKY死了,是因为他得到了救赎、脱离了苦海;JJ被教训因为他也得到了救赎;司机又给了我一条毯子,因为他得到了救赎;小女孩和我终于见面了,我们都得到了救赎,而救赎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善良。
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有些人会过着流浪汉的生活,在我附近家桥下,在东京的街头,在美国的街道,后来我懂了,大多数选择流浪的人都受到过巨大的伤害,而他们选择自我放逐,没有报复伤害他们的人,没有仇恨这个世界,他们是内心脆弱柔软而又善良不愿意伤害别人的,孤独地在寻找和等待着自己的救赎。
————————————————————————————这两天又看到网上在推这部片子,因此在标题里加入了“虚名”,PINKY的总统合照和勋章代表着这个,上次没写进去。
“你知道怎么上天堂麽?
我只想下地狱"当一些人除了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辉煌的过去,伟大的领导者,全能的上帝又怎么比得过垃圾桶里没吃完的面包。
对于他们来说除了无处安放的孤独,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最幸福的是能有陪伴,不管是现实还是精神。
平淡的剧情,平淡的剪辑,没有特效,只是很平淡的讲故事。
却能把孤独传达到这么深得程度,透入灵魂,刻骨铭心!
命运的无情可能会拖垮你,愚弄你,把你蹂躏的体无完肤,但你仍然有一条路,一条自我救赎的路。
幸好这是电影,小女孩的出现是希望,是救赎,却也只是电影梦境化的表达。
因为电影都没有希望,那现实又该多么寒冷刺骨。
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年龄,因为有了同样的孤独,让两个世界的人有了交集。
给以互相灵魂的慰藉。
你愿意听我讲述碌碌无为的一生麽?
“亲爱的日记,我上二年级了。
妈妈在去天堂前的那个圣诞节,把这个日记本给了我。
她让我每天都写,因为我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爱我胜过爱她自己。
并且如果有人爱你爱的如此之深,你就是特别的。
当我也去天堂时,我希望我能告诉她我每一天都干了什么。
我不想忘记任何一件事,我甚至会告诉她我干了坏事,或者一整天什么事也没做。
所以,今天起我开始写日记,而现在我要去睡觉了。
” “我妈妈给的我这个日记本,就在她去天堂前的那个圣诞夜。
她让我每天都写,因为每天,我们的存在都是如此特别。
当有人那样的爱你时,你是那样的特别。
所以,当我去天堂时,我可以告诉她,我每天活着的时光,我不会忘记任何事。
我会,告诉她我做的坏事,还有那些,我无所事事的时光。
现在,我要睡觉了。
”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流浪汉每天过着麻木的生活,当捡到小女孩的日记本时,日记本女孩给了流浪汉精神上的寄托。
好像自己有了一个朋友那样。
当日记本被烧了的时候,觉得世界崩塌了,连眼神都是空洞的,连希望都没有了。
最后他在为了捡被烧的日记本被烧伤了双手,在病房,他默默背出了小女孩的日记内容,小女孩发现了他。
之后的一天,当他麻木的站在街上,有人过来问他,告诉他可以去天堂的方法,他打断并告诉那个人,他希望去地狱。
他觉得自己做了事去不了天堂,日记本被烧没了希望,也遇不到日记本女孩了。。。
当小女孩看到他,过来给了他一个拥抱。
他看到女孩的时候,好像冥冥中知道了她就是日记本的小女孩。
他觉得他找到了,找到了他的朋友,他的希望,救赎。
工作的人求薪资,流浪的人求温饱。
可无论是哪种人,都渴望爱吧。
周遭满是人,却没有感到一丝温暖。
我就站在这里啊,却没有人看我一眼,哪怕只是知道我的存在。
这个单纯善良的人,深深地扎了一下我的胸口。
因为这不是一个纯虚构的人物吧,这是一个或许就真实存在于小区门口或者饭店后巷的人。
他看不懂字,就掏空口袋的硬币去买识字卡片;他知道自己臭,会自己拉开距离;他会把食物让给更有需要的人;他会把死去的鸟儿葬在树上;他花钱找妓女只为了一个拥抱;他只希望自己能有一个朋友。
简单平凡的小故事,没有绚丽的镜头,没有激烈的争斗,有的只是生活的点点滴滴。
“每天我们的存在都是如此特别,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独一无二的。
”故事的发展,他为了钱伤害了人,一时的坠落,他跪地挨打渴望救赎,他扑火抢救日记本,他在病床上落下眼泪。
“我不想去天堂,我想下地狱。
”最终遇到小女孩的时候相拥而泣,不用太多话语,不用太多表达,仅仅一个眼神一个拥抱,竟也让我湿了眼眶。
还有波普,无论之前有多生气有过节,还是会在看到威利无助的时候把毯子给他。
他竭尽所能支援流浪汉,而他自己,也只是一个被生活所逼迫的出租车司机。
这部电影作为剧情片,在剧情的铺垫上稳扎稳打,一步步的无助空虚再到结尾的感情爆发,只能说很普通,但是很爆炸。
“当我去天堂时,我要告诉妈妈我活着的每一天,我不会忘记任何事,我会告诉她我做过的坏事,还有那些我无所事事的时光。
”愿每个人,生命里都会出现天使,都能实现救赎。
能在生命的最后,无愧的,去面对在天堂等你的人。
告诉他们,你过得平凡,且有趣。
我从电影音乐响起的第一刻哭到最后一刻,哭到眼泪流干。
那本日记本是Willie的精神寄托,是给予了Willie那一点点温暖,在读日记的时候他在想什么呢?
看这部电影,我很难过,我却不知道我在为什么而悲伤。
为Willie渴望朋友渴望爱渴望不再孤身一人吗?
在看的时候,我真的真的想打死那个SB金毛,拿着钱践踏穷人的尊严侮辱穷人的人格,把他们当玩物,甚至利用Willie把他们当朋友的心态。
他烧日记的时候我恨不得杀了他。
更令我气愤地是这种人还不少,之前看了一个奥利给大叔的现状贴,好多人在快手直播骂他让他去死,还有那些网络上臭名昭著的狗粉丝。
为什么人可以恶毒到这种地步?
以他人的苦难为乐他们不觉得恶心吗?
还好世界上还有像出租车司机那样的好人,还好导演给了Willie和小女孩拥抱的机会,至少在冷酷的底色里透出了一点点光芒。
pinky也让人难过,他为国家付出了自己的双腿,被自己导致的无辜女孩的死亡而愧疚。
国家回报他的就是让他流落街头成为一名乞丐。
太苦了,这部电影太苦了。
人生很难,真正的孤独才是苦,所以我们不断去找寻活着的意义!一分钟的拥抱,救赎了89′的孤独……天堂遥不可及,到一个拥抱却如温暖的阳光触手可及!
看着也就一般般
我不想上天堂,就要进地狱…没有那些杂乱的配乐应该可以更加棒
完全被标题误导。。。这偶尔出现一下GAI溜子打架跟拳击有半毛钱关系??强行温情浪费我一个小时
就算是物质上的流浪汉,也不能做精神上的流浪汉。
本片最大的问题在于核心很简单却实在太散,其实从头到尾突出的就只有孤独,因为孤独,所以才会为了朋友二字去做任何事。可如若要表达孤独,这种拍摄方法就显得很奇怪,如果只是日记我还能接受,但这贯穿主题的拳击就有些太莫名了,倒还不如再多给“小拇指”一些戏份,毕竟他这为数不多真患难的朋友死的也太突兀了些。至于结局,就更强行了,什么样的概率才能真把这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安排到共情相拥?这已经不是救不救赎的问题了,我甚至都已经丝毫体会不到孤独的感觉了。综上,评分于我个人而言很虚高,至多给两星。
这个视角下的美国人不需要勋章和圣经。
你得学会过滤回忆,选出最好的把它牢牢抓住,然后让剩下的逐渐消散。就算孤独如此巨大,真实如此残酷,却还是被最后的那个拥抱彻底融化。
早。
并不值四星,但也还能看得下去,小小的讲述了人的孤独,男主角的沉闷气质挺吸引我的。
怎么看都觉得是白左思想太浓厚了,过于美化,逻辑漏洞一堆、流浪汉也玩起文艺范儿
最后的爆发还是满催泪的,不过也是点到即止,很好。
“梦想是死的时候不是孤独一人。”并不是热血拳击片,而是写实的流浪汉故事。战斗耶稣的自我救赎。并没太多高潮,一些地方看上去有点失真,但氛围控制不错。如果尝试用小说写出来,可能会更棒。
没看出什么好来。看了快1小时,要饭的平淡的生活~
与短暂的生命相比,孤独真的不是什么大不了事情。与这样浪费相比,飞娥扑火也似乎变得更有意义。
谁又不是流浪者呢?只需一个拥抱,即圆满。
每个人都是座孤岛
一碗寡淡的心灵鸡汤
流浪汉的文艺情怀,是曾经拍底层题材的捷径。
还蛮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