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蒂姆罗斯演这么个警察轻车熟路,不过您老人家能不能换种别的诠释方式?
否则有人会以为您就会这么一种呀。
2,罗伯特那样的人相信金钱万能,这一点华尔街2用整部片子进行了说明,但本片更饱满,因为当律师问:“你为什么把全家的命运放到这个孩子手中”罗伯特说了句,“他不是我们这类人”,这就解释了警察的疑惑,为什么这种有钱人会打电话给一个贫苦黑人,解释了为什么罗伯特拼命保jimmy,绝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3,影片结束前,罗伯特夫妻二人的激烈交涉那一段,相当的精彩,看懂了miller夫人的话,你就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好太太,或者说,一个好的合伙人——有什么是该知道的,有什么是该装不知道的,有什么是需要容忍的,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罗伯特夫人,大智大爱。
现实生活的王者。
4,整个交易很简单,罗伯特一笔错误投资,被保证金交易放大到破产境地,需要40亿填补亏空,所以他只能把公司估价卖出保证不破产,对收购方来说,为什么之前一直疑虑重重?
很简单,这样的收购需要一个解释,在罗伯特的假账里,对方看不到这个解释,有人会觉得最后签字是因为被罗伯特的价格诱惑了,错,关键是罗伯特的一句话,6个月后我会离开,你要保证我儿子和女儿5年的合约。
这算一个解释,但看到第二次审计报告,对方才真正的微笑了,这才是那个解释。
40亿帮这个公司填补亏空,然后拿到这个公司,everyone win!
就凭这一点,本片就可以4星了。
5,蒂姆罗斯做伪证想扳倒罗伯特,检察官难道就被两人耍来耍去?
不,检察官也想扳倒罗伯特,关起们来和蒂姆罗斯的对话,让整部电影完美起来了,这部片子里,没有一个人是傻子。
警察、检察官、jimmy、jimmy的女朋友、罗比特的妻子、女儿、律师、管家、甚至情妇……没有智商上的优越感,到这里,本片才有资格被打5星。
片子之外,我想说,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做出属于自己的最优选择,最后整个现实处于一个微妙的动态平衡,像罗伯特夫人遇到的那样,平衡随时被打破,但新的平衡又会瞬间建立起来,就像在下象棋,双方所有的子都被对方互相锁住,无法解开,而现实,是一盘无数人在下的棋,那就不只两两平衡互锁了,那是张网,将所有人,将爱情、亲情、利益、正义、慈善、梦想、未来,一切的一切,动态地锁在一起,微妙地互相影响,这就是现实。
主要列一下金钱方面的情况,澄清我认为的讨论区出现的几个错误猜测,刑事案件那个基本不提。
一、序幕,主角是个风生水起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老板,接受财经节目采访时侃侃而谈,说精英们因为蝇头小利深陷危机,略反讽的是,主角其后也深陷类似危机。
二、飞机上,主角抱怨对方在拖延合同谈判(公司要被收购),主角的幕僚提到(卖公司交易的)财务审计及其时间上的紧迫性。
三、朋友公司办公室,朋友杰弗里催主角立刻还借的4.12亿,让观众知道这笔钱主角是拿去公司做假账以应付收购谈判的审计,本来2周要还,已经拖延到32天了,朋友下通牒了,要求立刻还款,否则会强行撤回资金(因为是第三方托管的)。
之所以有4.12亿亏空, 是因为挪用了公司一半流动资金, 而非法挪用资金原因是买铜矿导致的。
四、饭店,会见收购方,主角发现收购方明显在拖延。
-中间发生小三死亡,黑人接送等等,这个不表五、汽车上,会计师事务所的人说,要给收购方看的审计资料已经做好了,Old Hill基金(有问题的部分)会计师已经抽出并处理好了。
并说自己要收山啦(此人很可能双方都收了回扣,详见下文第八条)五、公司里,主角女儿发现公司管理的Old Hill基金账目有问题, 此基金近一半资产不见了。
六、黑人被律师弄出警局后,汽车里,主角试图给黑人一份200万的信托基金,黑人生气了,拒绝后下车,然后主角接到电话,说收购方要求重新审计,主角大怒。
七、主角女儿依然在查公司账目,发现假账证据, 比如某笔3500万的盈利记账为6800万。
八、主角第六条电话后冲去会计师事务所,逼问出收购方其实已经认可了第一次的审计材料, 而且收购款等一切准备到位,但是故意假称还没通过,并要求重新审计, 主角立刻明白对方真的已经同意收购,拖延仅是为了压价。
九、公园里,主角和女儿交代了公司的实际危机,面临破产,缘由是:一年前,一个叫亚历山大夫的家伙和主角各出一亿在俄罗斯买铜矿,期望可盈利数倍,购买后为了锁定利润降低风险,主角例行做了对冲交易,卖空了铜期货,这是有杠杆的,账面上他本已大赚了,但是不巧俄罗斯限制铜出口,国际铜价大涨,他为了期货不被强行平仓,挪用用公司一半流动资金追加了保证金(其实就是偷用投资人的钱),造成4.12亿亏空,这时就快陷入绝境,铜不知道何时才能卖,期货市场亏4.12亿,挪用公司流动资金去交了,但是挪用的钱不是主角自己的,是投资人的, 这个钱必须还, 主角才想出一招,从朋友杰弗里借来4.12亿,把公司账目做得看起来很漂亮,然后迅速卖掉公司闪人,卖完公司后, 就有4.12亿还给杰弗里了(另外估计还有利息),窟窿就全补好后,之外还能剩很多,这就是主角自己的钱了。
十、餐厅,主角找到收购方CEO直接交锋,先是说自己威武,基金盈利达15%,某个项目可进账5亿多(这并不是主角的钱),而对方CEO年收入1000多万,但投资水平差到让公司损失35亿, 公司股价低迷,如果这次收购失败,股价还得继续跌,并亮底牌以退出交易逼对方正式开价,(这时还透露出主角公司起码有两个账面比较赚钱的基金项目:Old Hill基金和量子基金)之后和菜市场买菜一样, 4亿,5.5亿, 4.5亿,5.25亿, 成交!
主角透露自己半年后会离开公司,并要求对方同自己女儿女婿签5年合同,获准, 然后直接签字。
走人前,主角问对方原先最高准备出多少,答6亿, 对方同样问主角最低多少卖, 主角答4.75亿, 双方默契笑,这是对双方都划算的交易。
不过主角最后补了一句, 其实他实在不行4亿也肯卖(所以讨价还价上还是主角占了上风),主角实际是赚了5.25-4.12=1.13亿(当然,也许要扣除给杰弗里的利息),主角的危机满意地解决了。
这一段每个细节主角都是戏。
各位猜测的涉及6亿、5.25亿、4.75亿几个数字间的回扣都是开脑洞,猜错了,这里面没有回扣。
十一、案件撤销后,黑人接受了主角给的200万。
十二、收购方CEO的车上,下属说新的审计报告中发现一个疑点, 有笔奇怪的转账达4.12亿,CEO想起主角交代的底限4亿,所以一切都对得上,因此CEO说没问题。
(毕竟收购一个是因为这个公司有赚钱能力, 另一个是因为要影响自己公司的股价,还有就是这4.12亿的可疑数字不会代表着有4.12亿的亏空,因为主角卖公司就是还这笔钱)。
十三、主角最后被老婆阴了一把,要求签分居合同,并把名下的资产包括投票权全转给老婆名下的信托基金了,并指定女儿管理。
相当于净身出户,至于他还剩什么,就看他藏了多少钱了,这个没交代,不过明的资产全都是老婆及女儿的了。
慈善晚会上,主角百味杂陈。
4亿美金不是亏空,应该是去填补做空铜的期货保证金了,因为他做空,而铜价上涨(片首有交代),因此他做空铜的期货头寸账面上会有亏损,需要追加保证金。
如果他能扛住,而俄罗斯铜矿还能继续盈利,那么现货铜的出售可带来巨大的现金流。
当初在期货市场做铜的套利交易的结果是无论铜价涨跌,只要现货铜能正常出货,会带来巨大的盈利。
只不过暂时的俄罗斯政府有所控制,因此造成现货铜的交易受挫,也造成他公司的现金流出现问题,需要向人短期借贷。
但是他拥有俄罗斯那个大铜矿的开采权也是值钱的,从整体看,公司也是值钱的,只不过是短期的现金流出现问题。
这也是接盘他公司的下家之所以能忍受账面资金被挪用4亿美金的原因之一。
还没看完,想看看有没学金融的讨论这个交易。
结果发现很多人的理解有误,说说我的看法:首先,亏空是因为和另外某人各花100million买了俄罗斯的铜矿,然后李察吉尔就在大宗商品市场上卖空铜。
结果俄罗斯政府不允许出口铜了(尼玛俄罗斯政府简直就是金融家的克星,当年LTCM也是被俄罗斯搞死的),李察哥估计期货市场杠杆放的比较大,亏空412million。
然后,miller公司就跟李察哥的朋友借了412million去补这个hole。
但是这个借钱不能做成loan,那样就不能补亏空,只能是负债了。
最后,还钱也没可能是李察哥拿卖公司的收购款还钱,因为,412million这笔交易(报表上应该不是借贷)是miller公司与那个朋友发生的,而不是李察个人与那个朋友发生的。
只能收购方自己慢慢填这个窟窿。
7分。
狡兔三窟,四面玲珑的男猪因为投资失败和肇事逃逸而焦头烂额,在千钧一发之际却化险为夷,还没来喘口气,没想到最后却被自己的老婆女儿摆了一道。
当年的奶油小生Richard Gere年纪大了以后却感觉更耐看了,整部片子基本就是他的独角戏,但见他辗转腾挪,坑蒙拐骗,最后却落得个人前光鲜,背后垂泪的结局,真是很合我的心意~~~
4亿美金不是亏空,应该是去填补做空铜的期货保证金了,因为他做空,而铜价上涨(片首有交代),因此他做空铜的期货头寸账面上会有亏损,需要追加保证金。
如果他能扛住,而俄罗斯铜矿还能继续盈利,那么现货铜的出售可带来巨大的现金流。
当初在期货市场做铜的套利交易的结果是无论铜价涨跌,只要现货铜能正常出货,会带来巨大的盈利。
只不过暂时的俄罗斯政府有所控制,因此造成现货铜的交易受挫,也造成他公司的现金流出现问题,需要向人短期借贷。
但是他拥有俄罗斯那个大铜矿的开采权也是值钱的,从整体看,公司也是值钱的,只不过是短期的现金流出现问题。
这也是接盘他公司的下家之所以能忍受账面资金被挪用4亿美金的原因之一。
1、Robert Miller 罗伯特。
整个计划不成功,就会破产,公司破产-$525mm(按交易价格)+做假账金融欺诈罪20年监牢+酒驾过失杀人罪3年监牢+没收非法所得(俄国铜矿权)。
计划成功了,获得$475mm+公司ceo的6个月薪金+子女5年薪金+$1200mm铜矿收益(虽然政府禁止,但权益仍在)+名誉所以,他无论如何都要冒这个险。
Mayfield梅菲尔德米勒计划失败,损失差旅费+审计所小费米勒计划成功,获得($600mm-$475mm)=$125mm个人酬金+公司股价上涨个人股票收益2、借朋友的-$412mm+利息 无论计划成功与否都要还给人家,所以就不算到上述收益中。
3、虽然两人草签协议为$525mm,但两人最后达成口头协议,Mayfield 按照$600mm收购,Robert Miller从中提取$125mm给Mayfield个人酬劳。
4、米勒夫人是真正的策略大师,整个过程完胜,米勒只不过是自救而已。
而米勒夫人怂恿探长做假证告自己丈夫通奸,威逼米勒达成自己意愿,临危不乱,于情于理都是大师级人物!
5、米勒说白了就是个挪用公款炒股票之类的行为,但美国法律对做假账违法重刑对待,不像我们给个留职查看之类的。
差别呀!
6、米勒不是什么期货或买空卖空高端买卖,就是挪用自己公司公款买个铜矿,看中铜不断涨价,想赚一把,并不断投入设备人员等,合伙人撤出,自己一个人在扛,用借款朋友的话用公司流动资金的近一半去做,作为一个金融老狐狸,把这么多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实在匪夷所思,不过从近十年铜价从2万到近8万的疯涨,也就不难理解了。
7、米勒公司的$412mm债务怎么处理剧内未提,但根据剧情是公司自己消化了还是米勒用卖公司股权的钱堵上了?
没看明白。
8、但还是糊涂?
实际上交易为Mayfield所在银行集团收购米勒基金集团公司,两个同为上市公司,收购活动成为两人之间的私下交易?
而不是股权收购?
本人非金融人士,有些想不明白,除非米勒基金不是上市公司,是米勒的全资私人公司才会这样,但米勒却好像总说为股民负责?
而且这样他也不用做假账,自己的公司,光明正大投资,赔就赔吗,反正是自己的公司。
奇怪。
9、审计所两头都收钱了,所以两头都糊弄,那个哥们真是不容易!
10、从米勒的话以及前面的细节大概推断六个月后俄政府放开出口,到时候就是大赚了,像山西煤老板一样,呵呵。
11、整个影片觉得两个亮点。
一个是契约精神,说过的话就算数,这就是我们喊了无数年的商业诚信;另一个就是无罪推定,没证据就是好人,宁可放过一万个,也绝不冤枉一个。
12、从米勒借款朋友的话可以看出$412mm是公司流动资金的一半,但流动资金不代表是米勒自己的钱,大部分是客户的钱,并不是公司实际资产,即非所有者权益,米勒的个人资产估计不够412,而买铜矿是米勒挪用公款个人投资,从开始的100万,到后来的不断投入,当他发现这是一桩失败的投资后,对于公司而言意味着资不抵债,就破产一条道了。
米勒就毛儿也没有了。
所以米勒走了一招险棋,就想出借款平账包装后出售,出售款回来还借款。
但这样的风险就是金融欺诈,米勒孤独一掷,赌徒的风格展露无遗。
这样事成之后不但一屁股债都还了,而且还有一个好名声。
没想到发生了小插曲,但如果因为酒驾过失杀人进去了,他的笨子女谈不过那些金融老狐狸,而且这样的负面事件对于买家而言很可能会放弃收购,所以米勒干脆冒险到底了。
13、人混到这份儿上还能挺得住,并能抓住每一个细节,米勒也是个人才!
这电影里的美国的司法制度太高效啦,侦探也是神人,非常仇富啊,一点车祸案件搞得非常认真啊,在中国这都是交通事故而已。
还能找到那个加油站的公共电话,还能查得那么清楚,在很多美国电影里毒犯都是找公共电话打电话的,如果都能这么高效那些电影半个小时就能结束了。
总之漏洞太多了,为了迎合仇视华尔街的民意瞎编乱造的太厉害了
标题误导性太强,想了解一些金融知识的朋友就不要看了。
整部电影是对人性,法律和金钱的思考。
最近看了几部讲08年金融危机的片子,于是腾讯给推荐了这么一部“商业片”。
影片开场,理查 基尔饰演的亿万富翁正在接受采访,然后他突然出现在飞机的头等舱,与下属讨论交易问题,不知怎的就又出现在了家里,吹熄了生日蜡烛,然后又借口工作离开了家,出现在另一处的公寓里......主人公Richard Miller的阴暗面一点一点地被揭露出来:包养情妇,挪用公司资产,酒驾害死了自己的情妇,做假账......然而,当所有这些麻烦蜂拥而至,他并没有被击垮,反而有条不紊地把一件一件地处理了。
搞定投资人,确定他不会在危急时刻撤出资金,保证公司账面漂亮,可以顺利卖出;说服女儿站在他的立场考虑问题,不去相关部门揭发他的欺诈行为;搞定Jimmy,给他充分的信心与警方对抗,并给他找了一个优秀的律师;在律师等都不给力的时候,他提出解决办法,找出了警方的漏洞,解救了小黑;一杯咖啡的时间和投资人博弈,虽然心底十分慌乱,但是表面上依然镇定自若,气场强大,最终以5.25亿美元的价格把自己一手创办的即将破产的企业卖了出去。
电影看到进度条显示还有7分钟左右时,因为什么事情耽搁了挺长时间。
期间边做事边想,结局到底是什么呢?
男主最好的结局应该是突然死亡吧,车祸后慢性内出血而死。
如果这样,妻子和知道真相的孩子应该不会再嫉恨反而会非常怀念他。
而当我忙完手中的事情,再去看电影时,发现电影不到半分钟就结束了,随着男主站上慈善晚会的领奖台,大幕一黒,音乐响起。
这个结局实在耐人寻味。
大而不倒。
身为亿万富翁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吗?
众叛亲离。
他应该可以承担这样的结局吧。
Ps 电影名是个噱头。
本想了解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到头来全都是讲人性的。
关于交易我这个外行人只看了个热闹:投资失误,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
但是只要心态强大,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其实很多人觉得好像买家吃亏了,其实是双赢。
男主自己购买了一个铜矿,收益率也很好,但是为了对冲风险,就在期货市场卖出铜,锁定价格,因为这个价格已经可以盈利了,万一铜价跌了,他也不会因此有损失。
电影一开始前面提到,铜价大涨,所以他卖出铜的期权一直在亏损,需要补交保证金。
原本是开采的铜矿卖出去拿来补交保证金就好了,但是俄国忽然禁止铜矿出口,他手里有一堆铜,却没现金去补交保证金。
所以动用了投资人的钱自己拿去补交保证金。
其实就是挪用公款,所以犯了欺诈罪。
最后准备把盈利的公司卖掉弥补亏空。
为什么不卖铜矿呢,因为铜矿比公司赚钱。
做了审计需要把账目抹平,所以找了过桥资金。
然后把公司卖了~他卖掉公司以后补上保证金,只要铜可以出口了,他就有不断的现金流。
就不会没钱交保证金了~他选择利润更高的铜矿~买方买到一个盈利的公司,而且是折扣价,也是既得利益者。
所以大家都是赢家,只不过投资者不知道自己的钱被挪用了而已,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钱拿去做了什么投资
这可真是无言的结局啊!
结尾略特别,但掩盖不了整个剧情的无聊。
非常现实,也很残忍,每个人物都被很丰满,反而觉得ross大叔实在弱爆了,连绿叶都算不上。利益至上的社会,谁都会在背后捅你一刀,唏嘘啊
中年危机
小三死了,花心的亿万富翁破产了,善良的黑人男孩拿着几百万远走高飞了,被伤害的妻子和女儿拿着钱做慈善了,世界圆满了。
乱糟糟不好看
美国最聪明的人不是科学家,而是搞金融的,不仅智商高超,情商也一流,面对陷阱从容自若,精神和身体素质都是无与伦比的!!
还不错,就好期待结局
这种四平八稳讲故事的电影,是有点考验耐心的。尤其是现在快餐电影看多了的今天。光鲜外表下隐藏的都是不可告人的东西,就像那伤一样,是“体内流血”,穿上衣服就看起来没大区别。最后的掌声结尾,想想有点意思。
richard gere真善于演烂片儿
算是个开放式的结局吗?感觉没有演完啊~~
非常扎实而精彩的剧本。配乐和表演极为出色。所谓的利益游戏,即是维持互利互益关系平衡的博弈。没有绝对的赢家与输家,只有掌控的人与失控的人。趋于利益平衡的最优化及最大化固然精明,只是你得明白:利越重,益越轻。
一流演员,二流表演,三流剧本。不过理查基尔在中央公园对女儿说了一句:yes,you are young, but not that young! 至今回荡于心哪!
整体平淡了点,但是还算不错的。每个角色都演绎的不错,最后的赢家可以说是米勒太太。
老狐狸真是吃力不讨好 铤而走险 赢了钱输了爱
不要撒谎。
真没看懂
你以为他们在谎言中苟活,而现实是金融家们根本就他妈的不在乎,因为他们自始就生活在谎言之中,一个刚刚还含着眼泪对着家人说你们是我最宝贵的财富的好爸爸,转眼间就在情妇的怀里风生水起,对于他们来说,万事只有一个概念:“it's a good deal.Let's get a deal.we are well after this deal”
真的是好爛片哦。。。也不知道跟 arbitrage 有什麼聯繫。。
当亲情、友情和爱情都成为deal,你也变成deal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