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欣赏两种女人。
一种是柔软到极致的,用接纳、温柔和永不枯竭的包容与生活搏斗,温柔又不卑微,平和而不怯懦,热烈却不强势,看似柔弱却又永远坚韧,像《大卫•科波菲尔》中的艾格尼丝,《约翰•克里斯朵夫》中的安多纳德,看见这样的姑娘,就觉得自己整颗心都被温柔化了,她们是和煦的春风,是风雪后的暖阳。
另一种是泼辣嚣张精明又生猛的,遇到挫折的时候,永远强悍有力,她不会吃亏,如果有人敢欺她,她一定还击回去,不留余地,浑身散发着“老娘不好惹”的气场,像《永不妥协》中的艾琳,她的泼辣是鲜活的生命力,是坚不可摧的意志,是心有猛虎的大胆无畏,看到这样的姑娘,就会觉得“活的好痛快呀,是我辈楷模了”。
02艾琳不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有文化教养的女人,相反,她粗俗、满嘴脏话、打扮的性感艳丽,有三个孩子,离了两次婚,无业,没有存款。
但是,她真的好自信呀,电影一开场,她正在面试一份护士工作,她并没有学过护理,却在拼命展示着自己的长处,“我有孩子,很有经验”“我学东西很快,只要在实验室里头给我示范一下,我就能够掌握”“我对医学很感兴趣”。
她几乎打遍了报纸上的所有招聘电话,却没有一个愿意用她,可我也没有看到她的悲伤和气馁,最多只是有一点无奈,然后又继续给自己找出路。
后来她在帮自己打输了官司的律师那里“赖”到了一份工作,当律师想要拒绝他的时候,她强势的怼了回去:“我不需要人可怜,我需要薪水,少废话,如果你们的职位都满了,就不会没人给客户回电话,我很聪明,而且努力工作,我什么都愿意做,假如你不给我这份工作,我就不走。
”
她不是在不讲道理的撒泼耍赖,虽然这行为让整个公司以及老板都感到震惊,但我真欣赏她这一点:生活没有出路的时候,不是怨天尤人、自伤自怜,而是什么都可以豁得出去给自己找路走。
03我喜欢她每一个“泼妇骂街”的时刻。
晚上把孩子们哄睡着,却听到门外轰隆隆的马达声,她直接冲出去把新来的邻居一顿臭骂,当对方想表示想认识她的时候,她又是一串连珠炮击:“你只需要记住,住在你隔壁的邻居,她喜欢安静。
”“你想要我的号码,你想要哪个号码?
我的脑子里会冒出很多数字,比如说10,我的小女儿她现在10个月,6,是我大女儿的年龄,8是我儿子的年龄,2是我结婚和离婚的次数,16是我在银行里的存款数额,8503943是我的电话号码,我跟你说了这么多数字,我猜你打电话来的数字肯定是零。
”
结果男邻居反而爱上她,成了三个孩子的免费保姆。
老板跟她说:“你现在已经在这儿工作了,我希望你最好能改一改你穿衣服的风格,公司里的女同事可能因为你的穿着而感到不舒服。
”她不屑的回应道:“真的吗?
这样啊,可我这样穿好看,只要能保持我的好身材,我想怎么穿就怎么穿,你没有意见吧。
”又一次把老板怼的哑口无言。
当她为了调查一宗房地产案,在外跑了一个星期,回到公司却发现自己的办公桌被清空,立刻冲到了老板办公室,对着老板破口大骂,骂看她不顺眼的女同事“bitch”。
04她也真的聪明又努力。
为了能够到在水利协会拿到需要的资料,她利用自己的性感和迷人的微笑,编造故事,大摇大摆的进入档案室搜集和复印资料。
老板因为误解她把她解雇,后来又亲自登门道歉,并请她回去上班,她趁此跟老板讨价还价“我要加薪,还有员工福利,也包括看牙医”并且通过高超的谈判技术,步步紧逼,迫使老板妥协。
老板问她:“你凭什么可以大摇大摆地走进去,随便查我们需要的东西?
”她淡定地回答:“他们叫我波霸。
”让老板瞠目结舌。
为了调查太平洋电力公司的污水案,她亲自一家又一家的拜访,记录资料,一共六百多个受害者,她记住了全部人的信息、病情还有电话号码,不是用纸笔记录,而是用脑子。
她一个人采集污水样本,捞起污水里的青蛙尸体,躲避着工作人员的追赶。
接到了生命威胁电话,男朋友劝她放弃,她一边关紧防盗门窗一边说:“我不会因为一个恐吓电话就打退堂鼓。
”嘴上说着没有危险,但心里一定也是慌张担心的,可是正义感和坚韧的性格,不允许她放弃。
太平洋电力公司的人来找她们谈判,企图用2000万摆平这个案子,她反问这些人“我想问一下,你的脊椎值多少钱,沃特先生?
”“如果有人想买你的子宫,你会开价多少?
”当对方端起水杯想喝口水,她说:“这水是特别为你们运来的,从汉克利运来的。
”吓得对方立刻放下了水杯。
其他同事和老板一声不吭的看着她表演,脸上逐渐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05《成为简•奥斯汀》中说:“不在任何东西面前失去自我,哪怕是教条,哪怕是别人的目光,哪怕是爱情。
”艾琳在这份工作,在为六百多名受害者争取权益,在伸张正义的努力中找到了自我,或许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她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得到别人真诚的尊重、信任和依赖。
当男朋友对她说,要么换份工作,要么换个男人时,她选择了坚持工作。
当男人搬出孩子们来试图让她妥协时,她说:“我现在能为他们做的比以前多多了,这一点他们将来会明白的。
”很长时间,儿子都在跟她闹情绪,怪她不回家跟他们一起吃晚饭,怪她总是在看书不能陪他们,但最后当孩子看到某个受害者跟他一样大的时候,他终于理解了妈妈所做的事,艾琳温柔地对儿子说:“妈妈能够帮助她,给她争取医药费,让她早一天好起来。
”
一个母亲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仅仅是陪伴和爱,还有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因为他们需要从中去感受和了解,生命的意义。
最后,她赢了,这个案子,从最初电力公司打算用25万买一套房子,到最后赔偿634名被害者,3亿3千3百万美元。
老板拿着艾琳的奖金支票去给她,本来想卖个关子,结果艾琳不等他把话说完就又开始展示自己的怼人功底了,直到她看到支票上赫然写着200万,瞬间舌头打结,激动地连一句谢谢都说不出来。
她做的事情有了价值,自己的努力也有了回报,人生的意义也在这样的迷茫、摸索、坚持中,一点点变得清晰,从前的人生她一直在围着男人和孩子转,现在,她终于明白了,怎样活才是真正有价值、有尊严的。
06我想起之前有朋友问我,二十出头到三十几岁,我获得了什么。
我想,是一种力量的累积,这种力量说不上来是什么,但是就觉得,二十岁时的自己,有性格但没有力量,对事情有看法但不坚定,有情绪但没有深刻的情感,那时候很容易大起大落,像一个摆锤,摆出去要很久很久才能再摆回来,灵魂也是稀薄的,连我自己都抓不住它什么样子,在哪里,轻飘飘的,没有根。
现在呢,拥有了一种内在的坚定,因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所以外人会觉得,你有点脚不沾地,拎不清,可是自己又知道现在这一刻才是最清醒的,看起来似乎没什么性格了,但都沉进去了。
我觉得自己拥有了一个湖,别人看到的是湖面,而我看到的自己是水面之下。
“阅历”不是一个空洞的词汇,它是实实在在给人塑造灵魂的砖瓦。
一部好电影,一本经典好书,都可以从中汲取到力量、坚韧,好的生活态度,也思考自己应该选择什么,坚持什么。
看多了,就像自己头脑里有一个大数据,装进了千万人的人生,甚至还在无意识中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它可能无助于让人生大富大贵、一帆风顺,但一定有助于了解自己,丰满灵魂,探索生命的价值。
-作者-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已出版《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
个人公众号:柒月暖阳,私人微信qyny0704
两次离婚,带着三个孩子,虽然为生计发愁但依然很认真的工作。
遭人唾弃,可是依旧很直率的保持自己的个性。
调查案件,舍弃陪伴孩子的时间,辛苦奔波不分日夜。
大嘴茱莉为我们演绎了一个性感,对生活充满热情,积极努力的女性形象,正如片名所述:永不妥协。
整部影片有演员有演技有情节还带有不经意的温情,点赞!
抱歉,这一篇写得有点长。
—— 题记正文:“嘿,我叫George。
不如这样,你给我你的电话号码,我正式约你出去。
”“你想要我的号码?
你想要哪个?
”“你有很多个?
”“是,10是我小女儿的月数,6是我二女儿的岁数,8是我大儿子的岁数,2是我结婚离婚的次数,16是我的银行存款,8503943是我的电话号码。
0是我估计你打来电话的次数。
” ——《永不妥协》台词这样的对话没有吓跑Geroge,这样的生活也没有吓跑女主(茱莉·亚罗伯茨饰演的Erin)。
曾经获得“太平洋沿岸小姐”称号,已经做了多年的家庭主妇的Erin在遭遇生活变故后重新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后就有点撒泼地赖在了一家律师事务所里当起了档案员(这家律师事务所的老板阿尔伯特·芬尼饰演的Ed之前替打官司打输了)。
她什么都不懂,又因为她的穿着过于展示自己凹凸有致的身材,公司其他女性有意疏离她,所以她得靠一个人去探索工作的事务。
在一次偶尔的调查中,她发现附近的PE&G公司(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有意隐瞒其压缩站泄露的化学元素六价铬给当地居民带来的伤害,于是她开始收集更多的数据。
一开始,她找这份工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后来随着调查的深入,她和Ed对社会下层的人们遭到的欺负感到愤慨(事实证明,六价铬会给人带来致命的伤害,包括各种癌症)。
Erin和Ed决定帮助他们打这场官司,为他们争取应有的权益。
然而对方是PE&G公司,资产高达2百亿美元,面对一个实力财力悬殊的公司,这注定是一场难打的官司。
因为这场官司,她接到了PE&G公司打来的威胁电话,George也因为她过于投入工作无暇顾及家庭而离开她,而Ed也因为前期的金钱投入之大想放弃官司。
Ed想放弃,她没有。
她先找Ed理论,理论不过了就大声质问他:“你的良心到哪里了?
”事实证明,她老板Ed还是很有良心的,他顶着事务所破产的可能性,又开始和她奋战起来。
过程是很曲折的,结果是令人振奋的,最终PE&G公司和600多名居民达成诉讼和解,同意向当地居民支付3亿3千3百万美元的赔偿,成为美国迄今为止同类案件最大金额的民事和解。
没错,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女主的原型还在电影里客串了一把。
根据女主原型所言,这部电影的98%还原了事情的真相。
嘻嘻,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爽剧。
爽在哪里呢?
一、女主确实够粗俗,说话够直白。
当上司Ed因为误会炒她鱿鱼后又要她去工作的时候,她顺带提了很多条件,让自己的工作待遇直线上升。
当Ed问她为什么可以轻易进入水利郡查看资料的时候,她回答:“They’are called boobs(因为我有大咪咪)”。
当Ed发脾气对她嚷:“Fuck you”的时候,她立马回了一句:“Fuck you back.”对着看不顺眼的男人,她骂bastard,对着对她冷嘲热讽的女同事,她骂bitch。
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的生猛,当她看到居民因为接触了六价铬而失去了乳房和子宫,看到了原本应该天真活泼的孩子因为六价铬而身患重症的时候,她眼里有怒火,势要为他们讨回公道。
以至于当PE&G公司派代表来跟她谈赔偿数额的时候,她怼了他们:“你的子宫值多少钱?
你的脊椎值多少钱?
你想好了数目再乘以100倍,就是我们要的赔偿金额。
”当谈判方觉得她无理取闹不想理会她而顺手拿起桌上的水要喝的时候,她铿锵有力地说:“这是我们从你们公司周围特地取回来给你们喝的水”。
当她辛辛苦苦去凑齐了634名污染受害人的签名支持后只是轻描淡写一句:“我是怎么做到的?
我只能出卖我的女性特点了。
”(附部分原图,英语字幕表达更地道)
学识渊博的人说不出这样的话,优雅体面的人说不出这样的话,一般人不敢说出这样的话,但Erin就是这样说出来了,说得让人感到畅意!
二、当George要求她放弃这份工作的时候,她不同意,她说到:“这份工作让我得到了别人的尊重,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依赖,这是我之前从来没有过的感受”。
她说到:“我这辈子都对男人屈服,为男人牺牲。
对不起,我这次不干了。
”此时的她,已不再是那个靠着自己的容貌取悦男人,依靠男人过活的家庭主妇了。
其实我觉得George也没有错,毕竟在Erin奋战的那几年里,他无怨无悔帮Erin照顾家庭(尤其是那三个跟他并没有实际血缘关系的孩子),他为之放弃了自己热爱的生活方式。
所以当George选择离开Erin的时候,我是能够理解的。
当她的大儿子因为她工作忙而对她有意见的时候,她说了一句:“他们以后会明白我所做的一切”。
是的,此刻她看待事情的角度更高了,她的努力,不是单纯为了那一群受害者,也是为了孩子的明天。
这是一部2000年的老电影,但是我觉得放到今天来看依然合适。
这部电影提醒着作为女性,我们可以怎么生活;作为公民,我们可以为什么而奋斗。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爽剧,它让我们解气的同时,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光辉。
跟着电视又看了一遍《永不妥协》,到现在为止,我还认为这是朱丽娅罗伯茨最好的电影。
电影里没有硬邦邦的法庭戏,可贵的他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女性成长的经历,自强,坚持,尊重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而且大概是一个法学学生的缘故,把视角也更多的放到了法律本身。
一个律师成功与否也许在某些情况下和他有过什么样子的科班教育没有关系,每个人能不能在所在的行业成功,靠的更多的是一个完善的人格,人格魅力有时候更重要。
当然什么时候中国的赔偿机制可以好象美国一样呢......朱丽娅罗伯茨在奥斯卡给了她小金人之后的致辞非常感谢!
我太高兴了!
谢谢!
我有一台电视,所以我准备在这里花一些时间告诉大家一些事情。
我很乐意在这里告诉你们我的奇妙体验,关于我和琼-艾伦(Joan Allen)、朱莉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爱琳-伯斯汀(Ellen Burstyn)、劳拉-林尼(Laura Linney)的姐妹情谊。
上周当我的名字和她们的名字一起列在提名名单上时,我觉得我已经取得了胜利。
我的名字因为以“R”开头总是排在名单的最后,但是我仍然喜欢这份名单。
我相信这是一个最完美的名单。
我要答谢《永不妥协》剧组成员。
(但是请让我先展示我可爱的裙子。
)所有的人,坐在每个角落的所有人,Kevin Misher、Stacey Snider、Stacey Sher和我不记得的人。
那些在我生命中出现的每个人。
这部电影在制作时非常有趣,艾伯特-芬尼(Albert Finney)是我的朋友,我和他配戏很愉快。
还有Aaron Eckhart和Scotty、Gemmenne、Brittany、Ashley那几个扮演我的孩子的演员,他们很棒。
还有打卡上下班让我非常紧张。
在我们的群体中格雷格-雅各布(Greg Jacobs)很优秀。
好了还有其他人。
当然最重要最伟大的人就是理查德罗-格威文斯(Richard La Gravenese)和苏珊娜-格兰特(Susannah Grant)创造了这么好的剧本。
史蒂芬-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嗨!
他在那里!
正是你让我成为最好的演员,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会有今天的成绩。
我喜欢站在这里!
我还要感谢男友Benjamin Bratt、妹妹丽莎(Lisa)、妹夫托尼(Tony)、代理人Elaine Goldsmith Thomas、Jeff Berg、我的妈妈、Frances、Marcus、Mike和所有在家观看直播的人。
我爱这世界!
我太幸福了!
谢谢其他相关好莱坞影片《永不妥协》中的律师原型爱德华·马斯里于2005年12月5日去世,终年73岁。
马斯里所在的律师事务所6日发布了他逝世的消息。
据称,他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他在洛杉矶从事律师业40年,处理的案件涉及刑事和环保等众多内容。
《永不妥协》讲述的在美国加州欣克利发生的水污染民事诉讼案是马斯里办理过最轰动的案件。
由于马斯里和助手埃琳·布洛科维奇的不懈努力,太平洋天然气和电气公司因提供含有致癌物饮用水最终不得不向600位当地居民赔偿3.33亿美元。
本文有剧透印象深刻的场景有以下:1、老板温馨提示办公室的女孩不喜欢她露骨的穿着打扮,示意她改变以下风格,她却认为穿衣自由是她的权力,身材好为什么不能穿得好看点呢?
换做是我的话,估计就是听从老板的意见了(T T..)。
2、女主拜访麦克夫妇,他们的女儿患了病,不能穿漂亮的裙子,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没法上学。
镜头落在小女孩的眼睛上,她望着埃琳,觉得像是来拯救她的天使,而埃琳的眼里,百般滋味,心疼,难过,愤怒,在回去的路上,我想,对于这场官司,她心中愈发坚定了。
3、“fuck you!" "fuck you back!!"。
试问有几个人敢对自己的老板这么说话?
又试问,在面对老板时,这句话在心里默默的说了多少次?
大声说出来的感觉实在是,太!
爽!
了!
4、电力公司的律师到事务所会议室洽谈,提出赔偿2500万美元时,埃琳愤怒的一番炮轰实在太解气了!
你的脊柱多少钱?
你的子宫开价多少?
况且,就算得到了赔偿金,这钱能弥补疾病带来的身心的创伤吗?
最后那杯从"污染厂"运回来的水,对方律师都喝不敢,嘲讽到了极致。
女主真的好酷,她受教育程度不高,讲话粗鲁穿的露骨,但身材好的没得说,话每次说的糙可是理不糙。
她的生活也曾跌到过谷底,虽说每个人所受的苦难都不一样,但她能明白,深陷其中的滋味都不好受,对待每一个受害者,都诚心相待。
对这个案件的坚持,一部分出自工作的责任,而更多的是对受害者的打抱不平呀。
她有一股韧劲,一定要为他们争取到应得的补偿。
喜欢她对自我的坚持,对待孩子的温柔,性格的直率,生活跌到谷底也不曾堕落与放弃,还有她那无所畏惧的韧劲儿。
我成为不了埃琳这样的人,但是我却希望,自己的身边多一点埃琳这样的人
很难说,再次看这部老片子时,我会怎么看待茱莉亚.罗伯茨。
真的,她好像在告诉我一个人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良心,为了去要伸张正义而应该去付出什么,就算是自己什么都不懂也要一往无前。
她告诉我,要想成功的话,需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而这个过程中有着无法想象的艰难险阻,而自己没有任何的保障。
也许这恰恰是片名所说明的,这个故事是需要怎么样的努力才能成功。
她那样的平易近人,虽然世俗,又落落大方,假小子的那种。
我知道我以前看过她演的片子,嗯,她一直就是这种形象。
应该这样讲,她真的很辣,真的,我不想费心琢磨这个案子本身的社会问题,那不是我这种庸人所能解释和分析的。
我只是想说,作为一个很平常的人,在工作后,休闲时,需要一部片子来消磨我的时间,而这部片子刚好就做到了这点,而且是很圆满的做到了,并且在此基础上还提升了我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工作以及生活的士气。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自己最落寞的时候,也就是最倒霉的时候,也是要非常认真的对待自己的。
同样对待工作,就算是什么也不懂,她还是这样去做,结果被她抓住一个旁人毫不在意的机会,后来的问题大家也就清楚了。
她成功了。
我必须相信,这类片子不管过去多少年,都永远是励志片的典范,真的是这样的。
我承认我在看时,心情会随着案件的层层深入而起伏,虽然我知道她会赢,但是过程却是那般饱满,着实令人钦佩。
因为换作是我,我肯定做不到这样的表现,而她就是我的榜样。
因为在她看来每个人都应该都可以这样去做,只是大部分时候,他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而妥协,她却没有。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部片子我会刻盘收藏。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种人,衣着与众不同,做事泼赖,但是认真投入,也许技术和手段并不是很好,但是让人信赖。
当然,也许这种人是工作狂,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也许真的有那么种人,可以在工作中生活,工作就是她的一切不是吗?
还是劝大家在心情低落或是工作不顺利的时候看这样的一部片子,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不一定啊。
多数时候,人们对单亲母亲的想象,即便尽量不戴有色眼镜,也很容易先涌出悲悯的心态,认为她们是客观上的弱势者。
茱莉亚·罗伯茨饰演的埃琳•布罗克维奇在影片《永不妥协》一开场,也是这样一个磕磕巴巴,到处求职的落魄形象。
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在律所做着底层工作的单亲母亲埃琳,在调查一单污水申诉案时,发现了供水公司的“秘密”。
于是她团结民众,死磕到底,决不妥协,最终告倒大公司,为所有人赢得巨额赔偿的故事。
故事的原型发生于1990年代的美国,彼时美国处于历史上的“新经济时期”:高增长、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堪称完美的经济状态背后,其实是大资本大财团的猛烈扩张,而这些扩张里,民众的利益和健康就成了牺牲品。
《永不妥协》里身价280亿的供水公司,对外宣称自己的污水里只含有无害的三价铬,他们在征收附近居民的土地时,还“贴心”地为居民们提供了医疗服务,他们指定的医生也向居民们“保证”:他们的疾病与水质无关。
埃琳的意外闯入却戳穿了大公司的谎言:污水里的不是三价铬,而是有致癌风险的六价铬。
与传统的“律政俏佳人”不同,茱莉亚·罗伯茨在本片中展现了一种混合了辣妹和泼妇的独特调查方法:需要查找资料时,她不吝向管理员小哥展示性感的身材,“诱惑”他以获得资料室的翻阅权;面对供水公司的收买时,她直接顶撞,寸步不让。
但她也有温柔、细致和耐心的一面,却只对受害居民敞开供应。
影片在树立这样复杂的人物形象时,对她的身世背景做出了充足的说明:埃琳原本是一位选美皇后,经历两次婚姻失败后,她带着三个孩子独自生活。
帮她打交通事故官司的律师埃德由于输了官司,有愧于她,收留她在律所打杂,结果埃琳接触到了污水案,出于同为底层人士的强大共情力,她开始了颇具女侠风范的漫漫维权路。
片中有不少细节展示了这位现实主义的“神奇女侠”特立独行的一面。
与当下强调能力不强调外表红利的女性主义角色不同,埃琳是一位擅于运用美貌和身材优势,但运用得不让人觉得轻浮放荡的女性。
面对上司对她火辣着装的提醒,她回应说,她会在自己魅力尚存时尽情展示;“色诱”资料管理员时,她也会拿捏分寸,在适当的时机表明自己调查的意义;与男友分享自己的选美经历,也坦诚自己对工作的无法割舍。
无论是外表还是事业,她清楚地明白自己拥有什么,可以争取什么,最后想要得到什么。
埃琳是一位头脑和外在一样漂亮的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还在片名(英文片名即为女主全名:Erin Brockovich)中暗示了她的另一种可能的身份:犹太族裔。
“布罗克维奇”这个典型的犹太姓氏,可能也是女主之前人生不太顺遂的潜在原因。
观众有理由在戏外补足一部分想象:她是否是二战移民的后代?
是否童年就曾因出身遭受歧视?
片子开头的交通案件里,她除了因为有多次婚姻被隐约进行荡妇羞辱,是否陪审团一闪而过的不信任里,还有她作为犹太人被暗暗贴上“精明”乃至“狡猾”的标签?
好在埃琳在一道道斗争的难关中,愈挫愈勇,逐步成为了带领更多人直面大公司侵害的平民英雄。
在法庭上,她的勇敢甚至让法官都觉得,类似的事情是难以容忍的,是会触动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命权的。
埃琳或许没有精英阶层的诸多技能,但她的坚韧和坚持,是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不具备的。
好电影会不断给观众留下延展的余味,《永不妥协》虽然在形式上是一部强剧情影片,但其中暗藏的思考并不会随着影片的圆满结局而收尾。
据说,片中女主的原型人物,时至今日依旧在为各类污染案件而战斗。
一场案子的了结,不是结束,可能恰是一个开始:一个激发受害者们团结起来,与不合理的排污行为抗争的起点。
当代电影观众热衷追捧超能英雄电影里所塑造的超人或女侠,不过,此类人物的最高的境界其实就是在呼唤每个人都起身为自己的权利而呼喊。
诺兰的名作《蝙蝠侠:黑暗崛起》,在片尾,留下那句“每个人都可以是蝙蝠侠”,仿佛可成为理解英雄主义电影的某种密码。
《永不妥协》所提供的“不完美”女主埃琳,同样也在暗示着我们每个人都具备成为她的潜力。
许多时刻,是无数普通人一句简单的“我不愿意”,在推动着社会良性的反思和进步。
经历了2020,我们每个人都深刻理解过“同呼吸,共命运”的含义。
在社交媒体上呼喊真相与正义固然重要,但身体力行地去关心周遭或许更为紧迫。
正因如此,这部来自二十年前的冷门佳作,这位平民版的“神奇女侠”,能够以她的坚韧魅力,征服着每一位影迷。
【本文首发于“韭菜文娱”,原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OGE0pAjZBtF9J3UyxVUmXg】
这是一个充满个人英雄主义的励志故事。
满口粗话,穿着品味欠佳,性格火爆却格外执着的Aren给广大女青年树立了一个榜样,大龄女青年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想像Aren一样敢爱敢恨。
可亲爱的,Aren她是选美小姐。
如果不是漂亮脸蛋和大胸长腿,机车硬汉怎么会刚搬到隔壁就自愿不工作在家帮她照看孩子,水利部门的小哥怎么会轻易让她去检索重要到足够与水利公司对抗的资料,水利公司的员工怎么会把自己手中的秘密文件交给她。
Aren的成功不光是因为热心和努力,如果不依靠性资源,这场官司恐怕根本无法继续。
影片过分强调性魅力,表面上是支女权主义鸡血注射器,实际上它表达的几乎是,如果你的外表不被男权社会认可,你连出招的机会都没有。
本片讲述了一个弱小女子如何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改变自己命运的动人故事,展现了人类扞卫正义的可贵精神。
经历了两次离婚并拖着三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埃琳,在一次十分无奈的交通事故之后,一贫如洗,既无工作,也无前途,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绝境……但是她用执着坚韧的毅力矢志不移地坚守理想,敢于挑战权贵,勇于保卫弱者,不但悍卫了正义,帮助了他人,也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价值。
有些人并不强大,但是信仰赋予了他们超人的力量。
无论你相信宗教还是相信自己,无论你相信爱还是相信权力,你一定不能没有信仰!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并不强大,但是信仰赋予了他们超人的力量。
正如影片中的弱女子埃琳,正是因为坚守信仰才能够百折不挠,才焕发出超乎常人的能力。
我们自己也是一样,假如能够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相信这事业值得我们不惜一切去付出;还要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成就这番事业。
居然16年就标记了想看!
最近看了号称女权电影里程碑的《芭比》,有点火大,偶然刷爱奇艺给我推荐这个,就点进来了,不然这么靠前的标记肯定是想不起来曾经想看过。
罗伯茨演选美冠军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两条大长腿,这身段谁看了,都着了迷,但是演服务员的本尊似乎咪咪更大,罗伯茨有点硬挤,现实中年轻的 Erin 本人一定是迷倒一片的存在。。
祛魅的是,据说现实中 Erin 并没有和机车小子在一起也貌似还和律所老板有一腿,他俩这吵吵闹闹的真的很像小情侣拌嘴。。
Erin 的性格实在是太吸引人了,敢说没有一个女生不想像她一样蓬勃地活着,谁不想面对生活大声吼出那一句" fuck you back "呢,但几乎没有敢这样的吧,上一个如此鲜活火爆有生命力的美女角色还是《欲望都市》里的 Samantha 。
Erin 美就美在知道自己漂亮,并且大大方方的展示,别人的误解才不重要,但她也有自己心思细腻的一面,在她去探望那位切除了乳房又要切除子宫的居民时,罕见地穿了件连帽衫,把性感身材遮住了,何尝不是一种善良。
另一次感动的细节是她睡醒了发现儿子在阅读她整理好的诉讼文件,儿子理解了母亲在做一件正确的、伟大的事,不再因为母亲缺少陪伴而生气,而是主动提出来要给母亲带早饭。
想起来最近有一个状元的母亲介绍经验就是说做母亲的不必为了孩子做全职主妇,有份自己的工作,给孩子自己的空间对孩子更好。
所以呀,自己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而不是坐在孩子身后盯着他鸡娃,孩子不一定学进去自己还挺老累。
一部女性主义得自然的电影,估计男女都爱看。
Erin Brockovich 是疯子,因为她的勇敢和正义在我们看来,尤其是现在看来,是那么的不寻常,那么的SB
罗伯茨也太泼辣了吧 笑死我了 好溜的嘴皮子 好坚强的母亲啊When life fuck me,I will fuck it back.
太晚才进入故事主体,放了一个小时才知道是向什么不妥协,蛮无聊的
挺传奇的故事,茱莉亚罗伯茨封后之作 - 实至名归。值得一提的是aaron eckhart在里面的扮相实在很帅气。
埃琳赢了官司,罗伯茨赢了奥斯卡。当她说出调侃的“我没有高学历,所以只有出卖肉体”时,我真是爱极了她。
片中朱莉亚罗伯茨的表现让人过目不忘,也许她做演员身高确实有点太高了
喜欢拍这种女性题材的,独立,永不妥协
FUCK YOU BACK!!!哈哈,酣畅淋漓。我承认只是觉得大嘴爆粗口爆的很爽。
看这种主旋律励志片好疲啊....
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用大胸部为诱饵作为可以查看记录的开端,是否就意味着一切是对的呢。好比说,如果用一个谎言去证实一个真实,也许谎言会先被揭穿。
为什么分数那么高?处处不合理啊。什么都不会的职场新手可以左右老板?一心铺在工作上的职场女性穿衣刻意强调某部位?原以为萝卜多厉害,看了这种电影后改观了,半遮半掩的靠某部位博取吸引力,反感至极❗❗❗
专注案子多好。多这么多苦情戏。看不下去。
不是很有感觉,但是最后那老头乐颠颠地摇着屁股出门那阵着实挺逗
我受不了,剧情就是bullshit,这个女人的思维中只有她自己,奥斯卡就是这样向外传递美国的价值观?
污水案一出现的时候我就猜到后面所有的剧情了,结果每一个点都那么熟悉,现在看来有点无聊咧。还有就是我们价值观太不一样了!
没什么剧情,不知道怎么拿影后的
在女人柔弱的身体里也有着强大的力量,有时她们的成功又好似总与美貌沾边。
这种片想拍好很容易,可惜导演连这都做不到
再通俗不過的劇情,結果當然不看可知,毫無跌宕起伏標準流程,或許絃外之音比電影本身更有意義,一個外表再美麗的女人如果滿口粗俗不堪的言語或傲慢自持的態度,絶對不會另人感到其美;家人的互相體諒始能成為家人的共同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