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进入正题以前,我们先来上一段搞笑的。
影片中最开始出现的场景 然而,看到开头的那一瞬间,我的内心却是这样的。
我是梅西,我现在慌得一批 我是真怕突然出现一个大脑袋什么的……还好,最后只是草动了一下,但很明显,杀机四伏。
简单说一下影片的情况。
根据史蒂芬·金以及其子乔·海尔所著同名小说改编,而史蒂芬·金也是本片的编剧。
导演文森佐·纳塔利则拍摄过由大卫·休莱特、妮可·德波儿领衔主演的惊悚科幻片《异次元杀阵》(又称《心慌方》)。
可以说单从团队来看,已经达到了一流配置,原作者的加入,以及导演曾经对迷宫类型恐怖片的成功经历,未拍先热,在上映前也让人十分期待。
只可惜,纵观全片后,却发现远不及想象中的一半。
下面我们从剧情入手,来分析一下。
某个乡间公路上,一辆汽车在缓慢行驶中。
车上的一男一女是兄妹,妹妹怀孕了状况并不好,所以靠边停车一阵呕吐。
通过两人的交谈中可以得知一些基本信息:女主叫贝奇,他们要去的地方截止目前走了一半路程,女主有点想回去的想法,而哥哥似乎并不认同妹妹的做法。
HELP 当两人正要上路的时候,一个小男孩求救的声音从草丛中传出,那么如此善良的兄妹自然不会坐视不管,进入前也听到另一个女人的声音,贝奇感觉怪怪的,而她哥哥卡尔直接就冲了进去,女主无奈也只能跟进去。
提莫队长正在送命,说的就是他吧 一番搜索,没有任何收获,兄妹二人只能考虑先互相碰面再说。
但草丛很高,两人便用土办法,选择通过声音来判断位置。
要是平时,这个方法绝对有效果的,但在这里,办法似乎并不奏效。
卡尔很惊讶,声音突然从另外一端传出 这个地方需要佩戴耳机才能听出来,就是上方截图的段落,第一次对话中声音是左声道传出来的,而第二次声音是右声道传出来的,卡尔也立刻转头到另一侧说这里有问题。
第一次起跳 而之后又想了一个办法,通过起跳来判断位置。
虽然草很高,但是人跳起来似乎还是能相互看到的。
第二次起跳 通过比较两次起跳不难发现,两个人的位置都有变动(以教堂为参照物)。
那么这个结果意外吗?
并不,甚至在两人起跳前就已经知道了。
当时贝奇说,卡尔你不要在动了,在卡尔否定以后,贝奇继续说道,你肯定动了,并且你还在动!
所以,这就已经超脱了“迷宫”的范畴,两个禁止不动的人说话,声音还东一句西一句,远一句近一句的传来。
所以用着迷宫的概念,实际上则是神话剧的本质,这是影片的第一个败笔。
不甘心的卡尔试图用蛮力解决,横冲直撞之后,换来的则是嘴啃泥。
当然,也发现了第一个死掉的,虽然是一条叫弗雷迪的狗(小男孩一家的)。
草丛中遇到的第一个人 从中午到傍晚,两个人依然互寻无果,而在这时,突然冒出来一个男人,自称是托宾的父亲,叫罗斯·亨堡,是一个地产经纪人。
他告诉贝奇能把她带出去,只不过要继续寻找妻女。
贝奇姑且相信了这个人的话。
当然,我认为这个地方掏出钱包然后拿出一张全家福似的照片可能更好一些(照片上有男子,妻子,孩子和狗)。
托宾也是被人叫进来的 终于到了晚上,苦苦搜寻找不到妹妹的卡尔很沮丧。
可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出现了,而这就是害他们进来的小男孩托宾。
托宾说着男主听不懂的话,并且告诉卡尔,他一家也是被人叫进来的。
在埋葬了死鸟以后,小男孩决定带卡尔去找他妹妹。
而另外一头,贝奇则在跟着的路上被一个包和一些药品剪刀分了心,和之前遇到的男人走散了。
小男孩摸了石头 而托宾并没有第一时间带他去找妹妹,反而是去带他看石头。
小男孩也在这时候摸了石头。
这可能是影片的第二个败笔吧,这个最后再谈。
卡尔差一点摸了石头,只不过贝奇的惨叫声打断了他(剧透:贝奇惨叫是影片最后的那段黑化后的反派要强暴女主的地方,也是发现包和药的地方)。
镜头一转,来到了另外一个男子身上。
终于找打了兄妹的马自达 多方寻找,终有收获,在一个废弃教堂旁,找到了前女友的车,只不过在车内却发现已经生虫的快餐,结合车身上的灰尘,看样子少说停了有几个月了吧。
而这时候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建筑物——教堂,我们也终于可以看看内部情况了。
当然,内部的门紧锁着,没办法攀爬到更高一些的地方瞭望。
我想在这是,当发现汽车在却没人,附近想找人打听未果,第一反应应该是打电话给911吧,报个警然后说自己发现了一些状况让警方来协助调查失踪人口,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讲是最优的选择。
但查维斯并没有这个觉悟,出来点烟的时候,好巧不巧的发现掉在地上的那本书,从而被吸引进草丛中。
做了记号的草恢复了原装 和卡尔的横冲直撞不同,查维斯明显属于“智取”了。
通过在不同的区域做记号,然后来判断自己的行动轨迹。
只不过在这片草地上,无论是来软的还是来硬的,都没用。
夜晚,难以入眠的查维斯在看贝奇的相片,听到动静以后,发现了托宾。
托宾依然给他说了一堆他难以理解的话,并且最终带着他找到了贝奇,只不过,女主已经死去了多时。
当第二天离开的时候,查维斯拿走了贝奇佩戴的饰物。
托宾一家被坑进来 而查维斯听到有一些动静,便大声呼救,而被他吸引来的,则是托宾一家。
至此,一个小循环算是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这块停着的那些车。
要知道这个教堂是没有人的,每辆车停在这里,意味着这些人都进到了草丛,只不过用托宾的话讲,和“我们”无关。
兄妹→托宾一家呼救吸引进来 托宾一家→查维斯呼救吸引进来 查维斯→自己走进来(寻找兄妹,或者说被书吸引进来) 一狗三人依次进入,最终分别走散。
而查维斯似乎知道可能发生的后果,只是未能来得及劝阻。
夜晚,罗斯发现石头。
很明显,这时候的他选择了触摸。
镜头转到了查维斯这头,遇到了自认为刚进草丛不久,失踪了有数个月有余的兄妹,尤其,是一个活着的贝奇。
当然还有死掉的狗。
其实草丛并不高,也就一人高而已,托宾被举起来就能看到路了 查维斯想到的一个方式还是可行的,通过举起托宾,就能看到远处的路,而发现的建筑物(误以为是教堂,其实是保龄球馆),则是他们认为可能能出去的关键点,一行人上路。
可我认为这是第三处败笔,也是第一处败笔的的又一个表现。
女主毕竟是孕妇,体能上自然不如男人,再加上出血,昏了过去,还好“及时”出现的罗斯,帮了他们一把。
罗斯已经回去过了 通过罗斯描述,可以推断出两个地方。
第一点是他回到了公路上,那么从教堂最上方看着兄妹二人走进去的就是他,而他并没有制止。
第二点则是之前贝奇说总感觉被人盯着看,而这个人自然就是罗斯,只有他更符合“监视”的行为,并且在贝奇昏死过去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施救。
罗斯并没有把他们带出去,反而把他们带到石头那里,科普起了石头的“伪”历史,卡尔则第二次差一点把手放了上去。
被赶来的娜塔莉制止了。
娜塔莉依然说了让众人不可思议的话。
那么为什么影片总是呈现这种居民呢,一个人物突然就说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话?
我这块小说一点。
之前的循环,也就是骨架已经说了,三拨人,都是分别被这波人吸引进去,而又吸引进来下一波人。
假如我们把这个骨架定位为小循环,那么大循环就是血肉,就是细节。
这里的娜塔莉是属于第二阶段的人(可以这样分第一二阶段,第一阶段的人属于刚进来的,第二阶段的人则属于待了一段时间的),脏兮兮的身体和着装可以看作是划分点。
这样,之前两次出现分别遇到卡尔和查维斯的托宾均是二阶,而死掉的贝奇也是二阶。
只不过,本片的血肉填充的并不够出色,反而是一个最大的败笔。
大师,我懂了 黑化完全体的罗斯捏爆了妻子的脑袋,终于开始追杀起众人。
只因为没人接受他的强行推销,触摸石头。
逃路的途中,遇到了一阶的狗,而最终他们如愿到达了一开始想去的地方,那个保龄球馆。
大敌当前,卡尔和查维斯还是因为贝奇的事发生冲突大打出手。
而因为这件事,上了天台两人观望狗狗的行动路径时,查维斯失足要掉落,记仇的卡尔最终还是放弃了他。
当然,我在想假如,假如没有任何人摸那个石头,都来到了天台像马路上的车辆呼救,白天经过的车辆发现并报警,最后警方派出直升机把所有人都接走可能就万事大吉了吧。
这只是如果,要真这么进行片子就没法拍了对不。
反派也不失时机的上来添油加醋 跑下楼的兄妹再次爆发争吵,我们的反派还是很讲道理的,告诉卡尔他以为的东西都会发生,但是在某一点上,你认为你能跑,那不可能!
最终,卡尔死在了反派的手上。
镜头拉动,我们可以看到死了一地的卡尔。
之前我假设的一二阶为当前循环中的,看尸体的腐烂程度,就可以得知分别为上个循环,上上个循环,上上上个循环……而这也就是在卡尔死前,反派说得那些话的原因——不论向左转,向右转,你看似做出了选择,但在循环中,反派才是真正的主宰,条条大路,都通向死。
反派下一个目标是女主,大难不死的查维斯终于找到了女主,但也就即将触碰到的一瞬间,被罗斯给抓住了。
可惜色心不死的罗斯却想趁机来一次,还很讲究的说不能在孩子前面做(直接说你快就行了)。
却不料被女主直播剪刀爆脸。
草人崛起 一系列的变动之后,查维斯在石头旁边找到了贝奇,孩子已经没了。
这时候托宾出现,说出了他看到的那些东西,重点内容就是:这是一个循环,罗斯会一次又一次的杀掉我们,永远不会停止。
终于,罗斯出现,最后的大战来临。
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以后,查维斯总算是制服了罗斯。
为了能够帮到别人,他更宁愿牺牲自己,所以在托宾的阻拦下,依然触摸了石头(托宾的劝阻可以算是第四处败笔,也是第二处的又一个表现)。
地图 触摸以后,一股快感袭来,使得每一根汗毛,每一个细胞都处于兴奋状态,内心也逐渐被草包裹。
更重要的是,终于知道了如何走出去的路。
托宾被送了出去,出口则是教堂,也是当初查维斯没有能打开的那扇门后面。
查维斯终于可以歇歇了 在得到一切已经办妥以后,查维斯悬在草上的心也可以放一放了,他终于打破了循环,影片结束。
下面说说我认为败笔的一些地方。
1.第一个地方是两个原地不动的人起跳,位置却已经改变了,设定是只有死掉的东西才不会移动。
从影片的理解,石头才是“老大”,它不想让你出去你就绝对出不去。
那所谓的迷宫只能算是“伪迷宫”,也没有必要找《心慌方》的导演来拍摄了,迷宫纯属是一个噱头,本质就是一部神话剧。
2.第二个地方是小孩触摸石头。
要知道摸了石头以后就知道了一切,包括出去的路,但是小孩不论是遇到了卡尔还是遇到了查维斯,都没有帮助他们出去。
3.小孩看到建筑物,然后一行人肯定是直行走过去对吧,所以在女主出问题前,肯定是看起来距离越来越近了,而这就又和第一处的问题一样了,再次举起小孩以后看到的建筑物就消失了。
同时还隐含着另外一个问题,片中多次有说,不是直路一条(包括女主被反派救星以后,他也曾说过这句话),而看样子他们一直在走直线往比保龄球馆走,似乎是越来越近了,这又是一个矛盾点。
4.最后查维斯触摸石头那块,要知道小孩是有阻拦的,而且说了那句,如果你碰它,你就永远出不去了!
问题是,这时候的小孩是一阶的还是二阶的。
如果是一阶的不可能知道那么多,从之前的对话中(一次又一次)可以得知,小孩绝对不是刚刚从保龄球馆走散的那个,那他就一定触摸过石头,才能知道这里发生的循环和一切,才会阻止查维斯。
但是,小孩一定摸过石头,为什么不帮查维斯出去?
反过来,小孩说如果碰它就永远出不去了,但为什么他自己又出去了?
那么再说说我认为可以改动的地方。
1.移除人不动也会被移动的设定,回归到正常的范畴之中,并且允许在草丛之中留下一些记号。
看上去更像迷宫一些,能够丰满作为迷宫的设定。
2.移除鬼神之类的设定,触摸石头之后只获得感知地图的能力和被精神控制的隐藏能力就好。
3.结尾过于仓促,真得是太仓促了。
看起来很平淡,也没有任何潜在的伏笔。
影片目前来看,《心慌方》导演拍摄的却并不是一部迷宫片,影片最终结果像是《蝴蝶效应》一样,只不过是变成了一个看上去较好的结局。
循环这一块就像是《恐怖游轮》一般。
而各种片段中出现的宗教类镜头(多次出现的教堂,反派介绍石头中和引路的时候也是,大段福音、上帝的,最后小孩逃出的位置也设定的教堂之门),这点上更像是《寂静岭》。
多种方式结合的影片,实际效果反而不如其中的任何一个。
想听听我的结尾改动?
好,我姑且说几个想法。
1.兄妹二人带着失魂落魄的小孩来到了警察局,托宾说出来了知道的一切,但是警方并不太相信。
而作为成年人的兄妹,则说听到草丛中仍然有一个声音喊救命。
贝奇被卡尔送回家,并在之后和查维斯和好,小孩因为父母失踪只能送到奶奶家居住。
镜头一转,警方的巡逻车也来到了教堂处,车上坐着两个警察,一个进去搜寻,另外一个则在车上等待。
许久未归,无线电呼叫不通,无奈也进去寻找,至此另一个循环开始…… 2.兄妹二人载着托宾离开,而此时的托宾正在望向窗外的高草丛中,突然双眼变白,之后又变了回来,嘴角微微上扬,浮现起了一丝让人不易察觉的微笑——他是带着使命出去的,未来,托宾会带着更多的人来到这片草丛之中。
3.查维斯用尽自己最后的一点力气,掏出打火机,点燃了草丛。
草丛中传来一阵阵尖叫和哀嚎。
查维斯知道,以后说不定什么人也会再进来的,他不想让这种事发生,他必须做点什么。
而在警局的兄妹二人和托宾正在做着笔录,从旁边的警察口中得知这片草丛失火了,火势还很大,托宾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4.这个可能是我最喜欢的结局,就像是《意外空间》一样。
就是当查维斯和托宾以为逃到公路就是逃出去的话那就错了,他们进入到了一个循环之中,更大的循环之中,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托宾摸过石头,所以最终也不可能真正的离开,命丧于此的兄妹也是一样。
影片IMDb评分5.4分,豆瓣评分6.5分,个人评分6.9分。
我相信原著和题材都是很优秀的,只是在剧本的改编上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没有加入精华去除糟粕,并且一个很不出彩的结尾明显拉低了影片的总体评分。
就片论片,我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
当某一天,你被困在草丛中,面对石头的诱惑,你摸,还是不摸呢?
公众号推荐,越跳越远那一段非常棒!
个人觉得也是这部电影最高光时刻。
本片主角无疑是高过人头的草丛。
上古时代的人类,走出城外,看到的也是这幅景象。
所以我们的先人选择了在道路两旁种树,可惜片中的主角没有这种机会。
高草丛会跑的设定更是加深了恐惧。
但是导演在营造恐怖氛围上似乎并未做太大努力,更大心思放在了设定——黑石上的祭祀仪式,死后复生的轮回,完美解释了高草丛秘密。
但是,恐怖片并不需要解释那么多,作为非原著党,黑石的加入似乎有些多余。
轮回的概念如今也显得老套,没有看《恐怖游轮》时的恐怖感,回想一下,《恐怖游轮》里刻画了女主角看着自己一遍遍踏上游轮而无力阻止,被命运捉弄的残酷感瞬间就出来了,本片则是通过小男孩表述出来,缺乏代入感。
最近几年间“斯蒂芬·金”又被抬了出来 ——电影部分有经典的 [小丑回魂] 两部曲,而美剧部分也有[岩堡镇] 这样全剧都是彩蛋的作品…还有[宠物坟场]、[睡梦医生]、[鬼作秀]等等。
虽然这些翻拍的口碑参差不齐。
但是不得不承认…只要挂着“斯蒂芬·金”的招牌就能自带流量!
想当年无论是神作[闪灵],还是美剧天坑[穹顶之下],都成功的把观众拉进他的惊悚脑洞。
斯蒂芬·金在美剧[穹顶之下]的片场最近网飞也忍不住搬出他的作品 —— 高 草 丛 中 In the Tall Grass
片名[高草丛中],顾名思义和“草”有关!
在美国堪萨斯的国道400线上有一片诡异的草地…这片一人多高的草地漫无边际,幽暗绿色的草地像是一汪深水淹没了周围的很多东西。
虽然看起来还是挺美的…可进去了才会发现,这是一种熟悉又未知的恐怖 ——熟悉的是,你以为这只是公园、路边、田间…一片静默无声的植物。
未知的是,当你的身体被这片幽绿包围时…时间、空间、方向全部失灵。
永远走不出的高草地如深渊般令人窒息!
一对兄妹俩开车路过这片草丛,听见有孩子呼救…为了救孩子。
两人相继踏入了高草地…
随着他们越走越深,手机失去信号、小径开始消失、声音变得飘忽、行踪也失去了方向感。
两人循着声音同时起跳寻找对方…第一次彼此很近。
第二次瞬间拉远。
作为参照物的路边教堂,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就算你盯紧一个方向,就算你边走边做记号…高草也能有意识一般。
抹除所有留下的记号,困住你的行动!
最后他们才意识到可怕的现实 ——只要踏进这片草地,便再也走不出去了…想找到彼此也全靠运气!
当镜头回到一开始兄妹两人停车的地方…路边那间教堂周围停满了汽车,甚至来自不同年代,可见这片高草吞没了多少涉足它的人们。
这些路人都被困在这片高草丛里…迷失其中,化成尸骨!
电影[高草从中]改编乔·希尔和斯蒂芬·金的同名原著,故事概念很简单,但是逼仄窒息的氛围很带感。
当网飞放出[高草丛中]的预告片时…那质感神乎其神 ——继透明的[穹顶]和白色的[迷雾]之后…绿油油的草地也使观众们患上了植物PTSD依旧是斯蒂芬·金神秘主义的风格。
然而网飞放出全片后,就撕掉了半遮半掩的谜底…结局略显神棍的[高草丛中]显然难以服众,所以影片的最终口碑又是扑街,评论区变成大型吐槽现场…豆瓣6.3,IMDb5.9,烂番茄49%
几乎所有平台上[高草丛中]都扑的稀烂…我还是要给金爷洗个白!
其实对于很多斯蒂芬·金的作品来说…让它停留在文字的想象要比落实成电影画面更合适,因为他的故事核心说到底还是人性。
无论心理,或是性格…这种微妙无形要透过商业电影来呈现,要是在加上些历史的、宗教的、文化的寓意在里面。
想要拍好,更是难上加难!
电影[闪灵]的经典画面哪怕是和天才导演库布里克合作的[闪灵],在很多喜欢恐怖B级片的影迷看来也有故弄玄虚嫌疑…更别提美剧[穹顶之下]这样的经典“神坑”!
美剧[穹顶之下]里被困住的小镇就拿这部[高草丛中]来说…其实这片“无边高草”是和[穹顶之下]里的透明盖、[迷雾]中的科学浓雾一样都是超自然力量。
这样的概念创造出了困兽般的极端环境!
从而激发出人性的不同侧面 ——弱肉强食规则取代了道德准则。
各种欲望催生的人与人之间的恶斗才是故事本色…
美剧[穹顶之下]中被困居民草木皆兵这部[高草丛中]也不例外。
陷入草丛的兄妹两人,哥哥要带着妹妹离开负心汉,草丛就放大了他的控制欲和仇恨…哪怕妹夫回头是岸,也照样被他推下深渊!
而妹妹则纠结肚子里怀的孩子!
所以她就看到了自己“生子”又“杀子”的恐怖梦魇…
还有一家三口也陷入其中。
其中丈夫因为家庭而背负着很大的负担…妻儿在他眼中更像 —— 拖累!
在他们全家陷入高草丛时…他的一句句抱怨显露出了他对家庭的怨恨。
于是疯魔后的他大开杀戒!
电影[高草丛中]在前半部分的悬念塑造、氛围渲染以及人性呈现还都算精彩。
令人影迷吐槽的就是后半段开始的神棍倾向…片中出现了一个块神秘的 —— 黑石它位于高草的中间地带,还是美国陆地的中心。
摸过它的人都能吸收神奇的力量!
但要是摸了它…就更没有机会逃离这片草丛了。
而这也对应了一开始路边教堂的名字 ——黑石教堂
因此以黑石和教堂的对应…这片草地其实就是一个“赎罪者”的死循环,如果曾做过哪些令人有愧、不安、纠结的事都将成为困局。
那句“高草无所不知”其实就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的老话!
这部[高草丛中]完全可以拍成短片,概念、氛围、节奏都能在半个小时里完成的天衣无缝。
拖成100分钟的长片真的太磨人!
不过谁让这是斯蒂芬·金的作品呢?
就算是吐槽…也照样会因为这片子患上野外PTSD吧!
第一:关于影片人物的问题。
影片之中,一共有六个人物,那么接下来想聊一聊人物象征问题,首先是①女主:有身孕而对堕胎抱有可以堕胎可以不堕胎意见之人,这类人是没有坚决的态度的,她们对胎儿没有什么感情,对胎儿是否保留,仅仅取决于,是否准备好(但在最后得以救赎)②男主:当事人中的支持堕胎者(但在最后得以救赎)③女主哥哥:非当事人中支持堕胎者,类似于在街上游行支持堕胎的这些人,请注意表达的观点,他是因为不希望妹妹和他疏远才支持堕胎,是一种病态。
可见导演还是很不看好这样的人群和他们的理由(在最后身死)④商人罗斯:这个词在英文中为去除外壳之意。
象征的乃是弑婴者(剧中最后身死)⑤商人妻子,与商人不同,妻子确实一个反对堕胎者,但是不一样的是,妻子的出现,是让这个事情得以转机,(即所有人不能摸那块石头,引申为相信石头,但是被害)⑥托宾:即是孩子本身,是前后的关键,既是事件的开始,沦陷的诱因,也是救赎的可能隐喻一:黑石头,即男人阳具,这个点我想不到现代导演依然在用。
石头上面的花纹,最后的特写是花纹上的人,诞下婴儿,却又刺死婴儿(不信回看)。
为什么是男人阳具的隐喻?
在石头下面,全是一群被禁锢的人,宛如地狱场景,但不是婴儿,为什么,其实这是在讲一些随便的性(反对态度),以及这样的性对人的抹杀。
那个地面塌陷我一下就明白了。
隐喻二:男主出现,却是一个仰角镜头?
仰角在电影中属于英雄(不信请看专业书籍)也就是说,到最后这个人是一个英雄。
果然他救赎了自己,为什么因为他通过托宾,阻止了兄妹两去往圣地亚哥,也让妹妹明白家人,胎儿的意义。
隐喻三:救赎者黑石教堂,看看教堂是没有人用的,是救赎者离开草地用的通道,请注意,男主常识打开,但是没有成功,为什么,救赎只能由内而外。
隐喻四:草地,以及无头的草面人,这就是那些婴儿了,草地是沉迷,沦陷之隐喻,这是基督教里面堕胎的罪行的惩罚的一个具象化(原来老师说的,要了解他们的文学,先要明白《圣经》,是有道理的)支持堕胎者,希望怀孕者堕胎,尽管他们说是为女性在想,但是其实还是为了自己。
那么怀孕女性,在这些人的怂恿之下,认为堕胎合理,于是去了。
但是因为堕胎可以让沉迷于这样的不正常的性之中的人可以继续沉沦(黑石),也因为对人伤害极大,也因为死后的惩罚之类。
于是一部分人开始反省并救赎,但是救赎很艰难,一些人身死(托宾母亲),一些人永远留在迷幻之中(男主)。
东方三贤在耶稣出生的时候,带来了礼物庆祝。
这部电影,的弑婴者,在讲述这个故事,其实意味深远。
尽管我觉得表达的是这些,但是,我还是觉得女性的身体由女性决定。
剧情还可以。
可以理解成自然界的什么现象,或者说是外星物种,因为外来人员侵犯了它们的领地。
他们给侵犯领地的人的一种惩罚。
大师的脑回路不是每个人都跟得上的(包括自己),个人觉得这是除《恐怖游轮》《前目的地》更为烧脑的电影看完后我脑浆都在沸腾,建议不喜欢烧脑片的还是尽量不看。
如果当是冲着恐怖片上来说,这部《高草丛中》并为达到恐怖的气氛。
关于这块石头的理解:全片三个人摸了那块魔石,一个人渴望关注,于是他着了魔,他让所有人都时刻“牵动”着他;一个人渴望救赎,于是他通往了救赎;一个人渴望帮助,于是他帮助了其他人,也帮助了自己。
这块石头是通向人内心深处欲望的“许愿石”。
草丛:这片草丛因为魔石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时空纬度,并且时空是紊乱无序的。
他们每走一步,又是一个新的时空,所以一直走不出去,而且对时间失去了概念,这就导致产生了一个循环轮回,草地里的人死了,草地外面的人又进来。
时间:根据女主记忆,她怀孕了6个月,所以最后,其实他们已经在里面待了至少2个月。
而男主明明晚两个月到,却比他们先在里面,是因为刚好男主死了一次,完成了一次轮回。
我会以为是困在草丛中的绝望片,没想到结合了超自然和循环题材!
比较喜欢,特别是在草丛中迷失后那种绝望,十分传神!
一个埋伏的点应该是那个黑石教堂,最后小男孩也是从那里走出来的,男主一上来也是进入了这个教堂,我觉得这个应该类似于一切初始。
女主给哥哥打电话,让他别杀男主,这个点没有什么用,没有再一次的循环让该过程没发生,哥哥死了好多好多次,看来是循环了很多次,但是从头到位男主只有一个,交代的不深
本片含有鬼打墙、克苏鲁、迷宫恐惧、荒野恐惧、草丛恐惧、时空错乱、时空循环、宗教恐惧、信徒恐惧、迷信恐惧、神灵崇拜、宗教狂热、等等元素最核心反应的依旧是宗教而且还是非信教的世俗旁观者眼中相信某种宗教的信徒的狂热、迷乱、恐怖以及不可理喻即——宗教对人的心灵和肉体的多重异化和扭曲 而且宗教迷信如同片中的巨石和草丛由无数的信众,无数的历史,无数的环境构成一旦相信就再也走不出来如同鬼打墙除非死片中的隐喻草丛和巨石(宗教力量)无法移动死人它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渗透影响活人的意识使活人迷失错乱而已 而唯一能做的就是从一开始就不要相信远离宗教迷信不要信,不要进不要信,不要进不要信,不要进 不要走进那片迷宫不管里边什么人在呼喊着你,呼唤着你 即使是你最亲的人即使是你爱的人即使是个孩子 而一旦进去一旦相信你便永永远远再也无法逃离 ——《宗教隐喻》蓝嘴角2022 7 31 1:59于看完《高草丛中》后正看《异教徒》时
最经典的台词:“你在想,如果当时向左转,而不是向右转,你本可以逃开,但你向左转了,也向右转了,与此同时,你一直在跑,根本没有转弯,在这座满是岔路的花园里,你作出的不是一个选择,而是所有的选择。
”其实,人生不就是这样,每一个选择,也就是所有的选择。
哪有什么自由意志,不过是已定的命运罢了。
首先这个故事不是恐怖游轮一样的闭环,以女主为例,女主的结局不唯一,有进入即身亡的结局、有逃到石头下死亡的结局、最有也有及时离开未进入草丛的好结局。
女主哥哥男也有逃至固定位置死亡和未进入草丛的两种结局。
小孩托宾我感觉结局应该也有两个,第一个是摸了石头的,成为草丛一部分,诱导他人进入草丛摸石头,另一种就是最后逃出的好结局。
但是这些结局都不重要,因为草丛里看起来似乎只会有一个活着的该角色。
我想把草丛理解为平行宇宙的交叉点,男主是关键角色。
这里只有他的结局唯一,并且影响到其他世界线上人物的结局,是真的主角。
草丛吸引并吞噬着各条世界线上路过的人,以他们的灵魂为食。
其他角色或多或少都有些象征意义,后半部分电影内容成了讨论这些,1小时以前的部分挺有意思,之后就一言难尽,我更喜欢前面的。
最后我觉得除了设定这片也没什么好讨论的,总结一下就是没视野别进草丛了。
"野火"杀不尽,春风吹又生!不断轮回轮回再轮回。人进了草地也就和草融为一体,你亦是草草亦是你,你怎么离得开你自己呢?设定不错,6个人+一只狗+一片草地演完一部电影,超会省经费!但还是要吐槽一句:夜戏太多又太黑了。减一星!
神棍片
感觉挺多BUG了,准备看看解析
喜欢结局设定很棒
抖音大壮指路,没想到还是个时空穿越无限流,你一孕妇跟进去干嘛!还不如在外面不停按喇叭指路,最后还能报个警。搞到最后也没明白那石头把人引进来干嘛,石头版猪笼草自主吸养吗是要?那搞啥时空跳跃啊直接一波一波割韭菜效率多高啊?最后狗子哪儿去啦?现在一切片最关心的都是动物的下落!之前在屋顶不是看着它跑出去了吗?为啥狗自己就找着通路啦?还是只是平行线的一支而已啊?不懂,完全搞不懂,而且感觉导演编剧也不想懂,妄图通过“你懂的”糊弄过去。应该也挺省钱吧这片?毕竟除了俩破屋几辆车一片草和一大石头也不需要啥场景道具了。通过两个恐怖片过了一个失败的中元节,还不如我家莫名反常嚎一晚上给我烘托气氛的橘座吓人。
低配版恐怖游轮,拍个短片就够了,压上长片情节人设一切都烂的一塌糊涂……
还挺有意思的。
不得不说,观影效果居然很不像是个Netflix拿出手的电影。是你常见的loopy horror,精彩的是本片还带些你不常见的邪典桥段,导致有一瞬间心里想怒吼隔壁May Queen了。各种鸡皮疙瘩和头皮发麻,居然还有点好看?就是喜欢没什么jump scare的恐怖片呀…
完全靠一个概念硬是拍了一部电影,无头无尾,故弄玄虚
低配恐怖游轮
同样是无限循环系的恐怖片,《高草丛中》不是通过场景的不断出现来引发悬疑惊悚,而是通过人物互动来完成无限循环的建立,穿插在相同段落的不同人物状态来引发这一系列的后果。与同类型片中对于无限循环成因语焉不详相比,该片直接指出了来源是在于一个外表类似祭祀圣石、实则地下控制着整个高草丛网络的根部,把cult元素也拉入其中,让整个剧情更有张力。
浪费我的感情
Netflix&Suck. 依托的恐怖意向不错,游动的高草,尸体做路标,阴风阵阵,一切都引向对“2001”黑石的神秘崇拜。死生循环,情节却一通胡诌,角色令人厌倦地窜出消失,结尾的设置也没头没脑。Patrick Wilson是我的甜爹(✧◡✧)
难看 神神叨叨的又什么都没讲明白 一会儿大家都找不到对方 一会儿又总是碰见 根本没一个有逻辑的剧本
真是觉得这类循环啊,暗示啊,所谓的人性啊之类的电影已经看得太腻了,这些梗用得好了会是点睛一笔,但是用的不好了,就会反胃了。
概念性的东西太多,神秘学和时空虫洞两条线都没贯彻到底,导致故事讲的不伦不类,胜在创意。草脸人出场的一刻我想大喊,we are grooooooooooot!!!
太粗糙了。 根本谈不上对标恐怖游轮或者导演自己的心慌方。 前半段抛概念出悬念还真不错。后面自己都没把坑填明白 设定太大结束的太小。
黑夜戏乌漆麻黑度和GOT有得一拼👍🏿 和Patrick Wilson一起被困草丛中玩玩邪教我🉑️
竟然挺不错的,只要接受了设定,大约能看到很多隐喻性的东西,三星半了
透过看到自己未来的结局来拯救即将犯错的未来。人物在交织的时空中并没有正真的同一人物相遇,所以没有触及到bug的处理。而在极端环境之下人被褪去外衣,展现出来的求生和赤裸的欲望是非常残酷和现实的。善待生命和救赎还是主题,只不过形式徒增了悬疑。可惜过程并没有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