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仙3》里霍建华扮演的长卿实在太符合多年来我对书生剑气那类男子的渴慕,所以又花痴了一把,下载了由他与关芝琳合演的《做头》,诚实地说,最真实的目的,就是想看看霍帅哥的那段激情戏。
所以,当我看到霍帅哥为关芝琳在已经关门的理发店里洗头那一段,十分激动。
我连连招呼PJ同志来观赏,他走过来看了片刻,遂赠我一白眼:有什么看头啊,衣服都没脱?!
我辩解:可是看得到胸大肌啊!
他再次白我一眼:就一块胸大肌,这么激动?!
他带着不可理喻的神色转身去做他的事情了。
这个片子,在网上的评价极其低。
一来估计是对于“色狼”型观影男同胞来说,关芝琳老了点,手臂上、肚子上全是赘肉;二来估计对于“花痴”型的女同胞来说,霍帅哥的表演尺度没有想象的大,加之对象又是一个老女人,影响胃口;三是对于那些既不色也不花的理性观众来说,他们又会觉得题材非主流,演员表演不到位等等。
不过,对于我来说,这个片子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意思。
一个40来岁老女人的迟暮之心,对青春的流连,对婚姻的失望,对爱情的向往,在关芝琳那一举手一投足间流荡无疑。
一个20来岁的年轻理发师,对女人的困惑,对事业的憧憬,对情欲的沉迷,在霍建华的演绎中压抑而纠结。
他们的表演,不能说十分到位,但起码也还是可圈可点。
这男女之间错位的爱情,有几分乱,有几分真,还有几分无奈与伤感。
也许,在每个女人的心底,都住着一个关芝琳扮演的爱妮,渴望无条件的绝对爱情,渴望精致华美的物质生活。
只是,在这样现实的世界里,更多的理性一点的女人都会面对现实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愿望,最后修成贤妻良母;惟独片中那类女人,怨怨艾艾,痴痴迷迷,以致情感沉沦,纠结不断,成为不被理解的社会另类,制作出无数桃色情欲和乱伦范本。
对于电影的结局,我十分地不认可。
爱妮年轻时因为男人放弃事业,迟暮之年又因为男人而重拾信心,怎么看起来都有点矫情和作假。
对于她那样一个纯粹的享乐主义的小资女人,给予一个更悲一点的结局或许还比较有文艺效果和批判色彩,更符合大众的悲剧审美意趣。
世界上的确存在一些人,让你看了就不顺眼,比如郑嘉颖,又比如骚女人关之琳,当然“骚女人”暂时只适用于这部电影。
而且不顺眼这玩意也很好玩,因为你的死对头说不定恰恰是别人眼中的珍宝。
回到电影本身,我开始感觉这部电影有点点点点意思是可怜男人吴镇宇帮关之琳穿鞋那里。
某女很难过,因为她的男人甚至不能帮她搞个生日派对,当然某男也很难过,因为他知道自己欠老婆很多,虽然他也说了,他不偷不抢,他尽力了。
所以,我承认我错了,这不是安不安分的问题,而是社会男女分配问题。。。
自己囧一下。。。
归根到底,某女外遇始终是得不到满足,而某男整天为生计发愁,又如何顾及精神生活。
他的确尽力了,只是他不够档次,他取了一个为了移民美国而嫁给他的女人,偏偏移不了民了。
两个人根本不是一个水平线,在一起本来就是错误。
本来不属于你,何必勉强。
最难受是傍大款的,有一天大款破产,傍不了了,这人生还如何过,这是个问题。
所以,婚姻的确是一场赌博,人生又苦短,还是快点做爱做的事吧,不用后悔,上下五千年,不在乎你贡献的这个世纪。
这部电影,最好的部分是展现了上海的情调。
上海女人作,陋室中也要讲究调调,往好里说是生活有情调,往坏里说就是矫情。
女主当年很风光,因为没有嫁到理想中的有钱人,对没有出息的先生、对捉襟见肘的生活,都是不满。
男主对自己的未来也很迷茫,这样两个人互相吸引,怎奈隐约的情愫抵不过无情的现实。
故事简单,因为情调而动人,男女主演选得很对,即使演技算不得好,单单看他们的颜,也足够说服力了。
这部片子没有找一个地道的上海女人,也许是因为时代变了,能展现老上海熏陶出来的细致的女人都过了年岁,因为这样的细致情调,需要慢吞吞的、宽泛的生活环境,居移气,养移体,慢慢在年岁中积攒的,在岁月中传承的。
新一代的女人,因为缺了传承,即使作,也如那些去做头的年轻女子一般,粗糙的很。
男人也如是,台湾男生有一种矜持羞涩,大陆男生就更豪爽直接。
所以找了有上海血统的关之琳来,关美人即使演技不够,她慢条斯理的慵懒劲,风韵犹存的面容,活色生香的形象,就足够了。
所以找了台湾的霍建华来,即使他很青涩,他精致帅气的面容,羞涩被动的个性,温文有礼的做派,也足够了。
吴影帝出演一个卑微的爱老婆的男人,营营役役,演得很真实。
安妮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高贵的美人,受别人仰望羡慕,然而时光荏苒,当她不再年轻,陷入家庭的琐碎,又很不甘心平凡邋遢地过一生,像一朵荷花长在淤泥里,高贵典雅。
她也喜欢攀比,也喜欢别人优渥的生活,也还是做着年轻貌美的旧梦,但这都不是她的错,于是她在和理发师的温存中幡然醒悟,人要往前看,绝不能回头望
行动才能改变一切,她做到了!
不需要顾及别人的眼光,勇敢地做自己就多对了,第一步就必须勇敢地迈出脚下的泥潭,再去奋斗自己的人生。
改变就是赢的关键所在!
半夜随意点开App上推荐列表上的片子。
“做头”这个词本身就蛮过时的叫法,不奇怪是2005年的电影,扫了一眼豆瓣5.3的评分,心里打底就当口水片看看,毕竟那可是关大小姐啊。
片头在窗子上晒手绢的镜头,纤长洁白的小臂、手指就已经美得移不开眼了。
后面还有一系列颈部、小腿、玉足的特写。
(造型部分是张叔平出马,美丽了得)吴镇宇和关之琳故事发生在两千年初的上海淮海路闹市区,稍微有点违和,他们一开口就想听她们说粤语,关的普通话还是有些拗口。
101分钟的电影,前95分钟我心里已经打了1星低分,剧情台词老套且滑稽——养尊处优的白富美下嫁无能下岗软男,不甘寂寞与理发店Tony激情四射。
而且滑稽的点在于露露这个角色,如果是为了衬托霍建华在片中的魅力,大可不必这样制造一个神经质的花痴。
要说霍建华Tony阿华这个角色,也是够装的,前期各种表现对爱妮的偏爱与界限,以及对追求者的“避嫌”态度,还以为会是个有个性有理想的Tony。
结果,结果!
也只是个临门被富婆诱惑包养的软饭男,还对爱妮隐瞒欺骗,最后还不忘还愿“生日礼物”(仅仅是洗一次头)打响最后一炮。
不过这个情节估计是导演要的重头戏,不论是镜头、打光,两个人物复杂的心理且渴望的肉体表现得都还是到位的。
(这一处角度仿佛在提醒观众这是个爱情文艺片)弹幕里有说这部影片关之琳出演时是43岁,霍建华26岁,差不多对应了角色年龄。
关之琳的沙宣短发太适配的,所以怪不得剧情里国营理发店会把她的照片作为发型模特。
(说个题外话,才知道以前的理发店也有国营的,片中也阐述了因为国营理发店没有随市场变化而创新,导致营收亏损,最终倒闭。
摊手,似乎铁饭碗就是这样的定律)
(当时Tony给泡的袋装速溶咖啡也能喝的如此优雅)再说回为什么看完结局我爽了,五年前阿华因为另一个美女富婆说能给他开美发店,他马上屁颠屁颠追随了。
结局镜头是个有多位理发小哥颇具规模的美发沙龙大店,店长出现是已经换了发型的爱妮。
之前数十年她都不曾更换她的沙宣头,一来她觉得能做美发店的模特发型,是非常适合她自己且有一些荣誉性的,二来便是十年间都是阿华帮她打理这款发型,有情结。
留长了飘逸黑长直,证明开启了新生活。
有提到说她的挚友姐妹帮她开了美发店,其实当时就是为了阿华开的,只是还没来得及告诉他,他就跑了。
好在这一行为也让爱妮看清了他,阿华这种人根本不值得。
所以最后看了看阿华的美发店,笑笑了之了。
不过我觉得爱妮以后的生活也不会差,因为在2005年(或许应该更早)的上海(没有手机的时候),在淮海路(剧中有台词透露她是淮海一枝花),有两套老破小,二十年后可就是天价啊。
一间是她跟老公女儿一家三口的,一间是她移民美国哥哥留下的。
别看那时候老公下岗了,说不定二十年后拆迁安置,另一套出租或售卖都能过上滋润了🚬其实爱妮跟着吴镇宇扮演的软男老公也没有过特别苦的日子,结婚后一直不用外出工作,老公的钱都上交百依百顺。
还特别设置了一些情节体现吴镇宇对她的付出。
比如上班期间,爱妮说一双鞋子找不到了,他就立刻是跑着回到家钻床底下帮找出鞋子并亲手给爱妮穿上,这双鞋子是他好几个月的工资。
后期爱妮想离开这个家,就给吴镇宇倒了一次热水,还受宠若惊般让她放下水壶。
但是这些种种行为是感动不了美女的,因为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想起了《纸醉金迷》里民国女主也是个大美女下嫁穷酸公务员的故事,太像了太像了,结局都是一样不圆满,因为这种结合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片中黄浦江的场景,这是我太熟悉的了,右侧的邮政大楼,红十字架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咖啡厅了,以前有段时间就住在飞利浦亚明照明这个大楼的左侧的第二栋)再说片中关于上海触动我的一些小细节吧:理发店原始的喷头居然是用半个网球包裹的。
当时允许室内抽烟。
老房子的公共浴缸。
书报亭的公共电话与绿箭口香糖架子。
黄浦江边的轮渡。
片中最后一幕升格运镜下的梧桐树。
电影算是一部充满细节的小品,比较不满意关之琳离家出走之后。
包括和霍建华的洗头情欲戏,虽然泡沫四溅,完全感不到那种男女痴缠的旺烈。
小狼狗出工出力但有种被强行插入的委屈感,芙蓉镇里姜文和刘晓庆那个才叫搞得舒服搞到舍不得。
故事里有这么几个男人。
吴镇宇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
貌似一直努力写稿,但随波逐流逆来顺受。
貌似温良实际怂软。
总是希望对方不念功劳只图疲劳是不行的。
女人只看功劳,其他一律:你实在是个好人。
霍建华似乎纯肉出演,被各种女人摸舔。
塞钞票那个几乎算当场轮奸。
所谓被关之琳尊重也不过就是单独翻牌,操他的时候给拉上窗帘。
无论男女纯被消费,就不是一句做性奴可怜可以遮脸了。
男人做到这部连种马公狗都谈不上,也就一个自动充电的假阳具。
当然女性观众大概就喜欢如此,用完月抛。
毛永明代表的是雌激素变成第二性征的男人,秃顶肥胖面白无须。
像只哈巴狗那样彻底忘记自己胯下有吊。
随人揉捏随人唾弃。
只在角落里咬牙切齿,随时准备投降和倒打一靶。
隔壁男凭几瓶开水就贪婪地大腿屁股来回偷窥,似乎连汗水都是鬼鬼祟祟,都是馊的。
关之琳朋友王惠貌似有车有业,在男性服务员面前换衣服带有恶意。
但粘在小鲜肉怀里还是有种知道肉体已经崩坏,看在钱的面子上:硬吧。
顾竹君代表的搬弄是非乱占便宜,有种把自暴自弃干脆摆在台面上的仓皇:男人都去上关之琳吧。
上或者懒得上我都免费直播,反正没人上我了。
关之琳算是本色出演,特别把情绪中的负面情绪一泻到底。
穿的好看去做头就想张曼玉到弄堂口买碗馄饨都要穿好旗袍扭来扭去。
刘嘉玲该不舍得如此难看,李嘉欣大概会不可思议为何可以会单纯为性欲找这么个穷鬼。
关之琳拿捏的很好,因为她就是那样性欲冲动就是那么破罐子破摔,不是演的好,而是真的舍得这么【脱光】。
一次随意的婚姻就那么毁了一生,于是用还想操和还有人想操力挽狂澜?
包法利夫人?
那些上海街景还是很好看,理发店完美体现了那么暧昧那么连到处是皮屑碎发的平庸。
对原著小说有兴趣了。
三星推荐。
是不怕被剧透的小品。
分了两个晚上才看完的电影,纯为了看吴镇宇吧。
对于很多电影,也许只看看一小半,暂停住做了别的事以后,我就会抛诸脑后。
但是这部,却让我在中间的那个白天一直惦记着。
第二天夜里,重新打开PPS,凭着记忆找那个开始的节点。
爱妮的品位很奇怪。
自己家老公那么好,长的帅,打扮的又有范儿,鬓角的那小丛银发真是太性感了!
感觉他特像住在哥特式古堡里的吸血鬼,有才又听话,每晚坐在暖色调的台灯下写稿子的样子真是太迷人了,关键还那么够义气地爱着自己。
她如果红杏出墙傍个大款也就罢了,起码还能满足下自己的物质需求。
可是怎么偏偏迷恋那个要钱没钱要才没才要魄力没魄力要诚信没诚信的阿华?
除了脸蛋好看一无所有的男人有个P用咧!
《做头》这部片子我看过好几遍,这是一部挺不错而且满用心的影片,影片里很多地方拍得很细致,暗藏伏笔,很多看似不经意的地方都是有意味的,如爱妮说女儿是用来疼的,这是我家的规矩,同时暗示了爱妮是在疼爱中长大的。
爱妮穿着金平送的睡衣烦燥地躺在床上时,天花板上传来一阵唏唏嗦嗦的声音,暗示爱妮的老公冷落了爱妮,等等。
看点之一的爱妮和阿华的激情戏,把爱妮和阿华的十年来的感情爆发式地展示了出来,很有力度。
片子最后几分钟那峰回路转,画龙点睛的一笔,令人回味,爱妮不再做蘑菇头了,简洁明快地点明了爱妮精神思想的转变。
片子的音乐很优美,音乐和一些画面呼应着爱妮,很有绚染力。
如果只看后面的部分,片子确实有拿大奖的素质。
这部片子最大的亮点还是由关之琳演了女一号,关之琳很有内涵,她的气质和容貌在影片中一出现,迟暮美女,依然魅力动人,以及十几年前淮海路上曾经有过一枝花,这些就不证自明了,很自燃。
关之琳在片子里面演得非常出色,对人物的饰演很传神,如爱妮和阿华的激情戏后,爱妮声音柔和,语速缓慢,语气恳切地请求阿华先走,不要回头,阿华走后,爱妮才很伤心地哭起来,这样就把爱妮对阿华的深情以及爱妮要与过去坚决割裂的决心,传神地展示出来了。
关之琳的表情十分丰富,而且细腻,基本上每个场景关之琳的眼神,表情和动作以及音调语速等都能和当时的情景丝丝入扣。
如爱妮和阿华在码头交谈的时候,当阿华说到:什么时候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子时,爱妮的表情就随着阿华的每一句话而变化,自然而然的,就好像从心底深处散发出来的一样。
爱妮在影片中第一次与阿华幽会后,看得出来第二天就心情愉快,满脸阳光地去理发店,当与露露发生冲突后,一直到最后的激情戏完后,爱妮的脸上都有一层淡淡的哀愁,等到爱妮做了老板后,爱妮的眼睛就变得特别明亮,而那层哀愁则消失得无影无踪。
整个片子爱妮身上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好象是幽幽的,柔柔的,自然而然的感觉,这大概就是爱妮的品位吧。
整个片子关之琳演得都很流畅,这应该来自于她那娴熟的演技和对人物的深刻把握,爱妮有些气质可能就是关之琳本身的气质。
霍建华的演出非常好,大致上是无懈可击的。
吴镇宇演得也很好,爱妮要离家出走的时候,吴镇宇的表演很好地把她老公那复杂的内心活动诠释出来了。
影片中的金平出场的场面和关之琳配合得十分融恰,自然。
萨克斯手对爱妮的烘托和配合也很到位。
当然片子还是让人感觉到有拖沓,生硬和不协调的时候。
阿福和露露等人的演出感觉有点做作而且拖泥带水的,让人有种不真实感。
例如,露露哭的时候,就象小孩子一样放开就哭,她那年龄在那种情况下,就是要哭,也应该是抽抽噎噎的,有抑制的,放开来哭有点不自然。
另外,宣布理发店要关门这件事,阿福应该早就知道了,不知道为什么非要等到露露说:“我要的是感觉!
”以后才感觉要宣布,即便非要在这个时候宣布,阿福也应该加一句:“我本来想下班的时候宣布的。
”铺垫一下,就这么宣布,有点别扭。
还有,理发店里的诸如不能卖淫嫖娼等规章制度,以及其它关于理发店内部的事跟影片主题关系不大,提一下就可以了,搞了一大堆,显得拖沓。
或者把这些时间用在充实吴镇宇演的老公身上,干脆提升其为主角之一,这样故事应该会更完整更深刻更精彩,人物也会更鲜明饱满。
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够顺畅,如爱妮的老公拿出两千块一双的鞋给爱妮穿上,然后说:“漂亮,漂亮!
你在金平的party上派头不要太足了。
”“漂亮”指的是什么,有点模糊,如果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给这双穿在爱妮脚上的鞋一个特写镜头,这样感觉顺畅些。
或者就把这句话改为:“啧啧,两千多块的XXX牌的鞋子!
你在金平的party上派头不要太足了。
”这样不能欣赏鞋子的人也感觉顺畅些。
这部片子要拍好确实需要花很大的功夫的,对片子里面的人物要理解透彻完整,这样的题材和演职员阵容没有把这部片子拍成精品,实在是可惜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部片子八十分以上应该要有的。
看完电影,又看了一下影评,对片子及片子里的主要人物居然是恶评如潮。
评价一部影片首先应该看它讲的故事是否成立,其内在逻辑是否有矛盾。
首先要看明白影片。
这部片子并不是要大家学爱妮,它只是讲述了有这么一个故事发生。
有人说爱妮结局这么好,不太可能。
其实这样的结局完全可能发生,片子里面已经有了伏笔,爱妮收拾房间招待金平的时候,金平说:我投资理发店都是为你,那理发师我又不认识,投什么资。
爱妮的理发店当然可以看作是金平帮助弄的,爱妮和阿华分手后,爱妮不再做蘑菇头了,表明现在的爱妮已经变了,不是过去那个沉缅于做头的爱妮了。
爱妮内心有其坚强的一面,否则,她不可能离开她的老公,阿华是没有钱的。
阿华也不是她唯一的目标和支柱,爱妮离家时说过要找工作做的,否则,当她发现阿华欺骗她的时候,她一定是如五雷轰顶般地倒在大马路上,而不只是眼前发一下黑,身体晃了一下,就走开。
片子讲的爱妮的故事应该是成立的,至于对片子里的人物的评价则随着观众的立场,婚姻观,价植观的不同而不同,难以强求一致,就像十斤重的东西,大人说轻,小孩子说重,这无所谓对错的。
对于片子里的人物,我想谈几点我的看法。
1。
爱妮的老公对爱妮好并不是爱妮要死心塌地的追随她老公的充分条件,付出不等于拥有。
2。
爱妮只是离家出走,不是和她老公离婚,和她女儿断绝母女关系,这一切她老公都是同意的,而且对于爱妮离家出走后,诸如可能与阿华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等也是有思想准备的。
事实上,她老公是个很有头脑,思想有深度的男人。
他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他和爱妮都没有改变,爱妮即使留下来,他和爱妮的关系也只会是越来越僵,越来越绝望。
还不如让爱妮出去闯,若爱妮在外面撞得头破血流的,反而会想念这个家的。
事实上,他老公送礼物送钱给爱妮,就是最好的挽留方法,当时爱妮都感动得流泪了,他若有本事使得爱妮扑到他的怀里哭起来,那么爱妮可能就走不动了,当然这可能性很小,不过不管怎么说,爱妮那放飞的心里已经多了一丝对家的牵挂。
3。
影片的结局并不是最后的结局,爱妮与阿华的关系从那场激情戏后以及爱妮不做蘑菇头了,就算了结了,阿华最后也成功了,阿华就算交代了。
但爱妮与她老公和女儿还没有交代,爱妮的老公不是完全不解风情,当他拿出两千块一双的鞋给爱妮穿时,还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她老公不是天生的木讷,生活所迫而已。
爱妮离家出走时是流着眼泪走的,老公和女儿也是恋恋不舍地送她走的。
而现在的爱妮与离家出走前相比,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完全不同了。
观众完全可以想象影片最后爱妮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在马路上,很可能就是走在回家的路上,老公正准备着一桌丰盛的晚餐等着她,女儿正趴在窗口远远地望着她。
这难道不是其中一种很自然很直接的结局吗?
原来只是听说关之琳演技很差,在香港影界素有“花瓶”之称,但之前看的电影中,伊都只是配角,没觉得差到何处,《做头》看下来,除了一段激情戏可谓七情上面之外,其余段落一概是矫揉造作得可以,到最后我都很佩服我自己,手臂上的汗毛居然一根根还是躺着的。
影片大约是为了营造小资情调,肆无忌惮地拉长了每个镜头的时间,分镜头之间的衔接和流转却生硬得很,男一号的台词念白简直与F4的言承旭如出一辙,不知道除了脸蛋漂亮之外还有什么标签可贴。
难怪该片的宣传只好以激情戏为最重要卖点。
学校ftp上拉下的片子。
说实话并不是冲着什么激情戏,因为国内公开放映,所以激情戏也不会好看到哪里!
上海一直是个西风东渐的标志性城市,其自发形成的海派文化别具风味,许多人痴迷于此,形成独有的上海情结,特别是对昔日上海滩风情的依恋。
而导演似乎很渴望用一种举重若轻的笔调来体现一下女人的“精致”,献祭这篇小资产阶级趣味的原著。
没有看过原著,主观臆测一下,作者对所谓贵族生活的了解仅仅来自旧时话本里的浮光掠影,外加一堆丰富的联想,笔下苦心经营的华丽往往是在暴露自己的寒酸。
其实说到底,这些也是皮面上的东西,而影片最致命的缺陷来自一种“幼稚”。
可以说,最得上海精髓的女人就是张爱玲了,而电影剧本刻意的描摹张爱玲的影子。
学那种文字鬼魅,学会表面上低眉敛目骨子里暗香浮动的情致,却始终学不到张爱玲疏离的冷艳以及对人生似笑非笑的凌虐,所以味道就软得多了,也小气做作得多了!
怎么说,或者客气点吧。
一个老客勒式的贵族女人,一个美丽的闷骚的女人,一个具有挑逗意味的女人,一个生活平静内心不平静的女人,一个对生活失意的女人。
一个男理发师,想一想,一个男人具有一双修长而温软的手,一颗多情柔软的心,一份难以寄托的情欲,很难不去使人想点什么。
抛开上海的一切,故事就是讲的这两个人,还有欲望。
但是这么简单的故事,两个演员却实在让人失望。
关之琳是一个传统花瓶式的女演员,她因为美丽而存在,更适合一些不需要承担过重戏份的角色。
在这部影片中她足够努力,我们也看得到,但是这样一个在影片中举足轻重的角色上,她还是不堪重负的。
她是幼稚不堪的。
她原本就不是贵族,所以演不出贵气。
霍建华在影片中的表演也很稚嫩,除了像个阳光男孩子,那种本该具有的纤细的近似女性的气质,而又矛盾的不羁放纵,完全没有看见。
觉得他们两位主角的表演更像是在做戏,痕迹明显,离生活化的表演相去甚远。
爱妮作为一个被整个时代遗落的,有些悲剧色彩的人物,我还是不能在她身上看到应有的历史沉淀,或者一个成熟女性在这个年龄段的风度,她依旧对这个世界保持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幻觉,像小女生一般虚荣的争风吃醋,像儿童一样的不愿面对现实。
这就让人有些尴尬了,主创人员口口声声要再现上海女人的精致,却展示了女性,特别是一些无聊女性的琐屑,这绝不是老派贵族们轻描淡写的尊贵,只能算是种一厢情愿的靠拢,而且很凄凉的靠歪了。
再说说片子所谓的激情吧,在我看来,低级趣味的东西多了一些。
最后在废弃的理发店的那场激情戏应该是一种:洗头不再是洗头。
头发,每一根头发,这时都变成欲望的触角!
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关之琳如何勾引理发师去跟她做,摸乳房,舔胸部,不停的揉来揉去,扯掉自己的内裤,两脚伸直,喘息呻吟……等等,这是什么片子?
这是毛片还是三级片,这段激情戏是干什么的?
还有片子里还用乳房夹钱给小费,这到底是什么片子?
用这样下三滥的手段去吸引观众?
编剧导演是想表现上海的小资情调么?
假如小资情调就是这样龌龊的东西,我无话可说。
最后说说爱妮的丈夫,吴镇宇的角色可以说就是为了挥别这么一程岁月而设置的牺牲品。
导演宣扬的是不要为爱妮的背叛感到不齿,不要对那一场婚姻的死亡而惋惜。
因为对一个女人来说,尤其是一个风情万种的美女,一个男人最要命的缺点是贫穷,是不解风情,不能买不起salvatore ferragamo的鞋子,更不能分不清一只鞋是属于左脚还是右脚。
这点倒是得了上海女人的精髓!
到上海被灌输最多的一个概念,一定要嫁得好!
嫁人是第二次投胎!
影片的最后还算是一个积极的结尾。
女人还是应该自我奋斗的!
把生活的希望寄托给别人,就等于自杀!
年少无知的时候看的,就记得,当时很惊讶原来做头还会这么暧昧....
我居然也没打过星星
这编剧脑子里想什么呢?
关也知道不能再矜持了
有些混乱。前面的章法很好,不甘寂寞的女人找寻一份她根本要不起的爱,到头来也只能是一场空梦,倘若故事只讲到这里该有多好,何必偏生什么所谓的女人独立自主云云,太过于杂的一锅煮,不伦不类了。PS,小霍 真是相当的青涩啊。
关之琳真的没钱了吗,出来演这个。
要是王家卫来拍这部电影,就有味道了……
其实把那种讨打的女人演到家了的。
不知道要表达个啥。
"我肝疼。。"笑死了
跨越世俗和年龄的爱
认识霍建华好像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一晃这么多年了,哪说理去啊
临结尾那段洗头时候暧昧镜头还挺有意思的。
结局很好,当初分开了,以后我们就是陌生人。
做你妈的头。
关小姐演的真是不错~
看了传说中关之琳阿姨最“暴露”的戏 小清晰中隐藏着小小的悸动 质量确实算不了上乘 没想到男一号是霍建华 电眼啊有没有
到现在为止我看过的关之琳的最后一部电影。很华贵,但是徒有其表
关之琳本色演出
满满的情欲述说着导演半生的性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