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锯的理念不是只惩罚有罪之人吗?
怎么伤害无辜的人呢?
——我会很讨厌跟一帮人关在一起...——从这里开始他说,他不会谋杀任何人。
——那一堆针头,我每次想起都觉得难受...反正我要是其他人,我肯定得想办法把那个肌肉男整死...——回到第一部那里,当时看真是太惊奇了!
——精彩!
真是精彩!
老头确实没伤害无辜的人,所以确实没伤害小孩,所以那个女的一直跟着小孩。
所以跟爸爸说让他坐下聊天,所以只要好好坐下聊天,他儿子就没事了。
但是正常人都做不到的...就是太了解人性了。
——但是这个女的。
这个继承者不够格,她没按规则来,她没给人留活的机会。
记得后面有一部,专门提到了。
——看完了。
还是精彩!
我以为只有第一部那么精彩,没想到这一部也那么精彩!
↑2024.4.4
随着2004年《电锯惊魂》的一炮打响和巨额票房,狮门影业急不可待地想要再拍续集,但前一部的编导温子仁和雷·沃纳尔正致力于另一部恐怖片《死寂》的制作,这时一个MV导演达伦·林恩·鲍斯曼的本子进入了视野。
这个剧本其实是鲍斯曼的处女作,却因为与《电锯惊魂》太过雷同而被许多制片厂拒绝。
直到急需续集剧本的制片人马克·伯格以及奥伦·库勒斯看到之后,决定将这部原名为《绝望》的剧本用在《电锯惊魂2》上,并让鲍斯曼亲自执导本片。
虽然一鸣惊人的温子仁没有担纲导演,不过仍作为制片人参与到了本片当中,还帮助鲍斯曼对剧本进行了润色,最终保留了原稿中的角色、机关陷阱和死亡方式。
从财务角度来看,《电锯惊魂2》是绝对合格的,成本只有400万美元,而票房高达1.47亿,比第一部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于口碑则褒贬不一,当然这就见仁见智了。
个人感觉第二部在血腥和野蛮程度上要超过前一部,开篇的死亡面具已然能够收割下大量粉丝的膝盖,要自己从眼球后面挖出钥匙打开即将闭合的面具,不是一般的重口,也紧扣第一部中「死中求生」、「自我救赎」的核心设定。
然而对比疯狂怪诞的杀人手法,影片在中心主旨和实质内容上却并无突破。
与第一部中大部分的暴力行为都隐藏于屏幕之后不同,本片的暴力和死亡表现在明面,同时竖锯叔也从幕后来到了台前。
当然,他最大的武器仍是头脑和对人性的把握,虽然孱弱的病体遭到了埃里克警官的胖揍乃至奄奄一息,可笑到最后的还是他。
片中还补充了关于竖锯的一些角色设定,在变成「杀人狂」之前他曾被查出罹患癌症。
不过令他走上这条路的却并非健康问题,而是自杀失败,在车祸中大难不死,于是决心把余生的时间花在研究人类的本性上。
影片的故事线分为主次两条。
主线依然是密室逃生的套路,上一部仅仅是两人被困在盥洗室,这一部作了升级,人数来到了八个,房间也增加了不少。
剧组的设计师一共设计了27个布景和机关,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针头陷阱」,角色之一的阿曼达被扔进了里面寻找钥匙,万针攒身的镜头让人遍体生寒。
为此剧组一共用了12万支针筒,并换上了光纤针尖。
而扎在演员身上的针头,有些用了假手臂,有些实际上是插在她衣服下面垫子里的纯针筒,眼尖的观众应该可以在一个穿帮镜头里发现她背上的垫子。
另一个是「手陷阱」,角色之一的艾迪生寻找解药心切,结果双手同时被倒置的刀片卡在洞里,继而进退两难流血致死。
其实要拿到解药并不困难,玻璃盒的另一边明显吊着一把钥匙,但在精神濒临崩溃的情况下谁还有余力去仔细观察?
说到密室逃生,1997年曾有一部《异次元杀阵》是这类元素的经典代表,与其相比《电锯惊魂2》的设置显然要低端了不少。
不过,密室逃生的核心在于「囚徒博弈」,亦即被困者就算是有相同的利害关系,也会倾向于相互伤害而非合作共赢。
换句话说,人性永远会将个人利益放在最优的位置,甚至最终作茧自缚,个人的理性往往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
这一点在本片中愈加极端,留给八人的时间只有两小时,而解药只有一剂,在求生本能下更难免会自相残杀。
故事的副线则是竖锯叔和埃里克警官的较量。
竖锯要整的都是戴罪之人,埃里克作为警官劣迹斑斑,多次强迫别人承认莫须有的罪名,而作为单亲家庭的父亲,对儿子也漠不关心。
因此,竖锯设局将埃里克的儿子与那些他曾陷害过的人关在密室,再用事先录下的视频诱使埃里克入瓮。
而事实上,埃里克的儿子根本没事。
就像他在游戏的开始对埃里克说的那样:「规则很简单,你要做的就是坐在这里和我说话,等时间到了你会发现你的儿子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可惜警官既理亏心虚又担心儿子安危而丧失理智,又能怪得了谁?
竖锯叔是「杀人狂」不假,但自有其固守的原则。
在西方语境中,「游戏」的特征有二,一不能作弊、二必须接受输赢。
竖锯对游戏规则的维护是强有力的,游戏失败的指向是惩罚,不遵循规则的结果亦然。
从表面看,竖锯强制将「玩家们」纳入游戏,并迫使他们接受游戏规则,然而他又会给予对方趋利避害的隐性提示。
这些提示从结果上看都是有利于玩家的,只是玩家们多半出于自卫和警惕而拒绝听从,导致惩罚的降临。
竖锯叔以审判者的身份自居,用强势的游戏意识和规则精神践踏玩家的侥幸心理,惩罚和检验的无非都是人性。
本系列相关影评【系列补完计划】《电锯惊魂》:杀出了哲学,狂出了人性♑
因为是先看了10再回来补前作,在对竖锯本人的“助人”理念已经有了概念后再看2其实是有点矛盾的。
密室里的人被聚集在一起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都曾经被马修伪造证据诬陷入狱(虽然他们本来肯定也是有别的罪),竖锯的目的看起来并不是让他们悔过,而就只是让他们来威胁Daniel的安全和刺激Matthew(并且最后死去)。
就很怪 感觉有点违背竖锯的理念。
密室里一共八个人,不算npc阿曼达(应该是没中毒)和Daniel(感觉就算中毒也很轻 最后才吐血 出来后应该有解药)也有六个,电影里我记得好像也就出现了五管解药,就算是他们不可思议的和平的选择了合作(感觉有些机关还是很难的没反应过来就寄 比如Obi那个焚化炉),也还是要有人牺牲?
那这样最后感觉就合作不了啊大概率还是暴风雪山庄互相厮杀……(也有可能是房子里还有其他解药只不过他们没发现也没拍出来哈)(说起来因为先看的10 知道Amanda和John是一伙的 所以观影时有了这点心理预期和保障 感觉少了点紧张感 很遗憾😢)但毫无疑问John选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对Daniel造成威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其实竖锯也就只是在报复社会(或者说 报复伤害过他自己的人),其余人只是棋子而已,好像也不是很在乎他们的死活呀……开头也没给他们什么“选择”(话说一开始的那三个警察不知道寄了没 包括第一部的辛和黑哥我也觉得死得挺冤的)……总得来说这部没太让我感觉到John对于他人生命的尊重 除了确实把Daniel救出来了之外(。
)当然 竖锯本身就是恐怖片里的反派!
所以就算他逻辑说不通 都bt连环鲨人狂了要什么逻辑 除了阿曼达总不会真有人认同他的理念然后把自己代入到他本人发现他的逻辑站不住脚吧(在骂看完10后以为John不算是传统反派的我自己)p.s.那个黑哥好惨 叫什么来着 Jonas 感觉他人还挺不错的(虽然不知道他犯了啥罪)p.p.s.但我确实很喜欢密室逃脱(?
算吗)/暴风雪山庄(?
变体版)这类的模式!
时间差和地点差的诡计还有竖锯的双关设置也很牛哈哈哈 虽然现在来看时间差也不算新鲜的诡计 但拍摄和表现手法确实让我反正是一开始没猜到 最后真相大白的那段还是很让人头皮发麻的 p.p.p.s.没想到call back了第一部……我的Adam死得好惨🥲🥲🥲再再再再最后:但是景茶好蠢 都好蠢 除了女警之外感觉都没脑子(不过女的除了有脑子外好像也没干啥)。
尤其是Matthew 不过会因为急于破案而对嫌疑人施加暴力和伪造证据的jc 估计也就这样了😅
我起初认为电影,一般拍续集的,很难连贯上前作。
大都都是重新开始的新的故事,只是主角没变或者有其他什么共同特点。
比如,最终幻想,寂静岭这些游戏的续作,大都没有连贯上前作。
之所以是这样,主要由于大家不确定自己这座作品是否卖座,是否能再出续作。
不过,电锯惊魂系列的连贯性我实在佩服,以至于我怀疑,从第一座开始就已经筹划第三座了。
其实,我不觉得电锯惊魂有多么惊悚和血腥。
我觉得这是一部反映人性的电影。
SIN ,是原罪,电影所强调的人的罪恶。
每个人都有的,对求生欲望的缺失。
对于自己生命的蔑视。
《电锯惊魂》系列,一套彻头彻尾的变态恐怖片。
这两天一直沉浸其中,好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自己把自己吓得不轻。
昨晚大约三点多突然醒来,觉得眼前都是片中的景象,再也无法正常入睡。
我是拒绝恐怖片的,因为我知道自个儿胆小,容易产生恐怖后遗症。
看恐怖片有点自虐的味道,不敢看装着胆子看,残忍的血腥的场面把耳朵捂住。
听不得那种声音。
不过坦白来讲,片子拍得真不错。
美国人干点变态的事儿也是满不错的。
看了两集,在叙事上节奏非常紧凑抓人,环环紧扣,即使看过一遍也会毫无保留的沉浸其中,我想这是靠躲在门后吓人的国内恐怖片无论如何都达不到的。
最变态的是他一改以往大团圆的结局,每一集的结束都会把恐惧和绝望上升到极致,片尾曲响起,仿佛是输送给紧张的快要窒息的观众的一口氧气。
天啊,世界上千万不要出现这样的变态狂!
God bless the world!
片子出了很久,我才鼓起勇气看,看的动力是因为这个电影拥有神奇的票房和低廉的制作成本。
的确看完有着强烈的心理震撼和生理刺激,这个制作过《撞车》和《梦之安魂曲》的公司,确实很有一套。
http://www.mtime.com/movie/company/507/distributors-2.html 狮门影业公司发行和制作的电影目录。
《战争之王》和《水果硬糖》、《cube2》都是特别的片子。
比较合乎我的口味,呵呵,所以我觉得这个电影公司很cool,也是为了说明我口味也不错吧。
做为一个后起之秀的小电影公司,他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官方网址:http://www.lionsgate-ent.com在一个台湾财富杂志上看过关于这个公司的传奇成长经历。
受益匪浅。
回头说说这个片子,很多地方都比较爽。
一开始就会吸引你,一开始不用费脑筋,只是觉得很特别,特别的甚至有点简单。
节奏上非常的爽,你会觉得这是少有的废话很少,装b镜头少之又少的片子,干净利落,只要开始,你不会想中途去做点别的或者睡着,或者按快进。
因为有设计的斗智斗勇环节,你会不断在经历感官血腥刺激的同时有种在和凶手斗智的错觉,一步一步的带入,有种很类似迷失那种一个人牵出一堆故事的大容量阅读快感。
你会觉得一开始的简单粗暴,变得慢慢的深厚起来,居然这样一个貌似商业的小成本制作,居然还是很有味道的。
里面有独特的价值观审判。
颇有哲学意味的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的黑色幽默,有痛批丑恶人性因果报应的感觉。
当然你享受的是比杀手更高智慧的上帝视角。
这本不是恐怖片,其娱乐价值的可玩味价值很高。
最可怕的是你的选择,你是让你一步步走向绝境的恶魔,你同样也是可以拯救自己的超人英雄。
当然,这个片子刺激和娱乐为主,说太多就不好玩了,享受吧,你会觉得看片时候时间飞逝,全身紧张但又很期待看下个片子呵呵。
最后给自己说一句:斗智斗勇,别斗脾气。
因为这个,周末很愉快。
呵呵
根據慣例,無論本地或海外,近年的電影的續集都不會被看好,尤其在第一集的時候出乎意料地大賣的情況之後,它的同門或是連生兄弟姊妹多屬「怪胎」,不看也吧!
而且我近來常常說現在做電影的都「乾塘」了,上述的續集是其中一種招數,繼而就是改編、重拍。
談得上有新鮮感,能令觀眾留下印象的廖廖可數,又要顧及市場需要、票房等,難道的確甚高。
電影界中的前輩不敢作嘗試,機會藉此落入一些新晉手中。
上集《SAW》的導演James Wan首執導演筒,成功以低成本拍出一部有水準的電影,令他名利雙收當然不就是這麼簡單,他說「沒有資源就是他的靈感來源」。
今集電影公司再次用上新晉導演Darren Bousman,也算得上為《SAW》系列帶出新驚喜。
而看過《SAW》的觀眾可能能夠感受到這個電影系列的賣點其實不是在於血腥暴力,而是故事中緊扣的情節跟那令人值得反思的深層意義。
究竟那個幽閉密室會否令您產生恐懼,抑或是您也對Jig-Saw的所作所為感到認同?
認為像Jig-Saw這樣的病人這有權行使他自己的一套極端道理。
雖然,受害者的遇害橋段,各式各樣的機關及大部分的疑團都有些兒熟口熟面,跟上集的對比不大。
而在大屋起首的時候還以為會老土地加上一段《大逃殺》的情節,因為這裡出現了一個參加過競賽而勝出的選手再次重臨,其他受害者的茅頭首當其衝落在這位健兒身上。
中段的流程現在當然不便透露,不過故事中兩段相同的關係落在不同處境,誰是天使、誰是魔鬼、誰又給別人牽著鼻子走?
而換句話說,兇手是仁慈的?
而結局令我感到驚訝的是,舖排下來的都使我只懂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片中的剪接手法似乎都把觀眾誤導了(至少有我),當然是直至那台電器出現為止,現在我明白為何當年《SPEED》中的退休破爆破組組員會如此氣忿,當局者迷一樣蠢。
最後,一條預先舖好的後路亦明目張膽地放於觀眾面前,「我地拍第三集喇」,果然上網一看已經有公佈,《SAW III》將於2006年萬聖節上映,希望到時這個神聖三部曲有個圓滿結局。
《SAW II》 : http://www.saw2.comhttp://kahsone.blogspot.com/2006/04/saw-ii-2.html
saw7这马上都要上映了,现在只看了saw1、saw2,只能在这个有限的范围内说下想法。
毫无疑问,saw1是最精彩的。
其实,好多电影往往都是一炮而红之后就陷入尾大不掉的状态,总是拿后面的和前面比往往是值得商榷的。
我觉得对于电影,漏洞和穿帮自然也是电影的一部分:1,比如2中最后猛男自己动手切下脖子后面皮肤,看似漏洞太大,其实我觉得正是通过这个让人感到惊悚的场景在结尾给电影加分,这个场景就如saw1最后医生自己锯腿一般,正是用这样血腥的情节升华影片,这里过于考虑什么逻辑就没意思了,电影讲的是感受,当然,只要不是太过于明显的漏洞,否则就不叫看电影,那就叫吹毛求疵了,不过好多时候我们都是这样干的,O(∩_∩)O2,好多人说2对这些猎物的背景以及为什么选择没有深层次的暗示,我觉得更大程度上是人物多了,没那个时间去说,也很难连贯在一起有一个好的剧情解释,即便连到一起也只是有点啰嗦,让电影减分。
索性把它放到以后的续集里说,留到续集里增补漏洞,或者根本就不再说了。
3,至于密室并不密封,为什么毒气还会见效。
这个不一定一定要非常密闭才行吧,要不怎么呼吸呢?
4,我不明白的一个问题是,最开始警察是如何知道约翰的住址进行行动的?
5,为什么最开始不根据提示看看各自身后的号码?
6,为了解释大家对羸弱的约翰怎么会把这么多人绑来,剧情里加入了捕猎者奥比的角色。
7,其实一开始,导演就埋下伏笔,告诉我们那个做过猎物并胜利的女同志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她一醒来就值得录音机的位置?
不过和saw1一样,saw2最精彩的地方也莫过于结尾部分了,那句熟悉的“Game over”俨然成为电锯的代名词了;实在经典,短短的几分钟令整个剧情峰回路转,而之前觉得有点过于像心慌方了,最多给三星,看到最后,决定给四星,继续看下去。
开局一共8名受害者,白衣肌肉男、红衣妹、黑人、男主小孩、衬衫胖子、金发女、阿曼达、绑架犯,所有人都吸入了毒气,想达成完美结局让全员活下来要在两个小时内收集8支解药。
白衣肌肉男
红衣妹
黑人
男主小孩
衬衫胖子
金发女
阿曼达
绑架犯 第一个房间,通过录音可以得知有一支解药在保险箱内,密码由8个人脖子后面的数字组成,排序在“彩虹的彼端”,其实只要有一个眼睛正常的人都不大会看不到,毕竟白衣男起码是脖子完全暴露的吧,但有可能大家解不出来“彩虹的彼端”是什么,所以这一支可以忽略掉。
然后就是开门的机关,只要没有白痴犯贱贴着那个猫眼,直勾勾对着门站就不大会减员,但房间狭小也难免会有意外。
第二个房间,火炉房间,通过录音可知中间的火炉里有两支解药,但有一支拿取是有风险的。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电影里绑架犯拉了三下,给人感觉有三支,但我们就按照两支来算,绑架犯起码可以安全地拿到一支,周围人完全可以要求他先把第一支先交出来再拿第二支,不然就弄死他,在拿第二支之前也完全有时间和能力去把狼牙棒卡在炉子口,避免伤亡,哪怕炉子门关闭的力气很大,直接干断了狼牙棒,那也可以争取一点时间。
而且炉子另一端就是玻璃窗,电影也是有用狼牙棒敲碎了玻璃窗,旁边是一个穿着多件衣服的尸体,也就是说只要他们聪明一点,完全可以先用狼牙棒敲碎玻璃窗,然后让绑架犯进去,狼牙棒卡住炉子口,把衣服系在锁链上,另一边的人通过玻璃窗抓住衣服的另一端,等绑架犯出来后再把狼牙棒拿开,拉动衣服把解药带出来,这样基本就能拿到两支解药,要是担心时间久了衣服质量不行还可以让绑架犯用他自己的。
第三个房间,针管房间。
通过录音可知铁门后面有解药(不确定多少,但起码有一支),但要在4分钟内在密密麻麻的针管坑里找到钥匙。
由图可知,坑的深度大概在1.2米左右,换个鞋底硬的沿着边平缓着地的话,基本不会受伤,而且阿曼达前面是有拿过铲子的,当然她是内鬼可能不会说,但旁边就是男主小孩,只要他眼睛正常应该可以看见,当然可能因为时间紧迫导致紧张想不起来。
基于以上分析,他们在理论上是有一定概率能拿到解药的,但难免会有意外,所以这份解药我们也忽略不计。
第四个房间,玻璃房间,需要受害者把手伸进去去拿解药,但同时手也会被刀片卡住,底部洞口大小也限制在只能通过一只手,无法通过他人帮助。
这个时期毒素已经发作并开始快速减员,假如前面的解药都拿到,那么团队状态应该还算良好,那么可以使用狼牙棒击碎玻璃帮助,同时也可以拿到解药,前提是它还没有撒掉。
但这个情况还是过于理想,首先是这支解药太过脆弱,获取过程中容易像电影里那样撒掉,其次如果前面没有拿到任何解药,那么这个时候的队伍就会像电影里一样爆发严重内乱,所以我们也选择忽略。
最后,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如果以理想状态拿到全部解药,那么应该是5支解药,受害者基本和男主有过节,男主小孩大概率轮不到解药,阿曼达一直到最后身体状态都无比良好也有一定概率轮不到,而男主小孩又是阿曼达计划的重中之重,起码不会让他死在镜头前,基本上也就是说可以存活7人,如果针管房间的铁门后面有复数解药,那么可以直接达成完美结局。
反过来,如果以最差状态来思考,那么起码火炉房间是可以安全拿到一支解药的,起码可以幸存一个下来,那么阿曼达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废弃原先计划让他活下去,要么设计杀掉他,也不能算完全的坏结局。
当然电影里绝对是Bad End。
因为最终BOSS已经在第一部结尾出现,所以很多人都说,不好看之类的。
其实并非如此。
第二部的故事更完整,继续深入第一部在探讨的内容。
而且正如第一部,导演编剧给了观众很多小细节,提示我们通过这些细节来找出谁是真正的幕后主谋。
这是一个能让观众真正参与进去的系列电影。
期待
玩了把密室逃脱 从道德制高点去批判人性 但还有漏洞 想深刻的探索 却似乎话没说圆 宗教式的反思人性中的恶 自私 贪婪 不珍视生命等等 可人无完人 哪能世界上的人各个都正直有道德 经历过黑暗就会成为新的暗黑 这种黑暗本身也是值得同情的 不该遭到如此严重惩罚 惩罚罪恶的神圣本身也是恶
这个把录播当直播的玩法后来被《24小时》第八季拿走用了。
没有期待的精彩,从众人开始探索密室,进入的第一个地下室就能猜到谁是大boss了,基于对电影前四十分钟的铺垫,John必定不可能一个人完成这些,所以最终的结果也不出意外。倒是对整个故事的走向以及警察儿子的安排比较精巧,最后一路跑回上一集的厕所密室的确挺赞!继承者的安排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14年重看,第二部换了导演风格有些变了,更追求血腥也更不合理化,不过看这片子还较真也太累了,Saw片子看到最后总让人总结就是一句一开始就好好听人家说话就不会发生后面这么多事了。不过时间差这点跟最后真相出来还是挺妙的
缺少点悬疑,多是虐杀。这样片子我一年可以想十部
创造了惊人票房,出续集是必要的!构架比第一部差许多,结局又玩圈钱出第三部的节奏!“不珍惜生命的人 ,不配拥有生命”——也成为当年电锯迷们强势装逼为这自以为是,杀人为乐主题圆滑口舌之争的经典语录!PS:高中 DVD打码。
Saw真的是太恐怖、太血腥了,从开始看这部电影到结束都让我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第一、二部,模式基本相同,并没有什么突破,倒是更变态...不推荐看!
2.5
故事开始时,埃里克·马修探员成功追捕到了“竖锯”,然而,“竖锯”告诉探员,他的儿子和另外几个陌生人被困在一栋被改造成死亡陷阱的房子里,在这栋房子里,人们需要通过解开各种致命的机关和谜题才能生存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探员被迫参与到拼图杀人狂的游戏中。此片揭露出“竖锯”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解释了他为什么成为疯狂连环杀手的原因。阿曼达也成为“竖锯”的门徒,而探员正是她的第一个游戏测试者,当作是陷害她入狱的报复。影片残酷而血腥镜头让人不寒而栗,实在不想再看第二遍了。
高潮:线人被在眼珠后面塞入了一片钥匙,要他自己剖出来。于是他……等一等,什么样的手术才能达到这么精密?不用麻醉是不可能的,而麻醉后线人醒来居然没有感觉剧痛、不会晕眩、没有异物感?难道是麻药还没有失效——那么剔除眼球也就不应该害怕了? 这个立论一开始就不稳,后面的叙事自然不让人
...maybe one day I'll be designing games for people to play
妈的居然又回那个厕所,我已是生无可恋脸...
当年看第一部的时候就不喜欢特别喜欢,但还能看进去。这第二部是真看不进去啊,血腥依旧,但那么多人真的让我非常讨厌,这种人多连喊带叫闹哄哄的电影我特别受不了。但是也不都是缺点,悬疑反转做的还是不错的,前一小时特别难熬,后半小时还不错,利用监控点时空错位有点意思,而且进入了第一部那间屋子后确实有点背后发凉。那个女孩是典型斯德哥尔摩吧。这种小成本惊悚片的创意用一次让人惊艳,用第二次就没什么意思了。和第一部差距巨大。为了拿勋章才看的这部,而最恐怖的是勋章榜单里还有第三部。。5分
编剧想象力下降,单纯血腥作为噱头。
电锯系列确实很好看,自己不敢看但每次和C看都觉得很过瘾。片子本身的高智商很有趣,也算得上每集都有对人性呀神马教育意义的探索,今天C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为什么这个好看?在血腥紧张和高智商之外有一点非常有趣,就是Dr说的一切都是“真的”,你只要按照他的游戏玩就行,但正常人不会也不能。
第二部感觉没有第一部好看,这部真的只有血腥,没有什么悬疑的部分,后面的结局还是没有想到,意料之外吧!
故事框架已然没有第一部那么有足够的张力,“一个接着一个死去”的老套游戏也无甚新意,无外乎“死”的更刺激,可谓“血染的风采”~
虽然血腥暴力升级了 , 但是剧情逻辑就变得想当的弱了 , 70%细节完全经不起推敲 , 最后倒是又玩了个大逆转 , 但是表现手法太过牵强 , 什么都突然发生和什么都很容易发生和阿曼达直接变卧底都很难令人信服 , 当然仍然是一部精彩的电影 , 可惜因为本身是续集 , 被人拿来和开山神作第一部比就差得很多了 .
真喜欢john 时间差和内鬼是亮点
I wanna play a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