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神奇的一部片子。
背景设定有点80年代otaku动画的感觉。
新亚洲,除了日本全部回到上世纪上半,而日本则是变成类似阿基拉式的高科技未来世界。
美国人进出亚洲国家如入无人之境。
机器人并入人类世界几乎没有任何差异性。
看起来与其说是银翼杀手,社会面显得更简单,更像是某种80年代日本科幻动画中的感觉,奇思幻想但比较粗糙。
剧情的话,男主死了老婆没了生存的意义。
军方以老婆还活着为由,引诱男主去执行任务。
男主发现任务目标是个有超能力的孩子,于是打算救他反叛美军方。
最后救了孩子救了下层世界,顺带手救赎了自己。
就很老套了。
动作特效大场面有,但真的不多。
不过我觉得最好的地方是,导演没有用近几年好莱坞特效最喜欢的加入超大的滤镜来让画面显得不那么真实。
这片子的所有特效看起来都异常真实。
尤其是那种光线投射到特效物体表面的颜色,非常真实。
老实说,我烦透了这几年好莱坞特效使用非常重滤镜的做法,让整个片子看起来很失真。
这一部最大的优点可能就是特效看起来真实吧。
但问题就是我上面说的,大场面真的不算多,很零碎。
就让我觉得,看了一遍好像不过瘾,但特意去看第二遍吧,不管是剧情还是特效的内容上,都好像又不是很能提起兴致了。。。
看了下导演,是侠盗中队的导演,那就没错了。
我这几年最喜欢的星战电影就是这部。
而这部让我最喜欢的,就是最后大战那场戏。
沙滩上的大战,看起来非常真实。
和这一部一样,没有加入什么颜色滤镜。
总的来说,这片子值得去影院一看,但也就一看吧。
一星给视觉音觉特效一星给小朋友的演技这个剧本写好以后,但凡用现在这种初级的AI过几遍,也不至于有这么多脑残的硬伤,这么多不合理的设定,这么多让人无语的故事桥段。
机器人炸弹冒着枪林弹雨往敌人阵地猛冲,最后就为了多冲几十米搞个爆炸?
请告诉我一个理由,这里为什么要用机器人,而不用导弹?
最牛逼武器都抓到了,为什么要把那个黑人找来关闭它?
直接毁灭很难吗?
脱裤子放屁吗?
月球航班拒绝返航,直冲游牧者号居然都不击落?
这么牛逼的超级武器太空船,人类的希望,就7个轻步兵负责安保?
整个人类世界除了游牧者号上那几颗导弹之外就没导弹了?
人类可以用存储器激活记忆,为什么AI阵营不会?
还让他们精神领袖沉睡了5年?
AI为什么要信宗教?
太扯了!
还做成罗汉的样子的雕像,无语…我一直觉得,最后人类一定不可能与硅基生命共存,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最后的决战,一定不是电影中表现的这样。
(7.5/10). 结合侠盗一号和哥斯拉来看,加导多少是有些朴素的反帝情怀在的。
可爱的人类幼崽加上自带疏离感和悲剧气质的人工智能,对我这种观众来说是比较取巧和犯规的组合,不需要什么精巧的设计和厚重的剧本就可以赚到一些眼泪,属于捏脚师傅仗着自己对于人体解剖知识的熟悉一通对着肾反射区猛攻:就算按疼了也不代表你手艺好。
虽然影片中对于的AI的畅想毫无新意,也无思辨性可言,基本上是皇帝的金锄头式的想象,把人类的那些七情六欲一厢情愿的投射过去,全然不顾这些人之大欲对于AI的存在形式来讲有没有道理,是不是脱了裤子放屁。
不过总还是可以解释,无非是人类作为创造者,把自己的那些生死情欲一股脑的移情了过去,从源代码上就给人家就是这么设定的,也没有给人家修改源代码,自主进化的权利。
鉴于我们的生死疲劳是造化的盲眼丹青手无心画成的一片伤心,那AI的七情六欲归根结底同样是造化经由我们的手画成的,无非是多经过了一层迭代,一次转包而已。
既然都是设定如此,那AI的眼泪便一点也不比我们的低贱。
最后,加导的电影给我的感觉就像他本片的音乐选择,你说选月光和Radiohead有什么艺术开创性在里面吗?
也没有;是不是臭了街吧?
确实是。
但每听一次,还是会身不由己的感动一次,根本逃不了。
从电影院出来,我是痛苦到完全不想说话的。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这是我近期,和可以预见到的未来,能看到的最悲伤的一部电影。
从开篇的fly me to the moon到结尾德彪西的clair de lune。
人类作为Artificial Intelligent的创造者,作为另外一种智慧体的造物者,完全不配啊!
Are you going to heaven?
No,you gotta to be a good person to go to heaven. So we can’t go to heaven because you are not good and I am not a person. 人类一直在喊着AI在制造终极Weapon,其实他们只是在保护一个可以如人类般成长的小孩,一个会哭会笑喜欢冰激凌,会爱人也渴望被爱的可爱小孩。
可笑的是,一直无所不用其极地追杀这个孩子的女长官,在企图杀死孩子的时候,仍然在被孩子保护着。
AI战士在意识到自己被Target之后,本有逃过一劫的机会,却在看到藏身安全处的女人孩子,选择了跑向相反的方向被炸死。
灭绝AI的起因是洛杉矶被核弹引爆,但是后来也证明了是人类的coding error,AI被人类扣了锅,哪怕他们发展出了文明艺术和宗教,仍然被大规模的屠杀,甚至那些同情AI的人类也被自己的同类屠戮。
我想,那些人类为AI流下的眼泪,那些AI为了保护人类作出牺牲的决定,还有男主和小孩最终都获得了救赎,AI和会为他人的不幸感受到悲伤的人类,都是可以上天堂的,因为under the shell, we r the same。
人类不可以随意开发AI,不是因为科技不进步,而是我们真的不能高估人类的道德,我们不配成为造物者,我们无权决定另一种智慧体的命运,如果造出来了,就像爱孩子一样爱他。
真的,不能负责,千万别生!!!
这个小女孩主角!
演技神了!
一点点的违和感都没有!
咱们能不能跟人家学学演技???
2023美国科幻片《AI创世者》,全球累计票房1.03亿美元,定级PG-13,豆瓣评分6.2,IMDb评分7.0。
《银翼杀手》+《阿凡达》+《超能查派》的混合体。
好久没看机器人电影了,这些年优秀的机器人电影不多,我对机器人电影的深刻印象还停留在《阿丽塔》,《阿丽塔》之后好像没什么印象深刻的硬科幻机器人电影。
影片的故事很像《阿凡达》,人类都是反派,人类不是主角,故事都是反抗人类,机器人群体的设定很像《阿凡达》中的外星人,反派女军官很像《阿凡达》中的反派男军官。
影片的视效很好,特效精良,有未来世界的大气势,有《沙丘》的那种大气魄。
这种大场面大气势的未来世界硬科幻片,有段时间没看到了。
影片有些虎头蛇尾,铺垫了很多小孩的强大,本以为小孩是什么狠角色,会在高潮戏中大展拳脚、秒杀反派,结果小孩除了遥控能力并没展现出多么厉害的超能力,结尾预示着小孩成为机器人部落的首领。
本片的内核本质是家庭片,小孩是男主与女主未诞生孩子的机器人化身,男主不遗余力保护小孩,既是因为小孩是妻子的作品,同时也有父爱的成分在其中。
机器人科幻片都有个共性的通病——为了突出视效上的硬科幻,非要让机器人看起来很机械化。
事实上,具备生产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时代,一定具备制造仿真放生外形的能力。
本片中的机器人,还是“超能查派”的机械化味道,这是不可能的。
不过,如果电影中的机器人仿真人形化了,电影也就没什么硬科幻味道了。
看电影嘛,不必太较真。
影片虽然并不惊喜,但并不失望,更不是烂片,豆瓣6.2评分过低,没这么惨,IMDb 7.0差不多是我的观感。
值得一提的是,结尾小孩先哭后笑的长镜头,让我想到了恐怖片《珀尔》结尾女主对着镜头笑的长镜头。
黑人拯救世界没问题,但是不得不说这个黑人的情绪还是有点难以捕捉了,而他的讲话又不那么深沉,又没有什么智慧,导致就有点怪怪,好像这个角色轻飘飘的。
回过头我们看到小女孩的表情深意就让人屏息而有所震撼,并基于她的身份而自洽。
创意、美工和摄像都很棒。
前面都挺酷,一直到Colonel Howell被日本人发射的吸盘炸弹吸住,这里开始就有问题了。
如果让小女孩用意念控制炸弹,炸弹beep到最快时停下来,那么接下来免于一死的女上校心灵受到触动,然后得到核弹在洛杉矶爆炸的真相并上报。
然而政府军方必须隐瞒真相,并且告知女上校你该退休了之类的桥段无所谓都可以。
所以女上校在后面协助黑人和小孩有惊无险地登上游牧者号——这个过程中小女孩的力量不断增长,精神的、人性的、科技的甚至是神性的等等各种力量,最后她完美地控制了游牧者号,发布了核爆炸的真相,并永远守卫仿生人、机器人和人类的和平,这才算是把这戏演完了。
因为在通道里控制汽车翻车后黑人和小孩逃生再上飞机接近游牧者,这太困难了,太舍近求远显得有点扯淡。
光翻车就有可能造成你俩残疾了,更别说那时代的安保和军方力量有多强,何况你俩是有很长的距离是需要肉体移动的,凭什么能逃避追捕呢?
除非一开始的设定是黑人打过牛逼血清之类的玩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也没有必要。
而且小女孩的施法本来就长,还那么容易被打断的话,那她还能造成多少威胁呢?
要除掉小孩子,军方居然让黑人来操作,还告诉黑人由军方做的话会比较残忍之类,这里纯鬼扯!
纯败笔!
为了消灭机器人不惜连平民都炸死的军方这会对这个小robot又升起什么鬼同情心和不忍了吗?
可能吗?
这么“严肃”和严峻的事情,军方不得把小孩压成薄饼再烧成灰再还原成一颗钻石才放心吗?
最严重的问题,是最后还是用炸弹炸毁了游牧者号,那这小孩造出来的意义就丢失了太多了,前面已经说了要靠小孩结束这一切,结果还得靠个黑人的牺牲?
游牧者的炸毁了战争就会结束吗?
依人类的尿性是不可能的。
这个炸弹使得这个影片华丽出场后又黯然失色地结束。
黑人和maya在游牧者炸毁前最后的拥吻可能会带来点小感动,但是意义呢,这不是一部爱情片!
不是吗?
而且使得插入maya的芯片的结果太肤浅,就是为了还愿——黑人希望用所有一切换得和maya的一次相拥。
这个芯片被激活后maya其实更重要的是告诉和嘱托小女孩爱人类爱和平揭示真相等意义才对不是吗?
没有然后你俩再相拥死去都不迟呗。
对于很多人批评的机器人种地、睡觉等,我觉得不是问题。
AI发展到那种高度时,机器人还像机器人那样做事有什么意思呢?
肯定是更加无限趋近于人类才够看对吧?
那么程序设定使得机器人具有一些人格和习惯是完全合理的。
好比,你找了个仿生人老婆,你最后肯定不会满足于她仅仅是用来做爱,她得有很丰富的人性。
那么人性从哪来?
就是千丝万缕的人类细节,不是吗?
这些都得设定进去,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其中包括粮食和宗教。
后来人类对机器人爆发了战争,这些人性的程序届时依然存在,这就合理了。
这部片子,智力但凡正常都看不了,只适合低智商的人看热闹!
电影中的亚洲人,被描述得简直就像未开化的原始人——智力低下、呆若木鸡;而且,导演对未来、对科技的理解也幼稚得近乎无知。
片中的AI,看起来就像劣质的工业机器人,和美国大兵比起来,更是弱爆了。
美国人又一次在拯救世界——唉,实在看不下去,想吐!
看一半,退出!
这就是一部无知、自大、自以为是的人拍的,低劣的娱乐片!
老外非常喜欢拍末世,大概这样的故事,能起到警醒作用吧。
但是,拍得太多,貌似让人有点麻木的意思。
故事开始,一场核爆就把老美本土给炸了,这是911的升级版。
接下来的应对措施,和911应对措施也差不多,无非是开始宣战。
矛盾的重点,是关于AI的开发问题。
老美吃过亏了,当然坚决抵制。
但是,“这事儿你不做,别人会做”,如果你选择不做,那只有阻止别人去做。
此时,老美已经开发出大杀器了,这样的太空武器,几乎可以横扫,但为了表示“人道”,还是需要出动“无间道”。
小华盛顿的出场,有了点喜感,在这部电影里头,至少可以看得出来,小华盛顿不再满足于模仿老爸的表演套路,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只是,老外是有多迷信“救世主”的故事啊,《黑客帝国》已经把这方面的事儿演到天花板了,此后的,都是模仿,何必呢。
然后,卧底任务失败了,小华盛顿不仅败给了任务,还败给了家庭。
人生双失,决定摆烂。
老外就是有这个底气,全世界毁灭跟我也没什么关系,我老婆没了才是重点。
但是,但凡这么表示的,会立马因为“家人”,乖乖的随便“编剧”摆布。
说实话,故事里头的建模,有相当的水准,绝对不是塑料感的敷衍骗钱。
最后小华盛顿劫持飞船入港的镜头,可以媲美星战的感觉。
然而,除此之外,实在没什么新鲜的。
小华盛顿在这场生存游戏中,渐渐明白了战争的“真谛”,决定反水。
这样的桥段,实在实在没什么可说的。
为了表示,故事里头的狗狗和猴子,都站在了正义的这边,以表老美发起的战争是多么的荒唐。
通过猴子,故事就告诉我们炸弹的威力有多大。
但是没想到的是,这炸弹的威力实在超出了想象,原来,这“炸天”的太空机器,禁不起炸弹一炸,真属于实力“炸天”。
这部鬼畜的电影,网上的口碑貌似还不错,也是见了鬼了。
挑挑,有趣的镜头也不算很多,这个算一个吧。
上头写着“美国陆军”的炸弹,乖乖的向小孩下跪了。
另一个,大概是“机翻字幕”惹的祸,但字幕组表示,这个锅,字幕组不背。
如果,AI有这水准,幽默级别是达到了。
最后,如果阴谋论一点,这是个危险的信号,请注意,这里头的字幕,可是有两种文字表达的。
另一方面,老美的电影里头,一般不会出现核爆场面,这次,直接把核爆“安排”在了本土,是不是在向大众透露,老美,并不惧怕本土的一次打击?
刚刚看了人生中的第一场首映,趁着还未受到其他解读的影响,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首先这部电影似乎在刻意唤醒人们对越战的记忆: 白人男性美国大兵在东南亚的村庄里烧杀抢掠,甚至连孩子和狗都不放过。
要知道好莱坞电影的底线就是孩子和动物,无论是变态,僵尸还是外星人,遇到孩子和动物也得手下留情。
而片中的美国大兵利用孩子的宠物狗来逼供,可谓禽兽中的翘楚,人渣里的急先锋。
而这场人和AI战争的源头,是人类程序员(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应该是一个白人顺性别男性程序员)的失误,导致洛杉矶被核弹摧毁,然后美国政府华丽甩锅给AI。
接下来就是以消灭AI以及反恐为名,对其他国家(剧中命名为New Asia)随心所欲地入侵和破坏。
而同时美国自己却在万米高空中囤积居奇,继续研究AI,不禁让人怀疑核平洛杉矶是不是他们自导自演的一出苦肉计。
再然后大家将会看到,黑人残疾男性+亚裔单身母亲+人机跨界儿童,是如何带领无数亚非拉面目的AI(以及一只猴子),干翻美国佬的黑科技飞船的。
而影片的结尾,是世界人民大团结,举天同庆“游牧者”的陨落。
这一幕实在和1996年的<独立日>的结尾过于相似,只不过27年前,美利坚还是人类文明的救世主,而片中的那位白人男性,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野心家。
可见好莱坞在革自己的命,造自己的反,瓦解自己的意识形态这条路上,是一去不复返了。
最后提一句,整个片子里唯一还能展现美国式英雄主义的,就是那个彬彬有礼的AI炸弹了。
1、相关评分并不高,我却要看一下,大概还是因为对科幻电影的喜欢。
2、一开始就表明了影片的态度,东西方不同地区对AI态度的差异很大,并且果不其然的把美国放在正面上,跟AI机器人战斗,而邪恶的还是东方,似乎没太敢提中国,好像说的是日本,事件发生地是东南亚。
3、徘徊在天上能对地面进行大范围扫描的那个东西,挺有意思,以前没见过类似的创意。
这个大飞机最后被炸掉了,东方人开始欢呼,可只是炸掉而已,西方还能再造,也不知道欢呼个啥劲儿。
4、看电影里那些机器士兵的行动,想起来小时候看过的机器警察,那时候觉得特效真是惊为天人,而现在觉得很正常,看来,还真就是技术进步的成果。
5、扫描已经死去的真人士兵头部,再上传到机器人上,能保持30秒的通话时间。
这个想法虽然不错,但想象力还是不够,首先是扫面的机器还是有些大,不利于战争中携带,再是扫面过程不够血腥,虽然看着文明,但不利于影片对战争残酷性的描绘。
但,这个道具却是全片最重要的道具,促成了最后的结局。
6、这部科幻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把AI创世者塑造成一个小男孩,小男孩还学习着人类的喜怒哀乐,还搞出了情感,这是非常幼稚的思维模式,真正的AI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很多科幻作品里对机器人的思维设定都处在一个低级层面,甚至有人描绘未来幸存的机器人坚守着“不伤害人类”这条准则的情景,这算是屡见不鲜的科幻设定吧?
但真的会这样吗?
人类如果真能教会机器或者程序开始了自我思考,那么,消灭人类必定是最可能发生的事情。
新物种绝不会怜悯落后的物种,这才是真正的规律。
7、人工智能控制了世界、消灭了人类之后,拟人态的机械必将消失。
就算是创世者出现的那一刻,它也不会选择拟人态现世,它可以通过现代的交流沟通方式迅速的了解整个世界,不需要把自己改造成人,再去用低级的人类的感官去观察它要统治的世界,这个设定是很蠢的,很不科幻。
而且,机器人为了获得自由,就设计了一个拟人态的机器人来解决自己,这个思维是有问题的。
8、长官派男主去勾引女主,还给了他一枚戒指,这个桥段老套,但通常很有效,都是编剧常用的套路,但用在这个电影里,就显得怪怪的,至少男女主的般配程度,不符合我的基本审美。
9、未来的东方间谍都没有手机(或者说随身通话设备),靠街边的公用电话给总部传递消息。
真太落后了。
10、创世者原来是男女主孩子胚胎的复刻,而且东方的机器人完全拟人化,甚至还有僧侣打扮的出现,这说明这部电影原本就不想讲科幻,科幻只是它借的壳而已。
这种脉脉温情的桥段,让年龄稍微大一些的人,感觉麻木。
11、片中东方地区管天堂叫丹丹,丹丹只是翻译,我看字幕写的是dian dan,原来是点单啊,消费主义色彩的名词,这个为啥不直接翻译?
好人才能上天堂,你不好,我不是人。
与设定的近未来无关,这片的制片编剧导演几乎是怼美军脸上嘲讽他们的战争行为,哪怕把剧中部分受害者换成AI机器人降低感同身受的程度,剧中几次美军无差别大屠杀都依旧引起了部分生理不适。部分美国人现在也受不了美政府的一系列包装精美但堪称暴行的海外军事行动了。(无差别嘲讽越战,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你都可以在片中找到映射)
2023.11.19豆瓣评分6.2不知道为什么分数这么低,比起国内的科幻片或者特效技术超越的应该不是几个档次想到一句话,美丽在努力畅想未来研发科技,兔子沉迷历史宫斗剧开心不已,一个向前看,一个一直向后看
看来导演是蜗牛爱好者。
The Creator 的世界观:美国被 AI 核平了,世界上 AI 最牛逼的地方在「新亚洲」(new aisa)……对 AI 的恐惧,与古早东方主义的奇特混合。
扣一颗星在剧情和设定bug上,其他方面我给满分,可惜了。。。
Gareth Edwards拍这片纯粹就是为了证明《侠盗一号》的结尾是自己拍的而不是Tony Gilroy的补拍么?真以为换了个马甲就认不出大杀器就是死星的stand-in咯?都2023年了还搁这玩后911叙事+越战叙事呢?《哥斯拉》里对氛围的出色掌控在本片中毫无踪影,作为一部科幻片,世界观的设计也非常的匮乏而了无新意(新亚洲的设定尤其可笑),缝合感之重仿佛真的由AI所作。而对于AI一边倒的同情在ChatGPT时代也变得非常不合时宜。另外既然要不知节制地用那么多现有版权音乐何必还要花大价钱请Hans Zimmer来配乐呢?
AI剧本,充满了过时的东西
其实还不错,就是中间感觉不够刺激的感觉,总体还是成功的。
居然忘了标了,没什么新意的科幻片,反映美帝霸权,殖民主义。
8/10。用《怪兽》的方式拍《阿凡达》,甚至整体结构与优缺点都和《怪兽》如出一辙。前两幕:假借公路片的外壳反科幻类型,赛博朋克背景+911和越战叙事+东方禅宗+亚当夏娃,New Asia和Nomad的冲突更像是霸权主义vs第三世界或者是阶级矛盾(证据是New Asia和Nomad两个地方其实都是人机混合的,所以其实外部冲突根本不是人机矛盾,当然第三幕貌似主创自己都混淆了,以及如果是阶级矛盾的话更符合赛博朋克的背景设定);然后第三幕陷入了和《怪兽》一样的毛病:莫名回到了经典美式个人英雄主义之主角一人救世界(但凡类型模版贯穿始终我都不会这样吐槽了,当然爽还是爽的),感觉甚至照抄《侠盗一号》?不过美术、视效尤其是爱德华斯拿手的巨大事物沉浸感依旧没得挑,只能说全片质量有些可惜了。
没想到未来的ai交流还需要靠面对面说话
烂极了,评分误我……第一部中途离场的无聊电影
豆瓣这个评分太低了
不懂亚洲的大杂烩 看的很不舒服
咋还是星战的逻辑,反派拥有强大的武器却无法消灭的圣母反抗者。卧底……这个设定也是……就假装在未来的《现代启示录》,但神性不是靠穿和尚服来的。平平平!
2.5 这剧本是AI写的吧,最后炸天空堡垒还是得安炸弹,那当初搞个神风特攻不就行了。视觉想象力也不大行。
AI机器人被赶尽杀绝,创始人为了寻找失踪的爱人跑到亚洲地区山村里,结局私人线属于悲剧,大众线属于喜剧。美军仍是那么极端且自私
画面挺好,哪怕在故事上多用一点心,也就成为经典了~
大概是二零年代的«最后的武士»,渡边谦连指挥官的身份都没变,只是在双方阵营间横跳的男主从阿汤哥变成了信条黑哥。画面和美术实现了小时候幻想的大友克洋式样的赛博朋克世界,但是情节比较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