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与青蛙

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公主和青蛙,青蛙公主,The Frog Princess

主演:阿尼卡·诺尼·罗斯,布鲁诺·坎波斯,凯斯·大卫,Michael-Leon Wooley,Jennifer Cody,彼得·巴特雷,詹妮弗·路易斯,约翰·古德曼,泰伦斯·霍华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公主与青蛙》剧照

公主与青蛙 剧照 NO.1公主与青蛙 剧照 NO.2公主与青蛙 剧照 NO.3公主与青蛙 剧照 NO.4公主与青蛙 剧照 NO.5公主与青蛙 剧照 NO.6公主与青蛙 剧照 NO.13公主与青蛙 剧照 NO.14公主与青蛙 剧照 NO.15公主与青蛙 剧照 NO.16公主与青蛙 剧照 NO.17公主与青蛙 剧照 NO.18公主与青蛙 剧照 NO.19公主与青蛙 剧照 NO.20

《公主与青蛙》剧情介绍

公主与青蛙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蒂亚娜(Tiana)是个从不相信童话的女孩子,具有烹饪天赋的她最大的目标便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多年来她一直努力赚钱,希望够自己的双手去实现梦想。可是就在她即将攒够钱的那天晚上,她遇到一只自称是王子马文(Naveen)的青蛙,他说自己是被影子人施了魔法并且许诺只要蒂亚娜吻他,那么他就可以帮蒂亚娜实现梦想。可是当蒂亚娜吻完青蛙,青蛙并没有变成马文王子,蒂亚娜却变成了一只青蛙。他们在躲避坏人的追赶时遇到喜欢演奏爵士乐的鳄鱼路易斯和荧火虫雷蒙,他们决定一起去密西西比河河口找女巫妈妈沃提帮忙。邪恶的影子人派出大批的影子杀手已经追上了这一行人,在紧要关头,妈妈沃提出现救了他们并且告诉了他们如果要变会人类,马文就必须去亲吻真正的公主夏洛特。可是此时马文在和蒂亚娜相处的过程中早已经爱上了这个执着的女孩子…… 本片无论从音乐和画面都融入大量新奥尔良元素,为影片创作...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乡村探案之外来者我迷人的反派皇帝好景当前清道夫第六季时光沙漏乱世之定秦剑洛特四十四只石狮子科搜研之女第21季变形金刚之狩魔之战:巨狰狞的崛起圣地X比比档案深海之战虚情假意安吉拉怀孕记慧眼女特工第二季沂蒙六姐妹七层纱小镇杀机第一季黄金拼图PrettyDays新常态圣诞颂歌青蛇情缘再起身在高地鲁邦的女儿第二季橙子与阳光看见味道的少女北之零年单身万岁第一季维拉和其他人的快乐

《公主与青蛙》长篇影评

 1 ) 被政治正确掩盖的一部佳作

角色塑造女主,并非公主,她贫穷但向上,为梦想不断努力的平凡打工人,柔韧又富有力量。

男主,落魄王子,前期是个潇洒,不知人间疾苦,在城堡中什么都会有人替他做,也许这就是父母剥夺他继承权的理由?

贪图享受、美色的富家公子哥,处处靓妹,带有几分油腻的发情男。

男主的“花言巧语”说服了鳄鱼带路,和女主的脚踏实地相反,女主一直按部就班,努力工作,着算不算是主角的性格互补?

女二,开朗、热情,虽然是一直被宠爱的大小姐,但是不做作,会紧张出汗,会用餐巾纸擦腋下塞胸口,外形是很典型的甜心girl。

而且是真的仙女,女主打翻了食物台,恰巧是她准备用食物拿下王子的时候,但是她没有责怪自己的朋友,而是立马暂别王子,带着女主去换衣服。

萤火虫,虽然看着又老又丑,但解开绳子营救男主带路拔刺推动感情勇斗邪恶影子他是都能做啊,和迪士尼总喜欢安插的搞笑丑角相比,观感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欧迪婆婆,一位看透一切的哲学巫婆,问主角们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剧情和传统的青蛙王子的故事相比有几个创新点一是迪士尼的第一位黑人公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改动了年代,和使用了很多爵士乐的原因。

二是颠覆了传统的故事,改成了公主变青蛙三是将年代放在了现代。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男女主的成长,只是作为成长最大推动的爱情,铺垫的还是有点勉强。

男主一个浪荡公子哥,交往过那么多的女朋友,又为什么会被醉心工作,略显无趣的女主打动呢?

因为她好特别好不一样吗?

(虽然没有人看完会不喜欢女主吧)。

同时,为了实现女主的梦想,就要和女二成婚?

这不是骗婚吗?

女主那么坚定的追求梦想,经历了一场冒险,也没觉得就有多男主到为了能够和他在一起,甘愿做一只青蛙的程度啊?

她因为男主对梦想的迷茫从何而来?

配角戏还是蛮动人的,再一次夸赞萤火虫,哪怕他因为女主的冷言揭露真相而伤心,但是他依旧义无反顾冲上去帮助这对,不害怕,不畏惧而鳄鱼在那么享受一起演奏音乐的时候,看到萤火虫出事了,立刻选择了雷放下了音乐反派的覆灭不是非常浅显的正义战胜邪恶,更多的则是巫师自作自受,这是他为了使用邪恶力量需要付出的代价。

作画非常优秀,在2024年往回看,感叹已经很久不见传统的二维手绘的动画了,反派影子的作画表现很妙。

几个转场过渡我也美美欣赏,比如荷花池的那一段,勇萤火虫亲星星-亲散星星的水中倒影-水面涟漪散后浮现男女主,歌舞的画面都挺好看的。

 2 ) 谈谈《公主与青蛙》的角色塑造

2009年迪斯尼的这部手绘动画《公主与青蛙》(以下简称《公主》)是一部诚意十足的动画。

它反映出迪斯尼不愿落入窠臼的创新精神。

这从第一位黑人公主的设定和将公主故事第一次从欧洲搬到新奥尔良景即可看出。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前些日子我国已经立项,准备拍摄的《瓦力》。

这部影片竟然让皮克斯的《机器人瓦力》成为其超前预告片,真让人啧啧称奇啊!

不开玩笑了。

在看过蓝光版之后,深深感觉《公主》一片的角色塑造很有意思。

就让像我一般的整天叫嚷迪斯尼动画好看的家伙一起分析分析其角色塑造吧。

Tiana(蒂安娜)(以下简称T.I.)是迪斯尼动画上首位黑人公主。

我非常喜欢这个设定。

你看,自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民权运动兴起之后, 黑人的地位改善了许多(《光荣与梦想》中60C的黑、白人生活境况对比的图片还是很令人惊心的),在社会各个领域,黑人或崭露头角,或充当行业排头兵。

而在电影制作行业中,添加黑人公主这一角色,也因为这一政治原因,而显得一点儿也不奇怪了。

回到正题,蒂安娜被塑造成一位敢于追求梦想,并勇于付出的人,但却不懂得真正的爱与美好的生活的人。

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她母亲说的:“Your daddy didn’t get what he want, but he get what he needed.” 事实上,蒂安娜就是继承父亲开餐馆的遗志而奋斗。

但她没有看到的是,父亲虽然没有得到他梦寐以求的餐馆,却赢得了全村人的尊敬(他煮的汤常与全村人分享)并有一个爱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反观蒂安娜就有点疲于奔命了。

在餐厅打个工被人嘲笑一下梦想就敏感到黑着脸说话,甚至连好朋友的派对都不参加,这着实为梦想付出太多。

我们当然要为梦想而奋斗,但却不能不变成一种连玩笑都开不得,连好友聚会都从不参加的状态。

一首Almost there 也许最能说明她的心声 “ Mama, I don’t have time for dancing, it’s just goanna wait a while .” 你wait a while, and then you lose.连母亲极力主张的与Prince Naveen (莱文王子)的舞会都不去。

(暂不论独立女性与家庭主妇的权衡与选择还有相关涉及的性别歧视问题.- -)。

为了梦想,放弃太多。

放弃了爱自己的人,放弃了关心自己的人,事实上,家庭与朋友才是最重要的。

而Prince Naveen(莱文王子)(以下简称P.L.)正好被塑造成与Tiana相反的性格(源自蓝光版花絮 “主创采访”口述 )为了更好的造成戏剧冲突(原文如此)。

嗯,说的在理。

故事,永远是第一位的,不禁联想到《阿凡达》的大获成功与《变形金刚3》的票房成功本质上的不同。

一种是故事与特效的双成功,而一种则只是视觉特效狂轰烂炸。

After this digression.我们回到正题。

Prince Naveen是一位懂得生活,却毫无梦想的人。

在OST中的 “When we are human”有歌词为证 “Life is short When you'rre done, you're done We're on this earth To have some fun”。

人生苦短,死了啥都没有了,我们身处时间,就为了Have FUN!至于他种种花天酒地神马的,就不再说了,而使他们互相改变的,正是爱(好吧,有点俗套,不过我真心只是想谈谈“角色塑造”)是爱,让他们互相包容,互相改变,最后成为了更好的人…对两位主角的塑造包括细节,语言,肢体,表情。

细节等等。

比如细节上就有,两人语速的不同,眼神的迷离程度(我觉得蒂安娜的瞳孔是聚合的,所以比较理性。

莱文王子的眼珠则不同,成天乱转,特感性)“我赌你不能欣赏夕阳超过 60s. ”莱文王子说道。

剧透一下,莱文王子输了。

他低估了蒂安娜的能力,蒂安娜真的可以“忍受”欣赏夕阳的过程。

但看到蒂安娜的囧样,还真是不得不说两人对梦想和生活的态度可谓是“两个极端”。

好了,这样就大致地讲了一下影片对蒂安娜公主 和莱文公子的角色塑造。

话说看到手绘动画的制作,真心感概这是有多么不易啊。

不禁想到宫崎骏先生在《悬崖上的金鱼姬》的蓝光花絮中说到“我们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不再是只是让角色的嘴巴动” 。

大致意思是说,又要画多几张了,不过咱心甘情愿,咱就爱手绘←傲娇了!

当当当当,配角出场。

他们是Charlotte(用以衬托T.I,T.I的好姐妹,公主一枚) Dr. Facilier(反派巫毒术士) Mama Odie(拯救者) Ray(是对T.I和P.L的爱的点睛之笔) Lawrence(王子的跟班) 短尾鳄鱼Charlotte被塑造成一个渴望成为王子妻子(即“公主梦”)的女孩。

Charlotte和T.I都是有梦想的女孩,而T.I.较于Charlotte可能是那种更为纯粹的美国梦(白手起家,拥有餐馆)。

如果说阶丶级关系的话,诸位可能觉得老套,那么请看《留住最后一支舞》中女主角在黑人医院与黑人好友的一段吵架便可知,社会不公确实与阶级不同有些许关系。

黑人女孩说道:“你是个上等的白种妞。

” 当女主角(白人女孩)试图说俩人同处一世界而非不同的世界时,黑人女孩说道:“那是他们教你的。

”由此,可见一斑。

而事实上本片也可以分析出这种意思,白妞Charlotte作为资本家的后代,享有最优质的社会资源。

君不见看她干什么都有白富美的范儿吗?

而作为一部教育美国小盆友的动画片,当然要把我们的主角蒂安娜捧一捧,以此来告诉人们,看“通过奋斗,可以成功”。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觉得最后的“姐妹”之间对男人的礼让有点不合逻辑。

不过, Never mind,完成了对黑穷美蒂安娜的衬托,白富美的使命就算完成。

偷偷说一句,这姑娘笑起来真是“咯咯地笑了”囧吧。

骚年们。

至于Dr. Facilier, 和Lawrence。

一个是隐喻那些把宝压在“魔鬼”(或是某种邪恶力量是不明智的),另一个则是一个想不劳而获而不了了之的脸谱化造型。

Ray 和 短尾鳄鱼,一个是爱情梦,一个拥有乐手梦。

虽然同是梦想,却又与Dr. Facilier, 和Lawrence的还债梦和富贵梦不同,他们是脚踏实地型的。

而Ray的浪漫化死亡和鳄鱼乐手的巧妙设计,也还是反映出作者寄语动画的教育意义。

那就是,要实现梦想,必须得脚踏实地。

全片的角色塑造十分精巧。

大多围绕梦想和爱情展开,又通过人物之手,之口,叙述给美国小盆友们正确的价值观。

不失为一良作。

讲到这里不禁想起我国动画片舍故事而争技术的误区。

看呐,迪斯尼以手绘动画这一形式加上巧妙打造的剧本就可以赢得观众的喜爱呢!

你拍《魔斯比环》有甚意义?

说道这里又不禁想起时光网对“中国动画的困境”这一专题报道中有这样一小访谈。

当年看过《哪》和《大》的人这样说:我喜欢《哪吒闹海》《大闹天宫》似乎就是是因为童年回忆,但当我再次观看这些影片的时候,我真的被其瑰丽的想象和激动人心的故事所打动。

我想,这就是故事的重要性吧。

 3 ) 不是每个王子都值得去爱

  票房说明一切问题。

公主和青蛙在美国的票房刚好1亿,相对于她的宣传和制作,这样的表现差强人意。

我个人对这部电影相当失望。

  大多数观众都对为爱执着的萤火虫和热爱吹小号的鳄鱼印象深刻,而不是公主和青蛙本人。

这两个配角相当出彩,催人泪下。

爱唱歌爱跳舞的王子也是充满爵士乐的新奥尔良的代表,勤劳能干的Tiana在他的影响下,也逐渐开始学会快乐的享受生活。

这样的题材真的有必要用公主、青蛙、童话做噱头么?

和原著情节完全不一样的电影,这样子也是一种误导吧?

就连巫师这个反面角色都显得莫名其妙起来。

为什么不能摆脱这种陈词滥调呢?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虽然看的远,但是却无法更前进一步了。

来吧,迪士尼,拿出点你自己的东西。

  不过这部电影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动画片中可爱的黑人公主,这在迪斯尼乃至全美国的动画史上都是一种突破。

可见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对黑人的包容力越来越强了。

这实在是令人高兴的一件事情。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一直很担心Tiana被她的白人小友欺负呢。

   电影在高潮之中嘎然而止,实在是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不过瘾。

最后两只青蛙在婚礼上又变回了王子和公主,那就假设他们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吧。

我还是更喜欢格林兄弟的版本,有些经典是无法颠覆的。

  后来和朋友谈起这部电影,他的第一句话就是Too girly,看样子大多数男性是不会掏腰包去看这样的一部电影的,即使是大有名气的迪士尼。

 

 4 ) 怜取眼前人 ~~~《公主与青蛙》(喜欢上了看电影

在童话世界里,傲慢的公主在池边因为一句承诺,最后不得不与一只又脏又丑的青蛙接吻,最后过上了王子与公主的幸福生活,这好像是所有美丽童话里的潜规则,当然在现实中,人们总是愿意生活在童话世界里,这里没有成长烦恼,没有考学担忧,更没有没有人际压力、工作压力、升职压力、买房压力、养老压力……虽然童话世界是我们睡着时的甜蜜,醒着时的无奈,但谁人不愿常醉于此、常乐其中。

好吧,闲时看一部电影吧,寻找烦恼之外的幻想国度——《公主与青蛙》迪斯尼的动画片常常很有创意,他们可能会颠覆《睡美人》的故事,让美丽的公主在找到真爱后变成跟心上人一样丑的怪物,又如何不能让一位漂亮女孩在吻了一只青蛙后——变成青蛙呢,《公主和青蛙》中的主人公蒂亚纳便遇到了这一倒霉事。

善良勤劳的蒂亚纳本以为吻了青蛙后会像童话故事一样,实现自己已故父亲的心愿,怎料到一系列的遭遇害得她差点连变回人都难……女主人公蒂亚纳,她的妈妈是个裁缝,爸爸是一位身兼多职的工人,虽然出身不如她的朋友夏洛特富贵,却同样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

当还是小姑娘的蒂亚纳在跟她爸爸一起做秋葵汤时,虽然家庭不富有,爸爸工作压力大,但倾其所有的父爱怎会残忍吞噬一家的欢乐,只有包裹着浓浓爱意的亲情,才能真正感染众人……也因为爸爸,蒂亚纳知道如何去跟大家一起分享美食,而美食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所有不分身份、地位的朋友聚到一起,同时温暖他们的内心,滋润他们的心田,让他们的脸上浮现出真正的笑容;也因为这位慈父,小小年龄的蒂亚纳也明白了要让自己的梦想实现,就得自己克服困难,之后才能做你决心要做的事;同时,小蒂亚纳也种下了爸爸的理想,在不久的将来开一家餐厅……男主人公纳温王子,性格开朗,喜欢玩乐,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但是在成年后,国王王后对其生活费的限制,让他不得不去娶一位富女,以便维持他现在的所谓快乐生活。

但在在被邪恶影子巫师变成青蛙后,又不小心错吻长大后的蒂亚纳,一切仿佛就像一场两只青蛙的冒险历程,又可以被称为疯狂迷恋爵士乐的王子之成长经历,所幸困难真的是一位不错的好老师,在历经种种磨难后,年轻的青蛙王子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也懂得了什么是真爱……在冒险中,两只青蛙遇到了可爱的鳄鱼爵士狂跟热情的萤火虫,其中,鳄鱼先生想变成一个可以与人类爵士大师共同演奏的萨克斯手,好心的萤火虫想跟它心中的女神伊万杰琳——一颗美丽的启明星在一起,四颗怀着美丽理想的心,在欢乐中踩歌起舞,在挫折中展示执着,在牺牲中得到幸福……为一部09年的动画片感动,蒂亚纳曾说过,“虽然我的爸爸没有得到房子,但却拥有爱”。

因为拥有,才明白了:没有你的话我的理想是不完整的,在没有遇到你之前,我的理想只是开一家餐馆,让世界所有人慕名来此品尝我的美食,但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开一家餐馆不过只是我人生中的一部分,而你——却是圆满我人生的最重要的东西 ——我爱你 我的伊万杰琳好了,在童话世界里待够了,就回到现实中去吧,也许会有很多无奈跟不尽如人意的事,但陪在我们身边的却永远是那些爱着我们的人,珍惜他们吧,怜取眼前人

 5 ) 《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公主与青蛙]》大反串

http://axinlove.com/2010/02/the-princess-and-the-frog/《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公主与青蛙]》大反串by @xinl.ve 100224一位公主在隐藏于森林中的城堡沉沉睡去,一百年后一位王子发现了沉睡的公主,她是那么美丽动人,禁不住俯下身去吻了她一下。

就这一吻,公主一下子苏醒过来。

不久,王子和玫瑰公主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他们幸福欢乐地生活在一起。

这是《睡美人》的故事结局,《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公主与青蛙]》则把世界倒了个,公主救了变成了青蛙的王子。

为了保持影片整个反串的特质,除了主要情节和人物外,《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还在细小部分用心不少。

对比着《睡美人》故事中的百年后,王子吻醒公主解除魔法的故事情节,本片在反串路上走得很远,假公主拯救真王子,女人要创业立业,王子则是“游手好闲、轻松惬意”。

插一句,没有明显的表明有女权主义思想,不过是维持在动画片上标新立异的特征而做的角色安排。

甚至还包括了推翻了不成文的规定,公主也好、王子也罢,都应该“主流”人种,而本片中的公主是一个有色人种。

至于一贯的女性反派角色,在本片中则是演变成一位男性来担当,巫婆、女巫、恶老太婆等称谓都变成了男魔法师。

相反,指引角色出路的变成了一个玩蛇的老巫婆。

相对于剧情片,英雄救美在动画片中更为常见,而本片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变成了青蛙的公主,她的长舌头卷走了邪物,电影的主线情节变成了公主拯救王子。

Ray是一只小到可以被两根手指捏死的萤火虫,怀抱着要娶月亮为妻的大大梦想。

鳄鱼Louis是沼泽里的庞然大物,皮厚肉糙的家伙按理应该是区域一霸,却被“猎人”和“猎枪”吓得魂飞魄散,娇小懦弱地如一只兔子。

有关动物传统的体态与“性格”特征一一对应的观念被颠覆,小而大的萤火虫和大而小的鳄鱼。

与鳄鱼类似的情况是《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里的狮子,一只缺少勇气的猛兽。

没有这些反串带来的惊奇,《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就只是一个传统用来逗乐小孩子的动画片,当具备了一些颠覆性的特质后,电影也能让我等诧异于那只原本柔弱无骨的蛇居然马上可以变成一根棍子。

The.Princess.And.The.Frog.DVDRSCREENER.XviD-MENTiON

 6 ) 《公主与青蛙》及动画和其他

前几天看了迪斯尼的新动画片《公主与青蛙》。

迪斯尼应该是有段日子没出经典童话改编的动画片了,反正我很久没看了。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看了很多迪斯尼的动画片,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那是个非常丰盛的年代。

尤其小美人鱼里的巫婆与我们初中某数学老师形神兼似,让我们不得不感叹艺术确实是来自生活。

说回这部《公主与青蛙》,不能说它太差吧,平,很平。

比起以前那些来,它太缺乏诚意了:一个想着傍富婆继续吃喝玩乐的没落王子,一个有着远大梦想的无产阶级小黑妹,他们因为变成青蛙而走到一起,战胜了邪恶,抛弃了富婆,从此过上了王子与公主的幸福生活……越来越发觉,目前电影越来越回归电影发明之初的本位了:以奇技淫巧来吸引眼球。

那时候让你看看火车向你奔来把你小心肝吓得一颤一颤的,现在,3D了,4D了,做个怪物要让人数得清毛,画面可以飞来飞去,爆上爆下,环绕立体声,震烂你耳膜……就算拍孔子,也要整点战争场面来吸引眼球。

可是故事呢?

60年,70年后,别人看现在的电影,会不会跟我们现在看《彗星美人》、《罗马假日》一样的感动?

当年的很多电影也是用了当年的特技,当年的特技,在我们今天看来不值一提,可是我们仍为它们的剧情所感动。

今天还有多少这样的电影呢,好莱坞还能流芳几十年呢?

当然,这部《公主与青蛙》与特技无关,但是,它还是在剧情上缺乏诚意。

前年的好莱坞编剧大罢工一直影响到今天吗?

工人阶级就是力量大啊!

从1936年的白雪公主开始,迪斯尼的动画就是招牌。

12月我值班的时候还把白雪公主温习了一遍,好看,真好看。

尤其里面的小动物,简直乖得不行。

而且从当时就形成了动画片里有逗趣小配角的传统。

这部片子里也配了只鳄鱼,但总让人觉得可有可无。

迪斯尼动画片的音乐也好,从早期的《love is a song》,到后来的《under the sea》,《a whole new world》都是非常地动听。

这部片子的音乐适应剧情以黑人爵士为特色,但是,可惜,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

据说很多美国女小朋友看了之后主动去亲吻青蛙,结果不小心感染病菌住院。

小朋友真好骗啊,那么娇贵的初吻哦……为什么女小朋友那么喜欢嫁给王子呢?

除去童话的公式,让她们以为嫁了王子,自己就是公主了的幻觉。

我觉得还有个原因:嫁了王子,您就是名媛啦!

好吃好穿地供着您,设计师排着队求着您穿他的设计。

您就是一活动的广告牌。

如果您再爱闹点花边新闻,噢,亲爱的,时尚界爱死你了。

有那些名牌穿在身上,还怕啥没气质啊,记者不说您优雅,也得说您个性。

哪怕您九年制义务教育都是勉强毕业,那也不打紧。

做了王妃,自然有时尚慈善活动请您参加。

您就是带着手套握握小病人的手,那也是了不起滴。

搞不好弄一诺贝尔和平奖啥的呢。

再说说《公主与青蛙》这个经典童话吧。

从两方面看:一、它告诉所有的女孩子们:莫欺少年贫。

虽说眼下手上是只癞蛤蟆,没准儿你会成为下一个王宝钏呢。

而且不一定要守18载寒窑哦,分分钟上位。

(话说,要是在京广上三环内有一寒窑也不差啦。

)二、另一方面它告诉大家,有了公主的一吻,癞蛤蟆也能做王子的。

花花轿子人抬人,别说一吻啦,就是一耳光,你也是有可能上报纸的。

再之后,炒个两三下,娱乐圈有容乃大。

再说回这部电影的设定。

故事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

)的新奥尔良。

那时候美国有很多暴发户,好像叫“new money”?

他们当时得不到上流社会的认可,很是抓狂;而很多没落贵族呢,除了头衔,啥也不剩了。

死端着架子到处相亲。

(好像泰坦尼克号里Rose的最初订婚就是这种。

)于是,暴发户和没落贵族们各取所需,结成秦晋之好。

贵族头衔有啥好的呢。

旧时上海许多白俄舞女总说自己是女大公,是公主。

落魄成那样了,抬高自己的身份,有意义吗?

当然有意义,现在大家出来卖的时候(不好意思,我指的是找工作),不也得吹吹自己是什么名牌大学的吗。

不就指着世道好的时候多卖俩钱,世道不好的时候能卖出去吗?

任何消费,都是存在名牌效应滴。

 7 ) 一颗迷人的黑珍珠

🎵 Down in New Orleans

Baidu 百度图片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高三。

那时候我在寄宿学校中“一心只读圣贤书”一周后,才能在周六中午回家,短暂休息一晚上后再回学校读书。

每个周六我都会一个人在偌大的客厅角落的电脑前,选择一两部电影观看,大多数电影都会让我感动地涕泗横流,甚至这部《公主与青蛙》。

就我自己一个,立式空调和台式电脑运作的声音隐隐作响,外面是海边城镇典型的夏季热浪,洗过澡换上简素的睡衣,心无旁骛,哭。

现在想想也不知道是矫情还是在解压。

10多年后,我已经毕业工作了,结识过一些黑人朋友,去过新奥尔良(New Orleans),甚至在学习爵士乐的架子鼓打法。

不变的是对这部电影的喜爱——电影的插曲我都能倒背如流。。。

在我看来,一部好的作品是能够进入人心、让人思考的,若能影响人的行动那就更是了不起。

《公主与青蛙》就是我的心中的好作品。

Voodoo and the Friends on the other side (2008 in New Orleans)那些年迪士尼开始在政治正确上发力,女权和平权的思想逐渐注入在他们的作品中。

《花木兰》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而《公主与青蛙》更是一改传统童话中美丽公主寻找真爱的主题,有许多不寻常的桥段:你看的公主都是养尊处优金发碧眼的小美人儿,那电影就偏安排一位贫民窟中的黑珍珠做主角,而且她还有一份正儿八经的社畜工作——餐厅服务员;你说公主亲吻青蛙之后幸福和快乐是结局,那电影就改成公主亲吻后反而也变成了一只女青蛙;你读过的窈窕淑女都愿意助人为乐,以嫁王子为己任,那电影就让公主其实一点都不想亲吻青蛙,反而亲吻是只为了实现自己个人梦想的不得已之举(注意哦,个人梦想可不是嫁给王子Happily Ever After,而是公主要自己做生意哦);你以为女二就是没有梦想只有老爸和老爸的钱,那么通常的手法会安排傻白甜担任心思歹毒欺负女主角的坏人,让女主角只有王子和小动物此外毫无社交。

哈,那电影却告诉你实际上有钱有颜想嫁王子并不是我们要鞭挞的对象,她也可以识大体愿意成全别人的幸福,也可以是女主的好闺蜜。

在那个时候的迪士尼动画片中,这种“一反常态”是十分稀少的,也让我眼前一亮,十分欣赏这种反常,认为很有新意,我在心中一直大喊着:“就是这样的!

反常规也可以有很棒的作品!

就是这样的!

我们就要像蒂安娜(Tiana)一样努力工作!

实现未来!

就是这样的!

我黑不溜秋也可以是小公主!

” 就这样,我以主人公的精神自我鼓励,度过学生时代。

当我有困难或者挑战时,会听一下音乐鼓励自己:“Trials and tribulations, I've had my share. There ain't nothing gonna stop me now. Cause I'am almost there”

Tiana Making a Wish 《Princess and the Frog》后来这部电影也让我以更开放和欢迎的心态去接触不同的人种和文化。

我生活的地方是一个三线小城镇,观念传统,从外省来打工的人都少(长大后才逐渐增加),更别说外国人。

无知产生恐惧,再加上一些错误的观念或媒体的影响,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排外。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保护防御机制,当我拒绝了解对我来说陌生的东西,那我就可以继续在安全舒适区生活,虽然不会有带来新奇的变化,但是也避免了遭受打击的风险。

French Quarter大学二年级我得到去美国加州交换学习的机会,临行前偶然发现,和我一直联系的寄宿家庭的女主人,老公居然是黑人(这种想法现在想起来也是好笑,为什么当时的我就默认白人女人结婚的对象肯定是白人呢)。

我告诉爸爸妈妈这件事情,居然他们也觉得惊讶和担心,问我是否需要换一个寄宿家庭。

我想了一下,故作镇定告诉他们,“黑人又怎么样,没关系的。

都是学校正规机构,我们不应该乱想。

”我发誓,在整个过程中,我真的有想到《公主与青蛙》这部电影。

我告诉自己,你不是很想去新奥尔良(New Orleans)吗?

你不是想接触不同文化吗?

那首先就要抛去偏见,要勇敢和开放,要尊重和包容。

说不定他是一个和蒂安娜(Tiana)的父亲一样的人,说不定他也喜欢随歌起舞呢!

后来,我和男主人尼克(Nick)成了很好的朋友,参加了他的个人爵士演唱会;我甚至在费城(Philadelphia)旅游的时候,结识了一个流浪汉做导游;在伦敦做研究的时候,也有许多访谈对象是有不同肤色的,那时候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曾经还害怕过面对黑人,对我来说,他们就是一个个不同的有个性的个体,而很少去想他是黑人,还是白人。

Bayou in New Orleans"Mama Odie: You want to be human but you are blind to what you need! Naveen: What we want? What we need? Is all the same thing, right? "

“你要的”和“你需要的”是不一样的,这个是影片中的一个主题。

在这部电影中对这个主题的处理方式是,两位主角一直追逐自己要的东西,一个想要变回人之后可以有钱然后开餐厅,另一个想要变回人之后可以娶老婆然后也就有钱了,但是这两个不是他们需要的东西,他们需要的是爱,因为爱使他们更加满足,从而也带来了其他的附属品——成功变回人并且逐一实现了所有愿望。

如今我看来,这个处理方式是符合动画片设定的,小孩子也可以较好的理解主题,毕竟你也不想告诉孩子:“亲爱的,实际上有爱也不代表你就可以立马有钱开餐厅娶老婆,努力也不代表你肯定可以实现愿望哦”。

不过,我觉得抛开处理方式,这个主题也可以有很现实的意义。

If only I could see Luis blowing his horn on the cruise!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总是在追求的路上,不论是追求物质还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没有追求的人,要不然就是因为失去了自由或理智而无法追求,要不然就是已经麻木不已,那这种情况下生命之于他们也黯淡无光。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大师们就常告诫我们,不要去追求快乐,快乐是无法追求得到的,他是在我们寻找有意义的人生的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追寻生命的意义》维克多·弗兰克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Viktor Emil Frankl)。

所以我想,生命是需要活力和意义来滋养的,这是必需品;而我们想要的很多东西,比如钱、权、甚至是快乐,并不一定都能够追求到(相反,落空的可能性更高,得到的话就像是惊喜。

是的,社畜的我也认识到这个现实了。。

),所以沉浸和享受在追寻的路上,可能更是我们需要的,这已经非常难做到了。

片中蒂安娜(Tiana)迷人可爱的一点,就是她眼里总是闪烁着兴奋和希望的光,总是在路上去追求她要的东西。

Is that you, Luis? 正如一开始所说的,一部好作品对我的作用就是让我思考,让我行动,甚至让我改变。

我很庆幸自己在还是“小镇做题家”的年华里,发现并喜欢上了这部电影。

它让我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代”里自我鼓舞(PUA?

)努力得跟一匹马似的,也解答了我对主流文化和政治正确的许多疑惑,轻轻告诉我“这个世界是多种多样的,正如有多种美丽一样,你应该自己去看看”。

更别说在我高二的某个炎热黏腻的下午让我好好发泄哭了一场!

 8 ) 救救孩子!

这是一部具有迪斯尼传统风格的动画片。

一段蒙太奇的“新奥尔良”足以媲美《UP》中的人生蒙太奇,片中不断出现的音乐歌舞也是无比的美好。

唯一的不同,是电影对青蛙王子的颠覆。

不过殊途同归,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历险之后,公主和王子还是打败了敌人,实现了梦想,并且美好的生活在了一起。

然后呢?

童话总是没有然后,不会告诉儿童们现实生活中的逼仄、窘迫,那些不美好的生存压力、人际关系,和连绵不断的慌张困苦。

显然,那只是心理阴暗的成年人才会试图给孩子们讲述这些。

但是,相比起中国孩子,美国的孩子们还是知道得太多了。

在两岁之后,中国孩子通常会知道吃饭、穿衣,懂得小手背在后,听老师的话,并且在父母的言语之间懂得最初的人际交往。

然后,便是噩梦般的读书考试,周末补课,钢琴培训,舞蹈练习,他们学会了在早会上端正站立,在演讲台上慷慨激昂,却在放学途中骂脏话,并且从其中学会了阳奉阴违。

在父母的告诫下明哲保身,为了追求考试成绩忘记童真,忘记美好的游戏。

他们保持沉默的带上红领巾,初次领略了说谎的甜蜜。

在《黑猫警长》、《葫芦兄弟》中,他们得到的是非正即邪的粗暴价值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暴力竞争。

一位小学生在写给郑民生的信中说:“你实在想杀人的话,就去杀那些贪官吧。

”这便是国产动画片的教育成果。

外国孩子们无法学习这些,然而,在《公主和青蛙》中,他们能够学会的有勤劳、友爱、乐观、团结。

即使面对贫穷的现状,也要牢牢记住开餐馆的梦想;即使只是一个渺小的萤火虫,但是当他陪伴我们一起努力,为了梦想不断前行,那么他的受伤和逝去都值得我们无比感伤。

他们初次领略的,是肥胖的巫婆阐述的“you want”和“you need”的区别。

你想得到金钱、地位,公主的亲吻,高级餐馆。

但是你需要的也许只是家人和朋友的爱,一颗炽热的心以及乐观坚强的态度。

这便是两者的区别。

它同时也可以解释发生在80后的诸多事件。

一旦成年后,我们这一代总是很急迫的否定之前的价值观教育,我们颠覆过去,为自己激动的演讲,做作的演出和被迫的表态表现出极力摒弃,我们戏谑那些刻板、粗陋,无耻意识形态灌输的作文和演讲,但是,我们面对迪斯尼动画片时,却能深深被打动,似乎我们看到的不是动画片,而是那些无法找回的青春时光。

这是一代人的悲哀。

也是我们无法丢弃的时代烙印。

事实上,这种噩梦并没有完全消失,90后除了在头发、外形上,除了在性爱上有所突破,他们依旧被顽固的意识形态牢牢占据。

看看去年的《网瘾战争》吧,由于担心场面失控,他们甚至不惜用电击来对付更年轻的一代。

杯具总是这样循环的发生。

面对现实,三十难立的我们总该做些什么?

那么,让你的孩子,让更多的孩子看到《公主和青蛙》吧。

告诉他们真相,学会抗争,即使变成青蛙,也不要屈服在幽灵们的阴影之下。

团结起身旁的萤火虫和鳄鱼,怀揣着理想和对爱的敏感,努力的抗争吧!

最后,要感谢YYeTs人人影视字幕组的朋友们,我猜想,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是80后,感谢他们把本片的字幕翻译得像诗句一样美好。

这加大了它的传播,让我等粗浅的人也能领略其中魅力。

他们和更多同龄人一样,在默默的,但却坚韧的改变着这个社会,对此我们应无比敬佩,并心怀愧疚。

 9 ) 这才叫“寓教于乐”,再想想国产动画,算了,还是别想了吧

好久没有看到如此优秀的动画片了,虽然也喜欢轻松娱乐的《马达加斯加》《大战外星人》等类型的动画片,但内心还是更喜欢《飞屋环游记》《公主与青蛙》这种既好看又有思想内涵的动画片。

坚持梦想坚持自我、抵御金钱的诱惑、舍己救人追求幸福,这些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人性永耀光辉。

滑稽好笑、温馨感人、动听音乐、绚丽画面,真正的寓教于乐,再想想我们的国产动画......唉,还是别想了,别自寻烦恼了吧。

 10 ) 吹小号的鳄鱼和一只叫Ray的萤火虫

如果不是花生米说她要看《公主和青蛙》,我还不知道迪斯尼新做了一部2D动画长片,更不知道这部片还是今年的动画热门。

我们都说皮克斯出品,必属佳品,其实这几年的迪斯尼出品也多属佳品。

《Enchanted》清新动人、《加勒比海盗》狂野浪漫、《歌舞青春》赏心悦目,都属甜而不腻的娱乐上品。

关键是甜而不腻这个度的掌握,说明迪斯尼还是有好几把刷子。

《公主和青蛙》除了再次证明上述观点之外,还告诉我们2D动画的艺术家们还在迪斯尼活得好好的,真是让人欣慰。

这是一部可爱的电影,具备所有迪斯尼特征。

故事核心照例是爱,自我发现和救赎(一点点)。

框架照例是两个看上去不可能相爱的角色最后相爱了(即不是冤家不聚头)。

出彩的照例是配角。

迷人的照例是美术、音乐和舞蹈。

陈年旧酒,这回用了爵士乐的新瓶,酒不醉人人自醉,醉在音乐里。

还有,既然总统是黑的,公主不妨也是黑的。

既然公主是黑的,背景不妨设在爵士乐的老家新奥尔良。

天衣无缝。

南方、黑人、萨克斯、口音——风味浓得化不开。

有一个笑话,说一个美女向一个相貌丑陋的作家献媚:“如果我们结合,我们的后代就拥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那该多完美。

”作家说:“如果他拥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那又如何?

”这叫反向思维。

王子被魔法变成青蛙,公主亲吻青蛙,青蛙才变回王子,故事书上都是这么说的。

如果公主亲吻青蛙,公主也变成青蛙,那又如何?

本片的编剧也擅长反向思维,于是两只小青蛙就开始了自我拯救兼坠入爱河之旅。

路上,他们遇到一条鳄鱼,叫Louis(延伸阅读:爵士乐大师Louis Armstrong)。

Louis吹小号吹得出神入化,毕生梦想是跟人一起演奏爵士乐。

我爱死这条肥鳄鱼了。

然后,他们又遇到一只萤火虫,自我介绍说它叫Ray,并在夜空中画出ray三个字母(延伸观赏:灵魂歌王Ray)。

我忍不住咧嘴大笑。

花生米莫名其妙。

萤火虫叫ray(光线)真是太绝了,更绝的是翻成中文叫“雷”。

萤火虫有情有义,跟鳄鱼一样,是令人难忘的角色。

黑公主的好朋友是个白人女孩,娇憨刁蛮,依稀有点郝思佳的感觉。

很可爱。

一众配音的大牌小牌(其中包括Oprah大妈)都很棒,歌唱得呱呱叫,连场歌舞华丽欢快优美,让人心花怒放。

当然多数是爵士乐。

音乐我不懂,说不上名堂,但是真的很好听很快乐。

美术自然是好的,多少年的底子在那里。

故事里比较有新意的一点是,黑公主为了达到梦想,辛勤工作,不懂享乐,也不懂爱情,最后她分清了什么是自己需要的,什么是自己想要的。

这个比较特别,一般来说,爱情故事里通常是男生一开始不懂爱情。

看完电影走出来,跟花生米聊天,问她:“你学到了什么?

”“What I need and what I want is different. What I nee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I want."她总是能让我惊喜。

向喜欢动画片、歌舞片的朋友推荐。

最好在比较好的视听条件下观看。

《公主与青蛙》短评

唯一亮点就是仰望星星的萤火虫

7分钟前
  • 旧垣结衣
  • 较差

75:片子本身属于迪士尼动画中下等水平,但是从故事中可以看到迪士尼还是在非常用心的下功夫创新,而且本片的歌曲实在是好听,给个5星

12分钟前
  • xl
  • 力荐

这破动画片,Disney 还是靠 Pixar吧~~太悲剧了~~~看的我直犯困

17分钟前
  • lord5180
  • 较差

其实我基本没看进去

21分钟前
  • 木乃伊Laxy
  • 较差

说到2D,除了迪斯尼和宫崎骏(谢谢时间提醒) 其余的就都该闭嘴了

22分钟前
  • 邈邈
  • 较差

对不起呀~我看惯了华丽丽的3D~再看2D总觉得OUT~放弃

25分钟前
  • yolanta
  • 还行

8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提名、最佳歌曲提名。这是我的偏好类型,动画+歌舞+老套的爱情故事,OMG。

28分钟前
  • seeme | 北北
  • 推荐

边看边百度 我不敢相信这是09年的动画!!!!

33分钟前
  • 纨绾
  • 较差

我喜欢的仅仅是那些画面效果、萤火虫的悲伤爱情和最后的喜剧结局吗?……?打着向著名童话致敬的旗号却没有对得住名字的故事,实在是班门弄斧。

38分钟前
  • 易璟笙
  • 较差

感觉久违的手绘动画片,很有复古的味道。颠覆了《青蛙王子》的故事,蛮有趣的,不过颠覆的不够彻底,如果最后他们都没有变回人的话,我认为会更唯美。

43分钟前
  • 小姜
  • 还行

Traditional and classical Disney's Fairy tale ..and charming Jazz

45分钟前
  • [Deleted]
  • 推荐

剧本差,2d动画用来讲这么一个故事,浪费。

47分钟前
  • Nalia
  • 较差

感觉这是我最不喜欢的迪士尼公主。性格完全不讨喜嘛。王子也…非常迪士尼式的讨厌。明明Charlotte更可爱,是因为锦衣玉食发自内心善良纯真的公主。而Tiana因为生活所迫所以不断动摇犹犹豫豫甚至婊里婊气。迪士尼为了政治正确真的…这种也能和贝儿爱丽丝并肩为正式的公主了吗!!心碎。

51分钟前
  • AlCu
  • 较差

传说中迪士尼最后一部2D动画,中规中矩,难以为继。

54分钟前
  • 梅林
  • 还行

不喜欢音乐,不喜欢动画片。可以改编成真人版吗?

57分钟前
  • 杯麵
  • 较差

我一直喜欢二维,但并不代表二维的就好看。所谓好创意,不是把故事情节随便修改一下就成了。。。还要有真情实感,好吧?

1小时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不知道为什么找不到以前Disney那些经典2D的感觉了,但还是小期待一下Rapunzel,虽然是3D的...

1小时前
  • 伊蒂克
  • 还行

太丰富了。- -萤火虫爱上星星比较感人

1小时前
  • 有猫
  • 还行

有些无聊。不过最后几分钟顺利让俺燃了,最受不了这种公主王子在一起美好的大结局了,看几次激动几次= =!童话什么的最讨厌了嘛~

1小时前
  • kk·嘿
  • 还行

复古风最近狂热从这个片子足可见一般,但是我受不了这么丑的人物设定,除了男女主角,当然,他们一点新意都没有。本来还期待狮子王中灿烂的场景,缤纷的颜色,但是除了萤火虫、巫术婆婆家,还有嘉年华等几个悠闲地场景外其它真的有多沼泽就多沼泽。

1小时前
  • Rach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