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我看过的所有涉及LGBT元素的影视和文学都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抛却偏见和信仰你与我 我与ta们,都并无不同甚至连性别都不是障碍,无论出身、种族这些原始的划分都带着最原始的恶意其实无论是你还是我,谁都没法凭借一己之力战胜一切恶意除非我们拥有无差别的爱除非我们成为无差别的爱本身【我永远爱Sense 8!!!
【狂哭不止
人类需要心灵感应,来证明个体的孤独并不孤单,去表达平凡的爱情光彩动人。
时常在想,夫妻生活中同时高潮是种怎样的快乐。
生物学说,男女因生理结构和高潮持续时长的不同,结合概率计算,几率不足百分之十。
现实中通常是先至的一方不得不配合演完剩下的戏。
生活已经很辛苦,做个爱也没法尽善尽美。
但直到看完[超感猎杀:完结特别篇],才发现我一直搞错了方向。
13个人,8位通感者,6场云雨,无数次高潮。
感觉互通的通感者们高潮共享,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高潮已显苍白,连绵不绝的快感竟看得我泪流满面。
一来被震撼,二来我明白,比起同时高潮,第二种的几率,无限趋近于零。
当然,除非我是通感者,也会心灵感应。
心灵感应最早叫“思想转移”。
人类最早有关思想转移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古埃及,一沓名为《Deral-Madineh》的莎草纸中记载了穷人们被神转移了思想获得神启的故事。
从此历史上的思想转移便与宗教挂了钩。
©《Deral-Madineh》时间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那是电气物理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
当时英国有个研究灵魂和思想转移的英国精神家协会,其理论因科学挤压越来越难自圆其说,面临解散边缘。
但1865年詹姆斯·麦克斯韦首次预言电磁波后,这个协会炸了锅。
如同苹果砸到了牛顿,电磁波和灵魂、思想转移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在感官上煞有其事的共性,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1882年,其成立了心理研究学会(SPR)。
©心理研究学会(SPR)的标志成立之初,这个协会云集神棍、诗人、哲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甚至还有诺贝尔奖得主。
其只有一个目的,用科学佐证迷信。
协会成立第四年,创始人之一的弗雷德里克·W.H.迈尔斯写了本叫《生活的幻象》的书。
书中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英语词汇——心灵感应(telepathy),从此叫了千年的思想转移改头换面。
©弗雷德里克·W.H.迈尔斯和他所著的《生活的幻象》当时,协会对很多心灵感应人士进行核实研究,望能找到科学解释。
可惜,那些心灵感应能力者只不过是江湖骗子。
但魔术师乔治·艾伯特·史密斯是个例外,由于技术娴熟,骗过了SPR的研究官员。
©乔治·艾伯特·史密斯还是开创电影剪辑和特写的先驱之一,更是发明了电影史上第一个彩色电影制作流程按理来说心灵感应的真实性已可盖棺定论,但1922年俄罗斯出了个杜罗夫。
身为马戏团驯兽师,杜罗夫擅长与动物心灵感应,据称,只需和狗对视,杜罗夫便能让其为他做任何事。
听上去像是高级的驯兽技巧,研究人员做了个法拉第笼进行了核实。
©法拉第笼能阻断电磁波,实验人员让杜罗夫在其中给狗发射信号关上法拉第笼的门时,狗的确无动于衷,打开笼门后,狗却又能准确执行杜罗夫的命令。
驯兽已无法解释,更玄乎的是,工作人员让他用心灵感应对人下指令。
杜罗夫事先把指令写在纸条上,然后和工作人员静坐对视,期间那人突然用右手挠了下耳朵。
实验结束,打开的纸条上写着——“挠你的右耳后方”。
©杜罗夫和他的狗是证明心灵感应存在著名的案例杜罗夫和狗的显然成为科学盲区,其给心灵感应真实性来的不确定,成为冷战时期美苏精神武器竞赛的敲门砖。
20世纪50年代后,美苏冷战如火如荼。
这也是心灵感应研究最系统的时代。
1959年夏天,远在北冰洋水面下的鹦鹉螺号上,上校正对着空气接收一组卡片信号,此时的遥远的美国本土,迪克大学一名学生对着机器随机产生的齐纳卡片出神。
不借助任何手段,卡片信号传递全凭双方意念。
这是20世纪30年代由心理学家约瑟夫·邦克斯·莱茵发明,验证心灵感应是否存在的齐纳卡片实验。
©齐纳卡片实验进行了16天,结束后上校记录的图案和学生的对比,重合率高达75%。
事情远没结束,消息传到了苏联人耳中。
1960年4月,苏联对外宣称鹦鹉螺号上的实验,在25年之前早就被我们玩烂了。
看似坐怀不乱,实则慌不择路。
意识到心灵感应可能能应用于战争,苏联开始奋起直追,短短几年,耗费2000万美元军费,在全国建立了20多个“超自然研究所”。
©位于莫斯科的别赫切列夫脑研究所,虽然现在已成为人脑标本陈列馆,据传在冷战时期曾是众多超自然研究所之一钱花出去了,但并没有效果,反倒让民间一位家庭主妇尼娜·库拉金娜抢了风头。
©1970年苏联官方曝光了一段她用意念隔空移物的录像,尼娜·库拉金娜正在用意念隔空移物这并不是她第一次传出拥有超能力,早在1968年,她就用意念杀死了一只青蛙。
美国政府原本半信半疑,直到一天,其空军外方技术部门无意中发现了杜罗夫和狗的故事。
后者的真实性让美国人慌了手脚,他们相信,苏联的心灵感性技术不是空穴来风,而且颇有成就。
在1978年,美国启动了“星门计划”,召集了群特殊的间谍远程窃取情报,其靠的正是心灵感应。
©美剧《怪奇物语》里,11被军方放置在感官剥离水箱中,通过心灵感应远程窃取间谍情报,正是影射了星门计划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美国政府也终于认清心灵感应的真假,而之前编造用于迷惑苏联鹦鹉螺号的故事,砸了自己的脚。
198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下了定论:“经过了130年对心灵学现象的研究,没有科学的证据能证实其存在。
”“星门计划”也因此成为民众的笑柄,2009年,一部讽刺美国当年荒唐行径的电影[以眼杀人]上映。
©[以眼杀人]中,乔治·克鲁尼正在用眼神杀死一只山羊冷战过后,心灵感应的争论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至于尼娜·库拉金娜,晚年被疾病缠身,特异功能却没能帮上一点忙,于1990年的春天溘然长逝。
连同其一起被埋葬的,还有苏联在心灵感应领域上的不愿承认的当。
虽然在现实里折了腰,但不妨碍心灵感应在电影中施展拳脚。
作为现实中模棱两可的概念,电影多将其作为奇观呈现。
毕竟光影魔术比舞台上的骗术高级多了。
从1936年,其第一次扎根电影,满足了观众对其最不切实际的幻想。
©1936年[制造奇迹的人]讲的是男主获得心灵感应的能力后,为所欲为的他因贪婪导致局面失控的故事,这是心灵感应在电影中首次亮相而群众再掀起心灵感应的狂欢,已经是40年以后的事情了。
尽管相信心灵感应的人越来越少,但只要引入新的概念,观众依旧能找到初次看心灵感应的猎奇。
1977年,[星球大战]上映,心灵感应并入成了原力的一部分,人们被天行者魅力折服,因原力疯狂。
©[星球大战]中,“原力与你同在”固然振奋人心,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意念控制源于心灵感应到了90年代末的午夜凶铃系列中,心灵感应成了骇人的录像带诅咒。
©[午夜凶铃2]中交代了贞子的身世,生前便能凭心灵感应杀人,就算是变成鬼,其能力还能通过诅咒录像带传递而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心灵感应则变成了魔法。
©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里,伏地魔利用心灵感应入侵了哈利的思想如今,电影中已经很少会直乎心灵感应的大名了,伴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其在呈现方式上也更加吸睛。
©[X战警:天启]中天启和X教授的心灵感应变成了思想世界身形大小的博弈
©[环太平洋2:雷霆再起]中心灵感应通过机器相连,具化到了巨大的机甲上视觉奇观目不暇接,但也有回归概念本身反其道而行的。
2014年[你眼中的世界],讲的便是纯粹的心灵感应,男女主人公平生从未交集,却因心灵感应擦出了爱的火花。
©[你眼中的世界]中男女主人公远隔万里,却心意相通其为心灵感应在电影中拓展了新思路,除了怪力乱神,天马行空的超能力,还是人和人情感碰撞最直接的手段。
因此,当问及,刨掉战争目的和生理快感,心灵感应还能去做什么?
[超感猎杀:完结特别篇]给出了完美的回答。
答案藏在卡拉夺下沃尔夫冈自杀的手枪里,安吉莉卡和乔纳斯在爆炸火光中拥吻赴死之时。
也藏在八人组奔赴那不勒斯在跑车上的欢声笑语里,和他们为同个目标奋力的追逐中。
©[超感猎杀:完结特别篇]安吉莉卡和乔纳斯在爆炸中合体人类需要心灵感应,来证明个体的孤独并不孤单,去表达平凡的爱情光彩动人。
-作者/夭夭酒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影探”,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美剧被砍在常见不过…但被砍的剧还能被强行续命,那就难得一见了!
[超感猎杀]算是可以写入美剧史的特例…
去年[超感猎杀]第二季播出后便宣布被砍…即便编剧兼导演的沃卓斯基姐妹仍坚持创作着第三季的剧本,可网飞爸爸却没了耐心…
饰演威尔的演员布莱恩转发了[超感猎杀]被砍的消息。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每集900万刀的制作费,并没有换来相应收益。
(900万一集算不上美剧中最昂贵的制作)更主要的是沃卓斯基姐妹慢工细活…
[超感猎杀]剧情涉及多个国家地区,因此两年到两年半更新一季的节奏显然和商业预期不符。
(辗转四大洲,十三个国家,十六个城市拍摄)
演员们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调度就非常费力…更不要说深入非洲拍摄底层的民众,深入南美加入当地盛大的游行,再去印度唱歌跳舞了。
所以耗时耗财才能出这样的精品啊!
大佬一声令下,砍了!
但他们没料到[超感]的剧迷们反映如此剧烈:有哭天抢地的…有气急败坏的…还有要众筹为神剧续命的…
甚至还惊动了成人影视公司接盘!
知名成人影视公司XHamster曾传说接盘,毕竟超感的尺度还是十分有保障的…(人家是要正经的拍摄啦)
该公司的LOGO还被网友P上了网飞的N字标识究竟[超感猎杀]有多好看呢?
别的不说,八个主演就够我不停的追了…冷艳无口的裴斗娜时而深沉,时而爆发,那种目空一切的酷劲儿简直是男女通吃啊!
而来自西班牙的米格尔就算演同性爱人也能让无数女性屏息凝神,目瞪口呆…
英国演员塔彭丝·米德尔顿纯净而灵动…
而来自德国的马克思·雷迈特简直就是“我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本手了…
还有本身就是LGBT一员的杰米·克莱顿更发乎真情的饰演变性人诺米的角色!
[超感猎杀]中的这些演员尽管不是大咖,但他们却为故事添上了无可取代的色彩…每当看到这群人的合影,便亲切无比!
除了美女帅哥,[超感]最棒的还是脑洞!
人类中有一群能够实现“隔空通感”的个体存在。
不分肤色、种族、性别、性取向…
他们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互相分享彼此感官所接收到的信息,也分享彼此具备的能力。
彼此成为对方灵魂的一部分!
逆天的能力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名为BPO的组织想尽办法追捕这些超感者…而他们也能同时拥有多个人的能力对抗:隔空通感被称为“拜访”(Visiting),而借助彼此的能力被称为“分享”(Sharing)比如有的人特别能打,助你一臂之力。
总之超感就是能隔空集合一群人,只要心灵相通就能实时传递BUFF加成!
八合一的品质,干掉他们没这么容易…
以上是[超感猎杀]主线的剧情:一群特殊能力的人反抗压迫的故事…但实话实说,探长我对主线剧情没有一点欲望!
我更喜欢他们浪漫而自由的人生,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超感者才是最精彩的故事…
印度的卡拉拥有着自己的职业梦想,但传统家庭观念又束缚着她的追求…她犹豫是否要为了家人而嫁给不爱的人。
德国的沃夫冈从小混迹黑道,父亲的冷酷和暴戾从未让他拥有过信任和温情…他甚至还对这父亲的墓碑撒尿,憎恶过去。
韩国的善成为了家族牺牲品,而她也甘愿牺牲自己换来家族安稳,甚至为弟弟代罪入狱…
巴西男演员利托女粉丝无数,而他喜欢的是男人…因为他在演员的名利和自我的认可中挣扎,当面对尖锐的问题时,他只能沉默。
出生在过去的他们被旧世界伤害过,甚至那些原生的伤害不断的影响着他们的人生…熬过不同的经历,他们却有着一样的孤独。
这其实正是现实中的我们所体验的世界。
即便有亲人、朋友、爱人的陪伴,但内心深处仍有那么一片毫无来由的空缺…疲惫之后的惘然,热闹之余的失落,脸上微笑时心里却比哭都难受的无端情绪。
那或许就是一份 ——不可解的孤独
为什么不可解?
因为这个世界没有第二个人能够看到你所看、想到你所想、经历过你所经历的事情…看似贴心的“我能理解你”却是最不负责任的安慰。
而超感的八人群P便是一种想象之中的疗愈方式…(终于要说隔空群P的梗了么?
)
承认吧!
你们最初都是被隔空啪啪吸引而来…但不得不承认,沃卓斯基姐妹把本来情欲十足的画面拍出了一种美的感官享受!
隔空的他们水乳交融,实际什么都没发生…
这样微妙的欲望怎么形容呢?
八个人,就像清晨半梦半醒之间的一场春梦…(来如春梦几多时,去如朝云无觅处)
爽完了,探长我真正要说的是…他们目睹和参与彼此的生活,曾经难解的孤独瞬间被一群相似又不同的灵魂包围:开心时陪你一起喝酒…
难过时陪你一起淋雨…
在喧闹的人群里安静的和你聊天…
那一刻,再也没有了所谓孤单。
似乎全世界的个体都“共情”彼此最真切的感受,笑着、哭着、挣扎着都是幸福。
一首经典老歌[What’s Up]成了八人的主题曲。
沃夫冈小时候参加合唱团而被父亲嘲笑…如今他开口唱歌时尽管跑调破音,可是那些素未谋面的心灵伴侣们却为他唱完整首…Twenty-five years and my life is still二十五年已去的我人生依旧Trying to get up that great big hill of hope不断奋力攀登高峰,寻找希望For a destination以及生命的答案无数粉丝奉这首歌为[超感]神曲,因为这首老歌唱出了历经挫折依旧不改的初心…
有人说这是部满足LGBT群体的美剧。
诺米作为变性人寻求幸福的努力,利托做为同性恋勇敢出柜的挣扎,还有盛大的骄傲游行…
但我敢说[超感猎杀]所激励的不仅是一小群人…传说人们在修建巴别塔时享有共通的语言,而神在摧毁巴别塔的时让人们语言难通。
于是人们有了隔阂、争端、甚至战争!
而超感八人组就是这样一道浪漫至极的意象:这个世界上看似毫无关系的个体,冥冥中却被命运联系在一起,打破世俗藩篱的阻隔,彼此分享着语言文化的多样和喜怒哀乐的无常…一切无非就是因为爱的共情!
这才是[超感猎杀]最让人动容的情感体验。
千呼万唤的[超感猎杀]大结局终于归来。
尽管这代表着一部美剧的生命完结…但依我旧为它存在过感到欣慰,这个世界或许也会为有过如此浪漫的梦境而温暖…
他们的故事,于我们心中也有着同样隽永的余味。
阿曼尼塔对诺米说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相信感性的世界世事反复……反复提醒我们感性不如理性重要感性幼稚、危险、不负责任教我们去忽视感性控制或否定感性我们不明白的的是它们的本质和来处也不知道它们为何似乎比我们更了解自己但我知道感觉很重要有时,感觉微乎其微比如,我闻到肉桂吐司就让我想起奶奶…………我记得数年前这个女生走进我工作的书店时所带给我的冲击和此刻的感情一摸一样我的感觉就是我的爱人,我的妻子这是我的未来我无比相信这种感觉更甚于人世间的其他一切To Sense8
一开始是因为大尺度才去看的,大尺度拍的也很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当。
看着看着才发现,是披着大尺度外衣的童话故事。
记得这句Hello man in my head Hello woman in my headHallelujah 这首歌,治愈当时失恋的我(要听剧中的版本,其他版本不行)个人并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但这首歌就莫名被安抚。
还有图片里的台词,并不是想强调“性”,是很多类似性的,日常被我们所忌讳的事情。
当初听说超感猎杀被砍的时候,顿时觉得天空都失去了颜色,这么说太中二,也太夸张,可是我想,真正被这部作品吸引的人就会明白,这个电影的设定有多迷人,世界上有与你一同呼吸的族群,你们共享同一片星空,彼此水乳交融,交换人生经验,共享苦与乐,共度得与失。
6.8日,终于出了最终特别版电影,想留着慢慢看,但是还是没有忍住,真的期待太久了。
短短两小时,电影已经尽力给所有的粉丝一个交代,不可否认结局略带仓促,前面铺垫的反派的宏图大志被如此轻易地打破,逻辑与铺垫呢?
细节与包袱呢?
似乎不太像话,但是导演用最后的婚礼告白非常可爱地将这些质疑翻过去了。
什么感觉呢,当你看到主角这个族群,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背景的人们,还有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爱人们,为了共同生存并肩而战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向往与憧憬。
最后Nomi与Amanita的婚礼,来自世界各地的族群共聚一堂,不同背景的人把酒言欢,共同进退,或许这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天下大同吧。
虽然世界现在还是有各种各样的争端,各持己见的人各自为政,但是哪怕是期待大同之日的到来,或是在电影中不断构思,给这种期待一个完满的结局,不也很好吗?
谢谢你,Sense 8,有些作品虽然早早完结了,但是会一直一直回响在人们心中。
爱你,本来就是我最好的模样。
再多的纷扰与争端,撕裂与仇恨,它们都↓
导演为了要把原本剩下三季需要讲的剧情浓缩到2:30小时里,而将之前铺垫的暗线全部砍掉,剧情显得格外的仓促。
所以直到看完都没有之前两季的剧情对给我的触动大,剧情显得平淡而且有点小失落(失望),导演应该是尽力了,也是时候跟sense8说再见了。
不过真的希望导演以及编剧能够出一本书,把第二季之后剩下的剧情补完,这两个半小时的终章真的不是我想要的结局,尽管它完美得像个童话。
最后回一句,粉丝最难满足吗?
我看未必,山珍海味吃的挺开心,粗茶淡饭不也挺乐呵呵的。
因为没有原则,没有评定的标准。
这何尝不是对作品的一种不尊重╮(╯_╰)╭。
积点口德,别吐脏话,大家都是文明人。
毫不夸张的说,Sense 8是对我人生中影响最深刻的两部作品之一(另一部是HP)。
因为Sense 8,我会一整天都在单曲循环What’s Up,那可能是美剧史上最感人最伟大最经典的BGM了。
因为Sense 8,我会想着以后往自己的手腕上纹一个8,哪怕我知道自己那么怕疼。
因为Sense 8,我会因为某些傻x恶心的言论而发怒,尽管有人可能觉得:你一异性恋何必这样上纲上线。
因为Sense 8,我一直会等待我自己的cluster,就像一直在等待猫头鹰寄来我的Hogwarts入学通知书。
因为Sense 8,我真正明白了“人不是一座孤岛”,而不是把它仅仅当作作文素材来积累。
因为Sense 8,我发现爱有着那么多的形式,是的,爱征服一切,Amor vincit omnia, Love conquers all things.谢谢Will, Riley, Wolfgang, Kala, Nomi, Sun, Lito, Capheus, 谢谢让我们透过你们彼此真正感受这个世界。
谢谢Amanita, Daneilla, Hernando, Diego, Bug, Rajan, Felix,Riley’s Dad…还有其他其他超有爱超温暖的家人,谢谢你们一直陪着the cluster,也陪着我们。
谢谢Agenlica和Jonas,谢谢你们成为the cluster最好的父母。
谢谢Mr. Hoy, Puck, Yrsa, Bodhi…谢谢其他cluster和群岛组织一直的坚持。
我肯定不会感谢Whisper,但演员把这个角色演绎的很有范儿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当然还要谢谢Lily, Lana, J.Michael以及整个Sense 8的团队,谢谢你们为我们创作出了这样一部影响了那么多人的生活与信念的剧集,如此美好温暖、如此细腻而又宏大、并充满着人性与爱。
Thank all of you very much!Sense 8作为一部剧集可能已经完结,但正如豆瓣上看到“萨嘎摩多熊猫桑”的所言:“这部剧是一个信号,告诉我那些我想坚信却又时常让我陷入自我怀疑的东西并不孤独与虚无。
即使永远无法感应到自己的Sense8,他们也一定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和我仰望同一条星河,被同一个太阳照耀,感受到彼此同样的感受。
这让人高兴得掉泪。
”这样,哪怕剧集完结,只要我一听到What’s Up,能记起那些一口气刷掉一季剧、在油管上看cast们的访谈视频、为了最终集东奔西走到处投票留名的时光,让自己知道还留着这种让人掉泪的高兴,那就好了。
谁还关心坑填没填,看见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空姐就露出老母亲的微笑了。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Netflix宣布,中止剧集《超感猎杀》第三季的制作。
《超感猎杀》是拉娜·沃卓斯基执导的科幻剧集,讲述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八个人,成为了能共享思想的通感者,并遭到神秘组织猎杀的故事。
这部剧跨越13个国家、16个城市进行实拍,结果就是画面特别真实特别美,以及特别烧钱。
剧集被砍消息一出,粉丝们哭天抢地,在多个网站以及推特等社交平台发起请愿活动,甚至表示愿意众筹拍摄。
就这么,《超感猎杀》被粉丝强续了一口气,Netflix推出了两个半小时完结特别篇。
完结篇的海报(最右)不再暗示八人之间的通感,而是实实在在站在一起了。
这部剧有什么魔力,让粉丝念念不忘?
你见过一部剧,被砍之后因为粉丝意愿太过强烈,而特意拍摄结局吗?
你又能经历几次,当一部剧完结,民间组织八城观剧活动来纪念的?
说粉丝把《超感猎杀》当作信仰,一点也不为过。
在成为“圣经”之前,它首先是个好看的故事。
你可能没看过《超感猎杀》,但难保你没有被它的“金句”刷爆朋友圈。
“生命要么是由体系来定义的,要么是由你反抗体系的方式来定义的。
”“贫穷才是最昂贵的。
”“衡量我们的,是内心的勇气。
”如同《圣经》除却意蕴深长的宗教哲思,本身的故事性也足够丰富。
《超感猎杀》在被边缘者、LGBT群体、理想主义者奉为经典之前,先有了一个吸引人的故事。
一个女人在废墟之中吞枪自杀,八个不同国家、城市的人同时“目睹”了这一幕。
神秘女人安洁莉卡。
八个人从此能够相互拜访、分享人生。
用剧中人的话来说,这种拜访类似不需要电子设备的视频通话。
一个人在芝加哥,一个人在伦敦,他们可以看到对方城市的景象,喝彼此面前的酒。
身在芝加哥的警察威尔与身在伦敦的DJ莱丽。
他们可以掌握彼此的语言和技能,仿佛附身一样。
首尔的善帮内罗毕的克普斯打赢了抢劫犯。
他们也能感受到对方的寒冷、恐惧和痛苦。
墨西哥演员利托感受到了被大姨妈支配的恐惧……八个人同年同月同日生,在同一时刻呼吸了生命中第一口空气,这样的一群人是一个族群,这类人叫做超感人。
原来通感不是什么超能力,而是因为通感人比普通人多了精神细胞体,简而言之,他们是另一种智人。
虽然突然仿佛三头六臂一样,凭白掌握了多种语言和技能,给人生带来助力,但同时,害得神秘女人安洁莉卡吞枪自杀的组织BPO(生物保护组织),正在对通感人展开猎杀。
被称作“低语者”的男人是主要的猎杀者。
不要和猎杀者在通感的世界对视,否则他将与你产生通感,抓到你,随之抓到其他七人。
其他通感人也需要提防,他们或许为了自保与BPO合作,在发现你身份时把你出卖。
更不能把秘密暴露给普通人,这会威胁到整个种群。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黑暗森林的意思?
每个通感者都可能是猎人,他们必须小心翼翼,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可能会被消灭。
第二季的结尾,威尔族群的一个人就被其他通感人出卖,八个人即将全部暴露,故事停在这个让人揪心的地方,也难怪粉丝抓心挠肺求结局了。
成就“圣经”的不是金句,是共通的情感。
沃卓斯基一定是通感人。
否则为什么八个主角的人生,都那么扎我们这些局外人的心?
威尔是一名芝加哥的警察,儿时,他父亲侦办了一起案件,小女孩萨拉·派崔尔失踪,而威尔是唯一在女孩失踪后能看到她的。
威尔不断告诉女孩的母亲,萨拉就在她身边,还握着她的手呢,父亲对此感到震怒,他不相信儿子,强迫他接受现实,不要再沉迷幻象。
萨拉从此成为威尔心中一个疙瘩,也制造了父子二人的隔阂。
被卷入超感猎杀事件后,他发现萨拉的死与猎杀他们的低语者有关,与此同时,他爱的莱丽被低语者捕获,为了救出莱丽,他不小心与低语者对视,从此与莱丽过上逃亡的生活。
莱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一个奇怪的女人说她被诅咒了,只要留在家乡冰岛,她爱的人都会受她牵累。
母亲、丈夫、孩子,全都像急着应验诅咒一般死去,为了保护她深爱的父亲,为了逃避痛苦,她在伦敦过上嗑药的颓废生活。
获得通感之后,她才知道,所爱之人的死亡都是单纯的意外,儿时遇到的女人是一位通感者,因为冰岛上有多家BPO组织的机构,对通感人而言是最危险的地方,为了保护莱丽,她说出这样的谎言。
而这份保护,却带给了她近半生的痛苦折磨。
善出生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母亲的早亡让她失去了唯一爱她的人,父亲不认可她,弟弟是个混球,压抑是善生活的主旋律。
在弟弟盗用公款被发现后,她被父亲要求替弟弟认罪坐牢。
一方面,善对这样残忍对待自己的家人感到寒心,但另一方面,儿时母亲让她保护好弟弟的叮嘱,以及她对母亲作出的承诺,让她陷入了两难。
克普斯生活在内罗毕贫民区,从小,他就饱尝贫穷的各种副作用——不公正的社会,混乱的治安,以及母亲重病却得不到医治的无可奈何。
他崇拜动作明星尚格·云顿,他坚信云顿给他生活的勇气,当孟买的卡拉借助通感和他一起看云顿的电影时,成长环境优越的卡拉感到不适,她问她怎么会喜欢这么暴力的电影,克普斯回答说:“生活就是暴力。
”
利托是墨西哥的演员,专演铁血硬汉,俘获粉丝无数。
但他有一个秘密,荧幕里那个温香软玉在怀的无敌硬汉,其实是个同性恋。
他的爱人赫南多不能和他一起在餐厅共进晚餐,他主演的电影,赫南多不能和他一起出席首映礼。
女演员丹妮的突然闯入,打破了他生活这种微妙平衡。
丹妮有一个家暴成性的前男友,为了躲避他,她自愿成为同妻加入到利托与赫南多的生活中,而为了抢回丹妮,家暴男意外获取了利托和赫南多同床的照片,并以此威胁。
为了维持事业和生活,利托选择牺牲已经亲如家人的丹妮,面对利托如此丑陋的一面,赫南多选择分手。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利托反思自己,从此他走上了抗争的道路。
诺米是个变性人,也是同性恋,与利托一样,她承受了来自世俗与偏见的攻击,但小时候的性别认同障碍,让她不得不面对这一切,而无法像利托一样选择匿藏。
在利托最艰难的时候,她告诉利托:“我觉得真正不可原谅的暴行,是我们对自己施以的暴力,当我们太害怕成为真实的自己的时候。
”
沃尔夫冈在家暴、乱伦、黑帮火并的环境下长大,暴力是他学会的唯一沟通方式。
父亲是混蛋?
杀。
堂弟是混蛋?
杀。
叔叔是混蛋?
杀。
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是他唯一的手足,但当安洁莉卡吞枪的画面闯入他脑海,他多了七个家人。
卡拉是《超感猎杀》里生活最平稳,却也最接近我们日常的人了。
她成长无忧,条件优渥,但也有一些保守和懦弱。
沃尔夫冈的出现,让她对自己顺风顺水的人生第一次产生思考——这样做真的对吗?
我想要的是什么?
《超感猎杀》是个挺任性的剧,主线的猎杀情节那么惊心动魄,它还能气定神闲讲八个人各自的人生,以至于有人说,这部剧是主角们做着各自的支线任务,偶尔想起来了刷一下主线。
但这样的特质也成就了《超感猎杀》独树一帜的风格,那些离奇幻想的超感世界的故事,更像让这盘菜好吃的调味剂,而这些角色生命中的轻与重,才是决定品质的食材。
当年刚播出的时候,空姐奔着一个精彩的科幻故事而来,看到克普斯小哥劝善信守诺言,即替混球弟弟坐牢的时候,真是气得想砸电脑,心想着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等到见善决定牺牲自己,救把自己当利用工具的弟弟时,鼠标小箭头就忍无可忍地移向了播放器右上角。
好在空姐是个睿(重)智(口)的空姐,当得知后面有猎奇的通感群P时,我掐指一算:这剧格局不简单。
大概就是这样的画面吧,你们感受一下。
咳,说回正经的。
《超感猎杀》是一部很多元的剧,它不止多元在性向,也多元在,你对人生的理解宽度几何。
威廉·詹姆斯说:“人的难题不在于他想采取何种行动,而在于他想成为何种人。
”重点并不在于,善替罪的行为是不是太便宜重男轻女的爸爸和混球弟弟,利托最终决定面对真实的自己是不是被赫南多的分手所迫,重点在于,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能选择理解他们吗?
当你选择理解,这部剧的精彩是你的,温暖也是你的。
留下缺憾,没留下遗憾这八个人的命运实在太牵动观众的心,就像威尔坚持从低语者手中救出莱丽,诺米坚持对抗家庭的阻力,粉丝们的坚持,也换来了一个值得庆幸的结果。
两个半小时的完结特别篇,比起没有结局,显得弥足珍贵。
所以,尽管将剩下三季的内容压缩到一部电影的片长后,结尾显得那么仓促、粗糙、不拘小节,粉丝们还是满心爱意。
豆瓣高赞短评。
你说这算完美收官吗?
绝对不是。
缺陷非常明显。
超感人乔纳斯的立场一直黑白不定,在第二季末尾黑化,完结篇中又以极其壮烈的方式(同归于尽)迅速洗白,过程迅猛且刻意,完全是为了帮主角两小时内完成本来要用三季刷完的超高难度副本。
反派低语者执着地猎杀超感人,两季以来塑造的形象是睿智、神秘,结果目的居然是俗套到爆的——想永生。
低语者的计划:捕获足够多的通感者,借助他们实现思维永生。
全世界散布着成千上万个超感人,到头来却几乎只有威尔这一群和BPO死磕到地老天荒,而且这BPO历史悠久、组织严密,吓得能内部组成人类谷歌系统的超感人藏着躲着过日子,最后却被一小撮人干脆利落解决。
打住打住,空姐不是来痛批它一顿的,孩子三年没上学就上了高考考场,谁忍心指责他水平不行呢?
相反,有着这么多显而易见的缺陷,《超感猎杀:完结特别篇》最终呈现的观感却还是很棒。
一来,尽管故事收尾得粗暴,但能自圆其说。
俗套的反派不等于硬伤,开挂也开得讲究基本法,毕竟此前铺垫了很多乔纳斯对安洁莉卡的特殊情感、对威尔等人的帮助。
二来,沃卓斯基把这部剧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在情节上受限于篇幅俗套了一把,在价值观上就坚决不俗套。
卡拉在丈夫拉詹和沃尔夫冈之间犹豫不决,结果是,卡拉不是可以和沃尔夫冈通感吗,那么身体是拉詹的,精神是沃尔夫冈的,三个人还都觉得挺好。
如果仅仅如此,那就是一个低俗的玛丽苏剧了,最后,沃卓斯基不负众望,再度使出群P大法——爱不是他们三人的事,爱是这一群人共享的,不分性别性向。
粉丝创作,在粉丝心中,虽然他们内部有cp,但八个人在一起才是最美好的,结局中拉詹、赫南多等人也加入了这个紧密相连的团体。
而最有杀伤力的,是这句话——
摸着良心说,你舍得挑刺吗?
好了,《超感猎杀》是真的真的完结了。
所幸,这次总算能说再见。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架空(ID:jiakong2017),这里是科幻、奇幻、惊悚的世界,欢迎关注。
“架空”开设了全新小说号【独角兽小说】,主要提供科幻、奇幻、悬疑、惊悚类原创精品。
也许下一个《基地》就会在这里诞生。
WARNING:想象力匮乏者请止步!
这一回好像并没有什么一定要记录下来的音乐哈,两年来记录了很多,这里是最后一站。
像之前在一个帖子里面说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你更加特别,你的一呼一吸,你的一颦一笑,你的指纹,你的耳蜗,你的分秒都是特别。
火车往那不勒斯段 I Feel You (Single Mix) - Depeche Mode婚礼段 Nothing Matters When We're Dancing - The Magnetic Fields集体泡汤段 Experience - Ludovico Einaudi, Daniel Hope & I Virtuosi Italiani片尾段 Rather Be - Clean Bandit (feat. Jess Glynne)更新中。
关于第一季、第二季、圣诞特辑的原声收录,请参见链接。
第一季: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3011215/第二季: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521215/圣诞特辑: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49649/
这种极白左的东西看不下去了。印度男人被出轨这么苍白的就接受了?其他的不说了,这难道是在灌输出轨是可以接受一起大和谐的吗
沃卓斯基姐妹所谓的献给粉丝们的礼物,Netflix给了喜欢这部剧集的人一个交代。通篇其实都是在圈地自萌,戴着粉丝滤镜的观众自然认为是美味佳肴,在我看来却是尿点不断、情节牵强的二流肥皂剧,更恶心的是这种极其白左片子,竟然还有9.3分,WTF?这部剧集一直以来存在的最大问题,始终在于它的假正经,不过披着伪科幻外衣的同性片而已。没意义的Party、群P、飞车、滥交、唱歌跳舞...还Sense8,不如叫Porn8吧。
带感!印度老公、同志男友、警察同事、演员腐女、同性女友,配角拉出来都这么有魅力,更不用说主角团了。最后,他们又一起愉快的做爱做的事情了
“for our fans” / 小孩才做选择 大人是全都要 / 两个半小时把一季内容讲完 细节什么的就不要在意了 所有人集合说是打boss其实纯发糖 各种团战全员几乎无伤 云听歌云kiss云高潮应有尽有 太他妈甜了 谢谢填坑
终于在最后沦为LGBT尬苦情,神秘了那多集的boss傻的像村支书???
sense8 final 最终季有强烈的智商被侮辱感……可惜了前两季那么好看。可惜了,可惜了,要是不被砍就好了
It is proof, proof that for a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s and all the forces that try to divide us they will never exceed the power of love unite us. 在你被称为黑人白人直人弯人之前,首先你是一个人。开场的混剪就值五颗星,les婚礼哭点加一颗星,结尾的群P可以再加一颗星。
没看过的剧集的表示,光是弄清那么多的人物和设定已很费力
【2018.6.9线下八城联映】没有什么比和上百位身份认同相似的人聚在一起大笑、一起欢呼、一起流泪、一起高唱what's up更让人心潮澎湃的事了。Wolfie和Raj接吻那刻全场沸腾!I’m not just a Me, I’m also a WE!
婚礼的誓词我要再听三百遍嘤嘤嘤!
地域拖油瓶之二——不爱这部剧的豆瓣er
拖拖踏踏用了两个月才看完这部电影完结篇,总体来说太失望(中间隔了好几次都尴尬的关掉)...说什么粉丝向,我作为前两季的粉丝都觉得这个电影完结版就是小孩过家家,完全侮辱人智商的那种。
自由需要抗争、尊重、坚持,有时可能也需要药物,自由其实不是目标,不是生活的本质而是基础,爱才是。自由了享受真正的爱,想成为谁、想和谁、想和几个……
两季的剧集很好,但粉丝向的这部大结局就牵强了。毕竟我不是粉丝。
Love wins!
如果是脑残粉可以给个四星,可惜并不是。
就这样结束了?就这样?就这?怎么好意思在片末打出“献给我们的粉丝”这行字……
戊戌 一对百合一对基 两个老公共印妻 韩探打女凑成对 条子白毛黑司机
Just keep thinking...Eiffel Tower! Eiffel Tower! 愿天下大同。今夜我们都是卡拉。
人赢K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