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泽治疗黑灵出现意外,黑零扩散,不得已弱水压制,但是也导致了要整个家园重建,失去了当医生的资格,之后一直潜心研究,后来研究成了,但是因为之前酿造的惨案,也无人相信,不被认可,无人问津,在代理馆长的推荐之下,于馆长选会上面崭露头角,谁曾想推荐之余,竟偷走白泽的五行咒,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让白泽颜面丢尽不说,还尝尽了被背叛的苦涩,之后被抓,因偷走的五行咒有所缺陷,去从白泽那里找回,找的时候白泽找到机会逃走,白泽想要找到从大岛回去的路,路上看到了很多因为抽走黑灵成了心病的人们,情感这个东西医术救不了还得靠自己,心结也得自己解,白泽是一个想要帮助别人药到病除的白泽,不懂别人的感受就不是好医生,应该说好的心理医生,黑灵应该就是指负面情绪,心结,好的医生,除了用药,还要用心,良药祛病,良医治人,一个想拼命治好病人的医生,心中一定是有光的,演绎出了羿的心病,孩子们还是需要鼓励而不是训斥,每个人心里都有光,都可以照亮自己,做自己的英雄!
不错8分
整部电影看下来的感觉就是没有亮点,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吧:1.主角没有亮点。
作为一部动漫,主角人物造型没有特点,只是造型怪异,谈不上多丑,但肯定算不上好看,所以外形来说对观众并就没有有太大吸引力,形象类比到人类世界就是一个正义而略张扬的中年大叔形象。
从形象到人物设定,怎么看这个IP都不会火(个人感觉)2.情节叙事平平无奇。
如标题,只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动画商业片,整体下来让人感觉不到新意。
这几年我们的国产动漫电影都是在老祖宗留下的IP里找灵感,然后赋予一个现实主题(或者说是当代人面临的困惑),然后结尾给你一个答案升华一下,说直白一些就是给大家讲道理。
套路很成熟了,而且必须要着重吐槽的一点就是结尾模式,总是会给你设计一个异形大怪兽来作为故事高潮,像是《大圣归来》、《姜子牙》甚至是《白蛇 青蛇》系列,都是这样的模式,看多了就疲劳了。
这部电影仍然也没有跳出这个模式,所以很多网友评论,这部电影放在五年前还能说是国漫崛起,然而到了现在这个时间点,大家都疲劳了,并不会给出很高的评价。
然后细节上,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亮点,比如加入了一些现代语言甚至是方言,这些在之前的哪吒魔童降世里面都有过了,谈不上什么新意。
至于搞笑的成分,都比较陈旧的段子了,放进去多少显生硬。
上面都是挑了些不足,但是总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画面场景的渲染,就有多我们中国传统的元素在里面。
这个还是需要大家自己到影院感受。
上面说的都比较直白,都是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我也知道工作人员制作这么一部电影不容易,但是既然上了院线让大家欣赏,自然要接受大家的议论,总之呢,我是对国漫比较挑剔,希望国漫未来能有更好的突破吧。
别问我为啥去看,问就只能是说全是私心然后我们说结论,我就先不说啥推荐指数就一句话你们自己体会一下——昨天晚上买票前我就在抱怨为啥这玩意只有一个情侣厅的排片后来我朋友说 这电影能坚持到现在还有排片已经是个奇迹了我说确实,事实证明,的确是确实当然我不否认是受众问题,如果我是一个8岁以下儿童我可能会挺喜欢的,毕竟这个剧抖包袱写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片中有明显设计好的语言笑点,能博得观众一笑。
当然了,如果你带着正常人思维去理解这个剧情,也许你也会为他尴尬而觉得好笑,被尬笑被气笑还是苦笑就不得而知了。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部动画电影的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首先我们先说问题最大的地方——剧情你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这个导演试图表达的立意:苦难源于内心的自我束缚,所谓不治之症和灾祸皆有心生,心有阳光和希望,阴霾就会自己消散。
好了上面是我概括出来的,因为编剧从头到尾自己都没概括出来自己的中心。
没错,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空有立意没有实质他的立意不是让观众自己感悟出来,不是以剧情为载体表达出来,是靠台词念出来的那么请问作为一部电影,没有剧情我在看什么?
看画吗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全都有问题开头剧情剪的稀碎,开场五分钟我甚至觉得自己再看预告,我还没完全融入进去呢,人物还没分清呢,关系没理清呢,直接跳出来三个大字,7年后。
即使现在结束了,我也很好奇。
7年前到底发生什么了?
为什么白泽就被逐出医馆了?
为什么?
为什么?
因为缺失了前面的铺垫,会让大家很迷惑,怎么就这样了,为什么就到这儿了?
发生了什么?
高潮部分也因为缺少了前置的铺垫,他没有一个明确的矛盾爆发点,让我觉得不至于这样啊,怎么就这样了,怎么就变形了呢?
我是在看变形金刚还是在看奥特曼呢?
后续的剧情也就很离谱了 ,反派怎么就被感化了?
怎么就相安无事了,就这么改邪归正了,难道高潮部分只是走火入魔吗?
前20年的心结说解开就解开了,甚至没有一句多余的解释就告诉我,他俩其乐融融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无聊,觉得难看。
他只有一个空壳。
另外问题同样还出在角色身上问题最大的我觉得就是反派这个角色的塑造。
其实跟前面的剧情一样,他没有铺垫我相信每一个人物有自己的成长史,他们有自己的性格,如果作为一个重要的角色,他没有被铺垫过,直接以一个个人形象立出来,大家会觉得莫名其妙,觉得不知道为什么,他是这样一个性格。
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后他被感化改邪归正之后,大家会觉得啊怎么就这样了?
而且很重点的就是作为一个反派,作为一个撑起全局高潮,只有一条主线的反派,这个反派怎么能不长脑子呢?
他要实力没实力,要智商没智商,他到底是怎么当上这个反派的?
主角这边相对好一点,至少他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的,他有自己过去的经历,有自己的坚守,并且全剧一直保持同一个目标,稍微让人看起来有点方向感,但是他重要关头去感化反派这种事情,其实也会让我觉得…他也没有长脑子。
配角上问题就更大了,最重要的就是白泽身边那两条像鱼一样的生物,他为什么摇摆不定,他为什么一会跟正派一会跟反派?
一句解释都没有,甚至一句台词都没有,他就来回的在两个阵营之间转换,这是在干什么?
在干什么?
在干什么?
其他配角呢,我没有明显感觉到这个角色的作用,在这个剧里面就没有体现出来,比如我很看好的那个三个头的生物,就莫名其妙的在不到1/3的地方就石化了,然后就没有后续了,他承载的精神呢,没有一句解释。
唯一比较喜欢的两个角色,一个是九尾,一个是那个老婆婆,至少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他们自己的目标和坚守。
高光的战斗场面,我也觉得是九尾那一段。
但为什么偏偏是这样一个角色,这样一个剧,他需要有爱情线?
优点要说有吧,也是有的我承认他有笑点,虽然他也可能只剩下笑点了场景立绘做的其实相对来说还不错,表情也没有那么拧巴,战斗的特效也还可以,反正说凑合吧,能看得过去。
当然我觉得最大问题还是因为剧组偷工减料,他没有表达清楚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他整个剧就没有背景,没有支撑他的世界。
还有就是大面积的白屏实在是太耀眼了,当主角走进内心世界的时候,别的电影,比如说大鱼,不是大鱼海棠的是big fish那部片,他也是走进人物内心的梦境,那人家梦境构建的很美好,美景,梦幻。
对吧,这里面的走进人物内心居然只是一片空白和一棵树,非常耀眼,在黑暗的电影中,确实有那么一点点违和。
以及后面那些黑灵的特效,真的就是一个个往下蹦˚᷄⌓̉˚᷅ 同样我也想请问它作为你们立意的主体,他为什么要有具象化?
到底是为什么?
最后的最后我真心的发问你这个电影到底是为什么要叫山海经之怪物再见啊?
片名与内容真的有一点点关系吗?
希望剧方自己反思一下
预告片的精致成度真的不亚于迪士尼电影,而且预告片里充满了神秘和期待。
我有一种感觉,这部电影可能票房会超过《大圣归来》。
但期待越高失望越大,乍一看电影感觉就是环球影业随便一个人闯入《功夫熊猫》的剧场。
没错这电影感觉像极了《功夫熊猫》。
这可能会引起争议。
所以还是很期待。
我看到中国传统IP终于有新作时,心理充满期待,看到电影后真的很失望,只是挂了个名字而已,有山海经就讲山海经的故事,而不是在这里励志,没人反对正能量,但你换个选材啊,这么丰富的山海经,你在这励志,你写高考作文呢你啊?
人物的性格没有一个特性鲜明,完全就是国产老套路,看这个电影简直就是智商税。
为了表现男主被周围人冷待,镜头出现好几次胖胖的鳄鱼中年妇女,配上那粗俗的表情,让人看了心里愤愤不平,心里觉得这女的真烦!
导演选择了最省力的表现男主被冷待的场面,借用了人们心中的关于中年妇女的刻板印象,就像人们看到女司机时心里想到的种种特质。
希望导演在刻画小角色的时候不要懒惰,给人们心里留下更鲜明,有特色的形象。
国漫对于我来说,了解并不是很深入,看过的国漫电影用十根手指头都能数出来,更不能算是真正的国漫迷,但就是愿意看这样的电影。
作为一个成年人,看动漫电影会觉得心里住着一位长不大的小女孩,或者说依然很单纯。
其中有部电影叫《白蛇缘起》还获过奖,今年还是国漫一百年。
山海经有必要还是得看看这方面的书籍。
首先先说打动我的地方,第一是对于现代心理疾病的隐喻,黑灵病其实就是每个人内心的痛苦,但这个病不能一刀切,就像电影里,如果想把黑灵从人体吸出,那么这个人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颜色——喜怒哀乐,变得灰白——只剩下绝望,慢慢就变成石头了。
第二是师弟火烛的黑化,有种意料之中。
好像就像当今热议话题二胎一样,不过更受宠的是老大,小的被忽视了。
总之,我觉得人心是肉长的,本来就是偏的,没什么一碗水端平的,所以二胎、三胎对于孩子的心灵说实话是有伤害的。
而且有些孩子的性格天生就是敏感的、不善表达的,如果火烛在感受到失落时能够说出来,也不会产生那么浓烈的心结。
性格所致,意料之中。
第三,是对于治疗或者说消灭黑灵病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爱和希望,所以单单治疗麒麟小孩儿弈,就是走入他的内心,这里真的很打动我。
当然也是最后这个强行的happy ending让我没有打五星。
因为也没有走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怎么就一下子消灭了全部黑灵,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么?
结尾不太有新意,逻辑也不是很清晰,减一颗星
《山海经》,成书年代不详,凡十八卷,三万一千字,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上古三大奇书”。
书中记载的异兽怪神、蛮荒古国,曾被先民当作真实的存在,又成为现代人想象力的宝库。
《山海经之再见怪兽》,就是从《山海经》这个想象力之源汲取素材,并赋予现代意识内核的一部动画作品。
《山海经之再见怪兽》的故事并不复杂:医生想要攻克一种痼疾,却不被世人理解,经过努力,终于达成心愿。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很好哭。
当坐在电影院里一直抹眼泪,我自己都纳闷,我这是怎么了,是天太热了容易激动吗?
一个动画片,就算它是全年龄向吧,难道值得我这么泪流满面?
当看完电影出来,回想起那个失去生之希望、独自走进沙漠、变成石头的苦山神,想起他变成石像之后脸上那一抹凄然的笑容;想起小麒麟给苦山神的稀薄却珍贵的友谊;想起小麒麟因为长不出正常的角受到的歧视和嘲笑;想到他一直追父亲的背影却追不上,最终承认父亲死了,被白泽一把抱进怀里……我还是很想哭……这部电影,是真的有许多动人的地方。
它并不是完美的,节奏快,有些过渡的地方难免粗糙,战胜黑灵的情节太过仓促。
但是它有一个好的故事内核,有一种活泼泼的精气神,有一些特别的、值得注意的地方。
记得有人和我说过,所有的故事都是关于复仇:向生活复仇,向仇人复仇,让读者/观众跟着主角一起经历磨难并扬眉吐气。
有些故事会复仇得更彻底一些,把仇人从肉体上消灭(这类故事在我们这儿尤为常见)。
而像《山海经之怪兽再见》这种以宽恕和治愈作为内核的故事,是我们较少见到的。
《山海经之怪兽再见》当然也有“向生活复仇”——医生白泽想要攻克医学难题却引起祸端,被所有人不理解、不信任,但最后他成功了,扬眉吐气了。
但是电影里面没有“向仇人复仇”:没有坏人死去,没有谁被正义之剑毁灭。
最大的反派也只是挂了彩,就被主角宽恕,并且他的黑灵病也治愈了。
“黑灵”是什么病?
在这个山海经世界里,黑灵是一种不治之症,医生能做的只是从病人体内吸走黑灵,将之储存于安全之处(类似于现实世界对核废料的处理方法),而患者从此会失去他原先的颜色,变成灰白,一看知道他得过病了。
从此他被打上病耻的标记,只能远离人群,避开歧视的目光。
——世人对疾病的过度放大和污名化形成了偏见,偏见就成了病本身之外更需要患者去对抗的,这一点在动画片中得到了具象的表现。
只有白泽苦心研究出用符箓和咒语吸走黑灵的方法,能让病人保持他原先的色泽。
但他的方法还不够完善,当黑灵大规模来袭,他反使得大家损失惨重,以至于被逐出医馆。
但他还是在坚持研究;与其说是他医者仁心,倒不如说他是一心沉浸在研究的乐趣之中。
显然,这是科学研究者的态度,但不是医生对待病人的正确方式。
后来白泽和小麒麟“羿”相遇后,白泽对羿表现得很不耐烦又很霸道,羿就指责他没有心,不是一个好医生。
而黑灵这种病,有其特殊之处,光进行科研还不够,还需要了解人心。
在羿的帮助之下,白泽才渐渐了解到黑灵的成因,并掌握了战胜黑灵的方法……你肯定会思考:黑灵究竟隐喻的是什么病?
白泽为什么不得黑灵?
为什么羿这么一个小孩会被黑灵缠身?
火烛这么一个玉树临风的大帅哥,为什么会变成黑灵怪物?
……这部动画片在“正派大战反派”的套路之外开拓,重点关注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说是一部动画化的《疾病的隐喻》。
电影里的黑灵,显然指的是以抑郁症为代表的各种精神疾病。
在这个山海经世界里,精神疾病具化为黑灵,医生无法用技术手段消灭它,只能暂时从病人身上抽出来处理掉。
而病人变得灰白,被人歧视,自己也有病耻感,只能躲在大岛上一处远离人们视线的奇怪大屋里。
火烛已经罹患黑灵,但因为他自己就是治疗黑灵的权威,又要当众表演消灭黑灵,不容有失,再加上他的治疗方法是从白泽那里剽窃来的,所以他的病耻感就格外强烈。
他拼命压制病情,在法术失败后,就遭到强烈的反噬,成为黑灵怪物。
战胜黑灵的方法,在动画片中被高度概括为“用心中的光”,这当然是不现实的——在现实中,要战胜疾病可不是向病魔动武这么简单——但是,把“黑灵”和“病人”分开看待,让人知道自己依然是自己,而“病”是侵犯的外来之物,这对治疗心理疾病是尤为重要的。
对于尚未明白这一点的人,这部电影应该会颇有启发。
选择宽恕和治愈而不是报复,以心理健康作为主题,除了这两点之外,《山海经之再见怪兽》还有一个很特别之处,就是居然完美避开国产电影最爱聚焦的两大情感——爱情和亲情。
九尾狐义救白泽,固然有一点爱情的影子(电影末尾她酒馆的客人刑天还开她和白泽的玩笑,说空气里都是八卦的味道),但更因为白泽是她的救命恩人,而她是个仗义的侠女;小麒麟羿怀念父亲,但那是对亲情的追思而非亲情的双向表达。
你可能会想,不谈爱情和亲情,电影还怎么拍啊。
人与人之间有如此多感情连接,如此复杂多变,只要是真诚的,就会打动人。
白泽和小麒麟“羿”之间,本来是互相看不爽,但经过生死与共、互相了解,终于形成一种类似朋友+父子的感情。
羿在大岛遇到苦山神,他们俩虽然只有短短一段对话,而且苦山神最终也走进沙漠死去了,但是他们俩这稀薄而短暂的友谊却很感人。
火烛对白泽的嫉妒,也是非常真切的。
虽然在世人眼里,火烛地位又高,又是翩翩佳公子,而白泽只是一个被逐出山门的失败者,但火烛才是这世上最了解白泽的科研价值的人,又是唯一一个永远嫉妒白泽的才华、嫉妒他受到的师父的宠爱的人。
了解越深,就越嫉妒,最后火烛的爆发也是惊人……白泽这个主角其实挺讨厌的,长得又不好看,又爱吹牛,又穷,欠了酒钱也还不出。
但他在电影中有很多成长,他的感情、他的灵魂,都是在慢慢变得更丰富,直到最后挺身而出救了大家。
所以你看他就会越来越顺眼。
(这种对主角先抑后扬的处理方式蛮不错的。
)其实,在看预告片的时候,你会吃惊于这个山海经世界里头全是怪兽,长得基本没人样。
白泽这样的低颜值动画片主角还真不多——也许《功夫熊猫》算一个?
但熊猫是走萌呆路线的,白泽并不是。
那么出品方哪来的底气让大家喜欢这部动画呢?
反过来,你又会想,敢于让主角长这样,这动画片的底气大概也比一般的足吧?
就是怀着这样的好奇心,我走进了电影院……看完以后我的评价是:如果你对国漫抱有宽容鼓励的心,而且愿意放松自己,沉浸其中,你会发现这是一部相当有特点的好看的动漫电影。
高温的日子不知何时才能完,现在又不方便出门度假,就去看个山海经故事吧。
---PS:查了查电影里的怪兽都分别是谁,和《山海经》原作比有什么异同。
主角白泽:一种瑞兽,“东望山有兽,名曰白泽,能言语,王者有德,明照远则至。
”白泽究竟长啥样,《山海经》没有详述,后人自由发挥,《元史》说他“虎首朱发龙身”,《明集礼》说他“龙首绿发戴角“,又有人说他就是狮子,又有人称他是文殊菩萨的坐骑。
电影里取了”绿发戴角“这两个元素,而他的脸,很像是一只有京剧丑角脸谱的大白猿。
火烛:白泽的师弟,拥有动画里最帅的一张脸,头上有两个不明显的角,参考的应该是《山海经》里的烛龙。
真是一个风度翩翩的龙族佳公子。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电影里的四大长老,在古代叫“天之四灵”“四象”,源于先民对星宿的崇拜。
四大长老真是笑点满满。
谁听到青龙长老那一口“天津伯伯”的地道天津话,能不被他说服?
谁能想到,逃命的时候跑得最快的是玄武这个老乌龟?
九尾狐:常常被现代人拿出来说的神兽之一。
大约是因为狐狸那魅惑的形象结合九尾的高超法力,给人特别大的想象空间。
这部片里的九尾狐造型超赞的!
形象窈窕美好又带有京剧风格,而且她管理酒馆那泼辣能干又风情万种的劲儿,让人想起张曼玉在1992年徐克武侠片《新龙门客栈》里塑造的经典角色——老板娘金镶玉!
待到毕方杀来,为了营救白泽,九尾狐戴上斗笠、蒙上面纱、拿起长剑,九条尾巴唰地一展开,那让人目不暇给的身形和招式,那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型格,就更有金镶玉那味儿了!
美术设计一定是念念不忘张曼玉,长大后终于可以把自己心爱的九尾狐设计成她这样。
一代一代经典之作对观众的影响,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文化传承啊。
麒麟:大家都很熟悉的神兽,龙头、狮眼、虎背、身体像麝鹿,尾巴像龙,有龙鳞,圆圆的头顶长着一对角。
注意啊,《山海经》里面的麒麟是有一对角的。
所以电影里的小麒麟“羿”,也可以算是西方瑞兽独角兽?
神鸟毕方:形状像鹤,仅一足。
电影中的毕方比鹤矮胖不少。
在黑灵之灾中它失去一条手臂,以机械臂代之,这和传说中的毕方“仅一足”显然有联系。
刑天:酒馆常客之一,大脑袋连着手和腿,没有身子,估计应该是刑天。
据《山海经》记载,刑天和黄帝争位,被斩去头颅后,以自身双乳作眼、以肚脐为嘴,手持利斧和盾牌继续作战。
这是一个很酷的战神。
我们的祖先脑子里都在想什么!
没有人觉得这个片名《山海经之再见怪兽》有歧义吗?
这部电影是没有前作的影片,单看片名很容易产生误解。
到底是再次见到,还是告别……撇开这个部分不谈,电影整体的完成质量也并不高。
剧情、画面、设定,各有各的问题。
先说设定的部分。
就我个人而言,用《山海经》这本古籍来作为故事的背景设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有问题的地方在于,你打这个旗号却没用到里面的东西。
主角白泽、医馆馆长、四大长老、反派火烛……几个主要的角色没一个是山海经里面的。
毕方是有了,但是形象和书中记载的毫无关系。
这完全就是在欺骗观众感情!
除此之外,几个角色的人物设定也不讨喜。
主角白泽,为了证明自己是医馆最好的医师,毁掉了大岛、逼死了师傅……可能片方想表现白泽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乐天派,但实际呈现出来的结果却是一个自私自利只为了自己的名声而不顾别人死活的自大狂。
特别是影片还是在讲抑郁症这个背景下,像白泽这种毫无同理心,甚至根本不关心别人的人,让整体的立意显得特别讽刺。
白泽手下的小弟跳反也是跳得莫名奇妙。
坏得不彻底,好得不纯粹,跟玩一样。
萝卜精这个角色没有用处而且多余,感觉是为了可爱而设置的角色,幼稚的让人脚趾扣地。
四大长老也基本都是摆设,角色戏份少到连脸谱化都算不上。
稍微好一点的角色设定是火烛和毕方,虽然都是恨意驱动,但是好歹还算是合情合理。
比起其他动机不明的角色,已经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在剧情的部分,故事节奏奇怪,中间历险的阶段不仅意义不明而且拉得过长。
白泽上大岛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没解决,麒麟的角没治好,黑灵如何医治也不知道。
电影不是电视剧,主角的每一个举动或者步骤都是有目的的。
把大量的篇幅用在叙述意义不明的小事,是在浪费观众的时间。
九尾狐对白泽的帮助,感觉和白泽没有什么关系。
动画片里两者互动了了,几乎没有交集。
而且特别恶心的一点是,动画片里把白泽表现成了个渣男,对九尾狐的付出根本无所谓。
影片结尾的剧情也是“亮点”不断。
《山海经之再见怪兽》整个故事说的是白泽潜心研究如何治愈黑灵的故事。
换句话说,就是解决黑灵无法消灭的问题。
但是直到影片结束,导演也没能给观众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个都不用扯上心理学去分析,什么“心中要有光”能不能治疗抑郁情绪。
就单从逻辑层面讲这一点都说不通。
你心里有光,是如何驱散别人的黑灵的?
最后特别提一下画面。
一般来说这种制作程度的动画,通常是不会扣分的。
3D的效果和好莱坞动画相比,基本上没有差距了。
但是这部动画片我给不了星。
打着山海经的旗号,又是国漫,好歹要像点样子。
群众演员像《功夫熊猫》,黑灵雾气像《寻龙传说》,黑化的火烛特别像爱死机第3季里的克苏鲁,走廊、灯笼都是日式设计,麒麟还要到房太太的地盘上唱扭腰(纽约)……不至于吧!
片方真的以为这个电影只有小孩子会去看吗?
设定、故事、画面一个都没弄好,真的是可惜了这么大的投资和这么精良的制作。
最后插嘴说一句抑郁症。
这个病症并不是一个成因、治疗非常明确清晰的病。
诚然在动画中,冒黑气是最具体展示,但是这也并非是全部。
如果形象一点比喻的话,抑郁症就好比一艘载满了过多货物的船。
吃水过深,容易搁浅,接近沉没。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减少货物,要么加大船身,但是无论哪种方法都不容易。
这部电影就像这条船,它不是装的太多,而是装的太少。
一个严肃的话题,变得空荡荡轻飘飘。
那必然开不远,翻船自然也是意料之中的结果了。
整部电影的情节、画面制作很精美,核心主题是主角白泽制服黑灵的,象征着高能量的人用阳光驱散黑暗,化解仇怨。
弹幕中很多人说黑灵是抑郁症,看完之后,我觉得黑灵还可以包括每个人内心的敏感和禁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所有痛苦而不得解法,终成心结。
总的来说,是一部符合中国传统主旋律的一部动画电影,很治愈,但观看完之后其实很难有共情。
不过从审美、愉悦度的角度看,不失为一部佳作。
我在B站上前几年看过的PV是:小男孩和白泽对弈,一个时停后。
春去秋来,白泽苦寻破解之法。
铃声乍起,时停结束。
深夜,黑猫?
来见,标题《再见怪兽》。
如果说原版pv把神秘度拉满,那么正式上线版的主题就和原版八竿子打不着关系。
这让我想起另一部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原版pv和正式电影毫不相干。
即便如此,这部电影的口碑和票房的失利让我有些意外。
故事围绕看病行医,黑灵暗指抑郁症,众医束手无策,只能抽取,难以治愈。
还有一种说法是,治疗方法对应中医、西医之争。
以往人们治疗黑灵主要靠封印,黑灵来自于世间阴暗面,宜疏不宜堵。
剧情人设非常老套,自大的男主,反派师弟,寻医的麒麟小男孩。
原版pv明明是个人类小男孩。
我猜测原本剧情是人类小男孩落入山海经世界,历经磨难,逐渐成长,最后与山海经的怪兽们道别。
没料到的是这前后剧情变化,直到电影结束才打出《再见怪兽》的标题,与黑灵故事十分牵强。
这种感觉就如同命题作文写偏了题,只好在结局时费尽全力朝着电影名上靠。
如若不这样做,就浪费了前几年打下的口碑。
抛开主旨和偏题,这部电影中规中矩。
有笑点,也有泪点。
特效演出精致,但是剧本拉胯。
如果是前几年国漫火爆的时候出现的话,观众们包容心都很强的,也不至于票房失利。
没想到山海经是以心理问题微视角展开的,很有创意,山海经影射的人类社会的问题,还挺亲切接地气,不错不错。里面好多可爱小怪兽,知道了山海经怪兽里的名字,最后如果要是能加入一些对这些山海经的原型小科普介绍就更好了。。除了青蛇里的九尾,这里的九尾也好飒,喜欢四大长老~的跑步机,哈哈哈,玄武跑的好快,片尾曲好听,就是白泽的形象没有九尾好看啊总之不错不错,有笑有泪,强烈推荐想起来,国漫我喜欢的电影不少了,雄狮少年,青蛇,哪吒,新哪吒,大圣归来,再加上这个,真好
心里要有光
其实也还好,至少关注到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值得鼓励,白泽塑造的确实没那么讨喜,九尾我挺喜欢
碰瓷山海经?除了人物名字和山海经有什么关系….九尾为啥喜欢白泽背后什么故事也没说,所以病是怎么治好的….我感觉没看懂。火烛的形象太像敖丙了吧但是又反派又无脑….
山海经之再见怪兽 2022.8.13 这3D效果差强人意,故事撑不起山海经的名号。没有光怪陆离,只有披着层皮的打工人。
很好看啊 打低分的人真的是莫名其妙 立意非常好 真的越来越看不惯大众的所谓要求和审美了 这个立意简直不要太好 受不了
坐在电影院有一种穿越的感觉,这个画风和技术都带我回到了至少5年前,影片的故事和山海经本身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关系,反正就是感觉很怪也说不上哪里怪。
人设丑绝
剧本随意逻辑不清人物扁平元素堆砌的东西,没劲透了
一个想证明比自己师兄强的人,最后被黑灵控制想灭了他师兄。说了个嫉妒的故事!
不能二胎,容易偏心。带虫子苹果引发的心理失衡
我女儿让打四分
给国产动画电影一个建议:好好搞剧本吧,别再搞ip了,扎实的剧本比什么都管用
人物丑丑的,立意也略浅薄。
比想象的好太多了~ 那萝卜精真的好可爱 从故事到制作都没有雷点 意外的挺好看
冲着山海经背景去看的,结果除了人名跟山海经毫无关系(当然山海经本身也很难编故事),故事呢蛮低龄化的,可打戏吓得陌生小孩号啕大哭……
超前点映看完了,发现一个梗:萝卜叫糖泥,不会是小罗伯特唐尼吧……
心里有光无人可挡,老套鸡汤退散黑灵
没想到竟然剧情还算可以。
这剧情也太零散太粗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