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越聪明的人越有钱,越有钱的人越有资源,越有资源的人越有能力生孩子;二,如电影开头所言,越聪明的人越不想生孩子,越傻的把生孩子当本能,人类于是越来越愚蠢。
所以,这出现一个博弈,聪明的有钱人是否生孩子的博弈,或者说愚蠢的穷人是否生孩子的博弈,当然这可能还设计到宗教,文化的问题,暂且不论的话,我认为,可能有一个临界值,IQ系数和有钱程度的加权平均数值,在此值以下,和生孩子数成正相关,此值以上,负相关。
首先我觉得这个电影的趋势在现实中是有所印证的。
如果上述为真,那么即是说人类社会中存在着达尔文进化论的逆作用;或者我们所谓的精英阶层其实并非人类中适应这个社会的群体。
2006年,喜剧科幻电影《蠢蛋进化论 | Idiocracy》虽然拍的不怎么样,但是很有新意,有很多讽刺的东西在里面,也是我们生活中有据可查的东西,也许真的有一天会变成这样也说不定,科幻电影嘛 都是走一个极端,这个有点意思。
有一点可惜,女主身材不错,虽然是个碧池,但是如果能再好看一些,会更养眼更舒服,毕竟是女主嘛,在这里也就是个花瓶,花瓶为啥不弄个好看点的。
还有就是虽然主角是在蠢蛋世界的天才,但是这两人明显智商也不达标吧,虽然为了恶搞,但是主角二人也确实是两个傻子。
这样明显没有拍的聪明一点更好看,大家总喜欢看装逼的(或者装逼失败)。
垃圾山 有点厉害了
其实现在(0202年)看这个开头,还真有点《头号玩家》的感觉。
捂脸
这是差点意思
哈哈
这个门不错万一电影都才对了呢(捂脸)---我是脑残的分界线--推荐指数:★★★☆(7/10分),挺好玩,彩蛋也有点意思,很搞笑,可以看看!
我们都相信达尔文的物竞天择进化论,尽管这种自然选择存在一定残酷性,但最起码我们的方向是好的,但是原来在当今资本主义下,好方向并不意味着培养智商。
在讨论智商之前,我们又需要厘清智商的概念了,天生高智商的应该占的比例不多吧,这就意味着需要社会在后天持续去培养尖端人才成为发展的栋梁了。
然而,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这群人才吗?
所谓资本,其实还是由金钱掌控游戏的规则。
能换钱的方式太多了吧?
性!
倒卖!
如果说能有一个电影能够包含真理,并且深刻和透彻到一本小说的程度,在看过的电影里,只有《蠢蛋进化论》了。
十几年了,我竟然一共看了四次。
没有电影是经得住第二次看的。
虽然我看了它四次,在十几年的跨度里,但我仍然认为没有电影是经得住看第二次的。
但我竟然看了它四次,在十几年的时间里。
oh my dear god!
“假如你真的发现你周围的人都没有你这么聪明,那也许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因为,它里面有电解质……“想象力,智慧,生活的阅历,巧妙地促成了这九十分钟的剧情。
可能以后的世界真的是会这个样子。
按照现在这个样子发展下去的话。
人生经常是无聊和苦闷的,有那么多烦人的人磨损着我的生命。
看《蠢蛋进化论》时我笑啊笑啊,让世界上的人都去他妈的死吧。
想来想去,给了推荐。
也许我看得电影太少,反正看这部进化论,我真是恩.恩.吃了一惊,还可以这样啊。
巨大的垃圾山,not,sure,看病时的选择题,地板的清理机,喝饮料的庄稼,含电解质的饮料。
哈哈,我晕。
不过,有些事情在现实中真的也很有意思。
比如看病,我们就有人发生过内科说你该去外科,外科说你该去看神经的例子,还不是在作选择题;比如喝饮料的庄稼,现在不是有很多小孩子一天到晚的只喝饮料么。
至于马桶和沙发的二合一,恐怕也有电视迷希望拥有一个吧。
当然了,平庸人和平庸人的结合不一定都生的是庸才。
还是推荐,看看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走到极端的表现,呵呵!
好像是薛勇还是谁,对不起我学来了观点就忘了提出观点的人,在文章里说现在的美国有一种“向下笨”的趋势,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一切东西都在变得越来越白痴。
第三世界国家的广大人民不要急,全球化之后,扑面春风就会吹过来,让我们都变成白痴傻瓜二百五。
小波说了,“就是好呀么就是好”,可那是古代的事儿了,今天,“我就喜欢——麦当劳!
”PS:Mr not sure,不就是马三立马老口中的“逗你玩”么?
很早的时候看过一次,当时只为片中的低级趣味笑得前俯后仰。
没想到多年后观看,竟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有了更多的伤感,无法抒发,只好随意的写两句。
影片完全逆着达尔文“弱肉强食”的理念展开,最优秀的人们忙着改造世界,一再延后生育计划;普罗大众有吃有喝,忙着造人享乐。
500年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人类的智商到了让观众哭笑不得的地步。
缺少了智能,人类只剩下最原始的欲望,脑中只有food和sex,饮食由不知名的饮料、富含卡路里的奶油味膏状物组成,性则成为大多数商店的主题。
导演刻意的讽刺着,各大品牌的恶搞信手拈来。
我想,影片的结局是好的,应该算是好的罢,至少还有Not Sure留给人类社会一丝希望。
我不能不想到现代人,物质越来越丰富,科技越来越发达,需要人类动手和动脑的地方越来越少,人们只要想着如何赚钱就好。
吃的越来越多,动的越来越少,想的越来越浅。
碎片化的阅读,让人们浮光掠影的捕捉资讯,让人们享受着私人订制的无脑娱乐大餐。
孩子们把可乐当水喝,汉堡包唾手可得,整天想的都是吃什么、玩什么、什么时候放假,捧着手机和iPad,行尸走肉地四处闲逛,宛如Wall-E里坐在全自动座位里的肥胖人类。
现代人啊,请不要走到那一步,让Idiocracy永远只是呆在光碟里的笑料,好么?
我觉得很赞的创意阿,居然拍出来了,而且整个场景设置都很棒啊,演员也很好笑啊。
是不是很多人不了解里面的俚语呢?
光看中文字幕只是普通的骂人话,当然不好笑拉
这戏反智、反讽,编剧从头到尾都没有正经过,连负责军事测试的警官都被redicule了一把,调调和SP(south park 南方公园)是非常相像的,惯用粗话pussy、ass、dick、gag等都是SP常用的,看惯了SP的人会倍感亲切。
场景。
因为要前进到500年后,所以处理未来世界的景观是最大难题。
导演兼编剧Mike Judge把场景低级化低智化,外观像个落后贫民区(很多人吐槽说像印度阿三,其实是因为土地盐碱化遍目黄土,垃圾成堆,所以看起来像个沙漠地区,而且剧中频繁出现穿戴闪光丝绸的少数族裔,所以真的挺像印度国家的)。
可惜场景太简陋了。
而对于其他设备的构想还是可以接受的,比如医院的接诊机器,图形代替所有文字,还有很多交互的媒体,全程DIY的机器,简陋如卡通片,不过足够表达作者想表达的,这也就够了。
基因。
500年后的人未必弱智到这份上,我大部分同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就是人类会退后发展。
高智商的选择不结婚生子,低智商的因为没事可做反而后代强盛。
这样下去的基因会是什么结果?
我们理所当然地觉得人会越来越笨,但事实未必如此。
因为这时候我想起了我身边的几个亲戚和他们的小孩,有些很聪明的父母未必生出同等聪明的后代,但有些retard的父母却生出了音乐天才或很聪明的小孩,基因真是很奇怪的东西,你永远无法预测你的小孩会像你一样的智商还是高于或低于你,但有一点是绝对的:如果你不生,你就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
而相对于低智商的夫妻来说,高智商的夫妻生育承担的风险更大:他们的小孩智商低于他们,他们将很suck ass,但低智商的夫妻就无所谓,反正不能更糟了,就使劲生,没准哪一个会是奇才,这样就能承担让家族鸡犬升天的使命了,反正孩子智商不需要有太高的期望值。
情节。
情节是没有大问题的。
但后来男主的智商越来越高了(不知是不是和周围的人比的)。
总之和一开始他的设定不同,连他的气质、谈吐都表现得像个聪明人,这并不是average的节奏。
女主后来也是IQ卡暴增了不知怎么回事。
搞笑。
全场笑喷。
医院插管子那里真的就是SP真人版好不好。
先写到这儿。
大失所望,蠢蛋没有进化到更蠢,导演倒是不断把笑点拉低
开始不错,后来我就(*&W(*@(
一般吧。。。
这么好的题材,拍的什么玩意
这部居然忘记标注了 正好2020年全球证实了这个大趋势
補標,沒事應該👀👀……驚醒一下
很新鲜的电影
愚蠢并不是搞笑。
而我们居然在这个十多年前出品的爆米花电影设定的路径上狂奔。
也算是一种新的末世解读吧。虽然是蠢到不能更蠢,但其实还是有思考的,就是可惜这点思考没走得更远,只剩恶搞。
2007-01-10好象现在世界上的人都差不多已经是电影里面的样子……哑然。
中间睡着两次,没看完
主题其实不错,也很讽刺,但内容有点拿无聊当有趣。
实在不值得看
2008-05-11,美式敌托邦,美式进化。
很有深意的一部片子
太扯了……其实前半部分还是有趣的,后半部分么会让人看了后觉得智力退化得比明斯克还低
垃圾中的垃圾
够sb
蠢得都有点让我看不下去,刚开头还是很有趣的,后面怎么就失去兴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