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地球

Another Earth,平行异空(港)

主演:威廉·麦鲍瑟,布里特·马灵,马修-李·埃尔巴赫,DJ Flava,Meggan Lennon,AJ Diana,Bruce Colbert,保罗·梅季,Ana Valle,Jeffrey Goldenberg,Joseph A. Bove,Jordan Baker,Flint Beverage,Robin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另一个地球》剧照

另一个地球 剧照 NO.1另一个地球 剧照 NO.2另一个地球 剧照 NO.3另一个地球 剧照 NO.4另一个地球 剧照 NO.5另一个地球 剧照 NO.6另一个地球 剧照 NO.13另一个地球 剧照 NO.14另一个地球 剧照 NO.15另一个地球 剧照 NO.16另一个地球 剧照 NO.17另一个地球 剧照 NO.18另一个地球 剧照 NO.19另一个地球 剧照 NO.20

《另一个地球》剧情介绍

另一个地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一个平静的夜晚,一辆飞驰而来的汽车,撞碎了音乐教授约翰(威廉·麦鲍瑟 William Mapother 饰)的幸福生活,他的妻女以及美好的人生都被尚未成年的少女罗娜(布里特·马灵 Brit Marling 饰)夺去。这起事故,也让罗娜的心灵蒙受巨大打击。罪恶感让她过着最底层的生活,却始终逃脱不掉灵魂的谴责。偶然机会,她重逢约翰,并以清洁人员的名义走进约翰潦倒无望的生活。在一段时间相处过后,他们渐渐温暖了彼此漫布创痕的心。与此同时,人类发现了一颗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而那里似乎也住着人类另一个自己。这是希望,还是美好的梦想? 本片荣获2011年圣丹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降灵日历加罗律师第二季PLAY!~输赢怎样都行~火力少年王3护工故事非洲大冒险静水城家有大姐父亲只有一个4北岸疑云骑警荒野间谍第一季篮球兄弟第二季渣男岛第三季银河补习班声之形飞跃地心刹那间套娃双面女间谍第一季非常代价进击的夫人我在东北做白事的那些年独裁者古贺糟糕历史大电影:臭屁的罗马人木兰妈妈家有虎妻绝命制裁X诱捕2烈火雄心2

《另一个地球》长篇影评

 1 ) 大科幻 小人生

这既是一部科幻片,又是一部伦理片。

科幻的题材很大,另外一个像我们居住的一模一样的星球突然出现,关于另一个星球上会有什么东西,这样的可能太多太多了,以至于片中并未给出答案,而是让观众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伦理的题材又很小,只是一个未成年少女犯下的过错,使两个家庭由此产生的羁绊,让两家家庭自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说她大科幻,是指这个可以接下去无限想像的内容,说她小人生,只是茫茫人世中的两段不同轨迹。

但是她们结合在一起,引发的思考却很多。

只要是有天空的镜头,都有着另外一个水汪汪的,和地球长得一模一样的星球挂在天的一角。

和《失恋33天》的对比,黄小仙失去的是一份七年的感情,Rhoda失去的是生活的方向、信念,理念,甚至是活下去的勇气。

当然,黄小仙失去的感情不是他的过错,也不是陆然的过错,甚至可以说他们都没有错,而Rhoda失去的那些东西,则完全是她一个人酿成的错,而且是大错。

我想她之所以会选择清洁打扫这样的义工工作,是觉得这样可以清理和洗刷自己之前所犯下的罪孽。

然而在她很用心地清理这样那样的污渍时,第二天到来时,那些她以为已经清理干净的东西又重新出现了,就像她所犯下的过错一样,无论她多想,都是永远也无法抹灭或消失的一样。

当Rhoda在家里发现他妻子和儿子的照片的时候,我想她那时候悲伤和痛苦的情绪一定处于爆发的状态,但是她看起来又是那样的平静,也许她在极度地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让Burroughs看出异样来。

When early explorers first set out west across the Atlantic, most people thought the world was flat. Most people thought If you sailed far enough west, you would drop off a plane into nothing. These vessels sailing out into the unknown... They weren't carrying noblemen or aristocrats, artists, merchants. They were crewed by people living on edge of life. The mademen, orphans, ex-convicts, outcasts...like myself. As a felon, I'm an unlikely candidate for most things. But perhaps not for this. Perhaps I am the most likely.用锯刀来演奏音乐,这个确实是第一次见,声音听起来很忧伤,甚至是有些丝丝的诡异与恐怖……“我们还能认出自己吗?

如果能,我们怎么去认识我们自己,我们会对另一个我说些什么?

我们会从另一个我那里学到些什么?

我们真正想看到的是什么?

我们是否能站在自己之外看待自己,和别人?

片尾更是留给观众自己去发掘另一个Rhoda出现的原因和后果以及种种,够开放性结局。

 2 ) 《Another Earth》小感

这部电影看下来,基本上格调可以定为压抑那一类型了,画面是那样的灰蒙蒙的,似乎永远看不到阳光的那种,音乐是那样的诡异,仿佛要把你牵入一个未知的世界。

最开始看到这个片名,我还以为是一部科幻片,的确,在影片的故事行进中,涉及到了一点科幻,涉及到了想象。

片中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唯一的,还有一个和我们一模一样的世界存在于这个宇宙中,而且离我们很近,那就是another earth,但到了影片的最后,也没有一点关于another earth 的展示,所以,这只能是一部略带悬疑的剧情片。

影片从一个聪明的女孩开始,她放任不羁,风华正茂,满怀希望,她收到了麻省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认为她的将来,nothing is impossible。

与此同时,影片的男主角——一个音乐家,拥有美好的事业,拥有美满的家庭。

可是当那个风华正茂的女孩遇上这个处于家庭幸福中的男人后,一切都改变了。

女孩酿成了交通事故,她开车撞向了那一家三口。

女孩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梦想,她被判入狱四年,而音乐家失去了妻儿。

影片很快就转向了四年后,四年的时间,给女孩太大的改变了,她背负着罪恶感,她已经变得不合群,不爱与太多人交谈,她内心承受着杀人带来的罪恶感。

她摆脱不了这种罪恶感带来的折磨,她甚至选择了自杀,但被人救起。

后来她选择了清洁工的工作,后来她想去向那个音乐家道歉,但她在他面前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懦弱,她在罪恶感面前败下阵来,她不知道该怎么说,也许她还没有准备好。

她阴差阳错地给音乐家做起了清洁,她希望这能改善他的生活,能让他的生活能变好一点。

后来她和他之间有了好感,我想这好感源于一种同处于绝望生活边缘人的共鸣与理解,但最终他们没能走到一起,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她杀死过他的妻儿。

当女孩被抽中并有机会登上另一个地球时,她来向他告别,他对她不舍,让她不要走。

她只是向他讲述了一个女孩的故事,那就是她的故事,听完那个故事后,她让他决定她的去留。

结果可想而知,音乐家对杀死他妻儿的人不会有一点好感,她离开了。

最后女孩把那个机会给了那个音乐家,她希望他能登上另一个地球,她希望他能在另一个地球上见到自己的妻儿,因为按照科学家的理论,两个地球是存在镜像关系的,而四年前的车祸那一天因为两个地球离的太近而互相看见了对方,从那时起两个地球上的人就沿着不同的生活轨迹行进了。

女孩最后还是解脱了,她完成了她的自我救赎的过程。

整部影片还是比较难懂的,尤其是影片的结尾,一个让人很意外的结果,女孩在earth 1见到了来自earth 2的女孩,影片在两人的对视中结尾,到底音乐家有没有见到他的妻儿呢,影片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观影期间我就一直在想,这部影片想表达的是什么,虽然我看的不是很透彻,但还是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人其实最难原谅的是自己,别人原谅你与自己原谅自己,后者要难很多。

所以电影就会构想这个世界存在另外一个自己,用另外一个自己的视角来看许多事情,就会看到很多的不同。

 3 ) consequences演绎法

镜像打破的概念旨在看到“不同预期的自己”——即不同的consequences,如同“罪犯与百万富翁之间的差别是极其微乎其微的”,但这种比拟不是在说什么“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破道理,相反,而是说,自我(对自己的那唯一的概念设定)是不存在的,幸福的模式或痛苦的模式也是弹指可破的,唯一存在的只是不同因果导致的不同consequences。

在这里,一个看似科幻的概念,可见的平行宇宙、相遇的自我,其实还只是一个隐喻,不妨回到我们当下的这个现实,即便没有出现地球2号或真的另一个你,这些无穷的consequence依然存在——就是不同的你我他,记住自我是不存在的,你我他的区分仅仅是一张宇宙因果全息图景。

然后,只需要做一件事,看到这些演绎,接受。

 4 ) 当你在另外一个地球遇见你自己

这个片子算是好莱坞科幻片中的非主流了。

Mike Cahill在用final cut pro摆弄合成图层的时候萌生了做电影的想法。

于是和好友Brit Marling一起写了剧本。

用一台Sony EX3 720拍了自己了第一个长篇剧情片。

不得不说,执行力相当强悍。

故事结构很巧妙。

借用earth 2的壳,讲述原罪与救赎的故事。

这为叙事提供了弹性空间。

同时又能提升科幻度。

这个壳做的还挺好。

中间SETI科学家和结尾给本片科幻感增味不少。

音效设计全程开挂,有些用功过头了,不过渲染氛围很不错。

Sony EX3 720p画质让画面更有颗粒感和质朴感,方便做视觉特效,但却把摄影拉低到了youtube视频的水平(导演说自己受Krzysztof Kieslowski影响很大)。

有些镜头快速zoomin和转场有些不太适应。

Brit Marling清新美的惊动了地球。

有望成为好莱坞新一代女星。

当男猪脚发声的时候总觉得是Bill Nighy客串配音的违和感。

另外,惊喜发现幸福终点站的那个印度裔老清洁工在片中客串了老本行。

PS:导演Mike Cahill关于本片的一些采访:http://www.avclub.com/articles/mike-cahill,59293/http://blogs.commercialappeal.com/the_bloodshot_eye/2011/08/another-earth---a-review.htmlhttp://www.flyoverfilmfestival.com/flyover-2011/interviews/ryan-daly-asks-mike-cahill/http://bluray.highdefdigest.com/news/show/Luke_Hickman/Mike_Cahill/HDDs_Interview_with_Another_Earth_Director_and_Co-writer_Mike_Cahill/7351http://cinedork.com/2011/07/25/interview-mike-cahill-discusses-intertwing-science-fiction-and-drama-in-another-earth/

 5 ) 我开始觉得某人的路子似乎不错。

观看《另一个地球》,这部用纪录片式的镜头语言完成的剧情/科幻片,里面有相当多的镜头样式非常符合《莎乐美》故事,例如快速变焦,画面慢动作而声音正常。

我分明能够看到整个片子很有可能不是用同一个机器拍的,因为画面质量不一样,而我想很有可能这个片子是用自然光线和用非电影级别的摄影机拍摄完成的。

这部圣丹斯最佳剧情片获奖作品再次证明,拍好电影并不需要一台好机器,需要的只是一个好故事——我不敢说这个故事很好,因为把宇宙奇观和人的赎罪要联系在一起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影片在剧作上并不能说做到了完美,但其表现手法和镜头语言,在极大程度上非常符合主题,所以就是巨大的成功。

后来回家一边吃饭一边查资料发现,这是两个有才的人的强强联手的作品:导演编剧摄影剪辑的Mike Cahill和演员编剧Brit Marling是在某年电影节上认识,之后合作了不少纪录片之后才迸发出这部纯属虚构的作品。

——我开始觉得某人的路子似乎不错。

 6 ) 结局应各执所见

看了一部分评论,多数还是认为这是个BAD ENDING。

虽然我也没看第二遍,但是从一遍地感觉上而言,这也可以理解为GOOD ENDING。

首先影片中后期一直有旁白(应该是广播吧。。。

)在论述一些事,诸如你见到另一个自己会问什么,有问过的好不好,会不会比这边好,其实有种寄托自己希望过的更好的思绪。

靠近结尾在电视上有一个理论:镜像世界被打破后就变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也就是说地球2上发生的事不再和地球1的相同,这也直接促使主角把票让给男主角的事。

最后结局是主角见到了自己,但有可能并不像很多人想得那样发生了同样的车祸促使主角来到地球1。

假如发生了同样的事,那就应该是地球2的男主角来到地球1,但不是这个结果,说明两个地球不再相同,可能车祸发生了,但是死的是地球2的男主角,留下了其他人,为什么我会这么想呢,因为前面提到了“镜子”,我就仔细留意了最后主角的发型,大家可以比较,刘海的方向是相反的,从而可以从宏观上理解为相同事情有相反的经过,而地球1的车祸是撞在男主角的右边,死了他的妻子和儿子,那如果地球2撞在了左边,那死的就是男主角,所以地球2的女主角也为了赎罪而报了名结果被选上,但是女女之间没有那种爱情,就没有发生让票事件,从而促使地球2的女主角来到了地球1,那队地球1的男主角而言就是一个好的结尾。

第二种假设,假如地球2压根就没发生车祸,地球1的女主角从出狱后一直有点邋遢,但是结局另一个女主角还算穿的整整齐齐,很有可能地球2是在读大学的女主角被选上(电影开头到出狱那会都变现出女主角对另一个地球具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如果她顺利上了大学还是有可能参加报名),这样一来在地球2的男主角生活得很幸福,但这样一来地球1的男主角上去就没有意义了。

归根结底也是我个人对美好结局的一种期望,从各种分析看BAD ENDING也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如果有相同期待的分析帝希望可以分析更详细好结局。

 7 ) 心头上的一紧

说不好看的话,只是不适应这种调调。

非常喜欢这样的影片,纪录片的手法,描述一个简单的故事。

喜欢的几个镜头与场景:1.女孩出狱了,她的房间就好像走的时候一样,没有被动过,但是她还是收起了所有的东西,搬走了所有的家具,只留了床和一盏台灯,布置成了监狱的样子……2.弟弟大学通知书来了,全家一起庆祝,女孩一个人,感觉无法融入……3.女孩去看那个高中打扫卫生的老人,老人已经听不见也看不见了,她问:为什么……4.女孩把唯一一张去另一个地球的票给了约翰,之后……女孩的房间里有了鲜花,当她在救赎自己的罪恶,救赎约翰的生活时,也救赎了自己最后,女孩看见了另一个自己。

也许在平行世界里,有些事是注定会发生的认同我楼下那位网友的说法,女孩很漂亮,即使她不动,不说话,不笑……就是一个故事……然后她动了,我们却依然猜不透……

 8 ) 我总是有美好愿想

我总是有美好的愿想。

看到结局,然后看到豆瓣上很多人说这是个无奈的结局。

但我还是倾向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

关于结尾:就像平行宇宙的概念那样,假设的是earth 2 和 earth一模一样,发生的事情也都一样,那earth 2上的rhoda和earth上的rhoda做的事情也应该一模一样。

那么当earth上的rhoda做出把票给john这件事的时候,earth 2上的rhoda也应该做了一样的事情,那么从earth到earth 2的是john,与此同时,从earth 2到earth的也应该是john,那么earth上的rhoda和earth 2上的rhoda不可能会在earth上相见。

所以,我还是愿意美好的相信,片中提到的两个earth间的synchronicity已经在4年前终止了。

所以earth 2 的rhoda才会到earth来,而earth上的rhoda在这个时候没有出现在earth 2上,不然两个人根本无法相遇。

说明两个世界已经不同步了。

所以在earth 2上四年前的车祸可能没有发生,john去了earth 2可以见到自己的家人和earth 2上的自己,然后在确认那边家人生活很好之后,可能可以回到earth来,最后能和rhoda重聚。

我一厢情愿的美满结局,我总是喜欢把事情想得好一点。

大概是因为导演给影片定的基调就太凄美,我总想着把基调拉回来,但是这只是我的愿想而已。

不剧透了,说说感悟:我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愿望,能有机会回到从前,跟从前的自己说些事,做些改变。

特别是像我这样十分沉溺于幻想的人。

总是想着回到几年前,为自己犯下的错做一些正确的决定。

然后慢慢的勾勒出往后事情发展的趋向和可能的现在的自己。

但同时我又可以理性的知道,这不可能发生。

就用多维宇宙来解释,假设可以时光旅行,你回到从前,在你做出一个不同决定从而使事情发展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平行宇宙,你改变的只能是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自己的未来,不然就发生了外祖母悖论。

所以你说认为做出的正确的改变,其实对自己并没有任何影响。

每个人都是这样,渴望着自己能回到过去做一些改变,但同时又清楚的知道这并不可能,但却还是爱做类似的幻想。

所以我很爱这个片子,更爱这个结局。

为我以往想象的一切不可能给出了一个可能的愿景。

虽然片中的镜像地球和我们常有的时间旅行的想象并不一样,但都给人再一次机会,让你做一些改变和弥补。

就比如按我个人推论片中的结局。

对于rhoda和john来说,已经发生的事不会改变,earth上的事情已经成为事实,john没有了家人,而rhoda也总是活在阴影里。

但通过一个earth 2的存在,让rhoda有机会去真正救赎,让john也有机会能再见亲人一面。

即使知道自己本身的一切无法改变,但这也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9 ) 平乏的新意

什么时候起科幻片开始褪去硬线条的架构,尝试用叙事的内核替代抢眼的视觉元素,如同早前[源代码]和[忧郁症]都是这样剧情先行的设置,而眼下[另一个地球]走的也是差不多的路数,科幻外衣的裹衬下表述地是深刻晦涩的哲理。

在一个半小时故事里,围绕车祸过后罗达和约翰之间,赎罪与原谅的母题成为影片叙事的主线,反观其中平行宇宙和镜像理论的穿插,则更像是为了议论文的论据而存在的佐证。

交代“地球II号”事物同步发展,运行轨迹一致的落笔,更像是籍由一面镜子映照出现实里人心的脆弱与不安,思考着自身与影子的关系,因此影片里无时无刻不充满这种辩证的隐喻,更是一再用旁白的方式加强这种观点的表述:“我们会遇见我们自己吗?

那个我比这个我更好吗?

”可至始至终电影都没有对地球镜像的缘由作出解释,转而试图以主人公自身的行为将这种困惑或解答转嫁给观众自己,似乎意味着每一种反馈都是这个问句的答案。

譬如片中一个场景,罗达和约翰在玩格斗游戏,屏幕中的人物是自己的影子,从头到尾镜头没有给到过游戏的内容,却一直注视着两位主人公的动作,细微的镜头语言成为了画面之外的解读:与其是你在操控屏幕中的人物不如说你被那个人物所操控。

对于[另一个地球]来讲,科幻元素的加入只是提供了一个手段,一个试图厘清人与人间无法洞察暗角的途径。

然而随着整个叙事下来,影片在最后交代罗达和约翰离开与逗留的选择,以及罗达遭遇到另一个自己的情景后,关于整个主题的表达仍然讳莫如深,或者说这种不明所以的感觉就是导演需要的,所以他才用近似纪录片的手法来呈现冷色调的影像风格,继而又将抽象的借喻藏匿在漫不经心的叙事里。

最后,在这部对白与长镜头组成的剧情片里,科幻只是掩饰这种未知感的借口,全然没有解释就是最好的解释,所有的答案都在说与不说间存在,如同整部影片的基调,玄乎的元素包裹平乏的初衷,除了圣丹斯会对这类独立小片青睐有加外,普通观众则只会沦陷到极度喜欢和不知所云的两极里。

 10 ) Another Earth:受难者先有善意想象的意愿,施难者才能自救

昨晚宿舍集体活动到电影院看了场电影。

,票价4欧,晚上9点开始,但开始之前你不知道到底会放什么,所以可以称为惊喜场。

票价也便宜些,当然肯定不是大片。

买票之后被要求在票上写一部电影的名字,当然是制定范围内的,就是猜,tristan让我随便写了个 Another World,然后就入场了。

开始放映前,在门口要我们竞猜的小伙子上台抽奖,结果把我抽中了。

奖品是一张电影海报和一张瑞贝卡的碟,老电影。

tristan说他来了不下10次,没有一次中奖,这次给我猜倒中奖了,很神奇。

inumal问我是不是星期六出生的,如果这一天出生会很幸运。

谁记得呢,我以前抽奖从没中过。

然后电影开场,是美国片,有点像一年前看过的 单身男人 耶鲁大学的文学教授,同性恋,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同性恋电影,比断背山要好,链接在这里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629660/ 。

这个说的是耶鲁的音乐教授一家人,一场车祸妻女去世,开车的女孩被判了4年,4年后她仍然非常愧疚,负罪感让她想离开,重新开始。

而且电影非常厉害的一点是天上真的悬着另一个地球,每天都在头上顶着,而且可以中奖(又是中奖!!!

)乘坐宇宙飞船到另一个地球上去。

生活在别处的另一个版本,是不是?

接着往下看。

她出狱后没有去尝试找好工作,而是自我惩罚地在一家家政公司做事。

期间她尝试过各种方法,想死去,那个罪感压得她根本不能生活下去。

有些错可以改,但有些错没有改正的机会,她犯了后者。

后来她试着接近教授,发现他活得非常潦倒,就尝试着找借口成为他得家政工,每天去给他收拾房间,那房间真的很乱,常年的垃圾堆在那,酒瓶子,堆得满满的。

后来当然大家自己可以猜到,她帮他慢慢恢复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他爱上了她,两人那个了。

后来女孩真的中了奖,可以去另一个世界了,教授知道后为她庆贺。

就在这晚,诚实的女孩把4年前她意外带走教授家人的真相告诉了蒙在鼓里的教授,教授知道真相懵了,把女孩赶走。

后来女孩担心教授出事,又跑到他家强行爬窗户进去。

教授见到她仍不肯原谅,仇恨差点使他掐死女孩。

女孩绝望地不知所措,就把去另一世界的票给了教授。

教授真的去了。

结尾很绝,女孩在回家路上碰到跟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另一个她,不是那部法国片双面维妮若卡,这一幕是在结局才出现,毫不做作,戛然止住,真是一个惊喜。

现在分析一下片子。

我是一部关于想象力或者诗歌的赞歌。

犯了不可挽回的过失,失去的永远失去了。

但是生活还要继续,余生不能在酒瓶间过去。

怎么办呢?

其实施难者和受难者如果能重新开始,忘记或者压住这段悲痛,生活仍然是有指望的。

但是显然受难者如果能首先解脱,一个有良心的施难者才能跟着解脱出来,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

所以即使女孩想自杀或者到另一个星球去,她也很清楚自己是在逃避现实。

她自杀被人救起就再也没有这个念想,而是尝试接近教授,教授知道真相后不原谅她,于是她手里那张去往另一个星球的票对她来说也就废掉了,我们暂时把另一世界视为一个想象力的世界,但是这一想象力扎根于现实,无论它在头顶多少距离,你仍然需要站在这个地球上才能看到它。

教授有个望远镜,但是他老早就闲置不用了,成了摆设。

女孩将望远镜擦亮,实际上是引导教授重新恢复他的想象力。

够了,4年了,你该从沉溺中解脱了。

教授后来接受女孩的票去另一星球,实际上具备了宽恕的意愿,他有了想象另一种生活可能的意愿,他准备重新开始一段生活。

女孩没有去另一地球,她留了下来,然后影片安排另一个她下来看望她,这一刻真是神奇啊,你可以说整部影片是一个梦,梦想一个完美世界,可是导演清楚这个梦必须醒着来作,女孩成功地将教授送往另一星球,另一星球——那一乌托邦里的完美镜像——将一个理想的她回馈回来,那么教授呢?

他会回来吗?

这个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了,关键是他去了,一个饱受4年痛苦的人尝试往高处去了,他当然仍然在人间,无论技术多么高明,导演关注的是人间,这是影片的感人之处。

这部片子如果拔高一下,用来审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仇恨——当然其中的多数是由故意造成的比如希特勒之于欧洲、日本之于亚洲,所以会更棘手——我们能得到的启示同样不少。

总而言之,这部片子确实够得上是惊喜。

不仅因为我中了奖,更重要的是影片本身带来的冲击力。

总结一句话,套用夫子,欲自立也欲立人。

和诗歌何其相似:关注那些看似于己无关联的,同时让与自己有关联的独立出去。

《另一个地球》短评

就学了点《索拉里斯》的皮毛呃,而且那个看起来比太阳还大的2号地球不是开飞机就能到的么?女主要是不漂亮我就不往下看了

5分钟前
  • 利奥波德
  • 还行

没看完,烦这种伪科幻

10分钟前
  • 费米
  • 较差

电影一般 女主很好看

13分钟前
  • NAHTE
  • 推荐

无论是故事还是感觉,都令我想起村上春树。

17分钟前
  • 向阳花
  • 推荐

立意不错+0.5

19分钟前
  • 橄榄绿
  • 还行

首先,结尾就莫名其妙。其次,她撞死了人和另一个星球有什么关系?能为她逃避?另一个地球上的她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吧。而且,教授是为了帮助她完成救赎的吗?不值7.2分,不过女主角演的还行

20分钟前
  • carol
  • 较差

垃圾电影,又学抑郁症那种表示形式,看着恶心

23分钟前
  • 很差

我想打3.5星的…这是一个悲伤的套着科幻外衣的伦理救赎片…

28分钟前
  • altmann
  • 还行

30分钟前
  • 六柳
  • 较差

记不起来第一次看是什么时候了,布里特很美,剧情真的无聊。

35分钟前
  • w2jmoe
  • 较差

另一个地球又是平行理论的运用吧,另一个地球其实也就人在寻找自己,认清自己。故事的核心是关于救赎的,但是真正被救赎的人又有几个呢?女主角自己?那个失去家庭的男人?分离在不同的星球,距离消磨了思念,爱其实还在心底。只是此生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片中的台词还是值得考究的,不错的电影

36分钟前
  • Morgan
  • 推荐

如果说《忧郁症》是绝望致死 这个片子一切都恰到好处

39分钟前
  • 六兔
  • 力荐

《忧郁症》姊妹篇,另一个星球的自己是一个全新的自己,包括被救赎、被原谅的渴望,是与心魔孤独奋战时的援军。一种分裂与合而为一的互相转换。手提摄影和具有穿透力通灵般的配乐,比较喜欢用幻象题材与现实对接以呈现一种思考或心境。片子本身比较枯燥,处女作值得鼓励。

40分钟前
  • 非想
  • 还行

女主好蓝的眼睛...

41分钟前
  • Shawn_Chen
  • 还行

太软了,虽然是软科幻,文艺气息也过重了一些,我觉得编剧没有放开,既然已经借用了平行宇宙的主题,更应该天马行空一些,现在反而完全成了挖掘角色救赎心路历程,甚至挖得不够深刻。

42分钟前
  • 吃虫
  • 还行

本以为是科幻片 原来是部文艺小清新电影 关于救赎

47分钟前
  • 天晴霁
  • 还行

美国人在文艺片上虽比不上欧洲~但是这是我觉得很好的了

49分钟前
  • Hahaha
  • 推荐

很不错的小文艺科幻电影 结尾加分 女主角细腻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

53分钟前
  • 青貓
  • 推荐

科幻背景下的心灵救赎

55分钟前
  • 多田
  • 还行

好难看,可以软科幻,但不能软成这个样子,另一个地球都那么近了,引力就不说了,登陆也不说了,连望远镜都没有?

60分钟前
  • 铃铃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