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对于剧情的理解很大一部分在于电影30分钟之前的部分,我们先来看这30分钟的剧情:1、主角重复做一个梦,梦中他化身间谍,和一位美女一起逃生,这里美女有一句:“你终于肯说你爱我了”。
(这里可以解释为主角终于在心中建立了一个小三的形象)2、主角梦醒之后和老婆的对话,初步表明主角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拥有一位这么漂亮的老婆的恐慌。
3、然后坐天梯的时候主角表现出的对现实循规蹈矩生活的质疑。
4、然后就是主角在签字的时候对联邦和上层社会人群愤怒的爆发。
5、之后主角在回殖民地的时候又做了那个梦,表明主角的心向都在渴望着一段新鲜的生活。
6、酒吧里主角表示想学弹钢琴,又是伏笔。
7、哈利从主角的话中以为主角有了外遇,问他:“那个女的是谁?
”(其实可以理解为就是一段外遇,只不过只存在于主角的脑海中)紧接着,就是在recall公司的对话了。
主角首先质疑的植入记忆感受的真实性,老板的回答是这些虽然是假的,但是我们会让你主观上觉得是真的。
怎么才能让主角感受更真实呢,那就是让主角认为植入记忆根本就没有开始!
所以才会有老板的警告(关于小三的),警察的进入和主角的反抗,这种注意力的转移让主角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切已经开始了。
然后再看,主角想要双面间谍的记忆,结果就是!
老板提到秘密银行账户,也有!
锁码讯息(钢琴里的),还是有!
后面这么多的剧情都是对这几部分的扩充。
当然了。
这些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其实最触动我的是在结尾主角看到身上“消失”的recall公司的印记,和本该不存在的recall公司广告牌时,那种无奈的表情,自己已经陷入太深太深了,就呆在这又有何妨
大多数对科幻片的翻拍和装修没什么区别,虽粉饰一新,但是结构和空间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让人刚开始新鲜,但是久了便觉无味,甚至会让人怀念老装修。
《全面回忆》便是这种片子,虽然刷新了世界,但是刻板的故事本身却仍旧索然无味,科幻只是件外衣而已,从头到尾不断的打斗让人看得疲惫,看到头这也无非是一个科幻版的谍影重重,除了CG打造的半汉化科幻世界让人眼前一亮,也基本上找不出什么出彩的地方,这部科幻片基本没有什么风格可言,东拼西凑又一板一眼,靠武力打出了一副酣畅淋漓的流水帐。
影片最让人惊艳的地方便是在于对科幻城市的刻画了,这简直是一个汉化失败的银翼杀手之城啊!
那一闪一闪的霓虹灯和逼仄密集的房屋和水道上的破败建筑充满东方元素,虽然是一副破败黑色之气,但是却让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对两个世界对立的挖掘轻描淡写,一切可以扩展的元素全部服务于此片的动作戏份,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打斗虽逞一时之爽快,但是过后去的也快,影片中的所有角色都非常的平面,缺乏挖掘和敲打,一副标准化的嘴脸,打斗戏再精彩也弥补不了其他方面缺失带来的平庸无力,相比于八十年代的原作,上升了画面没有上升故事,便让天平倾斜拉,这只能让这翻拍片在综合素质上逊于原作。
其实故事简单并不是问题,能把简单的故事讲的好听才是大学问,这点卡梅隆大神便做的极好,伦怀斯曼显然不知道什么叫文武搭配,过于重视动作戏份削弱了其他的部分,这一路打下来虽酣畅淋漓但是难以让人记住,酷的没有个性。
影片联邦和殖民地之间的很多设置经不起推敲,剧情关于回忆元素的设置也实在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还不如两房太太的互掐互抓有意思,自从来了《盗梦空间》,大多数关于回忆的片子都要跪了,真真假假,孰是孰非,大房二房都融为一团浓浓的拳脚,从头舒展到尾,一句话也不多,一句话也不少,一切都在流水线的案板上鲜艳着。
原版的CULT味在这部片子中也荡然无存,虽重新灌予朋克之黑暗风格,但是朋克的也相当没有个性,纯粹停留在视觉刺激,并未深入这部片子的骨髓,相对于《银翼杀手》那种从外到内烂到骨子里的朋克之气,《全面回忆》的朋克只单单停留在视觉阶段。
其实原作的很多细节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是新片在这方面真的很无趣,科幻片发散奇幻的细节在这部片子鲜见。
就连经典的三奶女都带上了胸罩。
说点其他的,其实好莱坞一直非常喜欢翻拍科幻片,因为科幻片本身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科幻片中的科幻图景设置是一套可以无限更新的外衣,本身来说,科幻片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卖点便是视觉奇观,从电影艺术早期梅里爱拍摄的一系列科幻片开始,科幻片便主要是以视觉奇观(装饰性很强的戏剧化电影)为主要卖点,这是主流的一种科幻片路线,从《月球旅行记》到《大都会》再延续到现在的很多传统科幻片,都是把故事构架在一个虚拟但是细部纹理又非常细腻的世界中,这是一个全新的不存在的世界,这是一件科幻做的外衣,科幻片外衣下,往往包裹的是动作、惊悚、冒险、爱情等类型片,这种片子亦如《阿凡达》、《机械公敌》、《星球大战》、《银翼杀手》等等,从广义上来说,没有任何科幻片是单纯的科幻片,科幻更像是一层外衣,其里面包裹的都是基于现实的戏剧。
但还有另外一种非传统的科幻片,如《这个男人来自地球》、《k星异客》《盗梦空间》等等,根据他们的思想构架和内容的比重,这些片子又可以细分成另外类型的科幻片,除了单纯的以科幻+类型来区别之外,这些片子理应存在更好的归类方式,笔者才疏学浅,搜罗之后未见这种归纳分类,但是这确实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分类方式,因为从这些归类中我们能看到不同时代的人类象想力所关注对象的改变和重组,还有对科幻真正的一种思考。
《全面回忆》很有诚意的照顾了大部分的观众,制作精良,画面火爆,但从内到外都是一股流水标准之气,虽有猛力,却没有精神上的一股激情,比起几十年之前的原作,它也显然输了精气神。
我始终觉得主人公奎德是自己选择活在改变的记忆里。
先将一些要点和分析他在记忆里的理由,最后在穿起来说。
引子:1、奎德和黑人朋友交谈的时候,黑人就已经说了,你不要把自己的脑子玩来玩去。
2、去绘忆的时候,公司的人告诉他,心里有这种真实秘密的人如果和植入记忆冲突、重叠,容易造成事故。
奎德一直在做梦,梦里事情是他的真实秘密。
3、奎德遇到反抗军首领时,首领告诉他,过去是谁并不重要,它只能误导你以为自己是谁,你重要的是活在当下!
——我觉得这一句很关键。
(补充)4 、奎德为什么要逃避她的妻子。
按照解梦的原理,一个人在梦中奔跑,确实是有逃避某种东西的心理暗示,而罗芮说了,是不是我束缚你太紧了,你要逃开?
这就为最后,她妻子唤不醒他留下了伏笔。
5、奎德生活十分窘迫,工作努力而得不到回报,向往更好的生活。
理由:1、奎德说过自己特别希望能弹钢琴,但是不会,在植入记忆里,他发现自己会弹钢琴了,而且笑出了声音。
说明他是在记忆里。
2、奎德和黑人朋友冲突时,黑人说了,我是他们送进来了,要带你走出记忆,只要奎德杀了梅琳达就可以走出来。
这时候奎德混乱,或者说是犹豫了。
当梅琳达开枪射向奎德时,奎德并没有死,黑人也说了,你看在记忆里她杀不死你,只要你杀了她就可以了。
这是给了奎德选择的机会,你是要走出记忆,还是继续在记忆里。
奎德选择了杀死黑人,跟着记忆走。
3、奎德被联盟首领抓住后,要被重新输入前期备份的记忆。
奎德再次选择了反抗,坚持自己选择的记忆。
4、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结局的时候,奎德妻子罗芮在奎德昏迷是完全可以杀了他,可是非要等他醒来,难道就为了说句话吗?
这个真世界的逻辑不符合。
5、结尾,再次重复了奎德和黑人的对话,你不要玩自己的脑子。
以及出现了绘忆公司的标识,充分说明奎德选择了活在当下,活在记忆里。
补充:正如这篇文章里提到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34127/奎德太想要摆脱的他现在的生活了。
总串:奎德是一个普通人,他出身低微,生活窘迫,其实他心里觉得对不住她的妻子(他在记忆里的时候,妻子说了,你以为我这样的人怎么能看上你呢?
其实他妻子挺爱他的,大家也看见了,妻子说晚上回来要好好的伺候他),但是他经常做一个奇怪的梦,他深深的觉得这个梦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有什么依据,他很好奇。
这一期间,正是联盟和反抗军重冲突的时候,他获取了很多相关的信息。
同时,他也在这时候看到了绘制记忆的广告,他更加期待能走进记忆,并且和好朋友黑人探讨了这个问题。
可是,黑人坚定的告诉他,别和自己的脑子玩。
这新基础的信息,成为了他梦境的基础构成要素。
也正是这种现实和想法的冲突造成了他对现实逃离的期望!!
奎德来的绘忆公司,公司老板告诉他,你选择了最间谍,很好,做一个双面间谍更好玩,你可以参与联盟和反对派的战斗,这很合奎德的心意。
但是老板也告诉他,你必须把你心底的秘密都说出来,不然会造成事故,最后走不出来!
可是奎德没有彻底交待。
HY公司的人很有意思,他们的系统很好,留下很多能帮助客户走出记忆的方式,有他的潜意识(那个第一个和他视频通话,他被联盟抓住,最后又来帮他的那个人)、备份记忆、他的妻子、朋友的唤醒等。
程序开始了,奎德开始了自己的游戏。
他发现他很牛B,他能打,能开枪,见到了梦中的美女,自己还会弹钢琴了,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他高兴的笑出声音了都。
他觉得这一切很好,他想要。
在他做梦的期间,HY公司的人发现了奎德原始梦境秘密和现在植入记忆的冲突,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事故。
通过各种手段联系到了他的黑人朋友,想以一种缓和的方式把奎德唤醒。
可是奎德选择了拒绝回到现实。
在遇到反抗军首领后,首领告诉他,你之前的记忆只能误导你的现在的认识,你必须活在当下。
这其实应该是奎德在记忆里对自己的选择一种肯定,让他自己坚定的选择活在当下。
他必须掌握记忆的主动权。
HY公司的人发现这种缓和的办法不能唤醒奎德, 于是采取了强硬的措施,要强制输入奎德的记忆备份,就是被联盟抓住,要输入记忆的那一段。
可是奎德的潜意识——他的卧底朋友帮了他,因为在记忆里他自己仍是主动的,他选择抵抗记忆的植入。
在拯救殖民地的战斗中,奎德重伤应该是死了。
就是奎德在HY公司这时候已经发生了最大的事故,他的本体也快死了。
HY公司最后只能用奎德的妻子再来赌一把,试图唤醒他。
奎德依稀中醒来,他发现唤醒的他的不是梅琳达而是她的妻子,他再次阻止了这次了唤醒。
直到他在这次事故中死去,他选择活在当下,活在自己的记忆里,而放弃了真实世界的身体。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看法,可以讨论,可拍勿骂,文明交流。
你最不愿相信的 可能是最真实的——《全面回忆》影评初看本片的时候,被它酣畅淋漓的情节推进节奏所折服,立马向这部科幻动作大片给了五颗星满分。
时隔一年再看本片,却从中读出许多耐人寻味的生活感慨。
人心真的很脆弱,片中男主人公道格可谓是现实生活中众多男性的缩影,事业受挫,生活不济,夫妻关系冷淡。
他去绘忆公司时内心对彻底改变生活的渴望是很强烈的,只是在这样一个动作节奏如此之强的影片中,观众注意力已全然在火爆的场面上了,无暇对人物内心作进一步解读。
加长版影片结尾给道格手臂一个特写镜头,向观众交代了他的特工身份终是幻觉,看似是对之前情节的一个反转,其实用意颇深,使得对整个故事的解读也和原版有了根本性的差异。
在这样一个幻境中,道格与曾经梦中的女孩梅琳娜邂逅,逃离妻子所在的政府组织的追捕,甚至枪杀了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妻子和朋友,恰是超现实主义所要表达的人内心的欲望,而原版却仅仅只能解读为一部科幻谍战片,这也是很多观众打中低分的根本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道格日复一日辛苦地在工厂一线挣扎,回到家后妻子也已睡去,夫妻生活极其冷淡——片中有句对白提到了他们已结婚七年,正应了那句“七年之痒”。
如此百无聊赖的生活与道格真正想要的形成强烈反差,这才导致了道格会在影片开头做这样一个梦,梦见自己挣脱枷锁,与梅琳娜一起逃跑,但梦终究是会醒的,现实依旧是残酷的,所以在梦醒之际,道格并未成功出逃,最终还是被抓回去了。
做梦显然已经满足不了道格逃避现实的渴望,恰好此时同事迈瑞克介绍他去绘忆公司,所以道格去绘忆是必然的。
而绘忆老板跟道格的那段谈话其实对理解本片至关重要。
道格认为“幻觉再怎么真实也始终是幻觉(An illusion, no matter how convincing, is still just an illusion.)”,因为他知道从幻觉中醒来亦如从梦中醒来,能清晰地与现实区别开来。
但老板却说:“客观上说,你完全正确。
但从主观上讲,我向你保证,会完全相反。
(You're right, objectively. But from the inside, subjectively, I assure you, it's quite the opposite entirely.)”看来完成绘忆之后,人是无法分辨是幻是真的。
在之后的幻境中,道格枪杀十名武警,回到家中妻子的反应首先是不相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现实生活中道格就认为妻子对自己是不信任的,甚至因为自己难成大事而争吵过——做这样的一个推测也在情理之中。
随后,妻子面露狰狞,虽是一个拥抱却叫道格窒息,甚至一直到本片结尾,妻子始终扮演一个步步将自己往死里逼的角色,更能反映出在现实生活中,道格长期忍受着妻子一方带来的压力而喘不过气来。
这里有一句台词容易忽略,妻子说:“说实话,难道你真的相信,我这么好的人会嫁给你这种人,跟你住这种鬼地方吗?
(Deep down, did you really believe someone like me would marry someone like you, live in this shithole?)”看似是为了证明妻子是乔装的特工而设计的台词,其实用意远不止此。
可能以前他们争吵过,这句话反反复复出现在道格的脑海里;也可能并非真的是妻子一直在咄咄逼人,而是道格自己内心的写照——妻子很漂亮,又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道格为无法给妻子提供一个更好的家庭环境而自责。
结婚七年了,没有小孩,这是何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工作繁忙,无暇照料孩子吧。
幻境中发生的事其实是一直照着道格所希望的那样发展下去的——逃离妻子的追捕,有人暗中引路,与梦中女孩梅琳娜邂逅,甚至梅琳娜手上有相同的疤——直到他同事哈瑞突然以一个说客的身份出现。
哈瑞说这是绘忆事故,他已陷入昏迷,是绘忆把自己带进来希望熟人可以帮他从这样一个幻境中走出来,不然将会永远困在这幻境中。
而此时梅琳娜却一直教道格不要相信。
这一幕似乎又很熟悉了。
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总会跳出两个自己,一个对自己说要这样做,另一个对自己说不要。
哈瑞有一句话很重要,他说:“我的话不像我说的,是因为你想这样。
你要明白我只是哈瑞的意念,其余的都是你自己的想象,其实都是你自己,都是你自己。
(I don't sound like me, Doug, because you don't want me to. You need to realize, I'm merely the idea of Harry. The rest is supplied by your own imagination. It's really you. It's really you.)”最后一句重复的表达,就是为了强调这一切都是幻觉。
可最终,道格选择继续顺着自己的欲望,幻想了哈瑞游说存在一个漏洞——其实妻子没上班——枪杀了哈瑞。
有网友戏称,本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杀就杀话最多那个。
哈瑞在道格寻找真我的路上似乎是一块绊脚石,但是我们理性地去解读一下就会发现,如果道格听了他的话或许就能醒过来,但是道格没有。
他和我们一样,喜欢事物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即便周围的人苦口婆心地劝你认清事实,而执迷不悟的其实是自己!
在道格之后的寻找真我的路上,革命领袖马提亚对他说:“谁都想知道自己真实的一面,但他们不知道那个答案是在现在,而非过去。
(It is each man's quest to find out who he truly is, but the answer to that lies in the present, not in the past.)”马提亚也有一番意味悠长的说教,可看作道格的自我审视。
过去的就过去了,不必计较是什么样,我们的心要感受的是当下——活在当下。
最终,道格英雄般粉碎了寇黑根的阴谋,一切是那么令人满意。
可当一切该划上句号的时候,妻子又突然出现。
这其实是一个信号,告诉道格在任何时候,即便是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也不能忘了妻子,忘了亲人。
道格挣扎、摆脱,最后开枪杀死妻子。
妻子倒地,死不瞑目,天空下着雨,周围仍是一片阴霾。
之后,太阳升起,但是雨仍然没有停。
对于英雄主义的动作片来说,黑夜散去黎明到来的场景可谓比比皆是,其象征意义家喻户晓。
但道格却隐约觉得哪里不对,揭开手臂上的纱布去看,发现没有绘忆印记,明白了这都是幻觉。
既然这都是幻觉,其实顺着道格的欲望,他大可以像幻想出梅琳娜手上的疤那样幻想出自己手臂上有这样一个印记便是,但他没有。
他抱着梅琳娜微微一笑,一般可解读为他对这样一次幻想之旅尤感欣慰。
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其实道格的意识是在逐渐清醒的,想走出这个幻境的。
上帝向来吝于向世人给予失而复得的机会,尤其以死亡最为残酷,不给人任何弥补的机会。
其实妻子的死对道格来说震撼巨大,毕竟他是爱妻子的,这丧妻之痛从潜意识里被激活,是他想弄明白是幻是真的动机,否则道格可能一直昏迷不醒——就像一些网友评论的,认为道格最终是昏迷不醒的,不过他们忽略了道格去看手臂印记的动机,这一看说明道格是自己想要醒过来了。
所以,这一笑也包含了对妻子尚在的激动。
如果片尾再加一个场景,道格从昏迷中醒来,给守候在身边的妻子一个拥抱,我不会感到意外,幻境已经结束,生活还得继续。
我们平时总对身边的一些关心感到不耐烦,但其实我们明白这些都是出于爱,主人公道格也和我们一样,而这一场幻境给了他面对现实的勇气。
整部影片随剧情发展透露的人物心理大抵如此,但是中间还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1、道格一共有两次从昏迷中醒来的机会,两次有什么区别?
前一次是同事哈瑞闯入他的幻境。
这一切本是按照他的想法进行下去的,可是受到外来事物的干预,所以他最后选择继续下去,拒绝相信这是幻想。
而后一次是道格枪杀妻子让他自己想弄明白这是否真实。
这和我们平时睡觉做梦其实很像。
当我们做梦的时候一般是不会想去证明这是不是梦的,不管周围世界多么荒唐,我们都不觉奇怪。
当别人要叫醒我们的时候,梦正做得香甜,自然不愿意醒。
但当我们觉得差不多该醒了,也就自然醒来了。
2、这是否是一次绘忆事故?
这确实是一次绘忆事故。
主要是这样的幻想跟道格的生活结合得太紧密了。
他直接将妻子塑造成了一个恶人。
如果不是事故,按照老板的意思,道格醒来后理应无法分辨真假,回去不跟妻子离婚才怪。
在绘忆的过程中,老板说要中止但药物已经进入血液的那一段到底是真是假,是最耐人寻味的。
我想有八成的东西是真的。
老板发现道格不适合做这样一个绘忆,所以决定中止。
但药物已经进入血液,所以道格还是进入了幻境。
至于老板说他本来就是特工什么的,估计是药物的作用已经使道格开始幻想了。
后来他们找哈瑞去干预,结果干预失败,道格沉迷于幻境的诱惑不能自拔,最终直到妻子死亡才逐渐清醒。
3、绘忆究竟做了什么?
我想绘忆所提供的服务,并不仅仅是写好故事,把故事植入人脑,而是给消费者一个背景,让消费者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自由发挥,这样形成的记忆才会更真实。
所以这样营造的幻境和梦是一样的,我们完全可以将它和梦进行相同的分析,我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来进行分析的。
否则这就是一部失败的作品,仅仅是以火爆动作场面为卖点的商业片,但我宁信这是一部上乘之作。
如果导演用说教的形式向我们传达这一思想,恐怕观众人数会少一大半。
导演巧妙地用科幻动作片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我们在影院里享受着视觉的震撼,观后回味时又感受着心灵的震撼。
当然就像我标题所说的,你不愿相信的,可能是最真实的,或许这真的只不过是一部无内涵的动作特效片,只是我一厢情愿地强加了这样的思想,我也像道格一样,在这样的幻想中无法醒来,陷得越来越深……10.28 有感而作
我对里面的The fall非常感兴趣,所以认为电影应该在失重枪战那段结束,后面在the fall外壳上的打斗应该砍掉(贝金赛尔阴魂不散追杀奸夫淫妇的部分可以留着)。
为什么呢?
除了打得不好看拖泥带水之外,更重要的是,科幻片不是幻想片,总要遵守基本的科学规律。
地球直径大约13000公里,The fall穿一趟的时间是17分钟(开头主角第一次坐车时广播里说的),也就是1020秒,The fall的速度是每秒一万多米。
这是三十倍音速啊亲,主角爬出外壳,不用说打,一探头就被压成肉泥了。
其实片中一些情节已经很明显的说明男猪脚仍然生活在Recall里,比如他的朋友在包围他以后的游说词;比如男猪脚在拯救世界以后的昏迷中听到的和Recall老板的对话;比如男猪脚在酒吧说想学钢琴,后来真的会弹钢琴;比如Recall老板在和男猪脚介绍特工套餐时的一些漫不经心的调侃,什么银行密码箱,拯救世界,都成真了……但这些情节,都不够决定性,非要较真的话,还是可以解读为仍然是现实中的。
后来我注意到一个细节:男猪脚在Recall店里静脉注射的时候,被服务员MM用貌似纹身器的东西在手臂上纹了一个反战的标志,而且是个很大特写,而这个标志在后来的所有情节中,都再也没有出现过(特别是后来又要被洗脑的时候),这就是男猪脚活在Recall中的一个关键标志。
你们觉得呢?
《全面回忆》作为一部翻拍片,很自然的要将其与老版(这里采用《宇宙威龙》这个译名,避免造成混淆)进行横向对比,其实结果乃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也并非二者之间的质量差距,实际上乃是一个大时代环境和先入为主造成的。
单说这部《全面回忆》,起码动作场面和性感辣妹是非常不错的,作为大银幕消遣之作,蛮值票价。
个人认为科幻电影是最不适合翻拍的,除非新版你能有自己的新东西,否则老版中的一套科学理论和特效印象在当时很新鲜,但到了现在早已被时间冲淡。
就拿《宇宙威龙》来说,在当年可以算的上是超级大手笔电影,简单粗暴的动作和火星大场面令人叹为观止,即便放到现在也好不过时。
但老版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科幻元素,菲利普·K·迪克的记忆植入设定,全息幻影,植入式追踪器,自动出租车,片中勾勒了一幅虽然先进,但乏味阴暗的未来图景,地球上生活的段落是受到《银翼杀手》的影响而描绘的未来世界,典型的极客风格;而在火星上那个先进与野蛮同在、繁华与罪恶同行的火星社会象征着人类的阴暗面。
而一些小细节也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三个乳房的女人、反抗军首领怪异的头颅、火星大气层出现前阿诺突出的眼球,还有那个假脑袋从阿诺头上分离时的视觉效果更是在无数科幻电影专题片中都出现过。
可以说《宇宙威龙》在当年算是非常轰动,假如没有次年的《终结者2》,这部电影影响力会更久远一些,而保罗·范霍文的重口味和讽刺精神居功至伟。
而到了《全面回忆》中,故事还是原来的故事,极客风格依然强烈,在特效更新的基础上各种科幻元素相当于升级,但即便如此,那些元素也早就被嚼烂了,未来派大都市、潮湿阴暗的殖民地、磁悬浮汽车,假ID全息头盔、植入追踪器(虽然功能有扩展,成为手掌电话,但不得不这个设定不咋地),要多不新鲜有多不新鲜。
只有那个“坠道”的设定尚算有点新意,也就不再讨论有关物理定理了。
要知道,《宇宙威龙》的科幻元素虽然有着《银翼杀手》的模板,但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原创,让观众前所未见的。
因此《全面回忆》作为一部翻拍片,经过这么多年的科幻电影轰炸,在科幻元素方面没有任何优势。
甚至那个三奶妹,《宇宙威龙》里存在着大量变异人,三奶妹混在其中算是一种极品,而《全面回忆》通篇没有什么变异人,却突然蹦出这么一位,致敬老版之外乃是非常突兀。
对于故事情节,虽然都有菲利普·K·迪克的原著小说摆在那,但《全面回忆》只是对老版的一次翻拍,跟原著没什么关系,而《宇宙威龙》也是基本上算是独立于原著之外的,原著是一部小品类的短篇小说,只有十几页,喜剧味道很浓,而结尾更是让男主角换上了假记忆,非常讽刺。
所以说,《全面回忆》也是在《宇宙威龙》的基础上进行更新的,也没有优势。
而本片真正具有优势的只能是动作场面和妹子方面了,作为一部科幻片,大场面和从头打到尾的动作,让本片成为近期最适合在大银幕观看的电影。
一直对导演雷·怀斯曼的动作场景驾驭能力比较有信心,这货是好莱坞比较会拍动作片的导演,《黑夜传说》两部,《虎胆龙威4》这些片最起码动作场面非常不错。
创新精神尚且谈不上,但怀斯曼不像买拷贝那般聒噪,其动作风格有板有眼,紧张十足,因此《全面回忆》至少能做到养眼的程度,无论是场面还是妹子。
1.5亿的投资相当烧钱,影片呈现出CG时代的特效魅力,宏大的未来都市景象超越老版中以模型为主的建筑,科技感极强的未来交通工具和武器装备,为本片塑造更为广阔的动作戏舞台,“车震”戏、电梯戏、“坠道”戏张力十足,而且比较特别的一点,这些动作场面在特效CG的背景能呈现出不错的质感,搭配男女主角如“伯恩上身”一般的身手,雷·怀斯曼完成了一份不错的动作答卷。
而且作为好莱坞仅次于保罗·安德森的“二号媳妇迷”,怀斯曼当然要体现自己媳妇的神威了,比起《宇宙威龙》中莎朗·斯通身份曝光后不久就让施瓦辛格KO,凯特·贝金赛尔的角色一直纠缠到最后,甚至压过了大BOSS,烟熏妆性感风骚,身手不凡,演技可靠。
相比之下,杰西卡·贝尔的角色就比较逊色。
奇怪的是,凯特·贝金赛尔和杰西卡·贝尔这二位“差不多”的女性难免会造成视觉误差,看电影时就发现很多观众分不清两个女主角,尤其是在两人电梯里王八拳大战的时候。
而对于主角柯林·法莱尔来说,目前的定位有些尴尬,他在商业片领域中没什么挑大梁的角色,原本他是柯南伯格《大都市》的原定主角,却为了拍《全面回忆》而推了后者,结果二者在加拿大的片场相邻,弄得法莱尔好不尴尬。
而事实证明,《全面回忆》为柯林·法莱尔带来的,就是成功让他取代马克·瓦尔伯格成为好莱坞新一代苦瓜脸。
《全面回忆》在国内的票房应该不会差的,毕竟起码视觉效果达标,至于情节和新鲜指数,完全没有必要去考虑。
应该说,哥伦比亚公司这个立项选题就有问题,没什么新货的情况下,明摆的就是为了卖画面票。
而喜欢大场面、密集动作的观众不妨去电影院欣赏下这部科幻猛片。
来谈谈现实世界的他 现实的他就是一个屌丝很普通 但他显然对自己的现状很不满 无论是物质条件 工作 还有他妻子 也许他很爱他妻子 但显然他妻子整日忙于工作 ( 早上急忙走了 晚上回来就很累 直接睡了)早就对妻子有怨言了 他所生活的世界很单调 每天除了工作 就是新闻上出现的那些政治斗争 其实他早就希望自己能是一个特工 而非屌丝 这样长时间的压力和心理暗示有可能让他总是做梦 梦中自己是有美女相伴的超级特工(我也不觉得杰西卡贝尔美)所以终于有一天他就去了recall 想做全这个梦刚开始看那会儿觉得是科幻温情片,看到后面变成枪战拯救世界片,女一跟女二还是看到女一第二次出现才分辨出来,外国女人长得真他妈的像没注意看都分不出来。
好吧其实我是嫉妒女一拥有男猪的大胸肌跟看起来很诱人的身材,这样讲会不会表现的太明显,总比跟纯爷们似的总是在自己在那拆电脑搬电脑修电脑神马的女人一点吧,嗯哪,就是好像看起来有那么点不矜持,矜持几毛钱一斤?
不值钱嘛,是吧,怪不得嫁不出去哈哈哈。
电影剧情说的是奎德终于在市郊的一处地下室见到了家长,老头子很开明,表示既然女儿不嫌弃你已婚,我也不好反对。
但是你好歹要有套房啊。
奎德说我有啊,老头说那也叫房?
怎么也要有个联体排屋,好让我去颐养天年吧?
奎德说,你放心,我现在的岳父超级有钱,是搞房地产的,等我干掉他们父女俩,我要踏着七色彩云来娶你的女儿。
史上最强老婆斗小三,甚至连自家老公也不放过——话说后来寇黑根总统都死了,到底她的这种一定要搞死苦逼脸屌丝男主角的执念是从何而来啊!!!
话说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神马绘忆公司只是个噱头嘛!!!
还没让我们看看绘忆到底是怎样的高端科技就被【每次都掐准TIMING登场的机器人部队】秒杀了!!!
男猪脚三次脑子被接上电管,结果尼玛一次都没有渐入佳境就被强行打断了!!!
喂这样真的大丈夫???
这样比切除脑叶对脑子造成的伤害更大有木有!!!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RECALL店里的华裔老板长得好像招风耳版周杰伦嘛!!!
黑人同事来劝男主走出RECALL的那一幕心理战,他败就败在演技赶不上男主的假老婆,注定今生无缘奥斯卡。
这劝说语气也尼玛太蛋定了吧!!!
完全没有用生命来拯救基友的赶脚啊!!!
所以最后被男主一枪毙命的下场再次给我们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基友哪怕说破了嘴,也抵不过妹子的一滴眼泪!!!
不光俩女主角长得像,连寇黑根大总统和那试图充当男猪脚人生导师的哲学学科带头人,听起来牛逼得不得了结果台词还没过十句就挂掉的弥赛亚我也傻傻分不清楚啊好嘛!!!
他俩怎么从身高到发型的品味都是如此一致啊!!!
年轻的时候一定风花雪月过好么!!!
这又是典型的隐藏剧情之【RECALL·大叔也有青春·相爱相杀】啊好么!!!
为了抓住弥赛亚,寇黑根(这名字简直了……)不惜亲自披甲上阵,反复折磨可怜的超人男主,只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想必最后他被男主杀死的时候,是相当幸福的吧?
想必看见了弥赛亚在炮火中对自己拈花微笑……最后的最后,如果男主角眼睛一闭,一睁,看见RECALL店主JAY CHOU对自己嫣然一笑,倾国倾城:“亲,感觉怎么样?
还想继续吗?
接下来就是付费环节了哟”——这片子就成神作了!!!
这RECALL店就必然要火了,尼玛,绘忆公司的文案一定是个神编剧啊!!!
因此,翻拍版TOTAL RECALL再次凝重地告诉了我们:烂片,和神作,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按最后的画面,手臂上没有印记来看,貌似是肯定的告诉我们,他仍然处于REKALL中。
影片中也确实有一些支持这种结论的佐证。
首先是棒子的猜测未免太过准确,双面间谍,各种密码,何况导演用的着增加这段台词么,可能是一个暗示。
然后液体很明显的输进去了,棒子也说等你回来讲故事,说明程序完全有可能已经启动了,至于后来说还没起效完全可以是梦境中。
之前就先检查了他的记忆,如果检查不出来,不可能在出事之后又突然肯定的说你是个间谍。
至少应该是非常奇怪,被政府洗脑的人应该不多吧。
手部的穿孔,被灌输的记忆不太可能详细到去解释一个伤疤怎么来的,而且这个解释肯定是有可行性的,如果整个工厂里没第二个人被电击成这样,他那么教别人,肯定也会被人提出质疑。
剧情里一直只有老婆在追杀他,而没有别的特工,可能也隐含着他想获得梦境是一定程度受困于漂亮老婆给他的心理压力。
就像老婆起床时说的。
然后,如果这些都是梦境,那么最初连续做到的梦是怎么回事?
可能唯一的解释是,男主以前就去过REKALL,而REKALL是一个很恶劣的公司,他们灌输的记忆在一定时间后会遗忘,或者故意使其遗忘而留下片段,让顾客反复的上门。
所以高丽人能准确的知道他要的东西。
前台问“第一次”的时候,也有点试探的口气。
于是之前的梦境也是一次虚假记忆。
黑人有说过有人被割了脑前叶,脑前叶负责记忆,说明REKALL有可能破坏记忆。
而东方人推荐REKALL时,也有点兜售毒品的感觉。
还有一个矛盾的地方。
打入反抗军内部到底是不是男主的计划。
如果不是男主的计划,为什么他要告诉自己有黑盒子和密码这个虚假的情报。
如果是他的计划,哈蒙为什么要救他不让他拿回记忆。
如果是可黑根的安排,那哈蒙也必然是他们的一员,也不可能放他。
虽然一些情节有点扯过了,不过画面还是蛮震撼的,至少快把我的眼睛炸瞎了~~~
把银翼、少数派报告抄了个遍,最后却还是走了Repo Men那条烂路。
情节单调画面补的电影越来越受欢迎了。
嚼蜡~
场面还行,喜欢手按玻璃上就能视频通话,别的都比不上老版,没火星上的变异人啦妓女啦异世界啦,档次就下来了,最终战都弱了好多,人那个成功制造大气层唉,最后蓝天白云美死了,这边乱打一通算什么?基调还特么惨兮兮的,你狠一点能不能行?幽默点能不能行?露个点骂个脏话多弄点血浆能不能行啊?
技术电影~故事一般,但是可以看出在发招~
本来我指望结尾是男主醒过来还在recall company的。但仔细回味莫非导演是暗示男主宁愿永远活在虚假的rekall里面,宁愿做虚假的大英雄也不愿醒过来底层的螺丝钉乐。其实我们和男主何尝不是一样。去电影院看电影就好比男主去体验幻觉一样。
后面略显拖沓!创意不错!
当然五星,很棒的场景设定。外加有几个镜头真心不错。最重要的是有贝金赛尔 女神阿。
觉得故事背景不安排美国,是因为美国的下面什么国都不是?跑到非洲南部,人种就不同了。大赞女一号,都39岁了,看得出来么。没想到就是珍珠港和缘分天注定的女主啊。
特效超级棒,这样的未来世界也让人着迷。影片情节扑朔迷离,始终猜测男主身上发生的这一切到底是梦幻还是真实,即便又是打不死的个人英雄,还是非常喜欢。
一群二三流小明星拍的二三流小烂片
较烂.
贝金赛尔倒是很适合这种穷凶极恶的面目 这片也就是看打斗场面了 其他和原作区别不大
城市设定还不错,底层颇有[银翼杀手]的感觉,但故事讲的没意思。三乳妓女居然还是出镜了,只是这次换成亚洲人而且尺度很小没露点戏份也少。下了个枪版质量还不错,第一次看在银幕中间位置录的枪版,而且还为影片增加了它不具备的B级片效果,我都不想去看清晰版了
所以这一切还只是个梦罢了?
打不起兴趣
立体城市、磁浮飞车、地心通行和电话植入都蛮有意思。。记忆逻辑还是有点乱,加长版最后的结局难道说明还在梦境里?自从盗梦空间之后这类东西就很搞脑子了。。凯特贝金赛尔怎么看都还是黑夜传说范儿。。施瓦辛格的老版要找个时间看看。。。
可以怎么说如果你没看过老版的全面回忆此片就是纯爆米花电影。但此对片场景和未来一些概念物品的设计非常到位,真的可以说是用心了。
好吧,我承认我就是来看柯林·法瑞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