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神奇的一部片子。
泰国居然能拍出如此神片真是让人惊讶。
里面没有大场景,没有打打杀杀,故事情节也不符合基本的逻辑,但是却非常的简单直白。
男主人公,一个不爱讲话的普通人,因为有一天工作切到了自己的手指而辞去了工厂的工作。
在电梯里发现了自己的一生所爱。
然后默默的为她付出,希望她能不挤公交车而换掉了电梯员的工作去开出租车。
发现她爱上了一个外国人而想自杀,但是没有成功。
最终她去做了她爱的事业,他黯然失色,但和她在塑料山上相遇的时候,他告诉了她how much He loves her,well,然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听起来多么朴素的一个故事。
然而,往往朴素的故事是最难讲的。
一个故事中穿插了很多离奇的情节,让人印象深刻。
比如他每天去找自己的手指,找到了发现不是他的,自己的手指被别人捡去了,在对方马上要挖鼻屎的那一刻,他抢回了自己的手指。
他爱上了晶,他看到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晶的样子,穿着蓝色的裙子,非常普通的一个情节被导演拍的非常具有艺术感和搞笑。
还有那个让他没有死成的婆婆,死后化成了泥土,由泥土化成了蔬菜,一路演变投胎成各个东西的经历,非常的有趣。
还有那位抽着烟暴躁的小女孩和她可怜的小熊的故事。
没有轰天抢地的剧情,但一切又是非常自然而让人印象深刻。
并且导演融入了很多艺术的元素和神奇的色彩,让一个片子显得非常奇幻。
挺喜欢的,推荐大家看一看
我们生下来长了那条尾巴吗?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长出什么,必失去什么。
我想Wisit要么是没那个基因的尾巴,要么是每隔一段时间定期去美容院修眉毛的时候顺便革除。
城市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城市加快了我们的成长,也带来加速的衰老。
如果基本生活条件能达到一定标准的话,我想很多人愿意回到没有长尾巴的人的地方,花一秒钟走好一步。
而不是掰开一秒钟,走上四五步,一边往嘴里塞着早餐,脑子里想着怎么样与令人生厌的客户沟通吧。
存了好久才看的片子。
第一感觉是主题曲好好听,第二感觉是镜头角度绝妙,第三感觉是画面颜色好美,然后是小片段的标题好吸引、主角的外表和性格很相符、情节很麦兜。
总之,很好很好
这是一部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泰国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是现代电影的一种运动,1920年兴起于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不合逻辑的安排,以表现潜意识的种种状态。
简单地说就是用“意象”表现“潜意识”,所以通常这类电影都会比较新奇、抽象。
解读起来也会略带个人色彩,当然这也是这类型电影最有魅力的地方。
《大狗民》作为亚洲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在制作上具有非常独特的电影风格,首先一点,就是鲜艳的色彩,整部影片犹如油画般绚烂多彩,极具视觉冲击力,第二点,在音乐上,具有典型的泰国地域特色,又与故事十分契合。
第三点,凝聚了亚洲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东方人的角度向世界展示亚洲文化的独特魅力。
影片采用片段式结构将不同人物巧妙的通过主人公“邦”的经历串联在一个故事里,每个人物都在表达着不同的人生感悟,看似零散,却又共同表达了一个完整的主题。
故事开头,奶奶对准备离开家乡前往曼谷的邦说:“当你找到工作,第二天屁股就会长出尾巴。
”于是“尾巴”就成了整部影片的主要线索,要想看懂整部影片,实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尾巴”的含义。
但是想弄明白,就必须把影片看完,这是多么深的一个坑呀!
没有梦想的男人——邦(没有理想) 来到曼谷的邦在一家沙丁鱼罐头厂打工,他喜欢敲食指(生活空虚无聊),总觉得别人别人碗里的食物比自己的好吃(羡慕别人的生活,而没有自我追求)。
一次偶然事件,邦的食指被切掉(打发无聊时间唯一的嗜好都没有了),于是他开始寻找自己的食指,却无意间找到了别人的食指,也因此认识了旭(原来空虚无聊的人不止邦一个)。
因为不想再切掉手指,邦换了工作——一家大公司的电梯警卫工作。
但是有人一起乘坐电梯,他就会紧张(社交恐惧)。
但是在这里他遇到了喜欢的女孩——晶,因此他的命运也随之改变,因为晶坐公交会出红疹,邦为此又辞掉工作开启了计程车,这样就可以接送晶上下班(和晶在一起成为了邦的理想)。
由于晶的拒绝,邦想到了自杀(没有了爱情,他的生活依然无聊乏味)。
受到打击的邦回到了外府的老家,家乡的节奏变得特别慢(与城市快节奏相对比)。
当他再回到曼谷,曼谷的所有人都已经长出了尾巴.......
这幅画很有意思,羡慕别人生活的人。
的士电单车鬼——康(罔顾安全) 一个曼谷常见的的士电单车司机形象,与众不同的是,他竟然死掉了,而且变成鬼之后还可以继续骑车载客。
更为讽刺的是一个电单车司机竟然是被头盔砸死的(其实这样的超现实设置意在表达“安全”的重要性,电影中康每次骑车都不戴头盔,导演用“不戴头盔却被头盔砸死”这样的讽刺的手法提醒着人们安全的重要性,至于一个鬼还能继续骑车载客,其实康活着或者死亡已经不重要了,这样不注意安全,出事故只是早晚的事)。
邦的手指搭档——旭(缺乏自我) 旭之所以和邦成为朋友是因为弄错了彼此的手指(两个人同样的空虚无聊),因为邦辞去了工作,旭也辞去了工作;因为梅的离去,伤心欲绝的旭学起了中文;因为看到邦和晶幸福的生活,决定忘掉梅,开始追求新的爱情(无论是工作、学习,谈恋爱,旭都是在受别人的影响,完全没有自我,他的生活从来不存在主动,就如同丢手指事件中所说的一样“找不到一直想要的东西,不如先停下来不找,失物可能随时找上门来。
”)。
皇帝女——梅(极度幻想) 幻想着自己是中国皇族后裔的梅最终离开了爱着她的旭去了中国(生活中有的人就是有着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自己还深信不疑)。
舔东西男——德(失去思想) 德除了自己的名字,其他什么都不记得了,他唯一拥有的怪癖就是随处乱舔东西(有的影评中把德这样一个人物解读为是对社会冷漠的讽刺。
我不能苟同这样的解读,舔这种行为完全是动物属性,是对没有思想的人的一种讽刺,电影中邦和德在出租车上相识的一段接下来的镜头是一只狗狗在舔自己的幼崽,而后来被德舔过的乘客也大骂德是狗转世。
当然舔是一种爱的表达,但是这是动物的表达方式,不是人类的意识行为)。
是女孩还是女人——敏(幼稚缺爱) 22岁却长着一副童颜,抽烟还爱打游戏。
(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多了,虽然已经成年,但内心依然没有长大;渴望朋友,却任性、缺乏交流经验;总在抱怨,又不愿意改变自己。
他们整日以游戏和手机为伴,无法融入现实,只有活在虚拟世界里。
但是影片在短短的篇幅里也分析了造成这一下现象的原因——家庭的冷漠。
敏是缺少关爱的,唯一的倾诉对象也只是一只玩具熊)。
悲惨故事——熊熊(受虐痴爱) 超现实主义是无所不能的,一只玩具熊也能说话、抽烟,最后还和人结婚了。
(其实玩具熊在电影里依然是一种意象的表达。
生活中有一类人,他们总是扮演着痴情汉的角色,一次次被需要,又一次次被抛弃,结果仍痴心不改。
)影片最后熊熊还是和敏结婚了,理由是他们发现世界上没有其他的倾诉对象(一个缺少关怀,一个极度痴心,两个极端的人遇到一起,那当然是最相配的,无论多少人觉得这样的爱情是可怕的、不被理解的,但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这辈子只有彼此是最适合自己的)。
伯爵与莲香——(童话故事) 一对连载杂志故事里的情侣,晶眼中幸福的一对。
(晶的精神寄托,善良的晶把自己的感情需要完全依附在故事里。
而当她自己认为拥有了自己梦想的时候,故事才真的成为了故事)。
活跃分子——彼得(幻想神灵) 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导演给彼得的称号为“活跃分子”,可能翻译上存在着一定的异议,但是这不影响对这个人物的解读,彼得的存在,就如同那本白色书籍的存在一样(象征着某种至高无上的神灵)。
追寻梦想的女子——晶(信仰、纯真) 来自乡下的晶是一个善良纯洁的女孩,她喜欢整洁(强迫症),她喜欢看连载爱情故事(情感寄托)。
最重要的是她有一个奇怪的梦想——看懂一本从天而降的白色书籍。
单纯的她认为这本书是上天给她的旨意。
所以她决定搬到曼谷,在街上偶然遇到一个外国人也拿着同样的一本书,于是晶认为这个被她称为“彼得”的人能够帮她解开白书的奥秘,机缘巧合,晶误认为彼得是一位环保卫士,于是就跟随他的脚步加入了轰轰烈烈的环保运动(白书好比一种宗教信仰,“彼得”好比“神灵使者“,不能说的太深,但是纯洁的晶将自己所有的美好愿望都注入到这种信仰之中)。
于是当真相揭开,纯真的晶顿时崩溃。
轮回转世之后的壁虎——奶奶(东方智慧) 影片中所表现的轮回区别于中国人灵魂转世学说,更具有哲学思想,有一点类似”尘归尘,土归土“的意味,万物皆有灵性,万物轮回。
于是这样一位智者告诉邦”尾巴的故事“。
那尾巴到底是什么呢?
尾巴——生活到底是什么?
工作?
—— 奶奶说”当你在曼谷找到工作,第二天就会长出尾巴。
“但是到曼谷之后有过两份工作的邦并没有长出尾巴,所以尾巴不是工作。
理想?
——邦是一个没有理想的男人,所以即使他有工作,依然没有长出尾巴,但是追寻梦想的女子晶也没有尾巴,所以尾巴不是理想。
爱情?——当最后邦和晶在一起之后,邦第二天也长出了尾巴,那么尾巴就应该代表着爱情?
但是最后旭并没有等到梅回来,也没有遇到下一份爱情,但是他也长了尾巴,所以尾巴不是爱情。
了不起?
——当邦和晶第一次谈起谈起”尾巴的故事“,晶说”像你我这样平凡的人没有机会,只有了不起的人才会长出尾巴,例如政客、名人,有钱人。
“但是后来整个曼谷的人都长出来尾巴,反而没有尾巴的邦成为了名人,那么按理说邦既然成了名人,已经算是了不起的人了,但是他也没有长出尾巴,而全曼谷的人都成了了不起的人?
这种几率似乎不是很大吧!
所以尾巴也不是代表了不起的成就。
否定了这么多,依然无法找出尾巴到底什么的答案。
其实回到尾巴最原始的意思——尾巴指动物的身体器官,因其在身体的后部,后来延伸为事物主要部分的跟随部位。
这是对尾巴的解释,也就是说”尾巴“是动物才有的器官,人类 因为进化之后,是没有尾巴的。
也就是说“有尾巴的是动物,没有尾巴的是人”。
然而我们看到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对于“尾巴”的描述都是一种褒扬态度——奶奶说”当你在曼谷找到工作,第二天就会长出尾巴。
“;晶说”像你我这样平凡的人没有机会,只有了不起的人才会长出尾巴,例如政客、名人,有钱人。
“这样看来“长出尾巴”应该是一种幸福的事情。
但是到了影片后半段,当邦回到曼谷时,所有人都长出了尾巴,只有邦没有,而邦却成了名人,成了受众人追捧的对象。
虽没表述“长尾巴”有多好,也没表述“长尾巴”有多不好,但是曾经担心自己结婚后生出和自己一样没有尾巴的小孩的晶,竟然面对邦说:“我们结婚后,你也会长出尾巴,我们的孩子也会长出尾巴,变得和普通人一样”。
显然,她所表达的是对“长出尾巴”的忧虑。
为何前后有如此差别呢?
其实我们无法给出“尾巴”的确切含义,我们只能通过这样的前后对比,运用排除法一一将不合理的答案排除。
然后加以分析理解。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尾巴”看作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本片中文名字译为《大狗民》,英文名字《Citizen Dog》,我特意请教了身边英文比较好的朋友,还是比较恰当的译名。
那么“大狗民”也可以看作是“狗公民”。
再引申一下也可以解释为“像狗一样的人”,那么再进一步解释也可以看作“像狗一样活着的人。
” 如果这种解释合理的话,再结合“尾巴”是动物特有器官这一属性,主题就一目了然了。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像“旭”一样完全失去自我,跟随着别人的脚步,人云亦云?
是像“梅”一样活在幻想里,做着白日梦?
是像“德”一样失去思想意识,完全靠动物本能存活?
还是像“敏”一样永远长不大,活在虚拟的世界里?
其实都不是,我们看到曾经没有梦想的“邦”最终还是长出了尾巴。
而他长出了尾巴是因为和晶在一起。
而他们的生活也变的简单而纯粹;而曾经追求梦想的“晶”在失去所谓梦想之后也长出了尾巴。
每个人都会有梦想,每个人也都会迷失,但是不必强求那么多,也不必因为失去而自卑,脚踏实地做好我们自己,像动物一样平凡的生活,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简单自在,就是最好的存在。
”当我们看着别人的生活羡慕不已,当我们成为别人又会后悔失去当初的自己。
别人怎么样生活,那是别人的生活,未来怎样生活那是未来的生活,不必计较错与对,不必忧心未来,不必在乎得失,即使再伟大,我们也只不过是这世界渺小的一个生灵而已。
“(原创文章 抄袭必究)
以前有思考过如果把马尔克斯的书拍成电影会是什么样,后来想了一下,那些魔幻主义的场景大概要怎么处理都不会满意。
毕竟想象永远是一个未完成的状态。
关于《大狗民》,出于对泰国电影的印象,还是诧异了蛮久的。
热带浪漫口味的现实魔幻主义,的确脑洞会让人一下吃不消。
当然,光是色彩和音乐就值得看了。
电影里设定每个在大城市曼谷找到工作的人都会长出一条尾巴…这里就是现实主义的讽刺了。
而主人公孤独的经历和曲折的爱情,透射出的就像“霍爱”里的艰难。
很多人觉得和《天使爱美丽》是一个调调,但其实爱美丽是一个人的心灵治愈,而《大狗民》里描绘的人格还是蛮多样的。
大家都会在社会上染上一身骚。
最后,关于结局。
我并没有觉得是好的,当然,或许导演想表达的只是现实和对人的戏谑。
大狗民 (2004)7.92004 / 泰国 / 喜剧 爱情 奇幻 / 韦西·沙赞那庭 / 马哈萨穆特·布恩亚鲁克 Saengthong Gate-Uthong
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充满奇幻色彩,蓝色裙子这条线索从开头一直贯穿到结局,刚开始看着可能会不知所云,但看到最后会意犹未尽。
我的理解是:尾巴象征财富,手指象征友谊,小熊象征追求者,小壁虎奶奶象征亲情,白皮书象征白日梦,塑料山象征梦想。
当然了“一百人个眼中有一百个不同的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理解可能都不同。
最后邦终于也长出尾巴了,是因为他终于和晶在一起,得到了想要的感情,那也是他最想要的财富;在邦决定自杀时,小壁虎奶奶出现劝说了他,是在暗示我们亲情永远是我们最后时刻也难以割舍的与所能依赖的。
最后晶兜兜转转才发现幸福一直在自己身边,只是自己之前从没有在意和相信,小女孩也选择了和小熊结婚,是在告诉我们当幸福来临的时候我们要有能相信与接住幸福的能力与信心。
最后邦表白的那一段话最深刻与感人:晶,我一直在想,人生太多不如意的事了,太多悲哀忧愁,令我们变得麻木,我对你的感觉从未变过,就算你仍然喜欢由早到晚拖地,抑或开心时摇腿,或者挑走炒饭里的香菜,甚至继续追求梦想,或者想要尾巴,你所做的一切,依然令我着迷。
角色的设定也都是普通的来城市的务工人员,拨开迷糊,最终看清自己的内心,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这大概就是平凡人想要追求的幸福吧。
这是一部很像《天使爱美丽》的泰国电影。
邦(Pod)是个善良的乡下小伙子,去曼谷工作之前,嬷嬷说在那里找到工作的话,上就会长出尾巴哦。
再加上乡下金黄的田地和紫色的衣服、暗红的天,一下子就让片子充满了魔力。
邦先是在一家鱼罐头厂工作,他看着批量生产的罐头,真不明白世界上的人怎么能够如此迅速地消耗罐头!
邦在切鱼时不小心失去了自己的左手食指——掉进了罐头里,后来找到了有同样遭遇的工友Yod的手指,两人不打不相识,交换回各自的手指。
他们都觉得这个工作实在不安全,为了保护自己的手指,就辞了职。
邦的新工作是电梯保安。
和他同乘电梯的每一个人都使邦感到局促,除了清洁员晶(Jin)。
这个女孩在来曼谷之前,家乡有过一次空难,掉下一本白封皮的书,写满了她看不懂的文字,而她的梦想就是有一天可以看懂这本书。
她坚持每一件东西都必须有它该呆的位置,井井有条。
清洁工作之余,她就对着那本白封皮的书看。
邦觉得晶真是太可爱了,她的井井有条,她的白书,她喜欢的无聊杂志!
还有她漂亮的蓝色制服裙……喜欢上晶的邦呀,看到所有的人头都变成了晶的脸,墙上的招贴画、李小龙的海报……一切。
所以他那天出门上班时,侧着头不敢看小狗们,怕小狗的脸也变成晶。
哈哈。
蓝裙子的幻觉更是奇妙,所有的人,男人女人,所有动物,都穿上了和晶一样的蓝色制服裙,邦变得飘飘然了。
由于晶坐公车总会起红疹,邦决定做出租车司机来帮助她。
这段时间里,他遇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城市里的毛病吧。
比如有个见了东西就要舔的失忆人,还有爱上噪音没有朋友的敏宝贝以及她那个会抽烟的玩具熊熊。
敏宝贝总是不断地遗弃熊熊,抛出车窗、扔进垃圾箱,但一次次地,又在大雨天去路上、垃圾站里将他捡回来,然后抱头痛哭。
邦治好了晶的红疹,他很高兴能这样。
但是晶遇到了一个叫做彼得的白人。
晶以为他能够帮助她解开白书的谜,同时又误会他是反塑胶运动的英雄,崇拜至极,遂投入反塑胶运动的里,也冷落了邦。
她的家门口堆起了一座塑胶山,家里种满了植物。
……再遇到彼得的时候,他告诉晶,那本白封皮的书根本就是意大利色情小说,他也不是彼得,而是安德。
晶的白色梦想都被打碎了,人也消失了。
邦回到乡下,发现节奏好慢好慢,于是又回到曼谷。
他一回来就成名了,因为他成了整个曼谷城唯一不长尾巴的人。
Yod说连晶也长了尾巴。
邦在塑胶山上找回了晶。
塑胶山变得很有名哦,所有的情人都喜欢去那里约会,它可以直达月亮!
主题曲很好听,可惜下不到。
歌词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当天空仍未变蓝,太阳仍未照耀,鲜花仍未绽放,美梦仍未将我释放之时,我的内心空空如也,直至得到你的爱,打开了我双眼,空虚的心灵,得到你的慰藉,给我力量勇往直前。
在星夜来临之前,我的人生,了无意义,在我失去信念,还有最后一口气之前,我的内心空空如也,直至得到你的爱,打开了我双眼,空虚的心灵,得到你的慰藉,给我力量勇往直前。
在这冷漠的世界里,我的心与灵魂,属于你,我答应在这一生,永远为你奋斗,我的内心空空如也,直至得到你的爱,打开了我双眼,空虚的心灵,得到你的慰藉,给我力量勇往直前。
但是软软的泰国话的感觉我说不上来,总之是很温暖的。
故事说完鸟。
一部充满了泰国风情的男版艾米莉 绿色的色调变成了蓝绿色 里面那段男主角奶奶投胎的rap实在拍得精彩 确实是一部很炫的片子
这是一部没看到结尾可能不知道要表达什么的电影。
如果不是看到评分很高我可能不会坚持看到最后,但看到最后觉得如果错过这部电影会很遗憾,对,这是一部通过生活中很琐碎的事情来表达故事的电影,或许我们会因为现实生活的琐碎以至于没有耐心去欣赏电影中的琐碎,可是谁的人生不琐碎?
失望,开心,希望,伤心,这些贯穿了我们琐碎的生活,我们如何从琐碎的生活中获得前进的能量?
像晶或者像邦?
晶来到曼谷是因为她想破解白皮书,她想知道白皮书里写的是什么,她猜想白皮书想告诉她什么,其实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知道晶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梦想,当清洁工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寻找自己的梦想,尽管别人都把她当神经病看待,唯独邦不是,邦深深地被晶吸引了,从此有了自己的梦想-与晶好,可以说邦是很幸运的,来曼谷时没有梦想,遇到晶就确定了自己的梦想,单纯而执着。
但是,晶不一样,她要破解白皮书。
她看杂志痛哭流涕发现连香不见了时,邦告诉她就让伯爵去寻找连香,然后晶破涕为笑,她相信伯爵能寻找到连香时是否也在想邦也一定能寻找到自己呢?
当晶发现自己老板,同事都不知道白皮书里是什么时,晶跑去语言学校当清洁工,可她还是看不懂是什么。
有一天在街边,一本一样的白皮书落到了她手里,随后被一个外国人抢走,然后她就认定这个外国人一定知道书里写的是什么,她就每天在同一个地方等啊等,可是那个外国人再也没有出现,之后她看到电视上有个外国人因环保被捕,她相信被捕的那个人一定是她要找到外国人,她给他取名为彼得,从此她为了彼得灵魂安息做一个环保人士,她开始捡塑料瓶子,种树,后来发现做清洁工无法实现环保的梦想,晶辞去了清洁工的工作,邦唯一开心的是晶还可以坐自己的车,可当他发现晶因为环保再也不愿意坐他的车时,他发现他与晶越来越远,当他飞快地开车赶上晶的游行告诉她伯爵已经找到连香时,晶告诉他她已经没有精力关心这些琐事了,邦辞掉了司机的工作。
当邦再去找晶时晶不知道去哪了,但他发现了地上那个他送她的风铃,邦找晶找的好辛苦,他决定停下来歇一歇,这时在电视上看到了晶,邦飞快地赶上了晶游行的队伍,此时晶发现彼得没有死,在街边发传单,晶告诉了彼得因为他她加入了环保队伍,可那个外国人告诉她他认错人了,晶让他告诉她白皮书里得内容,晶晕倒了,白皮书竟然是一本意大利的色情小说,邦此时托起了晶并把她带回了她的家中,晶连续几天不吃不喝也不说话只是忧郁的看着窗外,她在想什么?
突然失去了梦想的支柱或者是为自己的无知而懊恼或者是不好意思因为这个现实去面对身边的人?
不管怎样,最后晶打算离开邦一段时间,或许这才是晶真正寻找梦想的开始。
邦因为晶不在身边打算回老家一趟,家乡的慢节奏已经无法让邦适应,或者是他忘不了晶,他又再次回到曼谷寻找晶,可是这时他发现曼谷都是长了尾巴的人,唯独自己没有。
可是没有人知道晶在哪里,只知道晶也长了尾巴。
当邦坐在晶堆成的垃圾山突然看到伯爵与连香的杂志时,远处出现了晶的身影,他们再次相遇了,邦说:“人生太多不如意的事了,太多悲哀忧愁,令我们变得麻木,看不到生命中美好的一面。
我对你的感觉从未改变过,就算你人就喜欢从早到晚拖地、抑或开心时摇腿、或者挑走炒饭里德香菜、甚至继续追求梦想、或者想要尾巴,你所做的一切,依然令我着迷。
”晶笑了,没有摇腿。
喜欢晶这个角色,喜欢她不屈不饶地去寻找,直到停下来找到自己想要的,看起来似乎有点不解风情,或许中间会错过一些东西,可是没有寻找到自己的晶停下来跟邦在一起会很好吗?
反过来看我觉得此时的晶会更幸福,并继续为环保事业奋斗,晶期待邦找到自己,就像她期待伯爵找到连香一样,这就是晶,或者是多数的我们。
不知道何时电脑里有这部电影,在一个无聊的时候感受一个有趣的时刻。
电影讲述一名从偏远地方来曼谷打工的年轻男人帕德,一开始在罐头工厂当切鱼工人,然后辞职成为商场保安,遇到了中意的保洁员金。
为了追爱他转行成为出租车司机。
可惜金一直沉迷于解开无意中捡到白皮书的奥秘,疯狂追逐老外彼得的步伐。
最终清醒的她和坚守的帕德在一起。
这部泰国电影从情节到色彩充满五彩斑斓的想象。
在曼谷大城市打工的帕德有着一张平和略带呆板气质的脸,他作为主角身份在电影中更像是旁观别人的冒险,与各种奇妙的人物交汇后依旧带着初心不改的笃定。
标题《大狗民》隐喻着出身偏远地方的青年到大城市工作,这样是闯荡,也是无根的流浪。
尾巴是类似大城市的铭牌,是经过固定上班沉淀后的属性标签,最终成为分散各处的螺丝钉。
帕德从固定位置的流水线工人,到能四处走动的商场保安,到在城市中流动的出租车司机……他从浑浑噩噩的工作,到为心爱女孩四处游走,最终物质目标让给精神追求,他成了没有尾巴的人。
这部电影确实挺容易让人联想到那部经典的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
不过后者里面艾米丽有张截然相反的生动活泼的脸,她是主动性的体验与冒险,她收获的爱情则是略带小资情趣的附属品。
帕德的爱情将他从泥泞的土地拉到虚幻的空中,从社会性的无意识盲从变成自我的锚定。
他锚定美丽的爱情,从中感受活着的生机。
这种爱情因为不断追逐而痛苦,又因为痛苦而不断沉淀加深,自我的平淡与感情的浓烈成为截然相反的两面。
金同样如此。
她为一本看不懂的外文书付出一切精力,成为环保斗士,越慷慨激昂越废墟满地。
她在追逐中忘记自己,直到在废墟上看到一直等待的爱情。
有的电影是梦,在梦中我们看到五彩斑斓的人生和一往无前的追求。
绚丽的色彩,轻快的音乐,让人无限遐想……还有美好的追梦的过程……
画面惊艳,情节可爱,主题张扬但讲得不够透彻,小狗的形象和尾巴的问题随处可见
挺有童心的,结局烂俗
用奇幻故事来讲说城市里的固化意识与现象,主线是浪漫爱情故事。主题仍旧是希望人能够保持单纯的美好,并且承认社会的影响。配乐和主题曲很洗脑啊。
片子的审美还是很前卫的,04年的电影呀,画风很容易想到布达佩斯大饭店。逐梦的女孩最后发现让自己与众不同的梦想不过幻梦一场,所谓闪闪发光的梦想不过是自我无意识地投射。戏剧的荒诞在这时达到极致,无论梦想与否,大家到最后不过也就是好好的过活。所以生活的故事很重要,伯爵和百合的爱情、会说话的洋娃娃的存在、广播剧里女主角的悲欢,被安全帽砸死的骑摩托的鬼。。。这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让那些无处安放的灵魂有一个地方投射,有的人甘愿随波,有的人永远隔离,世间百态,或许不过如此吧。生活是一个又一个被包装过的故事,有的情节跌宕起伏楚楚动人,有的四平八稳毫无卖点,可不管怎样也是被包装过的生活,总还过的下去。不喜欢结尾,这一切的迷茫和失落,自我的厌弃和对社会的厌弃,难道就仅仅可以通过所谓爱情进入一个合理的场域吗?
少年邦的奇幻漂流 单纯的人值得生活更好的报答 也是后来才知道 故事里那些一语带过的美好结局 一点也不轻松
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矫情,骂《小时代》矫揉造作的人快来拜见此片,简直是反剧情结构的神作。
天马行空色彩明艳剧情散漫
荒诞抽象的东西着实欣赏不来
类《天使爱美丽》&《下妻物语》风格,而且更天马行空,N个成人小童话的拼贴,乱是乱了点儿也不必细究吧,最喜欢狗一样随处乱舔的人,在拥挤公车上跟陌生人摩擦生情,以及转世为壁虎的奶奶。拍这部电影的道具布置工程真是想想都麻烦。
三脚猫冒充什么武林高手。色彩非主流。徒有其表的比喻象征。急于想表达什么,露怯。零分。
更多是给的形式 内容的表达。。。
精致影片,创意十足,可惜演员脸不太欢喜,也不够怪,难创经典,特效也差点。倒是寓意积极:两个没有尾巴/梦想的人同样能开出花。我们能找到意义吗,找不到的话你愿意同我一起行走嘛。
表演奇差 画面很NICE
我只能说是神奇的电影
痴的,傻的,疯的,妄的,把一清澈故事映得童真烂漫。实在没想到有那么多俏皮怪鸡的想象,把寻常事体堆成胶樽山,仿佛距离明月也不过一手之隔。想你时,每个人都穿着你的蓝裙,披着你的面容,深情又滑稽。还有舔脸男,摩托鬼,轮回嬷嬷,老成女孩与泰迪熊,见过了就放不下,真想知道作者脑子里究竟是些什么回路。就是高度上去了,一旦小半段落滑入寻常章法时,未免格外显眼。三星半。@虞社,“向南的暧昧”。
陪你去爬塑胶山,一场童话一场梦。
我觉得没那么好
音像店偶然淘D5,看的第一部泰国电影。
画面真的美轮美奂,音乐好听,奇幻想象,像个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