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开始后的独白,基本是男主角的杀人后的内心活动, 影片的一切都是臆想,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使你无法分清,这也是导演想要的,留给观众想像的空间。
上帝啊 你真该知道 你不记得是如何开始的 但你满可以猜到结局会如何 她是个庄家 对吗? 21点? 还是扑克? 现在都不重要了 不是吗 现在都过去了 结束了 你醒来 身边躺着的是眼中最美的尤物 手上戴着廉价的指环 还有一张50块的收据 被揉成一团躺在地板上 不知道她名字的写法 可那又何妨 你只知道自己真的爱她 愿意为她付出一切 真没出息 瞧啊 看看你自己 如果当时的你和现在一样明白 结局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你是否能够挽救她呢? 又能挽救你自己吗? 以下是摘自别人的评论,因为观点相同,所以直接复制过来!
首先,Dick是个凶残的连环杀手,有精神疾病,时而清醒,时而恍惚,至于有人说什么时空穿越之类的,本人真不敢苟同,只想说声:发客。
他杀人的手法比较雷同,在拉斯维加斯寻找年轻漂亮的猎物,以颇为绅士的姿态骗取女孩的欢心,以结婚为名取得信任,再以新婚旅行为名把人带到沙漠中心的废弃的休息站附近杀害(为了作案方便都是夜晚行车,名义是消暑)。
片中的女主角Gina是他的最后一个遇害者。
这时警方已经盯上他了,酒店里面的那个奇怪的人就是侦探。
那天晚上在他做案后,警方及时赶到现场,于是他惊慌逃窜,在逃窜过程中翻车身亡 dick喜欢淡白金色头发的女郎 他对于金发、身形曼妙的女郎有着特殊的爱好:注意Gina的长相,还有Motel旅馆里面的“missing girl”的照片,都是这一类型…… 他的心理变态很大程度上与可能与他的自卑有关:他讲述过自己16岁在火车上遇见一个女孩(淡白金色的头发……),但他连上前说话的勇气都没有…… Dick对于被害者的态度 杀人是他变态的需要,但对于这些被杀的女孩,他也不光是仇恨,在他那扭曲的内心世界里,他本身是喜欢她们的……这是为什么在他死后的幻象中,他会到处寻找Gina,而且那么强烈的嘶喊(对警察吼,让他们帮忙找他妻子)……并在车后座试图解救Gina…… 但这改变不了他杀害以Gina为代表的众女孩的事实——但他为什么杀害他们呢?
从片子的种种线索判断,他杀她们,很可能是因为痛恨她们在性方面的放荡(这是男人对女人非常矛盾的心态,喜欢她的放荡又恐惧她的放荡) Gina在车上那场手淫的戏、通过幻想出来的对话,表面是在揭示Gina过去不清白的历史,实际上只是在为Dick杀人制造理由而已(这同时也说明了他所骗杀的女孩的身份大体都是一类人)…… 从开始到出片名都是杀人之前现实,或者是主角脑海里的再现(男主角让女主角最后再看一眼后面)。
至于后面的是回忆与臆想的交替。
导演就是想要的这种效果,让观众有想像的空间。
00:50:00埋的实际上是女主角,(杀人过程略)并非Bloodyface 50分36秒,Dick在幻觉中埋好Bloodyface后,车灯灭了,Dick重新发动引擎打开车灯,发现一直站在车前的Gina消失,车前的地面只有一个空坑(短暂的现实),之后Gina突然出现在副驾(继续陷入幻觉)。
警察入场至到出车祸也是现实。
警察将女主的尸体从土里抬出来,男主在警车里,以男主的视角,镜头两次特写尸体,穿的衣服是不同的。
第一次是穿着粉色的长袖衣。
那是在休息站时女主换上的。
可是第二次再看尸体,穿的却是最开始那件白色的吊带裙。
第二次才是现实。
两人一同来到休息站,女主还换了身衣服,这个只不过是男主的臆想而已。
而现实正是:女主还穿着白色吊带裙的时候,就被男主杀害了。
休息站就是他灰迹的地方!
场景证据:00:44:51的两棵树 00:45:00的三角型的山1:13:26警察入场时候两棵树、三角型的山。
至到01:04:56听到枪声后回到休息站是现实
刚看完的时候抱着无数的可能性来豆瓣验证,看完大家的评论以后得出一个自己的结论,如下(剧透),整个故事只是一个连环杀人案的多重人格的臆想,和轮回,穿越一点关系都没。
A人格(现实)杀死第N(13)个目标以后去寻找下个目标(正片)B人格(幻想)开始带着臆想中的妻子开始旅行,路遇血脸(C人格),搏斗,杀之,埋尸,休息区,寻表,寻妻,警察,埋骨地,追逐,翻车,变成C人格。
C人格(幻想) 想要救赎杀死B人格。
其实就是这么个回路。
然后路上所有的场景其实都是可选项。
也就是A人格曾经做过B的幻想中的内容,但不是一次性做的,是多次记忆的集合体,比如说NO.1女郎旅途手淫(也有可能是这个女郎让他毁三观走上连环杀手道路的。
)NO.3女郎遇到过路途出车祸的求助路人(不一定是沙漠的高速公路,对方也不一定能血肉模糊)和no.2女郎去过休息区在NO.4女郎的时候遇到过公路劫匪或者只是普通的搭车人发生过口角,NO5女郎去过休息区在杀NO.6女郎的时候丢失过手表在NO.7女郎的时候遇到过警察在NO.8的时候看到过有人挖出过自己埋的女郎(不一定是警察)在NO.9女郎的时候被人用车追逐(不一定是警察)以上事件可以随意调换,内容可以随意偏差。
于是在某此杀人以后,出现了意外,比如良心的救赎,头部受到重击,或者读了某本书,甚至真的遇到了警察的追击发生了车祸,他才产生了B人格,而B人格没有办法接受自己是连环杀手的这一个事实,于是有了影片中的一连串把记忆拼凑起来的意淫故事。
而B人格在故事的后半段也突然出现了自我矛盾,所以他必须创造一个新的人格来救赎自己,同时要选择自我毁灭。
于是有了血脸翻车的C人格。
于是A人格可以不停的继续杀人B人格每次醒来都会看到不同的女孩在他的床上,他继续他的救赎C人格继续悲剧的路人便当还有种可能A人格死了,一切只是死前一瞬间连续循环回放而已。
反正我的评论A人格只提供现实素材让B人格和C人格可以继续意淫而已。
非常反感用那种欧洲电影的方式过度解读美国电影,要知道,美国电影是很少用细节去诠释深层的故事脉络。
这部电影的套路问题需要理清,即:这是一部讲述迷幻循环的电影,还是讲述精神分裂的悬疑电影。
如果是前者,那么很多人物和脉络都不应该是男主角的幻想。
如果是后者,那么男主角幻想出来的各种人格以及人物却无法解释诡异的循环。
这应该是一部二者皆有的电影,也就是一个精神轻度分裂的人陷入了循环重复的时空。
这个更加符合一部美国电影的主题,至于那种说整部电影都是描述精神分裂杀人狂的幻想的说法,不敢苟同,那是一种很有挑战的电影形式,估计只有重视小众的边缘欧洲电影导演才会有的杰作。
这部电影的大致情节分析如下:1.一个保守的有轻度精神分裂的男人辞掉自己的工作,拿着户口里所有的钱,经常跑到赌城的酒吧等声色场所追求在那里工作的金发女人,都是“一见钟情”,闪婚(廉价的戒指和证婚流程),然后因为对方无法达到他心中的纯洁,而杀死对方,然后埋尸沙漠2.男人的精神分裂让他对自己的行为不自知,直到他再次带着一个赌城女郎妻子在95号公路上陷入一场可怕的循环中,他才对自己杀人的行为有所知觉,但他已经不知道如何摆脱这种可怕的空间循环所以,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一个精神分裂的男人因为困在自己的偏执世界中连环杀人,自我循环一样的做同样的事情,讽刺的是,直到一场迷幻的空间循环真的降临到他身上,他才对自己的连环杀人行为有了意识,当他想结束这一切,却只是让事情再次陷入空间循环。。。
以下为几个要点分析1.电影一开头到中间到结尾贯穿全剧的线索就是飞蛾,这是一种代表在循环中蜕变的生物,算是电影的点题2.女主角的死亡时间:本人认为女主角的死亡时间应该是在二人挖坑埋尸的时候,二人在刚上路的时候进行了一系列谈话,这些谈话以及女人的行为,让男主角对女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大多是一些令他不舒服的了解:女人吸烟,淫荡,而且想要老公给她安逸舒适的生活。
在血人上车后,他又发现女人的一些问题,女人怨言多,自私,而且貌似还有很不干净的过去。
在他杀死血人之后,女人的表现让他更加失望,而且害怕,他觉得女人在他遇到杀人的麻烦后,想跟他划清界限,而且很有可能跑去报警。
在他的“晓以利害”之后,作为同流的诚意,女人同意跟他一起埋尸,埋尸过程中,他发现女人狠辣的一面(女人因为坑小,建议他肢解尸体),结合之前女人在车上的种种,他对女人产生了彻底的不信任,他授意女人独自埋尸,然后回到车上搜了女人的包,发现枪后,他杀了女人,然后把女人埋了,过程中遗落了自己的手表。
接下来因为潜意识里对他杀死女人的自我安慰,他产生了与女人争吵的幻想,那些完全是臆造的“争吵内容”印证了他对女人下的判断没有错:女人确实做过妓女,女人也确实打算抛下他一个人面对谋杀的麻烦。
3.其他部分的真实性,一开头餐厅里遇见的人应该是个对他有怀疑的侦探,是真实存在的,侦探对他的各种问候应该是已经在汽车旅馆留意他了(在这种情况下,男主带着个尸体进出装车,不可能不被侦探发现),侦探告诫他这条路经常有人迷路失踪,要点是不要离开95号公路。
后面的警察以及警方挖尸也是真实的,或者说是空间循环中的事物,不是男主角的幻想。
4.男主角的自我意识,男主角在与警方周旋出车祸之前一直认为是被埋的血人逃出来后杀了女人,自己是被血人陷害,直到他出了车祸,被自己的下一个循环救上车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就是血人,是自己杀了女人。
所以才会在上车后告诫女人离开身边那个男人,因为他知道女人将死于男人之手,然后讥讽的问男人是否杀过人,还讽刺女人在拉斯维加斯做过妓女的事情,当他知道车摆脱了迷路,将到达95号公路的时候,意识到循环可能会结束,这时他想杀死那个循环中的自己,摆脱噩梦。。。
5.关于信任,电影中多次出现关于信任的问题。
男主角把信字纹在手臂上,说明他非常看重信任,然后男主角的精神一直被对女主角的信任所困扰,对女主角品性的信任,对女主角坦诚的信任,在杀血人后,对女主角同流的信任。。。。
当这些信任在他心底彻底崩溃的时候,他选择了杀掉女人.另外补充一点:男主角虽然是连环杀人犯,但他跟那些主观蓄意绑架杀人的杀手不同,他是在精神分裂的情况下杀人,对自己的行为不自知,他一次次追寻自己少男时代情结:拿着所有积蓄寻找喜欢的金发女孩,然后期待与她共度余生,却都因对方赌城女的身份以及自己对信任的偏执,而一次次在猜忌下杀害对方。
然后就是选择性失忆,再次寻找新的目标。
楼主在2013年才看的这部电影,由于之前看了很多循环电影,以《恐怖游轮》为例,所以有了这些想法。
但是楼主是第一次写评论,所以各位看官如果发现不对的地方请多多提出。
楼主认为这是一个男主将自己的杀人记忆统编成的一个循环故事。
片头,男主自述,这些各位早已经推理过,略。
其中有个特写镜头,就是女主吃红苹果的片段,美国是一个宗教国家,苹果在圣经里代表什么?原罪。
圣经里夏娃也是光溜溜的(当然女主盖了被子)食苹果然后有了罪孽,那么这里的原罪代表什么呢?
我们往下看。
出发前男主去买咖啡,收银机上贴着寻人启事,一开始楼主以为是女主的寻人启事,后来仔细看,画上女孩短发,但是有着淡金色的头发。
会不会是男主16岁遇见的那个女孩儿呢?
我们姑且认为她是。
那她的出现的作用除了应承男主早上的话,也是暗示着她是男主杀人人格出现的原因。
故事是臆想和真实场景交错的,如何区分呢?
有人说是闪电,但我认为更确切的是星星。
闪电的出现也有它的作用,在下面会说明。
真实场景出现时是阴天,而臆想中的是非常灿烂的星空。
第一次出现星空(暗示臆想开始)的时候是男主开车迷路后,停车看地图时。
女主曾问他:“u're not one of those never-make-the-wrong-turn kind of guys,are u?”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不是那种从来不迷路的人,是吧?
”,奇妙的是,女主用的是“turn”这个单词,而男主回答:“I never turned”一语双关,懂英语的知道,这既是“我从不迷路”的意思,也可能是“我从未做错事”或“我从未变过”的表达。
可见电影在这里已经暗示男主有第二人格,并且善良人格此时在否认自己做过的错事。
接着遇到血脸。
在车上,血脸说了“one way out”(出去的唯一方法)和“我不想伤害你”。
这里大神们已经推理过,接下来的情节其实就是男主杀了女主,由于此片段真实场景和臆想交错的十分频繁,这里对他们的区分不能看天空。
血脸在车上说的话那两句话很关键。
这里内容比较多,是故事关键,我们先从电影上不和谐的说起。
男主杀了血脸后,拿着石头站起来,这时候男主的身上都是干净的,一点血迹都没有,这个画面是现实。
镜头转向女主角,抓着车门站在车旁边。
这时(电影00:35:34处)男主说:“他袭击了我”,而女主却问:“only way out(唯一的出路),这句话什么意思?
”。
往后,男主用沾了血的手抓女主的胳膊,女主胳膊有血。
到00:37:49处之前,男主和女主说话,女主曾移动到车尾,而到了00:37:49时,女主又站在车门处,胳膊上没有血,并惊恐的说:“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可以看出这是现实,并且这个时候男主已经要下手杀女主,这之后与女主对话和互动都是臆想。
而从后面挖出女主尸体而一点血迹也没有可以看出,女主应该是被掐死的。
各位看官是不是有点懵?
楼主究竟在说什么?
我们把真实画面整理如下:男主开车,杀手人格渐渐浮现,开始有杀机。
善良人格也开始浮现(血脸上车),将车开到荒地,男主下车,体内两个人格相互斗争,善良人格说出“One way out(只有一条出路)”这句话(此时女主问“only way out”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善良人格意识到要除掉杀手人格才能阻止坏事发生并对女主说“我不想伤害你”(血脸在车上说的话,并且要勒死男主)。
最后善良失败,杀手占领身体,向女主逼近,女主十分害怕的靠在车上,大喊“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
杀手杀了女主,接下来就是臆想。
这中间大神们已经分析过,楼主不再重复。
就说一点,女主和男主一起埋尸的时候,女主让其自首,用的话是“turn uself in”(自首之意),同样也是用了“turn”这个词,可见整部电影都是男主自己编造的,这是潜意识里男主希望自己能够自首变成善良的人,但是杀女主这件事是真是发生的,下面会说到。
男主遇见警车时有闪电。
曾经有位大神说,闪电就是现实和臆想的分界线,我觉得这么说不够具体(大神多多包涵),因为现实和臆想交叉的部分太多,总不能老是闪电吧?!
所以星空更能体现现实和臆想。
那么闪电的作用是什么呢?
楼主认为是男主能不能做杀手最初和最后的暗示。
可以理解为,第一个闪电,暗示着男主杀手人格开始浮现;第二个闪电,暗示男主不能再做杀手。
也就是说,第二个闪电后,男主被捕。
可能是出了车祸,也许在被警车追捕的时候与警车相撞,或是出了意外,总之,男主被捕了。
证据就是后面警察把女主挖出来,女主穿着最开始的白色连衣裙并且被罩上了塑料布!!
这个画面是真实的,也就是说确实是警察发现了女主的尸体,并且男主看到了这个过程,而只有男主被捕才能看到!!
我们把思维往前倒一点,来到男主坐警车的情节。
男主坐在犯人的位置上,说明男主潜意识中把自己当做了犯人。
车中警察曾对他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对一见钟情并不相信……这就是我从没结婚的原因吧……我见过很多事,都是不可能跟牧师忏悔的……”一个以闪婚作为诱饵的杀手可能拿自己的身份证真的去民政局办手续吗?
这句话是杀手人格对善良人格说的话!
男主在警车里发现休息区跟之前不一样,正疑惑时,警察说:“这就是休息区,至少三十年前是。
”注意警察的声音和画面的特写!!
这根本不是警察的声音!
这是杀手!!
所以在这个臆想中,杀手也是警察的一部分,为了让男主能够清醒的认识现实!
我想没人的名字会叫作Dick(混蛋的意思),这是男主由于罪恶感给自己取的,警察曾在警车中被对讲机叫了名字——托马森,托马森就是男主的真实名字!
影片中最大的坑就是男主这三十年杀完人把车都停在休息区并且把尸体都停在一个地方,杀手杀了那么多人,就是不被发现也被几万只苍蝇哄起来了。
所以休息区是男主脑海里存储杀人事件的空间,每杀一个人都会留下一辆车,荒漠的休息区里就会多一辆车排在那里。
男主被警察追捕开得车是六十年代的浅蓝色野马(不是男主自己开得那辆车),这种车在美国十分出名,也许是以前男主为了引诱被害人的诱饵。
可以猜想男主最较早作案是在六十年代,男主臆想的电影故事发生的时间就是九零年,这也就解释了电影人物的穿着和男主度蜜月时为什么开了辆那么老的车。
最后警察没有追上男主,警察的表情遗憾。
观众最开始一定认为是警察没有捉住嫌疑人而有的正常情绪,那有没有可能是杀手再一次失去了让善良人格认清现实的机会呢而产生的遗憾呢?
电影最后播放字幕的时候,又出现了最开始的台词和声音,这是导演在暗示观众,循环不是从血脸上车开始的,而是从一开始就是循环!!
也就是这些所有都是男主的回忆和幻想的结合体!
整部影片就是男主掺杂着现实的臆想,那么男主杀了那么多人,为什么用女主来做臆想的对象呢?
为什么让她吃下原罪之果呢:1.女主和杀手16岁遇见的第一个被害人长相相似,都是金发,白皙的肌肤等。
16岁遇到的女孩是杀手人格第一次出现的诱因。
成就了杀手这个人格,是原罪!
2.女主是杀手的最后一个被害人,女主尸体被发现并且男主被捕!!
这个原罪并不是女主,而是杀手的罪孽!
那么现在的男主在哪呢?
可能是精神医院,也许是牢房,谁都不知道。
能发生的有男主脑海里这个不断循环的故事。
这个不就是一个典型的死循环吗。
还有他老婆到底是谁杀的 是他自己 ,还是那个来自未来的 。
这个剧有些混乱
一对新婚夫妇去度蜜月,为了走近路,他们走到了沙漠里。
女主角激情之后,打开车灯,突然一个出了车祸,浑身是血的人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男主角猛打方向避开后,他们救了这个人,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个人却知道男主角的名字。
继续前行,过了不久,他们发现是条死路。
然后又往回走继续寻找出口,(回去的路上却没有出车祸的车??
)当他们快要找到出口的时候,那个浑身是血的人却说道:“唯一的出路。
”然后拿起领带勒住男主角的脖子,一番挣扎后,男主角杀了那个浑身是血的人。
由于没人能证明男主角是正当防卫,只会被认定为凶杀。
夫妇最终决定只能悄悄掩埋这个浑身是血的人的尸体。
掩埋完尸体,他们一路开车发现个休息区,夫妇为了清除身上的血迹,进到休息区。
这时候,男主角发现自己把刻有自己名字的手表丢在掩埋地。
男主角要求女主角一起回去找手表,女主角却不想去,为此他们起了争执,女主角觉得人是男主角杀的她没必要和男主角一起承受,要分道扬镳,各自走各自的路。
男主角说道“好吧,顺带去警局报案。
”后来男主角妥协了,他们和好了,男主角把女主角留在休息区去找手表,当他到掩埋地时候发现,墓地是空的,这时候休息区传了几声枪声。
男主角赶紧开车回到休息区,却发现没有这个女主角。
这时候,在休息区的公告板上看到寻人启事,镜头一晃而过,大家自己看可以发现一对夫妇的照片(是女主角和男主角)。
后来,男主角发现弹壳,顺着痕迹找到一个土堆。
男主角一阵狂挖,露出一个女人的手,男主角吓了一跳,但是仔细看下戒指不是他老婆的。
男主角暗想他老婆可能遇害,于是什么也顾不了急忙开车,去寻求帮助。
一路狂飙,差点和一个警车相撞。
然后一阵询问之后,警察载着他去休息区找他老婆。
路上,警察说道这区域被称为垃圾场,因为这里有好多被谋杀的人,妓女赌徒、以及 到这里骗财杀人的人。
然后,警察接到同事消息,说找个了女主角。
于是开车就去了现场。
犯罪现场好多警察。
这时男主角发现犯罪现场的死者是他妻子,并且在那里找到了他刻有名字的手表。
男主角顿时明白自己已经无法还自己清白,只有逃跑,开车逃跑中。
翻车了,浑身是血,然后正在这时对面开来一辆车,一对夫妇惊慌之下,救了他。
这时男主角明白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噩梦,其实浑身是血的人就是男主角,他意识到,只有杀死开始的自己才能算结束。
[1]
持续30年的专杀金色少女的变态杀人狂,载着最后的猎物,完事后被尾随的警察当场抓住,杀人狂在警车逃出,开车仓皇逃跑车祸人亡。
去掉那些幻想的血面人,挖坑埋尸和最后的在循环部分。
这电影就是这么简单,没有血面人、没有轮回,只有神志错乱者的幻想。
女主角在旅馆开出后就被杀死了,而旅馆中的警察早已盯住他很久了,中间部分全是幻想,对话全是杀她前进行的,比如女的交代以前干过舞女、经常找她的恶棍也是说的男主角。。。
飞蛾寓意重生,可能男主角至死还想重新来过吧。
影片讲速的应该是发生在三十年前的事了,这件事一直在轮回,我们所看到的整部影片只是轮回中的一次。
为什么说是三十年前的事,因为那个警察带男主去所谓的休息区,到了休息区只有几辆废弃的汽车。
警察告诉男主这里早已没有休息区,至少三十年。
也就是说三十年前这里的却是休息区,但现在不是。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这件事已经轮回了三十年,不知多少回了。
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其中一回。
女主是被男主杀死的,已经死了至少三十年了。
男主可能有精神分裂,导致杀人然后埋葬。
那个所谓的被撞的人其实就是男主自己。
从那个被撞者和女主说的一句话:离他远点。
就暗示了被撞者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事,也就是男主会杀了女主。
所以告诉女主远离男主,是想阻止或试图改变之后将要发生的事。
我理解成,男主做为被撞者也就是第三者的身份暗示女主自己有精神分裂,所以离另一个自己远点,否则有生命危险。
其实男女主角三十年前就都死了,女主是被男主杀死的。
男主是自己开车出车祸死的。
男主是真心爱女主,但无奈自己有精神分裂,最终还是杀了女主。
男主真的后悔不已,所以在轮回中,以车祸死去后的血肉模糊的样子出现在男女主角还没死的时候,来告诫女主自己将会杀了她。
所以要远离他,真心不想让女主死亡。
第一次看到这个电影是在某BT网站,看了海报和一些预览截图,看看内容简介,鉴定为低成本烂俗惊悚片,直接PASS。
本阶段打分:无(默认为不及格)第二次听到这个电影是朋友的推荐,说是这片子不错,建议我看看。
于是开始重新找种子,下载。
本阶段打分:无(但是开始有些期待)第三次接触本片就是下载完毕开始看了,老实说剧情挺简单的,画面和镜头也很复古,很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味道,不过我不怎么喜欢,而且之前我的判断也确实正确太低成本了。
看完一遍,感觉除了结尾略微有点意思,整体感觉一般。
本阶段打分:70分(可看可不看的中庸之作)第四次是在豆瓣打分时顺便看了几个影评,发现自己看的不太仔细,很多细节没有注意到,而且通过看了多篇影评的,发现本片还是很有内涵可究的,于是再次开始感兴趣,决定再看一遍。
本阶段打分:无(通过影评,欲望再次被勾起,很兴奋)第五次就是看本片的第二遍了,因为之前看过一遍,而且也看了很多深入分析的影评,因此这一遍基本就是去印证之前影评里提到的那些伏笔,细节和值得思考的地方,看完后,颇有感慨,感觉本片很牛B,值得思考的地方完全不亚于《穆赫兰道》,是希区柯克和大卫林奇的结合体才能拍出的影片。
本阶段打分:88分(就差一步到神作!
)第六次是看完第二遍的两天后,因为悸动的心情冷静了下来,所以开始回想起本片之前提到的那些有点,觉得其实也不过就是那么回事,虽然一些小处很精致,构思也不错,不过整体来说还是围绕着一个俗套的核心在打转转,比起致命ID,搏击会等作品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心态开始平稳,于是重新打分。
本阶段打分:80分(值得一看,不出意外这也是最终的评分了)
我建议看不懂的人就把他评为很差吧,如果看懂了您觉得应该给好评吗,您愿意告诉您妻子其实有时候在无奈时候你会抛弃她甚至伤害她吗?
》我不推荐原因有31.整部片子是以循环形式写就的,但他真正的循环不是表面的,因为如果看成表面的因为雷爆天气而形成的时间穿梭那你应该评差,因为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是车祸后男猪脚要杀车祸前的男猪脚,这显然已经可以给循环画上句号,车祸后的男猪脚完全可以做更多的选择,比如告诉车祸前的男猪脚一些车祸前的事,他更本不需要杀车祸前的自己,给车祸前的自己一个忠告不要在意我是否死了,或者告诉车祸前的自己自己是孤独一人无亲无故不用救了等等一些或许可以改变循环的事2.对于女猪脚的死,可以看成在埋了尸体后男猪脚就拿出枪把女给干掉了让后也埋了,这个女猪脚的死可以无限解释因为在这个沙漠里发生了许许多这样的杀妻、公路肇事案,在车场那段可以看成男猪脚精神分裂,可是你想您能看懂到精神分裂的男猪脚那是多悲惨的事,您不可怜男猪脚在车祸之后惊慌失措判断失误连续杀人,也许您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干这样的事,难道编剧是想为那些连续杀人犯脱罪?
解释犯罪的偶然性?
既然解释到如此,那么编剧给出解决答案了没?
没有,他只是突出了人性的黑暗和整部影片氛围一样,所以应该不推荐3.人物太少对话多,感觉允长,开篇故事以情色拉住观众,进入主题太慢,还以为是某类电影,还不如拍成某类电影,我本人感受是被骗了,期待的完全没有出现有木有,一点都不搞脑子有木有,完全看懂有木有证明自己也是犯罪性很强的动物有木有,感觉被编剧嘲笑有木有,一颗星是给女猪脚的不然一颗星都木有
很老电影,一开始还怀疑是2009年的吗?无论是声音,配乐,光线的运用都很复古。看完电影顿时云里雾里,一知半解,嚼出《恐怖游轮》和《死亡停留》的味道,但明显只是佐料,于是乎就去看了大家的影评。看完后我得改用“拜读”了。。。有些用语更是陌生,“表层,浅层”,额~还不会是一般的分分裂
需要进一步解读才能觉得不错的片子,画面的花俏变成了败笔。
开头迷幻诡异的复古气质很棒,后面导演叙述失控了,想法不错,拍烂了,可惜。别看,浪费时间,后悔中,真是无聊得可以。
黑暗的剧情+令人窒息的视觉效果=精彩绝伦, TJ有才啊!
2011•08•13 故事其实满简单的,气氛营造得不错!
故事一般, 镜头感不错~
画面很有特色很复古 配乐很棒 情节阐释的多义性
又猜到了结局。
复古的画面很有特色,透着一股黑色电影的味道,故事结构也很精妙,小成本佳作!
看的时候就感觉这是个死循环电影 没想到到最后的时候 还真感觉是个死循环
第一遍真没怎么看懂,看了影片,才觉得需要好好的整理一遍自己的思绪~
wtf
09年流行循环
我的感受是分裂+轮回的故事,虽然超小成本,但是各种伏笔能让人有各种猜想无疑算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好片,值得回味
13年前看的时候就因为粗制滥造的场景劝退,13年后片慌再看,发现还是一如既往不喜欢此片。除了前面的理由之外还有一点可能在于,这种循环到自己要杀自己的老梗确实见太多,如果以后有个平行世界的你要来杀你,请不要反抗,那一定是有合理原因的。
还真是由点糊涂人的感觉,不看影评根本看不懂。。
循环
有意思的是,我集中看了此片、恐怖油轮、禁闭岛三部片子,并不是出于刻意,但三部影片的主角都处于分裂恍惚状态。此片还算不错,但和《恐怖油轮》相较,则差了一点。
借助了影评的深度剖析 出乎意料的惊悚片 这样的分数真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