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子不像外界众多影评人吹的那么好看。
虎头猫腰蛇尾。
我曾经在开场15分钟时兴致盎然;在中间部分警匪于穷山间追逐的段落彻底迷失;在之后的一段女声配乐中误认为故事莫名其妙结束了;在真正影片结束时晕了。
不知道导演想干什么:他弄了一个很有原则的杀手,一个很有原则的追杀杀手,一个很有原则追杀追杀杀手的警察,然后,大家却死得毫无原则。
好了,以上都是与主题无关的啰嗦。
回归我的标题,我只想说,导演的一个处理引起了我的兴趣——那就是,女人。
很多人都说这是出彻彻底底的男人戏,为了不那么性别特征强烈,导演还加入了一个强悍至极充满仇恨的女杀手。
其实大家错了。
这部戏恰恰是一部实质的男女戏:男杀手张宁抱着自己的爱人孙静。
孙静问他为什么杀人;他回答的大概意思是,因为孙静曾经埋怨过他挣不到钱,所以他打黑拳,杀人开挣钱,以此向孙静证明自己。
孙静听后痛哭流涕,她说:你怎么这么傻?
我那是开玩笑。
而张宁一脸郑重的说:我从来不开玩笑。
遍体鳞伤的两人落魄相拥。
孙宁问孙静:后悔吗?
孙静说:后悔改变不了命运,我只是充满愧疚而张宁的叹息是:愧疚也不能改变命运。
坦率的说,这个导演安排的小插曲,却让我内心波涛汹涌。
是一个柔弱而善良的女人,因为小小的虚荣成就了一个杀手。
而一枪下去,不论后面的故事如何发展,都只是在或快或慢的逼近结局。
这个开始,注定了后面的悲剧。
那一刻,我很想对很多女孩,也对自己说,请你千万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要知道,大多数善良的男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为爱情奋斗:他们努力想讨好自己喜欢的姑娘,他们希望自己的女人过的幸福,他们希望她能认可他,爱慕他,崇拜他。
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
这便是女人塑造世界的力量。
也就是说,女人们集体最为认可的特质,决定了一代男人的目标和方向。
如果所有美好女子都去爱慕钱财,则大多数善良的男人将沦为钱财奴隶;如果所有美好的女子都去攀附权力,则大多数善良的男人将沦为权力的阶下囚。
而假如,我只是说假如,女人们集体爱慕正直、诚实、善良、坚毅、坦荡、担当,则男人们终将在女人的眼睛里重获真与善的光芒。
女人永远不能小觑自己的观念施加的力量:岳母在儿子背上刺下的字催生了一个英雄;而陈水扁轮椅上的夫人,成了他贪欲敛财的帮凶。
爱,不应该成为提款机;爱,更不应该成为互相挟持的理由。
你爱的是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名牌名车名房,还是一颗摸不到的跳动的心,一个摸不到的温暖的灵魂?
此片之后。
我让自己谨记,任何社会压力下的虚荣,会让我自己变形,也会让一个好男人被迫变形。
保留住内心最珍贵的价值,会让自己纯净,也会让一个好男人得以纯净。
高群书一向是主张”只有好莱坞才能救中国电影“的导演,其实好莱坞的精髓就是电影的高度类型化,这一类型化体制早在三十四年代的好莱坞就已经完成了。
尽管现在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空前繁荣,但单调的影片类型成为掣肘产业发展和增加投资风险的重要因素。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三部野心勃勃的武打片在同一档期悲壮地摆下擂台,一方面观众的选择余地大大受限,另方面影片的票房也在无谓的内耗中此长彼消,没有一部达到预期。
其实这不完全是创作者的主观因素,在中国的电影体制下有些类型是不能碰的,如鬼片、政治片,有些类型是没有恰当的销售渠道的,如文艺片、纪录片,有些类型是受到多方限制的,如战争片、警匪片,所以属于中国电影人的舞台并不广阔。
在《西风烈》以前,我想不出中国内地有完全类型的警匪电影,时至今日中国观众所能接触到的华语警匪电影还是基本上来自香港,这对于即将进入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中国电影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尴尬。
而从《风声》到《西风烈》,高群书所确立的主旋律与类型化相结合,在主流价值观体系下放大电影商业元素的创作模式,对于与观众需求相背离的现行审查体制下的中国商业电影创作来说是具有破冰意义的。
也许《西风烈》放在好莱坞的话仅仅是一部中等投资规模的常规警匪片,但对于习惯了本土化叙事和人物的中国观众来说,这里有更多让他们感到亲切和意会的元素,所以当《西风烈》中出现“史上最牛钉子户”、拆迁办和城管大队等社会符号式的字眼时,我仿佛看到了创作者在银幕背后媚眼如丝:“这些,你懂的……”这与我们在美国大片中寻找中国元素的欣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西风烈》是高群书对于标准好莱坞商业片模式的一次勇敢的全面尝试,影片主体全部由动作段落组接而成,而每个动作场面又突出不同的元素,拳脚、飙车、枪战、爆破……这也是《西风烈》最抢眼的部分,奠定了影片狂飙突击的刚猛火爆风格。
文戏穿插跑位的功能性很强,就是高效率地推进情节和塑造人物。
一个追杀与反追杀的故事,《西风烈》的情节并不复杂,于是影片更多地将笔墨用在了刻画人物上。
可以说《西风烈》最难能可贵的是其中八个主要人物全都立住了,通过道具细节或首尾呼应都有个性的充分展示,是内地电影中难得一见的丰满的群像戏,其中吴镇宇扮演的杀手麦高让我想起了高群书当年电视剧《征服》中孙红雷扮演的刘华强,同样是将反派做大做强的路数,正邪的较量被推向极致,十分过瘾。
《西风烈》用四个与动物相关的绰号来指代四大名捕,并赋予各自不同的技能和特长,这种人物设定是标准的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套路,而在人物的辨识度和立体化上,远超前不久上映的美国影片《敢死队》。
从观感上来看,《西风烈》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风格的爆米花电影,用强势的视听效果来占据观众感官,用连续不断的小高潮来制造保持观众持久的兴奋点,人物设定走的是美式超级英雄的套路,狂飙突击的主线情节,以及奇诡险绝的自然环境所营造的末世废墟氛围,让观众接受了影片的架空感,那种生死关头的调侃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对抗方式,都与现实的警察办案方式离得很远,这与高群书早期的公安题材影片《千钧,一发》的写实风格形成有趣的对比。
在美国大片占据中国银幕的今天,中国的电影应该也必须走出这一步,以满足观众日益趋高的视听要求,包括前不久的《精武风云》也是一部本土化的好莱坞模式的爆米花电影,不管是否成功,这种尝试的勇气都是值得嘉许的,毕竟是在为中国电影走出一条新路。
曾经有人用“尽皆过火,尽皆癫狂”来形容全盛时期的香港电影,其实《西风烈》是也带有这样的过火气质的,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桥段设计,都显得用力很猛,这在当下的审美趣味关照下,也许会显得有点过犹不及,比如几个动作段落的节奏把握有失精炼,略显冗长拖沓。
而且动作和转场的剪辑并不精准,过渡不自然,给人跳戏的感觉。
也可以看出这是高群书试图确立风格的一部影片,融入了很多个人趣味,如崔健的音乐,但这毕竟不是一部作者电影,有些东西出现的时机和动机未必恰当,比如吴镇宇和着《红旗下的蛋》的歌曲第一次出场,整体的氛围和节奏都显得很牵强。
另外觉得影片最大的败笔是音乐,太缺乏想象力了,激昂有余而肃杀不足,对画面的烘托作用远未达到应有的力度。
老实说,豆瓣能不能设置一个“差到想吐”的评价,我觉得“很差”不足以表达我的愤恨之情。
影片从头到尾,就是一群不知所谓的人想拍出所谓美国西部的牛仔风格的电影,除了几场打斗戏还有追车戏还有看头之外,从剧情,广告,我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一部电影,让我浪费一个半小时在这里发呆。
一群不知所谓的马,n多不知所谓的广告,最后一个不知所谓的结局,我觉得这是我看过最好笑的喜剧了。
从影院出来,看到海报,我更加吐血,“警匪片开山之作”,高导演,你老爸也是李刚啊,当我们观众都是傻逼啊,这么一部电影,我实在想不通广电总局为什么会审核通过。
无语
众所周知,西部片是美国的产物,意大利的西部片叫“通心粉西部片”,中国的西部片是否可以叫做是“油条西部片”呢?
今年的“油条西部片”可谓一锅乱炖 - 《决战刹马镇》、《西风烈》、《让子弹飞》和久久未上映的《无人区》等。
说是在学西部片,我是真没看出来,高群书连形都没学到,更别提神了。
他完全不懂西部片,不能说有沙漠,有牛仔帽那就是“西部片”了。
你把人物放置于大西部,就应该学会利用这一背景。
美国西部片,包括意大利西部片,大环境不仅是类型化的背景,而是有效地参与了叙事。
草原、山谷、小镇、酒馆都具有其特定的符号与含义,而在《西风烈》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背景,完全是为角色们提供的一个杀与捕的舞台,缺少自然与人的互动。
角色所借助的工具只有他们的汽车,而这种工具也是个没有感情的杀戮机器。
前些天刚看过一部1962年的美国西部片《自古英雄多寂寞》(Lonely Are the Brave),即便是把故事背景放置于当代西部,人与自然,包括代步工具 - 马都是有情感互动的。
高群书完全不理解西部片,电影公司还口口声声敢用“中国首部西部片”的噱头来进行宣传,这实在是对西部片的玷污。
即便是论“中国西部片”,有《双旗镇刀客》在前,你怎么能算首部?
中国现代西部片也不是头一炮。
别动辄就“首部”、“开山之作”,这两年见得太多了,观众又不傻,这样反倒是让观众觉得宣传方很傻很天真。
当然客观地讲,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等等种种因素使得我们不可能与西方传统西部片达到统一,但是《西风烈》叙事结构的平淡、剪辑的混乱及细节上的疏漏实在是太明显了。
我很喜欢高群书的电视剧,但是这部电影他甚至连讲故事都讲不好。
西部片强调故事结构的封闭性和戏剧冲突的鲜明。
而《西风烈》的叙事都体现在哪儿了呢?
他玩了太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搞笑的调侃与浮夸的动作),给了想象太多的优先权从而忽略了故事本身,影片从头打到尾,使得整部电影荒唐至极。
能看得出,高群书的电影或电视都是侧重于“人”而非“事”,但片中的几位主角没有一位来自于当地,这便少了人与自然的情感。
借助一帮外来人到西部,就应该把人物做足,否则更难把故事讲满了。
可片中的警察与杀手都很假,包括角色塑造与情感交融。
情感方面只能看出“羊倌”与“藏獒”之间的师徒情,其他的关系都是轻描淡写 – “豹子”间接导致了“羊倌”哥哥的死,可并未突出他俩之间的戏剧张力;“雌雄杀手”之间完全是两台陌路机器,没有任何感情;“亡命鸳鸯”之间的感情戏有,但是只有张宁(夏雨)突出出来了,包括心理变迁,而张静的刻画就非常单薄。
记住!
一对人(不管是情侣还是什么),如果要突出他们之间的感情,千万不要一个讲北方话,一个讲蹩脚的普通话,要么两个都讲北方话,要么都蹩脚普通话,放在一起实在不搭。
可《西风烈》里的“亡命鸳鸯”和“雌雄杀手”却恰恰都成了这样一种设置,实在是大煞风景。
如果说情感欠佳还勉强可以接受,那么最基本的角色塑造你应该下点儿功夫吧。
相对于真实的沙漠、山谷,警察、杀手却都好像画上去的一样。
“牦牛”的力大无穷实在离谱,一开始的掀翻帐篷,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往后你又是掀汽车,又是把卡在山洞里的石块推开,这我就不能再接受了;“雌雄杀手”中不是以杀人为目的,而是有目的的杀人的麦克仅仅是流于表面,在他无意杀死了“牦牛”之后便开始大开杀戒了,频频向警察局里扔炸弹,实在是违背其杀手原则……片中的细节疏漏也是一把接一把,“牦牛”把这么大一帐篷给掀翻了之后,后来帐篷被杀手烧了,我们发现“豹子”和“亡命鸳鸯”又被困于安好的帐篷内…说了太多缺点,影片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能让我记住的两点是:1、伏地的“羊倌”对着自己的肩膀来了一枪,子弹穿透杀死了毫无防备的“阿诺”,他成了自己心中的“大侠”; 2、最后的对决 – 这一幕,高群书学的还不错,有传统西部片惯用的“比掏枪快”,也有国片的黑色幽默调侃。
先是分镜头:A腿部近景和B全身远景,A和B都在画面内的远景,B面部和A局部近景特写,正当该以速度决定生死时,在旁边躺着的“藏獒”给了“麦克”脑袋一枪,然后放出一句:“和这样的人决斗,值得吗?
”从背后开枪虽不是该在西部片中出现的情景,但却是真实的西部世界的残酷,而国产式的黑色幽默也体现了出来,这也正好对应了“藏獒”之前那句台词“杀手你给我记住,我最后一刻子弹是留给你的。
”综合来说,《西风烈》这道“西部大餐”过油太猛,味道比较冲(吃多了反而会拉肚子,不过不用怕,拉肚子记得用必奇。
)如果除却西部的外衣,它就是一部很普通的只注重风格与动作的国产警匪片。
想了想,开始写影评。
不说那些被说烂的植入广告,太明显了,是个人都看出来了,导演也没办反,谁拍个戏不要钱。
干说戏,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警匪故事么,无非就是两拨人打来打去,然后历经艰险,警察赢了,土匪输了。
不过这次不同,警匪中间插了个夏雨,他的角色比较重要,就是因为他倒来倒去的角色立场,让剧情跌宕的。
那就说演员吧,反正我喜欢评价演员。
段奕宏,男主角一。
他是金牛座,我对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恋爱的犀牛》中的马路。
其实我没看过他的演出,因为廖一梅他们又不来南京演出。
但是我看过剧本,我能想象的出来,这样的一个演员,那么深邃的眼神和压抑的情感,能够伸缩出怎样的张力。
戏里他收缩自如,力道很好,但是因为剧情角色的限制,其实被没有让他有很多的发挥空间。
倪大红,男主角之一。
不知道他是什么星座,也不重要,他年龄那么大,肯定也不相信星座。
在陈建斌演得那个《乔家大院》里就领略过这位大侠的演技了,亦正亦邪,什么都能演,我觉得是很好的配角。
夏雨,男主角之一。
天蝎座。
他在里面其实就演了一个天蝎,感情深刻而压抑,自卑又脆弱,看似简单但是情感炽烈很像天蝎座能做出的风格,够狠也够绝。
但是这一切,都是因为爱。
你能相信吗?
其实我相信的。
他在戏里哭了,我觉得是真的在哭。
天蝎座,最怕谁看穿自己了,会很受不了的。
吴京,男主角之一。
白羊座。
其实我真的希望,他这么好的样子,这么好的功夫,能有一部戏能够让他真正表现内心,但是我觉得,目前为止,没有。
吴镇宇,男主角之一。
射手座。
没什么好说的,演得好。
吴镇宇不就是个坏蛋么,他根本不用演的。
他有坏蛋的潜质在灵魂里。
这是一部男人的戏,女人的演技,不说了,没什么好说的。
(南方网专稿,转载须注明出处。
)看预告片,我认为这是一部《老无所依》式的杀手公路电影。
看过十五分钟后,我认为这是一部大陆山寨版的《不可饶恕》。
再看十五分钟后,我认为这是植入必奇的大型OTC广告。
再再看十五分钟后,我认为这是有关城管、拆迁和钉子户的《新闻调查》。
再再再看十五分钟后,我认为这是呼吁保护藏区野马的电影版公益广告。
最后,我终于明白了,《西风烈》什么都不是,就三个字:男人装。
当然,男人不是不能装,有诗为证:人靠衣裳马靠鞍,男人不装不好看,山楂树下装纯情,西风烈里扮硬汉。
再说了,电影嘛,不就是男人在大银幕上装男人女人在大银幕上装女人或者男人在大银幕上装女人女人在大银幕上装男人以及男人女人都在大银幕上装怪兽怪兽在大银幕上装牛逼的游戏?
翻开一部世界电影史,满纸写的无非是个“装”字。
《西风烈》里男人装的并不完美,夏雨、吴京还算本色,既不跌份,也谈不上太出彩;段奕宏比《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白净多了,整体感觉还不错;倪大爷的演技和角色设置都很扎紧,但脑袋上那顶美式西部牛仔帽过于刻意了,总让我有《断背山》的出戏感觉——对我这样一个三俗直男来说,如果断背者不是美型男,可想而知内心有多煎熬;比较雷人的是高导的御用演员张立,这位奥特曼先是来了场鲁智深掀房顶的戏(以后拆迁队都应学习此项技能),然后便是在紧张对峙时恰到好处的拉了场肚子好让倪大爷介绍并特写了必奇,然然后又对着身上那件爷爷留下来的从抗美援朝一直穿到今天的破毡子发了通忆苦思甜,然然然后,奥特曼便穿着这身金甲圣衣被打得口吐鲜血一命呜呼——看来是没电了。
不过结合片中那些处处隐藏的批判现实主义细节,奥特曼倒也不显突兀。
连个人毛都找不到的地方,唯有“最牛钉子户”还在坚持;全城都拆迁了,段警官只问城管和拆迁队的去向;倪大爷驳斥昔日战友只一句“你全家都是领导”……我想,这已经足够了,电影院里东风呼啸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西风烈了一回,虽然压不倒东风,但它蕴含的力量却不可限量。
不管编剧兼导演高群书有没有这样考虑,反正你可以用一套反讽的逻辑自洽的把整部《西风烈》看完——照这个逻辑来看,荒无人烟的中国西部小镇上竖着的“必奇”广告牌顺理成章,穿金甲圣衣的奥特曼纵使没有消灭怪兽也死得重于泰山。
继续沿着批判现实主义的戏剧逻辑推演下去,偏执狂般的硬汉搏斗也可算是某种“不屈的抗争”吧!
有诗为证:这个世界太黑暗,只好装X给你看,只要审查能通过,处处机锋藏心愿。
必须指出,装也有副作用:在男人们硬起来的同时,女人们却伪娘了下去。
对余男来说,她的苦大仇深心狠手辣满腔痴情全都似是而非且莫衷一是,估摸着是爱上吴镇宇了?
不过她的情感路线太诡异,说是女人心思也太牵强,只好算作伪娘。
杨采妮阿姨则接过了苦情打胎的大陆女演员戏路,不远万里来到青海,只为保胎生子——这明显不是正常女人思路,看来也是一伪娘。
再者,杨阿姨对余高妹说自己每年怀孕每年流产,My Lady Gaga!
那还植入必奇干什么?
还是植入毓婷吧,也算宣传了计划生育政策。
最后那场警署决战气势恢弘,吴蜀黍先是搞来了海量的炸药不停的营造梦境坍塌之感(顺便祝福下Selina和俞灏明),接着便不知从哪里调来了一群神马,以万夫不挡之勇猴在马肚子下闯进了警署(吴蜀黍还捎带着洗了个澡换了个发型),一时间,小马奔腾众声喧哗,人能死马不能死,低碳环保的理念被宣扬到了最高潮!
倪大爷那爆头一枪吊销了所有的善恶对决期待,打Boss的快感被反讽的黑恶趣味彻底扼杀,同样恶趣味的辅警吴京原地复活算是给解决他的编制问题留下了一缕曙光。
当然,《西风烈》的叙事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那场山洞戏,我原以为埋着马家军的什么宝藏机关,搞不好夏雨变身成印第安纳•琼斯余男变身成劳拉,但虚晃一枪后什么都没有,敢情这个山洞隐喻着女性子宫?
算是后现代语境下全球化飘浮能指的一次反形而上学镜像话语的后结构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吧。
总的来说,拍成这样,《西风烈》可谓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在贵国电影大量弱智并粉饰现实的当下,《西风烈》用苦心积虑的空间营造开创了警匪片的艰难生存之道,片中的动作场景设计也比较成功的与大众文化接轨,堪称大陆第一部(准)类型片意义上的现代枪战动作片。
跟电影比,《西风烈》有诸多不足;跟国产电影比,《西风烈》实属上品。
男人装吧装吧不是罪,对电影人而言,不论男女都要敢装会装并持之以恒的装下去才好,今天装硬汉,明天装领导,后天装流氓,大后天装李刚,装的越多,中国电影就越繁荣。
正所谓:神马皆浮云,必奇非灵丹,男女都会装,电影才好看。
我擦!
写了这么多诗,可以申请下届鲁迅文学奖了吧?
这是一部标准的混搭式类型片,武侠、枪战、杀手、警匪、暗杀、绑架、恋情、西部片等元素在这部火爆的影片中都有一定的落脚之地。
这也是一部导演过于用力而导致似乎一直是高潮但显得整个故事又太平的影片。
这还是一部宣传的比内容要好看的影片。
因为我在看预告片和宣传时感到热血澎湃,但是在影院看电影的时候却并没有热血澎湃的感觉。
这也许是导演没有想到的。
高群书拍出的电影是有血性的,也充满了他的小智慧。
如《东京审判》如《千钧。
一发》如《风声》,,所有的激烈冲突都是为剧情服务的。
但是在《西风烈》中,过于猛烈地打戏在两个小时的片长内显得有些喧宾夺主,剧情更显薄弱。
而打戏中并没有看出新意,唯一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的还是吴京杀死余男以及他师父倪大红杀死吴镇宇的两段。
第一段好在杀人的新意,吴京(他在本部影片中完全让人感觉不出是一个主演,但是他大骂领导的那一段,确实过瘾)的表演很好,与其他他主演的影片不同,而最后对着自己开枪的镜头然后击毙杀手的这一幕,我只记得在《投名状》中李连杰让枪穿过自己的身体击杀对方的一幕与此有点相像。
但也算有新意了。
而倪大红一枪爆了吴镇宇的头,却是对西部片中决战的反讽。
“像这种人,你和他决啥斗啊!
”他一枪就把美国西部片给灭了,这大概是高群书的根本用意。
而段奕宏在影片中除了跑、追还有做了省厅的领导,其实真的不算太突出。
夏雨和杨采妮没了形象,做了对亡命鸳鸯。
恩,最后杨采妮亡了命,夏雨肿着脸要去干掉杀手。
从罪犯到英雄的转变就是这样子地!
至于吴镇宇,他应该算是国产片中杀手的no.1了。
炸药随手就来,神通广大的他还能搞到在荒山野岭里搞到大货车、在废墟中弄来万马奔腾,您果然不愧是杀手中的老大。
但是就是这位如此NB的杀手却说了一句颇为感慨的话:21世纪,不是杀手的天下了。
莫非导演高群书又想用这句话灭了杀手片!?
但是还是想反问一句: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你都说了不是杀手的天下了,从哪里搞来这么牛逼的杀手?
最后还是给大家推荐一下吧,勉强80分,值得一看,但不是非看不可。
不过喜欢吴京的还是可以去看看的,我声明我是吴京的粉丝@…@
《喋血双雄》里,杀手小庄在山顶俯瞰着香港城,轻声感叹:“这个世界变了,我们都不再适合这个江湖,我们太念旧了。
”大家都动容了,深深沉浸在这句话带来的伤感情绪里。
《西风烈》里,杀手麦高吐出一句:“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已经不是杀手的天下了。
”一样的意思,隔了三十年再说,大家却都笑场了。
麦高是个认真的人,他信奉自己认准的杀手道德准则,比如杀人不能为了恨、只能为了钱,比如只能杀那些本就该死的人——是否该死,其实还是钱说了算。
他甚至为误杀了警察而道歉流泪,但这仍然不妨碍他打算与对手一对一决战时,被旁观者一枪毙命。
理由同样是,现在是什么时代了?
谁还在这种人身上浪费时间?
他的死算得上悲情。
一个想要按照旧世界规则处事的堂吉诃德,横尸在群马刚刚践踏得尘土飞扬的大街上,大雪纷飞,缓缓覆盖他和已成废墟的墙垛。
这种认真的悲壮,让大家又一次笑了场。
为什么同样是杀手末路,已经无法让人沉浸其中了?
是因为吴镇宇的范儿比不上发哥吗?
大概不是,或者不仅仅是。
我们早已不爱玩怀旧这一套了,好像稍微认真一点、端起来一点,就都成了让人捧腹的矫情。
这真是奇怪。
原以为时代越往前,世界就会越多元,谁知事实恰好相反。
越是向前,越是单一,能认同的只有一种方式。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尤其是戴上龙标的电影,这种方式就是笑场。
这倒也没什么不好——毕竟大多数招来满堂彩的都有其可笑之处。
经过这些哄笑的解构,还能留下来的,才是真的。
经不住的,就此消解,此后也许可成为行业里暗暗的警惕。
就像此片里导演故意给予醒目镜头的必奇广告,因为这明显的嘲弄,说不定以后广告商们再逼迫制片人时就会稍稍适度了。
除去这一条故意蹩脚的广告,本片算是大陆片里少见的合格类型片。
尽管是直接模仿美国西部片的,难为它学得还有几分像——观众要求从来不高。
就像导演说的,“只负责好看,不负责深刻。
”类型片并非要做所有人的情人,只要一部分人爱它,就足够了。
从《风声》开始,导演高群书想做类型片的意图越来越清晰。
眼见着除了那三大导演每年贡献几部笑场率最高的大片之外,大陆导演里还有人认真于这样的纯商业路子,才觉得电影市场没有像看上去那样荒芜。
这些年来国内类型片的发展似乎只集中于那些黑色幽默作品,《一年到头》、《即日起程》、《夜店》、《人在囧途》,收集一些现实的荒诞,以嘲弄的态度一笑了之。
问题解决不了,阿Q一下总可以吧?
此外,就很难说的上其他了。
恐怖片有几部,难以取悦早已被现实生活锤炼出的中国观众;科幻片近乎于零,细想来几乎还停留在《霹雳贝贝》的阶段;言情片倒是有一打,诸如“史上最纯爱情”之类,却很难让人有底气宣称这个类型片已经成熟。
再再遥想三十年前,言情、谍战、惊悚、科幻,一应俱全。
时代是变了啊。
当然也有些没变的。
以“疯狂”系列开山的宁浩,一直想要致力于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除却荒诞喜剧,科幻、恐怖,他都想尝试,颇有些“开出一条路就走,后来人请跟上”的风范。
甚至曾经听说他在谈韩国大片《汉江怪物》在中国翻拍的版权。
只是,他没有以《东京审判》这样政治正确的电影起家的高群书这般运气。
新片同样是选景在满目荒凉的戈壁滩,以正胜邪的警匪片《西风烈》顺利登陆,“坏蛋太多、好人难觅”的公路片《无人区》却迟迟难以出炉。
二十一世纪,连杀手们都知道时代变了,我们早不伤感了,只有剪刀手们仍在怀旧。
看完这部电影,我彻底崩溃了!
感谢公司的赠票,让我避免了花自己的钱看了那么烂的一部电影。
从场面来说,还行,但是很多的场面很莫名。
从剧情来说,就如我女朋友说的, 不是编剧白痴就是导演太废。
从演技来说。。。
就当演技不错,给这部片子1分吧。
以下是我对这部影片不解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教。
1-首先女杀人这个人物,吴镇宇对那个女杀手说:“你是因为恨而杀人”。。。
那请问前文和后文有交代那个女杀手的身世吗?
你没交代,你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2-那个穿白裤子的怕死鬼,我没明白这人是干吗的?
出来又是做什么用的?
故事和他有关系吗?
3-牦牛用力顶那个山洞石头那段,请问他在那一个人发痴一样顶石头做神马?
进去找吴镇宇?
反正电影也没交代,就听我边上的人看到这里说:”他一个人在那里顶石头发神经吗?
“4-吴镇宇在公安基地出场前,一定要把周围所有房子都炸平?
告诉里面的警察:”我来了!
大家给我准备好?
“拍蝙蝠侠啊?
莫名其妙。。。
5-女杀手吹勺子,牦牛手上的蛇怎么出来的?
很莫名。。。
6-牦牛死那段,简直太莫名,前面那么强的人,到这里就莫名的冲上去挨那一枪,关键是挨了那一枪也不会改变当时的局势,难道去试试他爷爷送他那件是不是防弹衣?
7-豹子放女杀手走那段,有TMD警察是背对着拿着枪的杀手放人家跑的?
要我是女杀手那时候一枪嘣了豹子不就完事了,还需要他放干吗。。。
真无语8-女杀手死那段。。。
吴京先是点烟,要交代什么?
然后吴京被击中,倒在那里,隔着自己身体一枪结果了女杀手。。。
我靠这也可以?
躺在地上看不见后面的情况,还能隔着自己身体,一枪击毙别人?
好吧。。。
这是电影。。。
9-请问那个马出现是干吗用的?
是带吴镇宇出去的?
那TMD吴镇宇一出去又趴会那幢楼做神马?
吃饱了?
那豹子还用炸呀乱炸马,请问这又是在干吗?
再请问有见过马群还都往房子楼上跑的?
关键跑上楼了,后来去哪里了?
失踪了?
就后来镜头带到2匹就算是交代完了?
真TMD崩溃啊。。。
10-最牛的来了,大决战,豹子在那里又是拆子弹,又是准备枪,吴镇宇还摆了那么多POSE最后要拔枪了,吴镇宇被不知哪里出来的藏獒莫名奇妙的一枪嘣了,那请问前面还专门交代豹子准备子弹的镜头做神马?。。。
看到这里我猛然惊醒。。。
这原来是一部搞笑片。。。
看完,在这只剩10来个人的偌大放映厅中,回荡着我女友的一句话:我以后死也不会再看高群书的电影。。。
吴京很帅,超级帅。
《太极宗师》出道的娃娃脸少年,在十几年后依旧有着让女人心中一软的孩子气笑容。
他演的“羊倌”,还可以明光正大地和豹子耍赖,和藏獒撒娇,和牦牛斗嘴,“以后不许叫我羊倌,太土了,要叫我大侠!
”他一时热血地为路边搭顺风车的女人拔刀斗气时的任性,一时摁着豹子,让自己的鼻尖贴着他的鼻尖狠狠地吼道“我他妈不服!!
”的时候,我的小心肝都被吼得一阵乱颤——这种长成大男人后还有着少年心性的样子就是让人摒不牢啊!
段奕宏非常政委,非常“A大队”,看的就是他再一次凛然正气,然后嘿嘿笑得见牙不见眼。
夏雨是大亮点,这是继《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第一次看他飚戏如此过瘾。
软弱废柴,刚强坚硬,统一得非常好,足够让女影迷去看电影地时候深刻嫉妒杨采妮“你何德何能摊上如此好男人!
”吴镇宇的出演是打着“免检”牌子的,有品位有身手,有脑子有腔调。
和余男这个影后站在一起完全不会被压下气势,余男因为《图雅的婚事》成名,看来有望成为中国西部片女主角专业户——她的气质和西北那种硬中带软的温柔太契合了。
反观杨采妮就很不给力,浑身一种江南柳树的柔弱与娇嫩。
最最喜欢的还是崔健的声音,他的嗓子和海子的诗简直浪漫透了!
当然,如果什么时候剪掉那些不停让人出戏的广告就更好了:p
非常混乱
从头到尾无厘头,神的一塌糊涂!
不知道导演想说明些什么。
心里玩儿的不错
这故事告诉我们流产也没那么容易,电视里一推就掉的忒矫情了…… ╮(╯▽╰)╭
开播之前的宣传给足了噱头:中国首部西部片、纯爷们戏、打斗出彩。事实上却是也是这样,一直在打在杀,可惜除此之外,别无所有。
没什么特点,演员很好~~~
巨烂
无论如何,这是对中国电影的一种尝试。
喜欢团长,喜欢生死线,也喜欢西风烈
大陆电影里屈指可数的好警匪片,结尾的决斗颇喜剧
人物苍白,情节不经推敲,段大哥可真能跑。。。音乐也有抄袭之嫌
和敢死队一样,从头打到尾,不能说不火爆,同样我依然一度打盹……
矫情,不给力,给心了。好一个烂片子。
警察玩赖不算玩赖~ 典型的作秀剧 不过夏雨同志演的很卖力~
台词真够雷人的。风景不错,地道。
开始超喜欢,慢慢缺陷暴露了,最后反映警匪心理很出彩。总的来说还是挺过瘾的
编剧该打,诶,不就是高导么
我把它理解成黑色幽默剧 结局很经典
擦!你们一家都是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