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宝奇兵5》总得来说很好看,它继承了系列传统,动作场面刺激好玩,目不暇接。
但我看完后总觉得有点失望,我想了想,问题出在影片中段的两个场景上:摩洛哥和西西里岛。
一句话,这两个场景我看的太多,腻了。
如果你常看美国大片,你一定对摩洛哥非常熟,很多好莱坞大片在这里取景,或情节发生在这。
比如《盗梦空间》
《黑衣人4》
《碟中谍5》
但就像反复去一个景点旅游,看多了总归会腻。
西西里岛也是,前段时间我重看了一遍《海王》,里面也有西西里岛,而且海王去那也是为了寻宝。
所以当琼斯博士去了西西里岛,那个场景和《海王》太像,撞款了。
此外,如果你玩过《刺客信条:黑旗》,西班牙潜水那个场景,大概也会让你似曾相识。
在那个游戏里,探索沉船时也会遭遇鳗鱼。
我当然不能说,《夺宝奇兵5》模仿了《刺客信条》,但这东西人家确实早就玩过了。
为什么我这么吹毛求疵?
抓住这点小瑕疵不放。
因为我不喜欢《夺宝奇兵》从引领者变成跟风者。
它的动作场景历来拥有很强的独创性,无论是地点选择还是动作编排都让人耳目一新。
读读这些场景名:秘鲁丛林、尼泊尔雪山、上海夜总会、印度魔窟、吊桥峡谷、奥地利古堡、约旦佩特拉古城。
有没有一种很特别、很想看的感觉?
再读读“摩洛哥、西西里岛”,拜托,五一咱不去旅游行吗?
《夺宝奇兵》的动作设计也一直被后来者模仿,比如《神秘海域》游戏中,主角被车队拖行。
骑马追逐车队。
汽车坠下瀑布等,都是明目张胆的模仿。
《夺宝奇兵》一直是引领者,是被人模仿的,可现在,它居然去了摩洛哥和西西里这种烂大街的场景,还使用了《刺客信条:黑旗》用过的场景。
尽管它算的上好看,也有一定创新,比如系列最长开场、阿基米德的诡计,但影片中段的冒险场景,确实让我失望。
其实,当电影片头现出迪士尼城堡时,我就有不祥的预感。
我可以想象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在上世纪80年代,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想拍出真正好看的电影,于是他们想象世界上有哪些地方好玩,然后能去就去,去不了就花钱搭建场景。
而现在,迪士尼想的不是世界上有哪些地方好玩,他们想的是: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赚更多的钱。
于是他们选了摩洛哥、西西里岛,因为这两个地方就是“美国横店”,场景是现成的,去了就能拍,不用额外花钱。
这不是我想看的东西!
我想看新鲜的冒险,想和琼斯博士去从没去过的地方,看从没看过的风景,就像20多年前那样!
2星, 整个故事除了致敬老片就是卖情怀,一点诚意没有,纯属炒冷饭, 而且人物塑造也非常失败,新人物女主非常讨人厌,自私愚蠢还独断专行,长的也不咋,安排这么个角色很可能是为了不让老人家显得太过于腐朽,这集故事里的正面人物基本都是非蠢既老,像无头的苍蝇乱撞。
还不如反派,起码人家还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对于那些知名IP系列电影,尤其是终结篇,对它们的评价几乎可以套模板:电影保持了该系列那些重要特点,呈现出出色的视觉奇观,但本质还是一个老套故事,甚至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
在浓厚的情怀烘托之下,依然是陈旧的主题,这显示出这个IP未来的疲弱。
套路单一,贩卖情怀,可以说IP系列电影后续之作的原罪。
但是吧,“情怀”本身就是考量系列电影的一个重要标准,内心之处如果没那点曾经热情,又何必几十年追下去呢?
没有那些标注性的元素,却挂一个经典的名字,岂非有欺骗之嫌?
所以讲《夺宝奇兵5》,就得结合整个系列来看。
在好莱坞大片普遍衰退的今年,《夺宝奇兵5》的遇冷其实也不奇怪,毕竟无论是阿汤哥还是“碟中谍”系列,这个更年轻的IP今年也没好多少。
说回《夺宝奇兵5》,作为哈里森·福特的“印第安纳·琼斯”告别之作,它工整、流畅,尤其考虑到主角的年岁,设计了很多过往经典细节与新时代对比的有趣桥段,给这部终结篇带来众多感慨。
反派还是纳粹,开场是争夺朗基奴斯枪,这和第一部夺法柜、第三部夺圣杯都呼应上了。
印第骑着马闯入地铁,然后改乘地铁躲开追捕者。
他对边上一脸错愕的大妈讲了一句,“Subway is faster.”这种喜剧效果,也非常像第三部中,他把纳粹从飞机上扔出去后对乘客讲了一句“No tickets.”当年埃及好友萨拉赫回归,他在机场高喊“给他们好看,印第安纳·琼斯!
”是以前的台词,然而印第回头致意时却差点被车撞到。
相比于第四部加了锡安·拉博夫那个不讨喜儿子,第五部直接把其下线,事实也是,放一个异域小男孩很有曾经《夺宝奇兵》的气质,第二部里的那个亚裔男孩的扮演者叫关继威。
印第挥舞皮鞭,威风了一下,迎来的却是十几个枪口对准他。
这里无疑是照应当年他一枪干掉那个舞大刀的武士的经典段落。
故事最后,玛丽安回归,那段亲吻肘部、眼角的段落也是曾经第一部的情节。
萨拉赫对印第说了全篇最动情的一段话:“我怀念沙漠,我怀念大海,我怀念每天早上醒来想着新的一天会有什么美好的冒险。
”而印第的回答则是:“那种日子过去了。
”确实,琼斯博士在大学上着考古课程时,学生们毫无兴趣只想着那天登月的事。
遥想曾经,琼斯博士的课上,可是有女生暗送秋波的。
《夺宝奇兵》的时代也过去了。
曾经的《夺宝奇兵》象征着冒险精神,它将历史文明与异域探险结合形成独特的视觉奇观,在南美丛林、埃及沙漠、中东古城、印度洞窟那些文明遗迹中上演紧张刺激却又妙趣横生的寻宝故事。
曾经的《夺宝奇兵》是引领电影时尚的,无论后来成龙主演的《黑鹰计划》,还是21世纪凯奇的《国家宝藏》系列,都深受《夺宝奇兵》影响。
然而如今它成为了当下动作电影的跟风者。
看到网友有吐槽《夺宝奇兵5》中的取景地摩洛哥、西西里岛,即这两个地方如今滥殇于各路好莱坞影片当中。
《夺宝奇兵》在纵向上可以重复自己,当横向上流俗于其他影片,则可谓失败。
确实如此,不过考虑到这部电影主要给哈里森·福特一个圆满告别,也没打算搞什么再创新,也能接受。
片中加入了一个新角色,菲比·沃勒-布里奇饰演的海伦娜,印第的干女儿,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不过这种搭配好像也挺眼熟。
在《星球大战7》中,还是哈里森·福特饰演的汉·索罗,也是和儿子闹翻了,却收了一个“女儿”,雷伊。
后来,这个“女儿”以“天行者”为姓。
英雄暮年,离群孤索,然后一位类似“女儿”的角色出现,重燃热血。
这似乎成了那些老硬汉们收官作的标配。
007丹尼尔·克雷格在《无暇赴死》中有了个女儿;金刚狼休·杰克曼也是为了有自己基因的“女儿”,做了最后的殊死一战;史泰龙的兰博,视邻居家女孩为女,为了她屠尽黑帮,流光最后一滴血;施瓦辛格做为终结者,在第四、第五部中也扮演起父亲角色。
如果布鲁斯·威利斯没有患病,最后一部《虎胆龙威》估计还是为了女儿。
不管谍战还是科幻,这些硬汉类型片最后都殊途同归,硬汉回归温柔。
与其挖苦那些好莱坞编剧偷懒,流水线操作,不如承认,这些大男主的类型片,一旦形成系列作品,也将慢慢陷入一个桎梏。
那些曾经风靡世界的大IP,有的输出文化,有的输出特效,二者都是应时而生。
香车美女、落日黄沙、异国情调、文明古迹、原始丛林、密码、恐龙、怪兽、外星生物、太空、机器人。
末日废土、赛博朋克、蒸汽朋克……哪一样不是已被反复消费?
纵使卡梅隆的《阿凡达2》再次把视觉特效升级,阿汤哥又一次向极限动作发起挑战,然而还是无法延续曾经的辉煌。
这些经典IP未来出路又何在?
“印第安纳·琼斯”自然可以和007一样,换一个演员,作为一个称号继续延续下去,“寻宝”固然也是人类永恒的梦想,但这种主题精神如何适应当下的社会心理需求?
国产片《消失的她》以一个翻拍的悬疑故事,讲诉渣男的背叛,即掠获30亿的票房,让今年好莱坞各路大片黯然失色。
这并不能代表国内电影产业的崛起,这其实是好莱坞衰落下的一次完美奇袭。
我们也需要像“夺宝奇兵”“星球大战”这样的长青IP,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
也许这些IP会慢慢落后于时代,不过我们毕竟拥有过个一个时代的热爱。
《夺宝奇兵》未来也许会重启,也有可能进行拓展,因为大众的情怀还是在的。
情怀就是要被消费的,不被消费的情怀只能成为模糊的记忆。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没想到吧,琼斯博士,你也有今天。
七步之外,枪快;七步之内,枪又快又准。
美式居合,名不虚传。
不过话说回来了, 儿子接不了棒就换成闺女了吗?
话说小时候看夺宝奇兵,觉得印第安纳就是一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现在接着《夺宝奇兵5》的机会重温一遍前四部,忽然感觉印第安纳作为一个考古学教授,他的每一次冒险基本上都是破坏性发掘,拿走最珍贵的宝物,然后将其他的或故意或意外的付之一炬。
这哪是考古,根本就是单纯的寻宝。
这么一看,夺宝奇兵的名字取得还真对。
作为印第安纳·琼斯的谢幕之作,这部电影已经很好了,无比惊险的场面和视效,熟悉的配乐,即使导演不是斯皮尔伯格了也看出了当年的情怀和致敬,像洞穴里的虫子和结尾的亲吻都致敬了前几部,确实让我感动了。
全片唯一的不足就是结尾,我觉得最好的谢幕其实是让琼斯留下,这也算是对这个系列的一个交代了。
时隔这么多年了,好莱坞特效不断升级,让琼斯能够重回当年的光辉,你说它炒冷饭吧,是有点,但是这碗冷饭确实很香,更爽的场面和特效,动作戏份也不老套,冒险还是当年的味道,靠“命运转盘”引入时间的概念使情绪渲染更到位了,“拔叔”的加入也很让我惊叹,作为这个从上个世纪延续到现在的系列,这个结局拍的已经很让我满意了。
这次就算彻底完结了,希望不要再继续拍了,这个系列的每一部在我心中都是经典,作为一个横跨世纪的冒险电影系列,就让它永久留在历史里吧
戈达尔说过“电影是造梦的艺术”那何为造梦?
什么电影在造梦,哪些电影有又没在造梦呢?
最近我看完了《星战》系列,刚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造梦系列电影《夺宝奇兵》也迎来了谢幕,就想聊聊美国电影里常有的造梦属性。
《星球大战》整个系列下来虽然还是趋近于常规且平庸的模板式特效大片的,但开启系列的前面几部也就是正传和前传是真的能把人带入其世界的。
特别是《星球大战1》在没有华丽特效下,仍营造出了美丽的外星世界与怪奇的外星生物,让眼球不停的跟着有限的银幕到处转。
让我切实体验到了电影中的“造梦”是怎样一回事。
影史最卖座系列电影从卢米埃尔兄弟拍摄公映的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启程出发,电影由此开启了造梦之旅。
1911年好莱坞搭起了第一座摄影棚这就就被称作“梦幻工厂”使全世界的人都向往这里,希望自己成为下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
大卫·格里菲斯拍的《党同伐异》以宏大的场面、精致的布景造就出史诗的篇章。
这让人们看见了仅存于史籍壁画上的奇观,看见了脑海中从不曾想象的画面。
电影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造梦之旅就在这这一刻开始,使往后人们不停的编织自己的电影梦
紧随其后美国制片厂工业开始兴起,其垄断地位使当时电影产出都属大制片厂名下。
因为在当时不见得是件坏事,在有大公司在后头做保障的情况下,所以美国开始不断地产出各类电影。
在那当中也诞生了两位默片时代大师:巴斯特·基顿、查理·卓别林,两位对于电影行业的艺术贡献无疑都是巨大的,关于造梦方面也是各有千秋。
基顿更注重电影形式上的东西,就是对服化道动作场景设计这些更考究,所以基顿给予的梦是画面上的惊奇,拍摄创造一种不常见的刺激影像。
而卓别林截然相反更注重于情感内核中的输出表达,虽然给我们看的场面上大多普通,但内容是实实在在的创新,拍摄编写的是人们在梦中也想象不出的故事。
可怜的他们俩命运却相同得如此悲惨,有声电影的出现没有使至两位大师完全沦落,但在其逐渐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在宣告着他们两位默片大师的时代终结了!
基顿因为入不敷出的影片拍摄被制片厂提出了体系内 卓别林因政治等因素被驱逐出了美国电影中声音的出现创作有了新的开花结果的可能,首先就是诞生了恐怖、黑帮、西部、歌舞、动画这五种电影类型,这几种类型也标志着关于美国在电影造梦前路上的一望无际了。
特别是关于歌舞和西部片这两种类型可以说是造梦电影的里程碑,全部的人们幻想梦想着成为生活在电影中的世界或成为电影中的某个主角。
因为歌舞片总是有着动听的音乐,人们身着华丽服饰身处繁华大道,西部片的故事总是刺激惊险的冒险,大漠敞亮风光总能一览无余,几近接近的时代也总存一点怀念怅失感。
西部和歌舞片放在现在已是怀旧的文化,但在当时可是风靡了第一个好莱坞黄金年代30多年的流行产物,可惜随着时间流逝与历史变迁这是必然结果。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公认的悬疑片第一大师,他的电影故事朴实无华、场景道具简单普易,但时常能在他的电影中如梦般迷惑。
希区柯克总是让他电影处在紧张氛围中,这也是他擅长做的,因为他是镜头转变与剪辑衔接运用得最巧的大师,简直是电影技法的造梦者。
但希区柯克之后往后十余年美国电影好莱坞因为战争政治因素也好制片厂垄断体系暴露问题出来了也好总之没有任何新的形式的电影产出,电影人也都是已经产出过好作品的那几位斯坦利·库布里克、约翰·福特、霍德华·霍克斯、奥逊·威尔逊等,反倒欧洲、日本等地区的电影开始日渐辉煌了起来,但这不在本次闲聊的范畴。
可是的是在美国好莱坞最黑暗的十余年内,却有制作出了一部影史最伟大的科幻电影也是有关“造梦”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
全片无一特效镜头却仿佛把那些看过电影的人送上了太空。
其影响后世深远,许多导演都是因为看了这部电影而走上导演之路或激发了导演之情!
70年美国因为越战创伤移居移民等多种原因诞生了一群寻求身份认知的激进电影分子,他们被后世称为“电影小子”他们革新了好莱坞电影的形式风格,他们带领着好莱坞走进了新的黄金时代。
他们是看着那些众多造梦形式电影长大的一代,也是一下代的造梦使者。
当中最有名气的: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斯·科波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这几位,也是开创了最好的美国梦的。
马丁书写了一篇跟不上时代的迷惘人的死亡英雄梦,科波拉引领人们一同找寻自身与这个时代相融的方式,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是不断编造出有关想象力的奇梦。
斯皮尔伯格《大白鲨》率先创建了人的恐惧感,再由《侏罗纪公园》升华其恐怖的形式;《ET》与《AI》探寻人与未知生物的公识共存性也让存在脑中的想象具象化。
卢卡斯在《星球大战》让人们领略太空奇幻,造就影史最卖座系列与激发后来一堆电影人的兴趣。
都是一部星战吃一辈子,但其实印第安纳·琼斯也是卢卡斯创造的人物,只是斯皮尔伯格很难有连续几部系列电影都是他指导,所以都认为《夺宝奇兵》该属斯皮尔伯格,论第一原创的话还是卢卡斯,虽然他俩好友都无所谓的ㅍ_ㅍ后来再一造梦巅峰电影人也是最后一位当属詹姆斯·卡梅隆,他受《太空漫游》启发因《星战》踏上征途,编造了有关爱情、历史、奇幻、科幻多种多样的梦境。
特别是《终结者》《泰坦尼克号》《阿凡达》在特效技术上的创新具有极大进步意义。
在这70末80年代中间还有一些意义非凡的有关造梦的电影《异形》《银翼杀手》《回来未来》,但是和后续《哈利波特》《指环王》等系列都是制片厂体系下的经典之作。
90年代还有皮克斯的动画电影造梦之出现崛起由《玩具总动员》开创动画3D技术效果。
再到现在就是属于超级英雄电影的造梦时代了漫威、DC,这些尽管是非真心制作的作品,但也是确确实实的带人走进另一个架空世界,但现在也走下降趋势了,老IP翻旧牌,总之现在都在等待一种新的给观众编制梦境的电影。
电影小子们造梦当然是不止这些美国电影的,欧洲迷幻浪漫的超现实主义亚洲回首过往的现实主义都可以说是造梦电影,但这我只能粗略的聊聊美国好莱坞的造梦。
造梦可以是闻其未闻,可以是现其曾经,但重要的是能进入其电影的世界做一场短暂的梦,那即造梦!
《夺宝奇兵》有老派优质娱乐片的优质传统——不来虚的,永远用热闹的方式介绍角色。
《命运转盘》上来就是系列最长的开篇行动,琼斯博士逃出狼穴,乔装妙袭,过关斩将,搭救老友,背景是史诗般的诺曼底登陆和纳粹大逃亡,穿插谐趣恶搞和反派引荐,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气势恢宏,质地宛如80年代老版的高清修复版,真是要啥有啥完美丝滑。
像我这种老粉会当然能毫无障碍地回到为老三部曲如痴如狂的岁月,新观众也不免会觉得有些亲切吧,毕竟这乱入历史的编法空前显眼,完全可以跟美国队长之类精神联动一下。
如果顺着这个路子继续拍下去,让特效减龄的哈里森·福特再来一段百打不死的冒险,不失为又一出老少齐乐的暑期大制作。
但这不是导演詹姆斯·曼高德要做的。
在琼斯博士下一次暴虐坏人之前,他要先虐虐观众们。
那段火车上的死里逃生就像一个悠长而遥远的梦,当时间快进到60年代尾声,我们以为会永远潇洒蹦跶下去的传奇英雄,活成了我们最不忍心看到的样子。
家庭遭遇破碎巨变,独居公寓被嬉皮青年吵得睡不好,上课没人听还被电视新闻抢了风头,多年的职业贡献仿佛也像个笑话。
导演复现了《金刚狼3》的暮年老狼,曾经战无不胜绝不低头的硬汉,被岁月摧磨成了得过且过的失意老朽。
当世界在为登月狂欢,谁还会在意几千年前的古人文物,哪怕是阿基米德的旷世奇迹呢。
这仿佛也包含了对电影本身的探讨,就像银幕上各路超级英雄飙车family护狗大侠各领风骚的时代,还有人会去捧场一个穿旧夹克戴牛仔帽、腰束长鞭、满脑子史前遗迹的老头子吗。
没错,他曾经是一代观众赞不绝口的非凡偶像,可21世纪已经20多年,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个跟纳粹不同戴天的考古老头呢。
甚至他自己都觉得冒险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打定主意要在摇椅上了却残生。
但命运可不会放过他,于是故人之女、情报机关、纳粹余孽纷纷来打他的主意,触他的逆鳞。
他一开始只是被迫接招,推翻图书架子,瞅准机会出一记老拳什么的,但接着某种本能就像回到了身体,不可思议之举一桩接一桩,跨上骏马冲进地铁,从一架三轮车跳到另一辆,深潜到海底跟鳗鱼掐架,爬进最熟悉的史前墓穴找一找奇迹的源头。
正如片中某个黄金配角说的:我想念沙漠,想念大海,想念每天一睁眼就有新的冒险的时光。
那种想念是不会死的,那种经历留下的每个肌肉本能也是不会消失的,冒险的天性被唤醒后,应接不暇的斗智斗勇只是另一天的分内之事。
琼斯博士在中间说:我不相信魔法,但这么多年还是见识过一些东西的。
将天惊地动的神迹如此轻描淡写,那种早就刻进骨子里的骄傲和乐观,终于在他心里复活。
他曾经渴望能留在过去,但发现一路向前又有何惧,于是挂在阳台的帽子要在最后一刻摘回。
生命还在继续,冒险就停不下来。
命运也不让他失望,相比约柜的威力灵光一现,圣杯疗伤后沉入地底,水晶头骨的转瞬即逝,这次他实实在在进入并成为神迹本身。
最后一幕的展开完全超乎预料,说是为整个夺宝宇宙打开了新格局也不为过。
老迈的哈里森·福特还要怎么打,从来不是个问题。
夺宝奇兵从不是面对面过上几十招的动作片,冒险电影的精髓在于跟自然斗跟环境斗跟命运斗。
大海的波涛,墓穴的机关,飞机的引擎,呼啸的子弹,古战场的每一根长矛利剑。
一旦你接受了暮年老人的设定,反而会觉得他有时候过于硬朗。
而在几乎所有大片都在炮制规矩到乏味可期的三幕剧,本片这种换个地点打一场、带有强烈卡通节奏的推进方式,简直不知道多新鲜舒展。
小时候迷上这系列电影就有这个原因,它就像一系列惊险短片的组接,你从任何一个段落看起都不犯迷糊。
我很幸运地在童年的电视上第一次了解到印第安纳·琼斯这个名字。
看着他老迈之年的冒险,也让我想起第一次为他的风采倾倒的那个夏天。
时隔二十多年,记忆没有褪色,情怀从未枯萎。
苍茫的夜色下,伴随着约翰·威廉姆斯振奋人心的音乐,有个身影矫健地跃上火车。
那一刻就像阿基米德的时间裂缝打开,我也跟当年电视机前那个满心憧憬世界的少年相逢。
《夺宝奇兵5:命运转盘》。
4分。
詹姆斯·曼高德导演,哈里森·福特主演作品。
81岁高龄的哈里森·福特不知道该如何想,在这样的年纪还主演一部这么幼稚的冒险电影。
据说很多年前,大陆引进的第一部好莱坞片就是他主演的《亡命天涯》。
他初次和大陆观众见面时亡命,80岁了还在冒险。
真不容易。
这是一个无论从故事架构、故事创意、情感渲染、人物表演、场面特效都十分幼稚的电影,为了显得不幼稚,还拉来了数学家阿基米德,这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生拉硬套的想法实在令人唏嘘。
21世纪了,好莱坞还有这样的编剧群体在,或许世界电影格局可能真的在发生变化。
拉上德国纳粹已经十分迷离,让纳粹跟着复活再一起穿越到罗马阿基米德时代,和阿基米德见上一面,还想着要留下来,真的已经不知该如何评价?
50块的电影票,就是50块廉价的情怀。
有的导演喜欢重启 但曼导喜欢收官。。。
昨天陪朋友看了闪电侠 今天又硬拉人家看了夺宝奇兵。
剧情节奏可谓非常相似首尾高潮中间睡着。
路人观影效果方面两部半斤八两 (或许闪电侠视觉画面好那么一丢丢丢丢。。。
)煽情都落在家庭价值观 感觉主要的区别也在这里 这部分夺宝奇兵会比较自然舒适(没有用力过猛但也没煽到)。
回顾对比一下第一感受是,其实并不需要DC系那种父母双亡家破人亡才能让人生凄惨。。。
时间流逝时代变迁就可以让你花暗柳明辉煌不再。。。
这才是普通人也能明白的绝望,在时间线上绝大多数都会有一个高开低走的人生。。。
所以闪电侠来自一个孩子的视角,童年毁一切。。。
似乎治愈了童年可以改变世界。。。
印第安纳琼斯则是老年人的视角。。。
而我已经是老年人了。。。
就好像如果我有机会见到麦子米可能结局也和琼斯见到阿基米德一样。。。
你知道最终都会回到现实,所以不去靠近可能还更好。。。
(其实琼斯的心还年轻的 干女儿的铁拳把他拉回了现实😅)希望大家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快乐,而勇敢的年轻人都可以去自由追寻冰淇淋或者宝藏。
YO老当已经不益壮的哈里森·福特,高龄80带着他的大银幕第五部《夺宝奇兵:命运转盘》来了!
直接说结论,这个片我不知道在西方会如何,在亚洲一定是妥妥不会有高票房。
在国内上映首日排片居然直接只有第四。
毕竟夺宝奇兵这IP太老了,而哈里森·福特,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只是脸熟,很重要的原因是星战系列在亚洲也是不温不火,从而导致韩索罗也不被太多人去熟知,那像他主演的《银翼杀手》这样的“小众”科幻片,就更不被大众去了解了。
所以像星战已经算是很现象级常青树的大IP了,在亚洲反馈都只是平平,更别说《夺宝奇兵》系列了。
如果大家还没看过前四部,欢迎出门左转,点看我的一口气《夺宝奇兵》系列回顾前四部!
无缝连接看《夺宝奇兵5》。
那么抛开这些场外因素,《夺宝奇兵5》质量如何!
今天我们就来验货!
哦对了会有剧透,请斟酌观看。
你们知道《夺宝奇兵5》预算成本有多少吗,接近3亿美金,那你们知道《阿凡达2》的预算是多少吗,保守估计3.5亿美金,也就差5000万,但就现在的票房,迪士尼估计要血亏了。
那么这部《夺宝奇兵5》值得看吗,如果你一直是夺宝奇兵影迷的存在,那么第五部就算你想错过,也不能错过,因为这应该是系列最后一部,看着大银幕那些曾经熟悉的年轻面孔现在已经老态龙钟,还是有些许感慨光阴流逝的力量。
坦白讲,《夺宝奇兵》系列我个人觉得在剧情上,除了第三部还稍微有些嚼劲,其他的都还是在探秘冒险的外衣下,包裹着一个娱乐至上内核的商业爽片题材。
只不过在40年前,在商业大片还没有频频轰炸大银幕的前提下,《夺宝奇兵》结合猎奇,冒险,娱乐和幽默于一身的大杂烩,还是很吃得开的。
但放在今天,《夺宝奇兵5》的剧情说是儿童向都不为过,时代变了印第,这句话放在影片中很适合,放在戏外也很适合,这样的套路探秘冒险剧情,显然在被各种新鲜信息轰炸的当今,这样的传统题材,很难在绽放从前的花火和激情。
影片的故事背景放在1969年,距离第四部1957年已经过了12年。
众所周知每部夺宝奇兵都会有一款麦高芬道具,第五部是阿基米德的安提基特拉机械(好难念),它也就是影片的副标题命运转盘。
这个转盘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具体可以看老高有一期视频专门有为大家讲解,简单来说,安提基特拉这个机械转盘,出现在他本不应该出现的年份,属于超前古代科技文明的存在。
所以影片就拿这个来做文章,用该装置设定和时间穿越有关,从而发生《夺宝奇兵5》的故事。
影片在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把时间放在1969年,而是还是放置在二战时期,也就是印第还年轻的时候,可能预算3亿美刀,就是放在这些让老演员年轻的无痕修补技术上了吧。
影片的前面20分钟,用一个大事件铺垫了印第如何在NC的巢穴下,意外获得安提基特拉机械的。
在整个20分钟的戏份中,哈里森·福特都以年轻样貌呈现。
说真的,在刚开始看到如此年轻的哈里森·福特出现时,还是很惊艳的,直接大特写都毫无破绽,毛孔都能清晰可见,就算我在知道这是CG特效还原年轻状态时,还是惊叹这项返老还童技术的强大。
但帅不过5分钟,随着剧情的推入,或许我太注意这变年轻的脸庞,于是在经过长时间观察后,还是能看得出有恐怖谷效应的。
我先声明让哈里森·福特变年轻这个特效,在如今电影工业上已经做得很牛X了,但在有着大量动作戏注入的时候,还是能看到年轻的印第脸上,少了更多真实演出的自然,比如没法做出更挣扎和扭曲的表情,还有就是年轻的印第眼神中没有了光,有些木讷。
越到后面,就越觉得自己是在看一个渲染十分顶级的游戏过场片段。
所以在惊讶今天电影工业已经能让老演员在大银幕永葆青春的同时,我也惊艳我们人的眼睛,还是比现代特效更为敏感,即使做到如此完美,依然骗不过人眼,能看出真实演员和特效演员的微妙区别。
影片的开场和设定其实都很不错,安提基特拉机械被印第获得后,虽然只有一半,之后被他藏了起来,就这么过了十多年,当年在大学上课吸引无数的印第,风光不再,儿子参军牺牲,导致印第和玛丽安闹离婚,生活上也无法重拾信心,印第年轻时和老年状态的对比,让人唏嘘。
你知道让我先想到了什么吗,是《金刚狼3》这部电影,同样表达的是英雄迟暮,力不从心但又不得不奋起面对。
而巧合的是,《金刚狼3》的导演正好和《夺宝奇兵5》是同一人詹姆斯·曼高德。
这里有人会说,难道又要效仿《金刚狼3》去套用到《夺宝奇兵5》吗,哥们如果真的是这样,我觉得会比现在要好很多。
其实影片中的印第,从始至终都有给我们这样的状态,时代变了,英雄迟暮,但印第依然有一颗拥有冒险探索的雄心,但事与愿违。
然而这些都在前面第一幕构建好之后,等到女主出现,整部影片开始进入了闹剧式的方向失控前行。
当年印第抢到命运转盘时,还有一位对转盘痴迷的考古学家,他有一个女儿海伦娜,长大后贪恋钱财,一心想要得到转盘,而另一边NC军官想利用转盘时间穿越,回到希特勒时期,逆转战局,还有美国CIA也想参与进来。
就这样几方势力,围绕着这半个转盘进行抢夺,而转盘要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找到遗失的另外半个转盘,两者合体,才能计算出时间裂缝,进行时空穿越。
影片从女主海伦娜出现开始,就产生出严重的问题,女主不讨喜是一方面,动机混乱更是一场灾难。
海伦娜几经辗转找到印第,想方设法让印第把藏好的半个转盘拿出来,海伦娜抢走以后你知道她要干嘛吗。
她要把转盘拿去地下市场拍卖,只因她爱钱...well,你以为能拍出个几百上千万吗,并没有,区区只有十几万美元,虽然在1969年十几W也很多了,但这样的设定是为了什么呢?
海伦娜此前经历了什么,让她甚至把自己贱卖给一个土财主联姻,然后又是各种捣鼓捞钱,不惜去拿她父亲和印第拿命夺得的转盘随便拍卖,这些影片都没给出合理的解释。
不解释也就算了,就当海伦娜真的爱钱,但经过和印第打配合和敌人交手后,海伦娜又莫名其妙把捞钱抛在脑后,和印第一起去找寻另一半转盘,以此来避免世界被颠覆。
我还以为,这里面是不是存在着海伦娜人设的反转,其实她想钱想疯的背后,有一个令人触动的故事,比如利用时间穿越回到过去,弥补或挽救什么,和父亲有关等等。
但这一切似乎没有任何交代,整部电影海伦娜人设和动机都像是一个谜团,海伦娜和身边的小跟班,就像是为了填补印第年迈无法支撑整部动作戏份而找来的工具角色。
然后海伦娜对于印第人设的衬托,起到的作用也微乎其微,同样是《金刚狼3》,影片里小女主X23和罗根相依为命,罗根的角色弧线在小女主作用下得到完成清晰的呈现。
其实《夺宝奇兵5》也是想要借用这样的结构,但海伦娜这角色本身的塑造就很欠缺,自然也谈不上去烘托和映衬主角印第的角色塑造了。
唯一稍微让人有代入和触动的,就是借着海伦娜之口,问印第如果他用转盘回到过去,最想回到什么时候。
印第的回答,并没有说出想回到自己最雄起之时,而是想回到儿子参军前一刻进行劝阻,因为儿子的死,让玛丽安和他陷入了人生无尽的悲痛中。
但这样蜻蜓点水的微弱共鸣时刻,很快转瞬即逝,印第和海伦娜又被剧情推着到了下一场莫名其妙的动作戏份。
聊到影片的动作戏份,也真的能感受到哈里森·福特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少镜头明显的看到用了替身,所以只能用远景,特效,或者剪辑去做处理优化,但这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动作设计的流畅性。
而且遗憾又或者说没办法的是,詹姆斯·曼高德毕竟不是斯皮尔伯格,所以影片能看出这些动作戏和探险旅程,都在想着极力回到夺宝奇兵系列的标准公式里,但呈现的结果却让人已找不回当年的老派魅力。
坦白讲此前的四部《夺宝奇兵》,除了第三部外,其他的剧情其实也一般般,但靠着斯皮尔伯格行云流水的镜头语言,还有趣味性甚至冰箱躲核弹的名场面,还是让人印象深刻,但第五部看完后,走出影院你回想起来,留在你脑子里的是什么,似乎并没有让人能记住的高光时刻。
我原本看完影片的第一幕后,是充满期待想要看到年迈的印第,如何给我们继续制造惊喜,或者回味一波当年复古动作的加持,圆满为这个系列落下帷幕,但可惜的是中间的剧情上的敷衍,让影片在故事的基底就已经吹弹可破,从而让情感无法很强带入共情。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拉回一些,前面我提到,如果你是夺宝奇兵系列的老粉,你可以把我评价的都看成是一种惋惜的无奈。
无奈哈里森·福特真的老了,无奈这部只是精致化的模仿,时代变了,真正的印第安纳琼斯,停留在了他曾经最辉煌的时刻。
我很喜欢影片最后一幕的处理,一行人通过时空裂缝,居然穿越回到了阿基米德的时代,印第作为考古学家和冒险家,他在那一刻见证和活在了历史中,而正好面对他一团糟的老年生涯一眼望到头,让自己留在历史里,或许是他最好的归宿。
这样的剧情编排我有被触动到,有那么一刻,我真的希望看到印第最终留下来,然后他自己出现在博物馆的某个考古石碑中,那这样会不会更有趣呢。
不管怎样,再会了,印第安纳琼斯,感谢你曾经让我们见证了光怪陆离的神秘奇观,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生充满着冒险和遗憾,时间见证了每个人的起起落落,落日余晖中,时代变了印第,但终究你还是我们心目中的那位印第安纳琼斯。
好!
《夺宝奇兵5:命运转盘》今天就先聊到这,希望这期个人见解的点评对你看片有帮助,也希望大伙伴们在评论区留言与我分享你的观感!
时代错位的老英雄,曼高德是不是可以来个过气男人三部曲了。前面都还是中规中矩的印地元素再现(除了惊艳的骑劫地下铁),曼高德的动作调度能力跟历史级的老斯皮终归有着档差,但最后高潮戏的想象力让我折服,顺带连结尾戏都多少打动了我,毕竟我是真喜欢那对曾经的年轻cp
本来真的觉得一般,但是在IJ试图留在古希腊那段还是深深的感动:#beingme
2.8 透见浅薄娱乐商业电影自身,一开始便不太掩饰将冒险布景化。并不将历史看作多么深不可测,历史可以被反复想象为安全又模式化的梦,并不存在真正的未知惊惧,那些反复的转折流程如庸常熟练醒来还能续上的梦,不再具有可信的细节。擦去命运罗盘上的灰尘,露出了米老鼠的耳朵,观众在迪士尼统领的体系下,已经太熟悉如何回到过去,回到的过去也根本不是历史,而是又一个千篇一律的平行时空,而当下的娱乐大片,就是量产化平行时空。
又炒老系列以为自己不会喜欢。但还是被raider’s march音乐振奋到了。喜欢纳粹作为反派的纯粹感,喜欢Helena。但是【剧透】(结局交待不合理)?另外现在电影都太长了。
【3】至少没做错什么,而且整体质感还挺复古,虽然只是个特征,但在我这里可以算优点了。
首映仪式感满满,但电影本身并不出彩,意料之中的好莱坞模版式寻宝动作片。反派腔调很足,毕竟是汉尼拔叔叔。
Indiana isn't from Indiana State and he didn't went to school with Wright Brothers... 好冷的笑话,全片都缺乏好的设计,没有喜剧冒险动作片的灵气。可能对多数老影迷观众就是去听个响,classic BGM from Maestreo John Williams!影片外景在英格兰,苏格兰,西西里等地方完成。
到处充斥着不属于这个系列的动作戏,把每一幕都拖得好长。菲比和福伯两个人对不上电波不在一个频道,角色间没有化学反应完全垮台,远没有独行侠和雄鸡那样深入人心。我要看的是遗迹探险和80年代的探索精神,不是速激式的场面堆砌和照猫画虎式的生硬情怀。麦叔又双叒叕演了个没用、无聊、废物至极的脸谱化反派。该躺在功劳簿上被人瞻仰的老古董,就躺在那得了,非要拉出来把最后一点颜面消耗殆尽。
这个电影有一股精致的赝品感……所有元素都找来当年的班底,但时代已经改变了……
剧情太儿戏了,好像打游戏调到了最简单模式……
剧本只是写得平庸 和前四部比起来 影像调度上的毫无乐趣才是致命问题
美国的大厂也能拍出“抗日神剧”般的片子我是着实没有想到的。
高于预期,但也不是我的预期,以前看夺宝奇兵看的是机关设计,这部大概看的又是一个老态龙钟的唏嘘了。一些经典老电影梗倒是蛮可爱的。
老
昨天熬了一大半 熬不下去 今天再试试。情怀不能当饭吃啊
很少看电影睡着的…两星都给菲编蛤~
前30分钟福伯梦回80年代,仿佛在看前三部的夺宝奇兵,冲这也值了!片头派拉蒙的标志不再,替代的是卢卡斯影业,迪士尼能把这样的冒险故事拍成回到未来+迷失,我也是服了!英雄迟暮,菲比沃勒布里奇很好,但是故人之女海伦娜的接班还是欠说服力,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惊喜出演,结尾阿基米德的现身或许是另一种历史的圆梦,然而终局还是让人无奈,儿子不幸早逝,与凯伦阿兰的再续前缘,片尾约翰威廉姆斯经典又让人熟悉的配乐,Helena's Theme(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and New York,1969,终是让人不免无奈与感伤,宛如宿命一般,抑或是琼斯博士的绝响。
还可以,充满了上世纪动作片的风味
3.5。曼高德的活还是可以的,虽然没有太多出彩之处,几场重头动作戏至少都不算难看,第三幕更是让当年Rise of Nations里因为时代演进速度不同才会出现战斗场面在大银幕上出现,狠狠地满足了我的私人趣味。但文本上把过去的英雄强行变得颓废来给新人铺路的套路,卢卡斯影业在星战对卢克这么干了一遍之后又故技重施,实在是没意思:看看人家《壮志凌云2》是怎么处理好新老英雄关系的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8旬福特老爷子再战大银幕,泪目告别印第安纳·琼斯。虽然影片在种种自嘲和迹象中显示出了琼斯博士与20世纪末期新时代浪潮下的世界格格不入,但现实中哈里森福特再一次用印第安纳·琼斯向这个时代证明,经典将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