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露西!
Oh Lucy!,喔!露西(台),嗨,露西!,露西
导演:平柳敦子
主演:寺岛忍,乔什·哈奈特,南果步,役所广司,忽那汐里,梅根·莫拉莉,蕾可·艾尔丝沃斯,井上肇,卡尔文·C·温布什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美国语言:英语,日语年份:2017
简介:影片根据同名短片改编,寺岛忍扮演一位不再年轻、孤独、爱抽烟的东京职业女性节子,为了改变现状,在侄女美花的建议之下,报名了一个英文课程。来自美国的英文老师约翰让节子戴上金色的假发,为她取了英文名字露西。节子变身露西后,性格更加开朗,并渐渐爱上了约翰。一天,约翰突然失踪。节子得知约翰和美花在谈恋爱并且私奔到加州后,决..详细 >
美国那段的剧情太生硬了,日本的部分尤其首尾站台上的呼应有些触动,现代高压社会里的普通人都活得好艰难啊。
似乎每一个地方都是围城,东京也好,LA也好,没有天堂。似乎每一种选择最终都是dead end,投身职场也好,奉献给家庭也好。lucy得到她要的嘛?大部分。她想要刺激,不一样的体验,和John的亲密接触,这些她都有了,但就在那短短几分钟的亲密接触的,lucy也完全就是个泄欲工具,而在整个数日追求爱情的旅途上,她也完全卑微到极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她什么都没能得到。每个人此时此刻都有不同的人生困境,但不再年轻的女性似乎举步维艰,就算身上有优点,也会被当成缺点,所做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是愚蠢的。所以,由此可见,只有无脑相信自己做什么决定都是无比正确时,才能有勇气走下去
原来不止国产片里出现美国线会奇怪,这里的也是相当不自然,结尾回到日本线就相当流畅
整体观感跟预期不太一样,电影虽然只截取了每个人物生活的一小部分,但不管东方西方,人人都是生活的傀儡这个道理似乎是相似的。
教英语的和牛郎也没啥两样 文化输出基本靠脸(后面的fatasme) 后面那么狗血太尴尬了
去年电影节没赶上场的一部片子,前半段的感情刻画比较细腻…孤独自私的中女远渡重洋寻找自我失败,最终还失业自杀,非常现实的作品,仿佛看到自己的结局…不过我不是寺岛忍,也遇不到役所广司在茫茫人海中给一个温存的拥抱…
日本的,人类的。
把四五十岁独身女性的生活描述的如此晚景凄凉,怕了怕了。
真的好多刻板印象在博笑料 日本人喜欢讲述都市人通勤日常生活的惨白和孤独 就 看到过太多了 真的打动人心的细节很少
有时候真的很烦电影常常把缺爱的人塑造得奇怪。爱真的很重要,自己也能爱自己,只是太少有人做到,我们总是觉得爱来自他人,爱始于自己,如果我们不爱自己又如何能体会到他人的爱呢!压抑的日本社会,细小的温暖会被错当成爱。改变身份,卸下面具,才敢做真实的自己!抛开爱的主题,剧情真是平静中带着疯感!好drama,感觉主人公下一秒就要奔溃!
影片想探讨的大议题还是日本严肃拘谨的文化氛围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在片中出现了四次自杀事件,但导演在颓丧中还加入了一些喜剧元素,像是第一次外语课就很好地传递了这种略带尴尬的幽默,也突显了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美国的段落可能剧情发展比较离奇些,所以没有在日本的段落好,当然最好的还是露西这个人物本身,一个孑然一身的女性just want a hug,这么强烈的对爱的渴望甚至有点带有病态的偏执,这么细腻的情感描绘被寺岛忍诠释得淋漓尽致。
命名是存在的前提。站在海德格尔眼界下的观众不难发现,将女主角命名为《露西》的正是那个从无数甜食中突然蹦出来的大汉堡,然而无以伦比的热量可以迅速占据丢失味觉的嘴却难以填补她日渐虚空了的世界。这部悲喜剧在东西方历史而非文化关系里精准地捕捉到了现代人深陷于现实与愿景双重困境当中分裂(无家可归)的状态,它之所以能对美国梦乃至所有人造梦境提出一针见血的批判在于平柳墩子从极细腻的日常里洞见了其真正本质:单一语境下语言的统一化。因此我们在由家庭伦理转向公路旅行的后半部分跟随着那些此起彼伏的迎接、尴尬逐渐接近最终的幻灭和凄凉。所幸海德格尔又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真是站在东方和西方人眼睛里看事情咯,日本妈妈还是最敬佩的人群,有家长里短的啰嗦有洋派的动力,失足少女拜在阿姨魄力之下,阿姨觉得未来还是有,但是少女不觉得了
结尾处大叔对节子说:森和Tom完全不是一个人。||片尾曲非常好听,叫《Here with Me》
看到电影标签上有个「黑色幽默」黑色幽默=绞刑架上的快乐.
寺岛忍绝了
乔什哈奈特哼着艾薇儿倒是挺对。过时过气的尬聊冷幽默,与开头定下的沉重基调完全两码事,最后想回来扣题也是强行,寺岛忍一辈子演一种人设也是不容易
少给一星怕骄傲
寺岛忍演活了一个有精神疾病的中年女性 可惜了配戏的还有南果步和役所广司
(3.5) 演得真好。好爱役所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