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的味道
清风的味道,Breeze,Brisa fresca
导演:杨堃
主演:陈长海,陈勇,李杨,余燕丽,刘丽华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云南保山方言年份:2018
简介:年近七十的玉兆(陈长海 饰)已离开家乡云南保山三十多年,现在帮儿子小明(王理阳 饰)一家做晚饭和接送小孙子鹏鹏(韩再钊 饰)上下学已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玉兆由于习惯于在儿子面前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一直活的很孤单,时常想着离开城市重回故乡生活。恰逢侄孙女云云(杨榕 饰)结婚,玉兆借这个契机、抛下一切踏上了寻找他..详细 >
孩子被教育要把碗端起来吃饭,老人被教育不能黄昏恋。人们总在被教育要有该有的样子,老人的样子是在城市繁忙的车流中接送孙子上下学,而不是回故乡的小镇在湖上与女人泛舟。老人的讣告终于变成了一则消息,如同广播里充斥的新闻迟早会翻新。人们继续抢红包放烟花,那消息仿佛太遥远,已经不值得关心。
今天去越界看的点映,迟到了几分钟,坐在最后一排,没看到开头很可惜。看的过程有点难受,但是没想过放弃走掉,总之看的过程并不享受,只是淡淡的做一个旁观者。看完之后觉得人生很荒谬,电影里是如此,现实亦是如此。主角最后死去,亲戚们也只是讨论了几句就继续各自玩各自的,有一点戏剧性,可是现实不也是如此?看上去真是荒谬,可却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情绪很微妙,难以把握,一下子就流落,回过神来的时候,就结束了。一直以来比较喜欢生活气息重的电影,从侯孝贤到贾樟柯,这个电影有那么一点点味道了,但是却不够,没有回味无穷,有的只是淡淡的情绪。还蛮期待导演新片,希望下次可以更有审美的愉悦感。
看了短评就有种不祥的预感,点开正片果不其然,又是类似《不虚此行》的鬼东西,即使叠加了云南buff也难看得要命,四十岁离开的又不是四岁离开的,怎么可能普通话讲得一点口音都没有,场景和演员是挺还原的,然而全是一股端着的样子,就不像正常人正常讲话正常做事,严重怀疑这些新人导演是被集体下降头了,真觉得会用几个固定镜头就可以冒充是枝裕和,竟然连一部给人看的东西都拍不出来。
纪录片风格。中国人情生活的情感逻辑一览无余,冷与热、亲与疏,间或其中。三十年后再相见,亲情友情爱情已难堪回首展望。导演映后说中国人轻生死重别离,有意思。
我反而很喜欢影片摄影,有代入感参与感,很为观众考虑,很有想法。而且他应该很懂我们一些人(不太融入群体活动的人)小时候在乡间那种观察的视角。最喜欢的镜头就是过年那里,镜头平移至院中一株植物,左边是不断进出的女士们,右边龙哥上楼打电话…简直就是我小时候蹲在那观察的人间。
一部描写老年人感情生活的电影,和片名《清风的味道》一样,娓娓道来,导演善于捕捉日常大家庭生活的细节,从接待外地回来的堂表亲长辈,以及媳妇对远亲长住的微词,拿到小明红包时明客气实在意的对话,感觉充满生活的烟火气。感谢导演整部影片对老年人的关注,他们也曾经叱咤风云,最后都是落寞随清风而逝。
剧作是灾难,全片有一个人物立住吗!
非常值得观看的家庭题材,那种平淡如水的生活,竟然可以这么真实,这应该是今年看过的最好的家庭题材电影。
克制,精准,不说教,很好!
《清風的味道》,演員、置景、鏡頭語言等方面還是有些許初出茅廬的學生作品的感覺。另外,主人公重回自己的家鄉雲南卻不說雲南話似乎是不太妥的。
我们所伤怀的,不是当下的无所适从,而是那曾经分外熟悉的欢笑和欢愉当中没有我。
【2.5】
有惊喜!
导演在探究自己年老时心灵的归属。年轻时候的老家和现在待的北京,都没有家的感觉,那家乡到底是哪里?其实需要住久一些一个地方,至少20-30年。得知剧中男主角和剧情一样,杀青都没看到,脑梗塞走了,戏里戏外,真实的有点难过。
后劲蛮大
如果不在影院看就喜欢不上的电影
讲述一个在北京带孙子的云南老人回老家寻找旧日回忆的故事,电影拍得非常平淡,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很多场景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留白非常多,对观众的专注力要求很高,不认真看就理不清其中的逻辑。不过,虽然平淡,但很真实,小镇上的流言蜚语,亲戚间的嫌隙,父母和孩子间的冷淡漠视,就像中国的每一个小镇一样,很让人窒息。不过,虽然真实,但观感不怎么好,很无聊很压抑,这样的真实让人很难受,不是不愿承认现实,而是觉得现实也不全是如此吧。文艺片总是在梦幻的浪漫和赤裸的真实两个极端之间徘徊。
几乎全片固定镜头,平淡的对话,特别寡淡,人物因为不是专业演员,所以很少特写,人物刻画不鲜明,无记忆点,很尴尬的对话,看得出导演在摄影上有追求画面的对称美观,还是很不错,但是每个场景镜头时间过长,难以咀嚼,剧情过分拖沓,但因为是处女做,我认为还是有多多努力吧,文艺片还是要做好与观众之间的联系互动,不然难以观看。
一个电影合不合胃口,看前几个场景就够了。这部像坏掉的雨伞,撑不起来,大雨砸下,够狼狈。
到中场撤了,干点啥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