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顶峰娱乐和狮门影业联合出品的,一部原创世界观的巫师题材奇幻动作片。
其实说实话,从故事中中透露出来的各种对巫师世界的神奇想象力,还有很有意思的人物性格塑造,具有个性的场景,其实很庞大细致而又自洽的世界观,加上不错的特效设计。
该有的气氛也都有,该交代的也都交代了。
为什么最后拍成了这样子的片呢?
一般从影院出来,都会说故事不好。
就连芝加哥太阳时报也是从编剧开始批评的:影片的编剧搞出的剧本,简直是混乱、愚蠢,充斥着陈词滥调……(后面再批导演)是啊真是应了那句话,片子不好就说剧本差,片子好就是导演的功劳。
真的是这样吗?
是,也不是。
只能说不完全是。
这有一个好故事的胚子,但是需要一个好导演稍微做一点点关键性改编。
这个故事信息量很大,我们看看有哪些信息需要展现:1世界观层面,魔法,女巫,猎人,梦行者,梦境,记忆,永生,女巫之王等等,这些需要可信。
2组织层面:多兰和猎人,圣斧会和巫师协会,监狱,永生者,美容院。
这些势力关系需要交代清楚。
3个人层面:女主、前后代多兰、卖东西的,烂巫师,厉害男巫,妻女,女主女友都需要交代清楚,此外他们和主角的关系可能还会转变。
整个故事的信息量,如果要完全计算一下的话,大概和黑客帝国差不多。
所以我们看看黑客帝国是怎么处理的吧?
一是合并人物,让人物尽量典型,黑客帝国里面其实就是尼奥,墨菲斯,女主还有背叛者,坦克,还有三个电脑人。
所以如果在巫师猎人中,类比的话,那么中前期小孩子沿着糖走过去那场,显然可以删掉,为了交代世界观,把这个场景合到其他地方即可。
另外,女主的女友也可删掉,整段只起到了刻画厉害男巫的能力与狠毒的作用。
厉害男巫和菜男巫,其实也有办法合并,只是可能需要改动稍大一点了。
第二个可以考虑用更新奇的拍摄手法。
例如黑客帝国里面的子弹时间之前是没有的,但是放在剧中,特别可以呈现打斗是在虚拟世界里这个感觉。
又比如说,让角色在纯白背景,然后弹出武器库,这些都是使用拍摄手法来讲述信息的办法。
对应到这个片里面,在梦境和记忆里显然是应该用更加独特的手法来拍摄的,现在的方式太常规了,每个镜头信息量有限,又不能展现全貌,结果就导致不容易看懂。
第三个就是删片段,压缩不需要的部分,比如纯交代世界观的,纯交代性格的,尽量让一场戏多一些功能。
一场戏同时交代世界观和性格好不好?
一个镜头同时交代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好不好?
在这些方面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来这个导演的平庸。
基本上就是不犯错,但是看不出任何聪明的地方。
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至始至终没有让故事隐喻出主题来。
本来这个部分故事里面有比较好提炼的,就是关于信任和不信任,女主和后任多兰一正一反,又或者是牺牲,就是抱着牺牲自己的心 ,才能战胜邪恶这样的。
但是导演也不知道是天然呆,还是把故事讲完就已经耗尽了全部的力量,到故事高潮的时候,看不出来他要选择任何一个主题,结果就在一阵打斗中,Boss被干掉,然后感觉天下就太平了。
当然在这点上,编剧也脱不了责任。
很多人认为这是反派塑造有问题,其实是主题有问题。
人物性格塑造上导演也是有问题,一个活了几百年的人,竟然没有对这个世界的冷漠,反而处处耍帅,显得非常希望别人注意到他,见到一个普通的姑娘做了点普通的事情 就搂搂抱抱。
当然在这点上,表演也脱不了责任啊。
尤其是这主演是权力比导演还大的制片人……看这个片子我不由自主的想到松尾衡。
如果谷口悟朗来拍革命机,一定不会是这个样子。
大河内一楼当然也就不会被骂了。
所以, 你们别老骂编剧,虽然这编剧上也是有很大问题。
但是,这个故事的胚子不错,如果是一个优秀的导演,很可能拍成一个好片。
只是这个平庸的导演终于把这个难拍的作品,弄成了一部算不上肾上腺片的肾上腺片。
单看片名,很容易让人想到烂片。
此类的北美电影,却能给出很多与国内不同的架构世界观的经验。
本片的故事情节虽然算不上出奇出彩,可是电影里呈现出来给观众的世界,却大有氛围,小有细节,均严谨且魅力十足。
色调上也都充分暗示着巫师这一邪恶而神秘之物种的存在。
细节上,巫术都用了魔法阵来做前奏,而且每个魔法阵都有很明确的不同,大大增加了紧张感和节奏变化。
女主角的梦行者身份则是在职业上进行的设定。
这个职业能力在后期的故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将世界观与故事结合在了一起。
这片,还值得一看。
当初在影院看到电影海报,范儿爷的装束像极了著名游戏《巫师3》中的杰洛特。
由于之前给游戏杂志做过关于游戏改编电影的专题,《巫师3》大热之时还给游戏网站做过专门的《巫师3》专栏,加上早就在游戏中拜倒在杰洛特的疤痕、长剑和皮裤之下,看到这样的名字和海报还是忍不住期待了一下。
作为自己独特的观影小洁癖,一般在观影之前不会去搜集太多关于电影的资料。
除了面对某些电影铺天盖地的微博宣传或是微信软文推广,毕竟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时候人们都被迫接受着无数的碎片信息。
然而对比来看,《最后的巫师猎人》并没有采用铺天盖地的宣传方式,好在这样保住了我小心灵中的那一丢丢期待。
否则这样的片子除了范儿爷能作为噱头来吸引票房,还是非常容易被错过的。
看完片子,我只想大呼一句万万没想到,万星人们看到这一定忍不住想跟着哼一句世界真奇妙吧。
(哈哈,你中招了,奸笑脸。
)不过说来电影也很奇妙。
片中虽然与《巫师》游戏有诸多相似元素,比如装扮,比如女巫形象,比如片中不断提到以及男主使用的药粉之外,真是和游戏半点关系都没有。
整个片子贯穿了无数老梗,就像片中活了八百多年的男主一样老。
先说说男主活了八百多年这件事。
早在《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中就用过了。
如果说这个电影不算那么大众,当看到范儿爷这个中年大叔对着一个外表看起来比他大好多的老年人叫“kid”的时候,突然出现了都教授对着他的好友叫年轻人的既视感。
除了和都敏俊西这个小鲜肉比,范儿爷俨然是个中年大叔,可是还是忍不住会串戏到《来自星星的你》。
串来串去就会开始YY这个电影中到底会不会出现像千颂伊这样的暴力女友。
索性编剧还残存了一丝理智,毕竟像范儿爷这样的肌肉男,铁汉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想要再找个暴力女友即使铁汉再柔情画风也是会有一些不符的。
于是就出现了范儿爷在无数电影中所用的配搭那样的女孩子。
虽然起初看起来有些小太妹,预想两人也不太可能在一起。
然后范儿爷酷炫拽屌的说“我谁也不相信”。
万万没想到,奇幻电影中也是有霸道总裁的身影啊。
最后在妹子的死缠烂打和利用自己如精灵般的能力还是赢得了男神的心。
话说感情戏真是少之又少,也没什么可八。
再说故事主线剧情,也是明明看着不是傻白甜的英雄主角却被周围所有人欺骗,最后因为最亲密的好友出状况发现真相,奋起反击的故事,最后当然是功成身就,从此脱离背叛自己的组织,带上男友,女友自由飞翔。
片中反派的戏份实在是太少了,从头到尾都是俨然正气,导致矛盾冲突不够激烈。
也许是导演想从老套中找回一丝新意,或是在坚硬黑暗中找到一丝温暖小清新,片中反复出现梦境,而梦境的开始总是阳光下打着光晕的画面。
如果是自己在家快进看片儿一不小心直接跳到这一幕,会不自觉地以为是某个小清新的美拍视频。
还有一层一层的梦境,难道最近《盗梦空间》在圈儿里放出了要拍续集的消息?
近期这样的梗真是反复被用,同档期的《神探夏洛克》与该片不谋而合,真的不想看两次让人头晕的场面。
不过好在《最后的巫师猎人》整个故事架构要比夏洛克有逻辑也清晰许多。
片尾导演大概还是没有抵挡住范儿爷的《速7》魔法,补了一个飙车急转镜头,唉,又串戏了。
老归老,片子整个大杂烩在一起还算有些看头。
打斗场面、惊险镜头力度不够十足却也可圈可点。
最后说一句,范儿爷这样的肌肉猛男、中年大叔就安安静静的冷面就好,像傻白甜少年一样对着镜头傻笑还是算了吧,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图片1>15号,范·迪塞尔主演的《最后的巫师猎人》即将登上中国大银幕。
创造了《速度与激情7》在中国的票房奇迹之后,范帅重返中国市场,这一地他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巫师猎人团队的“题目李德”,整个影片是暗调子,很像是N年前刀锋战士的调调。
范帅这次被女巫诅咒获得不死之身(领袖难道都爱追求不朽之身吗?
),要面对的敌人是女巫,几番搏斗,最终取得胜利是必须的。
但是,中国广大女速激迷们有福了,因为范帅又一次要向全体女性展示他那性感大肌肉块儿。
还是重点说说主演范帅吧。
他这个人倒是很有意思,他是自觉有才华的人,所以一般的导演根本驯服不了他,经常听到他和导演搞不到一块儿。
他出生于纽约,由非洲裔的继父养大,因为父亲是一个剧院经理和演员。
小时候他淘气,去剧院搞破坏,被逮住罚在剧院里看剧本,学表演。
耳濡目染成为一个演员,本来应该顺利走上演员道路,却很不顺利,结果还是天生的大肌肉块做保镖工作。
随后,他母亲送他一本低成本电影拍摄指南的书,在母亲鼓励下,他开始自己拍电影,准备靠才华吃饭。
1995年,他自编自导自演自己当制片人,做了一部低成本电影短片《千面人》(Multi-facial),但是这部电影却没有让他吃上电影饭,因为没怎么赚钱。
像中国的年轻导演一样,他把这部电影送到了电影节,获得了另一意外结果,被一向善于发掘新人的斯皮尔伯格看中,1999年他又做了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长片《迷失》,小赚一笔,但最最主要让他走上星途的还是斯大叔的《拯救大兵瑞恩》,他扮演士兵阿德里安·卡帕佐一角一下子名声大震。
接着,迪塞尔出演了科幻片《星际传奇》,之后星途一路顺利,到出演《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接着迅速跃升好莱坞的一线,在中国现在也是家喻户晓了,最终,范迪塞尔还是靠肌肉块儿(当然演技也不那么差,但多少有点像当年的刘德华,以耍帅为主)吃上了饭,而且,成为巨星。
范帅从来没有见过生父,所以性格上有些不爱向外界透露家庭的倾向,搞得很长一段时间神神秘秘,这个倒很像他在巫师猎人里的角色。
观影建议:此片比较惊悚、暗黑,不建议带16岁以下小孩子观看。
感觉这主演不应该是尼古拉斯.凯奇来演更好么,沧桑魔幻<图片1>
说句实在话,别看这部电影在国外的风评一般,但个人还是比较期待,因为小弟对西方恶魔学、神秘传说这类作品是非常偏爱的,《最后的巫师猎人》是西方巫师为蓝本,并在片中塑造了一个类似独行侠般的主角,这个故事模式同样是俺喜欢的类型,比如《地狱神探》、《再生侠》、《范海辛》、《地狱男爵》等作品,都是在西方恶魔或传说体系之下,诞生的具有强大魅力的角色,是小弟比较中意的角色定位。
在此前提之下,也汇成了对《最后的巫师猎人》的期待。
而随着该片在国内的公映,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部电影是否值得推荐。
巫师、法师和女巫在西方的魔法体系中,巫师一直以来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提起巫师,很多人联系到女巫,其实是有点片面。
巫师英文名wizard或Sorcerer,其实就是施魔法的人的通称,其出现非常早,都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大自然和恐怖现象不甚了解的情况下诞生的职业。
巫师古代多为人祈福或祭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巫师这个称谓也渐渐的随着巫术派系的分化被其他称谓所替代,比如中国古代源自道教的观星师——钦天监,西方德鲁伊教派的萨满,吉普赛文化中的占星师,埃及文化中的祭司等等,其实他们笼统的都可以称为巫师。
在如今,随着奇幻作品的兴盛,又出现了非常流行的魔法师或法师,其实本质也是一样的,都是源自各自文化特定的产物,与老祖先巫师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法师就是单纯使用魔法,而巫师不仅仅会使用魔法,更会包括诅咒、祭祀等等多种技能),但都是一脉相承的。
总而言之,对于不太熟悉西方魔法体系的东方观众来说,会对本片产生差异化的理解,但《最后的巫师猎人》的英文名确确实实是The Last Witch Hunter,Witch特指女巫。
女巫特指那些使用黑魔法的女性巫师,是贬义词。
但在电影中,女巫大多只是作为最终BOSS出现,电影里其实塑造了一整套巫师体系,有正义也有邪恶之分,只是没有充分展开(据说本片要拍摄三部曲,不知道首部北美票房不佳能否令该片接着拍下去,以便可以将世界观构架更大一些)。
因此这部电影中文译名假如翻译成《最后的法师猎人》没准会更受关注,毕竟如今RPG游戏这么火,法师的知名度要比巫师高很多。
超自然原创世界观模板作为如今少有的原创世界观作品,本片没有任何原著或漫画IP作为支持,电影塑造了一个别出心裁的世界观,片中塑造了一个存在于世界阴暗面、不为人知的超自然巫师世界。
法力无边的巫师与人类签订停战协议,并遁身于当代世界和人类社会中,为了维护这个平衡体系,出现一个类似于人类与巫师之间的国际警察的机构的组织叫做圣斧会,用于保护巫师正当权利,惩罚邪恶巫师。
电影的故事如其他动作的模式相仿,从几起神秘犯罪事件作为开篇,一点一点循序渐进的牵扯出幕后的阴谋一个超强的BOSS准备复活征服世界。
这个设定有些眼熟,没错,正是《黑衣人》,本片只不过将外星人换成了巫师,圣斧会相当于黑超特警组织,而故事模式也与后者类似,其实西方不少涉及到神秘学或虚构人类社会与超自然力量共存中的作品中大多都是这类故事,比如《地狱男爵》《地狱神探》《黑夜传说》等等,故事模式都很类似。
因此而言,《最后的巫师猎人》这个故事并不新鲜,但属于一个“好瓶子”,正因为这个模式经典,才会源源不断的装入“新酒”。
且经历了这么多次的演练,故事体系对于好莱坞电影人来说也是轻车熟路,所以该片的故事俗套但讲的顺风顺水,毫不拖沓。
魅影奇侠类角色设定而且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各自都具备了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主角,用主角与众不同的特质来撑起整个世界观和故事构架,比如《黑衣人》中的嬉皮笑脸不守规矩的J,《地狱神探》中的颓废英雄康斯坦丁,《地狱男爵》里满嘴俏皮话随时会变成恶魔的地狱神探,本片也是如此,范·迪塞尔饰演的巫师猎人,一个存活了800多年的“老不死”。
该角色的魅力在于哪里呢?
并不是他永生不死,像金刚狼那样可以无线自愈,而是角色定位与演员自身形象定位之间的差异感。
众所周知,范·迪塞尔贵为动作片大咖,一身腱子肉,典型的硬汉形象。
但在片中这位却是个优柔寡断、立场不坚定的人。
造成他这般田地的都在于他的心魔。
孤独的活了几个世纪,空有一身本领,史上最强大的战士,却只能目睹妻儿被杀,这个噩梦随着他不死的生涯伴随至永远,导致了其柔弱的性格,虽然战斗力爆表,但抵挡不住敌人的心理战。
这就属于角色的魅力,但问题也出在这里,电影太倚重角色的个人效应了,反倒出现了差池。
因为范·迪塞尔本身就是个动作明星,打斗才是招牌,让他演这类低沉消极的角色,不至于大材小用,反正也是没有“因材施教”,而且其本身B级片属性太重,这个戏他撑不起来。
看看《地狱神探》什么样,就知道本片与后者的差距,完全在于角色这个flag没有“竖起来”,这里面有剧作对角色刻画的问题,也要演员定位的问题,没准换个人演就不是这样了可以参考独孤求败什么样,这位就是什么样。
但个人感觉,范·迪塞尔在片中更像ACT游戏《战神》里的奎托斯,一直希望《战神》出电影版,而当下影坛范·迪塞尔也是奎托斯的最佳扮演者(个人是这么觉得),没想到在《最后的巫师猎人》中,这个模式倒是先预演了一遍。
游戏二次元奎托斯至于电影的打斗场面,不再多说,且说道游戏,电影无论特效还是艺术指导,都很有游戏风格。
包括地牢中的大怪兽,大BOSS变身之后的形象,坏巫师类似回城卷轴一般的能力,在看片的时候,脑子里一直在过,这是《巫师3》的梗、这是《暗黑破坏神》的噱头,这段特别像《战神》等等,总之非常二次元。
同时还要说到设定方面,片中在巫师世界种种设定上并没有展开,这一点是非常遗憾的。
比如片中巫师的能力属性,其中有会操作金粉巫师,明显是炼金术师;也有使用奇幻植物为能力的女巫,明显是德鲁伊;最后大BOSS也是木系女巫,还有操作天气的元素系巫师,而女主角是精神控制系,在片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正好用来让主角摆脱心魔等等。
这些设定在片中有很多地方展示,但在片中没有进一步探究,甚为可惜。
因此假如该片有续集,希望在这方面能够强化一些。
综上,个人认为《最后的巫师猎人》绝非《第七子》、《十三浪人》、《屠魔武士》等不入流的奇幻片之样,而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魔幻动作片。
推荐给那些喜欢孤胆奇侠类作品和西方神秘学文化的观众,片中有些口味比较重,在这个放寒假的时期,不太建议孩子们观看,大女巫的形象就够人喝一壶得了。
当一部电影只剩下特效的时候,那就肯定是一部烂片了。
这是我评价电影的一个标准,今天用来衡量这部《the last witch hunter》也完全可以。
个人比较喜欢玄幻类的电影的,如harry potter,the lord of the rings, hobbit,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等等。
这类的电影总能给人无尽的想象,让人畅游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中,这也是我看电影的一个原因之一。
夺人眼球的特效、光芒万丈的主人公、恢弘庞大的故事背景是这类电影共同的元素。
但是这类的电影一般是无法获得影评人特别是奥斯卡影评人的喜爱的,因为这一类的电影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剧情简单,一般来说都是正义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战胜邪恶。
但是只要具有上述的三个优点,一般就能称得上是一部好电影了。
看完电影让我们记忆最深的一般就是主角了,如harry potter中的harry,指环王中帅气逼人的精灵国王和王子、白袍巫师甘道夫更不用说加勒比海盗中的杰克船长了。
但是看完这部电影我却对男主角没有什么印象,整部剧似乎只有在最后的时候笑了一下,其余都是板着脸。
这样的人物形象刻画有些失败。
我除了知道他活了800年之外,甚至不知道他有什么NB的技能。
个人觉得这是此电影最失败的地方。
其次就故事背景,个人觉得在电影中同时安排好现代社会与魔法社会是很难的,很容易产生突兀感,有些时候也逻辑不清。
我觉得对于这种情况把我最好的就是harry potter了,魔法社会与现实社会既有冲突也有联系,而且也很自然,但是这部电影看着就很让人费解。
而且很多东西没有解释清楚啊,如恶魔猎人是怎么来的?
巫师又是怎么产生的?
最后就是剧情了,对于最后第37任多兰的反水我表示很难理解。
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对剧情产生任何的作用,而且逻辑有问题啊?
多兰拿一把枪就把一个巫师给控制住了,那还要巫师猎人干什么?
除此之外,剧中还掺了写盗墓空间的东西,男主角的妻子还孩子的出现也完全没有必要。
真的,这部电影只有特效了。
近几年来,好莱坞孜孜不倦地批量生产一部又一部奇幻片,每年总要有那么几部来刷刷脸。
可除了《指环王》、《哈利波特》、《霍比特人》等少数的比较成功之外,其他充斥在银幕上的魔幻片只有两种,一种是看了留不下什么印象,另一种就是根本不值得一看。
《最后的女巫猎人》属于前一种,因为看完这部电影,除了范·迪赛尔从《速度与激情》系列贯彻到这部影片的模式化的表演方式,我们实在记不得还有什么可以值得说道的。
美国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假想敌,好莱坞也在虚构化的影像世界中意淫出来一个个敌人,于是他们杀吸血鬼,杀狼人。
吸血鬼和狼人被杀光以后,他们终于要向女巫下手了。
《最后的女巫猎人》只是一部平庸的奇幻电影,故事虽偶有波澜,总体上却是乏善可陈;画面质感不强,缺乏一种精致;特效中规中矩,尚且合格的流水线作业。
范·迪塞尔把赛车手的言行举止照搬照抄到了女巫猎人身上,虽无太大违和感,却也没什么新鲜感。
好的演员分为两种,一种是演什么像什么,一种是演什么都像自己,范·迪赛尔属于后一种。
当然,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还是不能混淆的,范·迪塞尔演什么都像自己,也并不说明他就是个优秀的演员,至少现在只是一个优秀的电影明星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最后的女巫猎人》有湖南电广传媒的投资,再联想到去年同样是1月15日上映的《第七子:降魔之战》有中影的投资,不知道国内的影视公司为什么总是好这口,不知道是根本没有投资眼光,还是好项目人家好莱坞懒得理你,我情愿相信后者。
但不管怎样,这或许是我们唯一能够缩小和好莱坞差距的一条道路,因为我们已经开始向好莱坞输出烂片了。
其实觉得,整部戏没什么特别看点。
除了一些特效。
然后觉得故事单薄了点。
本身牧师猎人的不死之身可以做很多惊险的大场面。
却是了了无几的几个打斗场面。
女巫师恋上了男巫师猎人的戏码没啥看头。
女主角绝逼亲都不亲一下。
来来去去就几个演员。
还要来点盗梦空间。
我了个去。
建议不要去电影院看。
网上高清一抓一大把。
缺少诚意之作。
不过相比国产片还是值得回票价的。
范演啥都是那个样子没区别就不说了,可是女主真的太丑了声音又难听演技又差,看起来就是那种又没料还拽以为自己很牛的没自知之明的小喽啰,也不知道是她故意演成这样还是导演编剧要求,如果是人设如此,那我觉得导演编剧是不是有点二哈?
咋不安排个机灵点的女主,还是人设剧情就刻意如此,聪明厉害的男主总要配一个低能儿智障女主才能特别突出男主的厉害?
可是我真不喜欢真反感傻白甜低能智障类女主,颜值高的要做傻白甜还能理解,可是这女主这么丑看着都不舒服倒胃口咋还能那么低能智障呢,美貌和智慧,至少怎么也得占其一吧,又丑又蠢的要来干嘛
不死真的帅
Rose Leslie身材一级棒。脸型……很尖刻。剧本太俗套,被诅咒的圣骑带着法师术士小号下副本的故事……HD 720P 16/01/15
演员阵容很不错,只是电影综合质量太差,扑了。……扑到什么程度呢,除了2个主演,什么剧情都不记得了。
挺好看的啊
VIN DIESEL那口音我实在...不喜欢不美丽的女巫。
「You breed like rats. You put stone on top of stone and then live in your own filth. You are trespassers on our world. This is why I created the Plague.」
片方为了让范迪塞尔不再起新IP也是煞费苦心。耶哥蕊特气质真是蛮独特
分数为什么这么低?很好看啊,黑女巫和猎人的恩怨多年
飞机上看的电影: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说烂,我觉得其实还可以吧,情节比较俗套而已,而且我喜欢的演员比较多。
一家三口去电影院看的 只有我一个人坚持看完 思路开阔
好吧,看的我也挺困的,美式英雄主义,还是中文配音版本,我也是够了。
迪塞尔的声音永远是加分项。比伏地魔更弱鸡的大boss终于出现了(我都怀疑最后一场戏的时候没预算)。说好的黑魔法攻击呢!真是丢光了女巫的脸。
心塞
部分设定还不错,叙事、节奏、台词简直一团糟。
可惜看的画质略差,故事可还行
一次完美的好莱坞烂片体验,上次有这感觉的还是一坨屎的《冥界警局》吧
我就是想知道女巫的心脏最后有没有妥善的处理了?感觉好像没有,因为还有第二部!
结束的好仓促
2016.1.15
骗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