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部电影,如果去掉粗口与荤段子,还有那极具个人风格的采访实录,我很怀疑会是彭浩翔拍出来的东西。
有人说这是一部史上最纯情的三级片,要我说这部电影既不纯情也不三级,只是肥彭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阴险地将自己那点卑劣而洞悉的小观点放在以爱情为外壳的商业片中的现实主义作品。
事实证明,天才终究是天才,哪怕一直剑走偏锋,但是如果有天想开了,轻易就能获得主流市场的青睐。
借鉴,不妥私信删。
依然彭浩翔《志明与春娇》的故事源起是禁烟条例,上班族得到室外结伴抽烟。
后来为了赶在提高烟草税前买到更多香烟,主人公开车跑遍了香港各处的便利店,完全是疲于应付又乐在其中的小人物。
回看彭浩翔的一系列作品,我们能发现许多类似的共同点,《买凶拍人》里杀手行当和电影行业均不景气,《大丈夫》里夜总会结业和老婆们围追,《AV》里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自恨不比当年保钓的热血青年。
即便燃点各不相同,但这种小人物视角尤为有趣,鲜活生动。
彭浩翔一直被人视为小聪明太多,做不出大气候。
可如果你足够细心,要在时代背景上挖点东西也不是难事,彭浩翔不停地碰触禁忌和被谋杀等灰色地带。
香港的朋友感慨道,其实政府做烟草税预算案那会,许多香港市民都有关注到,许多人也确实赶着买烟囤积,最平常的就连打边炉(大家围在垃圾桶边上抽烟)的景象也是天天得见,然而就彭浩翔一人把它们记录下来了,而且还拍成了好看好玩的电影。
别人一直说胖子有颗善感的心,虽然彭浩翔痛恨别人叫他彭胖、肥彭之类,他也确实苗条了下来,然而他的善感是全方位的。
就说写专栏这回事,别人都是交差敷衍,作出情感专家的样子。
他肯定做了许多细心工作,对内地的社会新闻和网络动态有大量关注跟了解,否则无法解释香港人的行文怎么可以被内地年轻人所接受。
假设去掉禁烟条例,志明与春娇通过唱K泡吧大排档等途径认识,那电影依然是个爱情小品。
可因为这个影响到所有人的政府条例,那就加倍证明了类似的情感故事恰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很是亲切。
无论这份情感是暧昧不清还是明暗不定,有这个大前提在,那它就可以自由发挥,这也是典型的彭浩翔风格。
没有烟抽的日子和不能恋爱的孤单有何区别,如果连烟都没有了,那很多人恐怕比死了还难受。
可能碍于社会影响,彭浩翔把剩下的许多话给掐了。
毕竟抽烟是自由,但别人不喜欢抽烟更是自由,大家不要越界指责就对了。
还是很好笑说完烟就该说下电影里的段子,如果彭浩翔生长在内地,那他一定是酒桌上的九段高手,鬼点子源源不断,黄色笑话层出不穷。
《志明与春娇》有半数内容都由段子堆积所组成,直接讲来大家听的、套到主人公身上的、别人采访时讲述的,多种多样。
无论是开场的鬼笑话还是落幕时的打手枪,中间损友们的玩笑和当事人的经历完全就是段子大成,可以活学活用。
据说杜汶泽在提前观摩电影时大笑不止,想来他也是直接贡献者。
有这些段子在,那《志明与春娇》的调子就不至于有吵闹和伤感的痕迹,影片始终以一种轻快节奏在行进,好比闲时叼烟,打发时光,不紧不慢。
抽烟为何,谈恋爱为何,这种深沉的问题先一边去,交给三大节的艺术片去探讨吧,且先听几个生猛段子乐一乐再说。
彭浩翔是如此擅长发现和总结,以前就看到过他习惯剪报整理,一旦被用到片里,那么英雄不问出处。
相比荤腥味儿,许多人还是更接受“四个六”这样的小笑话,取自生活,无伤大雅。
可这么一说来,彭浩翔当真是在重复他的破事儿,把一个想法拍成了足本长片。
所以如果有人问这部电影的看点是什么,我也只能回答说,笑话,更多更妙的笑话。
片中有许多种男女关系,劈腿和被劈腿的、玩暧昧和搞网恋的,不尽相同。
彭浩翔没有让电影停留在没打成的友情炮上,他只是说男女间的火花可以做到与众不同。
大家都觉得抽烟很简单平常,男欢女爱很平常,可里面到底包含了多少故事呢。
实事求是来说,《志明与春娇》跟轰轰烈烈之类的一点都沾不上边,它就是现在都市男女的来电速配。
彼此过来人了,没什么不能讲的,只为一个好聚好散。
当然,电影只是说到了珍惜好聚,不提好散。
原汁原味的粤语也是电影的一大看点,评为三级全拜对白所赐。
要知道三级不一定非得是金瓶梅和伊波拉,三级更不是彭浩翔说了算。
开头一伙人围在一起聊天,有粤语熟溜的南亚人,有内地过去的服务员,你说彭浩翔有遗忘什么,他恰恰什么都没有遗忘,它跟宅男或者女文青躲在屋子里憋出来的故事是全然不同的,这才是真实的香港,这是借个火跟没烟抽的最大区别。
【搜狐 http://yule.sohu.com/20100617/n272857315.shtml】
老书里讲一个性急的人去吃面,还没到门口就喊:“怎么还不给我上面?
” 老板端了面来,“哗”一声全倒在桌上。
“你吃起来太慢,我还要刷碗呢!
” 急性子回家跟老婆抱怨这事儿:“真是气死我了!
” 他老婆一听这话,火速卷上行李卷。
“你都要死了,我得赶紧改嫁。
” 果然就改嫁了,没成想洞房第二天就被撵出来。
她问后夫凭什么,那男人回答:“你还有脸问我?
我白娶你了!
今儿一早也没给我生个儿子!
” 古人吐槽急性子还是很有一套的,今人就不同了。
城市里到处是行色匆匆的人,凡事一定追求更快、更快和更快。
既然其他事情都要速成,没理由感情婚姻上拖慢进度——这听起来也非常合理。
有刚满20岁的姑娘吐槽异地恋好辛苦,我们一干哥哥姐姐围坐一圈,深以为然地频频点头。
劝她要么想辄胜利会师要么做好最坏打算的话哽在喉头,几次要涌出来又咽下去……大家互相交换个眼神,心照不宣。
再见她是冬天了,街边偶遇的。
她像是已经在几个月里经历了前世今生,英姿飒爽地甩甩长头发:“分手了!
”她穿一件挺括的长大衣,用细高跟噼噼啪啪砸着脚下的冰层,动作跟着语气抑扬顿挫。
“非让我再等一年。
一年?
一年之后我都多大岁数了?
” 我额头“唰”就一层汗。
内心OS可想而知:一年后你多大?
也不过21岁吧。
当然,他究竟为什么让她等,我们不得而知;她的取舍也自有她的道理,外人不好妄加评价。
不过她的话倒是让我想起一个段子里俩人吵架,男孩负气转身走了,女孩冲着他的背影哭喊:“你走吧!
找你89年生的老女人去吧!
” 我们的时代有不少弊端,只有一点好,就是年轻人已经不再对内心的渴望和自身的短板遮遮掩掩,多了许多坦荡、潇洒和直接。
一次翻版权公司的书单,挑了几个出来,把书名发在人多的群里吼大家来谈谈第一印象。
几本书马上脱颖而出:《30岁前嫁个小小有钱人》、《三个月摆脱单身》……有人甚至已经等不及书出来,“非常想看!
书名非常吸引人!
” 想想也没什么,既然英语班的大海报上敢写“3天搞定六级单词”、“7天速成高分GRE”,为什么三个月还不够人家“脱光”?
通常来说,女性对年纪还是要敏感一点儿。
年轻姑娘会给年龄设几个“坎儿”,比如25岁,比如30岁。
再怎么说不在乎,对这个数字还是忌惮的,近乎是一种大限将至的紧迫感,与是否经济独立、事业成功、驻颜有术都没有直接关系。
事实上,在相亲这件事上,30岁往上的确不如“2字头”的选手有竞争力,男方很可能一听数字就没有了见面的热情,介绍人再怎么磨破嘴皮子也改变不了那似铁郎心。
这么说来,或许20岁姑娘对年纪的焦虑是一种睿智的未雨绸缪。
到了一定年纪还没娶妻成家的男人,压力也不见得小。
我听过不少30岁挂了零的男人吐槽说常被爹妈碎碎念,已经到了每相亲见了第一面回家就被催问“能结婚吗”、“什么时候能结婚”的地步,实在不胜其扰。
惹急了也跟父母拍桌子,“才见几次啊就结婚?!
难道你们当年刚认识就结婚了?!
”老妈妈当即双眼含泪,满脸写着“你个不孝子我生养你容易么到这个岁数不让我抱孙子就够不对了居然还吹胡子瞪眼到底是想怎样……不过妈妈原谅你只要你理解妈妈的苦心”之类千回百转的复杂表情。
大龄儿子立马自惭形秽愧悔万端,蔫儿下来忙不迭地承认错误了。
影视作品里的急性子是另一个套路,表现形式基本就是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嗖”,上床了。
观众对此早已表示毫无鸭梨,不管文艺片、商业片还是美剧、韩剧各种肥皂剧,万变不离的铁律必须是女主角吐水就一定是怀孕,吐血则必死无疑,一男一女总是在还没怎么样的时候就上了床……长此以往,没在电影开场半小时内或电视剧开播三集内上床的,反倒让人浑身不自在——怎么还没上床?!
这俩人到底要不要在一起?!
从“喜欢”到“爱”,可能是一瞬,可能是许多年,更可能永不到达。
扯着无辜的花瓣问“ta爱我?
ta不爱我?
ta爱我?
ta……”固然傻气到不可告人,却也是值得珍存的财富,因为那种怯怯的猜和怕,甜和苦,往往如奔流的岁月,一去不回,错过也就错过,越过也就越过。
性很美好,却是另一种好,酒不能替换茶,海不能取代湖。
“赶时间”这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
我们是被嵌在时间里的,赶不上,也甩不脱,时间与我们同在,也与我们平行。
电影不厌其烦讲着时光旅行的故事,每个都动人心弦,或许恰恰因为我们对她无能为力。
《志明与春娇》里,两人到了酒店,志明只是抱着春娇睡下,并没做什么。
“有些事不用一个晚上都做完,我们又不赶时间。
”虽然事后证实这只是志明不巧刚被撞到关键部位的托词,在那个当下,这句简单的话语在酒店绮丽的陈设里盘绕着,像温柔的气雾久久不散,足以打动一颗女人心。
酒店窗外是永远行色匆匆的人们,这城市灯红酒绿,有些人没爱过就老去,有些人没恨过就逃离。
浪漫的大床有过多少娇喘,此刻却只听见彼此静默的呼吸……他们真的很不赶时间,在续集《春娇与志明》里仍在乐此不疲地分分合合。
《春娇与志明》的主题曲开头这样唱: When minutes become hours When days become years … 分钟奔流不息汇聚成小时,日子与日子终会叠加为年……好在我们不赶时间。
跟急性子的故事一起读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暮年丧妻,续弦祝氏,甚少艾。
然祝以非偶,每日攒眉。
卢见而问曰:“汝得非恨我年大耶?
”曰:“非也。
”“抑或恨我官卑耶?
”曰:“非也。
”卢曰:“然则为何?
”祝曰:“不恨卢郎年纪大,不恨卢郎官职卑;只恨妾身生太晚,不见卢郎年少时。
” 如果时间真的可以任意回溯和追寻,你打算去寻找什么?
被贴上“三级”的标签,上得很少的院线,想得到好的票房,似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但是看着一部有诚意的电影被埋没,实在非吾等爱电影之人所愿。
本片目前豆瓣上评分为8.8分,精彩程度可见,或许有人质疑豆瓣上的评分只能反映小众的心声,但是我想豆瓣er基本明辨一部电影是否好看的能力还是有的,就像《2010花田喜事》不可能拿到高分是一样的道理。
故事很简单,是一个由禁烟引出的轻松爱情小品,胜在自然流畅。
在彭导的几部电影中,《志明和春娇》算是最为清新、轻松的了。
巧妙的剪接、抵死的对白,无一不带着明显的彭氏Logo。
观影期间全场掌声笑声不断,能进场、并选择了进场的观众是幸运的。
千嬅和余文乐在彭导电影中,虽谈不上脱胎换骨,也称得上相当出彩。
男女之间的相互吸引、欲拒还迎都得到生动的表现。
真心希望好片有好报,不要等到所有人都去追逐所谓的大片,才去怀念这些真诚的、清新自然的小品电影。
春娇与志明互发短信的样子 真的和身边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一样 当初的短信 内存不够了都不舍得删 而现在社会越来越发达 却少了当初的感觉 当朋友问你为什么不再找一个人的时候 其实重新适应一个人真的很累 为什么会累呢 因为我们一直在失望 曾经那么不顾一切地爱过 下个他 会有区别么 会有多大的区别 志明与春娇从邂逅相遇到相恋同床不过短短的五天 短短五天的情感战胜了五年的爱情 只能说遇到的人对了 n 55!W !
不是每部电影都值得回味从情节到配乐。
再想起《志明与春娇》只是因为一小段音乐它并不在电影原声带的那张专辑里行文至最后再提。
一个简单至极的爱情小品在港味十足的老情怀中被娓娓道来风情而不做作不要跟我声讨暧昧的种种罪状这不是此刻想要讨论的问题。
兴许恋爱原本就是一场妥协向对方 或者是对从前的自己你为他去学抽烟 哪怕自己有哮喘一转头 他却告诉你要为另一个人戒烟了。
明明春娇说这段的时候虽然是笑着的,可为什么我听得有点小难过。
也可能恋爱是被挡在窗外的风景你很清楚只有打开窗才能更好地融入和欣赏可全因害怕有凛冽的风你宁愿怯生生地躲在窗帘后静观其变“你什么是时候开始喜欢我的?
”志明问好像动情早一点的那位就必定成为输家。
他喜欢把干冰倒进马桶看烟雾都涌出来的样子她安静时会莫名对后巷里翻飞的塑料袋感兴趣他笑她为什么总把事情想那么简单她说我比你大4岁读不懂你那些“阴谋论”... ...互相将对方视为怪咖的男男女女各自对恋爱都有着自己一套独有的习惯和坚持不确定对方是否接受得了只好欲说还休 迂回低调乱码短信 曲线告白看懂了就爱意绵绵看不懂 彼此陌路总好过寂寞拥抱因为「粗 口」和「色 情话题」被列为“3级”不知彭浩翔暗地里该怎么嘲笑电影的审查制度而那些冲着“3级”将此片当作重口味电影去看的人又该惊诧原来这是一部多么纯爱的电影如果看腻了那些所谓“大片”不如体味下这场无烟不欢的小喜剧“去谈一场不赶时间的恋爱”...彭浩翔你的大脑是有多性感。
很喜欢电影里千fa背对着阳光的一个镜头紫红色的头发在光晕下很好看。
电影的音乐是又一大亮点温情慵懒而不卖弄。
《Why Couldn't Be Together Everyday》和《法兰西》是我今年遇到过的最舒服的OST“n 55lW i”是我今夏听过最好听的情话。
--开头说的那一小段音乐其实是首很老的歌虽只在电影中短暂出现 我却很喜欢偶然发现了千Fa的翻唱贴上来分享下: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3OTMxODg0.html
本片最优胜之处在于『本土化』,非常鲜明的表达了一个真实的现代HK社会,当然,只是一个侧面。
小品式的侧面,这个断片中,看见HK年轻一代的生活风格,化妆妹余春娇,白里透红的淡妆,制服,乏味的同居生活。
黑胶眼镜,潮衣潮服,性格内敛闷骚的广告人张志明。
街尾吸烟区,轻声细语但气氛热烈的粗口八卦小段子,现代快餐式了无意义的同居、爱情。
沸腾的生活中是一群故作沸腾的疲惫的人。
各种各样的人,讲着各种各样的段子,黄段子。
这种生活,无法用言语表述,看完电影,感觉就出来了,这是彭浩翔最擅长之处。
但成也在此,败也在此。
自从看过《破事儿》这篇小说集后,我觉得彭浩翔有点才尽的感觉,其后他写的文章和拍的电影,都流于浅薄的小品风格,之前我还曾想他是HK的伍迪.艾伦。
但就算有陶杰做后盾,他也仍没达到伍迪.艾伦那种纽约知识分子的幽默感和风格。
迄今为止,他最好的作品还是最初的两部《AV》《买凶派人》前者也有黄段子,但支撑情节的仍是较为深层的情感危机,而且两部电影淋漓尽致的诠释了黑色幽默的真谛。
其后的电影,就大部分都是流于浅薄的小品,尤以《破事儿》为最,他请了很多演员在电影里讲黄段子,无可非议这些人身上都有戏,也都是讲段子高手:谷德昭,张达明,杜汶泽。。。
但这终究不是电影。
对镜头语言也是种浪费。
后来他的小说也成了过分追求段子和卖弄意外的集成,看两篇还好玩,再多看就腻味了。
如果停留在此,不停的把玩这种幽默和新奇,新的也会玩旧。
年纪轻轻就给人一种驾轻就熟的才尽感。
张坚挺也比他玩的更久些呀。
我不知道其原因,但仍感惋惜。
看《破事儿》后,我常拿它和伍迪.艾伦的《性爱宝典》比较,我总是说伍迪.艾伦的幽默更加知识分子,这不是贬义,他更深沉,可以达到:『懂得看门道,不懂看热闹』的效果,《性爱宝典》我看了好几遍,每次都还能发现点儿更深入的东西,想一想才笑的笑话是好的笑话,笑过之后茫然若失或者欣然若得的笑话是极品笑话。
彭浩翔做不到,伍迪.艾伦做到了。
彭浩翔的电影继承了HK电影取悦观众的本能,丝毫也不沉闷,加上他对年轻一代新时期Hk的处处留心的观察,这部电影在如今的情况之下,也算精心认真之作了,所以,似乎又回到一个怪圈:拍不出好电影,写不出好故事,不光怪导演和作者,也怪这个时代。
不久前曾经更新了一条状态,取自林夕采访录,他说,从未热恋已相恋。
就好像他被领去你朋友的生日派对,你的手臂如藤蔓环绕在他的肩膀,你的脸颊发散出暧昧的玫瑰色香味,你的眼神专注而愉悦,望向他的一瞬间就如一台古老的胶片机“咔嚓”的快门声。
你们合唱“你的关注眼神每令我惊喜,就算一天风雨也能让我笑着避。
”你仿佛用肉眼也可以看见空气中浮动着一些叫做”爱情“的细微的颗粒。
就好像你在家无所事事顺手拿起手机查找联系人,指尖顺着键盘缓缓滑动,突兀的就停在他的名字那里。
你把信息的内容改了又改,删了又删,始终在把握你与他的距离感。
你带着一丝小小的激动和不安发送信息给他,手机此时就是你手中的玩物,被你拿起来又放下,抑或在手里转几个圈。
而他的回复,对你而言都是一字千金。
哪怕是平静的寥寥数语,也能让你的情感缓缓的吐穗扬花。
就好像你们躺在同一张大床上,你的头枕着他温柔而宽阔的臂膀,手与手的缠绵给你带来朦胧的酥麻感。
他的喉咙犹如一枚不安分的果核般上下颤动,隐隐透露着有关繁衍的蛛丝马迹。
你以为他已如沙漏般滤尽了等待的时间,他却在你耳边柔声细语道:”有些事不用再一晚内做完的。
我们又不赶时间。
“ 于是你的情愫在那一刻,如青绿色的苔藓,斑斑长满了心。
你欣喜而满足地闭上了眼睛。
只不过几天的时间,他不经思议的眼神,若有似无的举动,已经让你义无反顾的将自己燃烧。
你单纯而天真的认为,这就是爱情。
而与正牌男友纷扰纠葛的五年,早已让你觉得疲惫而烦躁。
类似于一片横陈着枯枝腐叶的沼泽,在肮脏泥泞的污迹中陡然发现夹杂着鲜艳而炽热的生命。
于是,你断然放弃了你那味同嚼蜡的曾经,毅然决然的步入你一直憧憬的另一个梦境。
你迫不及待的打电话给他,滔滔不绝,你说你想和他将电话网络转到同一家公司,这样能节省很多电话费。
电话这边的你欣喜而急迫,电话那边的他却犹豫且焦虑。
用草草编制的借口敷衍的结束了通话。
在男人们的心里:”才认识几天,便要和你用同一手机网络的女生太急进,还是小心为好。
“看到这里,我忽然觉得自己很可笑。
曾几何时,我也做过相同的傻事,对方当时的态度比起张志明,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我的愚蠢就在于,我听不出话语里面的端倪。
他的举棋不定事实上证明了前面你所有的对爱情的定义都是错误的。
事实是你难以看清你们之间的距离,对这种不可捉摸的美存在幻想。
林夕称此为暧昧。
而暧昧的情绪一旦被打开,就不知道会导向哪里,心灵的接触必定带来无穷无尽的想象,这种想象力因为充满了距离感而更加磅礴,令人畏惧。
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模糊的信手涂鸦,而是非常精确和微妙的,对于此间分寸把握,绝对是一件包含智慧的事。
要不得主动,要不得认真,更要不得动情。
”笨蛋,这种事哪可说出口的?
当然是转了网络后,不经意把电话放他面前,让他自己发现,那才感动嘛。
就算不感动,也不会反感。
”“不过男人都是这么贱的,你越对他好,他就越害怕。
”这些句子在你的心底大大砸了一个坑,记忆里幻想过无数的美好哗啦啦地向洞里填。
精心设计的未来霎时化成了灰被突如其来的北风吹到西伯利亚的某个岛屿。
然后你明白当初主动的是你,若不想放低自己的身价,保护剩余的自尊,退一步甚至是回到原地的还应该是你。
那么你们之间心与心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他说,“有时这不算是喜欢,有好感吧。
当你喜欢一个人,你会想说,还是先考虑一下吧。
但当你考虑的时候,她又不喜欢你了。
当你不喜欢她时,她又跑回来找你。
永远都是这样。
“”今天我们才认识了一个星期,我又陪你去朋友的生日酒会,又弄到你和男友分手,还一起去(酒店开房)。。。
我觉得好像快了点。
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似曾相识故人来。
当初冲动说在一起的是你,不考虑异地这么现实的因素的也是你,说忘掉过去重新开始的还是你。
现在7天之后,你和我说一切发展的太快太急,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
你觉得这样的解释合理公平么?
这种不负责任的解释足以让每一个付出真心的傻姑娘愤懑而伤心。
春娇脱口而出:”什么叫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你都成年了,自己做什么都不知的么?
“他确实不知道,他不知道被前女友背叛后的寂寞悲愤和空虚让他的情感无法宣泄处于空窗期,他不知道自己所谓的真情实意其实只是上一段感情的替代品,他不知道他的自私自利可以击碎一颗诚恳的心。
电影最后,他想他是喜欢她的。
他决定和她走下去。
可是事实上,就像志明在采访里所说,他们之间其实有距离。
一场感情故事里,如果你入戏太深,以你的真心回报他的演技,你就过于认真了。
而认真,你就输了。
入评理由:这部电影港味之纯,节奏之劲,细节之准,统统值得鼓掌。
片 名:《志明与春娇》导 演:彭浩翔主 演:杨千嬅、余文乐上映时间:2010年6月读 家:石头花园的歌女 我之所以喜欢彭浩翔的电影,扪心自问,是因为其中充斥着一种恶趣味。
进一步是cult,退一步是下流,而他则在临界点上拿捏分寸,仗着与生俱来的小聪明,走钢丝走得个不亦乐乎。
无痛、趣怪、带点混蛋劲儿,这是彭氏出品的气质。
电影里,张志明和余春娇从相识到相恋只用了七天。
如何?
港派吧?
速食吧?
很赶吧?
然而,七天其实已尽够很多事情发生。
——上帝造万物也只用了七天。
两个人是在后巷吸烟时认识。
之后有一天她觉得有点闷,于是发简讯给他,恰好他也有点寂寞,遂即时回复。
如此一来二去,也就成为情侣。
大多数恋事无非就是这样开的头:也不是太迫切,也不是太笃定,更加不是非你不可,可是既然你来了,那就恋个爱吧。
怎么说呢?
我就是中意彭浩翔这一点轻佻。
毕竟所谓刻骨铭心,都是很后来的事,而且其实,绝大部分恋情根本撑不到那个时候。
当然啦我也会为《卡萨布兰卡》里亨弗莱·鲍嘉的著名台词心折:“世界上有那么多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酒吧,而她偏偏走进了我的这一间。
”是有一些爱情如同宿命般无从逃避,不可取代,色授魂予,需以性命相拼。
为此,我们在银幕前潸然泪下,唏嘘不已,喟叹如此绝对的爱情未曾发生在自己身上。
可是,不肯让男主角说出“我喜欢你”的彭浩翔,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故事的讲述者。
蓄意绕开爱情的伟大、壮丽以及惊涛骇浪,转而聚焦平凡人的小恋爱,在其中,情动纵使来得又轻又浅,一如薯片般薄脆,却毫无疑问仍是真的。
必须承认,飞速奔跑的现代人在性解放和ONS的背后其实暗藏自卑——有梁祝生死相许的凄美故事在前,我们怎好意思惊动爱情?
而这部电影则试图论证,如果一个人肯在休息日专程跑来后巷的吸烟处跟你碰头,那已经是爱情,即使它琐碎到不值一提,即使它只有一支烟的时间。
所谓我爱你不过就是这么一回事:记得你抽什么牌子的烟,看见别人跟你搭讪会不爽,跟你一起做多无聊的事也觉得有趣,以及刚说了“再见”一转身已在想念你。
彭浩翔拍过的电影不算少,几乎都是有点偏门的小题材。
节奏快,内容满,见缝插针,不留空当,完全是由于点子太多的关系。
有点咸湿,有点BT,有点匪,有点痞,但竟然不招人讨厌,因为他骨子里还是天真的,而且人又那么聪明。
彭浩翔是始终埋首于对人性的小角度开采,从不致力于拍出恢弘的旷世巨作,有这样的平常心,才拍得出有诚意的电影。
封他为鬼才,我看名至实归。
我有朋友看了《志明与春娇》之后,很为其中一句情话心动。
那是在爱情酒店的床上(此处省略三百字,自己去看)志明搂着春娇的肩膀说的。
他说,“有些事,不用一个晚上都做完的。
我们又不赶时间。
”此语一出,安抚了多少躁动不安的灵魂。
不过,相比起来,我却更喜欢另外一幕。
春娇搬出前男友的家,上车前突然问志明:“你介不介意我比你大?
”志明听了,垂头想一想,从车里走出来,比一比春娇的头顶,郑重其事跟她讲,“但是我比你高。
”看吧,这就是为什么要跟聪明人谈恋爱,因为听到的情话会比较多,比较窝心。
专拿抽烟说事儿的电影,其实并不多。
早几年有一部《感谢你抽烟》看得我很开心,因为,作为一个烟枪,我觉得人家是在感谢我。
不过我相信《志明与春娇》是有向阿伦·雷奈《吸烟,不吸烟》致敬的成分。
都市男女张志明和余春娇一直吸烟是因为找不到戒烟的理由。
相爱是戒烟的理由。
呵,为一场恋爱而抽烟,为另一场恋爱而戒烟,为三天的暧昧而放弃五年的恋情,所有无常、不靠谱、出尔反尔的这些那些,是在这个丰盛到无所适从却又寡淡到几近虚无的时代里,我们为爱发的疯。
2010-8-1
我的公众号:逍遥兽
公司不是在这边,非要走过那边抽烟跟你碰到;明明休假,却还要大老远跑来工作的后巷抽烟只是为了碰到你;不会抽烟,非要装成是老烟枪的样子;故意买跟你一样的烟,装作不经意地在你面前晃来晃去希望你能发现我抽的也是跟你一样的烟;知道你为了碰到我,所以故意来这边抽烟;对你有感觉,但知道你有男朋友,为了赌气只能说“对,我很自由,因为我单身”;其实是我主动先说了 "n 55!W !" 只是你看不出来那是什么意思你只当乱码草草而过;知道你有哮喘,所以提议一起戒烟;暧昧期的小试探,总是甜蜜又难熬的,当一起去接蛊的时候,又不是人人都有勇气去担当的。
总是在“我中意你时你唔中意我,等你中意我了我又唔中意你”的状态下发展,火候这个东西,多一分太过,少一分太淡。
为了你转网,只是想试探一下你是不是准备好了。
男生最怕逼,女生最怕躲。
于是就僵局了。
可是感情这个东西不是说控制就控制的,突破口终于在由于烟草税的增加两人屯烟的路上碰到了。
“嚟到底唸点啊?
嚟讲唔讲啊?
我好简单噶介”于是张志明翻出春娇手机那晚发的乱码短信,其实早就说明了, i miss u。
所以还好大家都是同一个channel,台词有句大概是““0岩channel”,总之想表达的就是,时间算什么,是不是同个channel的合适才最紧要噶。
嗯,其实适合暧昧初期的小青年们看看,如何从暧昧转为公开。
暧昧其实是件美好的事,会因为对方的一句不经意或者刻意的话而内心荡漾好久,但是转化为明朗总是需要各种机缘巧合+勇气。
去百老汇看了周二场,人爆满,我买的是最后一张fee,周围好多都是操着南方口音的小青年们,让我又自觉地把自己调到了粤语频道,一路让我笑到散场。
整个过程很愉快,片子里的港式幽默,市井通俗。
特别亲切,特别是各自的独白镜头,就像平时朋友聊天一样,真实又自然。
后来发现到了大陆真的被删了很多。
不过是几个“丢”而已,我都经常说;不过是多个“套”而已,难道大陆人就不是成年人了么?
电影散场后居然看到5龙和小骆驼,哈哈小骆驼也是识货之人呀嗯,真系好劲啊好sweet啊,我中意张志明个句“我地又唔赶时间”,还有公公跟同事那句“遇到你那是被bless的感情。
”p.s: 张志明里面抽的是“薄荷好彩”,那晚我要没记错,你买的也是“薄荷好彩”吧。
你不知道那以后我也买“薄荷好彩”了。
“看到”什么,和“怎么”看,还是有所区别的
狗血对白+脑残剧情。就像一个小学没毕业的举个手机喊几个同学来玩过家家,顺便拍了下来。
各種失望。
发短信什么的最喜欢了
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评价这么高…完全没打动我…
我也想要这样朴实的爱情 碰到这样的志明和春娇 一起躲在有阳光的角落吸烟
有些事不需要一晚上便要做完的,我们又不赶时间。。。最后一句“不是不想,而是不行”,至少为这部片加了半星啊。。。从没看过这么生活化的爱情片,与生活平起平坐,没有半点拔高,竟然也不猥琐,还挺美。。。
肥彭就是有这个本事,让你在看的时候笑到捧腹,但是回味的时候却feel到一丝丝忧伤。爱情本来就是这么不公平的吧,你为了他去学抽烟,哪怕自己有哮喘,他却为了她要戒烟了。千fa说这段的时候虽然是笑着的,但我听着却真的很难过。
我真不懂
有些事情,不用急着一晚上做完
去你妈的。
快点分手吧,快点复吸吧!二星半。
第一部我没看懂 完全没看懂 不知所云 讲的个屁 我觉得那个Bitto不错
慢慢来,太快了不好,不好!
很久没看过还可以的港片了
i n 55!W !
in 55!w !
有一些事,不用一个晚上做完
★★★ 现在真心看不来这种片子……香港人都这么苦闷哇?
n 55!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