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64年后篇

64 ロクヨン 後編,64:史上最凶恶绑架撕票事件(台),黑暗之心后编

主演:佐藤浩市,绫野刚,荣仓奈奈,永山瑛太,三浦友和,永濑正敏,吉冈秀隆,仲村亨,椎名桔平,泷藤贤一,奥田瑛二,夏川结衣,绪形直人,洼田正孝,赤井英和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6

《昭和64年后篇》剧照

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1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2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3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4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5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6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13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14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15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16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17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18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19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20

《昭和64年后篇》剧情介绍

昭和64年后篇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由于当年办案人员的失误,导致绑匪关键性的电话没有被录下来。相关人员承担责任,警方高层则将其视为禁区只字不提。三上义信(佐藤浩市 饰)与媒体苦苦周旋的同时,竭尽全力试图打破警方的窠臼,同时针对当年的案件展开深入调查。而就在此时,某体育用品商店老板(绪形直人 饰)的女儿遭到绑架,相关手法居然与“64案件”完全一致!难不成是凶手再翻案?三上和同侪全力奔走,警方也投入大量人力展开追查,结果竟然发现令人难以置信的秘密。昭和天皇退出历史舞台,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然而即使被时间的尘埃所掩埋,有些事、有些人终究会被人久久铭记…… 本片根据横山秀夫的同名推理小说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玩到尽头马里纳莱达郭富山使女的故事第二季翡翠王幻夜瞎了吗驱魔人如果烧陶的话也做个马克杯吧第二季游戏女友驾到后备箱里的女孩关东英雄原来我很爱你一路狂奔但丁密码代号·山豹猫山王中王鬼灭之刃兄妹的羁绊能耐大了第一季戒毒风云假面女郎甜蜜宗师卜六伯爵与妖精捕蛇行动你也差不多该死心了!骷髅神庙的宝藏同妻俱乐部第六季生于一九四七,爱情仍在继续冥界警局下一任:前任

《昭和64年后篇》长篇影评

 1 ) 低于预期

看了前篇后很期待后篇画下个有力的句号。

可惜看了有些失望,节奏仍旧缓慢,缺乏高潮,没有期待的效果。

64案受害人父亲找到凶手的方法和执着是让人感动。

但零碎的叙述削弱了它的力量。

三上究竟是怎么找到这个公用电话亭的?

找到凶手后的模仿绑架事件是谁策划的?

多少人参与?

和警方高层来视察要取消刑事总监之间有没有关系?

还是正好赶上这个时间?

64案受害人父亲找凶手小女儿和三上找到凶手小女儿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模仿绑架案之前还是之后?

三上是怎么找到小女儿的?

反正故事讲述的让我头很晕,搞不清楚。

还有就是过多表现那帮只会找茬吵嚷的记者的镜头真的让人厌烦。

重点不该在这里呀!

而且就是看完了也不明白互相对立的缘由,记者和宣传室的对立,记者之间城里乡下的嘲讽。

记者和警方的沟通方式为什么是这样的?

那帮记者工作内容就只是听报告而已?

除了这一对立,警方内部的矛盾也是搞不懂。

每一方似乎都很不满,为啥都嫌弃三上呢?

三上从刑警变宣传到底是因为什么?

被排挤是因为做了宣传还是因为被排挤所以去做了宣传?

他上司老是问他要女儿的医疗记录又是打得什么算盘?

他拒绝是出于什么心态?

女儿讨厌他又是因为什么?

结尾说要去找女儿,但那个火烧的类似祭祀活动又是什么?

为啥最后要拍这个?

打来的公用电话想表达是女儿吗?

真是一头雾水。

总之是个看的很辛苦,到结尾也没有释放感,反而疑问很多的影片。

感觉还是去看原著算了。

 2 ) 毁在了编剧和导演的胡改

日本现在改编剧有一个通病,编剧和导演不忠于再现原著,而是有种迷之自信总要按照自己的构思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改编,忘记了改编剧就是在大荧幕再现原著场景的根本。

这部就是此类型代表作!社会学派代表横山秀夫的64你们也配改,那不如你们写几部名著!我看采访时导演自信满满的说要重点表现小说中没写的起诉阶段。

事实证明观众根本不买账,改编的一塌糊涂,全篇皆是硬伤 节奏也变得松散废话连篇,全靠一群老戏骨硬撑,票房大败,毁了一部精彩的小说!

 3 ) 今天一口气看了前后篇

横山秀夫的作品很合我的口味,第一次接触的是《罗宾计划》,让我第一次知道三亿事件,后面的《临场》让我正式喜欢上他的作品,然后是横山秀夫系列连续8部SP,直到最近的《阴沉的季节》和《刑警的勋章》,可谓是部部精彩,感觉他的作品非常适合拍成电视。

有人说他是松本清张的接班人,但我觉得他的作品在推理上还是拿得出手的,将社会派推理与本格推理结合的比较好的。

《64》确实称为他的代表作不为过,也是先看了电视版,看了大概5遍,算是神作了,尤其是前三集,堪称经典,各方面处理都相当完美,节奏也是我喜欢的那种。

抱着这种期待看的电影版,其实也难为电影版了,毕竟有这么优秀的电视版在先,总想要有所突破,至于成功与否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了。

个人认为电影版的几个优点:1、诹访的角色戏份多了,当然绫野刚的表现确实不错;2、本部长的角色也很有特点,椎名大叔演的很搞笑,很多人都笑了;3、铭川老人的描述更煽情了,是前篇最大的泪点;4、翔子的“小棺材”是区别于电视版的地方之一,电视版中没有翔子的死状,而电影版有段目崎的杀人过程比较震撼;5、最大的亮点就是结尾,让目崎的女儿看到自己被捕的一幕,这是对犯人最大的惩罚了。

缺点:1、对于89年绑架案的描述没有电视版细致,没有体现出雨宫当时急切又绝望的心情;2、对于三上发现幸田的那幕没有电视版来的震撼,那幕算是电视版中最出彩的了;3、搜查二科长的来回奔波在电影中也没有体现,在电视版中印象比较深刻;4、不得不说,瑛太的表现没有他弟弟出彩,可能和导演有关,这点比较失望。

总的来说,前半部分是电视版比较好,后半部分电影版更出彩些,两部都很不错。

今天大光明影院上下楼可谓座无虚席,一起和《64》度过了近4个小时,可见国内还是太缺少这种题材的影片了。

最后推荐另一部作品《阴沉的季节》,和《64》有些相似的地方,主角变成二渡了。

 4 ) 昭和64年 后篇

前篇8分。

后篇6分。

综合7分。

前篇讲冲突,警察、宣传官、记者之间,县警内部问题等等。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后篇这些东东都不讲了。

后篇讲案子,结果,也没有说明14年前,也就是昭和64那案子,凶手为什么非杀小女孩不可,只是用不知道来解释。

总归来说,整个主题并没有震撼到我,有些遗憾了。

 5 ) 无冕之王最后的嘚瑟

1.泷藤贤一 : 还是这种,贱兮兮的职场中层适合你!

2.上下篇的整体配乐 : 很有在80年代迪厅里,微醺的感觉配乐!

但,酷我音乐、酷狗音乐、虾米音乐……都木有,但,网易云音乐有比较完整版的配乐,免费,可惜音质不可选……3.前后篇 : 超过四个小时,婉婉到来,虽然冗长,但看不到什么阴鸷的人物形象,只是传统套路的☞模仿犯14年后来复仇,"正义"的结局,不美丽……

 6 ) 和韩国电影《那家伙的声音》有异曲同工之妙

2016日本悬疑片《昭和64年 后篇》,根据日本同名推理小说改编,豆瓣评分7.4,时光网评分6.9,IMDb评分6.3。

前篇铺垫,后篇侦破,因此后篇要比前篇好看很多,前篇过于剧情化,后篇才展开侦破脉络。

故事很有日本悬疑作家东野圭吾的味道,不是简单的犯罪侦破故事,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性,影片并未在凶犯的犯罪动机上着墨过多,更多的是体现凶犯以外的角色们如何在时过境迁14年后寻获陈年罪案的凶犯。

由于时间跨度14年,所以影片有些难以服人的硬伤,比如说,有人模拟14年前的路线犯案,但14年前的地点在14年后全都在,这未免缺乏真实性,要知道14年来会发生太多太多的变化。

再举例,影片结尾时找到了14年前的那辆车,难道这个地方14年前后一直原封未动吗,那辆车14年来没人动过吗,光是被人拿去卖废铜烂铁的可能性就很大,怎么可能14年来还在原位呢?

老父亲凭借对罪犯声音的记忆寻获凶犯,这一剧情让我想到了韩国犯罪片《那家伙的声音》,两部影片的着眼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部影片有两条故事线,一是侦破陈年旧案,二是警局内部斗争,凸显男主在警局内部斗争的泥沼中中把持正直、坚持正义、为受害者伸张正义的职业品格。

前篇在片尾有后篇简介,后篇在开头有前情提要,前呼后应,这使得这两部电影看起来就像是电视剧一样。

影片有一处硬伤,就是片尾男主与凶犯搏斗时,凶犯其实根本没有可以搏斗几个回合的机会,因为男主是刑警出身,制服罪犯轻而易举,根本不存在和一个普通老百姓过招的机会。

这种硬伤在其他电影中也见过,当然,如果警察一招制敌,电影就看着没啥意思了,电影是要有戏剧性的,不能太写实。

 7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看完只能感叹,在时代的洪流下,普通人的一生就如沧海一粟。

那么微不足道,微不足道到只能坚持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又秉持住良知。

翔子他爹花了一辈子,终于从山海般巨量的电话号码中上找到了那个声音,但他最终也没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放犯人的小女儿下了车,犯人伏法只是命运对他的一点点奖赏和怜悯。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昭和64年只有短短的七天,本该是战犯在牢里被关到死的裕仁天皇挂掉,这报道铺天盖地,将一个普通家庭的破裂的伤痛深深掩埋。

翔子的家人,当初犯下关键性失误的警察,持有良知举报的警察幸田,他们的时间囿于这七天组成的“昭和64”,真相一天不大白就永远留在原地,不得解脱。

警方历时三届头目,花了14年时间持续掩藏当初失职的真相,甚至有一个警察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监视曾经举报失职真相的前同事,我认为这个警察真是全剧最惨的人,所以我给他找了一张图片放在下面,他叫柿沼。

很难想象如果现实中真的有一个人花了14年时间去做这样的事,他的身上又发生过什么呢?

又有过怎样的挣扎和无奈?

没有人会记得,被迫捆绑在“昭和64”的还有这么一个人。

他既不能因为是正义的一方得到心理慰藉,又没有得到任何利益,甚至当初的犯错也和他毫无干系。

周而复始,周而复始,即使这样最后居然还没有完成任务,让举报警察给跑了。

日语中有一个词叫“皮肉”,是“讽刺”的意思。

蓝忘机 “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 ,已经够惨了;这个警察还多一年,也只做了一件事,他的头发里也夹杂了不少银丝,不谈这14年时间的意义,只谈结果居然还失败了,真讽刺。

蜉蝣柿沼这是个沉重的电影,在这里抖机灵不合适。

男主三上演的很社会人,其实还是不错的,除了他每次哭戏我都要出戏。

有些评论说看的时候哭了好几次,那大概是我心硬如铁哭不出来吧。。。

不仅哭不出来,看到二科长的戏份时我甚至笑的好大声,他好像是哪个中二漫画穿越过来的,弦太紧了的时候总要有个人松一松。

记者虐他千万遍,他仍中二说随便。

当他被蹂躏到抬下去的时候,仍然强撑着说我还能战斗,让我继续。

如此柔弱又坚强,连一贯隐忍的三上都忍不住A了一把吼记者”你们别动他!

”。

一个有斗魂的合格背锅侠,我真的要一秒入粉了好吗!

这个演员叫柄本佑,查了一下居然是安藤樱的老公。

2019年《你的鸟能唱歌》第92届电影旬报奖最佳男主角奖 。

果然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二科长还能战斗!

一个悬案未必都有昭雪的一天,有的人放下了,有的人困住了。

但如果破了能安多少人的心啊。

这个世界上有恶魔,有吃人血馒头的人,也有真正的战士,一想到这里,就欣慰到要哭了。

 8 ) 建议看过的和没看过的都去看看tv版

佐藤浩市演的不错但是根本不该选他,外形台不合格了。

三上在原作是相貌相对偏丑,女人嫌爹丑自己又像他才离家出走,佐藤浩市这脸哪个女儿会嫌他丑、tv版选皮埃尔泷其实一个原因就是他的昭和颜。

警察官场斗争在原作和tv比重都很重,电影则更偏重64本身的案情,警务刑事不合、地方中央不合基本一笔带过。

泷,存在感很强的二渡也几乎轮为路人。

后篇最后半小时基本是原创了,多加的东西画蛇添足。

原作和tv最后是保护了犯人家属的实名的,电影全改了,甚至加了三上和犯人搏斗的情节,匪夷所思!

其他演员阵容很强大但槽点满满。

椎名桔平县警本部长,刚出现的时候场内几乎爆笑,泷藤贤一警务部长、三浦友和搜一课长、忍城修吾搜一刑事。

你们县警有好人么,都是变态流氓面孔。

总之本片抛开原作和tv的确是良作,和tv放一起不足就很明显

 9 ) 昭和64—沉默的警察

看完前后两篇,感觉导演要传达的信息基本明确。

每一起刑事案件的背后,都是真实而沉重的伤害。

警方掩盖不了,大众忽略不了,时间也遗忘不了。

前篇的主要冲突,是警方与媒体的较量。

围绕公开案件信息与否,具体到案发的地点和嫌疑人的姓名,这对于为了某些黑幕交易企图而遮遮掩掩的警方,和一心挖掘情报公之于众的媒体们,作为广报官的佐藤浩市一度陷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中,他最终的选择,是用真实的信息换回媒体人的良知,倒逼警方无法进行交易,尽快破案。

在警方的渎职的背后,是对案件当事人的漠视。

对嫌疑人的维护,和对受害者的伤害。

而一心爆料欲求轰动的媒体们,有着对案件乐此不疲的过度解读,这同样是对当事人的漠视。

会让公众的好恶,代替良心和法律的审判。

而佐藤的一席话,将案件真正地重点拉回到了对法律的审视和良知的关注中来,所以,他赢得了警界的认同和媒体的尊重。

在后篇中,昭和64案件在尘封14年之后,由于相同手法的案件的出现,再次成为故事的焦点。

令人发冷的是,受害人竟然比警方清楚凶手下一步的打算。

当他最终在焚毁的汽油桶下,发现捉弄他的凶手留下的一片纸后,整个案件的走向离奇地揭开了真相。

凶手正是昭和64案件的受害人的父亲,而受害人才是昭和64的凶手。

当年痛失爱女的男子,通过14年上万通电话的找寻,终于发现当年由于警方失误没有录下来的声音的拥有者,他将凶手引向了14年前的现场。

同样失去女儿的佐藤浩市最终将凶手绳之以法。

第二部显然在发掘犯罪真相上下了功夫。

但不可否认的是,警方的渎职同样如同第一部那样成为冲突的焦点。

一代代刑事部长的交接,昭和64案都成为了不能触碰的死案。

除了将录音失败的人和提交报告的人调离开除之外,警方没有任何动力来侦破此案。

如果不是受害人父亲十几年的坚守,如果没有广报官佐藤的追捕,当年的凶手只怕仍然逍遥法外,仅仅活在内心的噩梦中吧。

此片,将一桩被忽视的案件,通过受害人亲属的坚守,和警方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而最终让真相大白,凶手落网。

饶有趣味的是,昭和64年(1989年)仅仅持续了7天,但7天之短,也不能抹杀这个纪年曾经存在,这非常像这起看似淹没在辞旧迎新中不为人所知的绑架案,在无数重大事件中,一次毫不起眼的死亡和伤害,其实具有不可否认的痛苦和悲伤,对于当事人来说,历史不再是公众所知的演绎方式,历史关乎每个人的切肤之痛。

从影片中,那些演员用力过猛的演技中,我们可以明白导演的想表达的主题。

结尾处,佐藤浩市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警方高层的厌恶。

因为他将一件本可以悄然抹平的假绑架案,变成了终结昭和64这起陈年旧案的大事件。

警方所面对的,不仅是对当年案件涉嫌渎职的指责,还要面对无数知晓真相的媒体们的进攻。

其实,扪心无愧的解脱感才是警察们最终得以自我净化的真实感受,因为他们可以再一次用警察这一刚正的身份从容平静的向媒体们提供一件件案件的情报和真相。

驻笔。

 10 ) 《昭和64》雨宫真实的可怜

虽是昭和64年发生的案件,但全片的剧情基本发生在平成年间,因为新的直属体制,警察内部冲突逐渐升级,结合即将失去时效的大案,再加上情绪高昂的记者们,相互之间共同推进了剧情的发展,很难说那方面情节占据主导,但剧中的每个人物都能难得的非常丰满当看完前篇紧接着观看后篇时,伴随着片头低沉的音乐配合前篇结尾紧迫的氛围,将我内心的触动与期待给直接推到了一个峰值,在此刻我知道不能完全割裂前后篇的联系来看这部电影,相比社会派推理的注重社会现象,本片所有的闪光点还是在人的救赎上前篇 前篇可谓伏笔众多,无声电话、父亲手指伤痕、公用电话厅、黄页等主要线索都出现了,这里有个细节雨宫推了一下地上的黄页。

但我们很难察觉到背后的逻辑所在。

下篇昭示之时虽匪夷所思,却又很难拒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角色的坚韧与无奈,当警方内部沉迷于权斗、记者热衷于争取新闻自由时,又有谁关注64案快过了时效期,凶手仍逍遥法外

地面上被雨宫有意推动的黄页对于影片中记者协会这个团体,最初还能赞其不惧强权,而后感叹原来也是吃人血馒头的一群人,其找回使命感的过程也算是其中一部分看点。

而片中日吉和雨宫的角色都有点超现实,但都没有偏向魔幻,他们的处境真实的可怜,当日吉最终等到他的救赎,走出来后对母亲说的第一话是:“辛苦了妈妈”,此时他对母亲的愧疚才能被放到首位。

男主三上前篇中一直在各个身份中迷失自己,因为女儿选择服从上司、因为案件和同僚结怨、在匿名权的争执中一直处于摇摆状态,在职责与道德的交锋中渐渐变得坚定,可以说三山在前篇的心理过程是处于脱变状态。

剧情最后的模仿案,攒动的人群和紧张的氛围将观众的心理给直接推到了一个峰值后篇剧情终于回到了案件本身,雨宫这个角色配合演员富有张力的表演,为我们揭示了痛失爱女的父亲背后承受的孤独与隐忍,随着电话厅外季节的变化,内心不变的是需要记住一个不敢遗忘的声音,如果说时间能冲淡痛苦,那雨宫无疑每一天都在重新揭开自己的伤疤。

后篇中雨宫第一次哭是听出了犯人声音后的解脱,第二次车内的哭戏演技直接炸裂,鼻涕也自然而然流了下来,但并没有什么不适感,相反被深深带入了那种自责、伤感的情绪(我相信雨宫当应该是想报复凶手,但不一定是以牙还牙的方式,当被小女孩勾起了雨宫刻意回避的记忆后,为自己的善良而感到自责)

在车内宣泄式的痛哭凶手的犯案动机也是因为家庭,在得知家人安全后,瞬间露出了其狡猾、残酷的一面,最后主角三上和凶手的追逐戏,其实有点不明所以。

另外本片中最有印象的配角,非二科长莫属。

有个细节是头发随着会议进度越来越乱,案件结束后心力交瘁到睡着了,仿佛看到了初入职场的自己上下篇一起看完,除了后半部分有点乏倦, 节奏感还是很紧凑的,很多地方非常考究,例如最后雨宫烧掉达摩娃娃是为了表达辞旧迎新的美好祝愿。

这种告别仪式让他终于有决心开启了自己的新人生

《昭和64年后篇》短评

这是一个心理的电影,当时还说前边。

2分钟前
  • 又上当了
  • 很差

没预想那么差,只是绑架事件之后成了三上的个人秀,警察局沦为陪衬,最后二渡讲的那句“你改变了县警”更是违和,拍着拍着就跑偏的感觉。

4分钟前
  • Nevermore
  • 还行

完全可以只拍个后篇,记者团的部分全部删掉都可以

6分钟前
  • 乔伊桶
  • 还行

凶手那句“我怎么会知道呢”真的让人绝望,但这句话又何尝不能回答所有问题。后篇果然紧凑精彩许多。

11分钟前
  • 北海道の雪
  • 推荐

寡淡。

12分钟前
  • 镇河妖
  • 还行

雨宫、幸田的代入感比电视版更强,总感觉结尾稍显仓促。昭和64年在大部分人心中显得无足轻重,但在当事人中心却是一辈子的伤痛。

13分钟前
  • 请叫我腹黑
  • 还行

后悔看系列。后篇上来先剧透得透透,剧情却蠢到逼哭人,拖拉得让人翻白眼。单发布会记者冲突的情节就重复3遍足足占用25分钟时长。受害者追查疑犯的过程本也算感天动地,可过于戏剧性也就丧失了可信度。还有这蜜汁卡司阵容,已非豪华能够形容,简直是诡异,演员表都写不下了吧,奇怪是怎么集结起来的?

17分钟前
  • 匡轶歌
  • 较差

后半段哭成狗。相比前篇,后篇一层层揭开谜底的时候,真的太揪心了。这个世界的恶,总是善良的人被惩罚。

19分钟前
  • 小柚子×旅行家
  • 力荐

#2016SIFF# 电影后篇比剧版煽情好多,重点刻画“父亲”这个角色,节奏不如剧版后几集,倒是非常适合父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另外电影里警察和记者都更加让人讨厌,真的是“警察如土匪,记者如暴民”。PS:小田和正的片尾曲太好听!@2016.6.19 大光明

20分钟前
  • 五月微蓝
  • 推荐

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25分钟前
  • 枯荣大师
  • 较差

两星半 乱加东西是我雷

26分钟前
  • 渴赖迩
  • 较差

(冷漠.jpg

31分钟前
  • sloookkk
  • 较差

那个雨宫和男主的演技张力真的很赞,忍不住倒带回去看他们的表情

33分钟前
  • 神秘的二百五
  • 推荐

进入后篇之后很快暗示了真相,显然推理并不是这个作品的重心。人物形象经过前篇铺垫之后部分角色鲜明了很多,也有了主次突出和情感推进。总长四小时带来的效果,其实还是略有欠缺的。

38分钟前
  • 清水茶沫
  • 还行

怎么到后编还有那么多脑残记者,记者的质问可以尖锐可以带讽刺,但没见过这么歇斯底里的像黑社会团伙,为了表警察的压力也太过虚假了。加起来4个小时最后毫无意义。男主警察帅,以为是草刈正雄,结果不是。

42分钟前
  • dikseg
  • 较差

后篇比前篇好看多了,取景是真的美。

45分钟前
  • Connie_Connie
  • 推荐

后集真破案。日本刑侦剧有一点很出彩的就是基本上都会有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角色会做一些很有毅力很有忍耐力的事(我说的事被害者的父亲),比如这个,比如嫌疑犯X的现身等,很大和民族了。

49分钟前
  • River L
  • 推荐

#影像碎片#后篇14年后的案件总体处理就要比电视剧差很多,电视剧在前肯定是想在故事线上突破一下,但是就有种续貂感。卡司也很有意思,随便一个酱油都是洼田小哥,电视剧里B太的角色,到了电影里面变成了哥哥A太,简直是故意。不过相对来说,即使卡司再强大,感觉给这些演员发挥的余地不大。

52分钟前
  • withnothing
  • 还行

如果前篇差强人意的话 后篇真的是太令人失望了 原创剧情完全毁了整个原作的剧情 狗尾续貂 真是对不起横山秀夫的原作和这么强大的卡司 剧版还是挺令人满意的 也不知道后篇这么大改动是为了什么

57分钟前
  • 煮个稀饭配榨菜
  • 较差

结尾画蛇添足了,就是要满足人们大团圆结局的想象,满足对警察追查真相光辉形象的幻想,但醒一醒(´・_・`)

60分钟前
  • 到新的喧嚣中去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