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最后,就这样结束了。
第一感觉,似乎没什么高潮。
往深一点去想,够了。
没必要用多余的笔墨渲染那点人性的课题。
她走了,他仍关在里面。
外面的风景越美,越让她挂念,揪心。
难道真的有所谓的好人,坏人么,谁来决定你的自由,你的标签。
我们谁也不了解谁,请尊重每一个人很喜欢哈利波特这个梗。
如果它是你喜欢的一本书,“哈利波特”就是那个在绝境中让你感到一丝希望的美好词汇。
从第一次看哈利波特开始,就一直相信它能带人离开现实,给人勇气。
即使最冰冷的监狱,为了希望,也会有魔法哈利;即使最冰冷的监狱,也有那一丝单纯的善良,人性光辉。
Fear always work. 恐惧总能有效。
正常情况下,人们做出的选择总是倾向于理性,在争取自身利益的同时,尽量保证自己的道德标准、行事准则。
占据道德优势能帮助他们在长期博弈中占据先机。
但是,有一种情况能推翻这种常态,那就是恐惧。
在恐惧面前,人们会失去理性,会愿意牺牲一切,会愿意突破一切底线。
当恐惧是真实存在的时候,这些应激性的行为能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但是,当恐惧是被人炮制,虚假的时候,那恐惧就能了我们脖子上的缰绳,我们会成为别人的狗,帮那些制造恐惧的人咬他们的敌人。
我们不在需要自由和理性,只需要有人告诉我们,谁该为我们的恐惧负责。
Fear always work. 911 给美国人带来了确实的恐惧,整个过程像一个虚构的灾难片。
多架飞机同时被劫持,冲向不同的标志性目标。
所以,经历了类似哈维的转变,他们寻找为他们的恐惧负责的人。
这时,不需要理性,只需要有人告诉他们答案就可以了。
所以,正如哈维可以挟持戈登的家人一样,他们已经不再有底线,不在有道德标准。
统治者通过恐惧,不仅可以对外宣战,随意击杀平民,还可以无所顾忌地监视自己的人民,随意剥夺他们的自由。
而正是他们,自诩为自由卫士。
所以,问题是,如何避免被人用恐惧操弄?
信息透明以及相互了解。
信息透明能让博弈双方对危险作出正确的预判以及及早避免。
在此基础上的相互了解能从根本上消除恐惧,因为动物的本性让我们天生就对未知的人和事产生恐惧。
而人与人的相互了解,就是本片的切入点。
这部电影拍得非常隐晦,看得非常压抑。
但是,他却在一个最不可能让人相互了解的地方,讲了一个交朋友的故事。
他们素未蒙面却势不两立,朝夕相处让主角怀疑这一切。
被监管者没有罪名,没有刑期,没有亲人,没有希望。
最后让男主放弃自杀的,竟然只是你女主告诉他,他是个好人。
那是冰窖中的一丝火光,让男主得到了他从未得到的一根救命稻草。
女主走了,给男主找来了哈利波特,结尾是24/7的巡逻。
让你意识到,这个美好的故事,只是他们漫长囚禁生活的一瞬。
没有大团圆结局,但是这一点友情,就已经是弥足珍贵的了。
人和人作为个体,是可以相互理解的,我想,这就是导演对世界的最大善意吧。
而与之相对的,看上去伟光正的‘自由卫士’,没有能保护自己的自由,没能保护美国人的自由,更没能保护这些无辜但被当做恐怖分子的人的自由。
只能说:女兵的信仰不坚实,否则她怎能轻易被阿拉伯人......这个女兵很容易就被改变,真心担心米国的政审啊!
关塔那摩的确像个活着的的地狱,就像宋代的坐井观天,这帮囚犯还真的苟活啊。
1991年11月,美军在关塔那摩湾建起收容所,专门接收由海地前往此处的难民,由于这些难民中大都是HIV病毒携带者,美军不允许他们进入其它地区。
20世纪90年代,关塔那摩湾接连出现数次难民暴动。
现在关塔那摩成为了美国法外之法的代表!
你能想象一个姑娘去参军,她的工作内容是看管恐怖分子,防止他们自杀。
可儿厌倦了自己重复枯燥的生活,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成为一名军人。
去专门关押恐怖分子的监狱工作,在那里他遇见了穆斯林男子-阿里。
监狱里的所见所闻,让可儿开始质疑真正的公平到底是什么。
演员演的很克制,电影节奏缓慢,再我看来属于文艺片。
导演用一种写实的手法,来刻画监狱里服刑人的生活,他们会采取各种方式对这个世界提出抗议,比如往看管人身上泼大便,比如拒绝穆斯林的祷告意识,比如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
在他们看来,他们的下半生只能在这个小小的拘留空间度过。
所以他们几乎没有继续活下去的信心。
导演将监狱的压抑,服刑人员的绝望,通过演员的眼神体现出来,从而让观众反思所谓霸权对人性的压制。
You know 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喜欢独立电影的伙伴可以看一看这部电影。
阿里自杀那里哭瞎,后面拿到书又哭了一波。
其实这个电影演得东西我们都知道,剧情也很平淡,而且过于美化。
但是监狱这个问题真的至少我现在是打死也想不明白。
阿里这样的人一定不是一个,但也一定没有很多。
所以其实很多事还是不要去了解,去接触,对于你所拥有的一定要知足。
我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演员演得还挺到位的,慢节奏。
而且很多细节处理的不错啊。
比如阿里把刀子给女主后,另一只手和女主从握住手到互相握住手腕,好像叫十字扣还是什么姿势,我记得之前在野外素拓教练教过,那是一种最结实的握手方式,就是在我们翻越高墙往上提人的时候都要这样互相握住才行,否则会很危险,这种手势也代表信任。
这块儿拍得很用心至少把我感动了。
还有女主和同伴一起吃饭头儿说还有十分钟抽烟的赶紧,女主朋友廖筷子去抽烟。
女主很疑惑的问:“You smoke now?” 翻译版本问题我可能碰到一个不走心版本,我看的时候字幕显示的是“你去抽烟?”但其实她想表达你以前不抽烟啊怎么现在开始抽烟了。
总之是挺符合我对于电影的喜好。
西部世界告诉我们是细节抓住人,而不是血腥暴力重口味,我觉得这部电影有一些细节还是不错的。
而且对题材把握的也算还好,又有点文艺又反映问题。
先说说主角,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也就是暮光女,对她一直没什么好印象,除了几部暮光之城也看了她几部电影,可以说是毫无演技,面部表情僵硬,对白感染力不强,当然,长得好看那是另说了,所以一直都认为这就是个花瓶嘛。
不过这里真的不一样,饰演一个看管偏远重犯监狱的女警官,自然不必过多的细节刻画,那张脸在这里却又那么让人可怜,让人痛心。
看这个纯属偶然,记得是在pptv看得《末路狂花》,一下子打开一个播放列表,里面是什么女人必看系列电影,发现其他的像什么《傲慢与偏见》《风月俏佳人》都看过了,还有这么个《x射线营地》静静地躺在那里,恩,末路狂花以后再说看到名字,还以为会是个科幻片,这当然不会使它成为女人必看电影,开始剧情后果然,女主角可儿当了兵,没能上战场,被安排前往那个鸟不拉屎的监狱,面对的是一群亡命之徒,这里的军人也是全副武装,监狱全封闭管理,往牢房里边送点东西都是通过一个小门,哪个犯人如果需要转移得起码4个军人一起,绑腿的,抬胳膊的,都拿着防爆盾警棍,整个过程简直就是杀猪一样,犯人个个身强力壮,可儿第一次执行任务就被犯人强烈的挣扎弄伤了,说真的,女孩子嘛,不要做这个了,在一群壮汉中生存肯定会是很艰难的。
然后,男主角也出场了,是个穆斯林, 回到剧情,可儿第一次与穆斯林正面接触,穆斯林又百般刁难可儿,非要看有一本哈利波特而监狱那里没有,然后穆斯林就大说特说,讽刺这讽刺那,骂的可儿一无是处,可儿还是忍了,可儿值班的时候,那哥们让可儿倒水,可儿刚把小门打开,然后那哥们居然把一堆shit弄了可儿一身,好恶心的说,这是第一次,可儿觉得自己受不了这里,远离家乡,身边没有什么朋友,还要忍受这群犯人的侮辱,而后,狱警们集体出去玩,在沙滩上,可儿感觉不舒服去卫生间,在里边可儿还差点被一个哥们给xx了,那哥们是个班长貌似挺有权利,在这之后,可儿就被各种穿小鞋,也是从这开始,男女主角关系发生了变化,也许是可儿发现这些同行这些所谓的军人还不如那个穆斯林值得信任,虽然那个穆斯林做过很多恶心的事,但是和他的交谈,让可儿了解到这个人绝不是一个死刑犯那么简单,之后就是两人隔着牢门聊天或者叫调情,当然这是很严肃的,两个人逐渐成了朋友,剧情发展的很慢,一直是对白,两个人什么都聊,甚至聊到了男主是被冤枉抓进来的却永远无法得到公正的审判,之后,可儿为穆斯林争取到了户外活动的机会,虽然只是一个人关在一个小笼子里踢足球,两人继续聊天,可儿第一次对穆斯林笑了,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然后可儿就受到那个班长的欺负了,让穆斯林当着可儿的面脱裤子洗澡,这是第二次,可儿觉得受不了了,向上级反映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却不了了之,看到这里,真的是很喜欢暮光女了,把那种受到不公正待遇却得自己默默忍受的痛苦表现了出来,只得倔强的噘着嘴,继续自己坚定的眼神,那张面无表情的脸成了可儿最好的写照,恩,也确实,本想说啥的算了这之后,穆斯林和可儿都受到了各种欺负,两个人只能默默承受,只能在可儿值班的时候一起聊天,共度美好时光最后,穆斯林忍不住了,想要自杀,因为自始至终他都是受到不公平的对待,然后就是俩人眼含热泪的对话,可儿都急哭了,这时候可儿才确定,自己真的爱上了这个囚犯,穆斯林也爱上了可儿,可是狱警和囚犯注定不能在一起,最后两人隔着牢门,互相拉着对方的手,流着泪,再之后,可儿服役期满,要离开这里了,最后,穆斯林收到了那本自己一直想看的哈利波特,上面写着我知道你是好人love,blondie.最后还是给了可儿那张倔强的脸,撅起的嘴,含着泪水的眼,慢慢的影片结束其实我真正喜欢这部电影的不仅是里面女主的形象,因为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缓慢流过的剧情,哈利波特出现过两次,一次让男女主角相识,最后为两人的别离画了圆满的句号,面对不公,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最后却能默默忍受,即使没法改变这个体制,也不能让体制打败你,成为体制下的奴隶,这也是我喜欢这里的女主的原因。
虽然看的人不多,豆瓣里看才1000多人,绝对的好电影。
关于关塔那摩的一段故事。
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节奏也比较慢。
讲述新兵艾米来到关塔那摩做看守。
与其中一个囚犯的一段的故事。
艾米的家乡是一个小镇,小镇的居民甚至没有关塔那摩集中营多。
她没读过大学,也没读什么书,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家乡,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此时这里的犯人已经被关押了8年,艾米来这里做看守的职责就是不断巡视,确保犯人不会自杀。
艾米被要求不能与囚犯有任何关于个人信息的交流,包括姓名,从哪里来等等,囚犯也没有名字,只有编号。
还有他们也不被称为囚犯,而是羁押犯,因为囚犯受日内瓦公约的保护。
471号犯人与她的第一次交流是关于《哈利波特》,他一直想要看哈利波特7,他想知道斯内普是好人还是坏人。
他等了三年,有的看守告诉他没有这本书,有的看守告诉他下次会给他带过来。
艾米根本没有读过哈利波特,还以为《阿兹卡班的囚徒》是阿拉伯国家的一本书。
这段比较有趣。
看守生活枯燥无趣,和其他看守一样,艾米也经历了被吐口水,被扔粪便。
当然,囚犯们的生活更加悲惨,狭小的空间,违反制度会被两个小时折腾一次无法入睡,绝食会被硬灌食物,每个人身上都有伤痕。
艾米与471渐渐熟悉,所见所闻让她对囚犯同情,471的经历与学识也让她愿意与他交谈。
一次看守471在铁笼中踢球,她告诉他听话的犯人可以被允许到真的球场上踢球。
471说,你们答应给我们更好的待遇,但是代价是要符合你们制定的规则,符合你们的价值观,这是我最不愿意做的,我想要捍卫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自由。
两个人的这段话,反应的其实也就是两个国家,两种文化最大的冲突。
艾米因为与471的过多交流引起上司的不满,她不满上司的做法将情况向更高层投诉被驳回,作为士兵,也许没有多少人愿意呆在这里,但大家只能服从命令。
艾米来此的一年期限将满,她将调离此处。
一天晚上471企图自杀,艾米及时制止。
她告诉471她的姓名家乡。
471告诉艾米他是无辜的。
事实上,到最后艾米对阅历更深的471也并不真正了解。
他是恐怖分子还是无辜民众。
或者就算他是美国人认定的恐怖分子,他们这对立的双方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471告诉艾米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战争关系。
艾米离开,下一期的新兵到来。
一切还在继续。
唯一的不同是,艾米帮471买了一本哈利波特7,并在封面上写下“我不知道斯内普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是我知道你是好人。
”
我们都被困在这里,困在原地,我们都被看似拥有更大权力的机器控制,被无形的枷锁禁锢,我们都是他人眼里的“动物”。
很饱满的影片,女主Cole从刚来想要快速融入工作,主动做出“重要的”工作,便接连被吐口水、被泼shit cocktail,认可惩罚机制,晨间总结时自豪地喊出“to defend freedom”。
到后来理解Ali的处境,欣赏这位受过高等教育,聪明绅士有趣的detainee,事实是一位被严刑拷打的无罪者,被困在这里,失去人权、尊严,不算活着,也不能死去,关押看管这样的人算defend freedom吗?
Cole晨间总结再也喊不出这样的口号。
甚至日常的对与错,是与非也都是被赋予的,谁又凭什么给谁一套to do list呢?
我觉得可以打五星,评分应该7.9。
这部电影虽看似着眼点很小,但可管中窥豹,理解其背后的宏大叙事。
还有,很多人说女主面无表情,我却认为她既表现了军人的隐忍与克制,又在这些看似坚强的表象下演绎了恰当的情绪起伏,蛮好。
总体来说是一部节奏很缓慢的电影,中间有一段时间1.5倍速播放,但是后来又回到正常速度了,看完给我的感觉,真爱是不受种族信仰距离限制的。
自由是一切的基础,包括爱情。
好坏的定义没有界限,你是好人也是坏人。
女主角演的很好,眼神方面很喜欢,越狱中的小偷男,真是很适合电影中的角色,将来就这么发展吧,不错。
电影虽然剧情很弱,但整体是一部暖心的电影。
推荐。
一直到最后结尾前10分钟的时候,我对此片的观感还停留在“只是为了小K去看的”,“是个有深刻内涵的好故事但是太形式主义化了。。。
”“这样的故事在地球上分分钟找出无数个版本……”“这么拍还不如拍一个真实大兵的一天呢”...等等。
不是说没意义,但是如此沉重的话题,落在一个电影身上,总有一种无力感。
但是当Ali拿到那本书的时候,还有之后的一切,仍然被感动了。
我想,那一刻,书中的每一个字一定都带着自由的风。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Andy和他的狱友们在屋顶上喝啤酒的时候。
“You know 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 bright. 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Ali还有很多人,都不可能像电影里Andy那样的传奇,但是,一颗自由的心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任何角落,都还是会有精彩的体验吧,这是生命对于他们的额外赠予。
最后想说,一些人的自由与幸福也许注定要建立在另一些人的牺牲与痛苦之上。
作为幸运的这一批人,很多时候我们也搞不清很多事情的对与错,甚至意义在哪里,似乎世界上永远有那么多的苦难和不公。
或者我们所做的很多事情的意义,就是给更多人,无论多大的事或多小的事,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力和机会。
If we had the choice, we should've given it to them. We should have the lion choose.
克里斯汀一次叛逆的尝试。
真无聊
节奏太慢
编剧的叙事效率太差了,让人觉得这片子该从一小时之后开始,整个关塔那摩拘押中心和士兵内部的一切都被架空了,只剩下了一个女孩和一个穆斯林男人,两人的关系还一直像两条平行线,时间线的跳跃更是割断了叙事节奏。导演想在敏感的主题上走钢丝,回归到个体的情感,结果语焉不详导致苍白无力。★☆
承认我是被小克的大幅海报吸引来看的,暮光之后几年来小克几乎成了高质量电影的演员保证,凡是有她的片子几乎逼格都低不了,看完总能引人深思。但是小克糟糕的演技也保证这些电影表现力极低总是达不到outstanding,所以我对小克真的是虐爱...ps那个班长是当年越狱里的小毛贼
节奏很慢,就连高潮也是慢的可以。演员都是走内心戏路线的,但是很有感觉。是很耐看的一部片子。ps原声很棒就是一个比一个冷门。。。找瞎眼只找到三首= =
关塔那摩。个人倾向于暗线8个手机的男主是kb分子
慢慢讲述那些罪恶。
僵尸的女主啊,暮光真不是盖的。。。
关塔那摩的事儿。后半段被无聊疯。。实在受不了西亚英文口音和特写印度脸。哈利波特这个设计还是蛮感人的。
很棒啊
看守的工作都无聊难过到爆,笼子里的日子就真不是人过的了。结尾前的一段女主的镜头转而变成了铁窗外,暗示现实中的人又何尝不是活在无形的牢笼中呢?剧本和台词太水,选题不错,可惜编剧和导演发挥一般!
闷死了
太小成本了,节奏如此缓慢,真心不太喜欢。
姬佬女神K姐果然不负众望,全程花痴脸
1、暮光姐穿军装确实英姿勃勃;2、善良的圣母姐被屎男用时间装可怜骗了,正常人不会随身带七八只手机,不信你放他出来试试。屎男现在这么乖,就是因为被正确处理了。
多看点书 能有聊的点
“你以为你知道,但其实你什么都不知道。”
从演技上讲确实还行,但剧情吐槽点太多,这种政治题材片子拍了又欲言又止,还不如不拍。
导演是想通过女主角内心的变化来展现美利坚还有人性的一面,于是电影的救赎感太重,看起很苦涩,男女主角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很虚,显得不那么真实。话说克里斯汀·斯图尔特那张万年不变的面瘫脸也算是派上了用场,在这部深沉的电影里,她完全无需动用自己的面部肌肉,所有情感也算流露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