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 精神病 妓女 弱智 强奸 诚实 孝顺 纯洁 执着。
这些是看过电影后出现在脑海里的顺序,这么多激烈矛盾的词语汇集在一起,不是烂到极致的片子,就是好的一塌糊涂的东西。
电影在看完之后,足足让我思考了一晚,给我感触最深的其实是”诚实“二字。
阿辉、阿辉妈妈,他们的精神病态,自欺欺人,最终还是要追求诚实的面对才可以得以解脱。
这是我读这部电影的精华,短短几句,却是再难理解不过的真理。
我活了二十几年,一直徘徊在真诚与谎言之间,难以作出抉择。
感叹那些活得真实的人,感慨那么虚伪的不露声色的人,在左右两难进退维谷之间,我陡然懂得了诚实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真“字,”真“了,才对得起自己,当一个人谎话说的以为成为了现实的时候,自然会迷失,永远走不出自己给自己留下的监狱。
最后,阿辉和阿辉妈妈都走出来了,不管是生还是死,不愧自己。
有人曾经问我,人生的意义,我愿以为是实现人生价值……其实看起来,用一颗坦诚的心面对自己,才是真正的价值。
好吧,我加油努力,诚实,对待自己。
也许你要说:你个呆比,那个不就是王晶吗?
是吗?
我看不象。
最起码,我看到《旺角监狱》的时候,我以为他的名字叫林岭东。
看到电影的画面和阿辉不断和自己的对话以后,我以为他的名字叫王家卫。
当然,阿辉自己和自己对话的方式,我又以为他的名字叫杜琪峰。
从监狱里出来到了另一个监狱,旺角就是一个大的监狱。
看着年少的阿辉抽到生死签去办事的时候,我以为他是那个江湖大侠徐克。
阿辉和大风的爱情《甜蜜蜜》,我以为他叫陈可辛。
哎,最后看到王晶的时候,我敢肯定,他就是刘镇伟。
完全是冲着影帝才去看这部片,张家辉的片子就数千王之王和证人最喜欢,虽然是扮演不同的角色,显然觉得他扮演喜角更有前途,有星爷的影子,很少看这种港式黑社会片子,没想到却认识到另外一位身材这么正的莫小奇,双重人格的经典题材片,黑白两道之间的明枪暗战,感觉一切还好,对王晶的片子没有多大印象,只知道其中必有biggirl看,也就算没白看了,一星给影帝,一星给大凤姐....
有港片的特色,但也有王晶的特色。
这些年,王晶大导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不再局限娱乐大众,也想拍点有深度的、有个人想法的。
冷不丁的,又加了一部黑帮片,还请到一众大牌影帝影后。
看过许多黑帮片,要拍出新意来很难了,这仍然是一个复仇与还债的故事。
30年,时间足以是两个世界的跨度,蹲30年监狱,也足以击垮一个人的精神防线。
由于香港没有死刑,对于这个重刑犯,能做的也仅仅是关押。
进了监狱肯定要接受教育,这么多年下来,脑中的邪恶基因,竟然由于长期的被教育,分裂了出来。
也好,起码有伴,也不寂寞了。
其实挽救这样的人并没有多大的实质意义,曾经凶残地犯下重罪,如今还精神分裂,放出来不是危害人间么。
从影片看,他出狱后,最重要的就是送妈妈最后一程,一个盼了他30年已成痴呆的可怜母亲。
其他时间,他只是个被利用的道具,没人会真的在意他当年的作为,虚假的尊重背后只是阴谋。
因此在冷血的黑帮片中,少有的温情片段就显得很苦涩,30年前的社工还在为他假释而奔波、母亲在洗头中闭上了眼睛,他们期盼的到底是什么呢……对于本片的结尾,不时太满意,警察的性情大转是个问号,行为是不符合他之前塑造的人性的。
而杀人犯本身,多次无法走出内心的监狱,似乎就是告诉观众,出狱只是对当年的事情和人做个了断,当一切都灰飞烟灭时,他也可以离去了。
不得不把这样的思想归结为王晶的无厘头,总觉得结尾没有做好,或者没有完全表达出导演的意思。
影片中还有一个插曲,就是不时为拯救香港电影而呐喊,多处的怀旧都烘托出如今的市场相当萎靡,与30年前的鼎盛不可同日而语。
但这其中的责任也有王晶的一部分,他拍了这么多只追求商业利益的烂片,不就在加速恶化这个市场么。
《旺角监狱》由香港非著名导演王晶编剧、监制、导演,王晶在剧中出演一个男配角,男主角是金像影帝张家辉,是一部典型的纯正的香港电影。
警察、黑帮、妓女、大哥小弟,这样的剧构对于香港电影人来说是驾轻就熟的,但要拍出新意,还是需要编剧和导演的一番功夫了。
还好,由王晶一手操刀的本片还基本保持了香港电影的一贯水准,虽然不会给人太大的惊喜,但也不会给人太大的失望。
看这部片子,让人不由得想起好莱坞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同样讲述一个罪犯因长期在监狱服刑,而导致与社会隔离,即使某一天出了监狱,也如同进入了另一所形式不一样的监狱。
三十年前,张家辉饰演的阿辉在旺角砍死十余人,被警方逮捕并判终身监禁。
三十年后,获得假释的阿辉得以短暂离开那个禁锢了他三十年的监狱。
可是,三十年后的旺角已不再是当年的旺角,江湖也已不再是当年的江湖,就连以前有上千个座位的大影院也变成了拥有很多个厅的小影厅。
这个有些精神分裂的男子站在熙熙攘攘的旺角街头,总觉得有个18岁的阿辉一直跟在自己身边,是那个年轻的阿辉指挥着他的一言一行。
被黑道两派作为棋子的阿辉,他是否还会走上一条不归路,是否还会回到旺角的监狱?
人生的剧情是否有得自己选择?
片中有一段男女主角在影院看戏的戏,有一段关于香港电影的对白。
这应该是王晶,这位香港导演关于香港电影的一点表达吧。
——以前看电影很开心,差不多一千多人在戏院里,一起笑一起鼓掌,就算坐第一排,看得脖子都酸了,也一样很开心。
——现在香港人都不看香港电影了。
——香港人不看香港电影……,以后没有香港电影,不知道会怎样?
——现在大陆拍好多电影啊。
——那是大陆电影。
的确,现在而今眼目下,纯正的香港制造是越来越少了。
那个有着多种类型片——功夫片、武侠片、警匪片、喜剧片、古装片——而流行于整个华语世界,靠功夫片走向海外的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吴宇森们有的去了海外去了好莱坞,有的退出江湖很多年了,张国荣们到另一个世界演绎另一出戏去了,当年酷毙了的小马哥演起了圣人孔子,发哥李连杰们都有了皱纹,曾经繁华一时的香港电影要如何焕发第二春?
诚然,一方面,还有很多的香港影人在坚持着拍香港制造的电影,而另一方面,很多的香港电影人,因为有与内地官方签署的电影优惠协议,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还是投资方,纷纷转战大陆,把大陆当作了一块香饽饽,所以,香港内地合拍片是越来越多了。
只是,在赚钱才是硬道理的指引下,谁来拯救香港制造?
关于香港,我们知道多少?
是繁华的金融中心,购物天堂,美食之都?
是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都市?
还是黑帮当道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之地?
对于大多数未到过香港的内地人来讲,我们了解香港,大多是从香港的电影电视开始的。
从警匪片里,觉得香港到处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黑社会,但同时,香港警察也是身手一流功夫了得。
从喜剧片里,觉得香港人讲话真快,与台湾人讲话的风格简直就是对立的两个方向。
从都市爱情片里,觉得香港真是一个时尚现代的大都市,帅哥美女美食和购物的天堂。
这些是真实的香港吗?
不清楚。
但是,朝廷电视台里报导的香港,那是真实的香港吗?
更不见得。
君不见,在CCTV4的《中国新闻》里每天都有港台连线,关于香港的新闻都很和谐,关于台湾的新闻总是很犀利很丑闻。
每个人眼里的香港当是不一样的。
无论是局外人,还是香港人。
本文最初发布于2010-5-26
严格来说,本片算不上什么cult片,什么是Cult电影?
是指拍摄手法独特、题材诡异、剑走偏锋、风格异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富有争议性,通常是低成本制作,不以市场为主导的影片。
本片虽然题材比较特别,但是看不到王晶强烈的个人观点,也没有太大争议性,而且绝对是以市场为主导的。。。
打着王晶第一部cult片的旗号,拉拢了四位影帝影后助阵,本片宣传上已经做得足够好了,这正是王晶电影的最大特色,噱头十足,这部电影节奏比较紧凑,精彩台词层出不穷,港位十足,比某些所谓的合拍片要好的太多,演员表演也可谓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张家辉一如既往的卖力和专业,莫小奇的妓女扮相足够性感,王晶就是有这份实力,在他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往往能够表现出以往没有表现出的风骚和妖惑,孟瑶的弱智扮相奇迹般的没有体现出她演技薄弱的缺点,也许她比较适合这类弱智村姑形象吧,谭耀文的书生古惑仔形象,原来曾经诠释过,此次无甚突破,鲍起静,陈丽云两位只是为了凑足星光,也没太多表现的机会,廖启智的戏份有些过于多了,增加了黄金配角的戏份,对于整体剧情的完整和节奏却有拖慢之嫌。。。
不论是嫩模的绯闻,还是香港电影的生死存亡,王晶电影中总能出现最新的热门话题,近年来,其实王晶作为编剧比作为一个导演更为成功。。。
王晶的电影总是这样的,喜欢追求一些虚幻的东西,似乎想看到一些生命本质的东西,但是总是进不去,本部影片开始时看得很累,而且总是停留在一个很庸俗的剧情之中,许多场景都让人不好接受,最后的二十分钟还是不错的,故事的重点在凸显,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剧情更加充斥着矛盾,同样的场景,两种不一样的年代,人心人性-
前几天,受到毕设答辩的威胁,我夜里总是睡不安稳。
在一个夜黑风不高的晚上,我在宿舍看了这个电影,当时是12点,同看的人还有老大和锅巴。
我们管在熄灯之后看电影叫夜场,过去这个时候只要有人振臂一呼,那立刻是N多人赢粮而影从啊,我的很多电影都是在这种情况下看的,可是现在宿舍已经没有几匹人了。
过去的夜场,一直都是以恐怖片为主,至于为什么要看这个电影,那我就不得而知了,老大决定的。
我猜测可能是觉得王晶特别牛逼吧。
故事开头我没看,当时我在看小说,以至于我并不知道主角是怎么回事。
于是我以我天才的智商推测,我将看到一个重出江湖的英雄,一个有情有义的妓女,然后就是一个骑士打败大魔王的欢乐结局。
只可惜,我猜中了故事的开头,却并没有猜中这结局。
《天水围的日与夜》里,那对乐观坚强的孤儿寡母被搬到了古惑仔大本营旺角,王胖子的拿来主义还真是用的炉火纯青。
看演员阵容还以为是文艺片,可一看导演是王胖子,心里便有数了,按照近几年王胖子的规律,想来又是一部烂片。
抱着【围观到底电影能拍得多烂】的心情的看看,竟然还有那么点可看性。
虽然片子廉价的可以,却依稀还有一缕港片的味道。
相比中港合拍片,那种不咸不淡的垃圾电影不知道强出多少。
三俗的剧情,多少也令人找到了点90年代王胖子的影子。
戏中王胖子不忘拿杜琪峰开涮,又借疯子辉之口话当年,想一想,港产电影从辉煌到没落也不过几十年而已,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只可惜,王胖子还是那个三俗的死胖子,观众却早已不再是过去的观众。
戏中的波霸美女被古惑仔箭猪爆菊,除了一如既往的三俗,真的好没进步,连人格分裂的疯子辉也那么的似曾相识。
香港电影人惋叹香港电影没落之前,我觉得也该反省下自己吧。
你很难再看到小马哥或者喋血双雄里的亚庄那样的杀手,用手枪而不是肉搏,连流血受伤都比较优雅。
旺角监狱里的辉哥已经是四十岁左右的“精神分裂”(其实多重人格与精神分裂不可混为一谈)人士。
小人物,权术斗争中的棋子。
不过我们还是能看到八十年代里的感伤。
亚庄说,这已经不是我们的江湖了。
而辉哥问的是,丽声戏院呢?
没有丽声戏院的旺角还是旺角吗?
同样的问题成为蔡明亮的不散的主题。
港台两地的电影危机感不断加强。
从湖南来香港讨生活的妓女大凤满不在乎地说,还有大陆电影啊。
然而辉哥盯着她说,那只是大陆电影。
他们走出电影院时,背景是吴君如、大S、佟大为拍的大内(我刚刚误打成陆,算是误打误撞?
)密探零零狗,正是两岸三地联手再造辉煌。
年轻的路过的观众评论说,好好笑哦。
这就是王晶式的感伤,不经意地以最粗糙日常的方式击中人心。
观众只是要借一场电影打发约会的时间,香港电影还是大陆电影,已经不太重要了。
我以前一心觉得历史很重要,但现在觉得仅仅这样的思考是不够的。
它如何重要?
怎样重要?
也许它只是对一代人重要。
因为我们不要忘了,丽声戏院也是播西片开始的,而它隔壁的电影院正是洋化的“荷里活”。
什么是香港电影?
我回答不出。
然而消失总是令人伤感的事情。
虽然这种怀念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是十分滑稽的。
比如秋月里的小女孩怀念香港的麦当劳,并且固执地认为香港的麦当劳绝对同加拿大的不一样。
对于更年轻的一代,他们所经历重视的历史正是老一辈认为浮华不屑的一切。
如果历史意味着时间,那么某一段的时间真的比另一段时间更重要吗?
上次听讲座,某作家感叹今不如昔。
连着两个九零后提问说,为什么要回到过去。
是啊,为什么要回到过去,回到怎样的过去呢?
如果不积极思考,向前走下去,总是不怎么负责任的行为吧。
然而,然而,过几年就要没有香港电影了。
时间总是时间,但物却不能长存。
怎么办?
王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小人物的回答,无限留恋过去,像那个蓝气球,然而却不得不往前走,正是他拍的大内密探灵灵狗。
小人物总是善于自嘲的,多情的,又残忍的。
你说让箭猪怎么办,让那些叔伯们怎么办,让枪王余怎么办,还有那个周刊女记者。
都是为了生活嘛。
所以王晶拍箭猪的恐惧,叔伯的恐惧,枪王余的恐惧。
虽然这些小人物的恐惧杀死了别的另一些小人物,然而正是这种残忍让人不拥有任何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任何人。
比较好玩的是,大凤最后真的带着小凤回乡下了,这是一个香港导演对大陆的想象,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结尾,只好让大陆人回乡下吧。
大陆人不是王晶的情怀所在,他喜欢的辉哥拿着蓝气球死了。
一辈子待在旺角,怎么可能走出旺角呢?
大陆人就可以回乡下。
我记得三十年代的上海,百分之八十的人物是外来人口,混不下去了,就说回乡下。
但我们现在哪里来的乡下啊,或者,我们甚至还不像香港人那样有留恋不已的旺角。
就像影片里自嘲的、连香港人也不看香港电影了、用再重的色彩渲染细辉的精神世界、旺角永远是他生的监狱、死的牢笼、他微笑着走出一个监狱迈向另一个监狱、似乎所有的人在他的世界里都显得那么的庸俗不堪、他知道、唯有死、才能出去、逃出旺角这个地方....
王晶就是喜欢吃别人的剩饭
曾经一度把《旺角监狱》和《旺角卡门》搞混过。不过,现在两部片子都看了之后,就比较不会了。
相对于王晶的其他烂片,这部已经很够意思了!几位实力派的表现都不错;莫小奇着实让人流口水,就是妓女演得夸张了点。
HKF就应该这么来!
长途大巴上看的一部片。。。呃。。。家辉演技还不错。。。剧情就,真的算了,孟瑶很适合演弱智,我这么说是不是很嘴贱?
我是很喜欢的 那种温馨的悲情
“以后没有香港电影,不知道会怎么样?现在大陆拍很多电影。那是大陆电影。”PS:杜你老母杜琪峰!
王晶这部电影拍得挺可爱!还有一丝淡淡底怀旧伤感之情。吴宇森还能叫英雄本色,杜琪峰那叫黑社会宣传片。什么黑社会选老顶,都是一群在菜市场打流的稀烂的班子。大话说出口,果然王晶腆着个大肚子亲身示范了一回低科技打黑除恶,嘿嘿,书生气,书生气!不过王晶对午夜场老戏院的怀旧我同意,那是2000年在武广国际看《东京攻略》,当时觉得小影厅逊毙了,和能容纳上千人的工人电影院完全没法比,亲戚一个劲在旁边问好不好看,时不时髦,又不好意思回答,说工人电影院很屌一定会被笑话吧?
内心囚禁,至死才可自由
好烂。
肥晶你扮咩cult啊
冲家辉多给一颗星
王晶想要文艺和深度,却那么不伦不类。
王晶终于不那么黄了,张家辉好像学友
王晶 都是些烂片
王晶的不甘心和野心
分裂者的烂方法
我也想留姜大卫的长发~
新风格。难以预测王晶以后的路如何走,但对于他自己来说,算是一种别样的突破。人格分裂的题材很多人都尝试过,也不乏留下了不少经典,张家辉在这部片子中对角色拿捏相当到位,展现了出色的演技,印象深刻的是莫小奇,绝对的尤物,王晶总能弄到这级别的女人,不得不服。影片内在的讽刺与反思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