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李念修
主演:金士杰,杨贵媚,张诗盈,张再兴,竺定谊,梁舒涵,班铁翔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年份:2021
简介:阿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死了。他看着太太和子女处理他的身后事,一家人围着尸体一边吃早餐、一边七嘴八舌,阿忠也在旁边喋喋不休,但不论生前或是死后,他讲的话都没人听!他只能委托一个人,完成他最后心愿。详细 >
思辨生死,故乡,家庭的小短片。其实完整的看了两遍了。金士杰老师演技没得说啊。其他人也很真实,没有表现出什么强烈的情绪。就是日常老百姓家过日子的样子。确实温馨而发人深思。
还是期待一下长片吧,目前这个短片感觉有点没头没尾,太多东西没有展开了,所以就很隔靴搔痒。
挺好的其实。
挺有意思的一个短片,36min。
其实是有点儿俗套的故事,但讲出了一些趣味。有非常台式的轻松幽默,但也有沉重的情感和付出,而这种复杂的感情几乎完全是靠金士杰和杨贵媚两个人的表演撑起来了的,两个人全靠表演在前期就点名了那个秘密。金士杰坐在床边的眼睛一红,杨贵媚河堤扭脸的那个表情,太厉害了。当然觉得杨老师这次表演更厉害一点儿,毕竟其实空间更小一些,金老师真的腔调有点儿重了
又搞同xl那套,无语
I mean… 成也金老師 敗也70%金老師吧
非常好的题材和思路,但是求求了不要BGM
只有金士杰的独白延伸出的系列部分做出了意蕴,一个大时代背景下离乱青梅竹马的故事呼之欲出,其他则跟国产《人生大事》之流水平类似。略带奇幻概念的家里伦理悲喜剧,悲喜剧算完整了,但执行上显然有不少问题,文本上过分追求每句话之间的关联导致节奏仓促,显得像小品抛包袱,比如警察见鬼这事显然不是一句紧张就能交代过去的,也就是为了强行缔造关系来推进剧情。后半段明显较前半段小品气质有所提升,三角情感关系的情绪终于显现出棱角,超现实的力量才能穿透现实的空间,直达观众,乃至于后面根据声音设计来重回故地的系列空境漫游,叙事效能都大大高于前半段拘泥在伦理剧的线头之中(不过配乐还是煽过了)。这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自说自话,改成话剧或许会更好,更能让独白这种形式更好表现出来,现在来看,后半段才符合一种室内剧的影视化。
完全是以长片的规模和卡司去拍的,不过情绪给得太满了,因为看过19年同题材的first最佳短片《三尺》,所以对文本上倒没有太多新奇或意外,个人还是更喜欢first那部的冷感基调和情绪留白
一句也说不出来那timing和表演绝了
故事创意挺好,金士杰和杨贵媚的表演细腻动人,四两拨千斤。故事稀碎,三分之二的时间竟然在插科打诨,而且是把角色降智的那种故意诙谐,让人不理解。一个现实向的动人故事,却到处透露着令人皱眉的逻辑问题,如果这个也不算问题的话,给金士杰安排同性情节,杨贵媚同妻的身份,更是令人一头雾水,共情点从金士杰的死转移到了杨贵媚同妻的苦,不懂。一种内在的拧巴感极强,而且作为一个短片,视听调度实在是苍白。
「讲话没有在听!」是导演的老爹最常骂导演的一句话,故事改编自导演于父亲过世当晚的真实经历。
金老的演技👍…
金士杰和杨贵媚的表演当然是够细腻动人的。但是故事前半段有些俗套,后面老赵出现后又有些变味,加上之前老李很执着地唯一的遗愿就是想要联系到老赵就觉得属实有些什么,不知道要表现一下这种模糊又暧昧的兄弟情干什么。另外有一个细节让人觉得太不合理了,车子开到路边,妻子跑下去问路人借轮椅,正常路人知道是用来推遗体应该不太愿意的吧,虽然是个小细节但也太不合理了。
名字跟剧情一样搞笑,且完全不影响温馨伤感,湾湾这些细节短片都做这么好
越到后面越好看,虽说是短片,但该有的节奏和张力都有。死者作为旁观者引入,这个视角挺有新意。前半段围绕“讲话”这个命题叽叽喳喳引发了好多笑点,从一开始的小我层层递进到最后的生死议题、两岸关系、甚至还有点同性的暗线(不太确定)……金士杰和杨贵媚演的真好。最后灵车送行好像看到了《姥姥的外孙》的结尾,果然东亚人面对生死都一样。
中国式烂广告片开始侵占湾湾短片界了?
各种复杂的情绪,说不出口也不能说出口的话,一点幽默,荒诞,加上许多的伤心和释然,我还蛮喜欢这部短片的。(以及老一辈的台湾人普通话没有台湾腔耶)
有点舞台剧式的小品短片,简单又直白,导演最后写到”献给我的家人“,说明了这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不需要任何刻意的编和演。金士杰和杨贵媚的两处哭戏真的把我看难受了。生老病死人生常态,活着要知足长乐,就好。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思辨生死,故乡,家庭的小短片。其实完整的看了两遍了。金士杰老师演技没得说啊。其他人也很真实,没有表现出什么强烈的情绪。就是日常老百姓家过日子的样子。确实温馨而发人深思。
还是期待一下长片吧,目前这个短片感觉有点没头没尾,太多东西没有展开了,所以就很隔靴搔痒。
挺好的其实。
挺有意思的一个短片,36min。
其实是有点儿俗套的故事,但讲出了一些趣味。有非常台式的轻松幽默,但也有沉重的情感和付出,而这种复杂的感情几乎完全是靠金士杰和杨贵媚两个人的表演撑起来了的,两个人全靠表演在前期就点名了那个秘密。金士杰坐在床边的眼睛一红,杨贵媚河堤扭脸的那个表情,太厉害了。当然觉得杨老师这次表演更厉害一点儿,毕竟其实空间更小一些,金老师真的腔调有点儿重了
又搞同xl那套,无语
I mean… 成也金老師 敗也70%金老師吧
非常好的题材和思路,但是求求了不要BGM
只有金士杰的独白延伸出的系列部分做出了意蕴,一个大时代背景下离乱青梅竹马的故事呼之欲出,其他则跟国产《人生大事》之流水平类似。略带奇幻概念的家里伦理悲喜剧,悲喜剧算完整了,但执行上显然有不少问题,文本上过分追求每句话之间的关联导致节奏仓促,显得像小品抛包袱,比如警察见鬼这事显然不是一句紧张就能交代过去的,也就是为了强行缔造关系来推进剧情。后半段明显较前半段小品气质有所提升,三角情感关系的情绪终于显现出棱角,超现实的力量才能穿透现实的空间,直达观众,乃至于后面根据声音设计来重回故地的系列空境漫游,叙事效能都大大高于前半段拘泥在伦理剧的线头之中(不过配乐还是煽过了)。这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自说自话,改成话剧或许会更好,更能让独白这种形式更好表现出来,现在来看,后半段才符合一种室内剧的影视化。
完全是以长片的规模和卡司去拍的,不过情绪给得太满了,因为看过19年同题材的first最佳短片《三尺》,所以对文本上倒没有太多新奇或意外,个人还是更喜欢first那部的冷感基调和情绪留白
一句也说不出来那timing和表演绝了
故事创意挺好,金士杰和杨贵媚的表演细腻动人,四两拨千斤。故事稀碎,三分之二的时间竟然在插科打诨,而且是把角色降智的那种故意诙谐,让人不理解。一个现实向的动人故事,却到处透露着令人皱眉的逻辑问题,如果这个也不算问题的话,给金士杰安排同性情节,杨贵媚同妻的身份,更是令人一头雾水,共情点从金士杰的死转移到了杨贵媚同妻的苦,不懂。一种内在的拧巴感极强,而且作为一个短片,视听调度实在是苍白。
「讲话没有在听!」是导演的老爹最常骂导演的一句话,故事改编自导演于父亲过世当晚的真实经历。
金老的演技👍…
金士杰和杨贵媚的表演当然是够细腻动人的。但是故事前半段有些俗套,后面老赵出现后又有些变味,加上之前老李很执着地唯一的遗愿就是想要联系到老赵就觉得属实有些什么,不知道要表现一下这种模糊又暧昧的兄弟情干什么。另外有一个细节让人觉得太不合理了,车子开到路边,妻子跑下去问路人借轮椅,正常路人知道是用来推遗体应该不太愿意的吧,虽然是个小细节但也太不合理了。
名字跟剧情一样搞笑,且完全不影响温馨伤感,湾湾这些细节短片都做这么好
越到后面越好看,虽说是短片,但该有的节奏和张力都有。死者作为旁观者引入,这个视角挺有新意。前半段围绕“讲话”这个命题叽叽喳喳引发了好多笑点,从一开始的小我层层递进到最后的生死议题、两岸关系、甚至还有点同性的暗线(不太确定)……金士杰和杨贵媚演的真好。最后灵车送行好像看到了《姥姥的外孙》的结尾,果然东亚人面对生死都一样。
中国式烂广告片开始侵占湾湾短片界了?
各种复杂的情绪,说不出口也不能说出口的话,一点幽默,荒诞,加上许多的伤心和释然,我还蛮喜欢这部短片的。(以及老一辈的台湾人普通话没有台湾腔耶)
有点舞台剧式的小品短片,简单又直白,导演最后写到”献给我的家人“,说明了这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不需要任何刻意的编和演。金士杰和杨贵媚的两处哭戏真的把我看难受了。生老病死人生常态,活着要知足长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