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芬说 “我会逃走” 的时候,我浑身的感官突然都跳动起来了,不是想哭,就是单纯的激动,激动这句话真的可以这样说出来,真的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
第二季也完结了。
年初第二季刚刚开始更新的时候无意中打开了第一季,结果就一口气看完完全停不下来了。
恰好第二季正在放送,就一集一集地追过来了。
对比第一季丰富精彩的战斗场景,激烈的战争与杀戮,第二季整体可以说全都是安安静静的文戏。
但是正是这样缓慢的铺垫才更能体现出托尔芬内心的变化,让观众真的跟着托尔芬一起停下来,回到自己的内心里那场安静的战斗,想想父亲托尔兹所说的“真正的战士”到底是什么。
第一季在仇恨和战斗里彻底迷失了自己的托尔芬,蒙着眼睛主动深陷炼狱,根本不知道什么日升日落和岁月流转,再次回到故乡时甚至已经无法回忆起自己的年龄。
而在第二季他从一开始单纯的麻木的奴隶,后来慢慢发现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喜悦。
最后在农场里他找到了和克努特王不一样的价值观和属于他自己的路。
当初少年的托尔芬虽然对克努特满嘴的理想嗤之以鼻,但事实上却或多或少选择了相信,希望克努特真的可以带给他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希望克努特可以帮他放下剑。
然而阿谢拉特的死让他彻底对克努特失望,而这一季的克努特也让我们看到了王冠所携带的邪恶漩涡。
一心屠龙的少年以为只有变成恶龙才能战胜恶龙,于是屠龙少年变成了恶龙。
想要在血海的彼岸寻找天国的人,最后只创造了无边无际的血海。
然而这通过自己变成深渊所创造的乐土,不过是多数人的乐土,用弱肉强食的基础,通过蛮力和牺牲所捏造的乌托邦。
托尔芬用自己渺小的反抗,逃跑的力量,拒绝的勇气告诉了克努特王,他依然在寻找那个也许不存在的希望,也许不存在理想国。
万幸,也许也是奇迹真的发生了,克努特王真的被说服了,也选择用放手去得到了真正的尊重和认可。
托尔芬也明确了自己的理想,他要去海平线的另一侧建立一个少数人的乐土,为了那些无法选择,只能逃走的人。
当然,如果我们想想农场主的大儿子托尔吉尔背着剑追出去的身影,还有结尾不见身影的士兵团,就知道暴力和仇恨的阴影绝对没有消失,还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机会。
但是如果越来越多人明白托尔芬为什么这么选择,像托尔芬一样拿出一点点勇气,逃跑的勇气,拒绝的勇气,也许那片乐土就会慢慢从我们的脚下出现。
今年知道了这样一部作品真的是非常幸运。
感谢原作者幸村城老师的创作,也感谢Mappa和所有的工作人员创造了这样一部动漫,让我了解到托尔芬的故事。
看完冰海第二季奴隶篇的评价一定会是两极分化的。
好的评价会说他后期封神,将反战宣扬到极致;不好的评价会觉得前期剧情太过于冗长,相比于第一季更是少了很多打斗情节,而且托尔芬的模样也没有第一季那么帅气。
但时间会证明两极一定会倾向前者,冰海第一季主要是在描述战争,即这部作品第一个反对因素,随即第二季的前半部分则是围绕艾纳尔和托尔芬的奴隶生活展开,其中有两大主要线路,一是两人要通过自己努力把自己赎回,从奴隶变成自由人,二是托尔芬深陷于之前战争和杀戮所带来的反思和痛苦,最后逐渐明确理想。
而在中间还有一段小高潮,即是托尔芬和艾纳尔帮阿尔捏斯和格鲁萨尔逃跑那一段,而在最后格鲁萨尔临终畅想未来的剧情则是抒发了格鲁萨尔这一在农场杀了五个人的战士对战争的悔恨,同样阿尔捏斯临死也有和格鲁萨尔相同的剧情,个人看来更像是与丈夫和孩子到达极乐,而在临终丈夫让阿尔捏斯向帮助过身为奴隶的她的人表达感谢,才得以回光返照。
同时突出第二个反对因素——奴隶。
而故事也来到最后托尔芬与克努特和谈的片段,即封神之笔。
克努特一开始知道使者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托尔兹之子托尔芬但认为没必要见面的最大原因还是因为他认为托尔芬还是跟四年前一样毫无成长,无法体会他的想法。
而在见了面谈话之后发现了托尔芬的蜕变,结合自身在四年前遇到阿谢拉特之后从一个不争气的王子成长到一个弑父弑兄做事果断的君王,也理解了托尔芬四年来的成长,更因发现托尔芬有与自己相似的理念而感到不可思议。
而托尔芬说的那句“逃跑”和克努特的撤兵则是两人理念和行为的统一。
而第二十三集后半集的一个主题升华则是照应了第一季第一集托尔兹从农田中醒来的剧情,也是反映托尔兹托尔芬父子的思想统一,也从侧面烘托出托尔芬终于成长为父亲一样的人物了。
而最后一集二十四集更像是在讲述托尔芬回家后的日常,一种一切回归平静的感觉。
而反战和反奴隶这两点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思想,反战的终点是反奴隶,反奴隶的基础是反战。
通俗一点讲,想要反奴隶一定要反战,而反战到最后会导致奴隶制度的瓦解崩坏。
(当然这是我个人看完后的理解,如果有不同意那请多包涵)最后说说MAPPA的制作问题,因为很多人都认为MAPPA做的托尔芬相比于第一季霸权社做的托尔芬会不够那么帅气。
我不是在为MAPPA说话的意思(护甲),但我觉得第二季本身就是在讲托尔芬的奴隶故事,即便不那么帅气也不难影响观感。
(最后疯狂叠甲,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见解,觉得不对的请多多包涵,谢谢)
下定决心去追寻文兰的托尔芬托尔兹的死将托尔芬变成一心复仇的阿修罗,阿谢拉德的死将托尔芬变成顺服、逃避、无所求的奴隶,而阿尔涅兹的死让托尔芬清晰而坚定地构筑起追寻和创造和平之地文兰的愿景。
所以,在第二季里,阿尔涅兹的故事最为重要,比托尔芬和艾纳尔的相遇重要,也比托尔芬和克努特的重逢更重要。
阿尔涅兹本来是一个自由民,丈夫哥达非常勇武,家里虽然贫穷,但两人非常相爱。
两人的儿子刚出生没多久,村庄附近发现了珍贵的铁矿,为了和其它村庄争夺资源,村子里的男子卷入了战争,失败,年幼的儿子被杀害,两人均沦为奴隶。
阿尔涅兹被凯迪尔买走,因为美丽的外表、善良和顺的性格以及勤劳能干,她成为凯迪尔非常宠爱的奴隶。
连农场请来的张扬跋扈的保镖客人们都轻易不敢碰她一根指头。
就在她打算一辈子安于被宠爱的奴隶这一身份时,她的丈夫哥达重新出现了。
资源争夺战争失败后,哥达被一个残酷的奴隶主买走,受尽折磨。
某一天,哥达杀死奴隶主全家逃走,正好流窜到凯迪尔的农场,与阿尔涅兹重逢。
因为之前受到的种种折磨,以及农场保镖团队的追杀,哥达陷入了一个瞻妄癫狂的状态,像一头受伤的野兽。
他在垂死状态下起身死死勒住蛇的脖子,身体像一根拉满的死神的弓,无视任何外力,除了阿尔涅兹的柔声劝说。
随后,哥达醒过来,仿佛回到了战争之前那个体面而有尊严的人,彬彬有礼地问候周围的人,向人借马车。
这一部分,看得人唏嘘不已,甚至几欲哽咽。
战争和欲望,把人变得面目全非。
哥达死去之后,阿尔涅兹等待着农场主的处罚。
在王都遭到挫败与屈辱的凯迪尔回来,想要找阿尔涅兹寻求安慰,却发现遭遇到背叛。
从来看似宽厚的人面目憎狞地举起木棍,充满怨恨地朝阿尔涅兹的身上打去。
同样是屈辱,面对强者时退缩,面对弱者时就爪牙毕露,让人震惊地说不上话。
阿尔涅兹就这样徘徊到了死亡的边缘。
她已决定不再逃避与苟活。
弥留之际,她问托尔芬他们冰岛有战争和奴隶吗?
后者只能回答,以前有的,以后不知道。
现在的痛苦难以忍受,未来的希望又毫不可见,带着类似的心情,阿尔涅兹去世。
托尔芬为无法给阿尔涅兹一个回答而愧疚不已,又因这死亡而顿悟。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罪孽拖拽着一味低头逃避的托尔芬明白了自己该走的路——去找那个没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的文兰,如果没有,就自己创造这样一个地方。
第二季里,农场的好几个角色都塑造得特别出色。
农场的老东家斯韦克、保镖蛇,以及少东家奥尔马。
斯韦克和自己的儿子凯迪尔一直不和,独居,一个人辛勤地劳作,觉得人不要过多地占用资源,衣食自足即可。
年轻的时候,为了躲避冲突,斯韦克让自己的儿子放弃了自己中意的姑娘。
而后,那个姑娘被劫匪杀死在婚礼上。
这是斯韦克埋藏在心里的愧疚,若干年后,他用这段往事告诫试图逃避冲突的阿尔涅兹,风暴是躲不过的。
他欣赏托尔芬和艾纳尔的勤劳,尽力帮助他们,又让他们感觉这种帮助是平等的互换,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这一点有别于凯迪尔对奴隶们的慷慨。
而斯韦克和蛇的关系也耐人寻味,像一对父子,有着冲突,也有着最深的敬爱和怜惜。
蛇是个隐姓埋名的战士,寻求庇护时误入凯迪尔的农场,从此栖身于此,是一条被农夫收留的蛇。
他忠于这个农场,会为了农场主做自己不认同的事情,哪怕是丢掉自己的性命。
农场与国王的战争平息后,他告知了托尔芬和艾纳尔他的真名叫罗德,开始试图敞开自己。
奥尔马是第二季蝶变了的人物。
他曾经想当一个战士,但实际上并无一丝成为战士的才能,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张扬跋扈,到处惹是生非。
农场战争是克努特利用了奥尔马的怯弱和无能为借口发起的,最后,目睹了残酷死亡的他决定投降。
他和自己的哥哥——战士托尔吉那段关于勇气的对话精彩极了。
“你当时捍卫了自己的名誉。
对吧,奥尔马?
你做得很好。
名誉比生命更重要。
再一次拿出你身为北方战士的勇气!
”“不对!
那才不是勇气!
我在国王面前已经搞得灰头土脸,我是个笨蛋,也很没用,被嘲笑也是我活该。
但是…但是…我却没有默默承受被别人嘲笑的勇气……”托尔芬和艾纳尔找到了自己的路,将走向新世界。
而留在旧世界的人,也改变了。
第一篇章的杀戮,第二篇章的领悟,截然不同却环环相扣,期待下一个篇章。
摘录23集最后托尔芬和王子止戈后的农场文戏:刻吧,刻在你身上刻在这片土地上刻在大海上刻在敌人身上,刻在战利品上刻吧,刻吧把你的温暖刻在我身上刻吧刻在你身上,刻在这片土地上刻在大海上刻在战利品身上,刻在敌人身上刻吧,刻吧把触感刻在我身上把那场际遇刻在我身上本来觉得这一季如此慢热,节奏也很慢,很可能不会有太多人,组内讨论也不会太激烈,结果发现一堆看了第一季的就喜欢看王道热血的,吃不了细糠,理解不了深层内核的人在群里的帖子,尽管好几个讨论帖已经说明了,解释了托尔芬和王子的塑造以及角色行为目的,但看起来还是有些人没懂。
只能说在文戏上原作和mappa制作组保留了原本的精神内核,也铺垫了很久。
不怪制作组,只怪现在的观众的参差和快节奏的爽番看太多了。
连刷《冰海战记》第一部与第二部第一集,略有感触和共鸣 地砖上倒映的电棒滤去了过剩的强光反倒能够看清内部的结构,就好似雾中的太阳更容易看清她的轮廓。
托尔芬在父亲的勇毅与博爱的光辉照耀下于向阿谢拉特复仇的强光中无法认清自己的道路(这两个人是其实是他最初的老师与长辈),反而是抛下短剑,远离仇恨与想念,在奴隶生涯和寻找心中的文莱之旅中认清了自己将要前进的方向,不要妄图直视刺眼的强光,那会刺痛你的神经而让你迷惑,跳出来选一面漫射滤光的地板,这能让你看清隐藏在强光背后的真实,也能让你看见自己跳动的心。
从托尔芬和克努特各自代表的两个阶层与不同人生经历地角度来讲,一个人的强大既不能只有磨砺、指引与仇恨的鞭策、冲击,也不能只有悲天悯人、谨小慎微的博爱与妇人之仁,更需要的是及早的认清自己的道路与理想,直面惨淡的人生,清楚也许将要付出的代价,忍受常人难以想象地痛楚,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坚定信念与脚步,矢志不移。
人必有大凋零,乃有大发生。
当你做好了可能牺牲一切代价的准备之时,就是你激流勇进,决冰破浪之始。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心之所向,身必笃行。
路岐何惧,好男儿且仗剑前行!
我已经隐约看到故事的轮廓与走向了,漫画我不舍得看,我怕他变成第二个《进击的巨人》,有些东西你认同的就姑且就在想象里也挺好。
冰海战记 (2019)9.32019 / 日本 / 剧情 动作 动画 历史 战争 / 薮田修平 越田知明 左藤洋二 松林唯人 江岛泰男 内田信吾 平向智子 安藤贵史 小林敦 吉川志我津 须之内佑典 黑濑大辅 / 石上静香 上村祐翔
看到第三集 在这之前 把第一季回顾了一下 然后看到第二季第三集的时候 我突然感觉 恐怕不会有第三季了 有点小郁闷 我大概看到第二集的时候 在某乎搜了下对第二季的评价或者分析或者任何感慨等 什么都可以 但看到讨论度那么低的时候 很失望 觉得 完蛋 看来第二季同样不热啊第三集是托尔芬说来砍我吧 靠对别人的性命是一种威胁(用他自己的话说 靠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而生存的"保镖"觉得一定要让他害怕 否则自己这类人存在的价值就会被贬 托尔芬被砍 没有丝毫波澜或躲避 他问为什么一定要害怕死亡呢 活着是因为害怕死亡吗 活着有什么好处呢 我活到今天 我没看到一点活着的好处 还没继续往下看 就突然觉得 恐怕不会有第三季了 一是第二季仍然不热 甚至比第一季讨论度还低 二是第二季换了制作方 制作仍然是精良的 但多少有点觉得节奏略慢 当然听说这季内容本来就是过渡期 节奏慢 但我觉得制作分镜没有到非常精简 没有到一个多余镜头都没有的程度 这可能是比第一季略逊色的地方 由于节奏慢 那热门的概率又低了但我仍然喜欢 我喜欢冰海战记 是因为它在认真探讨生命的意义 反战自然也包含在这里面 它探讨出来的答案是否让我认同另说 但它是在认真探讨的 没有躲开回避这个问题 而这与我前段时间看的几个不同程度产生了惋惜(比如深海)甚至愤怒的作品(比如全宇宙 鲸)完全不同 那几个作品让我惋惜或愤怒 是因为它们对于提出来的问题回避或者粉饰了 一个作品可以只提出和展示问题 而不予任何回答 就只是提出问题 但是它不能提出问题却试图粉饰或者又躲开了这个问题而冰海让我觉得非常舒服 它直面了问题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也可能什么意义都没有) 就冲这点 我永远给它5星
有一种急转直下的平和,从大杀四方到卸甲归田,看了两集,有待崛起,更成熟更自我的托尔芬。
虽然看到第14集依然没有太热血的战斗画面,全是文戏,但丝毫不感觉乏味,甚至倍感深刻,因为历史不仅仅有战争,还有变革,战争不仅仅有打打杀杀还有阶级奴役和民生之计。
如果说第一季是热血的战争,那么第二季便是反战的热血,没有高燃打斗场面,更多的是人物的成长和思想的探寻,托尔芬不再是单一的复仇死脑筋,他在妥协在改变在成长在思考,从绝望到重生,最终来到22和23集,哲思的升华,信念的坚定,每一句台词都想摘抄下来细细品味,从生无可恋到生的希望,从忍耐压迫到我会“逃跑”,从“死亡才是解脱,才是真正的和平”到“两种不同的伟大的文兰之路”,“我没有任何敌人”和“我不能让托尔芬太辛苦了”,两个悔悟的灵魂都拥有美丽的心灵,一个真正的战士,一个正直的君王,思想的碰撞到互通,文戏的对歭巅峰便是如此了,24则是悲喜交加的归家夙愿。
(不过该说不说,节奏确实慢热许多,作画很多地方也有些塌,太抽象滑稽了,这样对于因为第一季而喜欢上这部作品的观众来说,太不友好了,这不应该会出现的问题,虽然wit社用爱发电,MAPPA甘愿接盘,活儿太多能理解,也希望能慢慢来,多精打细磨,我等得起,毕竟四大冥著,马趴就做了三,《巨人》《咒回》《电锯人》,还有我没看的《狂赌之渊》,也是拿捏顶流的,加上作者的犯病烂尾,压力还是蛮大,刚把得!!!
)
制作精良,画面壁纸级别,3D部分融入得也比较自然(非专业观感);动作戏还是很优秀;音乐也很能烘托气氛。
不过就内容而言,我不太能跟作者产生共鸣。
维京人,以及世界上任何好战的群体,他们也许天性确实如此,但我认为将他们引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资源的匮乏(另一个例子是汉族几乎在历朝历代都面临的游牧民族,比如匈奴),而这是无法避免的事。
只要你人口规模壮大,在没有足够的资源的情况下,你只能向外索取。
托尔芬说他会逃,但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竞争,无论什么形式。
难道不是应该在现有的资源基础上想出更合理的分配制度,以及提高生产力吗?
虽然现在乱砍乱伐不好,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确实是需要开荒的。
现在虽然没有战争了,但想想现在的家庭好像也没有故事中的那么温馨,家暴普遍存在,很多人不想结婚生小孩,好像过得也还是不容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还是悲惨地活着,找不到幸福。
那个女奴隶之所以可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曾经很幸福,但因为战争摧毁了她的幸福,而现在的我们,好像都不曾获得过幸福,仿佛幸福很难得到,我们想做成功一件事,都是寸步难行,但我们依旧拥有的,却一点都感受不到。
有人说这故事好像只讲了反战,爱众生,我觉得他还讲了很多很多。
至少我们看了二十多集的反战非暴力,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不能忍耐别人的挑衅,还是容易虚荣自傲,还是容易被煽动起来,表现自己。
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要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水平,不为他人的指点或表扬而自我怀疑或趾高气扬。
最常见的就是暴力沟通,他人即地狱,我们没有一颗平静而强大的内心,有时候总是不自量力地想证明自己,但有时候我们会可悲地发现,自己很弱,不强大,也不温柔,总是吵吵嚷嚷东拉西扯,别人说几句就沉不住气,觉得自己不被人理解尊重。
世界总是残酷的,虽然故事中的主角可以勇往直前去寻找文兰创造一个幸福的世界,但在现实中,文兰几乎只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我们听人描述起文兰会觉得心驰神往,但它并不能存在于我们的世界,就像国王说的,创造文兰就是忤逆上帝,我们只能开辟一小块乐土,就像诺亚方舟,想把所有人都救了,就是天方夜谭。
很高兴能看完这部动漫,面对生活的绝望时,我们至少不会处于那女奴隶的境地,不会面对那种绝望和死路,相比之下我们的世界是在变好,没有了明目张胆的暴力,我还有选择的权利,还是欣赏美的权利,我不会受到迫害,所以,珍惜这些权利,好好活着,世界很残酷,但美好也有很多很多。
还有一点,不要小看种地,种地真的是在培育生命,没有比这更加幸福的事了,所以以后找不到工作,我就种地,回归最原始的生活,播种生命,看着它长大,最后收获,没有暴力,也没有痛苦。
1. 克努特想要摆脱父亲头颅的诅咒。
克努特自称王以来,欲望膨胀,逐渐成为父亲那样心狠手辣、野心勃勃的暴君,与此同时父亲诅咒的头颅一直纠缠、嘲讽着克努特,唯有停止无休止的征伐、放下自己的野心才能摆脱这一诅咒。
(参考第10话「呪いの首」)
第10话 呪いの首2. 克努特对于征讨农场一事,本就想凭借自己国王的身份让凯迪尔不战而降,因为人也是国家的财产,必须尽量减少伤亡。
但是在凯迪尔真的反抗并且双方一番大战之后,克努特已没有放过凯迪尔的余地,而托尔芬的劝谏正好给了克努特一个台阶下。
(参考第18话「最初の手段」)
第18话 最初の手段3. 克努特听了托尔芬的劝谏之后,更加明白穷兵黩武、苛政于民不是治国的长久之计。
克努特在班师的船上说,不想给立志用不同方式建立和平国度的托尔芬增加负担,亦即不想让自己的臣民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此外,从英格兰退兵之后,并未发生叛乱,也进一步说明唯有停止征伐才能维护自己当下的统治。
(参考第23话「ふたつの道」)
第23话 ふたつの道
强行ZZZQ的一季~向往逃避战争向往和平的托儿芬,真相却是在登录北美后不久就被杀死了,而之后北美成了最残忍最著名的地狱,现实比漫画还要血腥,这不是更讽刺吗~
无聊,男主一发癫就快进
OP好有感觉。剧情过于拖沓无聊了,除了后期的农场打仗,可以说几乎没有爆点,完全可以压缩成季番。最讨厌别人扯大道理了。真正的战士不需要剑,确实,徒手就够离谱了。
70 逃离战争,逃离奴役,逃离一切吃人的与让人吃人的东西。
花了整整半年24集的篇幅只为了煮一碗看上去平淡无奇的开水白菜,第二季奴隶篇遭遇了跟原作漫画一样叫好不叫座的待遇,这大概是所有“为了主题思想上的野心而主动放慢叙事节奏并牺牲商业要素(刺激打斗&开金手指)”的动漫作品的宿命。相对于漫画原作,我喜欢这一季动画将“兄弟共建乌托邦”的剧情移动到“与国王和谈”之后这一修改,不喜欢动画简化了“托尔芬与大叔久别重逢”和“托尔芬鼻青脸肿”这两处名场面,并且“蛇喊出真名”一场戏的演出也很糟糕。两季动画才堪堪表达出“我没有敌人”和“真正的战士不需要剑”的主题,以目前市场遇冷的情况来看,不知道有生之年还有没有机会看到猎人女在动画里说出那句“托尔芬,我原谅你了,你是真正的战士”。
第23集直接封神!本季为种田季,以文戏为主,缓缓展现了男主成长的心路历程。相比第一季武戏为主的“热血”,这一季的托尔芬才算是真正成长为了一个成熟而立体的角色,这也是我最喜欢的角色类型:强大而温柔的理想主义者。自身很强大不会被欺凌,又很温柔不会以自身的强大去欺辱别人。从长年累月的仇恨与杀戮中走出来,看尽了世态炎凉和人性黑暗残忍的一面,却依然相信着人性中最崇高而纯粹的那一面,践行着尊重生命且众生平等的理念。即便明知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前路漫漫,却依然充满勇气前行。本季最惨的角色是阿尔涅兹,在男尊女卑的旧时代,战争是男人挑起的,女性没有选择的权力,却被迫承受了更惨痛的代价,一生都在家破人亡后的习得性无助中被摧残和奴役至死,一生都身不由己,直至死亡的那刻才成全了自己“不想继续活下去了”的自由。
和平是打出来的 不切实际的反战乌托邦幻想
垃圾 真的烂
差点看困,冰海战记实际灵魂人物阿谢拉特不在之后,失去目标的托尔芬甘于做个奴隶是万万没想到的。果然强者的精神世界是吾等凡人无法参透的,爆笑。
get不到节奏 制作是好的
比起第一季来说,文戏多,抒情部分占比太长。当然引起的思考也更多,关于人类的欲望和野心谁能给出答案呢?天堂和人间都不是答案。
这到底要拖沓憋屈的什么时候?第一季内容之后,作者是脑袋被门夹了吗?怎么这两年的日番很多都是开头甚好,后面越来越脑残!虽然前面诸多抱怨,但看了本季最后一集后,决定下一季还是要追下去
从另一个角度,描写了那个野蛮混乱,众生皆苦的世界。思想深刻的反战题材,和作者心中梦想的乌托邦。 奴隶夫妇的故事,令人唏嘘动容。
文戏巅峰
和平不是忍让就能得来的东西吧…另外这一季的角色塑造地有点失败,感觉就像大家都是为了剧情的发展而不得不这样行动一样…
3.28什么时候播的?11.19知道想讲什么,但是没讲好,老爷痛打女奴那里emm其实我还挺喜欢看种地的
顶级文戏,直呼过瘾
阿尔涅斯就挺绿茶的
哥达那条线整个一大崩现场,毫无魅力的一个人,我是不理解主角救他的意义是啥。你要和平不打仗,这个随手杀人的人就是你最大的敌人,你还帮他?那些死了的护卫怎么说?莫名其妙。如果你的原则是少年漫的保护朋友,为朋友而战,那就没有不打仗那回事了。本来主角的逻辑就已经很极端了,但当基督教传教看也还能接受,观点不认同但是表达还行。经过这一段整个一逻辑崩坏。
节奏变差了很多 主题变成了老掉牙的圣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