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作的时候真的感觉是神作,里面游戏的很多设定也很羡慕。
例如有料理模式,可以尝到味道,感觉光这一个就能出一个很火的游戏,尤其对于我们这种吃货人设。
而这个剧场版,感觉完全没有承接原来的剧情,只是单纯的在游戏背景下说了个很普通很普通的故事。
而且里面的玩家为什么已经不在意逃出游戏,真的是在当游戏玩,组织工会啥的,很不能理解……
从5月26号在内地影院上映以来,数据都算不上好看,26号首映票房也仅仅过千万,一方面是因为网上资源流出,另一方面是看过的人表示大失所望,对剧情内容和节奏、人物设定、男女主感情进行了批判,一定程度的消退一部分受众的观影热情。
在认真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想对其各个方面进行一个个人分析和评价。
首先说明我本人对这部电影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刀剑神域除爱丽丝篇没看过之外都重刷过多次,小说也看过)。
首先要说的是剧情方面,一部分人觉得这部进击篇剧情方面拖沓,节奏过慢,通过加多对话填充剧情时间,甚至和我一起去看这场电影的朋友(也算刀剑老粉,看过比较多番剧)也是如此觉得的,其实有这种感觉也并不奇怪,因为在没有看过小说的情况下去看,其实作为一部电影它的内容方面确实是存在这种问题的,但看过小说的话就会发现与原著里的剧情其实是比较高度还原,当然也有一些细节方面没有很好的表现出小说设定方面的内容(如被老鼠偷剑时为什么不马上换剑杀死,而是之后换引诱老鼠来杀,小说说的是换武器存在冷却时间,而电影看不出来)我个人认为其实像这种内容或许通过分集的连续剧(将各个进阶篇变成一集一集那种)来表现,对于没有看过小说的部分受众或许更能被广泛接受。
这方面如果看过小说应该5分有4到4.5分,没看过的话应该只有3分左右的样子。
第二个争议比较大的是亚丝娜的人物设定方面,像“好看的花瓶”、“软弱亚撒西女友”之类的评价较多,说与第一季中勇敢、坚强的血盟骑士团副团长形象不符,关于这点我不是很赞同,首先要明白一点,亚丝娜的形象性格并非一开始就是一个领导者的,这点就算不看小说,光看第一季前面她刚开始和桐人组队的经历就可以看出。
刚开始是披着斗篷的,并且和别人交流不多,哪怕是后面当副团长时也曾经流露出对游戏的残酷和人牺牲时的害怕和难过(想了很久想不出比较贴切的形容词)直到在第二十五层攻略时由于牙王的原因攻略组损失惨重,亚丝娜受到团长邀请加入血盟骑士团,作为副团长出面领导士气低迷的攻略组,成为我们熟知的样子,而在这部进击篇中还在最前几层,是亚丝娜性格转变和成长的时期,从电影中桐人与米特(亚丝娜好友)在亚丝娜为劝说米特一起打boss和米特切磋完后的以后她会变得更强大、比所有攻略组玩家都更强大,但在这之前她需要我们这些朋友的帮助(大致是这个样子,我不大记得清每个字,勿喷)就不难看出其实亚丝娜的性格是慢慢在变的坚强、独立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方面并不存在太大问题,如部分人觉得亚丝娜就应该是坚强、独立、体贴的完美女友人设的想法,本人在这里不予置评了,至于甚至有人说人物和之前不一样以此来批评的言论,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第三个就是最受关注的感情方面,许多人对此也并不满意,或是感觉情感没有那么浓烈,或是感觉发糖过于牵强,无法想象为什么现在这样,却到70几层才确定关系,其实我们从第一季也知道桐人并不是一直跟亚丝娜在一起的,分开过一段时间,那么这样看是不是就正常多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第一季中一集一个女生,桐人却没有对一个有一丝男女之情,至于感情不够浓烈,虽然两人互相有意,但在此基础上,两人连彼此之间的关系都没有建立,在情感上头时拉下手抱一下已经是极限了,第一季两人接吻不久后就直接结婚了。
而且进击篇突出的本身便不是两人感情线(不是唯一)同时有和米特的友情线和亚丝娜个人成长这条线,所以感觉两人情感不够其实并不奇怪,但并不是缺点。
只抱着全看桐亚感情戏的想法看的话,应该也是5分有3分左右,推荐度不高。
最后幸好还有一个打斗的场景和剧情在撑着,打斗的情景比较完美,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不够长,但其实放在电影中到也算中规中矩。
总结一下,这部进击篇在对小说、进击篇无星之夜一点的了解和对第一季较深理解的情况下,加上一点大家都说的情怀,大概是5分有4分左右的样子,还是非常推荐的。
但对于草草恶补完第一季的新人来说属于中规中矩的那种选择,5分有个3.5左右,因人而异。
(但出于老粉私心还是推荐,希望大家能看一下,嘿嘿)
节奏感好怪,角色对话很慢,像为了凑时长把1倍速拉成0.75倍速的感觉。
制作也有点廉价ppt嫌疑。
主角团buff给太多了,十个人临时组队无伤就能打通boss层,让其他玩家显得很笑话,隐约觉得最开始龙傲天感没有这么重,但是太久没看原作了所以没有发言权。
就当为了听松冈祯丞的声音来看的,印象深刻的是亚丝娜说“那就由我来夸奖你”并抱住了桐人,桐人说ありがとう,那句的声音有点沙沙的,流露适量软弱,很喜欢。
剧情结构上看得出来以亚丝娜的剑作串联的努力,这个设计觉得还可以。
但是整个亚丝娜的角色呈现有点男凝,好像在从男凝视角塑造独立女性,但是这种独立好像变成一种服务于男凝的本末倒置,无论如何还是能感到渗透其中的男凝因此稍有不适。
2022年12月31日第五层都通关了,现世的SAO到底什么时候来,过不下去了,别逼我求。
其实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最多勉强碰到四星,奈何刷低分的太对了打个五星救一下,买票前习惯看一眼豆瓣,看见清一色差评把我吓得差点没敢去看,以为这是什么绝世垃圾。
看完感受:这次boss战相当有意思,更让人有游戏的感觉,打最后boss那做的很好,亚丝娜和米特的战斗场面也好看。
剧情方面可以说接近刀剑生活的“日常”,就是为了打怪铺垫的情节,可以说几乎没什么剧情,觉得这一点不行的避雷。
作画并没看出来哪哪就崩了,哪哪就ppt了,现在的懂哥真的很严格。
然后就有些说的“媚宅”,确实有些镜头从屁股打上去看的有些莫名其妙,不过你们是没看过刀剑系列吗?
从喜欢桐人的有五六个开始,从番剧里偶尔出现的画面你们是看不出来这部番的受众吗?
今天跑来这部电影来说这些不觉得自己贱吗?
总结:只要你不是什么觉得自己很懂,只是单纯的喜欢看,觉得刀剑还算一部不错的番,来看就行了。
对于《刀剑神域》我一共注意到过三次,分别是2017年的《刀剑神域序列之争》,2021年的《刀剑神域进击篇:无星之夜》以及这次的《刀剑神域进击篇:暮色黄昏》。
也不知道谁给的勇气,反正不是梁静茹,我竟然鬼使神差的在没有了解任何关于刀剑神域的相关讯息,以及没有看《刀剑神域进击篇:无星之夜》的情况下看了这部续作。
看完之后感觉一头雾水,里面很多东西不大理解,人物关系也比较杂乱,只看了个大致剧情。
我以为是我没看第一部的缘故,特地补看了《刀剑神域进击篇:无星之夜》,没想到对于第二部依旧是一头雾水,并且更加感觉第二部的差,因为第一部实在是好看。
先夸第一部,完整介绍了整个游戏世界的世界观,并且角色塑造的也很好,主角亚丝娜的成长与改变都很清晰,一场友谊与成长之旅,最后的结局更是给续集留下了更多的期待。
亚丝娜从一个游戏菜鸟成长为一名独立自主的坚强女孩,与好友冰释前嫌,看尽人性的美好与险恶。
看到他们为了生存杀死第一层怪物还是感觉很热血的,拼死杀BOSS保护众人还被诬陷也是令人气愤。
第一部很好,是一部完整的影片。
而第二部,相较而言就要差很多了。
因为看第二部的时候没看一,所以里面游戏世界的设定看的一脸懵,人物动机也不太明白,只理出来一个大致关系,就是亚丝娜和桐人要在两大工会前打败第五层BOSS,借此维系两大工会之间的平衡。
里面很多事情延续了第一部设定,并且故事叙述的很杂乱,人物杂乱不清楚,也就是说要把《刀剑神域进击篇:暮色黄昏》当作一部独立的电影来看一点都不行,只会觉得很一般很一般。
亚丝娜在第二部的性格改变极其大,变得柔弱且依靠他人,独立坚强的人设彻底崩塌,对游戏世界的扩充也没什么用。
两大工会的冲突也几乎没有展现,这对主角团的动机推进很薄弱。
粉丝向严重且对路人很不友好,看过《刀剑神域进击篇:无星之夜》的可以看一看,但仅限看一看。
对于没看的朋友:一个没犯大错的故事未必是值得看的故事。
实在想看,不如最高倍速,有兴趣的地方再正常速度看。
不建议去电影院看。
之后就全是剧情相关内容了。
2023年5月28日下午在影院看的,次日中午写,可能有疏忽和错误。
不太重要的场景就算在其他场景里头了,划分得很乱。
简述整个影片的场景。
因为很简单,我居然还记得住,干脆就写了。
第一个场景。
桐人和亚丝娜跟着公会打第四层Boss,两个公会为最后一击起了争执,而技高一筹的桐人和亚丝娜,在阿尔戈的帮助下,拿到了最后一击(经典到……的桥段)。
展现公会冲突。
简单直接,没有废话,我喜欢。
第二个场景。
三人在夜空下晚餐,引出两天后庆祝除夕的倒计时活动(日本除夕是每年最后一天),那是两个公会难得的合作。
亚丝娜拜托阿尔戈打听某个消息,为后文铺垫。
第三个场景。
地点不变,阿尔戈离开。
桐人告诉亚丝娜,第五层的主题是遗迹。
亚丝娜对拾遗很感兴趣。
交代信息的两个过渡场景。
展示三人关系,铺垫米特线,引出倒计时活动,发展出拾遗剧情。
亚丝娜的人物塑造有些……幼稚。
对小玩意大惊小怪的。
第四个场景。
两个人捡了一堆玩意,桐人说没有怪物的地方捡的都是垃圾,激发亚丝娜的兴趣,于是在听到有鬼魂之后她也逞强坚持走在前面。
无聊地剧情发展。
还有无聊的杀必死。
第五个场景,陷入危险。
亚丝娜受惊吓后落入陷阱,和桐人分开。
落入陷阱的转折过于突然,切换场景有些不自然。
第六个场景,亚丝娜珍重的剑被喜欢偷东西的老鼠怪抢走,追杀失败,用宝石吸引鼠怪然后击杀,但都不是抢剑的那只。
但发现丢弃的纸团,有人在附近幽会,亚丝娜决定前往。
情节进一步发展。
亚丝娜十分情绪化、小孩子气。
无论是怕鬼并且逞强,还是丢失剑后剧烈的情绪波动,表现得有些用力过猛,显得十分幼稚,我看得都有些尴尬。
第七个场景。
是PK团队的人,密谋挑拨两大公会“ALS”(艾恩葛朗特解放队)和“DKB”(龙骑士团)。
(注意,牙王领导的是ALS,我总忘……)ALS将会在倒计时活动进行时独自攻打第五层Boss。
亚丝娜发出声响,利用纸团吸引鼠怪,让PK团队的人打消疑虑。
但是他们击杀鼠怪后发现了亚丝娜的剑。
危机。
引出全片冲突。
偷听的桥段,被发现和掩饰过去的桥段,今天看有些无趣,表现得也缺乏紧张感。
第八个场景,小高潮。
桐人出现,以为剑是他们与亚丝娜冲突夺来的。
亚丝娜尖叫,把剑吓掉了,鼠怪抢走被亚丝娜击杀,剑归回。
双方对峙,战斗一触即发,桐人突然把亚丝娜扑到一边,没一会,大量野怪蜂拥而至,PK团队的人跑路。
(为什么不一起跳到坑里,俩人面对面躺着,毫无防备呢)亚丝娜窝在桐人胸口哭诉。
至此,故事很清楚了,主线是两个公会的矛盾,主角要阻止两个公会的矛盾激化。
这段故事,我觉得能表现得更好,危机解除的方式有些不合理。
桐人像个。
木头。
第九个场景,杀必死(福利),舒缓节奏,虽说对故事几乎没有帮助。
亚丝娜和阿尔戈泡澡,亚丝娜表达对阿尔戈收集情报的危险,于是二人泳装对打,阿尔戈实力不俗,还能在水上踩四下才彻底落水。
最后阿尔戈助攻:桐人和攻略组一起玩,除了为自己安全,还因为亚丝娜在攻略组。
泡完澡,亚丝娜去找桐人,好像没有什么事件?
便不算场景了。
几乎与故事无关。
第十个场景,重要节点,决定之后剧情走向。
桐人、亚丝娜与牙王跟两个活动策划者见面,在牙王的引导下,众人从桐人口中得知矛盾的缘由:第五层Boss的击败奖励有能大幅强化一个公会的旗帜道具。
牙王默许他们独自想办法击败Boss,不让旗帜落入两大公会。
牙王的人物有点意思了。
他很矛盾。
桐人帮他大忙了,但傲娇地装作无所谓。
另一对小情侣倒是,没什么味道,十分平面化。
牙王应该是尊敬桐人的。
之前让人们对封测者的仇恨集中于桐人,也有他的助力,虽说对桐人不公,但对通关整个游戏,难说不是好意。
总之他的存在有力地帮助塑造了桐人的形象。
第十一个场景,新人物出场(我没看之前的剧场版,第一次见到米特)。
米特独自杀怪,亚丝娜找来,希望一起打Boss,缺人手。
米特拒绝,亚丝娜说决斗赢了你就去,米特为了让亚丝娜无话可说便答应了,用可以远程攻击的镰刀击败亚丝娜。
用闪回解说现实中她与亚丝娜的关系。
她喜欢打游戏,让亚丝娜玩SAO,害她陷入死亡游戏。
有人说,米特这个角色画的最好。
确实。
用闪回解说很耍赖,但观感尚可(我没看前面的剧场版,可能观感因此差异很大),我对闪回的内容还挺有兴趣的。
第十二个场景,为米特的转变铺垫。
亚丝娜离开,桐人出场,他担心亚丝娜跟来的。
他告诉米特,亚丝娜很珍重米特给她的武器。
米特:我讨厌你。
(桐人:习惯了)已经确定解决故事最大冲突的方法,之后就基本是打Boss了。
所以说影片情节很不丰富。
桐人继续展现个人魅力。
顿感力!
第十三个场景,迅速交待进展。
去打Boss。
一行七八个人出发。
一路打到Boss房间,阿尔戈探路,桐人坚持要同行。
第十四个场景,情节继续发展,危机。
进入Boss房间,阿尔戈触发Boss,脑袋在高高的天花板,手脚从上下进攻。
阿尔戈被困,桐人解救,发现踩蓝线触发攻击的规律。
按照封测时期经验,头上的标志是弱点。
第十五个场景,开始团战打Boss。
众人不放心探路二人,直接进入Boss房间,引发一堆攻击。
但掌握规律后就简单了,有意触发攻击,然后进攻Boss作为武器同时也是身体一部分的手脚。
第十六个场景,最大危机。
Boss切换形态,众人撤到楼梯口,没想到楼梯口变成Boss的头,把亚丝娜控制住,血条告急。
众人找作为弱点的标志,一直找不到。
米特出现,缓解亚丝娜急速降低的血条。
发现标志,攻击后松开亚丝娜。
米特的出场并不石破天惊,没有很好地体现她的出现的意义。
第十七个场景,Boss战尾声。
Boss切换第三形态,终于变为人型(虽然很巨大),一波暴打,众人把最后一击让给未来新人桐人和亚丝娜,击败Boss。
第十八个场景,完结米特线。
亚丝娜和米特巴拉巴拉,总之,以后还能找我帮忙(大概这样,具体讲啥记不清)。
可能因为尴尬,我对这一段的记忆比较模糊。
第十九个场景,完结故事主线,即公会矛盾。
牙王率领ALS的人赶到,桐人告知他们:如果ALS与DKB合并就把旗帜给他们,或者等某一个公会获得旗帜,他就把旗帜给没有旗帜的那个公会。
加入ALS却实为PK团队的人挑拨,希望牙王杀了势单力薄的二人,被牙王骂了一顿。
ALS的人两个人前往下一层,留下恶意揣测和谩骂。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得到封弊者名号的时候)。
亚萨西,就是被伤害也不报复啊。
这是桐人的最大魅力之一。
第二十个场景,奇怪的煽情。
亚丝娜为桐人抱不平,他不应受到如此对待,他为了两大公会的和谐、为了SAO的通关付出那么多。
最后再次在桐人胸口哭泣。
桐人说,这是我自愿的。
击败Boss,成功组织了公会冲突。
故事基本结束。
第二十一个场景,舒缓一下气氛。
除夕夜,倒计时活动,在古城看烟花。
第二十二个场景,PK团队线的收尾。
PK的人潜行,敏感的亚丝娜还是没能发现,迟钝的桐人更不用说了。
亚丝娜被大叔(方便称呼)拿匕首威胁,让他们先移步地下室。
亚丝娜直接攻击,发现这里果然不是圈外,而且她有米特的免疫五级麻痹和什么效果的项链,就算是圈外也不怕。
猜测大叔可能想把旗帜骗来然后给某个公会,以挑拨关系。
大叔还把匕首落下了。
桐人似乎认出了这个人?
第二十三个场景,尾声。
倒计时活动开始,二人继续看烟花。
两个人互相偷偷看对方,放在栏杆上的手挨得很近,但没有人试图打破这暧昧的氛围。
在欧美片中可以直接滚床单的时候,两个人还是暧昧期。
PK团队继续骚扰,难以再掀起大浪。
全片有三个冲突。
第一个,地下拾遗,亚丝娜遇险,剑又丢了,差点被PK的人搞;焦灼害怕,完事后哭一下。
第二个,公会冲突,因此要打Boss,亚丝娜差点挂了,感谢米特,不枉主角两人轮番上阵;随后桐人被骂,为桐人哭一下。
第三个,被匕首威胁,但只是虚张声势,完事后笑一下。
公会的冲突贯穿三个冲突。
我感觉故事还是说得过去的。
完整,事件也比较紧密,进展流畅,虽然实在简单——这引出第一个大问题:灌水太多。
尴尬的对白,有些地方处理得还行,迅速切镜头,缓解我的尴尬,谢谢剪辑师。
我对动画兴趣衰退,这个对话的PPT感是一大原因,节奏太慢,听人念台词;电影中可以通过演员的素养以及固有的画面丰富度解决,动画,哎。
第二个问题,人物。
亚丝娜变成嘤嘤怪,加上导演的福利角度,哎,我和我男性朋友来看的啊,这样不好,这样很不好(我一个人的话可能还会正眼试图欣赏,但也未必能欣赏得高兴)。
第三个问题,作画功夫不扎实,已经有影评拿图对比了。
看的时候感觉还没那么深刻清晰,看了那位朋友的——啊,啊,对,就是这样。
战斗场面,我没太多感受,那就算还行吧。
我看过基本进击篇,这个地下拾遗的故事我大致知道,但公会冲突没什么印象(好多年前看的了)。
整个故事简单流畅,我认为剧情上的缺陷更多是微观的表现上的问题,总体来说,故事讲得比较清楚,也算不错了。
但是一个没犯大错的故事未必是值得看的故事啊,更别提具体看的话,太多让人不想继续看的地方了。
实在想看,不如最高倍速,有兴趣的地方再正常速度看。
不建议去电影院看。
那么大一个屏幕,作画的缺陷和尴尬都是放大版的。
剧场版和动画不一样,屏幕那么大,所以希望动画电影注意下,不要太多大脸怼镜头。
尤其是作画不那么精湛的时候。
这个电影名叫“暮色黄昏”,别名:刀剑神域 进击篇 黯淡黄昏的谐谑曲 劇場版 / 刀劍神域 Progressive 陰沉薄暮的詼諧曲(港) / Sword Art Online: Progressive - Kuraki Yuuyami no Scherzo。
电影里有什么黄昏的场景吗?
没有印象。
倒是我看完后大概算黄昏时间,虽说还是很热。
https://www.douban.com/people/qifenxue/发的好图
额外的但这部电影就是烂,无聊,一个劲的托节奏,对话真的是又臭又长,前面那么长的一段时间找遗物,就是为了引出反派的阴谋,而且最后打架这两个反派没有出场是我没有想到的,这是什么nt设定啊,无语死,这不就是动漫的一两集吗,做成电影,非得来圈钱,牛,整个剧情就是过家家,而且米特给的项链是真的没起作用,我还以为会有用,后面那个刺客来的也是多此一举,一个字,烂
1小时40分,就给我们讲了一层的故事,你这么拍是要拍到天荒地老?
预告说的pk剧情,结果正片什么也没?
废话连篇,打boss也是开锁血,10个人无伤通关?
反派也是走个过场,这一作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还有这个标题,跟剧情有什么关系?
随便起的?
这剧情甚至比电视剧版还要拖拉,居然敢出个剧场版坑钱即使你要去看,也别去电影院看,我怕你看的睡着了,下载版已经有了
从5月26号在内地影院上映以来,数据都算不上好看,26号首映票房也仅仅过千万,一方面是因为网上资源流出,另一方面是看过的人表示大失所望,对剧情内容和节奏、人物设定、男女主感情进行了批判,一定程度的消退一部分受众的观影热情。
在认真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想对其各个方面进行一个个人分析和评价。
首先说明我本人对这部电影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刀剑神域除爱丽丝篇没看过之外都重刷过多次,小说也看过)。
首先要说的是剧情方面,一部分人觉得这部进击篇剧情方面拖沓,节奏过慢,通过加多对话填充剧情时间,甚至和我一起去看这场电影的朋友(也算刀剑老粉,看过比较多番剧)也是如此觉得的,其实有这种感觉也并不奇怪,因为在没有看过小说的情况下去看,其实作为一部电影它的内容方面确实是存在这种问题的,但看过小说的话就会发现与原著里的剧情其实是比较高度还原,当然也有一些细节方面没有很好的表现出小说设定方面的内容(如被老鼠偷剑时为什么不马上换剑杀死,而是之后换引诱老鼠来杀,小说说的是换武器存在冷却时间,而电影看不出来)我个人认为其实像这种内容或许通过分集的连续剧(将各个进阶篇变成一集一集那种)来表现,对于没有看过小说的部分受众或许更能被广泛接受。
这方面如果看过小说应该5分有4到4.5分,没看过的话应该只有3分左右的样子。
第二个争议比较大的是亚丝娜的人物设定方面,像“好看的花瓶”、“软弱亚撒西女友”之类的评价较多,说与第一季中勇敢、坚强的血盟骑士团副团长形象不符,关于这点我不是很赞同,首先要明白一点,亚丝娜的形象性格并非一开始就是一个领导者的,这点就算不看小说,光看第一季前面她刚开始和桐人组队的经历就可以看出。
刚开始是披着斗篷的,并且和别人交流不多,哪怕是后面当副团长时也曾经流露出对游戏的残酷和人牺牲时的害怕和难过(想了很久想不出比较贴切的形容词)直到在第二十五层攻略时由于牙王的原因攻略组损失惨重,亚丝娜受到团长邀请加入血盟骑士团,作为副团长出面领导士气低迷的攻略组,成为我们熟知的样子,而在这部进击篇中还在最前几层,是亚丝娜性格转变和成长的时期,从电影中桐人与米特(亚丝娜好友)在亚丝娜为劝说米特一起打boss和米特切磋完后的以后她会变得更强大、比所有攻略组玩家都更强大,但在这之前她需要我们这些朋友的帮助(大致是这个样子,我不大记得清每个字,勿喷)就不难看出其实亚丝娜的性格是慢慢在变的坚强、独立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方面并不存在太大问题,如部分人觉得亚丝娜就应该是坚强、独立、体贴的完美女友人设的想法,本人在这里不予置评了,至于甚至有人说人物和之前不一样以此来批评的言论,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第三个就是最受关注的感情方面,许多人对此也并不满意,或是感觉情感没有那么浓烈,或是感觉发糖过于牵强,无法想象为什么现在这样,却到70几层才确定关系,其实我们从第一季也知道桐人并不是一直跟亚丝娜在一起的,分开过一段时间,那么这样看是不是就正常多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第一季中一集一个女生,桐人却没有对一个有一丝男女之情,至于感情不够浓烈,虽然两人互相有意,但在此基础上,两人连彼此之间的关系都没有建立,在情感上头时拉下手抱一下已经是极限了,第一季两人接吻不久后就直接结婚了。
而且进击篇突出的本身便不是两人感情线(不是唯一)同时有和米特的友情线和亚丝娜个人成长这条线,所以感觉两人情感不够其实并不奇怪,但并不是缺点。
只抱着全看桐亚感情戏的想法看的话,应该也是5分有3分左右,推荐度不高。
最后幸好还有一个打斗的场景和剧情在撑着,打斗的情景比较完美,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不够长,但其实放在电影中到也算中规中矩。
总结一下,这部进击篇在对小说、进击篇无星之夜一点的了解和对第一季较深理解的情况下,加上一点大家都说的情怀,大概是5分有4分左右的样子,还是非常推荐的。
但对于草草恶补完第一季的新人来说属于中规中矩的那种选择,5分有个3.5左右,因人而异。
(但出于老粉私心还是推荐,希望大家能看一下,嘿嘿)
就是“独自背负骂名,实际上为了维护和谐氛围付出了很多”这种类型的角色..,佐助如此,春物的大老师也是如此,桐人也这样...,虽然动画里面也有提,但没有专门来刻画,而这部电影是怼着桐老爷拍啊,恨不得直接对台下的观众说:“桐老爷为了两大工会的团结与稳定,不惜当个恶人,好感动啊!!
” 我觉得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意淫,就是那种把自己想成全世界最悲惨的人,然后获得的那种自我感动的感觉。
问题是仅仅意淫自己是世界最悲惨的人也就算了,日本人还把这种意淫更进一步,就是想象有一少部分人发现了自己为世界付出了很多,然后彻底沦为自己的崇拜者,真是脸都不要了,于是我们看到佐助自爆,感动了鸣人,大老师自爆,感动了团子,桐老爷自爆,感动了亚斯娜,反正就是做了好事还留名,骂名和崇拜我都要,既要遗世独立,又要荣耀与崇拜,看似独自背负了一切,然而并没有,只是张开双臂作牺牲状而已,实际是依靠大家一起解决的问题。
(不仅骂名和崇拜我都要,实际利益我也要,桐人承担了路人的骂名,收获了亚斯娜的崇拜,也得到了实际利益,就是那个公会旗帜,明明是独揽神器,偏偏演得好像是勉为其难地收下一样,为了公会的和平什么的,实际你只想要经验和装备吧!
桐老爷!
)另外感觉日本那边还真是热衷于 “边缘人物暗中斡旋,最终守护了大家的平和日常”的那种故事呢,其实这个剧情不就和校园番一样吗?
公会矛盾=班级主流小团体对立,攻略Boss=学生会活动,守护新年倒计时=筹办班级舞会,桐人就相当于那种不声不响,实际外冷内热,内心戏很多的那种游离于班级主流氛围之外的边缘人,亚斯娜就等于现充团体里的细心女主,留意到废柴男主为了维护班级和谐稳定做出的一切,然后深受感动爱上男主的故事。
感觉日本那边还真是喜欢这种“小确幸”的故事呢,就是主角努力跟班级里的各个团体的领头人成为朋友,然后暗终穿针引线,引导大家和平共处的那种故事,表面上是边缘人,实际上是维护着班级人际关系平衡的天神那种感觉,我觉得这也侧面说明了那边的人喜欢意淫的程度,这就是一种被小说作者挖掘出来的爽点一样的那种感觉吧。
这种故事我几乎都能写出个模板了:首先主角一定要是个(表面上的)废柴,反正就是要边缘,要不受欢迎,要孤独,要低调,内心戏很多,然后有某种特殊技能,女主一定要是个“最美逆行者”,有钱有颜,出身高贵,家务万能,明明可以在班级里的主流团体里混得如鱼得水,偏要逆向扶贫,各种想方设法往男主身边凑,反正就是“芸芸众生我只看到了你”,那种感觉,然后在女主的扶贫下,主角的朋友也慢慢变多,最终自己也成了一个小团体的故事。
男主作为边缘人,是暗线,女主作为表世界的,人缘很好的人,做明线,然后主要任务就是和大家交朋友,暗中调停矛盾,男主和其他独来独往但是有独特技能或者在主流团体里有一定地位的人暗中沟通,女主则负责表面上的交往,然后最终维持了群体大和谐的故事。
这种故事真的很多,《池袋西口公园》也是类似,反正就是各种交朋友,然后解决问题的故事(虽然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然后被描写的好像很了不起,很hero一样,但这种其实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小确幸,和生活中的真正难题相比,这大概是“模拟联合国”和真正联合国的区别吧;话说这种故事应该算是外交小说的一种分支吗? 我觉得应该是谍战小说→外交小说→校园小说 这种样子吧,这种小说其实就是对外交行为的一种模拟,无非是一个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一个是边缘人与小团体的外交而已,不过都很理想化,很小打小闹,真正的外交更多的是金钱和权力方面的利益交换吧..,就是类似谍战小说那种,不过那样就只剩下勾心斗角了,不那么酷就是了。
【2.5】没有情怀看着就挺中规中矩的,有关剧情人设缺乏认知也不存在崩塌一说,零星的一些打斗场面处理的确实不错,但感觉文戏太多节奏拖沓致使故事显得冗长无味,而且缺少新意翻来覆去还是老一套的东西各种排列组合,图个娱乐消遣尚可,看完根本不想去补任何相关动画……
亚丝娜和米特的故事线越少,这故事就越没看头
如果你是sao粉或者亚粉,我是推荐的,没有情怀不推荐看,看完sao篇,为他们感动了再看进击篇吧
就是为了看刀光剑影的打斗,还是好看的。
3.5左右吧,刀剑剧场版已经不能算成刀剑的本篇了,已经是两部作品了...亚丝娜比以前爱哭了不知道多少倍,在这个时间线上也比本篇早喜欢桐子,桐子还没有亚丝娜警觉这科学么?如果当成剧情补充,到幸那里的剧情就会很割裂,两个人再次组队也是很割裂,而且,能不能别每次BOSS都是桐子亚丝娜一起击败?看腻了...(这个垃圾字幕组什么鬼,当我听不懂日语是吧?)
不敢相信十周年了 看的就是一个情怀 不是内容了 其实这段故事没必要单独做成剧场版
依然牛逼到底!!好看!!
适合在家看,电影院就算了,退钱!ova的水准
真无聊啊,本来刀剑就没什么剧情可言,早就成为粉丝向的作品了,无星之夜算是给粉丝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而这部可以说是毫无优点可谈,全是糟粕,每一分钟都想快进,既没及格的剧情又没适当的撒糖,尤其是亚丝娜这部的表现太烂了,软弱,造作,而且松冈的声音比前一部还要糟糕。
人物神态的演出简直是大灾难,前半部分像是电视动画的狗尾续貂,为续集做的准备简直“反类型”。SAO的魅力一部分来自于宅概念的高效率提取,好在这些和张力强的战斗被保留下来了。在世界观已经无力吸引观众之后,这些冗长的叙事应该被舍弃掉
下巴太崩了,这两人还是搭档阿…
原作就是穿游戏(带真实死亡)的普通网文梗,以及普通男主+女神女主的常见人设,所以当年就不太明白为什么那么火,大概动漫圈来说这个梗还算新奇?作为大电影太过粉丝向了,连基础设定都不交代,而不说真实死亡的话呈现出的就是个普通的游戏番,所有人物的动机都会站不住脚。剧情bug也很多,比如开头公会打boss居然不清场让独行侠的主角抢了最后一击而两大公会居然都没意见,后面公会要开荒了居然不派人提前守着boss,一个公会提前准备才能打的boss居然被主角团没攻略第一次开就全员无死亡灭了,怪有魔法攻击玩家居然只有物理攻击甚至没有弓箭手和治疗……还有一大堆恶趣味镜头,战斗场面乍看挺精彩实际上主要靠发光特效撑,分镜和动作只能算一般(对比同期和现在的作品已经算不错了,唉)。非要说好的点,最后的boss设定挺特别
倍速切换了解一下。
整体感觉不如第一部,非常的平铺直叙,然后就不知道为什么觉得亚丝娜就……非常的……“诸葛明日菜”……那懂伐?
大型多人副本游戏,最后boss蛮刺激的,中间睡了两次
“Boss战”值回票价!新系列剧场版的原作「进击篇」是对“刀剑神域”系列的开篇章节——「SAO篇」的有力扩充,填补了正传在攻略过程中跳跃过多的空白部分。动画第一季封弊者就出自「进击篇」,相比起正传具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命悬一线的危机感。但就这次搬上电影荧幕的剧场版而言,文戏表现过于疲软,情节的衔接存在断裂,简直就像两个故事粘在一起拼成一部。但好在后半部的打戏十分爽快,唤起我前半部昏昏欲睡的大脑,并找回动画第一季的感觉。可惜在“以生命来游戏”的劲儿还不够,亚丝娜在地下的消沉如同儿戏,只靠台词说明她害怕会死在那里,氛围却未能撑起来,这样的问题在本作中比比皆是,严重拉低了观感。(7/10分)
前面挺好睡的,打石头人boss被吵醒了,吵的脑仁疼😣屁话太多了,亚斯娜找米特我睡得可熟了
情怀为上
感想是至少比某某某某好。我理解里,进击篇在重新讲新的关于艾恩葛朗特的故事,对我这种人真的有很有效力,至少看的很开心…以及谢谢梶浦由记写的所有BGM,很好听;谢谢配音,很好听,耳朵享受(。
不愧是进击篇 战斗够华丽 狗粮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