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下什么是“救救孩子”。
“救救孩子”应该是出于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的最后一句话。
该文痛斥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救孩子,即是不要将丑恶的礼教施以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什么是“健康成长”呢?
鲁迅在诸如《二十四孝图》等文章中认为,健康的成长,就是有一个符合孩子天性与思想的童年。
孩子的天性,无非是好玩,喜欢活泼与多彩之事物。
思想,无非是喜怒哀乐,而至纯至本,不是什么成人的“爱情纠葛”,什么“讽刺深寓”,什么“人类批判”。
这样的童年,鲁迅很可惜,少有。
他回忆的童年充满枯燥的“经史子集”这样的传统说教文化。
他失去了健康的童年(但很幸运他的青年时代去了日本,接受了很多新思想),而他又从西学了解什么是健康的童年,什么是希望在未成年人上,什么是儿童所要的。
故他要说“救救孩子”,他要用“符合孩子天性与思想”的去救孩子。
故他后悔破坏了弟弟的风筝。
而今天,“救救孩子”却成为了对低幼向影视作品的批判,以表达成年人对这些“不符合成年人的天性与思想”的不屑。
对于这些给孩子看的影视作品,打分的、评论的是成年人,故评论区充满了“救救孩子”这种孩子决不会使用的“讽刺手法”,评分板充满了“以成年人的有色眼镜”所评价的“低分”。
成年人只在乎打动成年人的,对于孩子他们一无所知,孩子开心了但他们不开心。
中国的孩子不需要被“救”。
熊出没的熊式喜剧,喜羊羊的羊式喜剧,都不是什么卓别林周星驰级别的、可以拿大奖的“成人喜剧”,但它们无疑是符合孩子“天性”与“思想”的。
孩子不看也不懂什么“我命由我”,他们看的、明白的是炫酷的哪咤。
他们也不懂什么“禁锢”什么“价值”,他们只对孙悟空与江流儿的段子、精彩的打斗感兴趣。
而成年人明白“我命由我”有“深意”,大圣的蜕变有“深意”,他们看见了披着儿童外衣的成人世界的缩影,所以他们会认为这两部是“国漫崛起”,是“完爆”熊出没与喜羊羊。
而相比之下,熊与羊的故事就是儿童的世界,没有“深意”,儿童照样看得开心,但成年人不买单。
他们以熊和羊的“俗套”“肤浅”为由(其实孩子根本不在乎什么剧情俗套,打怪升级的模式孩子百看不厌),与大圣和哪咤相比,熊和羊就失色了,失了“深意”的色。
儿童看不到深意(他们会被一些深意打动,但他们不会在乎有无深意),他们只看到了“童意”,他们知道这与他们的天性和思想共鸣,他们幸福,成年人不幸福,成年人以自己的观念去“救孩子”,孩子不需要被救,孩子们生活在鲁迅先生(那个真正喊出“救救孩子”的人)所构想的健康童年,带给他们健康童年的作品却被自以为是的成年人所批判。
这是儿童影视作品的悲哀,是中国对那些成年人教育的悲哀,是社会不会思考只会应和的悲哀。
终究孩子要被这些呼吁“救救孩子”的人逼到“需要被救”的境地。
—————————————————补论1:批评《小猪佩奇》的,粉红猪本来是给外国小朋友看的,国人哪来的自信批评这样的“高大上”的“外国影视作品”呢?
你们说中国孩子们看这个不合适,外国孩子不也在看?
补论2:114岁属于儿童,小猪佩奇给1~5岁儿童看,熊羊猪给6~10岁儿童看,11~14岁看大圣看哪咜看宫琦峻,你非要把宫琦峻给3岁小儿,小猪佩奇给14岁少年,你不会动脑想想儿童每个阶段接受能力不同吗?
补论3:“国漫崛起”的真相是“国漫成人化”。
全片意境壮阔,大气磅礴,场面宏大瑰丽,有迪士尼风范,又不失自身原创特色,尤以雪山、星空等自然景观和“熊团友谊”的新颖特写描绘最为突出。
影片延续了动画电影一贯的幽默,但似乎更致力于学习美式幽默,不再是国产动画一贯幼稚无味的搞笑逗乐。
虽同大鱼海棠一样注重感情,不过少了杂质,少了缠绵扭捏的话语,多了一份简单的纯净与悲壮色彩。
结尾抛弃了动画片一贯“欢乐大团圆”的套路,采用时空逆转,留给我们的是五味杂陈的感动与无尽的回味。
从开始的童真温馨,到后来的快乐真挚,再到最后的感人至深,无不体现了熊出没的崛起————震撼雪岭,友谊熊风
《熊出没之雪岭熊风》是《熊出没》大电影的第二部,该片已于2015年1月30日在中国上映。
影片主要讲述了在狗熊岭百年不遇的大雪中,熊二偶遇了小时候曾有过一面之缘的神秘小伙伴,除了重逢的喜悦,小伙伴也给熊二带来了不少麻烦:穷凶极恶的追猎者、神秘而未知的重大传说。
一系列的阴差阳错,熊大熊二光头强和动物们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
在小镇和森林中,他们闹出了不少惊险又好笑的意外,在传说的驱使下,一行人踏上了前往白熊山的旅程,一路上,他们经历了欢笑和感动,勇气日渐增长,友谊也越加深厚,熊大和熊二学会了理解对方,矛盾也渐渐地化解。
可是,一场灾难意外地爆发,在千钧一发之际,熊二鼓起勇气,承担起了拯救大家的责任,危机最终圆满解决。
这部除了延续第一部的亲情、温情、友情等正能量元素外,还在主要角色的成长、情感方面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
尤其着重刻画相对不太成熟的“熊二”一角的个人成长,亲情、友情,这些人生中的重大命题从银幕关照现实生活,也是每一位小朋友和成年人在成长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生命体验。
影片中妈妈的离开和团子的离开。
对熊二来说是痛苦的,可这也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所必须要经历的,人会离开,但感情和回忆却总永远不会离开, 我们要学着慢慢长大,慢慢坚强。
很喜欢电影的主题曲《你从未离去》,温馨且动人。
你从未离去9.6白挺 / 2015
2015年《熊出没之雪岭熊风》,其实吧,我一直讨厌现在的国产动画,尤其是熊出没,在豆瓣看到这么高分,我不以为然,但是看过之后,我感觉我错了,这的确是一部很好的动画电影。
没有像TV版那样的无聊,崇尚暴力,这里更过的是人性,和保护自然,没有绝对的反派,最后的时间回溯用的也恰到好处,虽然逻辑性差点,不过这个是给孩子看的,不用在意太多。
当然缺点也不少,动画效果远不及迪士尼,说相差20年不为过,编剧上到是终于用心了。
吐槽一下,这个都是长残系列啊。。
小时候都长的又萌又可爱,大了以后惨目忍睹,尤其是白熊。。
黑化的时候挺帅,正常形态,处理的不好就像脸长在胸口的感觉。。
好恶心。
不得不说是国产动画电影的良心之作。
终于狗放过了这颗心啊。
去影院观影之前,说实话对这部电影并没抱太大希望。
谁料电影从一开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从画风到情节,没有什么好挑剔的地方。
不知道那些给出一星评论的人都是有多高的要求呢?
如果这部电影不是国产,而是来自迪士尼,出自宫崎骏,会不会评分还要高一些呢?
如果一定要挑剔,只能说,电影模仿迪士尼动画大片的痕迹比较明显。
片头伐木的片段,让我立刻联想到《冰雪奇缘》中挖冰的场景。
火车上天的瞬间,也有些像爱莎女王建造冰堡的场景。
好在,这样的场景并不多。
适当的模仿,我认为,是可以被接受的。
国产动画之前一直停留在“喜洋洋”阶段,想要一蹴而就,超越迪士尼之类,也是不现实。
不可接受的是,广告植入过于赤裸裸,动画片也蒙上商业大片的气息,问题是,受众们会买账吗?
除去以上两点,电影可以说是很不赖的。
情节紧凑,90分钟让人一点倦意没有。
孩子们会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时发出欢笑声,感叹声,惊呼声,满场没有一个孩子吵闹的,都被情节吸引住了。
和去年的《卑鄙的我2》相比,这个效果可以说是相当的理想了。
总体来说,画风优美,情节连贯,主题清晰,立意不俗,是部好片。
至于些微的东北口音,我觉得完全没问题,挺逗呀!
咱们普通看电影的,又不是广电总局。
下午老婆要带睿宝去看熊出没,从告诉他熊出没要出新电影那天起,睿宝每天都在扳手指:今天13号了,离16号还有三天了……我所知道的大多数孩子都爱看熊出没,原因何在呢?
只爱说电影是我的习惯,大抵是我一直有一个固执的个人看法:电影的艺术水准和导演功力是电视剧拍马都难及的,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需要设置起承转合,保持张力留出飞白才能让我沉醉。
所以我就来说说我陪睿宝看过不知多少回的夺宝熊兵和雪岭熊风。
首先人物设置鲜明,幼稚但不弱智。
熊大之精明强干,熊二之憨傻可爱,光头强之蔫蔫傻傻,这些形象都极为鲜明。
甚而包括反派,配角,也都是出场气势逼人,台词的画面感相对到位。
演给孩子的戏这一点极为重要,作为孩子们尚未成型或者正在建立的世界观来讲,鲜明的人物形象有助于在观影的第一时间让他们生成爱憎心,紧接着开发出代入感,带动好动又容易分心的孩子们跟着故事人物去喜去乐去紧张去愤怒。
第二故事情节完全单线化,紧扣主题一以贯之,夺宝熊兵就是与反派之间对小女孩嘟嘟的争夺,雪岭熊风就是与反派之间对大白熊山神的保护与追捕。
这样的剧情对于孩童观影来说是一种很良好的体验,他们没那闲工夫去理睬复杂多线程的剧情,也完全不会屑于去试图理解导演的手法,编剧的意图,他们只需要一点:不要让我分心,不要让我中断兴趣,一根筋跟着主线就对了。
第三画面相对精美,剧情发展张驰有秩,说是电影就真拍电影而不是仅仅是加长剧情版的动画片。
夺宝熊兵里光头强和熊大熊二被反派喽啰飞行器追逐的那场戏,别提睿宝紧张得拳头都握紧,连我都看得挪不开眼,子弹时间的运用,多角度镜头的切换,剪辑精准华丽,颇有大片惊喜;而雪岭熊风里火车上的一场大场面,当火车脱轨向小镇街道上的老人冲去的时刻,睿宝每次都会惊叫“老奶奶快躲开!
”这就是抓住了孩子的心,让他们看的下去跟得上去,而不是如某些动画电影那样,仅仅是加长版动画片,空洞粗糙,不把孩子当有正常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准的人来尊重。
第四主题都是鸡汤正能量,这点对孩童观影来说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这种鸡汤绝不能空洞苍白加腻味。
夺宝最终的结局,宝藏原来是童年珍藏的记忆,与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时光才是最宝贵的。
而雪岭熊风,则把坚守,牺牲,奉献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思考结合在一起,最终因为真爱而消弭了灾难。
这些鸡汤其实我们成年人都知道也都很腻味,然而孩子们确实需要这样的正能量,在他们尚未成型或正在成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中构筑一些净土,只要不是很生硬的,是潜移默化的,那就是成功了的。
等下开始的熊心归来是睿妈带睿宝去看,我想大致也该不脱离上述套路,我们成年人也许会嗤之以鼻,只要孩子喜欢就好,不是吗……
PS:本文与后来的《熊出没之探险日记》及其第二季的情节存在严重冲突,我本人并不喜欢那种情节(而且我本人认为《熊出没之探险日记》两季的剧情与此片的结局不吻合),支持《熊出没之探险日记》结局的人可以不看本文。
熊出没之探险日记 (2017)6.72017 / 中国大陆 / 动画 / 丁亮 袁惠芳 李宁 / 张伟 谭笑
熊出没之探险日记2 (2019)暂无评分2019 / 中国大陆 / 喜剧 动画 冒险 / 丁亮 / 张茗 谢丰泽 传说中的“白熊再也没有出现”其实就是团子把自己封印在熊二小时候遇到她的神秘的,不为人知的地方,以确保白熊山免于爆发。
小时候的熊二误打误撞进入那个神秘的地方,不小心破除封印的同时,那个封印团子的神秘的地方就消失了。
团子发怒时,白熊山爆发,熊二带着上面有自己眼泪的石头,相当于自己的眼泪和团子的眼泪结合,唤醒了团子善良的本质,团子再次封印了火山。
代价就是,再次将自己也一起封印起来,消失,就跟传说中一样。
白熊圣池上的那些石柱,我猜它们不仅拥有治疗的能力,还有时空转换的能力。
火山已经喷发,灾难无法避免,团子封印火山的方式,只有通过这些石柱转换时空,所有人和事都重置了。
团子动用了这个魔法阵,重置了时空,但是团子没有抹去熊二的记忆,而要把那块石头给熊二并且改了一个图案,就是为了让熊二明白:这一切的事情不是梦。
所以团子也就消失了,因为时空已经重置,所有人和事都重置了。
食物没有丢,商人是环保主义者,没有任何人受到伤害。
当然,熊二看到石头,就明白了,团子消失了,就像妈妈讲的故事一样。
而实际上,团子并未真正消失。
这相当于团子一次彻底的新生,团子重新变小,带着同样的石头再次出现在熊二与团子初次相遇的那个神秘的、不为人所知的地方,被封印着,让白熊山免于爆发。
也许直到几百年后再次有谁意外进入那里,不小心破除封印,火山爆发,又被封印,循环往复。
当《料理鼠王》《疯狂原始人》《马达加斯加》等国外动画电影好评连连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我们国产动画的哪部电影能和他们抗衡呢?
后来,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电影版面世了。
故事无外乎便是正义的一方打败了邪恶的一方。
当然这部羊打败狼的故事已经算是国产动画的佼佼者了。
之前我还看过一部动画片叫《神奇的饼干》,看完了肾疼了一个月。
直到这部电影的出现,国产动画的明天终于露出了一丝曙光。
把孩子当傻逼糊弄的时代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寓教于乐,把严肃的主题以更易于接受的形式递到孩子们面前。
导演做到了环保要从娃娃抓起,究竟是否有效需要时间去验证,但至少他去做了,这比为高富帅选后宫的《芭比娃娃》之类的动画要有意义得多。
而制作上更是比以前精良了很多,在团子的梦幻世界中,蓝色的小鱼和鲸鱼漫天飘飞的场景真是美到了极致。
只要用心制作,观众们就一定会认可。
故事的情感比起以前更加多元化。
平时和熊大熊二为敌的光头强在大是大非前没有含糊,果断站在了熊们的这一边。
而熊二和团子之间似有似无的那小暧昧贯穿全剧,直到末尾那深情一吻才得到了确定。
就算是小朋友,谁的岁月里没有那些小暧昧呢?
比起熊大,熊二是个更完整的人,有着常人的所有喜怒哀乐和感情。
不过末尾的那些未免费解了些,如果一切都是个梦,岂不是大家都被耍了?
电影里的广告太扎眼了点。
方特这下子肯定火了。
2015年1月30日、31日,这仅是向2月冲刺的两天,对于中国影坛而言,却是新一轮贺岁档影片上映浪潮的开始。
其中公认最有票房号召力的,莫过于《奔跑吧兄弟》大电影和安吉丽娜.朱莉导演作品《坚不可摧》。
然而,一部动画电影却在不经意间杀出,在同步上映的四日内,抢去了“跑男狂欢”的风头,赢得了票房(已破亿)和口碑(豆瓣评分7.1、新浪微博评分8.1,截止到2月3日17:33)的双丰收。
这部动画电影,就是《熊出没之雪岭熊风》。
反对某些人用“圈钱”来评价一部电影的优劣,因为拍电影不就是为了赚钱嘛,而且好电影就应该有好票房,这有什么错?
那有人会说,烂片也可能会有好票房啊,但我真心想问,既然知道是“烂片”,人家也没逼你去看,你只是因为“喜欢某某明星、某某题材,什么综艺节目最火”的期待而去看了,出来直呼后悔,那你怪谁?
所以说,“圈钱”是影视作品的“天然属性”,但真正打动人心、可以称作“好电影”的,则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剥开其商业的“壳”,映入眼帘的,则是满满的诚意和不虚此行的惊喜。
《熊出没之雪岭熊风》一开场,并没有将故事放置在熟悉的TV版背景中,而是将时光倒流,回到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共同的小时候,向我们揭示《熊出没》故事的前世今生。
在这里,熊大和熊二度过了相依为命、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森林之外早已失去了平静。
在那个“人定胜天”的火热年代,人们为了不甘放手的眼前利益,争先恐后地滥砍滥伐、不惜一切手段的疯狂,既让熊大熊二在恐惧中,在心里播下嫉恶如仇的种子,也与童年时的光头强“只想当个伟大的伐木工”的朴素理想,形成强烈的对比。
但这一段为我们呈现的惊喜,不仅是熊大、熊二和光头强童年时的萌样,更在于小熊二与大白熊的邂逅。
无数条闪闪发光的鱼,犹如触手可及却肆意遁藏的奇妙精灵,不断地在熊二身旁幻化和游荡,令人不禁想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魔幻和绮丽;而大白熊以熊二“执鹿角”破冰而出,画风简直是宫崎骏笔下的龙猫和《驯龙高手》无牙仔的合体。
在熊二眼里,拽着大白熊冲天一跃的瞬间,就是妈妈给兄弟俩讲的故事里,最美好的象征和最挥之不去的记忆。
然而,作为兄长的熊大,在没有目睹大白熊之前,他一直觉得“白熊传说”,只是熊二的幼稚,甚至是逃避自己、好吃懒做、拒绝融入现实生活的理由。
而熊大厉声斥责熊二,表达了他对熊二的愤怒、体现了其沉稳背后的世故,也让我们渐渐觉察,熊大对于熊二不再以前那样依赖自己,露出难以言表的担忧。
可对于小镇而言,大白熊是令人惧怕的“山神”,触怒她将会导致火山爆发,将人类取得的一切全部毁掉;而远道而来的偷猎者,则将其看作“人生金卡”,能刷出财富和名望、英雄和尊严,刷出在欲望外衣下迷失,却依旧甘之如饴的“美好未来”。
可我为之感到可怕的,不仅是偷猎者从未抛却和省悟的罪恶,更在于小镇居民,面对潜在或近在咫尺的灾难,未曾有过真正的敬畏之心,却仍以自身的欲望出发,不甘心放弃哪怕只有一丝的到手利益。
“酒蒙子”老赵(神似某位深入人心的小品演员),堪称影片中仅次于“团子(大白熊)”的关键人物——在相安无事时,他酒后的“胡言乱语”,被人们当作危言耸听,甚至是笑话看,可在灾难真的要来临时,他所说的每一个字,却让每一个人深信不疑;在偷猎者的蛊惑中,他们没有选择静下心来去面对,反而在一团麻恐惧中,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英雄”身上,妄想一举消灭山神。
殊不知,利欲熏心下的奋力一搏,却带来了真正的毁灭。
相信自己,失败了;相信英雄,也失败了。
现在只能相信,大难临头,谁比谁跑得更快,殊不知这都是一瞬间的苟延残喘。
但我还看到,熊二与“团子”的深厚情谊,光头强力挽狂澜的情义,以及他们充分感受到,友情、善良和美好,多么来之不易——“团子”看到熊二为了保护自己被人伤害,终于不再压抑怒火,而是选择摧毁一切;而熊二看到血流成河,光头强的“飞船”又被疯狂的“团子”一拳击碎,他擦干泪水,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将那块唤醒白熊善良天性的石头放回去。
他知道这么做,不仅为了拯救世界、圣灵免遭涂炭,更为了他所有的好朋友——总是批评、欺负却时刻细心照顾他的熊大,一生亦敌亦友的光头强,“小伙伴们”吉吉、毛毛和小松鼠,还有“团子”,那个在童年记忆中永远给他力量和希冀的大白熊,凝聚着妈妈的爱与嘱托、纯粹的幸福和对美好的依恋,还有“熊之初”从未消散的,真诚、温暖、知足,以及信任、友谊、平淡……“熊,就得有个熊样!
”联想起咱们东北这疙瘩儿常说的那句“瞧你这熊样”,不知道有没有人思考过,熊得是啥样?
人又得是啥样?
我们常说“你怎么这么熊”,可“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们,是否曾经拥有真正的勇敢;我们总慨叹“人心险恶”,却未曾扪心自问,面对物欲横流的江湖,口口声声“独善其身”,却选择随波逐流,带来更多的浮躁、不信任和恶意;我们往往为一去而不复返,或黯然神伤,或硬是挤出几滴眼泪,表达着不痛不痒的“伪善”,却没有认真想过为何会轻易失去,甚至不肯为此真正畅快地痛哭一场。
当通过《熊出没之雪岭熊风》,穿越名利欲望的迷雾,跟随熊大熊二他们,回到属于每个人最初出发的起点,我们就会发现,昔日得到的一切,是那么不堪和可笑;曾经失去和抛弃的,是如此令人潸然泪下,甚至泣不成声;而现在回归的,是那么久违和心满意足,是终于明白“为何出发”的释然,更是今后前行的坚定与无悔。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不堪回首的,永远是被欲望充盈、不堪入目的内心;而真正包容你的,则是最初的自己、最值得信赖的那些人、最开始便已融入血液和骨子里,最朴实的信念、向往和梦想。
这让我想起,当初看电影的纠结——是跟着一帮孩子看“熊出没”,还是随大流看“跑男”。
虽然知道那间放映厅里,除了孩子就是家长,只有我一个是“真正来看电影的成年人”,但我觉得还真是赚了。
对于孩子,他们享受到了充满奇幻和美好的视听盛宴,明白了什么是友谊、勇敢、善良和正义,而对于我们,除了对这样一部有诚意、有进步的国产动画电影,发自内心的鼓励和敬意外,可以对影片里面某汽车品牌赤裸裸的植入广告吐槽,可以伸手触摸那向你游来的鱼和飞来的石头……脱离条条框框,放下所谓的架子和面子,让自己真正自在、任性、哭一回,找回那些纯粹和美好的东西,有何不好?
总之,这是一部很正常的电影,请各位不要先入为主、戴“有色眼镜”,请不要没看过就在豆瓣上打一星、说什么“救救孩子”……“救救孩子”?
麻烦您,还是先救救自己吧。
我看这部动画的时候,年纪绝对不小,可以说完全不是电影的受众。
但是我被惊喜到了。
国产动画的确有不少好片子,画面精良,比如《秦时明月》系列和之前吹得很厉害的《大鱼海棠》。
前者拖沓,而且没有着重点,你说它想表达深刻含义,但是又不是真实的历史;你说它想表现画面和动作,为什么不看真人特效大片?
后者故事稀碎。
其实我们对动画片的要求不高,小孩子看得下去,还能学到一些好的知识就可以了。
这部动画我就觉得很好,教会孩子保护自然,对于感情的处理比较隐晦,大人有自己的看法,小孩子估计就以为是友谊吧。
这个白团子也是稍微有点大白。不过可可爱爱,欢欢乐乐的。
改进了好多呢,不错不错。
陪孩子看的。熊二跟团子之间的爱情咋那么恶心?
讨厌熊大熊二,可是这部真的好
竟然……还不错
肥熊情结,雪村儿,卖萌加一堆山寨好莱坞,全年龄段全口味儿通杀
【补评】
雪地追水果和火车抢手机这两场追逐戏很精彩,配乐随着节奏推进而且很有幽默感,其余的故事内容、人物设置、感情发展(你没看错!)、结局处理都是准二流。环保主题最后的突出太生硬,毫无说服力。倒是民众一如既往的跟风。
这也就叫良心?你良心狗吃了吧
喜剧,贺岁,陪小朋友一起笑笑,但是广告真是讨厌。
伊邪那美么…
3D技术还是不错的,影片也很流畅,又搞笑也有感动,结局很不错
熊就应该有个熊样,赞!
其实故事是不错的,但是模仿宫崎骏的痕迹有点明显。
我觉得这部比夺宝熊兵要有进步的,而且这部里面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剧情哈哈哈,名侦探熊二!哈哈哈哈,不过对于大白熊不能说话我属实麻了,而且对于大白熊可能也因为一直压抑自己的怒火,或者给了一个很暴躁的设定,也还行吧,作为一个成年人肯定不会像小孩子那么喜欢,但我觉得这部电影不错……
熊孩子爱看,用几张电影票换我一个多小时的清静还是蛮值的。
我陪孩子看了无数次,真的没看完整
最后部分还挺感人的。
上部是加星鼓励,这部是真值这个分数,真的太意外了!质量出奇的好!…后续几部都去支持了,说实话在走下坡路。或许本作就是这系列的巅峰了。……浩瀚星空里只剩你的背影银河已凝结成冰记忆滑过泪滴想象能回到过去终会存在我心底虽然逃避她消失在梦里日出的幻景再次感觉到你风送来你的呼吸月色倒映着惊喜原来你从未离去默默守护在这里无声无息如影随形我不再迷茫思念是唯一的行囊漫天的星光有一颗是你的愿望前方的路不再孤单漫长天空下你我不再守望轻声歌唱在我身旁
不错啊。特别喜欢里面的画面,觉得挺好看的,不得不说国内的动漫也在进步,里面的那些小动物好可爱,胖嘟嘟的!里面还宣传了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