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十年前的老剧,但看后印象深刻,男女主人公刻画人物性格鲜明而到位。
面对欲望,人性贪婪、自私到最后的自我救赎。
是一部好剧,值得一看。
看完天道再来看这部,感觉比天道差了很多。
天道这部剧每一个演员我觉得都演的很好很到位,基本把原著人物都演出来了,选角很不错。
而背叛这部的选角就差了很多,几乎每个角色我都不喜欢,觉得不是那个人,除了携款潜逃的骗子,这是这部剧最大的问题。
再来说改编的几个重要地方。
1.最大的区别在于原著中没有携款潜逃之说,是女主发现了骗局要求叶红军直接退款,也就是说这个骗局如果没有女主是非常成功的,都是因为女主才出现了问题,女主是最大的背叛者。
而连续剧改编成了这样,动机就完全不一样了。
2.江薇在书中是跟着女主一起去了法国,连续剧中江薇没有跟着去。
书中江薇也是受到了宋的影响的,连续剧里面不是,江薇自始至终都觉得宋有问题,怀疑,批评。
总之,特别不喜欢男主和女主的选角,我觉得都特别违背原著的精神,不喜欢,真的不喜欢。
今天是2021年12月的一天,我看完了豆豆三部曲,距离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天幕红尘》的成书时间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
这个时候还来看《背叛》的,多半是因为看过了第二部作品《天道》/《遥远的救世主》,至少我是这样的。
从豆瓣评分来说,三部曲的后两部是高于第一部的,而《背叛》之中排名靠前的评论多半还是负面的。
这样我必须说两句了:一是电视剧与原著有较大的区别,电视剧对故事情节的修改大多都是败笔,最后呈现故事逻辑上、创作主题上都不能闭环。
相对而言,《遥远的救世主》就幸运得多,故事与原著高度一致,所有的台词与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几乎完全一样。
虽然电视剧改名叫《天道》,但并不违合,天道正是其核心内涵,作为电视剧更容易捕获关注度。
当然作为书名而言还是原名更合适。
二是人物刻画方面,《背叛》里除了方子云比较有感染力之外,其他人物并不生动,没有打动人的地方。
上面两点是电视剧的不足,未得原著的精髓。
单纯就一部电视剧来说,质量也还行,和《天道》一样,很多台词与描述基本和原著一致,节奏也紧张有序。
整体上还是体现了豆豆三部曲深厚的文化底韵与人性思索,比起主流的肥皂剧、无内涵的谍战片,这部作品将商场与人性直接铺陈在观众的面前,不啻为一部佳片。
如果你对这部作品也比较认可,只是对剧中的一些bug有些不解的话。
且听我细细道来,下面通过对比电视剧与原著的不同,以及一些自己理解,希望与大家可以达成共识。
1、剧中对林枫案件与宋一坤入狱的原因交待不清。
但书中对此有非常清晰的描述,首先是林枫,江州中行信贷部主任,因侵吞公款潜逃被判死刑。
而林枫是宋一坤下海第一次创业的贵人,往来关系上宋是清白的。
林在出事之后,宋在检察机关的问询对话中第一时间得知了林的情况,基本是大难难逃,死定了。
随后他推断出林在潜逃时会请他让叶红军帮忙,真如此的话,叶红军也会因此事而被拖下水。
从而可以得出,林枫出事了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困局。
所以宋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先让自己陷入囹囫,逃过了这一劫。
2、计划的漏洞:代理人刘东阳的潜逃。
在书中这是没有发生的事情,也是该剧最大的败笔。
3、宋一坤对人性的把握,在电视剧里给人的感觉是因为他不懂人性,所以才招至代理人刘东阳、方子云、夏英杰、叶红军等人的先后背叛。
实则不然,宋一坤对人性的认知是非常透彻的。
这样先从第一个背叛者(原著里)方子云开始分析:一是方子云下海是自愿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为了发表诗集,从这个角度来说,宋一坤是在帮他。
二是在江州计划之初,宋一坤就对方子云的安全做好了周密的安排,做实了其为受害者的人物设定。
三是在与叶红军开始执行江州计划之后,宋一坤找到方子云,说明了其具体的工作安排及详细的酬劳分配,后面发生的事方子云是有预感的。
四是区别于电视剧中方子云的迂腐无能,书中的方子云对调味球产品的专利研发尽职尽责,还是有一定能力的。
后面的生产环节他并没有安排其参与调味球的生产、而是主要做自己擅长的宣传工作,因此骗局的责任从事实上方子云也可以撇开。
五是在书中,方子云并不认为宋一坤欺骗了自己。
反之电视剧的表演过度了,方子云认定是自己傻傻的被好友给利用了,从而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
其实并不是这样,宋一坤没有骗他,从没有让他做替罪羔羊,也没有让他直接做伤天害理的事。
六是根据书里的描述,方子云把自己的自杀叫做以死醒世,计划通过夏英杰迫使宋一坤退钱给受骗的农民。
即使如前面几点所说,方子云并没有任何危险,但是良心过意不去,退钱给农民。
不知道救赎的办法应该还有吧?
宋一坤没有备手?
就这一段而言,有些遗憾。
所以从书中来看,宋一坤的计划是非常周详的,其谋略不亚于丁元英。
调味球项目其实是宋一坤对方子云(狼性不足的人)的救赎,正如方子云在接收调查时所说,在下海之前他是想自杀的,所以是宋一坤帮了他。
书中还有对王海、孙刚的设定,这些更是体现了宋一坤对人性的洞察力。
两人并不是如电视剧中一味的对宋一坤进行跪舔,而其逐利的本性使然,他俩做不成事必然会依附于宋一坤。
这是宋一坤的原话。
对林萍的分析也是如此,原著很清晰,而电视里这段没法看。
从林萍给夏英杰的海外来信,宋一坤就可以推断出其有难言之隐。
后来当得知夏英杰他们要救林萍的时候,宋一坤立马知道不妙,结果果然如此。
这些足以说明宋一坤对人性的了解不存在偏差,可惜电视剧没有表达出来。
4、方子云的自杀,电视剧这一处改编比较精彩。
从书中而言,方子云的背叛是整个计划中出现的第一次背叛,最终成为了计划失败的导火索。
方子云大多数的形象都是邋遢大叔,最终因受不了良心谴责(剧中)而选择了自杀解脱,死前朗诵了经典独白,太帅了,结果转身就跳楼了。
死得其所,他的死令他得到了平衡与解脱,这是宋一坤得不到的。
5、石天文其人,书中只是了了数笔而已,但是电视剧中却成了非常强大的工具人。
书中的描述更接近真实的生活,没有这么天上掉下来的800万。
石天文年轻时很牛,因一次变故而一蹶不振,从此也变得默默无闻,这难道不也是作者用来说明这个世道的吗?
6、黑手党借高利贷事件。
电视剧居然借了两次,第一次是完全靠刷脸,第二次才是黑手党协迫宋一坤出手,第二大败笔。
借钱不容易,书中比较合理。
7、剧中没有刘金龙、周立光,没有雷诺,对赵洪也省去不少笔墨。
周立光对于宋一坤来说一道保险,从而可以说明了宋一坤全盘计划是有备手的,还有没有其它预案不可知。
至少在书中第十三章,在北京与雷诺(电视剧里和安东尼是同一人)的对话之中,明确可知夏英杰与叶红军不找高利贷,以宋一坤的谋略并不算是陷入了绝境。
这些也可以算是电视剧的关键缺失吧?
而刘金龙与赵洪的角色设定也可以突出宋一坤对人性的掌控力之强。
8、对于故事地点修改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书中宋第一次创业是在上海,入狱也是在上海,电视剧里却是大连;宋一坤与夏英杰租住的地方是在海口而不是珠海;更重要的是夏英杰出国是去了意大利的罗马,而不是巴黎,巴黎没有斗兽场。
剧中最后一集有一幕是接见地点是在巴黎,而宋一坤提出要去斗兽场见叶红军,这个错误太低级了。
还有,江州和玉南两个地方在电视剧变成了一个地方,浪费了玉南这么好的一个化名。
玉南在中原地区,有大油田,而江州是省城,是铁路中心,你们猜这是哪里?
9、关于人物气质表达,电视剧明显还是欠火侯的。
电视剧里的宋一坤阴柔,夏英杰则偏执冲动,这样的人设怎么可能讨喜呢?
原著中宋一坤其人还是比较光明的,至少和夏英杰在一起并不会故作深沉。
而夏英杰其实是非常有才华的,而且温柔贤惠。
宋一坤不是学哲学的,江州大学毕业,和方子云一样先当了记者,后调到交通厅作厅长秘书,之后和厅长女儿结婚。
夏英杰是北大毕业,本身有才华,不仅仅是花瓶。
这些背景电视剧没有提。
10、重点来说说夏英杰的“自残”,这是电视剧改编的第三大败笔。
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夏英杰一开始就知道以自己的条件想要和一个离过婚坐过牢的人一起过日子,谁家里不会反对。
必然是一阵惺风血雨,所以她计划长痛不如短痛。
同时,夏知道自己的母亲是外科医生,她根本不用担心生命危险,也不用住院,这样也不会败坏名声。
此乃一得也。
再则这样就栓住了宋一坤,让他欠自己的,这下他可是跑不掉,推脱不了了。
此乃二得。
而宋一坤为了和她在一起就必须净身出户(差不多是这样),一下子让一个本来高高在上的男人不光是低下了头,连地位也和自己一致了,这一招难道不高吗?
补充一下,书中描述对于夏英杰的主动追求,宋一坤其实在监狱就动心了,只是出于理智考虑不愿接受夏英杰。
所以,出狱后宋一坤也没有羞辱女主,电视剧是瞎编。
11、江薇的作用:在电视剧里总是置疑男主,为啥需要这些的角色存在呢,她不是为了烘托主角,而是拉低。
唉。。
在书里江薇是非常崇拜男主的,而且她和夏英杰是一起出的国,一直陪在女主身边,如此这般就不会显得男主为把女主支开而有薄情寡义之嫌。
12、爱慕虚荣的林萍,一个小人物的一生,因为丑事败露,那颗爱慕虚荣之心瞬间崩塌,只有死路一条了。
这正如宋一坤最终寻死,因为其赖以生存的心理结构已经四分五裂了。
可惜电视剧里林萍这个角色太丑了,剧情也太恶俗,最终这么个悲剧人物也没能引起同情心。
书里夏英杰并没有见到林萍,也没有去救她,而是委托江薇去的。
13、宋为什么会求死。
看到这里,我个人觉得对于宋的求死应该很好理解了,这样简单罗列一下,大家可以补充:一是毕竟他是违反了商业道德,即使黑手党放了他,他的声誉已经被自己给出卖了。
在与黑手党合作时他就从服从与毁灭之间选择了毁灭;二是方子云的死,他是要负责的,自己的良心过不去;三是那些农民的死,他也要负责;四是自己在夏英杰心中的形象也已经支离破碎了,不如把美好的记忆留下。
这些都来自书中。
14、宋一坤对江州皮革厂的收购计划不是一出狱就开始筹划,对铁鹰集团董事长的调查也不是一出狱才开始的,在电视剧里这两件事情都与出狱同时进行,加上方子云的调味球,初次创业公司的解散,这么多事情都是一个节点,过于戏剧化了。
书中描写是这样的,对铁鹰集团董事长的调查是入狱前的事情,而江州计划是王海孙刚玩不转了找上门来才开始的。
这样都可以提现宋一坤是一个深谋远虑的高人。
15、到底是江州化工厂还是江州皮革厂,面积多大,投资多少?
大伙自己对比一下吧。
我是先看的电视剧留下了疑问,再看书,最后一一得到解答,别一番滋味。
对《背叛》感兴趣的豆友还是看看原著吧。
电视我本来是只想打4星,但是还是5星支持豆豆三部曲吧。
豆豆三部曲一部比一部精彩,一部比一部的境界高。
后两部的男主已经是神了,只有这部《背叛》,男主更有生活味,还是尘世中人,如你我一样还有强烈的物欲,谋略虽强但还有瑕疵,最后英年早逝。
《背叛》开篇第一句经典台词是:“入佛门六根不净,进商界狼性不足”。
前半句我们不谈,就说说后半句狼性,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书中已经给出了答案:“道,规则也,规律也。
又有正道,邪道。
古人所讲的道,是正人君子之道。
现在不同了,社会进入了法制时代,法律范围之内的空间属于道的行为。
现在来看,此道也非“真道”也。
在国家体制转轨时期,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会出现一些盲点,盲点就是空子,就是暴利。。。
利用盲点取财本质上是乘人之危,虽然符合法律范畴的道,但充其量也只是智者之道,距离君子之道尚差一个境界。
施德于商,真道也。
”狼性是要吃羊的,是掠夺,违背良知的事情能长久吗?
名字很贴合,能吸引人看下去,比现在那些乱七八糟流量剧好,但是人物塑造不够丰满,剧情漏洞太多,经不起琢磨,没看过书不知道是改编还是原著就这样。
首先男主塑造是高智商思辨哲学商业奇才,不够丰满没有事实依据,就靠朋友都说他高明来烘托,缺少实际情节内容支撑,再加上整个构思的漏洞也低级了点,不应该这样层次人犯的,所以巍子演技并没有大问题,不如天道王志文主要是情节使然,剧情这样人家演员再牛逼也没用。
女主也一样没塑造出来,所以就成了一个冲动执拗就漂亮的250,想不出这样孤僻的商业奇才会喜欢这样没深度内涵的女人。
人物塑造这样,所以感情戏就空了,也就是在演爱但感受不出爱尊重崇拜之类的感情,那女主除了腻在一起也没什么语言思想交流,还爱的死去活来的就很假。
那么牛逼的老太太想帮夏英杰还非送个项链推到黑手党那里?
还要等死了留遗产给夏英杰?
还有男主是在大家心目中评价很高的,出事以后所有人都没长嘴,互相不联系沟通各搞各的,全员智商不在线了,经不起推敲,真是编剧让男主死不得不死。
不论原著如何,相比天道电视塑造得就有逻辑得多,男女感情递进顺畅,双方交流沟通精神契合,不需要有很多腻歪歪的镜头烘托也能感受到爱有多深
天道:丁是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背叛:宋是用入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丁早知道这些人只是趴着井往外看了一眼,最终会更痛苦,自己改变不了什么,也没有什么理想主义。
宋运用理性和世界博弈,没有目标和使命感,对商业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方面缺乏思考。
在追求自我过程中,给了别人理性的价值,对别人的感受考虑不足。
看似谁都对得起,但还是在保护自己的精神追求,受伤害最大的却是自己和家人,死的很有气节,但很自私,把自己看得太重。
丁就明白我们大多人能改变的很有限,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学家早就想的很远,践行就行,活着还是首先独善其身,照顾好家人社区,没有太多妄念。
每个人做到这点,社会就会很和谐。
一个聪明人变为笨人的故事,让人看的想吐。
用了半个月看完了这个电视剧。
宋一坤临走前对自己的司机说“做什么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把我都逗笑了。
由一个很牛逼的人,变成了农村的老太婆。
真是可笑。
道德说教的电视剧,真的不值一看。
现在难道还会缺这种电视剧吗?
太让大爷失望了。
还要凑够140个字才能发表,那我就再打几个字给大家。
这部《背叛》,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很不合逻辑,女追男不奇怪,可是这种大胆不要命的办法真是太可怕了。
宋一坤(男主角)的圈钱密谋、高超智商、良心谴责和朋友道义等,都会让人觉得这是一部戏,但看这出戏,就会觉得心安,它通过复杂矛盾的人性离奇的情节来告诉人们——这个世界还是有希望的。
我后来忍不住等不及跳着看了,从15集跳到19集,也是先匆匆了解了下剧情再挑着看。
大结局的最后我猝不及防的流泪了,我理解夏英杰作为妻子想要得到居家照顾丈夫的小愿望,那一组黑白影像才是他们人生中最美妙的时刻吧?
当看到城府很深、心思缜密、逻辑清晰的宋一坤像个孩子般的和阳光玩游戏,展开双臂作飞翔状来回奔跑,我会感到返璞归真的美感,人再聪明再理性再智慧,只要还有灵性,就免不了的,免不了要面对自己,找到爱。
最让我感动的那组黑白影像,那段快乐的时光发生在珠海,他们在情侣路的草坪上互拍照片,我能想象到宋一坤对着镜头对着妻子对着大海露出平时少见的童稚般的笑容。
得此妻子,我为宋一坤高兴。
—————————————————————————————————另外我还想记下昨晚洗澡床上缠绕在自己脑海里的故事和画面,写的如何是其次,我只是记上一笔。
等方子云反应到宋的密谋时,他并没有愤怒自己成了一颗棋子,只是发出了诗一样的感叹。
得到出版诗集的机会、打理好自传的资料、新洲酒店演讲过肺腑之言后慨然离场,他的自杀,是圆满的。
宋一坤后来说的好,正因为他的纯洁,所以选择死,对于他来说,不仅简单,亦如诗般美好。
—————————————————————————————————宋一坤在农村长大,山里出城,受过艰苦上过大学,专业是哲学。
如此的成长历练加上天资不凡和后天机遇,注定他不会就此消沉。
现在回忆剧情,最初给方子云的十万块钱确实是助他完成经商梦的,就让他试试。
等到后来有了连续圈钱计划后,也才过去向他强调那调味球的创意“只能”是子云单身生活的结晶。
除了中间刘东阳的携款私逃,这个计划真可谓天衣无缝。
最有看点的是礼物遗失,警方经过连夜侦查确定此案是一起高智商有蓄谋经策划的犯罪,并且关键人物就是宋一坤。
随即走访安阳、北京、珠海,将宋的各路好友偶遇相识都调查取证了一遍,依然无果。
此处可见宋一坤之“魔高一丈”。
虽然之后向高利贷借款的结果实在离奇,包括王太太这个传奇人物在死后真实身份被澄清,不过要是考虑到这里往后宋一坤的选择就很好理解——是赎罪还是不归路?
宋一坤在丧失灵魂后不顾生命的走向良心的指使……宋一坤在珠海的平民生活中酝酿着大计,他拍板向叶红军确认计划执行的时候对死罪的预料和坚决的眼神,当时看的我心惊胆战。
但是现在往回看,他会是那种一辈子过小日子的穷小子吗?
他的经历和智力都决定了他不能过小日子,金钱不是他的目的,运用头脑征服才是他的野心。
国产剧多数不走TVB的温情结局套路,老实话真不必。
现实本身具有残酷性,而且我认为这个故事就是再往下走,宋的选择都是一样的,可以说是真的汉子,也可以说是命运的安排。
—————————————————————————————————夏英杰,与其说是对宋一见钟情,倒不如说是宋的才气一眼一言就折服了高傲的她。
每个月准时探监,以死相威胁示爱、将宋安顿在珠海家,一步步下来走的极端,又不失女子的浪漫情怀。
得到宋的真爱,事业平步青云、出国深造完成创作理想。
作为一名作家,她的文笔可能很好,但是对人性的认识则显得稚嫩(成名作的大纲是宋的思路)。
林萍、方子云,特别是前者,完全是在她一厢情愿的帮助下走向绝路。
帮,绝对是义不容辞,但这种情境下方法是第一位的,当一个人的尊严次于生命,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抚平心灵的创伤,而非不由分说的自作主张——都成人了,每个人都得为自己错误的选择(如果有)“擦屁股”。
在阅读整理完方子云资料的过程中,夏英杰毅然决定退款,不惜将宋一坤、自己和叶红军逼向死角。
这是一个英明的女人,社会规则不可逾越,高智商可以让你避开法律的惩罚,可内心永远躲不开坦荡的那扇门。
—————————————————————————————————话说回来,这部剧结局也是大好的。
本来誓要追随爱人而去的夏英杰因为有了一坤的孩子而留了下来,在世的所有亲友都被他铺好道路走进坦荡的门,而狡诈又不及宋智商之流也相继被绳之于法。
p.s: 这篇文先后增加了透露关键情节的几段文字,一部好剧本,确实是能让人反复琢磨的呀……
看完了两部作家豆豆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挺喜欢,我很少看电视剧,尤其是当前各个电视台里充斥着低龄化的神剧就更提不起兴趣(说这句话是真心想让电视台也能把我们这些不老不小的男人也当回事,虽然市场小我们也知道)这两部剧确实不错,除了有些剧情拖沓,有的地方我加点速度也都看完了。
作为一个商人我认为男主有的主意拿的不太符合逻辑,首先像女主这样穷追不舍甚至能和父母闹翻为了追男人自杀的人,是我的话绝对敬而远之,惹不起还躲不起?
商人嘛,能屈能伸。
两个朋友怎么相处?
一个是同道中人,有可以合作的地方,风险在大家都承担得起,不会到损失朋友情感的前提上一起做点事没问题,工作上两人应是两根平行线偶有相交但距离保持,私下另说。
另外诗人那边绝对要保持纯洁友谊,自己经商自己清楚风险,千万不能拉人下海。
两个以前的属下,自己肯定清楚他俩是什么人,如果没什么本事,人格上也有问题的话也应该是做完事后敬而远之。
另外在经商的过程中,这个项目的资金用在另外一个项目中多多少少属于正常现象,但把一个刚开始稳步前进的项目资金作为杠杆用到另一个风险极大的项目里,不符合逻辑,如果真要实现下一个项目,让点利从其他渠道融资才周全,一个多亿利润的项目自己利润就占了8000万,这是天方夜谭。
其实我看了两部剧思考最多也最觉得不合理的是作者对于两个小人物结局的描述。
他们都放弃了生命,我认为绝不是这样的,小人物的承受力不应如此,天道里那个小伙子以前是个卖碟的,只是开了几年老板的宝马,当了个专卖店的主任有那么一点股份,即使他人格有问题,他绝对是有着杂草一般的求生欲,和大家一起退了股别人都走了,他还留着,生意没了谁自杀我都信他我不信。
另外是这部剧的诗人,他的本职工作是没问题的,也就是说他在体现自我价值上作为一个诗人他是受人尊敬的。
诗人没钱不是现在这个社会的问题,历朝历代诗人能在经济上和商人高官相比吗?
而且他自己也懂啊,他自己都说了,一碗炸酱面多少大虾他都不换,虽然他想找钱但不代表他看不透这个道理。
至于他公司合作伙伴卷款而逃他本来就是受害者,虽然猜忌男主但还没有落实的情况下不可能做出判断,再说了,穷酸了一辈子,再不济,把工作辞了和好多艺术家一样,穷游几年,丽江大理拉萨什么的,晒晒太阳喝喝喝酒我认为才合理(没有别的意思)。
总之小人物有小人物生存的道理和意志,天道里说爬上井口了看一眼掉下去就受不了,现实中可不是这样,很多人爬上井口拼命看,能看多少都是赚的,看完自己就回去了,不说别的回去追求个心安理得。
就像小草一样,大树说倒就倒,小草却一直在那,享受着一样的阳光。
看完这个电视剧多少还是很有触动的,还没看过原著。
但是觉得这部剧意义深远。
里面对人的良心,人可以对自己是否能坦然,让心理上能平衡,心安理得生活下去。
里面有关于人应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其实欺骗别人可能简单点,但是很难欺骗自己,坦然的做自己,才能心安理得活下去。
还有种思考,觉得以前自己可能想的或者思考的东西,前人已经想过了,甚至给出了一些答案。
里面同样有对金钱的思考,诗人房子云,看似为钱实则不为钱,还有时代变化突变,人们不再对高雅的东西感兴趣,诗人甚至成了一个令人嘲讽的称谓,有种时代的悲哀在里面。
对文人,对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傲骨,都是让人佩服的。
时代的确在飞转,但是还是有人在不忘初心,坚持自己,还在探索人生,读懂生命。
里面也有对女人自尊自爱有一定的见解,一个人女人要自立,是那种实力的自立,不靠物质的的堆砌,不再于依附一个有钱的男人,做一个攀附的壁花,而是一种自我实力的提升,一个人的内涵和底气。
剧里面对女人的教育问题也做过探讨,认为一个男人没有文化,可能苦只有他一人,但是女子要培养后代,她会影响一代人。
这部剧我看是2001年播的,好像是2001年过审的,这部原著没看过,应该很早发表的,就是对作者的深度和见解表示吃惊,在那个时候已经思考过这些问题,真的很厉害。
佩服,以后要拜读一下这位作者的三部曲。
几个情节转换显得生硬。
1、宋一坤在计划关键环节中没有补救准备。
叶红军对执行人没有基本的防备。
黑手党谈判还知道先扣你一个人,确保谈判可以进行呢。
2、夏英杰在知道全盘计划后,决然秘密还款,只为了农民的正义,丝毫不考虑可能的巨大收益,及要面临的高利贷问题。
叶红军秘密还款的理由是警方会经刘东阳查到宋一坤,理由勉强,按剧情设置来看,警方在短期内无法抓捕刘东阳,抓捕刘东阳后,也很难确认宋一坤的犯罪事实,中间的时间足够补上欠款,并做其他安排了。
3、宋一坤进监狱的三个理由均不成立,一、脱离信林枫案件的影响,如果案件涉及到宋一坤,警察不会因为你在监狱就不怀疑你,人在监狱警察会更方便并案处理。
二、离婚,以入狱这样的方式摆脱婚姻,不极端吗?
婚姻法规定分居期限满之后是可以单方面离婚的,再者说,入了狱,在剧情中对离婚并没有实质性影响。
三、搞垮前公司。
按后面情节来看,王、李二人对宋一坤可谓是言听计从,以让公司罚款一百万,自己入狱这样的代价搞垮一个对自己俯首帖耳的小集团合适吗?
有部分人物情感不理解。
1、无名大佬表示可以保证宋一坤及其朋友的安全,让宋一坤以破碎的灵魂状态继续存活。
宋一坤明确拒绝,并恳求赐死,为何。
2、宋、夏珠海桥上对话,夏在知道宋求死的情况,以妻子的名义让宋能死得其所,让妻子能为之自豪。
不解,夏为何以这种强烈自我中心的话语与宋沟通,与那些键盘侠有何异处。
《背叛》与《天道》类似,有对做事方法、态度、规律的思考,如宋一坤在综合有限资源的情况,可以设计一套复杂、高效、强目的性的计划,背后隐含的是对资源的高程度了解,对事情发展趋向的高确认性。
用哲学用语来讲,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有效认识。
《背叛》本身情节一般,重要的是看到不同的意识、思考方向、思考角度。
它会是一扇窗户,风景不一定好,却是未曾看过的。
方子云追求名声的诗人,以诗歌名义自杀,这就是活在现实中诗人的想法,一个世俗交错的人。无奈许晴演技不入流,表情没变化,呆傻楞,没办法融入剧情。背叛友谊,背叛祖国。
遥远的救世主的作者豆豆的作品,那么一是先入为主,其次这部电影包括书是豆豆的第一部,所以不如天道差也是可以理解的,再说说演员:王志文和魏子演的时候年纪虽然差不多,但是感觉王演的更好,左小青也比过许晴,个人认为看过天道,就不建议去看这部了!
因为最近在热播巍子主演的《铁梨花》,所以不由想起了他当年的这部片子。印象中这是部不错的片子,巍子和许晴演的都很好。
比不上天道,拍出来丢失的信息很多,必须要配合原著。
和天道差距太大!
看不进去了,来气
先看了书。这一套还是更爱天道。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剧跟《天道》比,差了十个丁元英
垃圾电视剧中的垃圾,侮辱智商,浪费时间。
小时候跟我妈一起看的,啥也不记得了就记得许晴和当时看时候害怕的心情
和《遥远的救世主》即《天道》相比,这部更像豆豆的自传,看着看着你都情不自禁会想:除了结局,这恐怕就是豆豆的真实经历吧!
巍子演的就是一真汉子,最后那一转头从容淡定绝了!!还有许晴这样的姑娘叫人不痛爱也很难啊!!!!减一星是因为我比较喜欢天道的对白啊!!!
有关钱的事情再怎么小心都不过分。
男主高智商有民族大义,而且是个成长型伴侣。只是中间找执行人的情节有点降智了,导致后边很多都不连贯。那个年代真是敢拍敢演呐…然后我去看天道了。另外,许晴真的太美了,感觉她跟陈刚更配,巍子老师对不起了
看到第14集就看不下去了。虽然和天道风格类似,人物啊,台词什么的,但是差距太大。天道每集都可以细品。背叛看了就觉得矫情,各种装。很不喜欢男女主的人设,还有那诗人,一副臭老九的模样,邋遢,寒酸。说话矫情,太矫情。简直是给诗人贴上恶毒的标签。诗人就不能阳光点?浪漫点?
小时候魏子和许晴在浴缸里那段是我的性启蒙!
黑手党都出来了。。宋一坤和丁元英相比,也太虚了。
看完书之后看了两集——尽量客观地说,魏子演得太刻意,不似王志文般浑然天成;许晴演出了阿杰身上的劲儿,但是没演出灵气。
不认为这是犯罪题材电视剧,如果非要说有罪,那就是贪婪的罪。法律是永远够不到道德的边界的,而且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更迭面前,法律的能力还是十分有限且有滞后性,需要的还是道德,信仰,人性中善的成分的约束。终究看,真正能约束人,改造人的,不是文明的律法,而是文明的德行。再一个,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男主形象不太好,另外9几电脑很少有笔记本电脑,打印机那时候多数是针式,而不是喷墨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