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大肆批评一新晋女导演,而且是一老美女。
小聊一下,总觉得呢,彩泥还是多读读书吧,望日后打破思维狭隘的僵局。
由于带着对被性侵者的满心同情,对观众进行道德绑架,所以才出现张震的沉默,夏雨的停步。
你说,被遗弃和被性侵是两道最难磨灭的伤痕,那被诬陷难道就不是么,站在弱者的立场上自然会为弱者说话,举个老人坐公交的例子,主动给老人让座是美德也是正常人应该做的,蛋如果老人因为别人不让座变打人,那就是不对的了。
你被遗弃,你被性侵,你很可怜,但如果你把这些伤痛凌驾于法律道德之上,你就会变成和那些施暴者一样的人。
再冷,也不能拿别人的血来暖自己。
跟自己较劲是没用的,心灵的残缺比外表的残缺更丑陋。
[因为阵容看了《圣诞玫瑰》,结局简直wtf[费解]我弱我有理啊[吐]郭富城:正义感爆棚,很轴,结果碰到桂纶镁后圣父病发作,再用圣父光芒感化所有的人,让大家都被爱与宽恕闪瞎双眼忘了女主诬告的事实[生病]你这是检察官吗?
怎么感觉更像是为那些造谣诬告人翻案的讼棍啊……[允悲]桂纶镁:永远的文艺范儿,永远性冷淡画风,隔壁《白日焰火》剧组穿越来的?
大结局反转时的笑挺带感的,结果一吼台词就出戏了 还是演话少的女神角色吧[汗]夏雨:结局强行同情强行圣父强行被主角光芒闪瞎双眼让这个原本电影里最突出最亮眼的角色毁于一旦。
业务能力极强、目标明确、绝对理智、咄咄逼人、寸步不让的人设多带感啊,是看进度条不够想赶紧领盒饭吗[允悲]张震:现代装——精英范儿的现代装——精英范儿戴眼镜的现代装果然更适合你。
生就了一副有故事的高级脸,难怪大导都爱,不说话单单坐在那里就是一场戏,可惜真要演戏反而差了一点,不过有脸就够了[并不简单]秦海璐:这个角色真的没啥发挥,主要是给的空间实在太小[失望]万茜:同上[黑线]夏文汐:戏份非常少,但和桂纶镁对戏的时候,明显比对方更好,还是能看出当年功力的[鼓掌]最后导演杨采妮,承认你演戏很好,不过导电影还要继续努力哟[馋嘴]本来好题材好演员班底,可惜编剧和导演的功力有限,连隔靴搔痒都做不到。
加一星勉强及格,主要是冲夏雨的角色(大结局前)和张震的颜值
虽然没有一点烂片的质感,但故事结构松散得不像话,全片逻辑乱到家,根本抓不住重点,导演想什么呢?
到底想说什么呢?
和我一样被爱情搞得人已癫狂了吗?
删掉她的微信,拒绝相信任何事,没有下飞机之前,也不用再联系。
简单一句话就是姑娘不要这么作,何苦把自己的痛苦转加到别人身上。
演员表演方面桂纶镁拿捏女主那种装柔弱骗同情的样子装的很好,后面的歇斯底里倒是感觉有点太过用力。
不过这个片子也有点太过用力,本来是想让人关注那些在这类案子中看似强势的男性的一方,关注也许很少才有的其实是女方诬告。
但是吧,张震的表演即使他是清白的也给人一种道貌岸然的感觉。
夏雨和郭富城的两者不同意义的有关正直的冲突也不够典型,表演呈现有点一边倒,这方面比较失败。
樊國雄/Peter Fan有種禮物叫做聖誕玫瑰採訪、撰文_Louise Li2013年5月,著名的螢幕大明星楊采妮帶來了她的導演處女座《聖誕玫瑰》。
一個以“性侵”為主題的電影,夾雜著複雜的情感與矛盾。
當電影結束,我們看到在特別鳴謝的一欄上寫著:“樊國雄/PeterFan”,一個鑽研身心靈療法長達20年的療癒師,同時也是鋼琴家、網絡電台主持人,擁有法律學位。
很多人好奇,在《聖誕玫瑰》中,我們看到了階層的區別、生活的衝突、社會的矛盾等多個面向,而從“療愈”這個角度,我們又能看到什麼了?
Peter自己的療癒及身心靈探索之旅啓源於他曾被嚴重憂鬱症和身體各種病症折磨,而傳統醫學並未能為他解因。
現在的他已告別憂鬱症而健康也有著莫大的好轉,而這正就是他多年研修的成果。
曾赴美國、澳洲和台灣等地跟隨不同療法的始創人修學(包括Robert Detzler 的「靈性反應治療」”Spiritual Response Therapy”、Dr Eric Pearl 的”Reconnective Healing”和黃鼎殷醫師的「人生動力」)的Peter,現在選擇在中國香港、澳門及大陸推廣「人生動力」。
在他接觸的眾多個案中,“性侵”早已不是陌生的話題。
也許是個人的療癒經歷,或是對鋼琴的熱愛,抑或是難忘年少時曾學習過的法律之精神。
Peter在一個偶然的場合下與Charlie(楊采妮)相遇,自此便對《聖誕玫瑰》賦予了特別關注。
在幾個故事角色之間,Peter發現在其簡單的表象之下,還隱藏著更加晦澀複雜的一面。
在Charlie(楊采妮)的支持下,Peter嘗試著將自己的療癒經歷與「人生動力」(「人生動力」是黃鼎殷醫師獨創出來的生命成長療法)的一些概念,運用到角色性格與人物命運的深入剖析與探索上。
在《聖誕玫瑰》里,一切紛繁複雜的線索背後都系著一個看似毫不相干的線頭。
這些線頭組成的,正是我們的生命。
SA﹦心藝社 PF﹦樊國雄/Peter FanSA:Hi,Peter,很多人看過《聖誕玫瑰》后,會有不同的感觸。
你是如何看待它了?
PF:《聖誕玫瑰》是一部可以從非常多不同角度去詮釋的電影,但作為一個療愈師,我們就先專注從療愈這個角度去欣賞這朵花吧。
首先是“聖誕玫瑰”這個名字,它在傳說中是一種可用於治療精神病的花,但需要小心分量,如果用量過多,就會變成劇毒,甚至致人死亡。
但其實還有一個故事,是在和Charlie(楊采妮)聊天的過程中,她告訴我的。
傳說在耶穌出生的那一天,人們都前去觀看。
有一個窮困的小女孩也想去,但走在路上時她發現自己衣衫襤褸,覺得很自卑,因此決定離開。
她很難過,不由得哭了起來,眼淚滴到了雪地上。
這時出現了一位天使,將她的眼淚變成了一朵非常美麗的玫瑰花。
小女孩高興極了,她重新去到耶穌身邊,將這朵玫瑰送給了耶穌。
Charlie(楊采妮)和我也覺得這是一個很美麗的故事。
這也帶給我很多靈性上的啟示,也令我對整部電影多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我兩也常討論到:究竟誰是誰的天使?
這也正是我自己一直對療愈的體會。
表面上,陳志天(郭富城飾)幫助李靜(桂綸鎂飾)打官司,是李靜(桂綸鎂飾)的天使?
其實,陳志天(郭富城飾)在這個過程中被療癒,李靜(桂綸鎂飾)反而成了他的天使。
同樣的,好朋友(廖啓智飾)也是陳志天(郭富城飾)的天使。
就連周文暄(張震飾)也是李靜(桂綸鎂飾)的天使,因為沒有周文暄(張震飾),李靜(桂綸鎂飾)不會遇見陳志天(郭富城飾),不會有機會去觸碰自己最深的傷口,不會得到療癒,不會再見到自己的母親……就像我作為療癒師,自己也在療癒別人的過程中得到療癒和對人生的體會更廣更深。
雖然表面上是你們通過我得到療癒,但其實你們卻也是我的天使,帶給我最美麗動人的玫瑰。
SA:我覺得電影中的女主角李靜(桂綸鎂飾)其實就像“聖誕玫瑰”,表面上很柔弱,內心卻帶刺。
你怎樣解讀這樣一個角色?
PF:電影開頭,有一句描述女主角李靜(桂綸鎂飾)的台詞:“人生中最難被磨滅的創傷,就是被遺棄與性侵犯。
”這是我在做療癒過程中自己發現的一點。
李靜(桂綸鎂飾)同時遭受的這兩種創傷,在她的頭腦里留下最固執的情境和情緒,這些情緒經常不經意地影響她的人生,使她陷入人生的困境,甚至重復同樣的痛苦模式,導致了她的悲劇命運。
這些存在於李靜(桂綸鎂飾)頭腦中的情境加情緒,我們在「人生動力」中稱之為“設定”。
可以說,影片中所有人物命運的發展,都源自於“設定”,在男女主角李靜(桂綸鎂飾)、陳志天(郭富城飾)的身上尤為明顯。
在桂綸鎂飾演李靜這個角色前,在尊重且我的個案(曾遭受過性侵犯)同意的情況下,安排了桂綸鎂與個案的見面,幫助她瞭解角色的心理。
就像我最開始提到的人生中最難以被磨滅的兩種創傷,它們令李靜(桂綸鎂飾)在開始有親密行為時產生了“自我保護機制”,以致於她自己在短時間內都不清楚是否被性侵。
而影片結尾部分,李靜(桂綸鎂飾)在法庭里重復地對媽媽說著:“你根本就是不要我。
”也是一個療癒的過程。
這就像在「人生動力」的療癒過程中,個案通過不停重複最重點的情緒和思想來宣泄被長期壓抑了的負面情緒能量。
一個一直以來困在心裡重復轉的念頭會像滾雪球一樣,令能量變得越來越大。
但相反地通過如實無餘的情緒宣泄和表達,被積壓的情緒就能被釋放,繼而釋懷。
SA:你曾向我透露過男主角陳志天(郭富城飾)部分的情節是你送給自己父親的禮物。
PF:是的,在父親生前,我與他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複雜問題。
爸爸在醫院時,我本來有一晚想好第二天一早要去跟他好好道歉,奈何命運的安排令我沒有機會向他傾訴,因為那個晚上他就過身了。
很多年來,我都認為是自己“殺了父親”,對他有無限的愧疚感和無盡未表白的心底話,一直到「人生動力」幫我解除了這個設定。
所以我把它作為一份送給父親的禮物。
也正是受到了「人生動力」這麼大的幫助,我非常希望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到「人生動力」的概念。
而今次有幸可以通過主流媒體去宣揚這些寶貴的療愈理念。
人們能對它了解多少不是重點,能把它的能量傳遞出去才是重要的。
所以,《聖誕玫瑰》也是我送給我恩師黃鼎殷醫師的一份禮物。
「人生動力」里有一個概念叫做“解除設定,完成感動”,意思是當“設定”被解除,我們需要在真實生活中把那份感動體驗出來,就能把看似詛咒的經歷變成祝福。
陳志天(郭富城飾)在面對父親的突然離世時,對著無人的病床說的那番話,其實是對他的父親說的。
這就像我把過去沒有與父親好好說的話,在「人生動力」能量場里,重新好好表達,才得以打開心結。
這番話中,有一句是陳志天(郭富城飾)提到自己最後成為父親那樣的人,這在「人生動力」里叫做“不敬自懲”,大多發生在青少年時期。
“不敬自懲”是正義感與決心的變形,只要青少年如果無法自省,尤其是對父母之不敬,會造成自我懲罰,因而形成與父母相同之性格與人生困境。
“不敬自懲”有兩個極端的表現,一是個案表現出與看不慣父母的某些思維行為一模一樣,另一種則是截然相反。
但最後導致的結果都是孩子走上父母的“老路”。
陳志天(郭富城飾)正是如此,從小懷著對父親的心結,執著於要做一個與父親完全不同的人,最後還是如父親一樣做了檢查官,經歷著類似的案件。
當他流著淚痛苦地述說,通過情緒去表達時,實際上是一個療癒的過程。
但直到影片最後一幕,陳志天(郭富城飾)打開他父親送給他的領帶時,才真正打開了他的心結。
SA:一些看過《聖誕玫瑰》,又接觸過「人生動力」的朋友其實有個疑問,陳志天(郭富城飾)沒有做過「人生動力」,他自己是如何得到療癒的了?
PF:這不矛盾。
因為陳志天(郭富城飾)在幫助李靜(桂綸鎂飾)的過程中,通過他好朋友(廖啓智)的提醒,發現自己正慢慢變成和父親一樣的人,同時他勇敢地面對,好好的表達情緒,才得到了療癒。
而事實上除了通過「人生動力」外,我們確實可以像陳志天(郭富城飾)那樣通過真實生活的體驗去解除設定,從而得到療愈。
SA:一部用心的電影,總會讓觀眾從一個新的角度去看待人生和環境。
你期望《聖誕玫瑰》在人生療愈中能帶給大家什麼感悟了?
PF:我覺得人生療愈的重點在於:覺察、面對、表達、釋懷。
通過《聖誕玫瑰》,我希望告訴人們,人生是有希望的。
無論多痛苦多久遠的心結也是可以被鬆開的。
SA:聽說自《聖誕玫瑰》後,又有另一個新的創作機會找上了你?
PF:是的。
我一直在幫香港的一些演藝界朋友們做「人生動力」。
恰好一位藝人朋友想要寫一個有關“人生、悲痛、創傷和療癒”的劇本,並有意邀請我一起參與創作。
我相信,這是我在療癒之路上另一個歷險的開始。
SA:祝賀你。
我們也期望能有更多的朋友們通過人生的療癒,乃是「人生動力」中獲益。
最後想對無論是否看過影片的朋友們說些甚麼?
PF:有些話我們真的要好好說、好好表達的,尤其是對爸爸媽媽。
很多的遺憾也是源於我們錯過了表白的機會。
但其實只要我們鼓起勇氣去面對的話,這世界根本沒有太遲這回事,療癒是隨時可以發生的。
最後我得再次感謝Charlie(楊采妮)給我這次寶貴的機會,和她對我的信任。
整個《聖誕玫瑰》的創作過程實在是十分奇妙難忘的一次經歷。
附:什麼是「人生動力」?
「人生動力」是黃鼎殷醫師以多年來鑽研中國文化經典(儒學、易經、老子、四書五經等)打下的深厚基礎,結合在國內外臨床與治療的豐富經驗,獨創出來的生命成長療法,並且將其設計成為一系列身心靈全方面療癒的課程,透過認識並面對所有痛苦的起源與機制,以解除人生痛苦、不幸與疾病背後的設定,因而突破生活的困境,改變人生的命運。
「人生動力」的形式分為兩種,一為一對一的「個人動力」,二為「團體動力」。
「個人動力」主要在清除個人內在的設定,可以深入地清除頭腦中各種細微的設定,而「團體動力」則主要在處理系統性的設定,最常見的就是家族裡或人際關係裡的群體設定。
同样是性侵题材,和《熔炉》差了100个《素媛》。
杨采妮,夏文汐,李绮红,秦海璐,再加一个只要出场自动提升电影逼格的张震都阻止不了这部电影无时无刻透露出的对法律的僭越和价值观的混淆。
虽然很喜欢夏雨本人,但角色真的很像只自负的猴子;郭富城这几年演律师刑侦片上瘾了吧;桂纶镁与同龄段的女演员相比的确很有内涵,选的电影都很有社会意义,很欣赏,但长相很寡淡;杨采妮野心很大,但再好的演员,都架不住剧本的逻辑混乱,还有试图利用法律的疏漏来支撑的女权意淫。
其实中国女导演还是有不少佳作的:陈冲《天浴》,张艾嘉《心动》,张婉婷《玻璃之城》《秋天的童话》《岁月神偷》。
许鞍华所有的电影。
题材、画面戳我,但整体剧情总觉得不够连贯,有一些矛盾点。
李静在一审后的种种表现,比如去陈志天家中笑意盈盈等给人感觉很奇怪,尽管在一审中证据指向了周文暄,但无法让人引起共鸣,或某种强烈地对弱者的同情。
周文暄接受被冤入狱和他拒绝李静的示爱很矛盾。
若他想保护李静,那他的家人如何面对外界的眼光?
但在李静示爱后他又选择了忠诚家庭。
刘倩当年的绝情和在法庭上的懦弱也很矛盾。
纵容自己的男人侵犯自己的女儿、抛弃女儿、在法庭上提供假的证词这些“绝情”之举在最后李静嘶吼之后的懦弱道歉很..不能说矛盾(可能是编剧想表达出人性的善恶),但反转过于草率,而且也未说明反转只因。
以陈志天和薛擎文最后类似“和解”的对话匆匆结尾,升华法律正义与人性道德的“和解”有些牵强,两边都不过瘾。
陈志天受父亲主观影响使正义天平他心里已经倾斜。
没有判断,很难共情。
但我超喜欢影片的整体风格,氛围,妆造等等。
圣诞玫瑰 (2013)6.12013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剧情 悬疑 犯罪 / 杨采妮 / 郭富城 桂纶镁
把《圣诞玫瑰》当正儿八经的法庭片看,是会很受伤的,连笔者这个法盲都能看出好些硬伤。
然而转念想起专讲官司电影的著作《影像中的正义》,曾经把欧美出品的法庭大片挨个挑出了毛病,其中有些传世经典居然还犯了低级错误,足以表明这是艺术与真实的难以调和,是现实中冗长、繁琐、高度理性和催眠的审判程序,与电影所需要的紧凑、跌宕、悬念涌动所存在的天然矛盾。
恳请各位学法律的大大,看本片时千万留情,莫要用专业眼光来审视剧情,实在是没几部法庭片经得起这种折腾。
也许《圣诞》更适合被当做侦破悬疑片来欣赏。
法庭片剔除暴力因素,是用逻辑和证据作筹码分高下的智力游戏,在场景设定上最接近推理故事中排排坐的解谜模式,且又能纳入当下时代背景,某种程度上,可算是轮椅神探的一种借尸还魂。
很多法庭电影,其实是观众和主角共同发掘真凶的故事,推理界也有《梅森探案集》等法庭题材。
《圣诞》让镜头缺席一桩封闭空间中的疑案,依靠(不一定可靠的)证词和证物逐步还原真相,郭富城和夏雨的角色其实并不对立,随着不同证据的涌现和看待案件的不同角度,衍生出不同的案情分析,整个故事也可以看做一对意见分歧的搭档侦探,联手破案。
影片虽然在司法细节上并不过关,但对于司法制度宗旨的传达,十分到位,即注重事实证据,避免感情分扰。
桂纶镁的角色占尽弱势群体各项指标,自然而然获得银幕上下大量同情分,加上其存在精神扭曲,行为动机并不能按常理推断,在这样一个极易受感情蛊惑的典型案例中,由人执行的司法制度经受住了考验。
最后用来判定案情的,只有那些实实在在的事实证据,以及那些观众确知没有发疯也有撒谎理由者的口供,这也是法制的意义所在,正如开头夏雨强调的,虽然张震在舆论上已输,但在法庭上仍拥有无罪推定的优势。
若是舆论审判,民间裁决,众人见了桂纶镁楚楚可怜的眼神,怕是早把张震押赴刑场了。
初次执导筒的杨采妮采用了许多悬疑片手法来掌控观众情绪,成就不俗。
控辩双方分阶段爆出关键证据,节奏和火候把握的不错,一再令人陷入左右为难,桂纶镁这边大打弱势牌,张震那边也有妻子秦海璐不堪外界压力,两个受伤的女人牵制争抢着观众的同情心。
郭富城一角的性格弧光最为耀眼,安插父亲这一条线,让“病床前倾吐心声”一场显得没那么做作,也展示了郭的演技,廖启智的角色几乎只和郭有交集,可以看成是郭内心的另一重投影,譬如两人关于正义和保护的那段对话,身为资深律师的郭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将之理解为他的内心交战更为妥帖。
夏雨作为一个无需深度的对手角色,戏份虽多,却也最粗线条,结尾被打动也比较潦草,不过彼时情绪已经推向高潮,加上篇幅有限,也只能这么处理了,夏雨念台词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是一种听觉享受。
影片在格局上与去年的韩国犯罪片《我是杀人犯》相仿,都是公婆各说有理,没有直接证据下互相抗辩,最后出来一个意料之外的证人扭转局面,抬出第三种真相。
不同的是《杀人犯》铺垫得当,转折水到渠成,《圣诞》有点没头没脑,给人“前面都白忙活了”的感觉,剧本应当可以再雕琢。
虽然太多的“叙述之外,想象之中”,可以呼应桂纶镁有苦无处申、身处繁华世界却只能与自己心灵沟通的悲凄处境,但若有太多细节需要脑补,难免在调动观众理性之余,削弱了情绪感染力,毕竟大脑CPU有限,左右脑不可兼得。
和稍早的《致青春》一样,《圣诞》也因女导演首执导筒而备受关注。
两片题材不同,不好比较成就高下。
但《圣诞》有一点明显胜过《青春》,即台词的生活化。
笔者前段时间抱怨《青春》台词做作,明明两人单独对话,却反复(注意不是一次)称呼对话全名,十分出戏,留心一下我们平时交谈,句前先称呼对方,会显得十分怪异。
看《圣诞》这方面做的相当出色:郭和廖的谈话,张震夫妻间倾诉,都是有话直接说,只偶尔加个昵称,高度符合日常说话习惯,听着十分舒服;陌生一点的,夏雨招呼郭,一声“哎”直接开场,或者打个照面就说“要开庭了”,那叫一个自然,一个亲切,一个现实感强烈,当时没有第三者在场,想象一下,像《青春》一样不断称呼名字会有多冗余。
如今华语片都朝着接地气努力,但很多就连这点说话的地气都接不上,遑论其他。
就冲着这点,我看好杨采妮的导演之路。
文/方聿南
三个故事:桂纶镁/张震家庭/郭富城感觉杨导演一个也没说好;插来插去表现力不够!
表现桂纶镁被性侵的痛苦,张力不够;更给人可恶的感觉!表面容易被人同情的弱者所表现出来的卑劣更让人觉得可怕!
受伤者再去伤害人,在果报上都会罪加一等!
女主角因为被继父性侵,在孤儿院又误会了叶看护,结果遭报应出车祸;成年以后又想破坏别人家庭,遭到拒绝。
本来能锻炼好的下肢,又被证明不可能有感觉;真是报应;故事从这个角度宣教应该更有意义吧!
表现郭富城的伸张正义与同情心之间的牵绊;幼年时对父亲的崇拜是鼓励父亲的一剂良药;少年时候刚学会分辨是非和思考的时候,目空一切的时候,最先瞧不起的就是自己的父亲;因为了解所以瞧不起所以很多人喜欢看名人/英雄们的卑劣行径的野史;郭的幼稚表现在对与上司与对女朋友与父亲的关系上,价值观就是一个人的喜好;这个需要经过几十年的打拼以后才会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因为你不可能凭自己的喜好去评判一个人,那样太自私;张震在同情与爱情之间;被冤枉的无奈和同情一个向自己示爱的人;谁都不想爱自己的女人受伤害,即使是伤害自己,也不嫉恨;这点张震演的很到位;秦海璐的演技也是没得说;老公出了这样的事儿,怀疑表现的远远大于对老公的鼓励!
这让很多看了的男人心寒!
这样的女人,用处不大;幸亏是诬告;要是哪怕有一点儿事实,她们会六亲不认!
(把郭富城设为男主角却表现,倒不如去设定张震;这个角度更有市场我觉得,呵呵。。。
毕竟,正义伸张与同情之间的痛苦,很少人会有机会体验;但是被人误解以后,老婆貌合神离的猜疑与不信任,更让男人寒心这点张震演的也很到位;但是镜头不够!
)夏雨就是一个打酱油的;但是为了证明他后来没有拿出对郭和桂不利的证据,前面还铺垫介绍他是个富二代,只认识钱;修车时候的相遇也故作悬念,想要表达夏的不近人情!
不过有一点很好,像小学生作文一样,三个故事都切了电影名字“圣诞玫瑰”---代表了犹豫!
桂纶镁的悲惨和卑劣;郭富城的同情和正义;结尾夏雨也是犹豫了好久;(夏拿出证据以后就能说明是郭富城教唆原告诬告被告,罪名成立,郭富城难逃其责!
---所以夏才说郭“根本是入错行”这个证明剧本很好,拍得很烂!
呵呵。。。
)
上映之前就有预感不会太热门,没想到出场的时候灯一亮,一个17排座的放映厅只有5个观众。
结束的那一刻我的反应是:就完了?
在我概念里应该还要继续下去展开下情节瞬间就结束了。
心理上没反应过来之后,就是感觉这部烂尾了。
其实一直到李静在法庭上爆发指出最初被遗弃的真相时,我还觉得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前面各种铺陈都铺完了,李静与医生互有暧昧,李静也确实渴望爱情。
郭富城发现了玫瑰里的秘密,知道了当事人隐瞒的谎言,但也明确地指出一件事:喜欢,不等于可以被非礼。
然后就剩下一条主线:真相是什么?
李静小时候被性侵后遗弃,心理上的伤痕不可磨灭。
她究竟是心理创伤导致了新的误会;还是被医生刺激了一下急于证明自己也是和正常人一样会有感觉;还是示爱被拒而后恼羞成怒;还是勾引成功结果医生被妻子电话换回了理智;还是一开始,就真的被非礼。
这些都有前面的情节铺陈的,例如医生为什么会在护士离开后继续单独进行检查;既然是使用工具例行检查,为什么需要摘掉婚戒;检查结束后两人的状态明显不对,李静一幅心理受伤的样子,医生一幅各种假装自然要夺取主动权的样子。
这些都可以帮助铺展开事实的。
展开之后,客观事实,各方观点冲击,发生事实的时候原被告双方的心理状态想法完全呈现,更利于完整表达出电影概要,郭富城那种追寻真理啥的人生观线也自然而然地会被涵盖。
整部电影就完整了。
但是电影就到李静说自己确实毫无感觉,为什么所有人都剥夺她渴望的爱就戛然而止了,我被桂纶镁演技震撼出来的眼泪还没来得及收回,已经茫然面对张震和妻子的拥抱以及郭富城和夏雨的惺惺相惜。
只能说导演编剧都太信任观众的智商了。
PS:感觉这部电影里,女性的演技都大大盖过了男性。
桂纶镁爆发得令人惊叹,秦海璐,李绮红,夏文汐虽然只是配角,却演得自然又带入剧情。
男性里,最出彩的廖启智,老戏骨就是老戏骨!
昨日沪上点映《圣诞玫瑰》,觉得这片子的影评难产,因为纠结。
撼于初执导筒的杨采妮的勇气,犀利,善良的心,但或多或少也被她暗喻的这朵圣诞玫瑰刺伤。
“就算…也不能…”这样的句式想来在观众群中会有不少共鸣。
Christmas Rose,一种国外理疗草药花,珍贵又可能隐含剧毒,非一般隐晦的呓语——采妮创作剧本时的用心良苦,挣扎深思,唯有看过影片,方能体悟。
当“性侵”这个《圣诞玫瑰》表面的“刺”被拔起,层层“花瓣”落下时,“真相”露出端倪,“真相只有一个”这种柯南式论断,不见得都是对的,至少在卷入风暴的人心上。
“法律是保护人不受伤害重要,还是惩罚真正的罪人重要”? 觉得影片不是在借题材出位,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关注,对弱势,受伤群体的反思。
联想起同为社会事件题材,亦与舆论密切相关的影片《搜索》。
凯歌导演用时而诙谐时而冷峻的手法叙事,也讲了个纠结混乱的事件,也搅进了一大拨人,其中各有心事,各怀鬼胎,个中况味自己领会,首映时看得出陈导是对叙事还是颇为得意,他觉得这就是社会事件。
而《圣诞玫瑰》中,采妮则更侧重于探究,风头浪尖事件中心的人物立场和内心纠结,演员表演要求更高,亦更深刻,撼动人心。
全片在一种阴风阵阵不得开解的气氛中,被裹着快速向前推进,悬念重生,激烈又重口。
虽然冷了点,叙事和表现手法还是值得称道。
凛冽,她要的就是这个味。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反正这种戏本来就不好拍。
法庭戏加重了惊心动魄的砝码,喜欢法庭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道,绞脑汁的绅士对喷,字字珠玑,又酷又炫!
我们的法庭就没这东西啊,也没陪审团来凑热闹,太可惜。
而出人意料的是,全片以温雅优美又凝重的钢琴引领统一影调,就连法庭的激辩也在很好的控制中。
三大影帝二大后演出都精彩绝伦,人性冲突,人物性格挣扎,立场转变,就是演得让你信了,又翻船了,也打动了。
比起80年代《法中情》《法外情》两部同为对簿公堂的性侵案件的电影,《圣诞玫瑰》更有人性哲思,机位更骚,景别取镜更漂亮,剪辑更有冲击力,配乐更出色,演绎更有煽动性,剧情推进亦更过山车。
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导,从前的玉女掌门,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内心的power不是盖的!
第一次导戏,亲自选材撰写剧本,酝酿三年,六七次易稿,尖锐的话题,法庭罗生门,最终选择了逆转的呈献和不同的立意,颇有高度和深意。
杨导厉害哦,未来还会发光。
鉴定完毕!
by :Ada森林蹄子今早再次走进影院。
当事件最终只能靠同情,或是人性倒戈解决时,说明社会实际没有解决它的能力,存在无可挽回的漏洞缺失。
人与人看似平静下,波澜无处不在,对白剧作充分留白,每个人都会有反思。
虽然手法略显稚嫩,不够从容,导演欠火候,但如果你愿意沉下来,这部影片真的很值得欣赏。
华语电影极为罕见的一个题材,当片头片尾两次出现Charlie Young时,我很欣慰,她很有勇气地说了她想说的。
很多很多。。
比起《中国合伙人》我更喜欢《圣诞玫瑰》;比起赵薇,杨采妮更加用心,诚意十足。
谢谢Charlie 2013/5/24
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你即使看的是枪版也会把它看下去。
呃。。。
故事完成度颇高 超出预期 女性导演该有的细腻也有 却不乏干练和冷静 感情克制不泛滥 没有多余角色 镜头也很理性 good job 杨导演 6.0分 你们要求真的太高了
桂纶镁到底哪里好了啊?
彻彻底底的让人感受到导演的掌控无力,看着都捉急。
《圣诞玫瑰》,★★☆☆☆。张震成了摆设,夏雨十分装比,桂纶镁没有突破,郭富城演依旧正义,秦海璐形如虚设。小气的故事承载了狭隘的课题。
夏雨在剧里对郭富城说 你入错了行。喂你自己也接错了戏
1.杨采妮绝对是爱着每一个人物的,而不是将她的人物当做电影里的工具。2.不管是技术还是表演,并没有超出我的期待。但杨采妮做这件事是我欣赏且佩服的事。这样的电影是可以了解一个人的。ps.我很喜欢桂纶镁身上冒出来的那种我可以做到的诚恳劲。
像是各个演员的个人秀拼出了一个故事。
小美用力过猛 杨采妮火候不足 令,看到郭富城演这种正能量角色就烦
到底有没有侵犯啊?最后我都没明白啊
杨采妮的处女作真是问题多多,很多人都说桂纶镁演得好,我倒觉得她根本就没有把李静这个全片的灵魂人物立起来,一半是人物设置问题,一半是表演问题,最后在法庭上撕心裂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控诉真心是太过太低端了。夏雨也是一个灾难,身为律师讲话还咬字不清,真不适合这角色。MV风格不适合律政剧
只有题材是好的,看夏文汐李绮虹这种童年女神现在演大妈阿姨真是各种唉
从圣诞玫瑰到后来的全民目击,一个转折到三个套儿,前进的确实让人惊喜。
这类颠覆二元判断的题材我还是挺喜欢的,跟当年看《搜索》时候得感觉一样。任何人,都不是故意去实施某种行为的,背后都会有很多苦痛和不安。并且,很多我们以为用错或对就能简单解释的事情,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包括我们以为刚正不阿的法律也一样。
还不错啊杨采妮老师
法律保护弱者,这根本就是错的,法律是用来保护守法者的好么?所以拿女性视角来作挡箭牌?
杨采妮从演员转型导演的处女作,就挑战性侵+法庭戏这样高难度的题材和手法,的确勇气可嘉。3影帝2影后的组合成功地将戏剧张力保持到最后,桂纶镁狂飙演技,郭富城正义凛然的定位看多了则开始有点反感。
美女好办事,全靠廖启智
证明自己是个有性快感并且配被人喜欢的人,被人性侵是被人喜欢的至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