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女主之外,两位大人颜值都很高很喜欢这部剧里面许多看起来略粗糙但很合眼缘的插画。
电影终究说的还是少女成长中的迷茫吧,中国的这类片,如《我的少女时代》,成长是认清何谓爱情,何谓暂时的狂热,但总缺了点什么,我也说不出来。
而这部片子,用了更聪明的做法,“(成长)不是被人爱着,不是被永远地爱着”,用了否定式去解答这个问题。
比如女主的妈妈,她认为身边有男人才能开心,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属于小女孩的想法,所以有些人是永远无法长大的。
女孩子啊,最后也要像个男人一样,用自己的两条腿支撑起所有,而不是依偎身边的那位发发嗲地过去呢。
最后,个人觉得,门罗还是爱着女主的,可是女主只是为了少女那份贪图刺激的情怀利用了他,有点,小遗憾啊~嗯我是个肤浅的人
少女日记。
美国女导演的处女作,十分细腻。
电影的基调定在七十年代嬉皮士那种风格,混乱,荒诞,但最后还是感动吧。
米妮是个十五岁的女孩,她不明白自己的生活到底怎么了,总是填充不满的孤独。
当妈妈的男朋友向她开玩笑似的调情时,她渴望性。
她是如此的渴望被爱,而在体验第一次性时,她得到了满足并开始疯狂的索求。
可渐渐的性也变得空洞起来,而母亲的报复和不理解,她的同性恋对象的出卖,还有那位老炮友的掩饰与不愿负责都让她意识到,这并非自我救赎的方法。
在她心灰意冷时,却收到了偶像画家的来信,告诉她要画自己想画的,坚持走下去。
“也许没有人爱我,也许永远没有人爱我,但这或许并不关于被爱。
”
成长从不是关于被爱,而是学会爱自己。
十七岁的米妮学会了这,通过惨烈而绚烂的方式。
如此美国女孩的生活,或许离我们的生活太远(毕竟我们的妈妈好像没有男友),但对于十五岁女孩的长大,依旧抱有深深的祝福,与羡慕。
成长的方式有很多,但真正学会爱自己太难。
《少女日记》一部超乎想象的独立电影,演绎了一个十五岁少女的青春成长记,这种成长在我们的社会体系,跟地下摇滚一样,属地下成长,可以说是少女坠落成长记,可如果没有坠落迷茫的青春状态,做为画家的少女,如何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
激情与新鲜都是艺术家的灵感来源,痛苦与失落都是艺术家的深刻体验,所有的悲欣交集,都是令人成长的一种过程。
本片的女主角一脸酷劲,战胜了诸多大牌演员,获得了第25届哥谭独立电影奖最佳女主角。
“少女情怀总是诗”,而在电影的少女中,她的世界幻画出不同的彩画之花,用图画构建她的世界。
故事发生在70年代的美国,颠覆不完整的家庭成了她成长叛逆的理由,她与母亲的男朋友发生了关系,又做了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比如还跟她好朋友跟母亲的男朋友上床等等,然后磕药喝酒,她总有理性的一面,既自省又自责,她把所有的事件用录音带录下来,做为成长的记忆。
不料,有一天被母亲发现,她离家出走,但亲情大过天,矛盾没有进一步升华,母亲原谅了女儿,再有一天,她的画作得到了编辑的鼓励,她决定抛去以前所有的荒唐,拾起画笔,开始成长后新的生活。
在人的生命个体面前,那些经过欲望成长的恩恩怨怨,有时候需要随风飘逝,希望永远都在前方。
20岁之前,每次看这种美国teenage影片,都无法理解主角歇斯底里的生活方式到底在追求什么、到底想宣泄什么。
同样是teenager,为什么外国人就这么爱作?
当然,电影呈现出来的只是一种艺术形式,实际生活中的国外青少年大多数还是在平凡健康的环境中长大,国内也同样有不少不负责任的父母和支离破碎的家庭。
电影只是把每个人青春期都曾有过的叛逆与迷茫放大化,把“熊孩子们”看似微不足道的心思用猎奇与重口味包装起来,送给那些安全度过青春期的adult,作为迟到的成人礼。
因此,青少年题材的电影,追忆也好,反思也罢,从来都是拍给成年人看的。
也只有长大成人后,才能体会到像Minnie一样的少女或少年在不停追寻“被爱”过程中的挣扎与苦痛。
心理学家称青春期为“心理断乳期”,个体要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和对父母的依恋,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
然而,青少年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这种“独立”,就导致“孤独”情绪的产生。
Minnie以为尽快变成大人就能摆脱这种孤独感,就会有人来爱,就能得到她一直梦寐以求的拥抱和亲吻,可以弥补她缺失的父爱以及母亲对她的疏远。
她总是张着小鹿斑比一样的大眼睛,仰视着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期望他们能低头施舍她一点温暖。
不管这个人是她妈妈的男友,还是酒吧角落里吸食大麻的拉拉,只要有人需要她,little Minnie就愿意投入她全部的热情。
她近乎疯狂地渴望触摸与性爱,用这种方式体会“被爱”。
但是,很快她就发现,这些人和她一样脆弱。
帅气多金的同龄男孩,看似不羁,却被Minnie表现出来的热情吓坏。
Monroe纠结于一事无成的人生,在迷幻药的作用下躲在她的怀里痛哭,Minnie在这种情况下终于听到了那句“I love you”,但却完全没有想象中的狂喜。
她好像突然揭开了真实人生的一角,那短暂的一瞥,不知道为什么让她不再对大人的世界那么向往。
而当她转而去依赖温柔的同性,却发现这个人也不过是想利用她换些零花钱。
那些承诺屁都不是,Tabatha只不过是一个外表很酷、内里却早已腐败的瘾君子。
在Minnie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时,却意外收到了来自偶像的回信。
原来真正cool的大人并不屑于他人给予的爱,而是热衷于自己的世界与梦想,为自己活着。
最终,当Minnie意识到她一直想要成为的母亲事实上都不能照顾好自己,甚至离开男人就没法生存时——她真正长大了,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明确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回到影片当初,Minnie 对着镜子里自己还没发育完全的裸体想着:“我想比现在年长,我感到非常孤独,我多么希望有一个人能全心全意地爱我,爱到如果我死了他也活不下去的程度。
”我亲爱的少女,永远也不会有这样一个人出现的。
从你出生开始,你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朋友、爱人……不论主动,还是被动,他们最终都会离你而去,顺便也带走他们当时给予你的那些爱。
而真正的长大成人,就是在失去这些爱之后,依然能够独自走下去。
因为,还有你,可以爱自己。
不想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理解这部电影,因为影片中最让我感到共鸣的还是一个少女内心的成长历程。
当国人还在《我的少女时代》里追忆青春,看着屏幕里那些被编剧美化数倍的少男少女们的爱情故事,拿出纸巾拭去脸上自欺欺人的泪水时,美国的青春电影早就掀开观众结痂的伤口,让你正视血淋淋的成长之痛。
不讨喜,但真实。
不舒服,却有效。
傻笑少了,反思就多了。
I can't believe how a messed up life story turns out to be a bowl of hot chicken noodle soup and, somehow, it's convincing. 四星半, actually.虽然我想说女主的三观扭曲至极,但是she's such a cool girl! 永远的一姐Wigg在里面表现很不错诶~终于彻底抖下了谐星包袱。
女主演技赞,如此没有包袱对于一个年轻演员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
虽然女主真的不好看,但是我到后面竟也被说服了,觉得她美美的。
还有就是开头的一段自白看到了太多自己童年的影子,真的很写实,也很接地气, 也许这才是这碗鸡汤我愿意喝的原因。
在几个月内比一个porn star整个职业生涯的经历还要丰富,这孩子将来怕是要彻底对这档事失去新鲜感了吧。
这样的经历也只有放在70年代的美国才说得过去了。
电影一开始就吸引到我了“I had sex today" 电影的画面很清新还有点复古 还有插画 给人很舒服温暖的感觉 虽然对于我来说70年代有些久远 我好像一直都比较喜欢看禁忌恋的东西我甚至有种这才是青春可以回忆的东西的感觉……我一直想不通米妮爱上门罗的原因是什么 后来我想明白了 只是因为青春期对性的好奇而刚好门罗是她经常能够接触到的异性。
我其实挺佩服米妮的 她喜欢一个人 能够在对方面前表现的如此开朗 甚至去对方家里找他…最后门罗终于说出我爱你米妮 并且愿意等她到18岁时 米妮却犹豫了 这是米妮一直以来所期望的 然而她却退缩了 她趁门罗洗澡时的逃跑是对的 也许他从未真正的爱过门罗 这段叛逆的青春期性之旅里 门罗只是她的性启蒙老师 门罗只是刚好出现在她青春期里的第一个男性这是一个青春期少女迷茫的故事 结局米妮回家 她妈妈先给了她一巴掌再拥抱她的时候 这才是真正的爱 家庭才是给你温暖的地方家才是你的避风港妈的 年轻真好 爱情真好 家人更好
im thinking about the sunk cost in love ,so should we finish and say goodbye is the best for us ,we cant see each other , for me .if it continue ,it cost more.or i will need to stop it. practice stopping it from now ,than i will forgot you .goodbye.goodbye ,im pack your package in my heart,and throw them and you out. i won't waste my cost,and i won't hurt you .it is from god.than it is from god ,i try to forgot you ,try to forgot you,try my best to forgot you ,forgot touching ,forgot words, forgot memories ,forgot you.hug my future without you.
提示 半包烟一盒气球和四杯Brandy之后 可能明天过后都不知道自己在打什么看起来滥交的不良少女 是不是反映了我们内心的影子 是不是做了我们想做不敢做的事 是不是自己的一部分都深度认同找到了一点点归属感 本来五点多钟随便选了个电影 想一边做菜一边看 没想到看到了Alexander Skarsgard 被吸引 又觉得很像Perk of being a Wallflower没想到会爱上这个电影 然后就脱了围裙在沙发上躺到了太阳下山直到没了日光的影子录音日记被妈妈发现 难道每次最严重的家庭纷争都是从少年懵懂的性好奇引起自以为爱上了大自己20岁的人 consicence冲突又牵挂 可是像抽了大麻一样离不开特别喜欢漫画的时候像Godzela一样跨过旧金山大桥 每踏一步城市都像一次微型地震可是我们都high了以后说的我爱你 不知道算不算数说自己不开心想自杀 其实都是teenager的必经之路吧,有个不良影响的好友 早晚要切断联系,再怎么拥抱亲吻还是觉得自己没人爱self loathing好像戳到内心深处不愿意想起来的记忆也许这个时期就应该做出格的事 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应不应该很高兴结尾的夕阳海边Minnie在笑 想起来夏天在Coney Island沙滩上晒太阳抽烟看书吃冰淇淋 看小孩子跑来跑去 看十几岁小男生在几十里外练习后空翻 看女生们在过山车上尖叫somehow看完之后对自己的青春期有了一点点释怀一个人怎么能在自我厌恶的同时又有种强烈的自恋心理呢喜欢它的不加掩饰的真实也许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某种程度上fucked up bad 再多大麻烟酒crack也填不满的空虚She's wonderfully werid 爱不该爱的人 做不该做的事but it's good to know there's always a place to come back to想象力异常丰富 满夜空的星星 胃里会飞出蝴蝶 empower yourself难以相信的肤浅幼稚又自信 用自己的方式反抗体制很容易成年以后变成Monroe一样的人空有梦想可是内心深处无力又恐慌 看自己在失败的路上越走越远却无能为力忽然发现自己很久都没想起梦里的美人鱼和温暖的海水 也许只是错觉里浴缸边的丛林也好奇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和什么人在一起也许永远摆脱不掉不敢对人说的那点自卑 也许会一直对着老照片自我怀恋也许还会在洗澡的时候放声痛哭 也许还爱和陌生人喝酒可是不管自己现在多么正常还是会偶尔怀念在学校后面荡秋千 晚上在没有路灯的灌木丛里抽烟发呆遇见没有leash的遛狗的人 和约了骑单车来找我 或者等当时喜欢的人开车来接我放学的的那个冲动又孤独又自恋又怀疑人生的少女。
小姑娘太他妈性感了。
然后很要。
和很多女孩子都很像。
这是一部多么诚实的电影啊。
不带一点玛丽苏,掺假和圣母。
要就是要。
人类都想要被触摸。
这一点太诚实,太真实。
女主电影开头的解读:what’s the point of living if nobody loves you? Nobody sees you. Nobody touches you. I wish I were older than I am. I’m so alone. I want someone to be so totally in love with me that they would feel like they would die if i were gone.I’m so warm all over. I want a body pressed up next to me so that I’m really here.是啊,谁不想被爱。
被抚摸。
被亲吻。
嘴上说不要的都是那么不诚实。
“But I don’t want it to stop. Maybe I should ignore everything. But I like sex. I want to get laid right now. I really like getting fucked. Does anyone think of fucking as much as I do?”是的。
她想要透了。
连她的一个男朋友都说:“You are just so passionate. I’ve just never experienced someone who has sex like that.”Passion.性爱的体验是极致的愉悦。
甚至超出了本身肉体能理解的范围。
让人感觉忘记了自己是谁,从而灵魂出窍。
这一刻,我是谁不重要。
我感受到什么才重要。
”This is incredible. I see everything.“可惜我觉得影片还是有点烂尾了。
到最后女主越走越过,又去搞拉拉,不知想怎样。
突然有一天收到偶像的来信则彻底觉悟了,要走事业女性道路了?
所以影片的三分之二都是在为讲这么个大道理铺垫吗?
所以有关性和初恋的东西都他妈是鬼吗?
首先一点,我不相信这个习惯做爱的小姑娘从此以后就从良了。
这些大道理给鬼去听吧。
女主是个十足的BITCH。
得到想要的之后,就不屑一顾的走开。
她或许根本不爱这个男人,只爱她自己。
她当然也不爱她妈。
她是个彻头彻尾的BITCH。
这一点,让我甚是佩服。
“But she thinks she needs a man to be happy.I don’t.So maybe nobody loves me.Maybe nobody will ever love me.But maybe it isn’t about being loved by somebody else.”潜台词就是爱自己,为自己活。
我发现这也是美国人一直一直一直以来给女孩灌输的价值观。
根深蒂固。
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做个BITCH。
当你展现出Vulnerable和Weak的那一面,就等着被生吞了吧。
真心的。
狠心的。
再也不为男人流泪。
很喜欢一个豆友说的一句话“当男孩学会说谎的时候,女孩就应该学会伪装了。
”如果一定要总结一句话,那就是:Just admit it. We all want it. But remember, let nobody hurt you because of it.
女主演技真好,感染力强。
关于自我探索 在爱别人和被爱之前,更要爱自己,寻找自己要什么,什么可以使自己充实,这就是独立。
看到妈妈男朋友倒在自己怀里懦弱和脆弱的样子,就知道了即使成年了很久依然迷失和不独立纵然有女朋友,所以看到他放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一瞬间,成长了,知道自己的方向了,她找到了自己。
有了觉醒的方向,这就是独立,还有自我意识。
在和任何人互动之前,先看看你所拥有的,如家人,还有可以把控的你自己。
只有爱自己,才能跟别人有爱的互动。
至少这个电影探讨出来什么了。
比鱼缸更进了一步探讨少女缺失爱的迷途,鱼缸那部就是惹人深思和惋惜。
还有就是跟phd继父去纽约说不定会更快觉醒,注意一个细节,小女儿见面不叫爸爸。
phd刻意强调爸爸,说明还是很希望和两个少女保持父女关系,给她们直接的父爱的。
这种即使不是亲生也要去做的责任感,和真正为孩子的健康心理环境考虑的真的也说明phd这个头衔即使是搞科学的,也是见多识广,不仅是头脑也是心灵,所以让自己各方面强大的一个是心灵一个是头脑,必有一个得在路上。
书籍和阅历,是多么重要,影响你的下一代。
when you are shaking hands:I‘m better than you. you son of a bitch!
不如《鱼缸》的十分之一,美国式价值观的道德绑架
竟然想起了好多不开心的回忆,青春好孤独,我再也不想看第二遍了。
非常满意作者把这个故事背景放在70年代的SF,气氛很合适。女主有潜力。
女主的性格和情绪比较自然接地气,在很多点上有共鸣。少女,在爱情和发育的双重作用下,成为女人。
古灵精怪的插画风格,加上大胆的少女性事,就像一颗青春的怪味胡豆,女性主义者会觉得正中下怀。PS四哥饰演的种马感觉蠢出天际啊~~~
3.5 和《鱼缸》类似的剧情 但比之更加温情 结局更圆满 中心思想也差不多一个道理 就是天将降大任于妹子也 必先搂过法鲨腰 扛过E大腿 只要抵挡了这两样杀器 那之后的大风大浪 都不是事儿
身材焦虑和容貌焦虑,都会因为在家庭中缺乏爱护和引导,以及对性的好奇和渴望,在青春期被不断放大成瘾,而误以为性的冲动就是爱的获取。噱头和槽点满满,三观和五官都不正的一部电影。在结局突然来了个360度觉醒,给观众灌鸡汤:我的青春疯狂过,你不要重蹈覆辙。给人感觉怎么说呢,日记你可以写,但你不能代表少女。
poor
看完此片,第一感觉就是一个少女的堕落史,美国怎么允许这样的事情存在!自由到没有节操!不过人类的发展,又觉得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人是否应该控制自己的内心情感;无论感情是不是荒谬;我行我素是自愿自由的吗?总是赞美那些冲破世俗惊世骇俗的情爱怎么理解?人类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非常非常烂 奇烂无比 都21世纪了怎么还有女性需要去祈求男人的怜爱 还要把纳入式视为成熟的标志 十几岁要考虑的问题多了去了 怎么一整天都在渴dio 服了 真的服了 不知道女导演怎么拍出这种弗洛伊德时代的僵尸作品的 完全像未开化的状态 真的很令人失望 非常非常失望
探寻爱的意义是青春永恒的issue 幸运的是最后Minnie终于学会爱自己.动画部分很可爱 但这种美式sex and dope的青春对于我来说实在陌生.Wiig在SNL外总是给我太多惊喜 以及E大的性感废柴老登造型还蛮有趣的.
美帝青少年成长多磨难,快让我党去拯救。
抛开道德不谈 这样的人生真的很洒脱
女主的身材肯定没妈妈的好
大胆叛逆的青春少女性事故事,有点乱伦,有点嬉皮式的态度。但整体而言,也只是一部充满噱头的流水账故事。
Great acting by Kristen Wiig, but the characters look quite unrealistic (because it's a comedy?), life is not just a bed of roses (like the old saying)
没什么新意的美国每年都批量生产几打的迷惘青春少年片。
总在幻想中
不喜欢结尾
Holy s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