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并不是一部典型的犯罪片,而是直指受创心灵的治愈系影片。
导演独具匠心的将“事故”与“卷入犯罪事件”糅合一体,以关注的态度去看待主人公从阴霾中走出,找回勇气与自我疗愈。
而关于心灵的疗愈导演似乎借着克里斯的盲人伙伴之口说了出来:“你现在在做什么?
”我们的创伤大都来自于那过去的悲惨记忆——甚至有时强烈到我们无法承受的地步,它被深深地压入了潜意识,而这样的状况就如同我们的主人公,带着负罪的念头、犯下错误的痛苦记忆苟活于世。
我们踏出的每一步似乎都应该发生在当下,但却总是回溯过去或遥望未来——而这也就像许多灵性大师所说的——去体验当下,去除掉那些过去的情感记忆,无论它是好是坏,否则你的生活便仿似一个地狱。
塔罗牌的审判牌也同样揭示了这个秘密——审判意味着立足当下,并从心里真实的宽恕我们自己。
当然也有别人。
而我们的每一天都如同一个审判,需要我们充分地活着、绽放,而不是沉湎在过去的痛苦之中。
真正的末世并不存在——用克里希纳穆提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每天都要大死一番。
从开始到结束,你在哪里?
你现在在做什么呢?
而这就是导演告诉我们的无比珍贵的东西,现在你也可以聆听它了。
多伦多一家报纸叫,《现在时多伦多》(http://www.nowtoronto.com/cgi-bin/film/film.cgi?film=3888),看到简短的影评,关于一个电影叫《监守自盗》(The Lookout)。
看那个简短的影评时印象并不深,也没有听到别的电台或者杂志提到。
导演和演员都不很出名。
所以期望并不大。
结果出奇的好。
电影是《Heist / 偷天盗影》(因为有场抢银行重头戏)和《记忆碎片》(Memento)(因为有严重失忆的主角)的混合体。
但是似乎比二者都要感人。
新秀小生 Joseph Gordon-Levitt 的演技不可小觑。
以写剧本出身的 Scott Frank (”Minority Report”, “Out of Sight”, 等等)的导演处女作居然如此出彩。
值得严重关注。
我很喜欢《记忆碎片》因为线索铺陈之巧妙,看到结尾才觉得好妙,回味无穷是因为整个电影是个大拼图游戏。
而《监守自盗》高于《记忆碎片》,因为它的人物刻画如此成功。
主要的几个角色都很立体。
电影重点放在人而不是迷上面。
虽然电影里也利用了类似《记忆碎片》的一些元素,最终它们服务于人物刻画。
Gordon-Levitt 扮演的主角 高中生 Chris 因为一场车祸脑部受伤,无法再做回以前的他,那个“黄金男孩”:冰球明星,英俊过人,聪明过人的 Chris Pratt;开敞篷跑车,有着美丽高雅女友的Chris Pratt。
现在的他没有了短暂记忆,靠把每件事每个句子写在小本子上过日子。
一边胳膊常常会突然神经质失控,会拿不起刀叉,会天天把车钥匙忘在车里,无法做最起码的逻辑思维,不会调情,不敢说话,好像突然之间回到童年。
他唯一的朋友兼室友是个快乐而且喜欢做饭的盲人,Lewis。
他尽量远离大富大贵的父母兄弟,虽然他们依然在支持他的花费。
为了独立,他白天上课,学习正常人的思维方式,晚上去一家银行做清洁工。
一群心怀叵测的年轻人突然开始接近他,甚至帮他找到女伴,带他玩,宛如兄弟家人。
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原本虽然简单但是似乎还算满足的 Chris 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对现实不满,开始试图回到从前。
从某个角度看过来,电影似乎讲的是每个人的最终梦想。
Lewis 想要自己的一家小餐馆,主动接触 Chris 的 Gary 要的是钱,被派做 Chris 女伴的前舞孃 Luvlee 想堂堂正正地走进Chris的富贵家庭,电影的悬念吊在Chris的梦想上。
受伤后的Chris要的到底是什么?
是女人?
是友谊?
是温情?
是重回旧时荣光?
是钱?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
就如一个写的好的故事,结尾呼应了电影开头那场车祸。
电影结束那一霎那,Chris 最后的一句独白,道出他的梦想。
那句话令我热泪盈眶,在剧院灯光亮起的瞬间,流了一脸的泪。
电影开头是夏夜的一条寂静公路,夜空下飞满了点点萤火,敞篷跑车里两对俊男美女,开车的男孩关了车灯,立刻他们被萤火包围,飞速开着的车顶美丽的萤火如流星飞过,触手可及。
副驾座上的女孩笑靨如花。
开车的男孩无法控制自己的目光,微笑的看她。
Chris 那么爱她那瞬间的笑容,只为了让那一瞬间再长些,再长些。。。
电影结尾,经历了这么多的创伤,从云端的王子跌到尘世里卑微的一个让人怜悯的残疾人,远远望着当年的女孩日复一日从冰场边走过,他最想要的是他能够不再自责,有朝一日能够走上前去和她说嗨,想要她能原谅他。。。
无论如何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哪怕只冲着画面中映透出来的静谧的美感。
主人公支离破碎的记忆一直掌控在导演编剧完整的构思之下。
故事很完整,里面有让人心疼的丑恶,有简单的超越常人的智慧和洞悉,有善良,有真实的感情我喜欢Chris的独白,喜欢他从远处看着因他致残的女友的眼神,那隐忍的感情,深入骨髓的内疚,充满了人性的暖意。
还有那个“多纳圈警察”,可爱的简单生活中的人,他被杀的同时塑造了这个电影里真正的坏蛋,让这个电影变成了一部真正的好电影,观众们开始希望Chris能够振作起来干掉这些坏蛋。
只是“whoever has the money has the power”太简单了,不够支撑角色的转变。
我喜欢这电影里的很多东西,那洁白的雪,真实的生活场景,生活的絮叨,感情,没有了美国式的荷尔蒙肌肉男,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力量,而每个人都可能失去它,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下班的时候购买多纳圈去表达善意之后被人枪杀,传奇有时候来的很突然。
不知道为什么评价会很高,对我来说这是一部乏味的电影,一个因为交通事故而迷失自我的男孩,困扰于短暂性失忆的疾病中,在一场银行抢劫案中找回自我的故事。
很平凡的一个故事,悬念也不是很强,看了但是说不出好在哪里,平淡的如一碗白开水。
大量运用音桥,让很多时候声音先于人物出场,使得一部可能会搞得像《记忆碎片》一样错综复杂的电影有了克制而流畅的节奏。
刻意简化情节,总结一下就是讲了车祸后失去长期记忆的囧瑟夫被一伙银行劫匪利用来偷银行的钱,最后被囧瑟夫反杀的故事。
单线叙述,没有运用复杂的形式。
故事本身也没有悬疑惊险之处,甚至动作、枪战戏几乎都是一带而过。
所有的画面都被剪辑在一个略略迟疑、停滞的质感中,再强烈的感觉,不久之后都会变成起床、洗澡、穿衣服:对的,就是那种失忆的感觉。
囧瑟夫车祸后幸存下来,自然而然会有一般励志电影中的心灵创伤,比如囧瑟夫演的另一部电影《抗癌的我》,就是纯粹的和心灵作斗争。
这里他因为是事故责任人,懊悔、内疚、自责种种标签贴满。
但他同时要面对类似于《记忆碎片》中盖•皮尔斯所遭受的大脑的物理伤害。
盖•皮尔斯的角色比较单纯,每天早起痛苦回忆一番就意志坚定的进行复仇之旅。
一部电影中囧瑟夫经受心灵和生理双重的创伤,经常不知道要干什么,又要努力融入社会,还永远处于他自己都不太理解或者说可能忘了的负疚感之中,使得这个角色充满了复杂矛盾的情绪。
并不是说这就比《抗癌的我》《记忆碎片》更牛,只是它自有独到的特色,不能、也没必要去相互比较,非要分出个胜负来。
情节简化的同时,细节上的细腻和呼应却毫不含糊,尤其囧瑟夫的小记事本上的一条条记录的来历和作用,还有几次直击人心的眼睛镜头的叠化。
最感动的两个场景,一个是囧瑟夫开着满载钞票的车从银行逃出来,配合着强烈的音乐,闪回车祸场景与当时场景的快速切接,看到肝都颤了。
另一个是结尾,伴随的是舒缓的音乐,囧瑟夫一段普通的鸡汤式的独白,不知不觉真实地被感动了。
如果本片是要转变他的形象,就不应该再将那个热心的警察至于死地,chris没开枪也是同谋,类似开头的车祸,他主观没想杀人,但就是不听警告,要关灯高速行驶,因你而亡,怎么也不能免责。
虽说车祸后头脑不清不楚,生命的责任随着一遍遍痛苦的回忆,按道理是强化了,何况警察还有个孩子即将出生。
其它的情节马马虎虎,本来平淡的片子,因此又低了一些。
开始那个个案辅导员倒是感觉蛮专业的,一下子就把男主角(克里斯)说闷了,说出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找到原本的自己”。
有个镜头我比较好奇,在影片开始不久刘易斯(一个盲人)接听订花电话是吧,他然后再把信息输入电脑吧,那他怎么看到他打出的内容是否正确呢?
难道不会打错?
或者是我理解错误?
该片和“记忆碎片”很像。
但是没有“记忆碎片”好看。
真的不咋地!
至于克里斯后来改变主意,不想参与抢劫银行,这也并不说明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在他被上司重视后才会有的反悔。
死的最无辜的是那个好心的警察,罪魁祸首就是克里斯。
在车祸后,他变得粗鲁、自卑、胆怯、暴躁、失忆(在这点上没有像“记忆碎片”里表现得那么形象生动),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又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与尊重,于是在加里的激将下他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尽管后来想退出,但这并不能弥补他的过错。
他是可怜可悲的,也是可笑可恨的。
我就觉得警察的死亡很莫名的。
埃浪费我1个半小时时间,还有10分钟的评论。
Chris再次开上Road 24,没有开前灯,然后一瞬间的爆发。
这是我最爱的画面,来回看了不知几遍。
无声的爆发,被回忆瞬间冲垮。
那时的Chris看起来让人感到撕心裂肺,JGL的演技相当到位。
很欣赏当时的无声处理,原声音乐也是全片最高潮的一段OST。
最欣赏的设定:You've got an end, then you can go back to build up your story. 谁说这不是最有力,但同时也是最绝望的方法呢。
这是被逼到绝境之时的爆发。
绝境已然摆在眼前,Then start at the end. 从结局展开的故事,将世界颠倒来看,疯狂变成了平常,平常中充斥了疯狂。
Chris到底是怎样。
Gary在问,are u that stupid or that smart. Chris的极端,充满了魅力。
Simple Power:Chris的本子上,简单的词句构成了巨大的力量。
Chris只身一人最后与Gary大斗,靠的是两句话——“start at the end”和“who have the money have the power”。
这是简单思维的力量,是直线的力量。
片尾,Chris回归到最简单的生活,并不是强力地试图改变,但却在一点一滴改变自己(这样的情节一向是我最爱)。
他不再去管别人怎么想,不再去管家人、Kelly究竟如何对待自己。
这是一种无力,但也是一种回归。
不是better or worse,是一种如甩手沉肩一般的感觉。
如果你可以试试看这样的动作,会发现在放松之中,竟带了钝钝的疼痛感。
就是这样。
真的,若能“简”下来,力量自然而然地爆发。
沉静无声。
不知导演的主线是何,在我来看,就是“简”的力量。
像是一个姿势,一个态度,一种表情,一个目的。
一条Road 24。
最后一句。
Never loved anyone that much before JG-L。
如果说《奔腾年代》是呛呛的号角,那么《the lookout》无疑是隽永的诗篇,愈久愈醇。
这是作为导演的斯科特·弗兰克(Scott Frank)的处女作,男一号、白面小生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也还未因次年的《盗梦空间》受到瞩目,虽有抢银行的枪战戏份,整体节奏始终是不缓不急。
但是,这绝对是最触动人心的“生活”励志电影。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大牛James Newton Howard创作的音乐为该片增色不少,我就是因为前五分钟的配乐和暗夜驱车捕捉光(萤火虫)的浪漫镜头被吸引住的。
制作精良的影片绝不会牺牲配乐,就如同漂亮姑娘的五官没有一处不美,所以我决定看下去。
其次,作为编剧的斯科特·弗兰克(Scott Frank),功力不可小觑。
该片延承了他编剧的另一部作品《马利和我》的风格,平淡却不缺震撼。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导演将车祸后的Chris清洁银行时拖地的动作,伴随收音机中的冰球比赛,闪回到作为校队明星的从前的“他”,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对比,相信每个曾经有过梦想的人都会对Chris最后的无可奈何的伤恸所深深触动。
这与另一部优秀励志片《千钧一发》中文森特体作为清洁工而非宇航员观看火箭起飞的镜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这里的Chris是从天堂坠入地狱,感受更深。
最后,但却非不重要的元素,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的表演。
毕业于常春藤系的他,具有一种独特的高贵气质,与片中的Chris很贴合,Chris的父亲也是某公司的CEO,他本人在车祸前是聪明前程远大的帅哥。
其次,他的表演,内敛感人,个人感觉比基奴李维斯要更富冲击力。
片末的Chris,开始重新skating,虽然并不象以前那么好,但是他明白了,接受现在的自己,接受生活的平凡,享受那些不平凡的无价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信任,对此做出回报,虽不像宏大的理想那样令人神往,但是同样不易。
如果一开始的时候导演没有把劫匪一伙盯梢的镜头加上去,整个电影会更精彩。
整体的感觉虽然不很刺激,但是每个演员与角色的融合还是比较理想的,至少不会生硬。
故事比较简单,基本上是一个自我回归的套路,但是很多细节还是处理的不错的,比如那个经常关顾银行的小警察,个人感觉导演对他的命运安排不太厚道。
还有就是lewis曾经恩次问起lovely,你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但是后来却没有接上这个细节上的线索,lewis在最后似乎成了一个局外人。
这部分本来可以设计的更精彩。
看了大家的观感,满意的不多。
不过我在看之前,对于演员和导演都没有印象和概念,所以能更多关注细节和故事。
个人觉得可以打75分。
囧瑟夫~~
JGL~
剧情的安排还算合理不甚高超 Goode造型很硬气+颇有发挥空间+还是炮灰 迷人的反派 asthma+gangster
整个片子还行..但结尾不是我想的那样...我以为的结局是主角想出了奇招.反把那些抢劫的算计了.然后自己拿走了钱. 这个结局太平常...但.还行.但本片的女主角就这样消失.打着的士就这样没了... 这角色结束的太简单了....本以为后面她还有参与到抢劫等.. 打6.分吧
嗷……20160822@丹六alone
剧情其实很一般。但我非常喜欢Joseph Gordon-Levitt ,他爱演神经有点小问题的孩子,让人心疼。而且他喜欢接独立小成本电影。演技出色
20090805兰花。我醒来,用香皂洗澡,我醒来,一天又一天,我有个小本本,记着我要做什么。剧情不算很棒。精神至上,用行动。男主角笑起来勾人。当曾经的理想破碎,要适时找新的理想。
叙事凌乱,情节松散。
isla fisher
节奏、表演都不错!主角的状态好像也是一部分人状态的一种。。。
……………………
Joseph就是有種難以言說的魅力
自我救赎
故事显得有些老套,不过捕捉光那段很浪漫
为了Joseph多给一星
开场就莫名的悲伤.然后就一直在悲伤中默默地铺展剧情.高潮,冲突都来得自然而恰到好处.很让我中意.Joseph如果机会好,会成为另一个演技之神的,no doubt.
只有Bone一个形象比较突出之外, 其他人物形象塑造失败, 故事也太差了... 以后不要盲目追求某一个人的电影作品, 真的.
片中那个巡逻警察 真让我小桑心~~chris严肃起来的表情,那帅气真不是盖的!Joe的演技天衣无缝!!但是这片始终感觉不能在同类型犯罪片中脱颖而出
没有什么新意
Work backwards from there! NICE 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