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笛
La Sirène,无伊可靠(港),The Siren
导演:瑟派德·法塞
主演:Hamidreza Djavdan,米娜·卡瓦尼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卢森堡,比利时语言:波斯语年份:2023
简介:1980年九月,两伊战争爆发,极端分子萨达姆下令攻击伊朗的阿巴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藏和精炼基地。枪林弹雨,轰炸声不绝。十四岁少年目睹战火下尸横遍野、满目疮痍的家乡,带着挚友至亲努力求生,历尽艰辛,登上那艘如同挪亚方舟般的救命之船。他们能否在这危城中保存性命,逃出生天?导演多年来以创作纪录片及剧情片为主,并曾获多..详细 >
6.3 前半段过于散漫,后面才逐渐落脚在人民互相帮助,它真正的发展线应该是男孩和战争相互变化的过程,但动画的表现很难体现人物内心发展,至少这部是
情感上我同情战争中的人民,希望战争结束。但理智上我质疑所谓的真主给信仰他的人民带来的是愚昧。好比现在的以哈战争,没有了生命,领土和身外之物又有何用?固执地守在原地和道德制高点,以卵击石,最后只剩下家仇国恨的痛苦。
像是学生时期电脑课的画风超级升级版,配合上战争题材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玩味,色彩的搭配让人感觉像是在看一幅又一幅画,有一些甚至可以截图作为背景,不过就战争而言,剧情探讨的并没有让人感觉有多么深度,只是描述了战争下的悲惨人生。
画风不太适应,理想主义色彩的主角光环,工程师的话很有意思,在集体主义面前个人的情感无法影响行动,片尾的诺亚方舟是最后的希望啦
3.5
法国用伊朗人视角拍摄的两伊战争动画。除了浓烈的色彩和异国音乐以外,并没有什么能让我感同身受。
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受苦的永远只有老百姓。片尾曲好好听!
除了结局具备观感的冲击力之外 其余段落皆平淡无奇
晦涩。
不要战争。
柏林电影节第五场,目前最佳。残忍混乱的世界,颠沛的命运之中,还是会有守望相助的眼睛,那一点点人性的光辉好像就值得了
对于战争来说最残酷的还是平民百姓,从男主的视角出发,看见了炮火与硝烟,看见了死亡与挣扎,love and peace
完成度挺高。后半程还挺惊险的,但想着“毕竟还有小朋友看呢会有光环的”,于是结局果然蛮童话美好。其中还有几瞬回望旧日自由时光的残影。音乐也很好。他们害怕音乐,他们害怕电影。
对于平民来说,在战争中活下去就是胜利像牲口一样顽强的活下去
沉重的历史故事,选用动画,却依然不减它的表现力——即使在《逃亡》《喀布尔的燕子》这些近来通过影展获得聚焦的作品,都采取相似设计。这里的“鲜色”——文化中的艳丽,市井生活中的生动,暴力中的血腥,让人印象深刻。复杂时局之下众人未知前路的命运,惊心动魄的逃亡之路;它用似乎很“轻”的形式和笔触,直面一个很“重”的话题。
两伊战争夹缝中侥幸逃生的平民,被迫离开故土,没有煽情,只有无奈
苦难造就的真实
截取了两伊战争其间伊拉克围困伊朗阿巴丹10个月中的一个片段。主角从一开始的驻留到最后的离开,已经是层层幸运堆叠起来的结果。比较印象深刻的是Omid在前线的场景马上切到梦见迷宫一样的兰芝船上远远看见参军的哥哥、在墓地既回去沐浴的场景、去照相馆出来瞥到一眼黄金年代的回忆。反复被轰炸的炼油厂、越来越破败的球门、越来越荒乱的鲨鱼池。最具提纲挈领意味的可能还是工程师的发言:为什么战争?都是因为一个谎言。谁的谎言?真主。| 音乐配合很好,尤其是管风琴很出挑。
剧本是一般般,主打的是情怀。
战争中挣扎着的普通人。中东的情况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必然是符合大国强国们的利益的,背离着弱者的权利。本片出了变成动画以外,其实没有更高级的表达了,前作太多,后浪需要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