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微博的一张照片上了热搜并引发了大家的热议,那就是木村拓哉和梁朝伟的一张合影。
这两位不老男神上一次合体还要回到2004年王家卫导演的《2046》,据木村本人说当时导演让他表演等待一个人,木村询问导演等的具体是谁,没想到导演的回答是没有具体的人,就是等待。
如此随性的指导方法当时一度让木村很困扰,直到他与伟仔相谈一番后才慢慢找到了角色的感觉。
因为过去在日本拍片都是有剧本的,可是王家卫导演偏偏是一个可以没有剧本就开工的导演,当时伟仔给他的建议就是专注于体验和感觉,给自己一个规定情境,不要拘泥于所谓的剧本。
想必伟仔对木村的启发一定是很大的,不然观众也不会有幸在王家卫的电影中看到那样一个痴情忧郁而又令人着迷的木村。
木村拓哉,这个在日本娱乐圈活跃了近三十年的男人,至今仍是无数人心中的偶像,无论在日本本土还是亚洲其它国家,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木村拓哉这个名字。
自出道以来,木村所主演的电视剧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日本电视收视率的冠军保持者,同时他作为日本国民天团SMAP的成员之一,还活跃在唱歌,舞蹈,综艺和舞台表演等多个领域之中。
就是如此的一个被称为“一直站在顶点”的男人,在2016年SMAP组合宣布解散之后,开始了其单飞的演艺生涯。
而这之后木村最令人期待的一部电影,无疑就是他和同为杰尼斯旗下另一个人气天团“岚”成员二宫和也首次共演的这部《检察方的罪人》了。
虽然前两天岚也宣布会在2020年12月31号结束团体活动,但某种意义上这也给了成员们更多的发展的机会。
就如木村和二宫的这次梦幻公演,为何说是“梦幻”,就是因为其虽然都是杰尼斯旗下的艺人,但是因为二人分别属于两个管理人的队伍,所以始终没有合作的机会。
如今在杰尼斯整体大洗牌的情况下,想必未来这样的共演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回到《检查方的罪人》,这部由曾指导过《关原之战》、《日本最长的一天》以及《记我的母亲》的导演原田真人指导的犯罪电影改编自作家雫井修介的同名小说。
影片讲述了东京地方检察院的精英检察官最上毅(木村拓哉饰)和后起之秀同时又是最上学生的冲田启一郎(二宫和也饰)在一起命案调查中引发的冲突和矛盾的故事。
何谓正义徐皓峰老师在其书《刀与星辰》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电影呈现给观众的不应是道德的是非,而应是道德的困境,如此生活才能进步。
”在《检查方的罪人》中,导演便是如此刻画最上和冲田两位主人公的,作为检察官的身份,二人本应都是法律的绝对维护者和执法人,但当法律与人情发生冲突时,他们又该如何抉择呢?
导演有意将师徒二人各放在天平的一侧,并且借由他们基于不同的立场而所选择的行为来呈现关于正义的主题。
对于最上来说,久经战场的他早已对法律和规则熟记于心,就如他在影片开场在检察官培训课上对冲田等人传授经验时表现出的老练状态一样,他的严谨与专业态度使其能够始终在体制内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同时,这个角色自身又存在着某种矛盾性,23年前最上的青梅竹马被强奸致死,本来警方已经锁定了名为松仓的嫌犯,却因对方始终不认罪以及证据不足无法起诉,最终由于过了法律追诉期而使本案成了悬案。
知道了凶手是谁却不能将其绳之以法,法律的约束和局限性成了最上心里的一个结。
最上自身的社会身份就是检察官,但其内在却因青梅竹马的死对法律存在的问题心存芥蒂,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和纠葛一直折磨着最上。
相比之下,冲田的社会身份和其内在贯彻的价值观之间则是高度统一的,就如片中当诹访部和冲田提出如果打赌冲田赢了就配合工作,输了就要让冲田的助手橘陪自己玩一天的无理要求时,冲田虽然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措辞严厉的拒绝了诹访部,冲田不会做超出法律允许的范畴的事情。
这一点在片中也通过冲田和最上的关系有所展示,虽然冲田早已发觉最上在案件调查上有刻意的引导性,但是碍于上下层的关系而一直没有正面和最上提出异议,而这也是导致最后悲剧的原因之一。
日本文化中对于等级制度的维系以及冲田个人的性格和价值选择都在这里得到了很直观的体现。
二人都始终贯彻着各自的正义,而这种对抗在一对老夫妇的谋杀案发生后被更加强化的呈现了出来。
随着调查的展开,最上在谋杀案的嫌疑人名单中发现了23年前命案的嫌疑犯松仓。
导演有意通过一个大仰拍的角度去外化发现松仓的名字这件事对于最上的震撼,木村发现那一刻的表演同样令人难忘,从发现时的震惊到被冲田询问后的克制和掩饰,整个表演十分有层次。
当过去的“遗憾”再次浮现于脑海,最上的复仇之火也随即被点燃了,观众可以发现他开始有意的将调查的重心和焦点向松仓身上引导和转移。
当最上开始这个行为时,便已经是在践踏和破坏司法的公正性,但此刻他还是希望借由法律将松仓绳之以法。
可随着案件愈发深入的调查,在多个证人和线索出现后,松仓显然已经不是最应该怀疑的嫌疑人,而此时真正的凶手弓冈也浮出了水面。
为了能够达到将凶杀案嫁祸给松仓的目的,最上不惜制造伪证甚至将弓冈灭口,他为了践行自己的正义而将自身推入了犯罪者的泥潭。
而与之相对的,冲田在无法说服最上转移对松仓的调查后,主动向检察院上交辞呈。
当他不再受“上下级”规则的束缚后,冲田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对案件进行调查,甚至投身到帮松仓辩护的律师事务所,味松仓找寻脱罪的证据。
究竟该如何判断“何谓正义”?
如果以法律为评判标准,那最上自然不是正义的,但如果从伦理和最上个人的道德判断出发,他终于制裁了杀害青梅竹马的凶手,而且还是在对方认罪的情况下,那么对他而言或许这就是正义的。
从伦理学角度来说,所谓正义指的是人们按一定道德标准所做的事,而所谓“道德标准”又是因人而异的,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无法用简单地好坏来加以总结,我们总是混迹于黑白之间,没有绝对的是与非。
而电影,恰是将这种生活的混沌展现给观众最好的媒介,影片的最后,冲田前去质问最上,他有把握最上杀了弓冈,但是却没有证据。
当影片最终定格在冲田和最上的一个前后景的纵深镜头时,最上在后景深处注视着远去的冲田,而冲田则抬头望着天撕心裂肺的吼叫着,这是一个如此残酷而矛盾的结局,他没有告诉我们故事最后走向何方,最上被捕了?
还是冲田对此事保持了缄默?
导演将这个两难的困境最终丢向了观众,究竟结局是什么,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当代日本政治的浮世绘除了对于“正义”的讨论,影片还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当代日本政治进行了集中的展示。
片中借由一些支线人物重点讨论了目前在日本仍然存在的“右翼”势力对于法西斯主义的推崇以及军国主义的狂热,比如最上的好友丹野本人虽然在政治立场上是坚定的反战派,但是其妻子确实一个坚定的“右翼”分子,虽然丹野曾一度想要通过揭露和举报来阻止这种思潮的崛起,但是仅凭其一己之力却无力回天,最后只能用自杀的方式来做最后的抗议。
再如片中出现过一段混混之间的交谈,他们抱怨着美国二战后制定的宪法条例,并且就是否应该支持开战展开了争论,导演在这里有意将镜头停留在三个混混身上,也能看出其用意。
对于国民而言,自然是不想战争的,因为打仗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百姓本身。
但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们不能忍受国家的软弱。
对他们而言,战争是证明自身勇气的方式,同时也是洗刷他们“羞辱感”的方式,就如《菊与刀》里提到的一样,日本文化中的羞辱感使其认为切腹是一种保持荣耀的方式,这可以让他们减轻心中的耻辱感。
官场出现的对于女性的歧视和性侵问题也在片中有所涉及,比如橘登场的时候,就有一个女同事提醒她要注意职场性骚扰,并且暗示她即使发生了也不能说什么,因为说了就等于被开除了。
再来,当最上和上司汇报工作时,领桌的一位女检察官正在和领导提出对于某著名制片人的起诉,原因是因为他对女记者的性侵。
然而,因为这名制片人是首相的有利竞选人高岛势力的人,所以领导对女检察官的申请一直不予通过,甚至最后还搬出了不准女检察官代理诉讼的荒唐理由。
这不禁令人联想起这两年的me too运动,不正是为了对抗这种不公平才出现的么?
希望这场声势浩大的平权运动能够更多的发挥其正向价值,而不要走向失控就好。
对于战争的反思,片中还有一个贯穿全片的线索,就是最上的爷爷写的那本关于英帕尔战役纪实的《白骨街道》。
既所谓“白骨”,自然关于死亡,当我们讨论战争,自然是为了和平的未来。
英帕尔战役作为日本法西斯发起的战争之一,结果是以日本战败而告终,这场战役被认为是日本在二战期间的陆地战争中遭到最惨痛失败的一次。
恶意的暴力所换来的代价是惨重的,一如最上最后选择用暴力的方式来达成目的一样,无论他是否尊从了内心的正义,他都将此生为此受尽煎熬,即使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这种枷锁也会伴随其一生。
遗憾与尾声导演有意在片中加入很多现实议题,但过多元素的涉及或多或少的令影片在某些段落显得有些冗长和赘余。
尤其是故事中段这种问题尤其突出,这其中很大程度来源于影片没有很好地建立最上和冲田“对峙关系”,虽然二人一开始是师徒和上下级,但是这种关系一直到影片第三个段落才有实质性的改变,但有了改变他们有不同属一个空间,这就使得本身就存在的节奏问题更加突出了。
另外,影片在对于悬念的建构和找寻线索的过程,更多依赖的是巧合和随机性事件,比如有人来自首或是案件有了新进展,这一切不是搜查的结果,而是突如其来的,这就会给人一种不自然的刻意感,同时也会减弱观众的代入感和与角色的共情。
那种悬疑片会有的循序渐进的流畅感和破案时的酣畅淋漓的感觉都没有太强,这可能是本片可能需要改进的地方。
当然,虽然有些小遗憾,本片还是十分值得看的,尤其是在木村拓哉和二宫和也二人同台飚戏的情况下。
木村在本片中一改过往的正义的伙伴的形象,把这个亦正亦邪,同时深受个人过去困扰的检察官诠释的惟妙惟肖。
最上检察官的身份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木村主演的另一部日剧《hero》,那时的久利生检察官再到如今的最上,木村作为演员的进步是显著的。
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场戏,是最上在亲耳听到松仓承认自己就是杀害最上青梅竹马凶手时的状态戏,眼神里满含的绝望和那用尽力气克制不让泪水掉落的神情,着实令人心碎。
对于二宫和也,他早已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硫磺岛的来信》中证明了自己作为优秀演员的天赋。
本片中,冲田与松仓对峙的一段被很多人津津乐道,二人机关枪版的语速令观众仿佛置身于紧张的质询室当中,导演精妙的通过二人远近的走位与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外化他们此时的优劣关系,令人印象深刻。
这是一部有关正义的电影,但就如我前文提到的,正义究竟由谁定义,又该由谁来做出裁决。
就像诺兰在《黑暗骑士》中传达的那样,小丑是罪人,但通过法外制裁来惩罚恶人的蝙蝠侠就一定代表正义么?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或许还会持续很久,或许你已经有了答案,但于我,这个答案可能还要寻找很久。
改編自雫井脩介小說《檢方的罪人》,《日本最長的一天》原田真人執導的電影《檢察狂人》,增添原著沒有的政治支線,包括二戰期間日本有名「有勇無謀」的英帕爾戰役、日本軍國主義復辟的政治人物等等。
新添的支線反應兩極,原著書迷認為畫蛇添足,搗散了有關「正義」的討論;但亦有觀眾覺得深化了主角貫徹正義的心境,比原著更有力及具有魔性。
無論如何,未熟悉日本時局的觀眾可能會看到一頭霧水,趁機會將網路把近期的政治人物及事件對照的討論整理,才可以看得出原田真人意欲批判的日本現況。
擺明車馬影射安倍夫婦戲中男主角最上毅(木村拓哉)好友丹野和樹(平岳大)的岳父高島進(矢島健一),本身是個有能力成為下屆首相的政治人物,已經有影射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之嫌;高島女兒(東風萬智子)被指跟新納粹組織及「世界極右會議」的團體極為接近,就是影射安倍昭惠與極右翼團體「日本會議」。
丹野墜樓前向太太控訴,指自己身處的是太太與其極右好友共同經營的酒店,就被指影射早前因南京大屠殺的右翼書籍鬧風波的APA酒店,其集團CEO元谷外志雄與安倍晉三關係深厚。
甚至在最上與上司討論主要案件的同時,旁邊穿插著年輕女檢察官為一宗強姦案申訴,當中對白「被姦十日後才報警不奇怪嗎」「因為他為高島集團打工,警方才不理會吧」,亦可能是影射早前記者伊藤詩織慘遭TBS高層、安倍好友山口敬之迷姦事件。
以上的原創情節,再加上「日本新聞自由只高過北韓」等原著沒有的對白,原田真人的批判十分明顯,有這樣的舖陳,才能顯得最後丹野喪禮當中,高島父女假惺惺的哭喪極為諷刺矯情。
檢察官誣告的現實原型
至於原著故事已有的篇章,有關檢察官為了令犯人入罪而做假證的事,其實亦是源自真實案件,就是2010年大阪地檢署特搜部竄改證據案。
2009 年 10 月,大阪發生一起轟動全國的案件——民間社團假冒殘障團體享受郵資優惠的弊案,大阪地檢特搜部主任檢察官前田恒彥在偵辦時,懷疑承辦的厚勞省局長村木厚子,在國會議員的關說下,指示屬下協助偽造殘團證書,但卻苦無證據,於是對查扣的電腦軟碟資料動手腳。
之後,前田從涉案的上村家中查到新的證據,但為了圓謊,試圖湮滅這批新的證物,此事被朝日新聞踢爆,最高檢察署被迫介入調查,證實前田竄改湮滅證物。
最後,前田被判刑一年六個月有期徒刑並遭法務省免職,而原本被捕的村木厚子則被判無罪。
(詳細可閱讀發現誰的真實?
—記大阪地檢署特搜部竄改證據案)有理由相信《檢方的罪人》小說有借鑒這宗案件,設置跟現實相似的處境,讓檢察官面對「為求令犯人入罪做假證」的困局;而電影開頭最上為新檢察官作研修課的時候,亦加入了因為竄改證據案而規定審問過程需要被錄影,可謂影響深遠。
曾經因為《HERO》系列(2014年電視劇、2015年電影)及其他日劇多次為日本文部省代言的木村拓哉,可謂「政府代言人」,今次卻飾演一個行私刑的檢察官,不只帶大家從《HERO》的烏托邦律政世界當中拉回現實,電影更隱含批評政府權力集團的訊息,這樣180度的形象轉變亦可堪玩味。
虽然全片节奏存在一些问题,被当成双男主之一的二宫和也演技弱了一些,这次的木村拓哉让我很吃惊。
木村拓哉早年的剧我是不太喜欢的,总觉得太过耍帅,演技有些浮夸。
但是这部电影里他把二宫和也彻底比下去了,根本没形成势均力敌的胶着状态,从最开始镜头在两人之间流转,两人之间就存在压戏的问题,当镜头离开木村拓哉转到二宫和也脸上,我恨不得把镜头推回去,没看够啊!
二宫和很多年轻演员有同样的问题,表情眼神游移不定,无法准确地向观众传达情绪或者信息,而木村拓哉无论表情还是肢体动作都太棒了,让我忍不住盯着一直看。
至于电影里二宫“大爆发”似的审问,导演的意图大概是展示他的复杂性,但我怎么感觉是精神分裂?
表现出色的还有二宫和也身边的年轻事务官(吉高由里子),很有潜力,我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她,她的眼神很有戏。
扮演黑帮老大诹访部的竟然是深夜食堂的小五郎,简直脱胎换骨,除了脸一样其他什么都不一样。
至于剧情,开头处理的不太好,线索有点碎,这也是日本推理剧的特点,入戏以后倒是咂摸出味道来了。
总体上还是靠木村的演技撑起了这部电影,我不知道导演是否也发现了这一点,双男主名存实亡,这部电影的主角是木村拓哉。
閱畢,放入個人的2018年度十佳備選。
就算不迷二宮,但過程中,見木村拓哉和二宮和也一齊出現,感覺就是夢幻組合。
加上吉高由里子組成1 team,一個極有碰撞力和戲劇力的三人行。
有製作公司看上這個組合嗎,再拍電視劇行不行?
拍了我就追。
嗯,想想也好。
悲慟往事,刑偵問罪,公義法治,直諷時政,執法犯法,加一起怎麼著都該是一齣極具懸疑驚悚氣息的犯罪大戲,卻讓導演走成了社會派寫實風。
於是開篇不久,坐我身邊的胖大叔就入夢了,幸被友人及時喚醒。
及後敘事推進加速,伴隨二宮嘶吼的演技,終於點燃全場。
走的是典型日影故事片路線。
除了某幾處,小玩了一下鏡頭固定,水平旋轉的敘事跨越,運鏡調度基本不走奇不做作。
就是胜在故事和角色,做得精彩充實,很好看。
故事精彩,原著小說的底子該是很好。
秉持正義的私刑審判,替天行道,在法律之外做了斷,算什麼性質?
也是秉持正義下的遵旨守法,在法律之內堅守程序,但卻讓罪惡逍遙法外,又算什麼性質?
片子對檢察官這份工作百般調侃,從檢察官們自己口中說出來,“公義是偽善者的幻想 ,早沒什麼人說了”。
卻不道明,公義于真善者又是什麼?
拓二兩人的角色,始終向善,各自的結局卻都不光明。
一個決定親手了斷過去的憤怒仇恨,一個要維護“法律”之下的公義。
二人的行徑在秩序面前都是錯誤的。
不過二宮的角色確實討人嫌一點,越往後越智障,倒是聯想起現實中的自己和周邊,又不覺得是一份過分的後生仔德性。
年輕人的通病,大概就是幼稚和愚蠢。
不過只見識了一人一事,以為自己已經見識了十人十事,看不清性質,未得修行,亂扣帽子,亂得結論。
至於老司機的通病,不說了,不太了解。
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說上面這些。
正義和罪惡是把雙刃劍吧。
關鍵,兩刃是永遠同時劈入事物中的,也就難得結論。
覺得有那麼一丟丟可能性,也許能引進內地,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這片值得二刷,也值得和看過的人一起討論討論,不能是我自己一個人在這兒胡說八道吧。
本剧一共有3个检察官。
自然法学主张人性与绝对的正义,最上检察官代表着自然法,即恶必须得到制裁。
分析实证法学主张法的权威,冲野检察官代表分析实证法,即恶法也是法。
这里的恶法指的是虽然松仓23年翻下杀人罪,但是因为当时法律的诉讼时效原因,绝对的正义无法得到声张。
说实话到最上检察官枪杀弓冈为止,我都觉得是个3星的剧情片,下半部分应该是冲野抓最上的剧情吧,但看完整部之后才理解它的绝伦之处。
最上检察官杀的2人都是该杀之人,松仓是23年前强暴少女的凶手,但法律已经无法惩罚松冈。
弓冈是23年后入室杀人的凶手。
虽然最上检察官对2人用了私刑,但实则这2人都是该被法律审判的人。
自然法就像宇宙秩序,在法律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
所以最上检察官就是绝对的正义,甚至凌驾于现行法律之上,因为法律条文只是用来描述自然法的工具,如果绝对的正义无法得到声张,那一定是法律条文的错。
在最后松冈的无罪庆功宴上,白川发言下台后偷偷骂了松冈一句,帮松冈是工作,但松冈是杀人犯,撇开工作他就是杀人犯,白川的反应也是人嘴朴素的情感表现。
但是冲野检察官居然还想着去道歉,甚至说不惜下跪。
分析实证法学派的名言,恶法也是法,既然23年前时效以过23年后松冈又是无辜的,那在分析实证法来看,松冈就是一个不需要被处罚的人,甚至可以说和普通人无异,这也和冲野检察官的反应一致。
说实话我觉得冲野检察官已经理性得超越了正常人的情感。
最后就是第三位"检察官",諏訪部。
最上检察官说我不会让别人替我杀人,但是最后松冈还是被諏訪部杀了,可以推测出这是諏訪部自己的决定。
社会法学派强调法律的社会作用,消解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似乎和諏訪部的人设不谋而合。
两位检察官就好像是站在两种正义极端,随时可能打起来,諏訪部的介入让两者暂时止戈,但最后在别墅冲野的那一声呕吼,似乎说明不同理念的正义终究无法调和。
能引发这么多思考,而且还开放了结尾,是我给五星的原因。
我也是第一次意识到黑社会原来代表了社会法的正义。
木村拓哉依然耍帅,杀人时仍不忘显摆流汗时油亮光泽的肌肉,可是我好喜欢,不是因为肌肉,而是在兼顾商业的同时,第一次杀人时瞄不准误射下巴导致鲜血在一刹那喷射而出,宫仓面目模糊,他哀嚎着向木村扑过去的一幕至死都会刻在人物的记忆里,告诉他在杀一个活生生的同类---那是一个会哀嚎、会哭鸣,举止粗俗,用心险恶,贪心不足却生动活波的人。
我无从得知那天夜里木村挖坑埋人时心里想着什么,只有第二天镇定的上班,大杀四方,局势在握。
也许不拍更好,太复杂太幽深。
我从ost中略微懂得一点点,已足以让我心神起伏。
以上是我可接受木村的商业展示,而不能接受某些国产作品的重要原因。
nino则接地气多了,他大约也是不讨喜的一员吧,我在思考他追求的是什么呢?
为杀人犯追求正义,本人明明具有煽动人心的力量,却又可以温顺地臣服于秩序。
宁愿向罪恶(宫仓)下跪道歉也不愿加入上司的招揽,也许他的内心并不认为在向眼前的犯人下跪,是为心中的正义。
一开始他就不认同入室杀人案件的嫌疑人,但是不幸被压迫了,就臣服吧。
转变过程个人观点过于突兀(因为是nino饰演我好苛刻),他这个人太极端,所以太容易被利用。
不像可以很好的生活在俗世里的人。
日本的黑道和日本的警察组织关联之深,很多镜头都可以侧面看出,官匪勾结不是白说的,比如被害夫妇的儿子黑道头头冲进警局大闹,扬言杀光在场警察,警察只敢大声斥责,毫无作为。
再比如木村在检察院门口被黑道半强制请走,也要好声好气拍其肩说暂时不动弓藏。
还有黑道头头似笑非笑称せんせい的微妙讽刺感特别好笑,我一一领受,这些镜头都忠实的记录下来了。
木村一开始就知道清者不能自清。
他维护的也从来不是某个人的正义。
那他维护的是什么呢?
最终他也会成为凝望深渊的恶龙吗?
电影没有给答案,我以前以为好的电影意义在于给出答案,那么照这一标准检查方的罪人在我这里不是好电影。
然而ost似乎在向我幽幽诉说着结局。
吉高由里子的戏份就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以及激发nino觉醒而已,又是一个花瓶般的角色,虽然如此做爱那里也太香艳了吧。
最后的惊喜给ost,花了我半小时找土屋玲子的配乐很不容易,但值得。
疑惑的点:1、没搞清楚木村拓哉为何要形婚?
起先他和高管女婿在酒店密会以为是gay,没想到是纳粹的秘密,那为什么要瞒着其他大学同学呢,随后还有一个木村和律师同学吃甜点相谈的画面,女婿跳楼自杀后也第一时间和木村通电话。
看起来也是很关心同学的。
其次不是gay为何要形婚,女儿也不是亲生的。
就算钟爱由季子也大可不必形婚。
2、电影很大一部分篇幅给了反战,反纳粹。
白骨之战、神通广大的松重丰、影射安倍晋三。
似乎想说的太多,松重丰这个角色身上体现的反战、浓浓地宗教气质、忏悔与救赎?
在正义和家国之间徘徊。
但是都很隐晦,检察官和黑道互通有无,杀人,黑道头头却似乎身藏大爱。
看不懂。
3、收藏木槌是什么意思?
4、愚者是什么意思?
(以下涉及剧透)整个影院加上我也才五个人看。
看完只有一个感想就是恶人不是都有恶报的。
松仓少年期跟哥哥一起犯罪,偷窃,强奸等。
结果哥哥自杀顶替了一切罪名,他只在少管所呆了几年就被放出来了,结果成年后又强奸和杀害了木村饰演那个角色的玩伴。
而且经常性拿出去炫耀还毫无悔改之心。
但是因为案件过了时效性,即使松仓承认了他的罪行,作为检察官的最上也不能把他绳之以法。
好不容易以另一起杀害嘴准备给他判死刑的(为此,最上还杀了真正的杀人犯,一个检察官为了心中的正义最终失控了),结果在冲野自以为的正义下无罪赦免了,最终还是在诹访部的安排下被车撞死,而不是让他堂堂正正受到法律的制裁。
看一半剧情时一直以为有反转,特别是最上杀人那节,结果他真杀人了。
还有他那个议员朋友,结果跳楼自杀了。
留下的揭露他岳父家给那些鼓吹战争的人资金援助的遗书也没有曝光给媒体,虽然后来给冲野看了,但是影片也没有交代他会不会曝光这些东西。
一直记得里面有句经典的话就是执着于自我的正义最终会沦为犯罪者(呼应了影片开始一个失控检察官的事例)还有片尾的“没有从来不说谎的人,也没有从来只说真话的人”最后,一定要说二宫的演技还是被木村压的死死的
第一观感:啊!
这就完了么?
不要吧!
这样的剧情这样的颜值+实力阵容请再给我们拍上100个续集!
第二观感:啊!
木村拓哉还是帅的!
帅到掉渣的那种!
二宫和也虽然也是帅的,但他片中的立场让我有点难过……而且还有船戏……接下来会有些些剧透,介意党慎点!
前提申明我不是原著党。
整体叙事很流畅,节奏由缓到急掌握的很好,非常成熟的处理手法,看起来紧张又舒服。
一个嫌疑犯牵扯出两条人物线,亦正亦邪,亦公亦私,相互矛盾又相互渗透,一路的情节发展既合理又意外。
片中运用了大量的移动镜头,甚至有很多手持镜头出现,非常有特色的营造出紧张、对立的现场感。
很多镜头都非常有意思,印象最深刻的是议员跳楼的场面,通话中的议员在客厅中踱步,来到打开的窗前,很随意的做了上了,持续通话,接着身子一歪直直落了下去!
,随意中带着对世界的毫无留恋。
我们的反应跟通话中的女人一样,傻掉了。
PS:坐在第三排真是有点头昏眼花。
二宫和也所饰演的初级检察官也许就是木村拓哉饰演的最上检察官的以前。
刚入行业时,还未被复杂的法院价值观所染指,坚守着心中的正义。
但哪里有绝对公平的正义!
开头在青葱的弥漫着水汽的校园展开,木村是法律(暂定)讲师,二宫是他所看中的学生,面对稚嫩天真的学生,木村看着窗外的雨说下:惩罚罪人的雨,是不会下的。
毕业后二宫来找木村报到。
在一对老夫妻被杀的案件,木村和二宫作为检察官参与其中,很快锁定了一位有前科的嫌疑犯。
缺乏证据是他杀的,但鉴于他有杀人却始终不认罪的前科,检察官几乎要锁定罪犯时,却有了一个新的重点嫌疑犯。
两个检察官也慢慢产生分歧。
此刻,很多线索慢慢浮出水面。
嫌疑犯松成当年杀死的女孩是木村的初恋,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仅仅因为松成不认罪而一度超过了诉讼期限而逍遥法外。
木村始终想将罪犯绳之于法,这次似乎机会来了。
二宫作为一个成长型的正义检查官,想为松成辩解,抓住真凶……好友议员自杀的消息,成为压倒木村离职的稻草。
为了让松成服罪,木村铤而走险的杀了老夫妻杀人案的凶手阿冈。
却奈何又有新的证据出现。
终于在师徒二人分崩离析中,松成被无罪释放了。
杀了由季而没杀老夫妻就可以被判处无罪么?
仅仅就因为过了日本法律的诉讼期!
释放后的松成办了庆祝仪式,二宫要去给松成道歉,甚至是下跪的程度。
因出于对二宫当时审讯时的害怕,松成在情绪失控的奔跑中车祸身亡。
缺乏经验的二宫和也因为太努力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却始终没有很好的完成老师兼上级的木村拓哉规定的任务,而产生叛逆心理,甚至是想要在老师面前拼命证实自己乃至要打败老师的病态正义感!
木村的正义则有些极端了,不过当法律无法保护你的正当权利,相信大家都会有豁出去的想法吧!
片中还有很多隐藏的细节令人深思。
1.木村娶了不爱自己带着孩子的妻子,而好友议员则娶了同妻,二人见面选在隐蔽的宾馆,木村进去第一事是去浴室洗脸,感觉两人关系非同寻常。
2.黑帮老大为何要如此帮木村呢?
甚至是帮他杀人?
有点想不通3.木村为何要执意自己杀死阿冈,他完全可以利用老夫妻的二儿子借刀杀人。
4.二宫女朋友揭露检察界的书到底有没有出版?
首先要夸奖下男神不亏是男神,木村拓哉演技很好啊,眼神到位,重点是真的很帅。
然后回归到电影本身,电影主旨其实很明确,就是两位男主代表不同的正义,但是剧情铺垫稍显冗长,反转不是很意外。
当然电影中映射出政治话题我也没怎么看懂啦。
吉高由里子表现还是挺赞的,就是和二宫和也恋上有点不知所云哈哈哈~
说实话,Part1看得我有点无聊,有很多的铺垫和对白,较为平缓的剧情让我略感失望,但在part1节尾及part2开始时的一段小高潮让我突然醒悟,前面所有的铺垫开始一步一步的朝着剧情的发展扩散开来,之后就是绝妙的表演,以及其所述故事对内心的强烈冲击!
何为公义?
是法律的裁决?
还是内心的良知?
故事的结尾的艺术表达非常有趣,是缓步离去,一声咆哮?
还是漫步上楼,曲高和寡?
正如这个世界很多事说不清道不明一样,影片也用了这样一个开放的结局让观众自己思考与觉察…真心觉得,很美…说到美,就不得不提本片的配乐,从影片一开始就被其配乐吸引,那种艺术风的美感与本片的起承转合揉捏在一起,让人在思考犯罪、公义的同时又陶醉于其中~而另一种美…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他叫木村拓哉…那种举手投足的气质与魅力印入我的脑海,无论是风雅、愤怒、隐忍、悲伤、紧张等表现都让人为之侧目…当然二宫也很出色,在影片后半段,早已忘却二人何许,只道“最上”“冲野”,公义的对决…
为什么要执着于程序正义?程序有漏洞还要坚持吗?
“时代正在残忍的变化着,正义也会因时而变,为了能顽强生存下去,只能执着于自己的正义”。冲野与最上之间的对立,更像是一场情感与理法的较量,只可惜法律从来只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而非为了正义存在。“没有从来不说谎的人,也没有从来只说真话的人,所以并不存在100%的正义”。节奏掌控一般,配乐谜之中国风,大神和nino的对戏还是相当值得一看的。
到底多少人是冲着木村拓哉给的高分啊,这拍得太无聊了吧
香港闲逛时打发时间看的我这是看了电视剧的第一集??
操看不懂
前面节奏偏慢,后面峰回路转实在太赞!两大男神那个演技飙的啊!
Sometimes "JUSTICE" comes in a form we don't expect / 結局處理值得加分
7分。大神教你如何教科书式地一本正经面不改色地耍赖/正方cp教你就算战斗力基本为0,被秒得渣都不剩也不要紧,没什么东西是打一炮不能解决的/数位演员都打出来教科书式地表演/日剧通病,题材好剧本好表演好细节也好,但是剪辑拼接叙事节奏控制真的不行,主旨张开格局不够大/麻烦拍个续集实现议员的遗志可好
不理解为什么只有7分,电影由三条线组成,一条是多年前的命案,一条是此刻发生的命案,还有一条暗线是丹野、最上,陬访部所代表的反战派与极右政治集团的战争。在何为真正的正义之外,与历史与当今日本的政治紧密交织。以文学类型来类比的话,本片是相当于严肃文学的佳作。
原小說很厚, 感覺電影剪去很多, 木村老婆繼女的戲如拍多的話應很精彩, 吉高小姐的前傳頗有蔡小姐在雛妓里的混夜總會刺探味道, 如有拍也會再展她蛇舍精彩演出; 那對草根律師是愛玩SM的, 沒拍的這部分非常可惜; 山崎只客串一場嗎, 感覺是被剪走了……二宮先生有沒有前傳……蘆名星的前傳……趕快拍松重豐的外傳吧……
摄影很棒,但有些剪辑太跳跃,让人在脑内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线索突然又因为插叙倒叙的叙事而被切断。检察官杀人的动机实在是过于肤浅和冲动,总觉得站不住脚,一个在公检法界干了那么多年,给人以稳重正义可靠印象的大前辈竟然会因为一个23年前被杀的小女孩而谋杀、造伪证、嫁祸?而且做得漏洞百出。倒是其中的反战思想很值得肯定。再来就是,二宫和也演技太优秀了,不管是满腔热血的新人,还是中间对嫌疑人的怒不可遏的爆发,太入戏了!
二宫和也还是嫩了点……j
[配音网]回复/国语配音
这啥玩意,豆瓣网友对木村拓哉和Nino的宽容度也太高了吧,可以稍微考虑下剧本吗
银幕上看大神和nino真是不一样啊!两颗星给两位演员。电影把书的内容做了很多修改,一开始我觉得是对情节的增益,随着故事的发展,这些改动就变得莫名了。
剧情是无趣的复杂,没想到木村拓哉的演技成了我看完的动力,岁月终让木村的脸增添了故事感。
拍得很文學的電影,前段太悶睡著一下,但後面慢慢被所探討的議題吸引,另一方面木村拓哉的演技撐起了整部電影,看完真的覺得他魅力十足,二宮和也相比之下就相形失色很多,但這跟角色的設定也有關係。觀影後會思考,覺得日本電影在思考這種哲學問題上已經走得比我們遠和深滿多的。
感谢豆瓣,电影院看起来还是蛮有质感。冷峻严肃飚演技就挺好,结尾有微微意味不明。里面那段车撞人的戏是在wuli川崎cinecitta取景【微微激动】,结尾没有用J家tie主题曲太好了哈哈哈哈
剪辑的不好,而且,这么多看脸的,被评分骗了
如果说一刷打五星是因为喜欢主演,那二刷后我想把五星全部给这部作品。看了原作的あらすじ去二刷,发现真的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好吧除了睡觉)。一刷时以为的日常和随意的对话,其实都有伏笔。人物心境的一步步变化都合理并让人共鸣。第一遍没看明白的丹野等友人的剧情,也都串联向结局。在观影过程中,自己就是在同步感受着最上的震惊、悲痛、愤恨、从犹豫到果决,冲野的从一腔热血到自我怀疑到意识到现实与信念的矛盾后的无力。黑屏出现木村拓哉和二宫和也名字时,居然有种恍如隔世的“啊,这是他们作为演员所呈现的作品啊”的感觉。过去两个小时里他们于我而言就是最上和冲野。是一部信息量很大很完整的作品,朋友的话“一部很适合二刷的作品” 。最后,向大神的演技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