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青春期的男孩杰克、他5岁的同母异父弟弟曼纽埃尔以及他们的母亲萨娜一起生活在柏林的一座高层公寓里。
从他们的穿着和屋内的摆设来看,这个单亲家庭其实并不贫穷,母亲萨娜明显爱着她的两个孩子,但她同时也非常自私和不负责任,于是年幼的杰克成为了一家之主,他不得不自己带弟弟坐地铁回家,洗衣服,然后用房间里剩下的任何食物给两人坐早餐。
从杰克的眼神中看到成熟、责任、无奈、还有坚强。
但是即便杰克努力的照看这弟弟和家庭,但是由于母亲萨娜非常不负责任,无奈最后兄弟还是被分开,哥哥杰克被送到福利院弟弟被其他家庭领养,他们每个月有一次团聚的机会,前提是母亲的去接她们,但是这位不负责任的母亲一次次的失约,杰克在福利院一次次的失望,最后他因为太思念母亲和弟弟从福利院里逃了出来,然而在家门口却被堵在门外,母亲根本就没有把钥匙放在约定的地方,杰克一次次和母亲留言,但是每次回来家里都是漆黑,他们流浪街头一段时间,忽然一天他们在楼下发现家里的灯亮了
想起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还有《何以为家》,大人太过于自私,只想着自己的幸福,而孩子美好的童年被大人一步一步摧毁,正是这样缺少爱的小孩却格外懂事,他们更加会去爱别人,让人泪目,正像《何以为家》里面的台词,“我要控诉我的父母,他们生了我。
”我觉得生而不养就是最大的罪过,而小孩,老人,这两个话题更是永远的话题,他们是最“脆弱”的群体,需要整个社会去关怀,更需要每一个亲人体贴入微的照顾。
母爱是伟大的,好多人都这样认为,当然,也有很多的创作者喜欢从母亲的角度去用尽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诠释母爱的伟大,然而事实上,很多时候再美好的事情都会有例外,当例外来临,我们不能用普通的方式去判断。
母爱伟大,母爱确实伟大,母亲伟大,母亲确实伟大,然而并不代表所有的母亲都是伟大的。
就像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一样,母亲依旧是母亲,母爱依旧是母爱,然而这个母亲,以及这份母爱却与伟大二字不沾边。
《杰克》是一部以小孩子的视角去审视母爱以及母亲的电影。
本片讲述了一个名叫杰克的小孩子,因为自己的母亲是未婚生子,杰克从小就没有能感受到父爱。
一直以来视自己的母亲为生活的核心的杰克就连感受到的母爱也是断断续续。
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关爱的缺失,杰克从小就显得比一般的小孩子成熟。
这一点也表现在杰克就像一个长辈一样照顾只比自己小几岁的弟弟,然而杰克的母亲不仅仅在他的童年屡次缺席,更是对自己的小儿子也缺乏起码的关心。
有一天,杰克在照料自己的弟弟的时候发生了意外,弟弟被烫伤了。
此后,杰克便被自己的母亲送进了福利机构。
身在福利院,杰克一直挂念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再一次意外中,杰克误认为自己杀了人,惊慌之余他从福利院逃了出来,一心想要找到安全港湾的杰克最后只找到了自己的弟弟,然而母亲在哪里,杰克带着弟弟踏上了一条艰难险阻的道路。
《杰克》是一部让人看了感觉心里非常堵的电影,本片用另一种视角来诠释了一种不负责任的母亲以及没有丝毫关爱的母爱。
杰克的母亲是一个非常自私自利的人,她的生活中只有自己是重心,然而对于自己的孩子却没有正常母亲所需要的责任感以及关爱。
这样的性格的人所影响下的自己的孩子,自然是一个非常懂事的人,这种懂事甚至是超越了正常孩子的年龄。
杰克有着超乎常人的懂事以及“求生技能”,然而这种技能本不该在这样一个孩子的身上展现的,然而他却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杰克是一个正常一点的孩子的话,那么他最终所面临的将会是一个更加窘迫的局面。
当母亲不能很好地照料自己的时候,谁来照料杰克,又有谁来照料杰克的弟弟?
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一个答案。
让一个原本应该享受美好童年的孩子背负着家庭的责任感,这本身就是残忍的。
杰克的母亲如果确实是不在,那么杰克的行为也就无可厚非了,然而杰克的母亲是真实存在的。
她没有任何托词可以将两个孩子随意地甩开不管,然而她却真实的那样做了。
好在这个家庭还有杰克,他担当了自己母亲的重任,努力的带着自己的弟弟生活着。
影片的最后,我们或许会有一种解脱的感觉,相信这个感觉在本片的主人公杰克身上也是存在的。
杰克最终通过一系列的事实彻底地认清了自己的母亲不关心自己死活的事实。
伤心欲绝的杰克变得更加的冷漠,他独自带着弟弟回到了福利院。
或许这个冰冷的陌生的地方,才会给予自己应有的关爱。
这个结局对于杰克来说是一种解脱,然而对于屏幕外边的观众来说心情只能是更加的沉重。
此时此刻的杰克是一种心灰意冷的状态,这种状态之下,杰克今后的人生道路将会是怎样?
引用弗洛伊德的论断来说,童年的阴影会伴随一生。
而杰克的一生将会被自己童年的经历所影响,未来在哪里,未来对于杰克来说,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或者说他将来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童年的经历会给自己留下什么样的心理压力,这些问题确实值得银幕前的我们来考虑。
每一个人都该有自己的社会性质的角色,而在扮演这样的角色当中,人们不需要逃避,更需要接纳,只有接纳自己的角色,才能更好的扮演他。
然而在现实中,总有一些人不愿意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而这种不愿意承担最终会伤害到本该无辜的人。
如果杰克的母亲一开始就不愿意接纳自己两个没有父亲的孩子的话,那么杰克和自己的弟弟本不该诞生,然而她却没有这么做。
最终只能留给本该有一个美好童年的杰克一个不幸的开端。
缺失的母爱使得杰克的母亲没发生为一位伟大的母亲,反倒使得杰克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孩子,这个词语用在他身上并没有太过于夸张,试想一下,一个跟自己的母亲互换了身份的几岁的孩子,他用尽全力能做到怎样?
杰克很伟大,然而这种伟大却让人心疼。
……你好,再见
《杰克》:童真视角下的成长与人性洞察在电影的宏大叙事中,《杰克》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别样的光芒。
这部由爱德华·贝尔格执导,于2014年上映的德国电影,以其细腻而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小男孩在困境中挣扎与成长的故事,让观众在光影交错间,感受到生活的复杂与人性的多面。
影片的主人公杰克,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却早早地背负起了生活的重担。
他与5岁的同母异父弟弟曼纽埃尔,以及自私又不负责任的母亲萨娜,一同生活在柏林的高层公寓。
萨娜虽爱着孩子,却更沉迷于自我享乐,常常抛下孩子外出鬼混。
于是,杰克被迫成为了“一家之主”,洗衣、做饭、照顾弟弟,这些本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责任,却成了他生活的日常。
一次意外,杰克在给弟弟洗澡时不慎将其烫伤,这一事件成为了故事的转折点。
社会公益服务人员介入,决定弟弟由母亲继续照顾,而杰克则被送往儿童之家。
在儿童之家的杰克,满心期待着节日回家与家人团聚,然而母亲的失约让他陷入了恐慌。
于是,他毅然逃离,穿越整个柏林,踏上了寻找母亲和弟弟的艰难旅程。
在这场充满未知的寻亲之旅中,杰克经历了太多的冷暖。
他遭遇过他人的恶意与冷漠,被儿童之家的恶童欺负,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四处碰壁;但也收获了些许善意,尽管这些善意在冰冷的现实面前显得有些微弱。
小演员艾沃·皮茨克的出色演绎,将杰克的敏感、偏执、内敛与成熟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仿佛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从主题深度来看,《杰克》探讨了诸多深刻的社会议题。
它揭示了家庭关系的复杂性,一个缺失责任感的母亲,对孩子成长造成的创伤是难以估量的。
杰克对母亲既爱又恨的情感,以及他在家庭中的无奈与坚强,都让我们反思家庭的真正意义。
同时,影片也展现了儿童在面对成人世界的冷漠与残酷时的无助,以及他们为了生存和亲情所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导演爱德华·贝尔格独具匠心。
影片的镜头运用巧妙,常常手持跟拍杰克的奔跑,这种拍摄方式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感,更充分表现出杰克安全感的缺失。
色调的变化也极为细腻,杰克与母亲、弟弟在公园玩闹时,画面采用暖色调,洋溢着明快温暖的氛围;而杰克在儿童之家独处和探险时,偏绿的色调则烘托出他的孤独与迷茫。
此外,影片的剧情节奏紧凑,张弛有度,让观众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杰克》并非一部简单的儿童电影,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阴暗面与人性的弱点,也让我们看到了童真的力量与对亲情的执着。
它让我们思考,在生活的困境中,我们该如何坚守内心的善良与希望;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我们又该如何定义爱与责任。
这部电影,值得每一个渴望洞察生活、理解人性的观众细细品味。
《杰克》是一部让人难以忘怀的电影。
首先,电影的剧情非常紧凑,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
导演通过精心的编排,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悬疑和惊悚的世界。
演员们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他们成功地塑造了各自的角色,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电影之中。
其次,电影的音乐也非常出色。
它为电影增色不少,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中得到了很好的放松。
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情感,让人仿佛置身于电影的世界之中。
最后,我想谈谈个人的观影感受。
我被电影的剧情深深吸引,每一个情节都让我感到震惊。
演员们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他们成功地塑造了各自的角色,让我仿佛置身于电影之中。
电影的音乐也非常出色,它为电影增色不少,让我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中得到了很好的放松。
总的来说,《杰克》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
它以紧凑的剧情、出色的演员和出色的音乐,成功地吸引了我。
我相信,每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对它赞不绝口。
敏感的孩子很多,心智成熟的孩子很多,无私的孩子的很多,爱亲人的孩子很多,有自理能力的孩子很多,聪明的孩子也很多,而Jack却把所有集为一身,觉得很不可能?
那也未必,世界真的是太大了,而环境造就一个孩子。
前一个小时我心里总在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母亲,觉得不可思议,觉得可笑。
后来母亲的作为不再是我侧重点了,因为我的心总在为Jack的一举一动揪了一次又一次,这种疼痛我记得上一次是在好几年前高二的时候看到《萤火虫之墓》了。
两者并不能比较也不相似,但每个哥哥姐姐应该都会为弟弟妹妹做这样的事吧?
对,这是一个疑问句,在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里我真的体会不到,只有堂姐表哥关系却不近不远,太近了觉得尴尬,太远了也没有感觉,就是这样,有点遗憾。
好像我们内心的声音就是我们永远不可能成为这样的父母,可是你为什么这么断定,这么斩钉截铁的断定你不会?
当然不会,原因很简单,正常的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是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可是环境造就一切,所以我加了定语“正常的”。
也让我突然想到,如果我将来的孩子和Jack一样我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真的是一想就收不住思绪了。
想到 是枝裕和 拍的 无人知晓,都是不负责的妈妈,早当家的孩子。
照顾弟弟,做饭和放洗澡水,还要跑去上学,妈妈出去鬼混。
一次放水意外烧伤弟弟,妈妈迫于无奈 只好选择把杰克留在青少年托管所 还在那里遭到了大孩子的欺凌妈妈总是留个纸条就走了 或 晚点回来 ,早上家里总会出现一个男人杰克很挂念弟弟,会像小狗嬉戏一样撕咬弟弟后背衣服,给妈妈写便签也很体现教养,总是留名“明天见,Jack"何以为家?
青少年福利院再安逸,也没有妈妈在的地方。
可是妈妈却是这样。
在这样一个鼓励多生娃的时代,父母是否也该有一定程度的责任心,设置一定门槛。
杰克(艾沃·皮茨克 Ivo Pietzcker 饰)跟弟弟一起和母亲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杰克的母亲是一个极为不负责任的女人,白天工作结束后,她便乔装打扮外出找乐子,照顾弟弟的全部责任就落在了杰克一人的身上。
杰克对母亲身边经常更换的男友抱有强烈的敌意,母子之间的感情因此十分脆弱。
某日,杰克的弟弟不幸被烫伤,社会福利机构勒令母亲必须将两个孩子之一送往福利院,母亲选择了杰克。
在福利院里,杰克日日夜夜的思念担心着母亲和弟弟,终于,逃跑成功的他返回家中,却发现母亲丢下了弟弟不知所踪。
带着弟弟,杰克踏上了充满了危险和未知的寻母之旅 太红扑扑的小脸蛋挺可爱的,金发的大头小弟弟也是萌。
可惜的是片子里的其他人都似乎太过刻意了,妈妈忽然出现又忽然消失、忽然很爱他们又忽然忽视他们,太无爱了
《杰克》是我目前看过最对胃口的亲情电影,父母缺位,手足相顾,懂事坚强的长兄和听话可爱的弟弟,所有元素都戳中我的心。
片中的母亲非常年轻,贪玩爱闹,丢下孩子们流连于一段又一段爱情中。
她的心理年龄也很小,前期和孩子们打打闹闹,后期的两个镜头,一个是依偎在长子肩头诉说新的艳遇,一个是幼子睡着后用手护着妈妈,这些细节无不展现出母亲在家庭关系中并未担起家长的责任。
但当我站在常规道德高地去谴责母亲不负责任时,又忍不住思考,她为何如此?
她那么年轻,却拥有两个不小的孩子,这真的是她在自愿情况下怀上的吗?
或许我们不该简单地批判她,毕竟影片隐藏了她成为母亲之前的遭遇。
杰克对母亲的感情也很复杂。
最开始对母亲把男友带回家,走路踩过他的漫画书等行为生气,并且扔掉男友的衣服作为发泄,后来却因母亲的种种作为逐渐失望到麻木,情感转变令人痛心。
虽然母亲在男友即将动粗时保护了杰克,但男友愤然离开后母亲对杰克说的那句“非要这样吗?
”,语气是略带抱怨的,她不希望孩子阻挡她谈恋爱。
而且她选择去追男友,而非安慰受惊的孩子,也能看出母亲心中的天平是倒向爱情的。
杰克出于孩子对母亲天然的爱,虽然对妈妈的失约和失踪感到失望,但母亲的前男友让他面对母亲抛弃他们的事实时,他却情绪失控了,他仍然不肯相信母亲的所作所为是源于对他们的爱与重视不足。
最后发现母亲自他走后就回收了备用钥匙,他意识到她可能只是他们的母亲,再不能称作妈妈 。
杰克和弟弟的相处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弟,但两人都全身心爱着对方。
杰克在学校时惦记弟弟,在母亲闺蜜家里接回弟弟的时候第一句话就问弟弟过得好不好,而弟弟即便是衣衫不整被人扔出门,也还是回答哥哥说自己还好。
杰克在商店发现弟弟不见时一直寻找到商店关门,回到家看到弟弟蜷缩在门口的地板上睡觉,立刻温柔地揉他后颈喊他起来,弟弟也没怎么责怪哥哥把他弄丢了。
他们在报废车上休息时杰克让出仅有的被子,坐公交时将弟弟从肩上转移到更舒服的柔软包裹上睡觉,流浪时也用自己单薄的臂膀背起疲倦的弟弟。
而弟弟对他的付出也回馈了无限的信任。
这个年纪的小孩,没睡够的状态被叫醒也完全不发脾气,哥哥让他起身就起身,哥哥带他去哪就跟着去哪。
对于小朋友来说,哥哥是比妈妈更加值得依靠的存在。
我印象最深的是哥哥教弟弟绑鞋带的情节。
杰克一直拼尽全力护着弟弟,可他也知道自己不能永远保护他,三日的流浪生活让他意识到自己需要迅速成长到可以脱离母亲的成熟状态。
但离开家庭浪迹天涯的生活是危险的,弟弟必须跟着他一起成长,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总之,这是我目前为止看到最符合我想象的天使乖宝宝和理想兄弟情的片子,有机会应该会多看几遍。
杰克 (2014)8.02014 / 德国 / 剧情 / 爱德华·贝尔格 / 艾沃·皮茨克 Georg Arms母爱是伟大的,但并不是每个母亲都是,当所有人都说“没有不爱孩子的母亲”的时候,它就已经是一个谬论。
有些父母只会生但没有能力去养,就像《何以为家》里的父母一样,生了一大堆孩子却养不起,小小年纪的哥哥只能自食其力还要帮忙养家,还没成年的妹妹就被父母嫁出去只为了换取食物,最终害死了妹妹。
而这部电影中的母亲,是一个沉迷于追逐一个又一个男人的女人,在她的眼里、心里,也许只有追求爱的权利,而没有养育孩子的义务,于她而言,一个男人的求婚戒指比自己的两个孩子来的更重要。
小小年纪的杰克却已经是个小大人,早上他必须准备好自己和弟弟吃的早餐,虽然有妈妈,但是个没有责任的母亲,这个母亲可以心大到让两个孩子自己搭地铁回家而自己跑去玩,这个母亲可以心大到将孩子交给他人照顾而自己跑去和男人约会,这个母亲可以心大到将手机我24小时关机只为了能全身心投入一段新感情。
杰克虽然过早成熟、被迫从小当家,但他还是个孩子,给弟弟洗澡的时候不小心放了热水烫伤了弟弟,最终只能被迫去辅导所。
在辅导所里都是些没人管的孩子,在这里杰克受到其他朋友的各种虐待,就因为看了一眼小女孩在操场里就被殴打,满以为可以和对方玩没成想被对方按在水里差点被淹死,再善良的人被逼急了也会伤人,望远镜被坏小孩扔到河里后杰克愤怒的给了坏小孩一棍。
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总是容易受到他人的孤立、虐待,而在不友善的世界里孩子也容易走向暴力的性格。
为了见到妈妈,杰克带着弟弟四处寻找妈妈,这个时候他还是爱妈妈的,他还是护着妈妈的,他还是相信妈妈的爱。
没有家里的钥匙,饿了就去偷东西吃,困了就跑到车库的废车上睡,为了归还室友的望远镜而跑去商场偷望远镜,在街上,他们四处游荡,去各种成人场所,只为了找到妈妈,找了几天,终于在家里找到了妈妈。
并不是因为妈妈想孩子了回家,虽然妈妈满口说着爱他们、担心他们,但是,当杰克看着妈妈炫耀她的求婚戒指的喜悦而对他们这几天是如何过的置若罔闻,当杰克发现他在门口留的字条依旧原封不动的藏在盒子里,他放下了,原来,妈妈并不爱他们,她爱的永远只有自己。
他一心要逃离的辅导所,最终他还是带着弟弟回到了辅导所。
他明白,与其跟着这样的母亲,辅导所至少能提供住的和吃的。
有些人并不适合当父母,或者没有能力当父母,或者压根不想当父母,可是他们却把孩子匆匆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孩子是否能生存、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是否幸福,在他们眼里都不是事,毕竟孩子是义务,不是权利。
追求权利谁都会,然而义务避之不及。
不错
无聊的时候看看电影真好,跟着剧情喜怒哀乐,不错,有和我一样的吗?
这个主题很好啊 真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父母的,不会好好养孩子请做好避孕措施!
表演得太好了
这个片子真的,欧洲片就是挺不爆米花的,看完有点难过。
三星半,孩子如果懂事太早,那必然是父母懂事太晚~想起无人知晓,然后觉得杰克也还算幸运~
我觉得最温情的就是兄弟俩一直不分开。
好乖的弟弟
整个故事细节很打动人,细腻又温情。
Drama; It's better to be alone than chasing someone who doesn't care about you. 2014-2-7 Berlinale Palast, Berlin
杰克和弟弟的相处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弟,但两人都全身心爱着对方。杰克在学校时惦记弟弟,在母亲闺蜜家里接回弟弟的时候第一句话就问弟弟过得好不好,而弟弟即便是衣衫不整被人扔出门,也还是回答哥哥说自己还好。杰克在商店发现弟弟不见时一直寻找到商店关门,回到家看到弟弟蜷缩在门口的地板上睡觉,立刻温柔地揉他后颈喊他起来,弟弟也没怎么责怪哥哥把他弄丢了。他们在报废车上休息时杰克让出仅有的被子,坐公交时将弟弟从肩上转移到更舒服的柔软包裹上睡觉,流浪时也用自己单薄的臂膀背起疲倦的弟弟。
父母有能力生没能力养的标准套路电影,中间过程比较饱满,结尾出逃也挺有冲击力,大段的跟拍,一个是摄影,一个是小朋友表演,都很突出
乖巧懂事的独立的你,原以为抵御的是闯入者,后来才发现自己才是多余的。无容身之处无用武之地的悲苦,豪情饮水饱的莽撞少年郎。这般撕心裂肺的领悟,却又悄无声息,甚至没有一声呜咽。十六年后,《罗拉快跑》终于等来了比肩者。
还行
西式的育儿观念中,倾向于比较热切和频繁地跟孩子表达亲密的爱,让孩子感受到被爱,会更有安全感,更自信,更认为自己被需要。当然没问题,只要你的行动跟言语相一致,孩子就不会迷惑,不会认为父母的爱像是一种表演,表演父母的角色,“我很爱你哟,儿子”,行动上却无动于衷。杰克与妈妈失联的一天两夜,他妈妈什么也不知道,不知道他被大孩子欺负,不知道他夜宿停车场废弃的车后座,不知道他去超市偷了一架望远镜,不知道他差点以为弟弟走丢了,不知道他央求过妈妈的前男友给他找妈妈,不知道他终于发现妈妈对他的爱,仅仅是一种煽情的表演,妈妈连他留在家门口的纸条都没看过,妈妈连他的电话留言都没听过,所以第二天一早,他牵着弟弟又回到了福利院。越来越多单亲、离异的家庭,越来越多敏感、早熟却不擅表达的孩子,擅长伪装的大人们准备好了吗。
挺不一样的
父母不负责任,迫使小孩为了生存早早独立,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是一件好事。
苦命的娃,二刷
小男孩演技精湛,这有对他母亲多失望,才会离开她。这么小就要学会独立,让人心疼万分……希望他能有个好妈妈。
小演员的演技太好了。希望天下父母能全力照顾好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