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游行这剧越看越上瘾,剧情让我看的呆呆的。
十一集滑冰场这集真的挺帅,让不存在的木偶来伴奏,来当观众,说不上来的诡异。
但如果你知道一件事背后所代表的东西,每个木偶都实实在在的活过,又觉得挺感人。
这剧不是宣扬或者展示人性的恶,而是把大多数的恶意都归为人性的脆弱和恐惧心理。
世界上虽然有一部分混蛋,让我完全不想理解他们的动机,但我觉得脆弱才是多数人的阴暗来源。
死亡游行引导人们去理解包容一部分人。
厌恶和远离人性的恶不是让人们远离阴暗面的方式,接受与理解,用另一种方式去看待人的阴暗面才是远离它的方式。
就像你不明白人为什么会生病,只是远离生病的人,怎么能够控制不让事情发生呢。
我就看不下去东京食尸鬼,反面人物性格太平面,一点儿看头没有。
而世界上大部分人却不是,大多数人的性格是立体而丰富的,可恶可善。
十一集里女主和审判者的对话就像人思考的过程,如果一件事是具有两面性的,在充分分析过这件事的两面后,你最后认同的一面就更加有意义。
女主最后明白,人是不能够充分体会到别人所经历的事情的,如果要求亲近的人,完完全全的明白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是勉强而沉重的。
就像你能够评价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么,如果自己都无法准确评价,别人又如何评论。
人都只是在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
而审判者却只能这么做,他站在事情的另一面问女主,想去了解人类的悲伤是错误的么?
我也不知道,等着看下集= =最终话:人只要互相试着去理解对方,哪怕一半,其实就够了。
还有啊,一猜这家伙就学会笑了。
为了引诱出人内心的黑暗之处,裁定者手握随时改变游戏走向的开关,创造出将人逼往绝境的极限状态,接着,裁定者只要在一旁观看参与者的种种表现,做出转生或是前往虚无之境的裁定。
第一集中,男子怀疑妻子出轨,自结婚之后便疑心重重,而这疑心病最终使得两人在旅途中丧命。
在妻子赢得游戏之后,虽然出轨但内心懊悔万分的妻子为了减轻丈夫的痛苦,而含泪撒谎,声称肚中的孩子是其他男人的。
这一个故事中,若要拿善恶作为标准,妻子无疑是罪行较轻的,而男子多疑的生性才是造成悲剧的真正原因。
但结果,两人离开的电梯门上的面具却显示着,男人转生,女人前往虚无。
那是否说明,和我们所认为的不同,裁定是否转生还是堕入虚无,并非是看其善恶,而是看其对尘世是否还有所留念呢?
很快,第二集的时候白发女还是改变了这一裁定,最终让男人去了虚无,女人去了转生,所以最终还是以善恶为标准么?
但后面那几个故事似乎又不是完全符合这一标准……啊_(:з」∠)_还有一点想说,其实也是知幸在片子里说的,将人置于极限状态中去裁定本就是不合理的。
这个让我想到路西法效应啊,记得有个心理学家找来一批内心纯良的普通大学生做实验,将他们分为两批,一批扮演监狱中的囚徒,另外一些则扮演狱卒,最终在这一环境下产生的沉重人性恶的悲剧。
或许,没有谁生来就是善或恶的,其中环境才是决定某人善恶的重要因素。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看到那些受众人唾弃的“负面份子”,我总是不免去想,如果我从小身处于那种环境,最后是不是也会成为那样的人。
极限状态中,紧张的气氛,一旦失误全盘皆输的紧迫,也是一个孕育路西法的环境。
人就是个火桶,一点就着,若是按照这种表现来进行裁定的话,实在不合理。
穿起剧情的一句话“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是什么?
恐惧”当然是错的,是贪婪,求生求死求美好求拥有求胜利求躲避求追逐求满足求完整越求越少越求越贪越求越不可得,逐渐被求而不得追了上来一次次抓在手里挣扎。
样子可以起名恐惧,其实还有很多名字可以形容这些轻易就会浮现的难看到要死的皮。
接下来可以夸夸它了,作为一部动漫来讲干的十分漂亮,以生存还是毁灭为前提引入了相爱但互相猜疑的夫妻,青梅竹马却以遗憾分离太久直至再见才可以互相讲故事的男孩女孩,治愈出道偶像的热血粉丝和她的太阳,跌跌绊绊一路走来的性感少妇和宅男,决意为妹妹复仇的哥哥和更为激烈双手沾满鲜血的警司以桌球飞镖保龄等这些游戏捉对厮杀,故事概念游戏这些组成部分都不算出众,却也能感受到这些人物确实活过,还有老奶奶,酒保,职业舞者,和很像操纵生命命运的上帝的一群人。
你们好,你们这么像上帝那么知道我想要什么吗,如果知道的话就请让一让我还要赶路,谢谢。
过了四年重新看(当初从第一集就一集一集追着看)确实想法有了很大变化。
首先想说下没有变化的观看体验:新颖的设定(这点真的很对胃口也很吸睛)整篇主线支线的节奏流畅 技术带来的优秀的场景氛围但对于其想表达的内容又多了些思考。
首先是动漫到最后了这个审判机制除了男主有变化其他仍然一成不变并且好像也没有改变的可能了(大boss下巴开花爷爷不许)这和我的价值观发生冲突 所以我希望的结局是整个机制都有所反思和质疑以下是冲突部分:1,人本来就是为自己而活 没有对错 也没有绝对的善恶。
这也是我为追星妹感到奇怪的地方 为自己的信仰而活怎么了 说不出来漂亮话的意义又怎么了 关键红毛也没说到底怎么做了这个审判这里插一下想到的尼采的超人主义 他认为的“超人”是“超越之人” 并不是所谓追求和平 心有大爱 舍己救人 造福人类之人,而是超越了自我 为了自我欲望而活 认为苦难也是美好的一部分 为了自己的目的也会自私之人。
2,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 并没有同样的经历哪来绝对的标准?
比如女主在爱的环境下长大虽然自杀但死后还是善良的,而如果是没有爱的环境呢 这也怪不得生长在那里的人回到动画 ,结局女主男主一个升天一个升级(精神层面上),看起来是很不错的结局。
但我还是不满足,之前铺的审判规则和裁判者的判决并没有实现从个体到全体的变化(或许可能让一个先富起来?
)我还是希望能再改变一下那个世界 或者在最后有一些迹象会明确的质疑和反思吧
冬季新番唯一一部一直追着看了的。
五分力荐!
是因为画风,配乐,分镜,剧本都很不错我臆测,动画本身就没有准备给我们一个答案但是让我们审判自己的内心却已经做到了不知道为什么这部总会让我想到虫师。
虽然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总让我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每个人的内心不同,可能观后感都会不一样就像里面的每个人物,经历过后思想不同,他们都向不同方向成长了。
观众也是如果德基姆没有被注入感情,那么最后,知幸会不会逼着他来按下按钮呢?
我们不得而知。
我想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善良的人,如果一个人一点自私的心都没有的话那还是人吗?
我并不觉得激发丑恶是错的,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展现了丑恶的一面,而是我们直面自己内心丑恶的一面的时候做出的选择。
回应知幸在之前对德基姆极端的审判方式我很喜欢德基姆最后的话,希望来接受审判的人都能说出活着真好这样的话。
我们不能窥视生后事,所以都应当好好的,认真的活着
我不认为岛田复仇是值得肯定的,虽然是可以理解的。
妹妹受害了,妹妹很痛苦;可是你死了,妹妹就不只十倍的痛苦了;你死了,今后就一定没人跟踪妹妹了吗?
你死了谁保护她?
她就真的无依无靠了,她哭了,她自生自灭了。
那个刑警,可以断定,在他妻子死后,他疯了。
看似说了一堆深刻的道理,其实是语无伦次,情绪的喧嚣。
下面分析:他说“欲成事必要有牺牲”,这句话正确的解读难道不是“想要救别人于水火,必须要敢于牺牲自身的安全,要敢于和歹徒搏斗”吗?
他要抓歹徒,所以任由他犯罪,难道抓现行就不能治罪吗?
他就是想“杀罪犯、杀人渣”,他还盼着歹徒杀了妹妹呢,为的是给罪犯判死刑。
因为妻子的死,使他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他心理扭曲,思想黑暗,他想看别人被杀,想杀人解恨。
他说“妻子就是为此而死的”“刑警就是我的天职”“世界是残酷的”“改变不了世界就要改变自己”,这些句话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他有提供理论基础吗?
逻辑混乱,言语偏激,充斥着负面情绪的宣泄。
这部动漫给嘴角上扬特写,就是为了凸显他精神崩溃了、他是变态。
其实我是蛮同意女主的观点的,这哪是裁定啊,就是煽动人崩溃、诱导人成变态啊。
-分割线-现在看完了,感觉有的故事很“疯狂”,比如第1集,第9集。
而有的故事很温馨,比如和老奶奶玩抽乌龟的那集。
第11集滑冰简直棒极了,美极了,我都没法用语言表达了!!!
第12集觉得意犹未尽。
虽然对女主有了完整的交代,但是关于蓝毛和花胡子的矛盾还没说完,期待第二季啊!!!
还有人生的意义,裁定者的意义……感觉这些问题好大,如果有第二季,不知道能如何自圆其说。
11集说因为人与人是无法真的互相理解的,所以期待理解别人或被别人理解是错误的……这种感觉可以理解。
但是12集又说,希望互相理解绝对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啊,真好,满满的正能量啊!!!!!
话说,如果和女主有相似经历,你会自杀吗??
我一直认为,人连自己都不能完全了解,更何况是别人,本身认识自己和他人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所以世界才会有充满着各种矛盾和冲突。
“我们能彼此理解的基本只有若干几个点,要是拥有相同构造的人类能够彼此互换灵魂,就能听到和看到各自超乎想象的世界。
”但是即使大家都能清楚对方的想法,也是可笑的。
因为在《基诺之旅》的《了解他人痛苦的国家》中,可以不通过言语就互通心意的国家,也难逃心灵的困扰。
所以说人是一个神奇的动物,作为智慧最高的地球物种,能够了解多少内在?
出生和死亡是怎么回事?
它的智慧是从哪儿来的?
你了解自己吗?
联系寄生兽最后小右说的,“人类是心有余裕的生物,这是人类最大的可取之处。
”因此人依然还是会追求与他人的了解,不管是前面会充满多少泥泞。
关于每个人能理解多少,谁知道呢,但是,世界是因为有了偏差值,才会更加美丽吧,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不管是长相身材,智慧高低,理解高低,有蠢萌也有智商碾压,有无能也有超能,而最基本,只要思维是相通的,抱着去了解的心,就足够了。
一口气看完十二集,最后两集真的哭死了。
哎,都好可怜。
看到最后一集最后一幕突然后背发凉。
女主的木偶陪在白毛身边,那万一白毛审判结果是归于虚无呢。
后来一想感觉应该不是,可能灵魂离开的躯体都会变成木偶叭。
那审判者们都是些什么呢?
灵魂离开躯体后剩下的东西么。
那没有灵魂的他们,如何拥有感情。
虽然人偶在人类的生命顶端判定死后转生,脑洞有点惊奇,不过还是个小众的好动画,冲提题材给3分,一分给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喜欢作者的小心思一路下来意外,自杀,被杀,最后喜丧老奶奶,还有女主的故事,圆成了happy ending人偶用极端手法,曝露了人性最黑暗的一面,可还是有人会跳脱人性本恶的大环境,追求本心的安宁
关于第8、9集的青年和刑警大叔:按照前几集的模式,此二人根本不曾悔过,连一丁点悔过的意思都没有,如何转生?按照某种说法,那条境界线有的时候可能靠得很近,虽然杀·人的一瞬间可能是感情用事,甚至可能是被路过的恶魔附身的状态,但杀·人之后一定是理性的,如同刑警大叔所说“我非常的冷静”。
回归理性了之后,已经是站在境界线上或已经是境界线外了,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刑警大叔会眼睁睁看着而不施救,那位哥哥哪怕知道可能会归于虚无也会毅然下刀。
如同刑警大叔的那句“眼神是不一样的”,在他们纷纷想起来有必须要做的“事情”时眼神也显然不同了。
尤其是借“保护”为名的仇·杀,世界上有可以说的和不可以说的话,也有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事,迈出了那一步跨过了境界线,灵魂已经病了,或者说灵魂已经和线内的人不一样了,看事物的视角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了,所以才会做出还在线内的人们无法理解,甚至感到恐惧的举动,所以才会露出那样扭曲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容,刑警大叔如此,那位哥哥也是如此。
不过私以为黑长直所谓的规劝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脚,且不论转生是不是要排队(咳咳,回归严肃),哪怕那位哥哥的灵魂转了生,甚至仍拥有前世的记忆,哪怕真的再次与妹妹相遇,相遇了之后又能干什么?! 这个审判机制或许比较诡异,但至此并不觉得德基姆有哪里做的不对。
黑长直所说的人类很容易受到很细小的东西所影响确实是不错的,可是,正是因为能够抵御诱惑,能够不肆意妄为,才是区别于动物的人类呀。
能够抗拒恶魔的细语,能够不被煽动,能够站在伦理所画的圈圈内不去触碰那条线,难道不是能够转生的灵魂,尤其是杀·过·人的灵魂若能转生所需要的么? 我并不认为黑长直对于人类的那一番话是不正确的,但是同样不觉得德基姆的做法有问题。
私以为至少到第九集为止,审判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连比较有争议的第一集,德基姆的判断都有其道理。
正因为人类是“单纯”的,容易受到周遭事物的影响,所以更要有能够判断是非的智慧,能够抵御诱惑的意志,和在任何状态下求生的信念。
人性的黑暗面非常容易被引出,恶魔的呢喃并不是那么遥远,那条线时时可能就在身侧,可是能够反思、能够抵御、能够明白人性的黑暗,还能够积极的面对生活,善良的面对自己和家人,才是主流价值观鼓吹的有益的人类吧,按照此番的价值观,也就是具有转生的资格。
开头还行 后面垮了
第一集女人欺骗男人是有证据的呀,女人说完之后酒保的眼神,以及女人在另一个男人床上的画面,已经交代的很清楚了。
第一集很惊艳,后面太垃圾了,故事讲得也不是多好,关键是游戏变得也不刺激。
很有创意的作品,不过以staff的能力还做不出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同类型的漫画《死亡预告》功力明显更胜一筹。
8/10。那两个娃娃的童话故事如同玫瑰花蕾一样,帮助女主角找到了死前的记忆,并回答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当酒保被告知他理解了人的情感,像一个人时,他的情绪是悲伤流泪,作为生活基础的人或事所涌动的情感,就是灵魂的全部希望,按理人死的时候应当忘却自己的身份以及爱憎一切负面记忆,平淡超然地直面死亡,然而审判却唤醒了灵魂深处的悲剧令受审者再一次回味前世的痛苦,何其残忍;灵魂中转站作为一个时空通过镜头符号和叙事视角的变化,突显了死亡在道德层面的价值,废弃的提线人偶、以器官和太阳系行星为材料的桌球游戏,漫画人物的鬼牌以及季终集化为五颜六色碎片的女主角在现世的房子,死亡意象上的独特表达贯穿始终,女粉丝抱着偶像坠入虚无深渊,象征爱情不逝,第二集女主角以不同角度分析同一对新婚夫妇,女性被误判的牺牲精神道出人的复杂性。
各种各样的游戏才算亮点,人性的揭示不深刻也不真切。
前段和中段都在装神弄鬼,最后讲了很多大道理但总觉得没什么营养
并不有趣
展开以后意外的无趣
凭个人判断来裁决审批本事就是一种傲慢,连死人都不放过的做法简直畜生不如,相信小酒馆就是个冥界的非法组织,邪教团体,以观赏人类的绝望为乐趣,以能够给他人定性罪与罚来感受权利的愉悦。相信故事的发展是一步步的揭露这种裁判行为的荒谬,进而引起冥界执法组织的注意,最后加以取缔。(剧透慎入)
对人性的剖析显得好幼稚
戳不中点
百味人生
疯屋走上商业化发展道路的分水岭,前两话最好。人性永远不可以考验,是非曲直孰可仲裁。裁决者并不是全知全能,裁决者也会出错。可惜后面并没有抓住这个突破口来撕裂这类故事的常规走向。叙事节奏一般,靠记忆闪回和游戏进程交替来推进,其实几个单元剧讲得都没什么意思,主线也不是很明确,没有大逻辑。
还是一个套子,还搞了个卸妆后很可爱的gal当爱豆事业粉,继续邪教式圈钱23333爱豆这种贩卖性幻想的玩意有什么事业
看了两集,用极端手段考验人性的套路太老套了。第一集我都能猜到真理子的真实意图,第二集还来一本正经地揭秘。思想和剧情人设都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再加之我对此类题材的厌恶,用残忍手段和游戏的态度玩弄人心再以此评判人性,
前几集感觉还不错,尽管说三观正的可以,但实在不是抓人的动画,因为展开后说教气太重导致实在有点无趣。
唱错了场合的挽歌与摇篮曲.作品的意图与角色的追求划不了等号,他们本该令创作视角与故事舞台保持距离.构成结构端正,单元到主线的起伏/顿挫都均衡.但设定囫囵远不够支持圆融的表达,出点子的立川先生尚需剧作方面的强力援手.作为监督则是优等生风范,音画规划巧致,率队保持令人赞叹的高水准作业自始至终.
很努力的看了两集,但这种审判…怎么说呢,你不是神,即便是神也不能无中生有的做出判决,更不要说你们了,太奇怪了,音乐也让我好难受,谁给我卖的案例,咱们聊聊
我想看的是德基姆和知幸谈恋爱!!!什么裁定者根本就是没有意义的工作,谁在乎到底是落入虚无还是轮回转世啊?根本不重要吧,活着的时候最好精彩,死了就死了,干嘛想那么多,死了也那么累跟活着有啥区别啊?既然没有区别就更不需要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