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死于非命上帝给了你再活一次的机会,你要怎么活?
如果你被困在鲸鱼腹中终日不见天日,你要怎么办?
如果你要逃出鱼腹,却屡次失败,你要怎么做?
…… 什么?!
你觉得这一切都不切实际?
那好吧。
我来翻译一下。
你是否因失去而苦恼?
如失恋,毕业,离婚等…… 你是否做事畏首畏尾,顾虑重重!?
你是否觉得,你的梦想已经死了!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每日穿上黑T恤,怨天尤人的为你的生活戴孝,为你的梦想守寡?!
如果你有以上的任一症状,请你看下去!
一、勃起就要硬下去 汤浅政明的《心理游戏》真真正正的,让我从活了一把!
故事的前半部,西总是畏首畏尾的生活在自己的狭小空间里。
他不敢表达自己爱;即使在批评弥的父亲花心时,映射出对弥的喜爱,也不敢面;在弥与男友聊天时,忽然抽离,觉得自己是多余;在歹徒强奸她最喜欢的女人时,他抱着头蜷在地上害怕的全身发抖……面对这一切现实,他不敢反抗。
他没有底线的妥协,把他卷入了,自己完全无法掌握的位置上,后悔也来不及了。
最后,歹徒的一枪从屁眼穿身爆头而死。
在临死前,连一句发泄反抗的话都没有说全。
在天堂,他碰到了上帝。
(好吧!
我承认,这个上帝是有点像《蜡笔小新》的片头人物切换。
)上帝给了他一次再来的机会。
这次,他甩掉顾虑,听从自己,勇敢、坚持、洒脱……不顾一切的逃亡。
只要有一天机会,也要试一试,不再放弃。
在追兵猖獗的逃亡中,他看似有些癫狂却充满了生命力。
释放了自己心,让充满激情的生活勃起,并硬了起来。
二、沮丧不如打飞机 当他们得知,他们要在鲸鱼腹中度过余生,终不见天日。
他们开始沮丧,困苦,绝望。
对曾经拥有春和景明的留恋与渴望。
可他们忘记了,“当我们失去的时候,必然有得到。
”在鱼腹中,活了30年的老爷爷。
很开心的告诉他们,现在所拥有的。
于是,渐渐的三个人终于肯低下头,看看他们现在所拥有的。
那大把大把的时间,任由你开心的安排生活。
老爷爷喜欢烹饪、西继续画他的漫画、弥每日练习游泳、弥的姐姐则去搞他的创意设计。
其实,上帝给我们关上了一道门,便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而这一切,的喜怒都取决于你。
其余沉溺于失去的沮丧之中,不如要爽由自己发现拥有的快乐,为自己自造开心的高潮。
三、刺破套套,向前冲。
最后的最后,导演花了几乎10分钟的时间来展示四个人突破重重障碍,逃离鱼腹。
那种对生的渴望,那种对美好的向往……感动的我想哭。
其实,上帝给每个人都带上了套套。
我们活不自由,那生活的激情与活力,都被困在其中。
如果你想得到你所要的,便一定要破釜沉舟全力以赴。
因为心存梦想,将自己的锋芒,磨成针一样尖锐,才能划破现实的脸。
真正的生活,是要靠斗争才能得到的。
最后的那一句“故事还没结束”、 我想生活还没结束,人们对美好、对希望的追求也永不会结束的吧!
(PS.很强的视觉表达,像打水漂一般,一线下去,圆圆圈圈令郎满目。
)
这是一部把动画的张力发挥到极致的电影,可是我不想说眼花缭乱的色彩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在我看来,鲸鱼的肚子,是一个心灵的牢笼,是一个臆想出来的逃避现实的白日梦:在这个梦里,弥可以怀揣运动员的梦想尽情地游泳,不去考虑胸部过大被淘汰的现实;姐姐可以尽情地跳舞,而不被生活的压力逼迫放弃……鲸鱼的肚子就是一个绝境,人总是在绝境下才会想去做真正想做的事,这是人类最大的悲哀。
我只想说拍案惊奇的影片的立意——西向另外三人表示就算外面的世界有诸多种种,也要从鲸鱼肚子里逃出去的原因:“外面有大千世界,有许多人过着不同的生活。
有难以置信的好人和坏人,有彼此完全不同的人共同创造的世界!
成功还是失败,是好还是坏,那种事根本无所谓!
我想要回到那个世界啊!
因为我知道,即使我没有才能,即使我很逊,很悲惨,可是我想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自己的人生啊!
是在这里终老而死,还是赌一把运气?
用我们的力量去试着超越?!
”影片的最后用5分钟画出了纷繁世界的百花缭乱,用上帝视角看这复杂而美丽的世界。
生活有无限种可能,生命有无限种选择,无关好坏,仅凭喜好!
结尾处“this story has never ended”导演汤浅政明的潜台词是:好了!
我表明了我的态度了!
接下来,去用力过好你的生活吧!
谢谢你,这部电影!
谢谢你,汤浅政明!
用力生活啊!
混蛋!
<图片1>
这个电影看得我眼花缭乱。
本来动画里人物基本都是看发型和服装认的,这部戏里每个人物的时间跨度都好大,看的我好累啊。
这就是所谓的谜题电影吧。
是我看过的最不想琢磨是咋回事的谜题。
有的时候我感觉在看《匹诺曹》,有的时候是《滑动门》,有的时候是《蝴蝶效应》,还有点《罗拉快跑》的味道。
眼花缭乱啊,累。
看不懂……天马行空,诡谲的,想象力无限的,暴力冲击,抽象的当做自己已经死了,现在人生重开,你可以做任何不敢做的事。
Life is the result of our decision一开始在鲸鱼肚子里,无法接受,到温水煮青蛙,接受,而不愿出去。
为了看看外面丰富的世界,还是决定逃出去。
像小时候一样开行,无拘无束,什么都不用想,整天玩到天黑我们是来冒险,.令人兴奋的冒险!就从周围一片漆黑!冒险开始!看影评,感觉自己像看了个寂寞……当他们得知,他们要在鲸鱼腹中度过余生,终不见天日。
他们开始沮丧,困苦,绝望。
对曾经拥有春和景明的留恋与渴望。
可他们忘记了,“当我们失去的时候,必然有得到。
”在鱼腹中,活了30年的老爷爷。
很开心的告诉他们,现在所拥有的。
于是,渐渐的三个人终于肯低下头,看看他们现在所拥有的。
那大把大把的时间,任由你开心的安排生活。
老爷爷喜欢烹饪、西继续画他的漫画、弥每日练习游泳、弥的姐姐则去搞他的创意设计。
其实,上帝给我们关上了一道门,便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而这一切,的喜怒都取决于你。
其余沉溺于失去的沮丧之中,不如要爽由自己发现拥有的快乐,为自己自造开心的高潮
这部电影叫mind game 翻译成《心理游戏》其实很容易误导观众,Mind就是头脑、思维、思绪、想法的意思,翻译成《思维游戏》应该更准确,也能贯穿电影的主题. 剧情不再复述了,就说说最后结尾的反转,好像闪回一样看到每位人物生活中的样子,其实是人物们现实中的原型,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普通的人,但是漫画家把他们编制进了自己惊心动魄的故事里,会稍加改变,但还是保持了漫画家眼里他们现实的原色,也许他跟这些人也不熟悉,甚至有些只是擦肩而过,但是凭借他超凡的想象力,把平凡的枯燥的世界,想象成他和所有人的冒险之旅. 最后那句我忘了准确的句子, 大概意思是故事还永远不会结束. 就是在表达,平凡世界里也可以充满精彩,不要停止想象力. 再结合汤浅政明其他作品,他的很多片子都是关于想象力的故事,我认为他是真正的奇思妙想家.
2004年日本动画电影《心理游戏》(又名:心灵游戏)是一部先锋作品,剧情像一辆云霄飞车一样跌宕起伏,画风徘徊在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间,剪辑的混乱穿插符号学的隐喻,虽然中二却并不无趣。
初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肯定会比较懵B,麻麻也是从头懵着看到尾的……但是次日重新拉片,却能看出其中的逻辑。
在开启装B模式之前,先简单了解一下影片的故事内容。
电影主要有几个角色——西:男主角,青年漫画家弥:女主角,西的暗恋对象杨:弥的姐姐良:弥的未婚夫鲸鱼爷爷眼镜男秃头男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天西和弥在地铁站相遇,结果得知弥要结婚了,于是他们一起来到姐姐开的烧酒屋,突然秃头男和眼镜男闯入进来企图强奸弥并杀死了西,故事由此展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聊聊《心理游戏》的正确打开方式:1、这部动画电影的人物关系比较错综复杂,如果没有看过同名的原著漫画,就只能通过影片的细节来看出其中的奥妙和真谛啦!
弥和西的关系很容易看懂,影片用插叙的方式讲述了弥和西的童年故事,他们青梅竹马,并且想要收养一条流浪狗。
秃头男和眼睛男是亲兄弟:秃子男指责眼镜男一直戴着女式手表,在片尾的混剪中可以看到那个手表原来是戴在他们妈妈手上的。
而且秃头男叫眼镜男“大哥”。
鲸鱼老爷爷是秃头男和眼镜男的爸爸,因为他俩妈妈的手表是鲸鱼老爷爷送的。
当秃头男和眼镜男闯入进来时弥的姐姐一直在发抖,眼镜男给弥看照片而弥故作淡定地说自己是打工的。
这说明弥的姐姐一定认识照片中的男人,而且照片中的男人就是弥和弥姐姐的父亲。
良曾经强奸过秃头男心爱的女人,因为秃头男在踢良的时候说:“他强奸了我的理子”,但理子从始至终也没有出现过。
秃头男曾经强奸过弥,只是弥一直都没有承认。
弥的姐姐一直想做一个行为艺术家,在鲸鱼肚子里的生活以及姐姐的幻想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弥的妈妈和眼镜男好过,因为眼镜男一直留着弥妈妈赠送的饰品。
弥的父亲曾经欠了眼镜男钱,并且为了逃债而躲了起来,这在片尾的混剪中有体现出来。
2、镜头具有隐喻作用,当初看这个动画片的时候以为这是一个很污的日本电影,从女主角的扮相上就能看出来——胸大无脑。
并且穿着十分暴露,男性对女性的窥视压迫也十分明显。
但导演巧妙地将这些“马赛克”全都规避掉了……当西好不容易追到弥的时候,两个人滚床单的画面却用各种隐喻镜头带过,比如火车进站、煤炉、飞机、昆虫交配等等。
《心理游戏》的动画画风十分先锋化,色调也以亮色为主,常用对比色使画面更加鲜亮。
弥的姐姐是行为艺术家,于是借用她的身体导演有诸多的表达。
譬如以下这个画面是对精子的隐喻。
火车坠谷隐喻了高潮。
弥、西、杨、鲸鱼爷爷四个人游泳嬉戏的画面则是对“性爱”的隐喻。
在影片一开始的那场事故中,西本来已经被秃头男射死,于是他来到了天堂见到了“上帝”。
镜头变换多样,上帝的形态也千姿百态,这则是暗示了上帝的可塑性以及虚无主义。
上帝本来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而并非真实,自然无法用某一具象的形态来表现,于是导演干脆用抽象的手法表现这一桥段。
3、《心理游戏》不能算是最牛逼的动画电影,但作为导演处女作来说他的确牛逼。
电影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讲述的是一件极其简单的小事——屌丝逆袭。
影片最有特色之处在于画面感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的过渡,其实本片十足是个二维动画,对人物情绪的表现十分外化。
但当镜头转为近景或特写的时候,画面就比较违和,像一张照片剪下来的头像。
尤其还加上了男主角的自白,活脱脱地像一部周星驰电影。
可以说本片的导演是理智与疯狂并存的,当他正儿八经叙事的时候觉得一切都很顺利,但他却能用十几种的表达方式表现逃跑的紧张和滚床单的刺激。
单靠这一百多分钟的剧情并没有办法将故事的背景讲述清晰,但结尾之处非常有意思,与开头相呼应,好似整件事都是男主的意淫,并不真实。
其实生活本来就是如此,亦真亦假,偶尔的意淫反而是生活的乐趣。
电影的片尾花絮穿插了许多真实的事件,包括世界杯、2000年的奥运会、苏联双人宇宙飞船升空、1969年人类登月成功等。
整个故事有了这些真实事件的支撑显得格外真实。
《心理游戏》也完全符合日本观众的审美,尤其是男性观众,整个电影对性和淫荡直言不讳,真实表现了男性对于女性躯体的占有欲望。
不排除存在某些说教意义,但电影讲述的情是真实的,道理是正确的,这就足够了!
这电影是在大一所在校区的动漫社放映活动上看的,刚到那里的时候本着还有一年就要毕业的怀旧心情,加上自己还留有自己专业专教的钥匙,就想走去看看。
想来以前刚念大学时,拿到钥匙后很兴奋,每周末的大早上都一个人跑去专教背四级单词,独占整个教室,背累了就站在窗台边俯视楼下无人的中庭,顿时意气风发,真心认为自己在这四年里必有所成就。
现在到了熟悉的楼层却已然忘了是哪一间教室,而我拿钥匙一一试了一整排教室,没有一间能打开,仿佛以前牛逼的自己就关在这里某一间教室的角落里,而我被锁在外面无所适从,自嘲跟顾城的《小巷》里写的一样,“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
幸运的是之后不久,就有幸看完了本片,虽然不敢说完全看懂了,却深受感动,这不是一个很棒的故事,但它有一个很棒的叙事手法,导演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让故事从头暴走到尾,欢乐无比,又在中间穿插了许多虽不明但觉厉的象征描写,使其充满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文艺味儿。
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这片大抵主要讲的还是一个坦诚面对自我认真面对生活的故事。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这是一个被用滥了的命题,我们中的所有人都没有时间腰带,都没有办法回到过去重来一次,那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
其实就只有面对自己,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吧。
在生活的樊笼里找不到目的,浑浑噩噩地生活着主角们,直到到了鲸鱼肚里才明白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才知道不论是钢筋混凝土的都市还是鲸鱼黑漆漆的肚里,其实都有蓝天。
全片我最喜欢的两个镜头,一个是跟上帝赛跑,一个是从鲸鱼肚里脱出,这两个镜头虽说都没有台词,后一个更甚至长达10分钟,但我就是喜欢这种奔跑的跃动感,或许这种奔跑着迎向生活的姿态最让我大受感动吧。
过去的钥匙打不开未来的门,曾一度想将钥匙扔到校园里某个角落里的我又将其小心翼翼地放回钱包里,当做一个幸运物,它虽不再能打开任何一扇门,但能让我在接下一年迷茫的时候稍稍提醒我想到我还看了这样一部片子,想到要坦诚,要努力,想到男主在赛跑跑过上帝之后对自己说的,试着再相信自己一次。
真是奇情、怪异的一部作品。
片头闪烁太快,会不留意。
接着看,又会觉得人物搞怪无厘头,你都不知道影片到底要告诉你什么。
片尾依然闪烁,这回想认真看看吧,究竟又能看明白多少?的确需要看第二遍的片子,且要一帧一帧研究片头及片尾,深深体会人生并未有真正意义上的结束。
喜欢描绘西和弥性爱的手法。
酣畅淋漓。
人的性格在逆转的边缘,所绽放出来的矛盾,甚至是对不可预知的危险的快感。
以及对生的渴望。
都毫无保留的给予最直观的刺激。
有着油画般抽丝剥茧的美感。
这不是一部可以一次看完的电影。
同时。
可不是一部可以一次就看过的电影。
1974:2004年,喜剧悬疑冒险动画电影《心理游戏 | マインド・ゲーム》一部脑洞大开的动画电影天马行空一般的剪辑还有着我接受不了的画风也许放在当年还会好一些吧现在看起来着实是欣赏不来
剧情其实挺有意思可能是因为另有一条隐藏线的缘故着实可以把所有的人物都串起来不管是好还是坏就像这些人有着缘分一样注定相遇
时不时穿插进来的照片般写实的脸让画风更加猎奇起来加上贯穿始终的色气也让故事变得少儿不宜了
但是如此放荡不羁的画风之下又有着非常非常细腻的心理描写确实不愧于电影的名字心理游戏当然了可能叫做心灵游戏更贴切一些吧
这是一部巨大工作量的电影内容丰富的让人发指如果想细细品味甚至可以每一帧去观看这个作品不光是做了很多工作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人物画风虽然挺浮夸但是不少细节的小东西又画的好精致(捂脸)最后的鲸鱼出逃很是犀利不光是非常的紧张而且是信息量超大
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一切的都是菊爆主角时死亡那一瞬间的臆想?
其实根本没有后面的故事呢?
--我是心灵的分界线-推荐指数:★★★☆(7/10分),菊花少年的心灵之旅
本片还是挺成人的。
画面有点邪乎,经常漫画的轮廓真人的脸。
开篇的内容也比较粗俗,还有后面的滚床单行为。
不过呢,本片虽然画面和情节令人匪夷所思。
但给人的情感是能体会到的。
就是再卑微死前也得拼一下。
开头男主一边幻想女主喜欢他,一边看着女主被足球流氓欺负,最后被枪击。
见了上帝,上帝都踹一脚赶紧投胎滚蛋。
此时男主算是命到头了窝囊一辈子了。
但第一个高潮来啦,男主反而跑向了复活之门。
此时上帝还嘲笑男主 废物一个还想着复活。
但男主铁了心希望能不要就这么死了,上帝一笑。
放任男主复活。
复活后反杀,抱女主,飙车,被追杀,最后被鲸鱼吞了。
此刻开始影片就看不懂了,个人认为是给逆天改命的男主一个降温的时间。
期间男主兴奋,愤怒,滚床。
而最后临逃出时女主却“嘘”希望逃出去关系也到此为止。
似乎男主的也认识到改自己的命改不了别人的命,没有说话。
影片最后是无可救药的癫了,数十分钟都在夸张的冲刺。
老头,男主女还有女主闺蜜。
撒开腿向外面跑。
跑过了楼房,飞机......期间还闪过芭蕾舞,银行店员等等 剧情没有的画面。
但看到这里大伙儿都懂。
奔跑是为了回到职员,学舞,上班,喜怒哀乐的生活。
此时主角们什么命也不想改只希望回到普通的生活。
然后,影片就结束了。
虽然内个时候的影片都喜欢开放结局,但是这部影片已经把话讲明白了。
就是卑微一生死了赶紧投胎,不然就拼一把改命。
究竟逃没逃出去,上帝是真是假是爱好者分析的事了。
总之这部电影看完还是能知道想表达什么,但画面阴暗,真人贴图以及情节粗暴。
的确是吓跑不少人。
这个虾头男主我还真是照镜子了,所以希望结局是他们跑了出去该干嘛干嘛。
而不是黄粱一梦,黄图埋脖。
最后本片个人给8分和原始星球坐一桌,略微邪典的画面配上中等的剧情,还是无法推给每一个人。
受够了这些弱智东亚直男
life is the result of our decision
4分。我表示没看懂,为什么这部片子可以这么高分(8.9分)。寓意还是画风? 没看懂,算了。比较有意思的是主角挂了后去天堂那段。之后是快进看的。画风和故事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是整体感受很另类很大胆,能看出作者脑洞很大。总之是一部看不懂但又让人觉得很牛逼的作品。突然明白为什么这部电影这么高分了。因为这是一件“皇帝的新装”?
嗑药大作。故事因爆棚的想象力显得别扭,中意概念但不中意形式。
乱七八糟的什么东西,给这么高分觉得不正常。
汤浅政民的处女作长篇。鲸鱼肚子里那个身体作画和粪便故事太有趣了,意识流发挥的部分太长了,想象力丰沛,展示篇幅大了会影响到叙事节奏。后期《四叠半》、《春宵苦短》、《宣告黎明的露之歌》阶段的这部分节奏就刚好合适,天才的精进之路。
“这个故事并未结束”,第一部汤浅政明,一开始真没看得懂,包括看完也是,天马行空的画风,汇聚了各种形式,内容也如此,想像回忆现实容在一起,看的像是在坐过山车,一个有关人生的故事,一个冥冥之中注定的故事,想象力真丰富。
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匮乏了,但是画面很丰富。
表示看一遍的时候没怎么看懂
就真的很烦汤浅政明。对这种“想象力”玩意儿也早已经免疫了。还有所有日本女的都一个声调,就是“那种声音”,听得真叫人烦死。
评论清一色的全部五星,实在没看懂,并且实在忍受不了日本人配音时候那种习惯性的恬燥的歇斯底里
小孩子不用担心这担心那的,好好玩耍,好好成长吧。外面的大千世界,有许多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难以置信的好人和坏人。有彼此完全不同的人共同创造着世界。成功还是是失败,是好还是坏,那种事根本无所谓!我只想要我们的世界。因为我知道无论怎么样我想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我们的幸福人生啊!
虽然开头五分钟我就默念了一百遍我不是二极管。但看到女性角色在如此有意思的故事中只是充当男性欲望的代名词。她只有胸部,内裤,阴毛。她没有爱没有灵魂,被强奸,有未婚夫,和男主做爱,都只是剧情需要。真是绷不住。低俗搅和进来,如同屎,把能吃的菜污染得让人反胃。
又一个意识流
非理性、非逻辑、很黄很暴力、有违河蟹、超CUIT、剧情拖沓、超乱来、疯狂到底的作品。
想象力可以,但这也能算电影?!
汤浅政明疯了。。。如果不一帧帧地看完全无法弄懂整个故事在讲什么。不过,西方后现代式的想象力给本片加足了分
人生总是麻木不堪的啊。被冷落,自卑,伤心,懦弱,等都是如影随形的啊。如何跟它们和平相处,才是生存之道吧……男女结合那段看着好感动,可能是在这昏暗的生活里能带来彩色的温暖的一种追去了吧……
适合处于感受不到生命愉悦状态的人来看,这团时刻在爆炸的能量包充满着生命力和对其的歌颂,也最大限度地向我们展示了动画表现力的功能上限,但缺乏深刻性与矛盾性,丝毫无法触动我。总之更适合需要类似能量包的人
真心没看懂 也不想再看的动画 平凡简单的我看不懂嗑药导演的世界 夸张的色彩 癫狂的画面 混乱的叙事 还有无处不在的性暗示 真人的世界已经混沌不堪 请不要再亵渎动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