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蜜
菠蘿蜜,菠萝蜜的爱,菠萝蜜漫长的飘香等待,Boluomi
导演:廖克发,陈雪甄
主演:吴念轩,莱拉·乌拉,陈雪甄,许乃涵,Wan Hanafi Su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简介:为了逃避父子关系,马来西亚的大学生一凡,来台湾寻找新机会;为了菲律宾家人的生计,妮雅也来到台湾工作。两人相遇相爱,但他们都只是社会的移动者。宿命轮回,一凡与妮雅终究走上了分离与漂泊,他们在台湾的故事重演著六十年前,一凡的祖父辈在马来亚丛林中禁忌的爱情与家族坎坷。一凡在寻找爱情,也在追寻自我认同。隔了时间的长河,不..详细 >
音效很舒服。馬來西亞場景部分,色彩飽和度極低。表演似乎沒有調整好,就寫實氛圍來說,一些演員的表演意圖太重。馬來西亞華人處境,同樣有身分認同焦慮感,也有對『台灣想像』究竟是多元包容還是排外的質問。鮮血與暴力,工傷。中後段比較好一點,但還是比較喜歡廖克發的紀錄片。剝聞吃菠蘿蜜那顆很好。
典型的“佳句大于全篇””,能看出很独特的个人体验,但涉及的议题太多,成长经验背负的大历史又和感情线太过脱节,有些段落感觉又挺大佛普拉斯的…
马来文课上放电影。想讲的事儿太多了:马共历史;马来西亚10年变没变的发展问题;巫人地位尊崇华人无法上大学;到台湾之后的侨生身份认同;用sambal辣椒酱区分我群与他者;父子关系代际鸿沟;移工处境和逃逸外劳;外劳华语适应。并不算碎片化,但切来切去,一凡在台故事略显牵强。用菠萝蜜做喻以及马共镜头的感觉不错。
監製&剪接指導是廖桑(廖慶松老師) 這麽強大的光環,讓人還敢說些什麽呢[大誤]… 劇本還要再加油… [主角是誰]、[角色的行為動機是什麼] 請再釐清楚… 拿了蠻多影展創投,覺得是[跨文化]/[種族]/[外勞]/[馬共]等的元素刺到了評審XDDDD…
後半好,結局也?不如好好講一個人的故事。主角們的相遇完全過不去啊。
浪费题材,导演能力严重不够
男女主角的爱情线比较牵强,历史线也不是很清楚,涉及的议题太多难以较好地捏合在一起
想要表達的与影片所呈現的不成正比,看的好累@2020.6.15
中間睡著了,還差一點點技藝
拍摄、意图都很好,导演自己也知道这作品很私有化,如果两条主线分别分开都能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可以偏揉在一起反而什么都没说清 @BIFF24th
突然深刻的理解到 什么叫做如果不在那个语境下 我们是无法达到共情和理解的 以前以为只要自己足够了解和认识 就可以做到让自己“融入”某个语境里但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最近都在看一些马来西亚作者和马来西亚导演的作品在看这个片子的尤其有感其实它不是一个很好作品 甚至可以说很稚嫩 很直白 但是有好几个镜头和音乐是能让人一下就get了的但如果是一个非这个语境下的人来看就完全不可能get到所以也在想 确实很多的非面向大众作品/试图面向大众讲述私域的内容其实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接收到有些“课题”只能那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人所讨论和重视 一些很私人的或是说对多数人而言所不了解的 它们真的值得被提出来吗或是被提出来的意义是什么?一个朋友曾经这样问我想 或许所在意的意义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一个来自马来西亚的学生,一个来自菲利宾的清洁工,在移民台湾的故事里相遇了。爱情的产生没有铺垫,毫无理由,但爱情的产生也不需要什么理由。它洋溢在少年用单车载女生时嘴角的泛起的微笑里,它产生在每次看见对方时心里就不可自控的温柔里,它展现在天台上少年用投影仪将女生的照片投影在的床单上,它融化在触摸头发的瞬间和烟花绽放下的深吻里。但导演廖克发是有叙事理想和表达野心的,他想表达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马来西亚历史,台湾的东南亚移民现状,社会底层生活图景。他想揭开一些被掩盖的事情和关照一些平时被忽略的人。#电影 菠萝蜜漫长的飘香等待#
#24th BIFF# 新浪潮竞赛。特别典型探讨“后记忆”的作品,把家族历史(马共爷爷-奶奶,少年父亲)与吴一凡(这个主角名字简直哈哈哈)作为马来华人在台湾留学的故事并置起来,对马共游击队的书写还是挺让人长知识的,但是影像显然借鉴了菲律宾独立制片那一路的低饱和低照度,加之拍得也略套路;而台湾这边的故事又比较牵强,大概是底层+移民的两重边缘人书写(也没搞懂吴一凡跟菲律宾女工是怎么来的电),这个又反回去与家族的马共/马华两重边缘人身份相对应。概念做得相当不错不过拍得实在可以更好一些。
概念很好,但最后呈现的结果就很糟了
完全无感
2.5,相比导演同类型题材纪录片差一些,基本无感
讲粤语的马共二代和菲律宾女工在台湾 自是经不起推敲 然细腻处晕开来 却也有些心思
感觉就是贬低外劳,一凡留在台湾工作后好像升等的样子,姿态变得好高傲呀啊
蜜和母亲的屋子是不是也是一颗菠萝蜜
涉及马共的话题,多地域的碰撞;鳝鱼,以及被视为私密且温暖的菠萝蜜,不断发酵的不安中残存情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