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类电视剧本来就有个好处,它承载这历史印记,告诉我们那个年代的那些人们所经历的变化。
在这部电视剧里,告诉这我们那个年代的好莱坞产业,以及女权和同性恋现象。
与其说是两个过气女明星的婊气对抗,我更愿意看作是一部描绘60年代站在滑坡上中产阶级女性的历史记录片,这并不意味着枯燥无味,而是在褒扬该剧在完美的阐述故事之余,很好的承担起了题材后历史的重量。
公元17世纪,中国.紫禁城 钮钴禄.甄嬛为争夺后宫权利撕逼,成功的将登顶太后宝座。
公元18世纪,英国.伦敦. 两个老鸨为抢客户撕逼,成功了将拥有整个街区的高净值客户。
公元20世纪,美国.好莱坞 当代最著名的两个影后撕逼,成功的将会是奥斯卡晚会上最瞩目的那颗星。
以上,是三部剧《甄嬛传》、《名姝》、《宿敌》。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级。
但是却是同一个主题:女人的战争。
战争,让女人走开。
但女人的战争,却总是与男人有关。
因为战争是关乎权力,而在上千年的历史中,权力都掌握在男人手里。
甄嬛是在上千年皇权下黑化成长,名姝是在贵族的玩弄中夹缝生存,而宿敌则是在好莱坞各大制片公司下的资源争夺。
我今天只想讲一讲《宿敌》,2017年FX的系列短剧,围绕着好莱坞黄金年代的两位巨星的战争的真实改编。
而出演两位巨星的演员也是90年代的奥斯卡影后。
用90年代的好莱坞巨星来演艺60年代巨星,冥冥之中宿命轮回。
20世纪的50、60年代,是好莱坞的黄金年代,嘉宝、赫本、梦露、费雯丽......巨星辈出,星光闪耀。
但也是对女星最不友好的年代,特别是上了年纪、过气了的女明星。
娱乐圈永远不缺新鲜的、美丽的、年轻的面孔。
年轻的女明星受到鲜花与赞美。
而对上了年级的,容颜衰老的女明星,不管你提名了十几次奥斯卡拿了几座小金人,还是曾经颠倒众生倾国倾城,老了以后都只能去给鲜花当个绿叶配角。
(听上去是不是跟中国现在的情形有点类似?
)红颜衰老,对女明来说是异常残酷的。
就像剧中华纳公司老板所说的“我是宙斯,他们只不过是维纳斯,是我创造了他们,是我让他们成为了女神,但是当他们人老珠黄,我就应该拿雷劈死他们”看吧,那个年代的女明星,年轻美貌就是一切,制片公司的势利,当你年轻美貌的时候视你为女神,一旦衰老没了利用价值就开始被众人嫌弃。
琼, 是那个时代最有魅力的女人之一,年轻时候颠倒众生,无数人拜倒裙下,她也审时度势,在最美的时候找了个有钱的富翁结婚成了百事公司的女主人。
从最底层的家庭出生,遭从小受到性侵与暴力、从舞女到好莱坞影后,每一步都是靠着自己的美貌与拼搏,步步为营的成为人生赢家。
在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着她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努力,但是尽管如此,人们却始终视她为美丽的花瓶。
她希望的到的认可,尤其是来自另一个女人的认可。
贝蒂,十次提名奥斯卡,两次奥斯卡影后。
被誉为当时最有实力的女演员,对标现在大概差不多就是梅姨的那种级别。
当琼终于拿到心心念念的奥斯卡奖杯的时候,贝蒂却已经拿着两座奖杯当家中厕所的门阻,跑到百老汇演舞台剧,对好莱坞竖起了中指。
才华这种东西,只有拥有的人才有资格不屑。
但是现实就是,不管你是曾经的美貌女神还是演技出神入化的影后,都面临着同样局面:人到中年,无戏可演,无路可走。
年轻时候的翻云覆雨自然让他们不甘于就如此走下舞台草草过完人生的下半场。
于是,半个世纪的对手、宿敌、尽管厌恶对方,还是决定强强联手合作演出一部演出,再一次走进聚光灯下,再一次华丽转身。
于是就有了以下这部电影:《兰闺惊变》(What ever happeded to Baby Jane)
简单来讲就是一部由过气的老演员来演一部B级的惊悚片,刚开始几乎没有一个制片公司愿意投资的,大家都抛出了同一个疑问:谁会愿意买票看两个年过半百的老女人撕逼戏码??
但是毕竟这是曾经红了半辈子的巨星出演,而且两人之前一直针锋相对从来没有合作过,考虑到戏外的噱头十足,最终华纳公司决定投资拍摄,但也并不看好。
有时,人生就是一场赌博。
贝蒂和琼,人生的最后一搏,这一次他们赌赢了,票房大卖,两人再次受到了关注。
本以为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但事情却并不如他们想的那般发展。
人们喜欢看他们的撕逼戏码,却并不是喜欢看他们,只不过抱着好奇、八卦的心态希望看他们出演一部有一部的惊悚猎奇剧。
戏红,人不红,是演员的悲哀。
《兰闺》之后,聚光灯只是短暂的照射到他们身上,上台过后,依然不得不谢幕。
琼,依然摆脱不了花瓶的称号,一样摆脱不了的还有成名前的污点,这种自卑始终跟随了她一生。
她希望她能永远美丽,永远是追逐的目标,却不得不接受自己已经人老珠黄的事实。
当她想再以自己的魅力征服控制男人的时候,抱歉,对方只会赤裸裸拒绝。
美貌,永远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停留太久。
那么,靠实力与专业呢?
是否就能长久?
贝蒂,凭借《兰闺》中的疯女人再一次提名奥斯卡,第11次提名,可惜最后还是输给了年轻的新演员,没有如愿再一次走上领奖台。
奥斯卡之后的她也并没有得到什么好的电影邀请,有的只是作为一个女配,而不得不忍受同剧组当红的女明星迟到早退的不专业表现。
专业,的确可以延长演员的生命,却不能让她一直是万众焦点。
所有女演员们的宿命都一样:若不能在高光的时候死去成为传奇,那么就只能接受现实,给年轻的演员让位。
但是悲伤的是,在半生交给舞台,等到谢幕以后,转身才发现生活中早已一地鸡毛,无容身之所。
琼嫁给了百事公司董事住进了豪宅,却在丈夫去世后留下了大笔的债务。
算计了大半人生的她在最后不过是住在曼哈顿的一个小公寓中忍受着癌症的折磨孤独终老。
而贝蒂,在事业的光辉与荣耀之下,是四次失败的婚姻,女儿的出走与疏远,每天与100根香烟为伴。
人生漫漫,在你最闪亮的时候,永远也想不到会以什么结局收场。
50年的演艺生涯,影像回顾中不过2秒钟时间。
近半个世纪的竞争,到最后都只剩下孤独。
也许对方才是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是对手也是朋友。
但在被资本的裹挟、媒体的挑拨与市场的需要下,两人从未达成和解。
到头来,两人不过是被困在名利场的牢笼当中,观众们看着两人的角斗,拍手鼓掌。
退场之后,并没有人关心你的真实人生如何。
浮华与追逐如云烟,到头来烟消云散,最终能留下的却人生的高光时刻,是那片刻的喜悦,朋友的理解,对手的认可以及对表演的热爱。
这是一部大女主的剧,与甄嬛竞争一个男人(皇帝),和名姝们竞争若干个男人(客户)们的大女主戏不同。
到了20世纪50年代,女人们终于开始有了追求自我而不是取悦他人,竞争的目标终于不再是围绕着男人,而是关乎荣耀,关乎尊严,关乎成就,这也是时代的进步。
值得高兴的是,在21世纪,中年女星有了更多的选择,近几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出现了更多“人老珠黄”的大龄女星,梅姨年近70依然在演女一号,而今年《宠儿》中的科尔曼,去年《三块广告牌》的弗兰西斯都因为复杂而多层次的表演而获得上奥斯卡影后,他们早已经过了靠美貌获得关注的年纪,人们也终于看到了女星除了年轻美貌外的更多内涵。
我完全不知道这俩传奇女明星,以为是虚构人物,但我记得小时候杂志里超模辛迪克劳馥,看到琼的长相仿佛欠妥的养女竟然叫辛迪克劳馥时,第一反应是WTF?
一查,当然不是超模辛迪,而这剧竟然是真实人物传记。
这剧开题就说了“宿敌”的意义,不是出于宿怨仇恨,这个理解很好,这是正宗悲剧的出发点,不是啥“撕烂美好”那种二流理解,可看完却觉得,人物完全没有建立起来,这是俩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巨星,行业的险恶早就烂熟于心,在人生暮年相遇,如果她们互撕,只可能是自己想撕,赖不着任何旁人。
剧本缺乏真正的洞见,导致主要人物最后是虚假的,如果不是愚蠢的话。
《宝贝简》这部小说到底有什么打动人的地方?
最初所有人的动机都是求翻身,对于俩女主角,这足够成为起点,小说贴合她俩现状,题材又够新颖;对于老板华纳也够了,毕竟他精明地啥也没投入;但对于导演鲍比完全不够,他连房子都二次抵押了,他看到了什么?
这部小说原本应该成为解释“宿敌”的出发点,一面镜子,可惜在这剧里它只是一条故事线,让我们看见拍摄过程的种种喧闹,没有一点照印。
人物面临的窘境让“翻身”的职场愿望,变成了“求生”的战场纪实,越看越让人想对俩女主角翻白眼,不管是花瓶还是实力,都是被宠坏的裱,谁都没有慈悲过一秒,那又何必借女仆的嘴责备旁人:丧礼上都来了,可最需要人陪伴的时候谁都不在。
这句话既不公平还太俗套,好像谁死了都可以这么说。
真没有人吗?
就算真没有,也是自找的,她俩把身边的人都扯进来战斗,不惜撕到最后一口气,谁都不得不离开。
这剧本太想周全了,什么角度都想写一笔,辛辣要,有趣要,温暖要,催泪要,好像面面俱到就是慈悲对待人物了,不,这是慈悲泛滥,就跟一切过犹不及的东西一样,贪心遮盖了初心,俩最该需要慈悲对待的女主角没有着落,可笑可悲。
撕逼这种事情是有年纪限制的,没有什么比老女人互撕更让人厌恶的了。
最可怕的是琼的色诱,反复色诱反复被拒,这是啥恶趣味啊?
《天龙八部》里丐帮马夫人被拒一次就气死了,那才是美女知道自己美色不再的反应,等不到第二次被拒的。
制作精良,但俩女主角实在被描写得可怕。
凯瑟琳泽塔琼斯为什么不演费雯丽?
剧里提到的巨星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过这俩,我一直以为那年代的花瓶标志是海华丝。
真正的美丽不会轻易被遗忘的,也许这俩就是塑料花,互撕,不是悲剧,是本质。
不过借剧里的一句对白“那么多垃圾试播剧都被选中了,为什么不能选我的”,那么多拔高的、诋毁的传记都拍了,何必真这一回。
就按第一集辛辣喜剧路线走一个不挺好吗。
贝蒂和琼的斗争,无论是镜头语言上史诗改编上还是对话小动作都非常精彩。
还有一些不可言说的心理学上的东西,或许他们俩是因为男人而讨厌彼此,但是有的讨厌就是没有理由的。
尤其是两个美艳如花的女明星。
这部剧其实是一个讲述的叙事结构,是由他们的同辈还是后辈?
在电视机前讲述他们的故事而展开的,其中有一段话真的可以用振聋发馈来形容。
女人 无论是女明星还是女政客 无论是任何行业的顶尖顶点 我们那么辛苦的爬上了顶点 为什么男人还是这个权力世界社会的实际控制者啊?
其实这对宿敌才是和彼此一样奋斗在影视圈这个男权社会的战友,对方才是在这条路上不忿的死磕到底的人,她们本应该互相帮扶理解,当对方孤独的道路上唯一的支撑。
但她们把所有精力都耗费在伤害和斗争上了。
等发现后已经为时已晚。
她们的所有精力都消耗在彼此内斗上,所有的拼搏的勇气在彼此伤害中早就消失殆尽。
作为女性,既要一面与自我厌恶做斗争,一面要与厌恶的其他女性作斗争。
可如果在斗争中把精力消耗殆,那女性就永远不可能进步,我们就这样进入了一个圈套,而这个圈套只能靠年龄和阅历解脱,等我发现早已经为时已晚。
我们啊,应该一面与自我厌恶做斗争,一面尽争取和其他女性的团结,而我太晚明白这个道理。
《宿敌》是一部独特的美剧,它通过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为我们展现了好莱坞黄金时代两位传奇女星贝蒂·戴维斯和琼·克劳馥的真实故事。
这部剧由瑞恩·墨菲执导,他的执导功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从观众的评价来看,《宿敌》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0,其中59.9%的观众给出了5星的最高评价。
许多观众表示,看了前两集之后,马上去找《兰闺惊变》之类的老电影看,觉得非常有意思。
有观众甚至在看完这部剧后,在开往本科毕业学校的最后一趟列车上泪如雨下。
《宿敌》就是这样一部深入人心的剧集,它以真实的故事,生动的人物,精彩的剧情,成功地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无论是从剧情,人物塑造,还是导演的执导功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
因此,如果你对好莱坞的黄金时代,或者对这两位传奇女星的故事感兴趣,那么《宿敌》无疑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剧集。
fantacy般的琼,贝蒂,华纳和赫达聚在桌边聊天大笑那段泪目,贝蒂说什么把琼逼成了这样,华纳和赫达应该道歉,倒数321后华纳说还是说不出来,如果重来他还是不会改变什么。
人们只会记得影星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剩下琼和贝蒂时,琼说为什么我见到你这么高兴,然后玩后悔的游戏,琼说后悔没对贝蒂大度点,贝蒂希望可以成为朋友。
那个爱吃甜甜圈的胖子说的没错,她俩同一星座,都结婚四次婚,都有叛逆的孩子,都迎来晚年却还要在演艺圈打拼,她俩最能理解彼此的心情。
《最毒妇人心》部分贝蒂问琼,作为世界上最美的女孩时什么感受?
琼说享受并且永远不够,又问琼,作为世上最有天赋的女人是什么感觉,贝蒂说,同样享受并永远不够。
有人问贝蒂好友对代替了琼在《最毒妇人心》的角色断了她的演艺之路是否内疚过,她说时间戏弄了所有人。
喜欢小胖子说的琼走向大海面对死亡头发却一起不乱的画面。
真的很精彩,起鸡皮疙瘩的那种,是演员演演员诶。
转自Susan Sarandon ins.看看好莱坞对她们做了什么。
Feud is not about hate,is about pain.在看Feud这部剧之前就看过几部Bette的作品,最初也是因为她而看的这部剧,但是我现在更想说的是Joan Crawford 。
在一部关于宿怨的美剧的结尾,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人性的美好,与对两位伟大女性的敬意。
导演前期铺垫做得很好,我承认本人看前7集一直对Joan没有特别强烈的好感,甚至还有点小小的嫌弃。
但最后一集中导演借Joan这个相对不讨喜的角色,在整段故事的结尾将观众的情感一下推入高潮,现实与梦境的交织,使我们更加接近Joan所代表的Hollywood Golden Age时期女演员真实的内心世界。
电影市场的运转,公司资本的导向,观众的猎奇心里都注定了这场宿怨,即使两人都试图转变二人之间的关系,却也都无力扭转。
梦境中的Bette为Joan发声,要求来自资本与媒体的道歉。
其实Joan和Bette一直以来都最了解对方,她们比其他人都清楚的感受到Hollywood带给个体无情的压榨。
梦境中的Bette与现实中的Bette并无区别,那通深夜电话其实代表了她的态度,只是中间的隔阂已经太多太深,令人难以启齿。
“You mean.....We could be friends all along?”《兰闺惊变》中姐妹最后的对白正也是这段宿怨的句号。
梦境中烛光下的Joan笑得那么开心,这一刻她已经不再是自己努力塑造的Ms.Crawford,取而代之的是那个最真实的Lucille。
她幻想着年轻的自己和Bette之间独一无二的友情,却不料惊雷响起,划破天际。
原来,已经再也没有时间留给她们,希望二人在天堂能有机会接受对方的道歉,希望那时候就像《兰闺》开拍的第一天,两个灵魂以其最本真的姿态,合为一道最耀眼的光。
——————————分割线——————Susan Sarandon的演技太惊艳了,太惊艳了太惊艳了(...重要的事情x3),从第一集就被圈粉。
原来年龄与性感无关。
Jessica Lange真的太美了,最后一集素颜美到爆炸,演技也非常精湛,可从她的表演中见对Joan独特的见解。
特意去ins看了眼B.D.的演员,感觉妹子潜力无穷,样貌上仿佛在一颦一蹙间还有一丝Emma Watson的影子。
(看到Warner公司老板跳戏到The Hunger Game,快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_(:з」∠)_)
50 years of professionalism of the great deceased actress gets 2s in a memory-slip film. That's the end for everyone of them in the showbiz, says her feud, at the same time, the only person who understands and appreciates her the most in the world.If a woman masters decision-making skill, her life is hardly miserable. U don't have to be too smart, u just need to make smart decision and choice. And nothing good will come out of comparing yourself.
饰演贝蒂和琼的演员都很有个性,个人色彩十分强烈。
琼的表演让人想起美恐,贝蒂在剧中两场不同的电影里说话的神态和语气也差不多。
甚至还让人想起老友记里教乔伊演戏的肥皂剧演员。
但总的来说,两位的表演并不让人出戏,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剧集。
最后感叹一下,年轻时的梅姨是真的美,一脸端庄和她塑造的形象有很大的区别
再璀璨的明星都有光华褪去的一天,不得不说是人生起伏岁月无情。
但到了年纪却走不出群星环绕的昔日梦境,日日靠老照片和过去的辉煌印迹过活,宁肯刷牙吐血都不愿手术只为了外形的苟延,这样的老年也可悲太不从容了。
时代造就了这些人,但也许也是玩弄和掌控了他们的一生。
风起云涌的好莱坞用男权的规则拴住了他们的命运,令人叹息。
这部戏更多着眼于琼的境况变迁和晚景凄凉,大概因为琼的星路比贝蒂走得更艰辛、更能体现好莱坞这种浮华场对女星的成就、历练与摧折吧。
正题:撕逼大战看的太爽,以至于我急切地要将两年前看过的《兰闺惊变》再刷一次了。
唏嘘,想给十星。
这种东西多拍几遍,真真假假也就说不清楚了。
豆瓣评分虚高,感觉此剧平庸之极。2星半。
第二集就看不下去,真得很无聊,我不喜欢看两个女人因为一些琐事或者男人对抗。 看到第三集,弃,不喜欢。
普通的难看
看了十八分钟就决定打五星,精简的对白,完美的表演
她们成为宿敌真的不是因为怨恨,而是因为痛苦。而痛苦的原因,是她们在彼此身上看见了自己想成为,却永远望尘莫及的那个,完美的自我
八卦之魂在熊熊燃烧。两个极其相似的大明星,撕逼如此之狠,给后人留下无数谈资与猛料,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兰姨或许和琼·克劳馥本尊还有点差距,苏珊·萨兰登把贝蒂·戴维斯做到了99%神还原,《兰闺惊变》片场的夸张亮相,让人心里发颤。过气女明星演过气女明星演过气女明星,戏里戏外,一场轮回。
9.0 / 贝蒂和琼,苏三和兰,在真实与戏剧的漩涡里互撞盘旋,烛光一点在幻境中享受最后的愉悦和接纳所有的遗憾。所有人当然愿意把仇恨换成欢乐,但这样的恨又怎能不算爱情的倒序。
怜爱萨奶,被墨光头骗了。
或是揣测,或是神还原。不过对这种年代久远的撕实在不感兴趣。
只看了一集,不是很感兴趣。。
两个巨星之间的争斗包含着日落西山的迟暮悲凉色彩和其他人的挑拨离间,意指抨击整个好莱坞的冷酷,却又被结尾以雨夜幻想和解冲淡了抨击的力度。其实没有那么喜欢,如果这部剧就结束在那个奥斯卡的夜晚,结束在琼清晨回到自己的房间,结束在极致的快乐之后、那个落寞的身影,就好了。
没有绝对的好人和恶人,都是男权社会中挣扎的可怜女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更是好莱坞的写照。没有真实的生活,争着斗着连人生都在演戏。没有不朽的容颜和非你不可的天赋,在适当的时机做合适的选择最好。
兰姨没有体现出琼的风度和美感,苏珊阿姨的贝蒂非常好
太好哭了,太不容易了,要是她们是朋友多好
苏珊演的好
你身上有我最想要的。一个我成为不了的自己。
把两个老太婆的撕逼故事拍得如此让人欲罢不能,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赢了!
goodfellas长镜头乱入奥斯卡。结尾无力。Joan扮演者跟本人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