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结构很松散,特意将五个不同地点的不同人物以同一主题作平行剪辑,以此冲淡平铺直叙同一事件单调甚至乏味。
围绕着公共卫生服务的组织(启动新的全球卫生中心)、立法(3063法案)、基层救治(医生、感染病人)、研发(疫苗研究人员)整套运作的方方面面以个体化形式呈现出来。
所以在科普性上并不特别强,或者将各种知识和相关利益融进了浅显的个体表达。
笔者在结合相关信息上,对片中的一些信息点、数据、概念和公共卫生领域相关问题浅做延伸。
1、1918年的致命大流感导致的死亡人数达到5000万-1亿人,而当时的全球人口只有10多亿。
2、广谱通用流感疫苗:具有广谱中和性(broadly-neutralizing)和通用保护性(universally-protective)。
流行性感冒的频频暴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已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关注。
预防流感最有效和经济的措施是接种疫苗,但流感病毒的持续变异可逃逸人群已有的免疫应答,目前使用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仅对亚型内抗原匹配较好的毒株产生免疫保护作用,难以有效应对因抗原漂移或抗原转换而产生的无法预料的流感大流行。
因此,研发对流感病毒不同亚型均具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的广谱流感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凌志洋, 张宏, 边超, et al. 广谱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J]. 生命的化学, 2014, 34(1):2-12.)3、流行病\特殊病原体(special pathogen)的定义:没有确切的定义,但整体特征有:(1)高死亡率,高发病率。
(2)引起公众恐慌和恐惧。
(3)目前没有预防手段,疫苗或干预性治疗措施。
(4)高传染性,存在人传人。
比如埃博拉、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季节性流感以及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
4、流行病可能通过咳嗽、打喷嚏、飞沫、身体接触等形式进行传播,传播速度迅疾。
(比如2014至2016年发生在西非三国的埃博拉疫情约有三到五万人受到感染;2009年春季的猪流感/H1N1感染了20亿人,好在病毒没有变异造成更大的杀伤力)5、流感疫苗的有效率是50%,但即使不能防止感染,也基本可以使病情温和一些。
6、世界免疫日:12月15日是“世界强化免疫日”(World Strengthened immunity Day)。
世界强化免疫日是1988年第41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确定并实行的。
世界强化免疫日主要是为消灭脊髓灰质炎而设立的。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少数能被消灭的疾病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感染者、已经有有效的疫苗、免疫能终生持续存在等。
7、很多病毒跟蝙蝠有关。
蝙蝠是流感病毒的储存器。
片里也提及到禽类和野鸟等野生动物作为病毒宿主。
8、疫苗研制的过程从毒株分离开始,在动物临床实验上不断地减少接种疫苗的次数。
从多次疫苗到一次(one shot)疫苗最佳,这可以减少大量的组织接种疫苗的工作。
灭活疫苗一般都需要接种3-4次,才能达到保护效果和抗体的持久性。
比如:乙肝、甲肝疫苗等。
9、在美国的疫苗强制接种法案进展得到阻碍,反对声音掀起了反疫苗运动,这与温和政治环境,纯洁/不纯洁的宗教二分观、少数人/多数人的民主问题息息相关。
10、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病毒防治工作需要本土化。
埃博拉救治团队所面临的困难不仅是疾病,还有遭受“散布病毒”的流言和攻击。
这需要通过社群对话完成沟通。
在埃博拉疫情区,医生主张不强制隔离,这样做会导致人逃跑,由于恐慌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医学可以预测病毒的行为,却无法预测人的行为。
11、流感攻击穷人,也攻击富人,只是穷人无法反抗。
更多资讯可以登录世界卫生组织网站:https://www.who.int/(关于PHEIC信息条例自行查看,亦可登陆中文版https://www.who.int/zh/)中国疾控中心编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下载地址另外推荐“华山感染”微信公众号张医生每日疫情复盘。
以纪录片中一段话作结:(面对古罗马的废墟)很难想象在两千年前,这是一个强大活力的社群,古罗马曾是权力、政治、经济的中心。
古罗马的人们无法想象到,两千年以后,我们会站在这里俯视他们的废墟。
他们的文明并不是永久的这一想法 正是他们永远无法领会的。
两千年以后,我们也会处于相同的境地,我们觉得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永远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无疑是不朽的城市,而不朽的城市却告诉了我们,没有什么是不朽的,一切都会过去的。
为了避免改变带来的糟糕后果,我们必须改变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的生活方式。
如果不这样,我们就会付出沉重代价。
《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Pandamic: How to prevent an outbreak?),Netflix于1月推出的六集纪录片。
第一集It hunt us,介绍了六位医疗领域的热血“青年”如何在各自领域努力预防世界性流感的发生。
她们认为流感会很快再次袭击全球,不是如果,是何时。
PS,也终于明白了前阵子莫名其妙上热搜的美国流感是怎么回事,正确地说法是季度性流感(seasonal flu),其与流行性流感(pandemic flu)截然不同。
第二集 Pandemic is now,美国塞勒姆(Salem)市掀起疫苗注射反抗风潮,市民对不注射疫苗不能进入一些学校的条例持反对态度。
在刚果,医疗健康工作者一边防止埃博拉(Ebola)病毒入城扩散,一边说服人们相信疫苗注射的好处。
而在美西交界的移民拘留营里,医护人员为这些人注射流感疫苗。
在有限的数量里,孩子和孕妇优先。
他们希望,人们不要只在乎埃博拉病毒,流感病毒也需要被重视。
第三集 Seek, Don’t hide,世界范围内,科学家对动物和驯兽员可能出现的病毒进行测试,动物包括鸡、鸭、鸟和蝙蝠。
在美国和印度,医生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关爱流感病患者。
有个细节是,科学家为了不影响候鸟迁徙,不从翅膀抽血。
第四集 Hold on to your roots,疫苗注射反抗风潮升级,医疗人员于刚果被袭击,美国医疗基金被削减,“疫苗之路”阻碍重重。
但瓜地马拉的研究有进展。
第五集 Prayers might work,世界各地,社区、家庭和信念协助医疗团队提倡坚强面对无尽疾病困扰的主张。
第六集 Don‘t stop now, Jake的团队获得了比尔盖茨基金会的投资,Syra成功为Global health center融到了基金,Holly寻求生活与工作平衡的同时为社区医院争取了2个医生的职位(原本只有1个医生),印度医生成功救回了一名swine flu患者的生命......好消息不断,而下一场流感之战也正在袭来。
有信仰是好事。
As the cases with Coronavirus rapidly increase, Netflix happened to air a new documentary series “the pandemic: how to prevent an outbreak”. How timely! The series has six episodes, each with several chapters. It is not focused on the scientific aspects of the diseases, but more on the human stories, which to me, oddly, is more powerful. The 1918 Spanish flu killed 50-100 million people, more than the WWI and WWII combined; more recent memories include SARS, MERS, Ebola, the death rate ranges from 10% to up to 90%. According to CDC, this year's flu season has led to at least 5.9 million medical visits and 120,000 hospitalizations. The data also shows that between 6,600 and 17,000 flu-related deaths occurred from Oct. 1, 2019, to Jan. 11, 2020. The viruses are extremely smart, with high mutability and potential to transmit and kill in large populations. It is an impending threat. For the next pandemic, the consensus at the moment seems to be, not the question of if, but the question of when. And a more critical question: are we ready when it comes? The show picked a few representative fields in this preparation for battle, each with a human story. I like the arrangement, and the way the story was told. Infectious disease is also a huge public health issue, with multiple fronts all into play, the socioeconomic status of the community in question, the medical facility with the right personnel, equipment and emergency system in place, the science in multifaceted fronts, including the search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new virus from the possible animal hosts- birds, bats, ducks, chickens, pig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d more effective vaccines, the healthcare policies and the concerted global collaboration and effort. As said by one of the doctors in the show, in this day and age, “It takes one person — one host — to lead to a pandemic. “We met several people on the frontlines, including Dr. Syra Madad, the senior director of New York City Health & Hospitals’ Special Pathogens Program, which helps develop public health strategy to ready the Big Apple for major diseases; Dr. Dennis Carroll, the 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USAID) Emerging Threats Unit director; a small town do-it-all doctor from Oklahoma Jefferson county hospital; a WHO healthcare expert working in Africa to try to help contain Ebola virus; scientists working in the fields in Egypt and Louisiana, swapping bats and ducks for the flu viruses they carry; biotech scientists who race to develop the new universal flu vaccine; an Indian doctor with a huge clinic in his care; and worker at the border to give flu shots to the migrants. We also get to know them in person, their upbringing, background, their day-to-day lives, their aspirations, their beliefs, their faith, their struggle, both in work and at home, each with entirely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experiences, yet all working to give, to sacrifice, to prepare, to fight. The looming threat is real and maybe imminent, but by the end of the show, I feel more hopeful, because of the human resilience and spirit. No one will be 100% ready for any big battle, but as one, we will be able to fight. We will prevail.
本片多线并行,展示了全球相关机构、各种科学家、医生正在为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做出哪些努力。
前提:1.流感≠感冒2.历史上,流感曾是致命的,造成大量人类死亡。!
大量剧透!
本片讲了美国流感季来临之际的故事:emergency operation center负责控制纽约市的病毒,定时检测流感情况,进行疫情应急演练;唯一全科医生服务一个远离大医院的俄克拉荷马州小镇,而乡村医院因负债得不到税项支持而关闭;一位创业者研究广谱疫苗,在危地马拉用猪做动物实验;一位退休护士做志愿者帮非法移民接种疫苗;麻疹再现,某州愚昧家长却集结抵制疫苗法案。
还讲了其他国家的故事:猪流感爆发,印度医院医护应接不暇;刚果医护缺乏有效防护,埃博拉感染率很高,WHO工作人员还要面对当地人的敌视和不信任;埃及一位黎巴嫩籍科学家监测禽流感动态……通过本片,我了解了科学家是如何监测可能的动物宿主、研制新疫苗,以及针对传染病的各种预防和控制措施。
学到了,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很有必要。
比传染病更可怕的是无知。
比传染病更可怕的,还有贫穷导致的卫生条件的落后。
一个地区的医疗资源越丰富、医疗体系越健全、疾病预警措施越及时,对传染病的控制越有力,当然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也很重要。
流行病必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爆发,这是人类无法逃避,终究要面对的事情。
在1918年,人类爆发了一场致命大流感。
当时全球10多亿人口,流感导致的死亡人数达到5000万-1亿人。
如今,全球总人口已经超过70亿,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有 10亿例季节性流感病例,高达65万人死亡。
1918年飞机还没有普及,如今飞机已然成为最便利的交通工具,一旦爆发大疫情,人类必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大灾难,这种灾难导致的死亡人数远远大于一场战争。
纪录片开头向我们揭露了上述信息,让人不寒而栗。
面对这样的现状与未来,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应该做些什么?
片子给出了积极肯定的答案,人类绝不会选择坐以待毙!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有的来自美国、有的来自刚果、或印度、或埃及。
有大城市医治流感的医生,也有乡村社区的医生,有开发新疫苗的科学家,有研究流感病毒的博士,有义不容辞前往埃博拉传染病区的医护人员,有特殊病原体项目总监,有无私帮助美国边境滞留安置人员的志愿者,有捕获野生动物检测病毒的团队。
他们在各自的生活中不同扮演着妻子、丈夫、孩子的母亲、父亲。
他们或许信仰上帝耶稣,或许信仰真主安拉,又或许没有信仰。
他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发出声音,这些声音有着共同目标——抑制流感的大爆发,为人类抵抗流感的肆虐而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每个声音虽然很小,但他们每个人的付出似水滴汇成一股股溪流,涌向大海。
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疑是非常困难的。
这些困难来自于内部的无奈,比如资金缺乏导致科研无法继续;医院持续赤字而难以维持;医生长时间得不到休息、积劳成疾而不得不选择离开医院……困难也来自于外因的干扰,如反对注射疫苗的民众,阻碍医务人员的武装分子等等。
但是,每个参与战斗的人们,都在做最大的坚持,为下一个成功而不懈努力。
在医疗相对发达的美国,都能看到致力于推动预防流感大爆发,在各领域奋斗的人们。
那么我们国家呢?
在大力发展GDP经济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在医疗、科研等事业领域,投入足够的资金?
发布政令的有关当局,是不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对抗下一轮的流行病爆发?
所有的措施是不是都已经制定完善?
正逢武汉新冠状病毒大爆发之际,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
流行病学其实就是政治学。
按照“利维坦”理论,政府的合法性建立在人民让渡部分权利和自由以换取“安全”之上;按照马斯洛理论,安全是所有需求的基石,同样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流行病学的本质是,它是一个跨人种、跨经济、跨地域的卫生管理学,是个体乃至小型国家和地区无法胜任的公共管理,所以在流行病防控的层面上,个人牺牲自由,政府输出效率,是对称的两大要素。
实际上本片关注的重点,正在于流行病的政治学,而非单纯的科学。
我们可以看到编导关注的几个重点都是公共政策层面上的:预防接种与个人自由(俄勒冈),超级疫苗研发的资金募集,应急管理和演习(纽约),基层医疗单位的财政困境(俄克拉荷马),贫穷与公共健康的关系(斋普尔),非法移民与传染病防治(危地马拉),战争地区的恶劣形势与医务人员的大量感染(刚果)等等。
当然医学主题的纪录片,主人公都是些医学工作者,毋庸置疑,他们是现代世界的英雄,奉献个人的才智、精力、热情、甚至是安危,为全人类的福祉努力工作。
由此想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的国家,在医学科技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行政效率似乎还在原地踏步。
作为世界流行病防控的重要一环,近十年多个流感的发源地,在本片中犹如一个巨大的阴影,其存在感无时不刻,却又没有露出面目。
幸焉?
不幸焉?
总之,向一线医务工作者们致敬!
新冠肺炎疫情,让每个人都笼罩在焦虑与担忧之中。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国内疫情趋势终于趋向缓和;但全球的疫情状况却开始变得严峻起来。
威斯特丹号邮轮刚被柬埔寨政府接收,就立刻被检测出确诊病例。
此时,船上的密切接触者们已经去往了世界各地,而且总统还和他们一一握手,表示欢迎。
另一边,在日本横滨停靠了半个月的钻石公主号,也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恐怖邮轮”。
2月19日,度过了15天隔离,并且核算检测呈阴性的乘客开始下船,首批约500名乘客终于可以回家了。
但日本政府并没有对下船的乘客们进行隔离措施,大部分人都选择自行回家,不少人选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他们回家后的日常生活、外出等也不会做出限制。
日本神户大学传染病学教授岩田健太郎,18日登上了“钻石公主”号开展检疫工作。
回来之后,他录制了一段视频,称船上的防疫管理堪称“悲惨”。
曾参与埃博拉、“非典”疫情防控的他说,与当时的状况相比,邮轮的状况让他感到“自身难保的恐惧”。
截至19日,“钻石公主”号邮轮已经确诊病例621人,并且出现了2名乘客死亡的病例。
疫情让大家人心惶惶,更多的恐惧,来自于对于病毒的未知。
而就在1月疫情爆发的时间节点,NETFLIX上线了一部纪录片。
这部医疗科普主题的纪录片,刚上线的时候并没有被很多人注意,但疫情的爆发,让它迅速走红。
因为其中的一些忧虑和预言,当下正在发生;它就是——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Pandemic: How to Prevent an Outbreak
播出时间:1月22日流行病,是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广泛蔓延,可以感染众多人口的传染病。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流行病有黑死病(鼠疫)、天花、霍乱等,死亡人数均非常惊人。
黑死病埋葬了欧洲60%的人口,而1918年爆发的西班牙流感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杀死了约1亿人,比两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加起来都多。
而最近几年出现较多的流行病还有艾滋病、猪/禽流感、SARS、MERS,以及这次的新冠肺炎等。
大多数流行病都是人畜共患病。
例如天花,是来自非洲的一种啮齿动物,黑死病来自田鼠,目前大家十分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据说也是来自于蝙蝠。
一场疫病的传播通常都有着这样的几个步骤,首先病毒会在野生动物身上发源生长。
野生动物与人类不同,它们有着不同于人类的免疫机制。
就拿蝙蝠来说,40度的体温对于人类来说已经是极限,但对于蝙蝠来说却只是小case,它们可控的体温调节与极高的新陈代谢率,都为它们提供了携带病毒却不发病不感染的可能。
野生动物中也不止有蝙蝠携带有致命病毒,只要它们四处活动捕食,病毒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传播到家禽或某种中间宿主之中,于是就会有禽流感或猪流感爆发。
流行病的某种传播方式误食或不及时处理病死的家禽野味,都有可能让人类感染上致命的流感病毒。
如果病毒再“聪明”一点,变异速度快一点,那么一场不可避免的疫情防控战就拉开帷幕了。
当然这样的传播步骤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你好死不死地煲了一碗野味汤的话,可能就直接一步到位了。
根据这样的病毒传播链,我们有 四种预防的办法。
1进行野生动物调查,防患于未然既然大部分病毒都是来自于野生动物,那我们如果能在病毒感染人类之前更快的找到它,了解它,甚至截获它,也许就能拯救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黛布卡特,就是一位追踪携带流感病毒鸭子的野生动物研究者,她负责监控美国东南部的野生动物疾病。
每当到了野鸭迁徙的季节,她都会去固定的地点设置陷阱捕捉野鸟,收集样本。
随后样本会被送往实验室,看看这次经过这里的是哪种流感亚种。
而在黎巴嫩的蝙蝠洞中,加兹卡利亚博士正在研究蝙蝠,他走遍中东在野生和家养动物中追踪流感病毒。
近些年,很多恐怖的流感病毒都与蝙蝠有关。
比如:埃博拉,冠状病毒、非典或者是中东呼吸综合征。
他们已经在埃及的果蝠身上,发现了新的流感亚种;于是他们就选择去看看黎巴嫩的蝙蝠上,这种病毒是否有扩散趋势,越了解病毒的来源,就越能做好准备。
甚至可以在病毒变异之前研究,预测它们将会走哪条道路。
2家畜疫检防控美国国际开发署新兴威胁部门总监丹尼尔,也在越南、中国等东南亚地区不断奔走,了解当地禽类传染病状况,并提前检测最新病毒发现和传播状况。
他认为目前没有哪一种流感病毒,能比禽流感病毒更危险。
(被点名)2013年,中国被检测出了一种新的禽流感毒株H7N9,它可能是目前我们所见过的「最致命的病毒」。
至少有108例病例,22名被感染者死亡,有很高的致死率。
流感病毒的变种几乎无穷无尽,他们都用H和N的不同组合来表示。
在禽流感病毒中,H3、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
某些致命流感作为人畜共患病,如果能在传染给人之前就被发现并采取措施,我们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少。
3疫苗研发与推广面对这样致命的病毒,人类其实也并不是束手无策。
疫苗就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是打击病毒的有利武器,它可以十分稳定的预防和控制流行病。
但对于疫苗来说,流感病毒却是一种十分特别的存在,因为它们的变异太快,以致于今年刚研发出来的新型疫苗,可能到了明年就已经失效了。
因此若是能有一种能够应对所有版本流感的疫苗诞生,那将能够一劳永逸。
分布式生物的创始人杰克·格兰维尔就正致力于打造全球第一支通用流感疫苗。
因为没有资金支持,他自掏腰包开始了这项研究,预计到2025年研究就有可能成功。
盖茨基金会也注意到了这项研究,他创立了1200万美元的基金,用于研究流感通用疫苗。
他说需要这种疫苗,来对抗将来有可能出现的流行病。
虽然疫苗预防疾病的效果显著,但推广疫苗的这条路依旧还是艰难无比。
「贫穷」与「观念」都成为了疫苗推广路上的绊脚石。
拉丁美洲是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当地人普遍都没有接种疫苗。
但,病毒却不会因为你没钱治病就放过你。
因此,当流行病在这样的贫困地区扩散开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比贫穷更加让人感到迷惑的就是人们的观念,不少家长坚持相信「疫苗有害论」,拒绝让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
他们坚信,健康的孩子拥有的免疫力就足以抵抗这些病毒,但事实却并不是如此。
每当一个野生动物带来一种新型病毒,人类的免疫系统都是招架不住的。
没有天然的免疫力,我们无法抗拒感染,这就会使病毒变得很致命。
努力推广疫苗的科学家,试着将接种疫苗设立为强制性的法律,却遭到了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们的联合抵抗,而输掉了听证会(人类迷惑行为)。
「疫苗犹豫」是指因为担心疫苗对身体的影响而“拒绝接种疫苗”的行为。
由此可见,疫苗推广依旧任重道远。
4截断传播途径如果前面几步都没有成功,那么预防就到了这最后一步,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步,截断传播途径。
2019年9月,刚果的埃博拉病例已经达到3079例,致死率高达67%。
全印度有9000多人被确诊患上猪流感,一周内就有86人死亡。
而像新型冠状病毒这样通过呼吸传播的病毒,扩散会更快。
比尔·盖茨曾说流行病学家通过模型计算可以得知,这样的病毒可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能够杀死超过三千万人。
这一组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而冬季本就是流感高发的季节,在这个时间段医生就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
霍莉·戈拉克就是杰弗逊县医院唯一的一名全科医生,她常年工作在一线,为小镇上所有人提供医疗帮助,每当流感季来临,她要一口气工作72个小时不停休,有时,自己也会被感染。
还有一位印度的医生,在猪流感期间,手机24小时不关机,只为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病人的情况。
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他说救治病人能使他感到快乐。
即使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他们牺牲自我奋战在第一线,依旧还是会面对一些除病毒之外的危险 ——袭医。
在民主刚果的疫苗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派来医生试图控制住世界上第二严重的埃博拉疫情。
他们给未感染者打疫苗,却被一些阴谋论者认为,这是美国研发出来维持疫情的产物,经常被一些当地人或民间武装团体攻击。
在一次袭击中,两名救援人员被杀害,还有一位疫苗团队的成员遭到殴打,被扔进河里。
这些让人气愤不已的事件,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遥远。
目前疫情仍然严峻,物资不充足,医生和护士们本就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抢救病人,袭医事件却频繁发生。
在抗击流感病毒的这场战役中,医生是站在一线最勇敢的战士,如果他们都倒下了,我们用什么来打赢这场战争呢?
当然作为管控者,政府的决策也是尤为重要的,对于这种人命关天的大事,稍有不慎,就是几百万生命的消逝。
在印度全国都被通报猪流感病例之时,约有70%的病例都在拉贾斯坦邦,这是卫生部长及其领导的卫生部的失败,随后他就下令进行挨家挨户的病人筛查。
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禁感叹那时候的拉贾斯坦邦,与现在的武汉何其相似。
政府在疫情中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缺少了政府的管控,疫情就会肆无忌惮的发展,民不聊生。
纪录片中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光靠医生无法阻止流感,光靠政府也不行,光靠大众自己也一样,只有三者通力合作才能击败流感。
」流行病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要团结一心才能有机会打败它。
这部纪录片,从医生、政府、科学家、患者等多个角度下手,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对抗流行病中所作出的努力和成就。
流行病是可怕的,它毫不费力就能带走数以千万计的生命,但是更让人感到可怕的,还是人类的傲慢与无知。
我们并不是没有有效的防控方法,只是每一次,狡猾的病毒都从我们松懈的防控中,悄悄的溜走了。
每一场疫病都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一次教训,而我们则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正确认识流行病和疫苗,抛弃焦虑、抛弃恐惧。
只要万众一心,戴口罩、拒出门、做好防护措施,我们一定能安全度过疫情,等到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
是一部诚实的纪录片,但展示方式有点难以接受,不同的故事分集讲出来其实挺好,这样做又乱又没有层次感。。。
主要剧情:席拉的活动在于建立一个全球体系,交流疫情,做培训演练等等使得大家能够有所准备,在疫情到来时可以有效应对,但是她缺钱。
(今年1月她生宝宝,不知道她的组织应对新冠干了什么,值得研究一下)。
丹尼斯离开国际开发总署在越南研究禽流感,主导全球病毒体计划,侦测未知病毒威胁。
(这部分不太清晰他到底在干啥)美墨边境的拘留中心里,给移民免费打疫苗,本来很美好温馨,最后说断供了,政府不再出钱,川普够狠。
俄勒冈的凯兰是反对强制接种的家庭代表,与防疫中心在议会对峙。
埃及的米歇尔在刚果控制埃博拉疫情三年。
埃博拉疫情中WHO的救援受到当地武装组织的冲击。
美国乡村医院的唯一医生荷莉牺牲了家庭和健康照顾病人,最终因体力不支而辞职,更多乡村医院因资金不支而倒闭。
Distributed Bio在研发一个普适的流感疫苗Centivax (篇幅超多,这个对新冠作用如何?
)。
印度一个医生在swine flu中的两个主要病例治疗过程 (说实话有点神奇化,印度医生治病注重心理建设。。。
倒也没毛病)其中比尔盖茨闪现了一下说我们没有准备好。
中国这么重要这么volunerable却没有给个片段哦。
美国的H1N1也讲的太少!
所以为了点题,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需要一个运转的准备机制,群众的防疫意识和支持,疫苗普及,,牛逼的疫苗,专业善良奉献的医生,以及很多钱去做到这些。
总的来看有钱的地方在做准备,没有钱的地方,主要是死扛
Netflix的纪录片Pandemic, 一共六集终于补完。
和之前CNN拍的那部纪录片不一样,这部更personal, 聚焦在世界各地五六个为流行病做出贡献的医生, 团队, 志愿者, 研究人员和他们的私人家庭生活。
有不少讲到信仰如何方方面面渗透到从医人员的价值观和生活。
片子有点闷,但属于渐入佳境型,尤其推荐Ep3-6, 强推一下。
终于把和流行病/病毒/瘟疫有关能找到资源的纪录片都补完了。
流行病看起来像是天灾,更像是人祸。
仿佛大自然在自然自发地清理体内的病毒,这个病毒就是人类本身。
片子里从头到尾都在说流行病、传染病一直存在,人类一直都没有跟大自然和谐共处,在传染性疾病大爆发面前的人类是多么不堪一击,所有的工作只能是预防,大面积爆发一定会出现,流感、鼠疫、SARS、猪流感、禽流感、Ebola…即使不知道下一次爆发的是何种、何时、何地、无法预测,还是有那么一部分人,用他们的热情和使命感在做有益于大多数人的事。
死亡和未知都会令人不安、害怕。
1918年,2003年,2009年,现在是2020年,新冠肺炎在中国武汉爆发了。
灾难会对人的认知、意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最早华南海鲜市场,“谣言”四起,到各地相继启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从Zy到地方仿佛填补黑洞似的往武汉、湖北支援医疗力量、维稳力量,再到大大小小的城市封城、封路、封小区……预警的,不仅仅只有哪一位或者8位“吹哨人”。
处于NCP阴影下的我们到底看懂了吗,看明白了吗?
因为fy看了这部纪录片,非常失望。没有着重讲流行病,讲了好几个个人的故事,结构散到看不下去,不知道到底要表达什么。
纪录片拍的太散了一会这儿一会那儿感觉这不是记录病毒的记录家庭生活的
两年前疫情爆发时候看的
流感当然不会只攻击穷人,但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穷人往往死亡率更高。富裕地区的人们在讨论是否有疫苗自由,贫困之地却为了能否再获得一支疫苗而挣扎。全球化确实在要求我们每个人成为超人,只是在把人累死之前,能不能让好的制度运作起来,让人别流血流汗又流泪。
作为纪录片不大行。不知道为什么非要剪得那么碎,几条故事线虽然涵盖了发达国家/发展国家、中心/乡镇、现有防疫/未来预警,但故事片段之间根本够不成对比,为什么不干脆一集以一个人为主角、跟踪展开对应的故事线?现在这样看完了什么都没明白。ghc面对的是预算和国家优先级不足,who面对的是当地居民对西方社会的排斥和敌对,印度医生面对的是穷人的不良生活环境,小镇医生面临的是乡镇衰退与人力不足,分布生化面临的是探索的未知,议员面临的是家长的自作聪明,白发病理学家面临的是变幻莫测的大自然,而他们都将在各自背负的基础之上,提防着背后来袭的下一场瘟疫。
是也乎,( ̄▽ ̄)标准纪录片, 没敢嗯哼什么结论,也就是收集可以收集到的中立情况综合为影片,,,只是, 这个释放的时机太鳮贼了...
哈哈!怎么敢的呀
几天前网飞上线的最新纪录剧集,发问点就是:下一场大型流行病会在何时爆发?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应对?真是巧了。剧集主要从医护人员和研究者、疫苗开发者的角度出发,广撒网,将美国/印度/越南/我国等多地面对埃博拉/禽流感/非典/猪流感/冠状病毒等流行疫情的不同情况和启示呈现出来。在当下特殊时期有一定的科普价值,值得看看。比较大的问题在于资料片的制式,即便采用小标题分章架构,过多的视角与案例也让整体显得庞杂散乱,缺乏良好的结构和叙事性,故而“好看”是谈不上的。
在死亡面前谈自由 呵呵
与其说是神作,不如说是科学家和摄制组人员在基于大量的采访和跟踪之后做出的科学预判。现在这个时期看真是特别应景,因为既希望那个全能疫苗能赶紧顺利生产,也可以想象我们大部分的医生和片子里的医生一样为了人们的健康在付出些什么。不过可惜的是我们自己没有一部这样的片子,这大概也是在提醒所谓从业者可以关注和学习的地方。
虽然是以医务工作者的视角展开,聚焦他们的工作是多么有意义多么不容易,但是真的人文有余干货不足,连数据量都少得可怜,而且如果看副标题的话,全片都在跑题;几个人物的故事讲得都很细碎,虽然每集分了主题,后几集还是乱成一团;比较给人思考的点是病毒是在进化的,那么疫苗的研究也要有进化的眼光;标榜自己自由民主的国家,什么都可以推翻,包括没有有力依据的疫苗与自闭症的诱发关系,这使得疫苗犹豫成为全球十大健康威胁之一,媒体对于无意识大众的操纵真的让人无力,这种自由依然是被别人牵着线的操控。
剧情散乱,把握不到重点,也没有提出太多有建设性的内容,所谓的全球视野就是为了衬托美帝有多牛逼,结果新冠大家都看到了
缺少这样的科普片。虽然制作上不够精细。但在这个科目里已经算最好的了。看后涨知识。推荐大家看一下。
看了前两集 很一般 片子架构不好
从各个方面介绍了在美国如何可以战胜传染病毒,包括政治(立法)医疗体系(小镇医生)学术(疫苗研发,病毒研究,疾病预防)非盈利(倡导,志愿者),也展现了不同传染病在不同国家的爆发状况(印度,非洲等)
很难看,这个纪录片真的拍的太差了,前两集因为新鲜也就看下去了,到第三集不快进已经看不下去了,就是一件事也要翻来覆去的说,太差了。
太琐碎,信息密度太低,2倍速度看都不想看下去了
人物群像。冗长而细碎,把六集压缩成两集效果会好得多
民智 资金 人力都是阻止新流行病的重要力量 另说一句 美国的反疫苗党气死我真的不是一天两天了 herd effect懂么 神马你的身体你做主 我的天 真的是反智代表
现在好多公众号在推,讲真,没觉得哪里拍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