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小姐
Miss Marx
导演:苏珊娜·尼基亚雷利
主演:萝玛拉·嘉瑞,费莉西蒂·蒙塔古,奥利弗·克里斯,艾玛·康妮芙,帕特里克·肯尼迪,卡瑞娜·费尔南德斯,大卫·柯克·特雷勒,凯蒂·麦戈文,Marco Quaglia,Barney Whi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比利时语言:英语年份:2020
简介:故事发生在19世纪,围绕聪慧热情、自由奔放的艾琳娜·马克思展开,她是马克思最小的女儿。作为第一批将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女性,她年轻时便投身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参加了当时的许多政治活动,关心劳工和女性的权益,并且致力于消除童工。1883年,她结识了英国著名的生物学教授、马克思主义者爱德华·艾威林——一个深深..详细 >
萝玛拉·嘉瑞能把那么直白且不加修饰的大段台词说成这样也真是不错了。影片展现了马克思女儿背后的一些故事,题材倒是不错,但手法就有点癫了。我还尝试去理解品味了一下中间各种不合时宜的音乐,到最后疯狂的一段舞真是吓死人了。
了解了马克思的另外一面,神性下原来是个出轨女仆,又把女儿当花瓶的人。不明白她知道同居渣男为人后还能继续和他生活那么久
立意新颖,女性主题的电影
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女主明明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思想和私生活的女性,却还是只能用Miss Marx这种片名,片里唯一出彩的少数几个片段都发生在父亲的阴影之下,余下的只有平庸
叙事冗长分散,没有重点。伪女权,依然是一个情感描绘摇滚的音乐有些割裂,让最后的释放不伦不类
导演似乎不知道如何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2020威尼斯主竞赛入围。苏珊娜·尼基亚雷利真是传记片高手(女性+音乐),之前那部拿地平线大奖的Nico就很厉害,这次依然非常新颖——反正朋克音乐(工人阶级音乐?)用得很有意思,女主那段唱歌感觉是受了杜蒙的启发?题材刁钻,从马克思女儿的狗血人生角度,写了劳工权益、女性权益等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都有出镜;电影质感很好,美服化道都挺讲究的,用了一些相当不错的间离手法。作为社会主义者与工人阶级的脱节,与作为女性主义者自己却“毁”在渣男手里,两个层面还算丰富,但是没能深挖矛盾性,有点表面……略可惜,但是片子也是年度佳作级别的值得一看!
朋克在这部电影里发挥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倾诉,性手枪的国际歌真的牛逼。致敬无产阶级思想先驱。
她的名字永远会加一个前缀,“卡尔马克思的女儿”。我们知道这个名字的伟大,这个伟大不得不和某种意义上的“造神运动”建立关联,而神一样的父亲,被世人敬为“半神”的人,同样会有所谓“道德的暇疵”,显然,女儿继承了父亲观念的衣钵,并身体力行去改变真实的社会结构。督察工厂环境、工人薪资标准,呼吁女性的平等地位,禁止使用童工,甚至去爱一个渣男,她是行动主义者,并拒绝对父亲的私生活发表道德的意见,她认为,须区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而私生活中的性道德需要的仅仅是爱的约束,婚姻无非是经济行为的绑架,政府甚至不需要对任何人自愿的结婚或者不婚进行监管,父亲的“道德暇疵”本来就是不必要的指摘。这才是马克思主义比较真诚的观点。可惜,马克思主义最终被纳为政治行为的八股式的律令,丧失或者被篡改了原本的色泽和论点。
喜欢电影的最后一分钟
马克思主义女权报到。摇滚悲壮,口号对喊,惊天美人只被消磨,不杀夫便自杀。All-girl band all-girl gig L’Internationale
过度的隐忍导致最后的悲剧,人生需要忍耐,但不需要一忍再忍
平庸是最无聊的… (有几个镜头很卡拉瓦乔
虽然好看,但是无聊。
SIFF打卡,普普通通吧
远离男人!
《1988年的妮可》遇上了Trine Dyrholm,这部有了Romala Garai;导演十分幸运,能接连合作了两位只让电影锦上添花,也多少掩盖了她自身诠释的气力不足的演员。在(以为)充满现代精神或是突然插入朋克意欲用“酷”的方式来改写人物之外,更多时候则是冗长的主义赘述…Eleanor的成就、经历和主张是懂的,却仿佛怎么也不能触及人物自身的感受;就以每隔段时间的“突然蹦迪”,把故事行进到了最后。
艾琳娜·马克思这样兼具平等思维和深陷两性关系泥淖的真实历史人物,是不错的传记表达个体,却不是分析女性境遇的利刃。变奏曲、摇滚乐、打破的那第四道墙都更像是修辞的种种花样,骨骼略显单薄。
很喜欢里面的摇滚音乐,当音乐响起,她疯狂自由的跳起舞,一个安静的电影,摇滚音乐的点缀让这部平静的电影更有绚丽的色彩
普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