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狼,没灾,但壮壮栽了——《狼灾记》文|榜眼张(原创)先有凯歌的《无极》烂西瓜一地,然后才有世人瞩目的《梅兰芳》横空出世,大导演总是要先炼狱,然后才能灿然生花,所以,在下一个功德圆满的大制作生死未卜之前,上帝让壮壮先有了语无伦次的《狼灾记》——哪怕田壮壮比凯歌更壮更文艺腔。
在贺寿档云集的国庆,老田能鼓捣出一部和党及人民几乎没有什么关系的片子,实在是剑走偏锋,何况还扎堆在十月,更显得他是文艺片出身,总是落拓得那么格格不入。
我本来是怀着敬意进电影院,看完后,我终于明白老田何以大义凛然了。
借用《狼灾记》里一句台词来说:“畜生,你杀了我呀!
”。
也就是说,老田没有指望这部片子能活着杀出十月围城。
大牌都跑到贺寿档去做风云人物了,难得看得上眼的王志文又因故缺档。
老田就拉了日本的小田切让(饰演陆沈康),Maggie Q(演卡雷族女人),男一号,女一号,当然老田没有忘记还有狼一号,一狼崽子。
不知道老田要以情节取胜,还是以旷世奇恋的感情戏为重要砝码。
总之,看完后觉得老田这部电影不伦不类,语无伦次,以文艺片见长的他蓦地拍有玄幻色彩的边塞题材,一不小心,邯郸学步忘了自己本该怎么走。
情节拖沓。
为了叙述善良的小田怎样由见血哆嗦变为木然冷漠,费了不少笔墨镜头。
比如和战俘交手,那把致命的刀是张安良(他的上司,一军侯)替他推波助澜推下去的;可战场上交手,又要故伎重演,再次表现小田的善良,优柔不敢下手。
何苦来哉?
然后,一只狼崽子出现了,这个狼崽子很长时间盘踞在老田的镜头里,乐此不疲地跑来跑去和小田嬉戏。
是表现出小田切让的善良吗?
还是渲染出一种冥冥中注定无法逃却命运安排的宿命?
抑或是千里伏线,引出最后与狼共舞的悲剧结局?
又或者,仅仅是为了映衬一下名字,狼灾记。
总共九十分钟的电影,我看手表,半个小时了,旷世奇恋还没有动静。
老田依然脾气很好地在讲述小田的转变。
终于,在风雪征途中,老田决意让小狼死去,而小田自然要上演依依惜别的真情,雪中埋狼崽,可这电脑特技实在很拙劣,雪居然落不到人的衣衫上。
老田还不忘煽情,把昔日一起嬉戏的镜头穿插进来,全然不顾Maggie Q已经在下面的情节里,在情欲腾腾的小田的胯下匍匐得不耐烦。
终于到旷世奇恋了。
驻扎在卡雷村里,已是军侯身份的小田邂逅了卡雷族女人Maggie Q。
然后,然后没有渲染,没有独白,没有过渡,被老田的镜头语言成功改造的小田,一改优柔善良,霸王硬上弓,占有了死活不愿意的Maggie Q,接着就有了著名的台词“畜生,你杀了我呀”。
(之所以提及这句,是因为影片前面亦有雷同的一句,是军侯不堪疼痛,试图激将小田给他一个痛快)大概老田对大制作的理解受李安《色戒》影响颇大,深度上不好挖掘,就在频率上取胜。
就在我们目瞪口呆之际,又让小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多次和Maggie Q行鱼水之欢。
我们苦苦等待的旷世奇恋就这样粗鲁地开始了。
那把冰冷冷的刀插在一旁,不得已委屈自己光洁身子的性感卡雷人伴着跃动火焰送进我们眼里的,除了她战栗的眼神,还有雀斑,对,是的,我看到了雀斑。
而肌肤之亲到坠入爱河在老田看来并不麻烦,他很简单地解决了。
他让小田出去救了已是狼身的Maggie Q的姐姐(解决的方式简单得匪夷所思,就一句话摆平,而这匹狼下文中又没了踪影),并且在Maggie Q意欲溺水而死之际救她上岸,还不忘扬州修脚的功夫,从脚底取出铁屑一片。
自此,可歌可泣的旷世奇恋终于可以在又一番情深意长的巫山云雨中升华了。
卡雷人的咒语大概是和异族人交欢就要受到变成狼的惩罚。
可是这点老田处理得拖泥带水,为什么第一次苟合就没有蜕变,而是多次之后,且在路途中遭遇如飓风般的狼群之后,只身一人狼狈回来才又被咒语说中?
影片最后,已是狼身的小田和Maggie Q双双出现在昔日的军侯张安良面前。
张安良只知道立在眼前的是狼,而其中一只狼分明知道眼前的这个人是昔日的好友,似曾相识的眼神,熟悉的不能熟悉的拥抱,如何在人狼隔阂中极有张力地流露出来,老田苍白的镜头似乎没有办法拿捏。
一番恶斗,张安良死了。
老田啊老田,你有没有想清楚你到底要表达什么?
我原来以为《2012》已经是今年看的最后之屎片了,没想到老公又下了个更屎的《狼灾记》。
冲着田壮壮我想还可以去看一下,但是冲着国产片我想大概最多得3星。
没想到啊,我又高估了国产片,它一次次地突破了我的底线。
狼灾记说的是秦汉时期,一个军队在大西北和类似匈奴的人作战,每年冬天下大雪就休战啦,大家回家。
回家途中某将遇到一寡妇,大家疯狂地在地洞里嘿咻了好多次,不想寡妇是受到诅咒的人类,最后他俩都变成了狼,继续在广阔的西北大地嘿咻不止。
然后,狼夫妇遇到了从前的老将军,将军已然被生活qj得斗志全无,而且还很没有沟通精神,最后就被狼夫妇咬死啦。
然后狼夫妇也长嚎几声,跑掉啦。
因为我用过n多次光影魔术手,可以清晰地分辨类似“反转片负冲”之类的装逼效果。
整个电影非常之屎,概括起来,台词可以这样理解,汪汪汪汪!
噗嗤噗嗤,哼唧哼唧,哇呀哇呀,啊啊啊啊,吧唧吧唧,汪汪汪汪!
嗷嗷嗷嗷。
演员都是些异族,日本人啊,Maggie Q啊,小黑贝啊。
我真的很喜欢小黑贝,演得太让人心动了,还会装死咧。
看到一大半我睡着了,醒来后看到老公非常纠结地拷问自己:这个片子,到底说得是什么呢?
我说,可以多种解释,人被自己的欲望驱赶啊,贪念啊,blahblah……然后怒道:以后不准你不经允许乱下电影!
中秋节的晚上去看这部电影,看完之后觉得自己很悲惨。
前面的部分飘渺地蒙太奇了,大家猜测:嗯,可能是回忆。
中间的部分Maggie Q经常披着一只麻袋从地洞里钻出来,和小田切让一人啃一只皮烤的很皱的土豆。
他们大概一共啃了3次。
最后,我们不记得最后出现的人究竟是不是前面那个想死又没死成的将军了。
觉得自己很悲惨是因为,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让我用如此的脑力来揣摩,并且最终还是找不到它想表达什么。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还不够文艺。
但是对于片子里面出现的狼完全明显是狼狗这件事,我们无法忍了。
狗狗们一边跑,一边摇尾巴,并且汪汪汪。
唉。
它们真的是狼狗。
据说剧本酝酿了十年。
这样说可能有点刻薄,可是,十年都可以打到一群狼了。
至少可以把那批狼狗大部队replace一下。
据说这部戏里面有个看点是激情戏……虽然虽然虽然虽然我不是冲着该看点去的,可是每次他们刚开始把麻袋掀掉,就渐暗了,就第二天早上了。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有童鞋是冲着这个看点去的,可能会很崩溃。
好了,这再次证明,去电影院看国产片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无比的耐力。
另外,如果预告片里有麻袋,或者是麻袋状物体出现,同国产片。
很久不在豆瓣写影评了。
坦白地说,我是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强迫自己从午睡中醒来奔赴王府井看这个影片的。
因为田壮壮,曾是我7,8年前,认为还不错的一位导演。
因为蓝风筝,也因为他家学渊源,我还是比较看重出身的。
据说这部电影出身不错。
前几分钟感觉营养也很跟得上——大场面大制作,颇有风范。
可我越看越觉得,这是一部可以分为三个独立成片的短篇电影作品。
其实仅仅是第三部分,就可以说得很明白了。
主题——人的兽性,兽的人性。
我不追求深刻,确切地说我更希望看到一部简单的影片。
但这片子不够简单,是深刻得有些肤浅。
可即使是一部纯肤浅的作品,也可以令人感觉肤浅得可爱——那就是 什么茶壶配什么茶杯。
这片子在我看来,显然是形式高于主体,架不起来,软。
画面——太多的渐出渐入,过于阴柔。
人物——个个行武出身,但我看不到霸气。
换了衣服,与市井小民没什么区别。
剧情——有点极端。
极端无处不在,但是需要自圆其说。
笑点——回放和小狼一起玩儿的画面,令我想起某款家庭DV的广告。
太腻太甜。
勇士内心的柔软与情感,还是用沉默表达吧。
观众又不是傻子。
主题可以简单,但是不能肤浅。
画面可以唯美,但是不能做作。
他的名字起得很好,但是还不够火候,应该叫田壮壮壮壮,因为他还不够阳刚。
想去看电影,《风声》和《建国大业》看过了,发现《狼》的大幅广告,大导演,几国巨星出演,十年磨一剑,魔幻巨作。。。
大家是不是很面熟?
好几年前好像有过这么部巨片来着。。。
转念又想,有陈大导演前车之鉴,田某应该不会重蹈覆辙吧。
于是欣然买票入场。
1小时35分钟后出场。
果然不是《无极》,比《无极》更烂而已。
--《无极》好歹还骗了几个亿的票房回来。
基本上是前半小时,我想是会是讲两个男人的爱情---会是《断臂山》?
到了当中半小时,发现还是一男一女在搞---原来是《色戒》。
最后半小时,原来是两只狼在搞。
那个,终于是田大导演的独创了。
前四十分钟看下来,已经有点烦了,等到男主角鬼鬼祟祟战战兢兢摸进山洞的时候,我就在想:以田大导演这调调,应该是女主角要现身了。
如果不是,我就给这片子加点分,好歹他让我猜错了一次。
我真恨我猜对了。
然后看他们一起吃土豆,这块土豆两个人一起吃了三次。
接着两人开搞,总算让我精神一振。
不过搞完后,女人突然说:“你再碰我,我就去死。
”当时我又想,如果我没猜错,这样说的人,以田大导演的对人性或狼性的深刻理解,应该马上会安排他们继续搞的。
如果十分钟之内没搞,那我就再加点分。
这下我必须承认,我猜错了,不需要十分钟,才两分钟。
到了群狼出现还有最后那两只狼开搞的刹那,我终于出离愤怒了---十年拍这片子,好歹养群狼出来,看看真正的狼是怎么搞的,也算是满足我了吧。。。
居然拿狼狗,还有比无极更烂的CG来糊弄我。。。
本人作为一大俗人的看法:田大导演和拍《无极》的陈大导演一样,憋得太狠,总觉得自己一肚子才情,恨无知音。
这次总算搞到投资了,怎么也得惊天地泣鬼神一下。
于是憋出来这么个东东。
我感觉,田大导演拍这东西的时候,应该是特过瘾的,恨就恨不能每个细节都跳出来解释一番,大家看这个镜头,我要表现的是人性与兽性的相通,而那个呢,我是想说,个人在大历史中的无奈。。。
大家看那片湖水,这个波浪为什么这么涌动,都是TMD有讲究的。。。
你们这帮孙子看明白了没?
我太烂了也太逊了,我真的看不明白。
我只看出两个字,装B。
我知道您特酷,特渊博,特有文化,特富人文关怀,特把电影当回事---我只求您一件事,您今后拍电影的时候,请把观众当回事。
要不,就自己闷在家里对着他自慰也成,别蹦跶出来又拿一大堆包装忽悠掉我的80块。
不得不说,好的艺术作品是憋不出来的,没这个才情就是没这个才情。
捣鼓半天,还是像古代的炼丹术士,终究没办法把硫磺憋成仙丹。
吞下去后,只能把肛门堵住,把自己还有观众都活活憋死。
可能是为了电影审查改名字了吧,这部电影其实应该叫《狼做爱记》。
日本人没有通过杀戮成为嗜血的狼,而是通过和女人不断做爱成为了做爱的狼,而后又为了要和女狼做爱而暴露嗜血本性,咬死了以前的老板。
看电影的时候我不断想起《无极》,第五代导演,日本人,奇怪的台词,以及看着像3D动画的群狼狂奔特效(对比《无极》的牦牛狂奔)。
不过当年看《无极》的时候我是边看边骂,现在倒是边看边捧腹了。
因为是让君的死饭,所以上映第一天我就巴巴的跑去看,可因为等朋友缺掉了开头的二十分钟。
通常如果一个片子我缺了20分钟我是不敢评论的。
可我总觉得不说点啥对不起我花的20块特价劵和朋友的65块钱。。。
看过介绍,觉得文案大概是意犹未尽的,结果,人家真的就是那么个故事。
一开始看评分不高我期待并不高,安慰自己,就当去看让君的激情戏也好。
结果,两个人刚露出个肩膀,画面就黑了,然后就安静了。
好不容易有几个激烈的吻,后面坐的小朋友们嬉闹着:不要看。
我就郁闷了,简直就是ED。
场面倒是壮大,还有狼袭那一段,虽然不真,但是音效不错。
其它的,对不起,恕我没有完全看明白这个故事。
只好对其加上无数自己对人、欲和自然的想象。
可是导演啊,你看看人家《色戒》的激情戏多有说服力,你这个,不光对我这个追星的花痴女说不过去,对其他观众也说不过去啊!
田壮壮的商业片,唉,以后可真是狼来了。
一段人类与畜生的传说,夹杂着交合、基情和导演的自恋。
浪潮一样的恶评,商业上的惨败,以及愤青们语调一致的数落吐糟,一度让我动摇了观片的决心。
谁投资了田壮壮,谁就等着血本无归吧!
我真不敢相信会有如此大的制作落在田壮壮头上记得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是在一年前,那时看了十多分钟便匆匆上厕所(纯生理因素,不是因为对此片的偏见)。
回来时菊花紧痹,兴致全无,关了窗口玩我的DNF。
渐渐地,这部片子淡出我的脑海,如同镜头旋进,景深夹成一道缝。。。
国庆到来,百无聊赖,遂看此片。
抱着不幸的决心,硬着文艺烫斑过的头皮,看完前30分钟。
我关掉其他窗口,我已经断定,此片值5星。
张安良作为一位身负国家使命的将军,在开头一直提着:“伱不杀他,他就杀你!
”陆沈康作为一个冒失的逃兵闯入他的视线,并由一场狼灾发展出与张的奸情。
塞北的荒凉,基情的萧瑟!
两人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张从中原回来后变得沉稳隐忍,陆就变得粗暴残忍,最后还干脆变成匹狼算了。
这是人在自然中迷失价值的体现:中原代表着理性的土壤,塞北代表着狼的空间,而边疆正是人与自然争夺精神话事权的战场。
满目的黄沙、败草、朽木、烂絮,每一个镜头都浑托出自然的力量,每处人类的设施都有自然留下的痕迹。
走向狼,成为宿命陆来到卡雷村后,野蛮地强暴了寡妇Q。
被告知两人将幻化成狼,陆一笑置之,好明显他是跟我们一样的唯物主义者。
然而,陆在寡妇带来的爱欲与现状的压抑中渐渐对人产生怀疑,后来更将信将疑地救下寡妇的姐姐,再后来遭遇那场自然的暴力——沙尘暴后,他接受狼的宿命,与人界初步决裂。。。
两人在一场人兽交锋中结束了各自“人”的命运。
事件的场所是昔日两位好基友热烈工作、奉献、搅基的兵站,如今炫着苍茫。
人的势力早在多年前逃离了,这是一座死气沉沉的融为自然一体的破城。
这更具象征意义了,人与物的决裂总要回到一切关系滋生蔓延的故地进行。
人狼本是一对胞兄,何奈同源殊途!
我想,张安良面对那匹公狼时,两具人格,在两具不同族类的躯壳上,对视着。
他应该意识到此狼似曾相识,懊恼于那匹畜生眼中传达出来的诡异的人情,“此物人否?
”,“此物似我?
”。
人物之混淆,毁灭的前奏!!!
剑锋不妥协地排除所有寻求慰藉的企图,剑走苍狼,迎来镜头的最终高潮。
迭动的镜头,交替的阴影,两匹狼旋跃于张安良身上。
在一连串惨叫、撕咬、喘气声中,一把人类的铁剑抛到半空,刮起一轮轮暗黑的光辉,滑入深崖,命逝蛮荒。
人的宿命?
人的欲求?
人的物我?
到底我将走向物,还是物将毁灭我,抑或物我失界、肉灵俱灭。
只剩下远古的传说,在人们的口中相传。
为什么这部片子能这么具有教典的意味。
每一段镜头话剧式的对白,人物表露出来的迷离,大陆片少有的严肃大气。
天啊,这是专给那些坚守的人拍的。
铁器与自然的神一次次地交汇,冲突,纠缠,迸裂,每一位观众莫名其妙地打着哈欠心存愠怒地看着这下个世纪才会明白的一系列镜头。
人在漫漫黄沙中迷失,跌宕,冒犯着。
狼的旋腾,人的闪避,乱石中穿空,渺渺白云中升腾。
请原谅我这粗劣的赞歌,因为我实在被这4.3的评分气糊涂了!
商业上,田壮壮注定要被饿死;文艺上,田壮壮注定要被我们激动的热情烧灼成不裂的图腾。
..再评:这部片子给我的思考太过沉重了,这其中的寓意可以分蘖出各种各样令阴谋论者抓狂的内涵。
运用镜头将抽象、模糊的想法表现出来,实在难倒各位天天在构思三角恋、权力倾轧的诸多大陆一线大导,然而只有田壮壮能有勇气将一篇1万字的小说拍得如此纯粹。
电影在叙事上似乎功力欠火,少了很多期待中的冲突、煽情,难免让一些人看得昏昏欲睡。
不过,这一切因为结局的设置,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薄集厚发,精心累积起来的压抑、疑迷,在几分钟中爆发、质变。
对于导演的能力尚有疑惑,但对他的情怀已深深景仰。。
片子一开头陆沈康要勒死张安良,接着就进入陆沈康与张安良协力吊高太子的回忆。
那场鏖战空镜头的插入运用,体现了田壮壮一向追求画面内涵的风格。
声效、剪辑的运用的确给人一种全新的古战场感受。
仗还没打完,就跳到陆沈康拖行太子。
在此基础上,跳到下一重回忆:新兵入伍、初杀匈奴,初步解构了陆的狼心基点。
再重回上层,陆在万丈霞光中继续拖行,此种时空错落的连贯,足见匠心独运。
然后自然又是深入回忆,狼灾之后适应战场生活,但又被强迫杀人而怨恨不满,逃走,自由,与小狼相依度日。
被接走后,镜头又转回“拖行”层面,陆沈康完成拖运,周遭是惨战余景。
回忆交代拖人原因后,制片方还怕观众看不明白打出一排剧情字幕,我靠,这字幕也太唐突了吧?
自然,剧情就回到缚颈一刻。
若说缚颈是一个线索,那他就贯穿整部剧情。
陆最终放过了张,这个救赎与诀别的过程在片尾有了回忆的交待。
两人的眼神有了些许的变化,经历一系列塞外战乱的风波后,双方的心境已如一方碧水般宁静。
送走张后,陆沈康明白只有自己一人可以承担这惨烈的前线烽火。
他从张那里学来杀戮,也在张身上收获友情。
而如今,他失去了从活人身上抓住温暖的希望,放任自我在即将到来的大雪前狰狞、异化。
狼灾之境,让活人变成死人。
化狼之咒,让死人求死,活人成狼。
最后一晚的欢乐,已饱爱情深欲。
既然欲爱,何妨成兽?
既然定情,怎需别舍?
人狼相煎,只因危重的羞耻。
所谓人情,也已崩离。
郑洞天说田壮壮是中国导演里最有希望成为大师的人选,他所言绝对是事实。
然而那句话有个特定前提,那就是田壮壮没有被《蓝风筝》耽搁了十年,吸着那口气,一直拍下去。
结果,后来田壮壮不得已打麻将去了。
再到复出时候,功力未能恢复到炉火纯青的状态,典型的中国式人造悲剧。
侯孝贤把井上靖《狼灾记》原著推荐给田壮壮,言下之意就是你田壮壮是最有能力实现改编再现的一个人,那个人不会是高高站在云端的陈凯歌,也不会是穿棉袄提红灯笼的张艺谋。
不过这件事情也有前提——那就是发生十几年前,当时找田壮壮改编边塞历史传说《狼灾记》的想法是成立的,绝对正确,不存在其他人选。
然而在十几年后,到了2009年,这两件事情的外在条件已经不复存在了。
有了大笔投资,有了外籍明星,有了电脑特技,有了媒体浸淫,结果《狼灾记》失去了最原始纯粹的一层东西,反呈现出不伦不类的面目。
国庆档上映后,商业诉求、文艺气质的《狼灾记》受到了大范围的批评,票房成绩更是惨不忍睹。
很多人没缓过神来,电影就在狼的仰天长啸声中结束了,更有出现了要求退票和响起嘘声的真实记录。
世人惊呼,好一匹咬人不见血的文艺狼!
还在荒野上奔跑的田壮壮显然高估了大家的理解力,又低估了市场的反作用力。
时到今日,以观众的力量要宣判一部电影的死刑实在太容易了,网络民意就是最好体现,而这个民意的基础并不是建立在被误导和煽动的粗暴情绪上,因为绝大多数人与田壮壮素无恶意,反还带着几分敬畏心理进了电影院。
可惜很遗憾,痴痴等待的他们被结结实实地忽悠了一记。
当一部电影连基本的故事都无法自圆其说,剩下的东西再怎么过度阐释、升华提拔都没有了意义。
况且,就深度解读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有一打田壮壮作品可以去顶上了,完全轮不到大规模公映的《狼灾记》来抢位。
再有如出一辙的大气象和好摄影,那更是老生常谈,食之无味。
《狼灾记》有的,试问《麦田》、《风声》谁没有。
对原著的改动上,田壮壮动了手脚,可惜那只是失败的开始。
陆沈康有了难得一见的仁慈爱心,甘愿放羊与小狼共相伴,逃避战争又被卷入其中。
置入字幕,想摆脱原著的时空背景又处处受限,去得掉壳但剥不了核。
再有唇亡齿寒一说,当陆沈康的存在跟秦时明月汉时关失去了联系,他的内心转变还有跟张安良的人物关系也完全大变样了,催生出狼崽记和断背情的理解倒不是冤枉了。
原著和电影的关键词全然不同,故事语焉不详、情感暧昧不清,导致了角色塑造流于表面、浮于形式,结尾更是匆匆了事,大有无厘头作风。
两个莫名其妙的人突然情欲爆发,毫无根据,观众进而失笑哑然,这种完全相反的意图效果不就是一种彻底背离?
如果有人还拿着《盗马贼》的一套东西来说《狼灾记》,比如你别理故事,要看人在动、狼在跑,那恐怕要被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或者可以说《狼灾记》的尝试是不得其道,可我坚定认为田壮壮是失败了。
即便他真用影像探索过很多的东西,但一定不是发生在这部《狼灾记》身上。
没有进步只会是个托词,影片不是我心依旧的唱诵,更不是只愿君心似我心的诉衷肠,正确的说法是田壮壮在倒退,理念不对,整个制作过程从实际准备、真正开拍到宣传造势一步步错下来的,明白点概括之:人祸。
那并非商业与文艺的问题,也不好理解为创作上的偏差。
因为确实很难用平实通俗的语言去形容和讲解电影,如果有,那说出来只会是云里雾里,纠结难耐。
毕竟一句话的剧情浓缩谁都会,关键是如何让人信服。
不见得人人要懂,可总要争取到起码的好感,表现出真诚与善意。
不幸在于,面对三名可怜的演员还有两头疲惫的狼,我们真的困惑了,谁不解风情。
有朋友提到了飘渺的国际市场,认为《狼灾记》另有追求。
暂且不说这是自毁长城,可拆了东墙补西墙就真的会有成就感么?
就像你真会觉得所谓的国际市场对一个普通人的观感有任何影响加分?
他们会去关心《投名状》和《赤壁下》的外埠票房如何。
我说即便有,那也是在话题冷却以后,而不会重新翻案。
还好田壮壮始终是那个田壮壮,他没有像他的老同学一样暴躁起来,公然耻笑起凡俗来;他也没有三缄其口,躲在一个靶子的后面笑看好戏。
在访谈交流的现场,田壮壮看似和气,可依然是一股孤傲的心气,不可侵犯的姿态。
换句话说,你可以在影片内容上对他的作品进行围攻,就事论事。
一到场下,你很难找到诋毁的目标,毕竟这只是一部被认为做失败了的电影,任何人都有说的权利,却没有强迫别人接受、低头认错的道理。
出了電影院,沒有忍住,第一次罵一部電影「臭」——已不僅僅是悶!
田壯壯還是把鉆牛角尖走到了底。
這一部與他的《吳清源》不說吳清源一樣,他說的也不是井上靖的故事。
仔細一看,其實這不過是吳清源的古代魔幻版而已,看起來與《吳清源》一樣的,把主角設定成寡於表現與內心孤獨的人。
而除卻主角,電影把所有配角都虛化掉了,那些人其實不是人,只是道具,連匪兵甲乙丙丁都不算,這樣就將所有光聚集在主人公身上。
主人公投射著田壯壯以為的境界,用無語來表達與世界的不和諧、不合作。
但田壯壯一方面清高得不願意用語言來與觀眾交流,一方面又希望找到知音。
從他在《吳清源》招待會上,看不起觀眾的態度可以得知他的清高與自卑,因為既然如此,他乾脆連沉默也不要了,電影也別拍了是最好,偏還拍出來,不讓人物更多地對話交流, 倘若覺得對話是多餘的,觀眾可以看畫面看故事知道導演的意圖,乾脆,田壯壯就連字幕解說都去掉算了。
總之,我哀歎自己花錢還請了人一起去捧場。
忍了很久,還是忍不住要說:田壯壯那麼多年了,還是沒有學會怎麼講好一個故事,浪費了那麼多錢那麼多特技!
(事後讀了井上靖的原著,很棒。
再次驗證了田壯壯不會講故事!
)
看过 不懂
这是拍给22世纪的人看的
回味了一年。有问道了。粗犷的质感,最接近性的吸引。
这应该是我在电影院看的电影中比较次的了,故事情节单调,而且缺乏连贯性,比较晦涩费解,特别是那几段激情戏,似乎成了我后面两个囔囔的观众口中说的“喂,上来吃饭了”“喂,上来ml了”之类的笑料了。一部好的电影不一定需要sexy美女,也不一定需要hot床戏,但中心思想一定要突出立意要鲜明
⋯⋯摄影挺好得,配乐也不错⋯⋯
需要去研读一下原作再来评价此片。
你么么啊。。狗P电影。。
囧
镜头画面很好看,但不知所云
建议改名为《色,狼》或者Fucker in the Dark
保持了风景加纪录片的一贯风格……
不该让田壮壮就这么沉了。
看完《狼灾记》 满脑子的结构主义批评 新历史主义话语 读者接受 异域形象学的流变……至于电影的好坏……哦 原来还有电影这个本体存在啊
为了扯回豆瓣评分!
小田没有六块腹肌,老田拿狼狗来忽悠,字幕突兀且生硬~~话说,这真的不是耽美片咩?送颗星给原声,再送颗星给风景。
其实我只是来看田壮壮和maggie Q的~~~故事方面还未明了~~~
灾难片
基本没有看懂,逻辑那个混乱啊~
为了生成而看
不知道谁是田壮壮,不知道为什么分数会这么低,在不带有色眼镜的情况下看完,个人觉得已经是国产片里很不错的了,虽然在色彩或者某些细节上有瑕疵,但一点也不影响思维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