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于这部电影的拍摄或者是它的神学理念都有些想要评价的,但决定略过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存在了一个张力:作为警察,这些男人们很勇敢地面对黑帮份子、贩毒少年……他们在这样一个身份上无疑是勇敢的,他们虽说自己已经老了,但依旧奋力奔跑,追赶罪犯。
可是,正如警长所报告的,这些警察面对的主要是那些来自缺少父爱家庭的孩子。
而这些警察在自己家中的时候,他们另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孩子的父亲——却是尴尬的(或许我们可以说是充满危机的)。
亚当与自己的女儿关系亲密,却没有勇气和她一起跳舞,同时他对儿子的表现失望,所以丝毫不关心他,也不愿意和儿子一同跑5km(对待逃逸的罪犯,他简直豁出命来奔跑);肖恩与妻子离婚,要给儿子付上很多的赡养费,却不能花时间陪伴儿子;戴维有一个私生女,却从未尽过父亲的责任;南森担心他15岁的女儿会和不良少年交往。
如果这些警察不能成为好父亲,那么其实他们在这两种身份中就出现了极大的裂痕。
并且我们可以说,作为父亲,他们在创造问题青年;作为警察,他们在逮捕问题青年。
所以,我们要问:这个裂痕怎么修复?
这个恶性循环如何破解?
在第一次四位“警察——父亲”的聚会中,他们分享到他们自己成长于失败父亲的家庭中,他们没有可以效法追随的榜样。
如今,难道历史要重演吗?
南森在这时候问了一个问题:“我就不知道所有的好爸爸都去哪了?
”父亲角色的缺失,是我们这个时代难以愈合的伤口。
话又说回来,怎样才能打破这罪恶的捆锁呢?
谁能引导和帮助这一群心碎的父亲?
谁来恢复家庭中失去的父爱呢?
这暂时成了一个谜。
但是,罪人的本性是惯于在一种看似稳定的状态中生活着。
反正这个问题家家都有,那就这么过吧。
他们从那以后再没有反思过他们尴尬的处境,遑论采取行动要做出改变!
但是,这个故事被一个事件震动,没有人可以沉默了!
因为死亡临到他们的身边!
那个美丽阳光的公主去世了!
亚当和妻子维多利亚觉得陷入了深深的黑暗之中,其实他们一直处在这个黑暗之中,却因着悲伤被唤醒。
亚当:我当初应该做个好爸爸的。
I should've been a better father.维多利亚:不。
你现在仍然是个爸爸。
No, you're still a father.顺便插上一句,这个对话结束时,镜头显示埃米莉的床头有一句话:My prince did come, his name is Daddy.可惜这个王子勇气不足,拯救不了公主(如果我们说每个孩子都是公主,每个父亲都是王子的话)。
透过这个痛苦的事件,亚当开始思索一个问题:上帝想让我做怎样的父亲?
(在和牧师的对话中,亚当说到,“I wanna know what God expects of me as a father.”)当亚当开始研读圣经,他的结论是:我必须得做这些困难的事了。
(“I'm accepting the fact I have to learn how to do the hard things.”)当他首先在自己家中做出改变后,他的儿子也被改变了,他说:“I wish I would've been a better brother.”他问了一个和他父亲类似的问题——个人在家庭中的角色问题,一为父亲,一为哥哥。
这时候我们看到一个奇妙的安慰。
这是亚当安慰他儿子的话语,也仿佛是神藉着亚当自己的口对亚当说话:“我爱你,你是我的儿子。
”随后,我们看到整个故事中的第二次聚会。
这个聚会中,亚当提出一项决议书。
而他所提出的这项决议书的内容据亚当自己描述是从圣经中学习到的。
逐渐地,我们清晰地看到前面问题的答案:除了那位众光之父,那位知道万事、掌管万有、安慰痛苦者、医治受伤者的阿爸父,还能有谁可以弥补缺失的父爱呢?
祂的爱是一切父爱的源头,他的智慧是一切父亲智慧的源头,他的能力是一切父亲能力的源头。
现在因着神的安慰,亚当从失去女儿的痛苦中走出来,神也藉着失去女儿的痛苦破碎了亚当,重塑亚当的生命,使亚当走进自己缺失的身份中。
痛苦和真正的罪恶被缴械。
此时亚当成了真正的父亲,真正的警察;当然这都是因为神自己是那一位最真实的父亲,也是除灭一切罪恶的警察。
接下来,这几个立约的父亲都作出了改变,除了肖恩。
这几位父亲开始先面对过去,重新审视过去没有愈合的创伤,并祈求神的医治。
然后他们又做出行动,为了未来!
亚当与儿子一起跑步并劝勉儿子信靠神;南森开始与女儿沟通,女儿也开始理解父亲的爱;戴维接受耶稣成为他生命的主之后,立刻采取行动,与过去伤害的女友和女儿重新建立正确的关系;哈维也在工作中胜过了试探;唯独肖恩失败了。
他的失败不在于他没有采取行动,恰恰是因为他采取了行动,所以他失败了。
因为在他的行动中,他没有依靠神,只是依靠自己采用非法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作为警察,没有胜过恶,反倒为恶所胜。
故事的结尾,这几位“全新的”父亲在教会中作见证,并邀请每一个父亲勇敢起来!
这个时候,我们差不多可以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神叫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充满困惑、问题的开始,却因着一个更深的困难而走入一个全新的处境,我们唯独赞美神的作为奇妙,是我们不能测的!
属神的男人应该完全依赖神!
勇气是要承认自己的缺乏,仰赖上主的恩典。
他的每一个身份都是因着他是作为神的儿女活在神的面前而表明出来。
工作和家庭不是分裂的,而是都应该照着神的旨意建立。
一个好父亲应该是充满勇气的,并且他需要同伴!
在世上他是一个战士,他的勇气有天上的父神陪伴,有地上的同路人伴随。
最后,奉送一句话作为总结:The only way to be manly is to be godly. ——Larry Crabb
一部朋友推荐了很久的电影,存在硬盘一年了,一直没有来得及看。
这个周日早上偶然听到来自CASTING CROWNS在2011年写下的COURAGEOUS(勇气)这首歌,很受感动,后来才发现是为这部电影写的主题曲。
于是晚上找出了这部搁置已久的电影安静地看完。
电影勇气,从父亲这个角色出发,以四个主人公不同的家庭,各自在面临人生中的不同选择时,如何拿出勇气去承担,去宽容,去坚守,去改变。
影片没有选择多么宏大的主题,惊心动魄的故事,而穿插其中的都是每天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普通人生活中的情境或遭遇。
经历失去爱女的ADAM如何承担起扶持家人并修复与之疏远的儿子的父子关系;因年少轻狂而逃避责任的DAVID如何面对自己抛下的女友和四岁的女儿;曾被父亲遗弃的NATHAN如何与过去和解,并为带领保护自己的家人而努力;承受经济压力的JAVIER在面对上司以作假换升职的考验时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影片正是通过这些一个个在现今世俗标准里似乎不需要再去思考就能理所应当做出选择的事情,再次让人们重新去发现一个父亲的角色,定义与所应具备的品质。
影片之所以取名为勇气,也是在不断挑战着人们当面临现实和信仰发生冲突时,需要多大的勇气来迈出那一步。
父亲这个角色是上帝极其看重的,因为它同时也是上帝和我们自身关系的一个象征。
父亲在家庭中被赋予更多权柄的同时,也必定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他理应是一个家庭的领路人,保护者,如同天父对他的子女所做的一样。
影片也通过很多细节触及人心。
失去女儿后,亚当再次来到那棵大树下,怀抱想象中的女儿,第一次在生命中起舞,跳完了那支当时没有答应女儿陪她跳的舞;内森在餐厅里慎重地给女儿戴上守贞戒指,并让她知道保守自己的圣洁是如此重要,并请求女儿允许父亲一直守护她,直到那个上帝应许的人出现,他会毫不犹豫地将她交托;哈维尔,这个大多人眼中的失败者,当他第一次穿着西装站在镜子前不知所措时,妻子深情地对他说:“你有爱你的上帝,有珍惜你的朋友,有崇拜你的妻子,你是富有的人。
” 这些细节,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在这喧嚣浮华,各种价值观交集的世界,很多最基本的纯真和爱在被渐渐遗忘和忽视。
它们被认为是不合适宜,难以在这世上生存和立足的。
当清楚地意识到作为一名父亲所要担当的而不只是形式化地成为那个人之后,影片中的四个主人公在ADAM的发起下,向上帝做出了那个庄严而神对的承诺。
这里让RESOLUTION(决心)这个词变得不再只是 短期目标,也不是新年制订的计划,很快伴随着热情的减退而淡忘。
而是一个一生之久的承诺,要不断鼓起勇气,克服挑战来践行。
这是每一位在作好做父亲的准备前理应做出的承诺。
The Resolution for Men 承诺书 I Do solemnly resolve before God to take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myself, my wife, and my children. 我郑重在上帝面前宣誓,对我自己,我的妻子和我的儿女承担责任。
I WILL love them, protect them, serve them, and teach them the Word of God as the spiritual leader of my home. 我承诺要爱他们,保护他们,服侍他们,教导他们上帝的话语,并成为我家中的属灵领袖。
I WILL be faithful to my wife, to love and honor her, and be willing to lay down my life for her as Jesus Christ did for me. 我承诺要忠诚于我的妻子, 爱她并尊重她,甘心为她舍己,如同基督为我舍命。
I WILL bless my children and teach them to love God with all of their hearts, all of their minds, and all of their strength. 我承诺要祝福我的子女并教导他们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
I WILL train them to honor authority and live responsibly. 我承诺要培养他们尊重权威并学会负责任。
I WILL confront evil, pursue justice, and love mercy. 我承诺要对抗邪恶,追求公义,喜爱仁慈。
I WILL pray for others and treat them with kindness, respect, and compassion. 我承诺要为他人祷告,以善良、尊重和怜悯来对待他们。
I WILL work diligently to provide for the needs of my family. 我承诺要殷勤工作来供应我家庭的需要。
I WILL forgive those who have wronged me and reconcile with those I have wronged. 我承诺要饶恕那些得罪我的人并且主动寻求与那些我所得罪的人和解。
I WILL learn from my mistakes, repent of my sins, and walk with integrity as a man answerable to God. 我承诺要从自己的过错中学习教训,从自己的罪中悔改,以正直来行事并向上帝交账。
I WILL seek to honor God, be faithful to His church, obey His Word, and do His will. 我承诺要追求荣耀上帝,对祂的教会忠心,顺服祂的话语,遵行祂的旨意。
I WILL courageously work with the strength God provides to fulfill this resolution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and for His glory. 我承诺要勇敢地靠着上帝加给我的力量,以我的毕生,为着祂的荣耀,来实践这些承诺。
印象深刻的一些片段//哈维和太太因为工作机会而引发争执,但随后两人立刻彼此温柔言语道歉,这一幕真的太美好了,以及后来的口气诙谐打趣。
God引领哈维意外获得了工作,奇妙的带领。
真假哈维片段特别好玩哈哈。
//黑人老爸为女儿举行的两个人的成人礼,但是表达爱的方式与叮嘱温暖又掷地有声,如果他爱God超越世上的一切,那么他一定会很爱你。
这句话一语惊醒梦中人。
//哈维面临升职的小考验,艰难地坚持正确的决定,抱以失去工作晋升机会的心态去做出抉择,但发现是God的惊喜彩蛋。
有时候生活并非是正面的考验,可能真的就失去了机会,但是God一定会在预备的时机开门。
//失去女儿的悲伤父亲,揭发藏货的同事,一个个level下来,生命的成长与丰盛是上升趋势哈哈。
而这其中的挣扎与痛苦也不是轻而易举读过的。
只有回转向God。
//四五位父亲带着他们的太太和孩子们,共同在God面前慎重立约的仪式,真好。
工作 家庭 亲子 肢体 守约 等等当我们立约的时候 没有遇到真正的环境 总会坚信自己可以持守 但是当碰到环境 艰难的时候呢 更加要彼此扶持着坚守 [心]//祂一直与我们同在//我想未来在碰到先生以后我会和他一起再看一次这部电影。
正如黑人老爸所说,爱上帝超过世上一切的人,也会是个非常爱太太的人。
希望我们尊主为大,彼此相爱。
也希望未来我的先生能够成为一个好的父亲。
原文在:http://heheaiyesu.blog.163.com/blog/static/16364716020122192856512/肯德拉克弟兄和舍伍德电影公司(Sherwood Pictures)早已经成为美国基督教电影的代名词,他们拍摄的电影可谓美国电影的另类:成本超低,全部由基督徒制作,题材全部为福音题材,没有任何好莱坞大片的基本元素(他们的电影甚至可以说是反好莱坞的),但却部部切中时弊,打动人心,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如果说《面对巨人》还是他们的试水之作,那么《消防员》则渐趋成熟,有着扎透人心的力量,我身边的人看过这部电影的,包括我自己在内,没有不哭的。
正是由于前两部电影积累的人气,听说他们制作的最新电影《勇气》在美国上映并取得了较高的票房的时候,我的心里真是充满了期盼。
从媒体的报道上,我已经知道这是一部关于父爱的电影,但我有些纳闷电影的名字为什么叫《勇气》,勇气与父爱,到底有什么关联呢?
终于看到了这部电影,这一次,增加了预算(三百万美元,《消防员》是五十万),开始讲一个多线索的故事,显得有些凌乱,表演也似乎没有《消防员》好,但依然保留了风趣生活化的对白,搞笑的情节和对耶稣的尊崇和高举。
这最后一点才是真正重要的,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之所在。
因此,我依然看的很过瘾。
我的疑问也得到了解答。
电影中父亲们面对的,是一个险象横生的环境——黑帮横行、毒品泛滥、道德败坏……,哪个父亲愿意把自己所爱的儿女放在这样的环境中呢?
更何况这些父亲们还承担着养家糊口的压力,哪能时时刻刻地保护自己的孩子呢?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为父亲最需要的品质就是勇气。
同样身为父亲,我对电影中父亲们的压力和焦虑感同身受,不管在美国和中国,爱儿女的父亲们都会面对同样艰难的挑战。
有时,我看到自己的孩子被那些充满暴力和色情内容的影视和网络包围,看到孩子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开始说脏话,看到孩子拒绝分享而相互争斗……,我几乎丧失勇气,陷入沮丧。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上,做父亲绝对不是什么轻松的工作,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慈爱与正直等各种品质。
就罪人的本性来说,我们实在无法胜任父亲的职责,于是很多人于是选择了消沉、退缩和放弃,因此制造出了无数伤痛、破碎和名存实亡的家庭,也制造出了无数叛逆、绝望和为所欲为的年轻人——正像电影中所说的,父亲角色的缺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悲剧之一。
电影有这样高的票房,绝对是因为切中了时代的伤口。
电影正是开始于这样一帮父亲的聚会——警察亚当与自己的女儿非常亲密却与儿子形同路人;同为警察的好朋友沙恩离了婚,需要给儿子付不少赡养费;大卫刚加入警局,年纪轻轻就有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私生子;哈维尔有一儿一女,却失去了工作,连房租也付不起;内森总是担心自己还在青春期的女儿,她就像一块恶棍磁石,总有一些不良少年来找她。
这真是一个失败父亲的聚会,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他们都成长于问题家庭,失败的父亲制造出另外一位失败的父亲,真是顺理成章。
谁能打破这罪恶的锁链呢?
谁能安慰和帮助这样一群心碎的父亲呢?
谁来恢复家庭中失去的父爱呢?
除了那位父亲中的父亲,众光之父,那位知道一切,主宰一切,安慰一切的那位天父上帝以外,还能有谁呢?
他的爱是一切父爱的源头,他的智慧是一切父亲智慧的源头,他的能力是一切为父能力的源头,更何况他爱我们,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我们,使我们不至灭亡,反得永生,我们这些做父亲的唯有寻求他,并学习他完美的为父之道,才能真正担负起父亲的职责。
人的尽头,神的起头,这些绝望的父亲们开始转向父神,仰望他,祈求他,从他那里获得供应和帮助。
上帝听见了他们的呼求,引导他们每个人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更新历程。
对于冷漠的亚当,神拿去了他的女儿,用失去女儿的痛苦来破碎他,好让他更加信靠上帝,进而重拾对他自己儿子的爱;信仰本来很虔诚的内森,则开始与女儿相互沟通,女儿也渐渐开始理解父亲的爱,最终,内森带领警局的同事们将社区的黑帮一网打尽,消除了一个威胁;对于尚未认识耶稣的大卫,上帝开始借着内森柔化这位浪子的心,他最终勇敢的接受了耶稣,开始于女友和女儿重修旧好;最有意思的是内维尔,这位憨厚老实的拉美移民因为没有工作正在陷入绝望之时,在路上祈求神的时候,忽然后面有人叫他,一位他根本不认识的人雇佣了他,还帮他找工作,这人正是亚当,在哈哈大笑之余,我相信所有基督徒都会为此而喜乐,谁没有经过这样的“巧合”呢?
只有沙恩失败了,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在困难中依靠上帝,而是想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最后落了个嘡啷入狱的下场。
当然,事情不不是总是这样一帆风顺,在上帝改变和更新每个人的过程中,他们都曾经彷徨和疑惑,但他们互相帮助,没有退缩,当他们站在讲台上喜乐地见证上帝在他们身上作为的时候,他们一定明白了这句圣经:神让万事相互效力,叫爱他的人得益处。
在他们的家里,他们的孩子享受着失而复得的父爱,这父爱,因为曾经失去而显得特别弥足珍贵,正如穿过黑暗重寻光明,正如经过水火到达丰富之地,正如堕落的浪子悔改,那时,浪子的父亲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
”他们就快乐起来。
(路加福音15:22-24)这就是那位真正慈父的心肠,他挂念每一位失落的、沮丧的、消沉的父亲,不仅是父亲,还包括每一位母亲,每一位儿子,每一位女儿!
他与地上的父亲一样,为儿女的一举一动而悲伤、欢喜。
所以,已经是父亲,或者准备成为父亲的浪子们啊!
你为无法保护自己的儿女而忧心忡忡吗?
你还在为做过的错事而感到后悔吗?
你为如何教养儿女而感到焦虑吗?
……,回家吧,就像电影中的父亲们一样回到真正父亲的家,他是那位能让人死里复活,失而复得的神,在他那里没有任何的问题能够难倒他。
而且,他已经派自己的独子耶稣基督来找你了,你只要跟随他的儿子,跟随他的脚踪而行,就能回到你真正的家!
回家吧!
精彩台词:警长:我想跟你们分享一份调查报告:关于近期犯罪团伙数量上升的研究表明,每个案件都有个相似点,离家出走,退学,未成年人吸毒、青少年犯罪,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父亲,换句话说,当孩子缺少父亲的管教,他们自杀和吸毒的概率会增长五倍,入狱的概率则会增加二十倍,我知道你们很辛苦,整体和人的阴暗面打交道,但在下班回家后,还请你们多多关爱家人。
内森:若不是信奉上帝,我的生活会一团糟……亚当:知道吗?
我已经心灰意冷了,感觉天昏地暗,我想安慰维多利亚,担我赶不走那些坏情绪,我该怎么办?
牧师:亚当,这有个愈合期,上帝会带你走出阴影,这需要时间,需要时间愈合。
亚当:愈合?
牧师:许多失去至爱的人曾说,某种程度上,这种遭遇就像截肢,你会康复,虽然会不复以往;我还想说,那些有过类似遭遇并且对上帝坚信不移的人,会发现他们和上帝的关系会变得亲密无间,这是多数人无法亲身体会的亚当:我……,相信上帝,我只是不明白他在做什么也许你无法听到他的解释,但他会与我们一同克服伤痛,你必须做出选择,究竟是为失去而恼羞成怒,还是为曾经拥有而心怀感激。
亚当:现在我相信上帝希望我们每一位父亲,都能勇敢地站起来,尽自己所能地参与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去,但是除了呆在他们身边,供养他们以外,父亲更应陪伴孩子一生,以身作则地印证上帝的存在,印证天父的存在,一个父亲必须爱自己的孩子,并获得他们的信任,应该保护他们,训诫他们,教他们了解上帝,教他们坚守正直的品质,尊重他人,教导他们成为有责任心的成年人,教他们什么是永生……
这是2011年上映的电影。
影片围绕着五个男人展开。
亚当、南森、肖恩、大卫和哈维。
前四个人都是警察,哈维是一个普通打工者。
他们在相处过程中,都遇到了一些问题。
尤其是亚当的女儿因车祸去世后,亚当陷入了深深的悲痛和思考。
于是在发起了一个承诺书,在上帝的感召下,爱护家人,热爱生活。
这封承诺书得到了其他几位的热烈响应,并改变了他们以后的生活。
影片的前三分之二似乎是基督教会的广告片。
向人们宣示着上帝的无处不在。
用他那慈爱的目光在关注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
让谁生让谁死,都体现着他的慈爱。
对于信徒们来说,自然是满满的正能量。
可是在咱们这里,没有基督教的传统,对于这类宗教的关注度不大。
尤其是我,向来信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价值观,到了不惑的年龄之后,更加很难被任何洗脑的宣传所打动。
记得在以前看过的一部波兰影片中(名字不记得了),一个修女问正在布道的神父:“上帝是男人吗?
”这种大不敬的话固然不好,但是也说明了这世上的任何人都没有见过上帝。
没见过的人却要别人信他,这实在是很奇怪的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没见过的人所说的话却能给许多无知的灵魂一个信仰,一种抚慰。
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但是经不住细想。
在基督教的信条中,记得有一句“别人打你左脸,你要把右脸也贴上去”。
说真的,我曾经对此有过认真的思考。
却百思不得其解。
在咱们的道德观里,这叫做贱骨头。
可是在基督教的国度里,这叫做伟大的奉献。
人与人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在影片的人物中,也曾引用圣经的话说:要爱你的敌人。
这就更加不好解释了。
警察的任务就是来维持社会治安、对付犯罪分子的。
如结尾的那场枪战,你要是爱敌人,为什么还要枪击他们?
为什么还要同你所爱的人搏斗?
(上帝啊,请宽恕我的直率吧)。
也许是我太愚钝,没有领会基督教理念的精神实质,没有经常的听取牧师们的布道。
可是我在享受看电影的快乐之时,实在不可能先去读圣经了。
无奈之余,只得将心思放在影片后三分之一的情节中了。
一次,老板接见哈维,告诉他要给他提职提薪,但是要他把进来的17件货物记为16件,否则就开除他。
哈维一家始终在穷困中挣扎,他实在太需要这件工作了。
可是,在思考一夜后,他告诉老板,不能答应他做这件事。
不料,这整个是老板对他的测试。
最后老板握住哈维的手说:“感谢你的正直。
”哈维也得以提薪提职。
实际上,一个人仅仅有正直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纷乱无章充满诱惑的社会中,去坚守正直的勇气。
影片的名字也许说的就是这种勇气。
遇到事情,不顾一切去打斗去谩骂,那不叫勇气,那叫莽撞。
办了错事,梗着脖子不承认,那也不叫勇气,那叫二。
真正的勇气,是在危机时分,能够抛开一切杂念,抛开一切利益的纠葛,坚持自己的操守。
这样的人才是最值得敬佩的。
影片中描述了这样一件事。
亚当发现肖恩在偷取缴获的毒品,他毫不犹豫的举报并逮捕了肖恩。
这在亚当也并不是一个轻松的选择。
肖恩是他的密友,举报了他,不仅毁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毁了肖恩的一切。
尽管亚当仍然去狱中探望肖恩,并鼓励他重新做人,还去照顾肖恩的家人,但这些都于事无补。
也许这也是影片编导所倡导的勇气吧?
我一向很鄙视举报这种行为。
在那个特殊年代里,儿子举报父亲、妻子举报丈夫的事比比皆是。
甚至黄苗子之流也每周汇报章伯钧的一言一行。
对此类不堪的行为,自然是因为当时的大环境所致。
唯有此才显得自己的无私和革命。
可是再仔细想想,对于一个有知识有文化,在社会上历练多年的人,真的不认为举报他人是一种可耻的举动吗?
真的没有博取当局欢心的杂念吗?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看到一个人正在犯罪,正在危害社会,你的选择只有两个:或者装看不见,或者去举报。
你应该怎么做?
这时,举报似乎就成了唯一正确的选择了。
所以直到现在,我还对举报这个问题在纠结在思考。
这其中的界限是什么?
道德标准又是什么?
怎样做才能经得起后世的检验?
怎样做才能对得起自己的灵魂?
不知道。
这也不是仅仅凭着一颗正直之心和无畏的勇气所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影片中,无论是哈维还是亚当,推动他们做这些事情的因素除了正直和勇气外,还有一个考虑,就是觉得上帝在注视着自己,如南森所说:“我们都要接受上帝的裁决。
”最终还是对上帝的信仰促使他们选择了正直,获得了勇气。
细想下来,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功利的考虑呢?
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受到上帝的谴责。
到了终结之日,就会到地狱受苦。
那么反向思考一下,假如没有这个裁决,或者说,干脆是没有上帝,他们是不是还会这样做呢?
本人评分:6.0。
不得不说的一部好片,整本透露着细腻,温情,感动。
向你完整诠释了怎样去做一个好男人,好父亲,好丈夫,值得你去细细的品位。
当片中父亲在草坪上回忆女儿跳舞的片段,当有私生女的帅哥给曾经抛弃的女友写信的片段,当曾经的失业落魄男穿上新西装站在镜子前微笑的片段等等场景,无不让人动容。
当然也有人可能会质疑通篇的说教,传教味很浓,但不得不否认,现今的社会,到处充斥着食品安全,房屋,路桥倒塌,种种恶行以及道德的沦丧,不正是,整个民族信仰的缺失所导致的恶果吗?
你所要面对的困难选择,是你要为自己不能与爱人继续在一起的时间而生气,还是为你得以与她共处的时间而感恩?!
做一个父亲需要勇气,做一个好父亲更需要勇气,这勇气需要从上帝而来,他会教导并引领你,给你力量和智慧,感谢上帝,可以让我们去成为父亲,而他自己就是我们最好的父亲,阿门!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中的一段: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⑷,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这要成为一个制度。
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
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
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看了这个电影,感觉现在中国这种形式越发的消失不见了,反而在信众中由于共同的信仰和信念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无意中下下来的这部片子。
本来是以为是一部警匪类的动作片,看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才看出这是一部温情教育片。
不可否认的是,自己被触动了。
尽管影片中一再以上帝的名义进行训诫 ( 看完影片后在网上查阅资料时才发现原来这是一部和宗教有联系的片子),但我觉得,至少对于我们这些并不信仰基督的人来说,可不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来代替:责任。
影片中提到了这么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觉得自己是一个男人了。
我想,这应该是我看完电影后第一个想到的问题。
年少时总是以标榜自己独立,不愿过多的束缚。
可真正有那么一天我们突然意识周围的大小事情都要靠自己来解决时,我们是不是真正准备好了......很喜欢片中的Adam,还有Nathan。
无疑,这两个父亲形象应该是我理想中父亲的形象。
父亲,原来不仅仅要赚钱养家,不仅仅要提供支柱,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家庭中,成为神话语的实践者和传递者,要教导孩子如何行出上帝的话,要教导妻子如何顺服上帝的旨意,更鞭策自己成为一个神所喜悦的人。
父亲,这个在我看来似乎只和利益、辛劳有关的字眼,在神的要求中,原来有这么不一样的意义。
我想,女人的阴柔、善感,是无法支撑一个完整的家的,所以父亲的角色才显得这么珍贵。
怪不得神在圣经中,比喻男人是女人的头时,用了“好像基督是教会的头”。
神的教会,或者说神的国度,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
不管一个人在外面有何等的地位,何等的风光,当他回到家时,就是最真实的自我。
在家里面所要履行的责任,才是他真正成为一个人要做的。
在家里面所展示的,也是他真正的样子。
所以,社会的幸福源于每一个小家的幸福。
而只有家中有神的带领,神的参与,家才能完整,才能凝和,有力量,有恩典。
我要竭力追求,首先在家中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
而在将来,我仍要追求成为家的构建者,去经营,去灌溉。
我要重视家庭,知道一个小小的家,会发出大大的光芒。
论父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讲述的就是做人、为父的责任感,其实这完全是可以脱离开宗教信仰的,结合在一起的话可能会更好一些。但是影片的说教感太强,硬拉着你好像要先有信仰才会去负责任,起码我看了是没这么舒服……那是一个耶和华主持下的和谐社会、极乐世界,可现实远比剧情复杂多了。
要么有份信仰,要么对自己有信心有约束
一开头,几个警察追犯人应该跑的再快点!这是部好片!
太正能量勒 受不了
如果有孩子 请在他在的时候把所有的爱都给他 你不知道他哪一天会消失不见
又一个传教片。。。
很具有美国传统文化,开篇一场追车戏,还以为是部动作片,剧情一转,居然转到为人父的道德情感,以宗教为蓝本,对下一代负责为核心思想,阐述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需要多大的勇气。片子拍的温馨感人,虽然宗教无处不在,毕竟信仰是好的。
分低在了教会宣传上。。过多的信念植入。。
可以不错
我觉得,实在是贴近生活又励志。
6分,主旋律。
本身挺没内容的,就是宣扬的主题太高大了,让人会产生景仰。
作为一部基督教题材人性伦理片,对于普通人来说,它的布道气息过于浓厚、表现手法也过于教条,但影片所传达的理念依然值得肯定:人不能失去信仰,正直是这个社会所缺失的道德,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是每一个男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神棍宣传片.酸的要死.
特中庸 还可以吧
撇开略带的宗教色彩 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 有快乐有惊心有感动 值得每个人一看 生活中需要太多这样那样的勇气 感谢各种各样的父亲 无论你们做了什么 我始终坚信你们心中有爱 愿这勇气蔓延
一部精彩的宗教宣传片。
因恐惧而诞生的臣服并非面对生活的勇气。
积极向上 劝人向善 警员 毒贩 皮卡 信仰 家庭 事业 小镇里发生的一件件事情 越往后越啰嗦 过于主旋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