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人

綫人,证人2之线人,Beast Stalker 2: Informant,The Stool Pigeon

主演:谢霆锋,张家辉,桂纶镁,陆毅,苗圃,廖启智,钟舒漫,吴浩康,郭政鸿,Rob Lok,梁小冰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中国大陆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0

《线人》剧照

线人 剧照 NO.1线人 剧照 NO.2线人 剧照 NO.3线人 剧照 NO.4线人 剧照 NO.5线人 剧照 NO.6线人 剧照 NO.13线人 剧照 NO.14线人 剧照 NO.15线人 剧照 NO.16线人 剧照 NO.17线人 剧照 NO.18线人 剧照 NO.19线人 剧照 NO.20

《线人》剧情介绍

线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为了侦破棘手案件,警方往往借助线人之手获取情报。然而在行动过程中,却常常有意无意置线人于危险之地。一年前,线人废噏(廖启智 饰)的悲惨下场让香港警察李沧东(张家辉 饰)的身心备受煎熬,表面的荣迁始终洗刷不掉铭刻其心中的罪恶感。而如今,他不得不再次与新的线人合作。这次,他找到了命运多舛的小混混何细鬼(谢霆锋 饰)。为了搭救身陷水火的妹妹,细鬼无奈接受了李沧东的任务,打入金行大盗华天(陆毅 饰)的团伙内部获取情报。 在细鬼的帮助下,警方掌握越来越多的证据,抓捕的罗网也渐渐收拢。与此同时,细鬼的境遇也愈加危险。一年前的悲剧似乎将再次重演,李沧东该如何选择……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高堡奇人第四季苍天有眼弗兰尼-克鲁格尔恐怖故事非人类职业杀手最佳情侣识骨寻踪第六季诺娃队长我的同事都很2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狗与剪刀的正确用法黑帮少女呯呯呯好莱坞巨猿猫王与尼克松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命运之夜——天之杯Ⅰ:恶兆之花如果还有明天第一季北欧人丧家之女复原行动第三季亲密的外人绝命追踪五星圣诞生死交锋网者荣耀百合与直觉狄仁杰之通天玄案血战长空演绎屋Re:act终结杉计划

《线人》长篇影评

 1 ) 信任,悬吊于细细的丝线之下

港片“尽皆癫狂,尽皆过火”的特点,在经历了一系列合拍模式和内地公映的限制磨损之后,近来似有卷土重来之势。

《线人》就是佐证这一趋势的绝好标本。

在《线人》的前身《证人》中,已经有大量过于刺激或过于煽情的内容出现,趁热打铁的《线人》更是将狗血尽情喷洒于银幕之上。

和《证人》将着力点放在外表邪恶内心温柔的张家辉身上不同,《线人》是各角色齐齐用力,每个人都有一段悲惨身世。

谢霆锋饰演的细鬼从小就是不良少年,家庭破碎负债累累,自己锒铛入狱后,妹妹还要为还债而卖淫。

张家辉饰演的李沧东身为警官工作压力大,害得怀孕的妻子坠楼失去记忆,后来又意外将妻子害死。

桂纶镁饰演的阿弟被家人出卖,自小离乡背井来香港流浪,进入帮派后又是一番辛酸故事。

三个主角,互相比赛谁更悲惨,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更是火花四溅,直抵血腥残酷的程度,高潮处甚至看得人睁不开眼睛。

但这就是港片的典型状貌啊,在人物与剧情设置上做到极致,为的就是戏剧性的效果。

不管是鸡皮疙瘩,还是瞳孔扩大,以最俭省的成本刺激到观众,就是它要达到的目标。

张家辉和谢霆锋值得表扬,他们的演技很贴合这种风格。

文艺女转型为黑帮大嫂的桂纶镁则是不过不失。

至于陆毅的大佬角色,就只能让人笑而不语了。

真的港片,在表面的癫狂与过火之下,也总要将导演的一番思考藏在其中。

《线人》就是如此。

本片的主题,用“信任”二字即可概括。

而“信任”这个抽象的概念,又是通过“身份”这个具体的问题说出来的。

从《无间道》以卧底故事讲述身份困惑开始,最近十年来,香港警匪片中的角色身份多是模糊、阴暗、充满焦灼的。

身份问题犹如梦魇一般缠绕着香港电影人,讲了十年还没讲完,甚至还能讲出新意。

《线人》的角色设置就跳出了卧底的窠臼,转而讲述比卧底身份还要阴暗的线人。

线人一般指出卖消息和作案线索给警方以换取利益的人,他们身在犯罪集团内部,却是为警方做事。

但在本质上,他们既不属于罪犯方,又不属于警方。

他们的身份甚至不能用“模糊”来形容,而是更接近于“空洞”。

由此,角色的悲剧性就很容易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线人身份的可悲之处,正在于无人可以信任。

卧底终归还有个组织,在遭遇不测时至少可以指望组织中掌握自己身份的人出手施救,证明自己。

可线人只能依靠自己,线索的获取常常要以性命作抵押。

但在收线的警方看来,线索仅只等同于几十上百万的酬劳,或者等同于破案率的上升和官衔的进阶。

线人的安危不在警方负责的范畴,至多只会牵扯住良心与道德。

比如张家辉的角色,因为曾经的线人惨遭报复成为废人,自此陷入良心不安。

可工作的展开又确实离不开线人,当谢霆锋演的细鬼成为他的线人后,他力求为其负责,但他能控制自己,却难以左右上级。

细鬼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警察不可信,谁信谁倒霉”,说是这么说,可为了赚钱还债救妹妹,还是放手一搏。

这两个角色之间的信任,与线人的生命绑在一起,犹如悬吊在一根细细的丝线下,渺不可测。

电影也以少见的浓重黑色结尾,让这根丝线在多方势力的缠斗下,以一种悲怆的方式绷断。

除了警察李沧东和线人细鬼两大角色关系的主线外,本片还设置了多组人物关系表现人与人的信任。

比如李沧东和精神失常的前线人,阿弟和出卖她的家人,阿弟和背弃她的大佬华天,以及以华天为首的帮派内部斗争。

这些关系牵扯出更多的线条,铺展开一张大网。

一个个的人,就是这网上一个个的节点。

导演所要表达的是,信任并不单单只是一个主观的意愿,在更多的时候,它是被每一个人的身份,以及他所处的位置决定的。

线人的身份就是一个“想要信任而不得”的极致,而其他各种各样的人,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身不由己。

癫狂、过火、血腥、残酷……这些热乎乎的元素依次爆破后,《线人》最终展露的,其实是一颗冰冷的心。

 2 ) 票房压力下的新瓶旧酒

港产警匪片在《英雄本色》这样里程碑式的作品出现之后,经过近二十几年的不断挖掘,在题材创意方面基本上已经涵盖了各种可能性,而大量不思进取地对之前的题材包装一下又重复利用的影片的出现,透支了观众的信任,审美疲劳加上97后整体大环境的衰弱,港产警匪片也随之落入低谷。

2003年横空出世的《无间道》被当做港片重振的标志,也被视为警匪片重新崛起的标志,但最后却被证明只是回光返照。

期间虽有杜琪峰的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系列影片获得业内人士的高度赞赏,但实际票房却只是差强人意。

在合拍片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港产警匪片不能像《黑社会》一样过于突出个人风格,同时题材上不能出现坏人最终取胜的结果,这就表明了像《非常突然》这种全灭的结果将是不被认可的。

受限于题材的范围,于是香港影人只能在传统的好人战胜坏人的前提下寻求更具有时代性的表述手法。

一个方法是利用火爆的动作场面来掩饰剧本的平庸,例如《男儿本色》和《导火线》;另一种是试图挖掘警或匪的人性来赋予罪案发生的合理性,一如《伤城》和《窃听风云》。

而毫无疑问林超贤的《证人》是做得最好的一部。

片中采用的多线叙事类似于《撞车》,在最后追溯回原点的时刻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无能为力的宿命感;同时片中对人性的刻画也颇具深度,张家辉的心狠手辣背后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挣扎令人侧目,其出色的演技也为他斩获了香港金像奖影帝的殊荣。

因而《证人》也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重保障。

时隔两年后林超贤带来的这部新作《线人》集齐原班人马,前作中表演出彩的谢霆锋张家辉廖启智悉数到场,只是张静初换成了更具有人气的台湾美女桂纶镁,有理由让人对这部片子抱有较高期待。

但实际情况却是,《线人》只不过是林超贤在重复前作中的元素,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续集,但却让人处处看到前作的影子。

谢霆锋和张家辉调换了警和匪的位置,但都是一样的背负着往事的罪孽最终失控;一样的是被逼到无路可走而奋死一搏。

苗圃继续了悲情女人的边缘角色。

桂纶镁颠覆以往形象扮演起了女悍匪,却与张静初扮演的检察官一样平庸。

而陆毅,简直毫无悍匪风范,纯粹就是剧组为满足合拍片要求和表现“邪不胜正”这一主旨而加入的打酱油角色。

同样是打劫金铺,完全没有《冲锋队怒火街头》的气势,甚至不如80年代的《省港奇兵》。

在《线人》里,林超贤甚至放弃了《证人》中对叙事手法的追求,而是一味地利用画面的惨烈来突出线人在警与匪之间夹缝求生的残酷性,企图博取观众的同情心,姑不论影片中直逼三级片的血腥场景是否突破了大陆公开放映影片的底线,这种毫无必要一味比惨对刻画人物形象其实没有一点帮助,如果要看撒血浆的话,那还不如去看经典港产cult片《力王》。

重复以往的成功通向高票房的捷径,但却不会是影片质量的保证。

虽然这部《线人》和《证人》无论从名字和骨子里都十分相似,但却再难复制《证人》的成功。

当然这个警匪纠结的题材还可以拍出一系列的《罪人》《恶人》《犯人》,只是这条路走下去仍难免重蹈透支题材的覆辙。

林超贤若想再有所作为,仅仅凭借谢霆锋和张家辉这两个金字招牌是行不通的。

 3 ) 压抑

警察不能信!

警察不能信!

一半是人,一般式鬼。

他们没有朋友,也没有亲人。

靠出卖别人获得报酬,他们依旧生存着。

当影片落幕的时候,我听到周围的叹息声。

的确,120分钟让人感到的是压抑,非常的压抑。

影片一开始,就说一个线人参与到毒品交易中,然后作为督察的张家辉不顾线人的安全,强行下令要求抓捕犯人,结果导致主犯逃脱,而线人的身份也暴露了。

线人拿了警察给他的钱逃走的时候,被主犯砍伤。

从此精神崩溃。

让人揪心的是,他不断的重复那句警察不可信,警察不可信。

一直到最后,他还是在说这句话。

那晚,张家辉饰演的李沧东荣升高级督察。

他很痛苦,醉了,和别的女人睡了。

故事发展的很有条理,1年后,东的老婆(苗圃)因为那晚东和别的女人睡而感染了梅毒,然后流产,无法接受现实,自杀,可惜未遂。

只是,她失忆了,并且嫁给了别人。

东还是很爱她,为了一个承诺,他坚持着。

东依旧是重案组高级督察,他开始教导新人。

他告诉新人,要假装拿线人当朋友,但是要懂得抽身。

我想,他说这话的时候,完全是在说他自己的感受,因为他自己无法抽身离开。

新的案子来了,天(陆毅)是抢劫集团的头目,这次他又要开始新的计划。

东为了破案,找到了细鬼(谢霆锋)。

细鬼曾经为天这个集团做过事。

细鬼为了赎回妹妹,他选择了和东配合,去做线人。

于是,他遇到了天的女友——阿弟(桂纶镁),而阿弟和细鬼,有着一段有点浪漫的邂逅。

最后,李沧东因为挪用公款被抓,华天抢劫金店被抓,细鬼在保护阿弟的时候被杀,阿弟逃跑途中被抓,而李沧东的妻子死了。

故事本身富有张力,不能不说林超贤有趁着《证人》余热,热卖《线人》的嫌疑。

但是,影片本身是成功的,比《证人》更加的成功。

在张家辉拿到影帝后,一直觉得他的演技越发的成熟。

张家辉的成熟在于他几乎扮演过任何类型的角色,也拍过几乎所有类型的影片。

所以,张家辉在《线人》中,他把李沧东这个非常复杂的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有几个场景让我记忆深刻。

当1年后李沧东陪着被他害的那个线人吃饭,眼神中所表露出来的那份亏欠。

当他的妻子再次因为他而被车撞死后,他自杀未死时候,眼睛中那份后悔和无奈。

当他在赶去救细鬼时候的那份执着和热血,还有那种义无反顾。

张家辉演活了李沧东这个角色。

和以往时常扮演小混混不通,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报满的角色,一个正义的角色。

以往我们提到香港电影,一直再说梁朝伟,刘德华,刘青云等等。

现在,也许我们会在那里讨论谢霆锋。

香港电影的中生代的代表之一,谢霆锋的表演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浮夸,转型后的谢霆锋。

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份成熟的表现。

如果说线人是要角逐今年的金像奖的话,那么谢霆锋必然是竞争最佳男演员的最佳人选。

给予那么高的评价,我只能说线人给他一个非常好的舞台。

而本片中的桂纶镁,中规中矩,从一个清纯的形象,转型成一个古惑女,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虽然不算成功,却也无从挑剔。

只能说形象上,还是不够。

至于陆毅,我想用两个字来形容——失败。

我不知道林超贤为什么会选陆毅。

今年夏天,陆毅已经两度让“女友堕胎”(唐山大地震和线人),他完全可以去竞争年度最强床上功夫奖。

我完全看不到他扮演黑帮老大的样子,根本无法诠释出那种霸气。

我想说的是,陆毅,请你远离香港电影。

有人问,爱情在哪里?

细细回忆一下,整部电影中,从来没有出现一个爱字,也没有出现我爱你这样的对白。

但是,感受到了吗?

是的。

当李沧东在妻子被车撞了之后,他趴在身边神泪俱下的说着:“我以后再也不出现你的面前了。

”当细鬼为了让阿弟逃跑,3次挡在她的身前,挨了几刀和一颗子弹。

最后还被杀的时候。

当廖启智因为那个大哥被抓,他终于可以回家,找自己的老婆的时候。

等等,这些都是爱。

只是林超贤回避了这个字眼。

也许线人本身并不想诠释这个主题,但是这个主题却左右着剧情本身。

线人?

朋友?

李沧东是掌握线人的,他也是唯一的联络人。

他和每个线人都需要保持很好的关系。

1年前,他失败了一次,导致那个把他当作唯一知心的朋友差点被杀。

如果线人是靠出卖朋友来换取报酬,而李沧东呢?

那次,他也是靠出卖了线人,抑或说也是他的朋友来换取了自己的高级督察的职位。

两者相辅相成。

1年后,他又一次站在了这个十字路口。

细鬼必须要出庭指证,才可以定华天的罪。

也就是说李沧东必须要公开细鬼的身份,这个无疑是把细鬼推向了断头台。

同时,如果细鬼不答应出庭,那么答应细鬼的100万报酬也将作废。

李沧东选择了朋友,他不惜犯法,挪用公款,也要让细鬼活着。

最终,他被抓。

而李沧东为了救细鬼,也几乎丧命。

当李沧东去救人的时候,他没有亮自己警察的身份,所以那一刻,他并不是以警察的身份去救细鬼,而是以细鬼的朋友的身份。

我想也许就是这样。

还记得李沧东在教导新人的时候说过,要及时抽身,线人只是假装的朋友。

只可惜,他自己也做不到。

大概就是如此。

我不像再多说什么,至少,当影片结束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压抑。

 4 ) 一生信任得几人——《线人》

PS:非影评,单纯性的一些感慨。

当然由电影而发的。

所以想了解影片的,请直接右上角。

越是到如今,越是人大了,越是难以去相信什么人可以毫无条件,至始至终不受任何流言蜚语所影响,实心实意的信任一个人!除了你的至亲,你可还有其他人,可以用这样一份心去信任?看老港片,英雄江湖,兄弟情义。

四手合一,并肩战斗。

背背相对,把自己盲点的后方,留给兄弟,信任他的能力,信任他的友情。

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份感情。

我钟爱这样一份兄弟间的信任,大概就源于现实中说信任是多么难。

你相信那些高高在上的人讲述的一个又一个“一定”么?就像影片中那样:“如果他能让我们抓到人,钱是一定会给他的,没有问题。

”然而人抓到了,不足以判罪。

要让线人以必死的处境来出面指正嫌疑人。

“他一定要出来指正,指正了,他的安全我一定会保证。

”若是人死了呢,便会有如此说辞:“他的家属我们一定会负责照顾的。

”然而多年以后,又有谁来为这句诺言负责到底。

即便影片中的命运过分追求惨情,信任的自主权全不在手,无可选择。

悲剧似乎早已命定。

就算是我们稀松平常的生活,也都是轻诺的多,付诸实践圆成诺言的少,而且多数人礼貌性的不拒绝,事事说好,似乎也都成了惯例,所以认真你就输了。

那些武侠中刀光剑影的侠义道,那些官场中提拔之恩的仕途道,那些战场上并肩作战的兄弟道。

好似都与这个信仰稀缺的时代脱节了。

每日出入办公室一个又一个的格子间,看着各自忙碌的身影。

哪个心里没有一份期待可以寻得一份信任,同时自己亦被信任的感情。

然而各自忙碌各自怀有心事,各自不敢稍稍放下提防,又何谈什么信任。

没有信仰,单靠法律的束缚难以管制人性的善恶。

没有道德的准绳,加之社会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信任而付出代价,这考验能有几人经受得住。

若是张家辉扮演的警察,不是因为前面廖启智扮演的线人的悲惨遭遇而内疚,是否会对谢霆锋扮演的混混细鬼格外的“仁慈和不忍”?张家辉的上司不是就根本不在乎细鬼的死活,单单想求得这次行动出成果么?有了成果,对于上司来讲意味着什么,答案不言而喻。

你能讲那上司因为是警察,是正义力量的象征,他抓犯人天经地义,那么他就是善的么?既然信任在如今变得如此飘忽,为何细鬼还要相信,他自己不也说:相信警察,还不如相信大象会爬树。

但是没得选择,没得拣,这或许就是小人物的悲哀。

命运从来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不相信的话,谁来解救他的苦难。

不相信的话,难道咩都不做,看家人受难么?我们做学生的时候,相信好好学习一定会天天向上,将来考个好大学。

我们工作了,相信只要努力一定会得到嘉奖,得到晋升。

我们恋爱了,相信珍爱自己,用心爱人,一定会家庭幸福美满。

然而呢,这些简单的相信,有几个被证明了?即便一直未得到证明,我们还不是一步一步按照这个在走,还不是一代一代这么想着。

因为人总得有点希望,总得有点寄托,才能一步一步走下这不平静的道路。

人生无常,而不如意事又十之八九。

若难以求得一份信任,就让自己去相信点什么吧。

相信才能坚定前进的路。

最后赞一下小谢的演技真是日进千里啊!让我很惊讶。

而廖启智不愧为老戏骨。

几个镜头我已潸然泪下。

 5 ) 从证人到线人,一哥之争,霆锋完败!

线人已经下线了DVD也出了还记得满怀期待去电影院看首映的时候,总体来说还是近年港产片中少数值得进影院欣赏的港味大片传统港式枪战题材有了新的风貌,视乎有不一样的味道。

虽然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无间道或暗战的影子,但是还是要称赞下林导 在港片如此萎靡不振的当下还是能拍出比较有个人风格的好片。

故事没什么新意,但剧情架构很好,整个片的节奏把握恰到好处,那种超现实暴力美学加黑色幽默感的人性刻画最能打动观众,正好符合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内在实力的真实体现——————昔日的谢大帅哥现在整个要死不活的阿四样很有看点,抛开现实的影射,大家会说霆锋进步了,不注重形象改攻演技了,看起来好像也是如此,而且包括导演及制片在内的一干人等估计也是对他的演技寄予厚望的。

不过,现实往往与期望相反,看过上部不难找到答案,在证人中谢演的是警察,考虑到主旋律的需要,往往警匪片中警察的戏份会很吃重,但是演技这个东西是讲实力与积累的,相比歌手出身的小谢,张家辉的演技反而凸显得更专业,即便是刀疤脸加独龙眼,照样拿到影帝的宝座就是最好的明证。

也许是受上部影评的影响,这次下部的线人中虽然两人角色互换,但是明显还是张的戏份吃重,霆锋虽同为主演,但是看完全片能够留在观众脑海中的影像有多少?

反正我是对小谢的演技很失望,本来觉得他在十月围城中表现还行,不过到了这部本应以主角出境的戏里还是一身配角气息,用大陆业界的话说就是:“没一哥的范儿”没范儿就是没气场,长得再帅也只能是配角。

再看下张家辉,熬了若干年终于拿到个影帝,虽然是跟别人共享的,但也算是影帝了,相比戏里精彩的演出,在戏外的张家辉说话总是有些结巴,在上志云饭局时就看到了,感觉戏外就一很普通的人,但是到了戏里却不一样,亦正亦邪,演贼够狠,演条子也够深度,一个眼神,一个细小的动作都是值得留意的,真正的老戏骨哪怕只说一句台词也能让人印象深刻。

印象深刻的情节有他妻子坠楼时的经典场面让人想起无间道中黄秋生同样类似的演出,只不过一个面对的是同事,一个是老婆。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桂MM了,从不能说的秘密中的清纯学生妹蜕变到现在的小太妹,似乎后者更接近本人?

恩,可能我XE了点。

感觉演技还是进步了很多,至少比小谢要好,哎,可怜的谢帅,本来挺优质的一代杰出青年,怎么给毁了呢?

不过转念想男人的帅就是要时间的历练加经历的蹉跎才能打磨出来的,看下好莱坞的前辈其实也差不多,越是年少成名的,要不是昙花一现,要不就得有一次重大的蜕变才能达到新的高度,远的如钢铁侠中的小罗伯特,近到盗梦中的莱奥纳多,不都印证了那句千古不变的真理:“男人四十才是一朵花!

 6 ) 线人

这部电影看得我很心痛,因为我很入戏。

《线人》讲述的,是一个落魄的小混混在各方夹击之下惨、惨、惨上加惨的悲情故事。

这部电影虽然以张家辉饰演的重案组高级督察的视角来展开,但实际上真正的主角,却是那位悲剧遍身的小混混,谢霆锋饰演的细鬼。

这部电影里其他人基本都是做到自己本分,张家辉演的警察,面无表情从头到尾,符合角色内敛的特性,但相对也没有太大发挥;苗圃和桂纶镁,还是各自被观众熟悉的款式,廖启智的角色则凭借出格的外表讨到了一个巧妙的便宜;至于让人崩溃的陆毅,后面会详细提及。

独独是谢霆锋饰演的何细鬼这个角色,令我大为惊奇,因为确实没想到,谢霆锋可以做到这个地步。

有几个细节我认为他演得很好很好。

一开始鲁莽的救妹妹,结果被高利贷在街边暴打,在抱着头逃窜、求饶的那一刻,我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曾经的偶像派,他就如同街边常见的那类小混混,卑微、无力、惹人同情;中段张家辉要求他成为线人,他那种无奈不情愿又却不得不做,结果被逼上梁山的心态做得惟妙惟肖;当悍匪要求他们杀掉自己兄弟,细鬼连同几个人按住对方,细鬼看着对方生命一步步的消失,这个胆小善良的小混混首次杀人,那种丢掉自己魂魄的木然,以至于最后悲剧到达顶点的时候细鬼的对生命依依不舍却又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绝望的复杂神情……如此种种,在谢霆锋的演绎下,让我大为叹服。

我很庆幸谢霆锋能演到这么一个角色,让他可以能够在停掉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之后,在电影上的发展有着一次极具说服力的主角出演。

 7 ) 没有人做错了

很多悲剧的原因并不是人为的过错,好像,好像只是莫名其妙地,事情就是这样子了。

最没错的那个人应该是细鬼了。

出了狱,想救妹妹,唯一的办法是当线人。

重视亲情如他,怎么可能不干?

而干这行的下场,本就是无人预料的到的。

开始觉得沧东有错。

难道警察不应该去阻止贩黄么?

怎么还可以利用这种事情去逼迫别人呢?

可是,话说回来,如若没有一点点的胁迫,大概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做线人的吧。

如若没有线人,警察没法破案,到头来,还是危害社会。

说到底,好像是小家与大家的概念。

很残酷。

那个一直态度恶劣地逼着沧东的警司,错了吗?

他也没有错。

如果华天不能定罪,出来后遭殃的恐怕不是一个两个人。

他也没错。

阿弟,从小一个人拼命,后来一个人混社会,好不容易碰上个男的以为有幸福了,结果却是这种结果,任谁都无法接受的。

她拼了,却搭上了细鬼的一条命。

结局怎样呢?

当初的线人彻底疯了,现在的线人再也不能看他妹妹一眼,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东哥也因妻子和细鬼的接连离世而感到绝望吧,进监狱或许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可以不再面对世间的种种。

继续残酷吧,这个残酷的世界。

 8 ) 《线人》:出卖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从《无间道》登上《艺术人生》开始,香港警匪片彻底尝到了塑造卧底形象的甜头。

其文化成因应当可以归结到“一国两制”的后97情结——在《基本法》保证了港人能在与内地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后,香港一直游离在伟岸无比的国族文化母体边缘,港人身份认同的纠结始终挥之不却,用卧底形象来做隐喻,也算恰到好处的彰显了香港文化中那一缕发自肺腑的乡愁。

《龙虎风云》中发哥做卧底,虽有理智和情感的杀伐,依然做得豪气干云;《无间道》里梁朝伟做卧底,却是忧郁压抑,再加上刘德华饰演的那位对警队进行反渗透的黑道卧底,“卧底”一词,已然变得有些光怪陆离;而到了《线人》里,无论是张家辉饰演的专门联络线人的警官李沧东(向韩国电影致敬?

)还是谢霆峰饰演的线人“细鬼”,几乎都成了与魔鬼订立契约的当代浮士德,按理说是为了匡扶正义的现代司法体系服务,然而一次次的背叛与出卖,却让两人的灵魂始终在生不如死的无间地狱里苦苦挣扎。

“细鬼”第一次听闻让他做线人的要约时,淡淡的说了句“出卖朋友的事我不做”,但沦落风尘的妹妹很快让他放弃了这一若有似无的道德底线。

廖启智饰演的老线人说得好:“线人没有朋友”,其实,这也是当代社会的普遍写照。

在这个社会里,几乎每一个人都以出卖为生。

这就是商品社会的交换规则:我把我掌握但可以放弃的某些东西出卖给你,你把你掌握但可以放弃的某些东西出卖给我,然后,我们两相情愿一拍即合来者不拒多退少补——现代社会就这样生生不息的繁衍运转着。

交换本身不是出卖,但是背地里悄悄的交换就是出卖。

线人跟警察接头时是这样,当代都市人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

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算计着,甚至面对爱人也不例外——那些感情或肉体出轨的红男绿女们莫不也是在出卖着别人对自己的真爱?

桂纶镁饰演的黑道女阿弟出卖了先出卖自己感情的黑道老大华天(可怜年近不惑的陆毅依旧洗不脱一身小白脸本色,继《唐山大地震》后,他再一次承担了让女主角未婚先孕的播种职能),然后便与以出卖为生的细鬼相依相偎。

悍匪的追杀给两人爱恋笼上的道德面纱还未罩严实,林超贤便安排了一场B级片式的残酷搏杀,钝刀割肉般的痛楚给这出关于出卖的杯具盖棺定了论——对俩人来说这个结局并不坏,须知出卖就像习惯性流产,搞多了就成了习惯,两个资深出卖者混在一起,保不齐最终还是以出卖告终。

从叙事风格和电影语言上来说,《线人》几乎就是《证人》的翻版,班底基本照旧,最大的差别只在于张家辉和谢霆峰的警匪身份来了个乾坤大挪移。

而《线人》最后的老照片Flash秀,也与《证人》中最后勾勒出的撞车大戏有着异曲同工的交待人物前情之妙。

不过两相比较,《证人》用一场车祸纠结起几个家庭的黑白是非,颇具匠心;《线人》中的闪回则有些蛇足,除了阿弟、细鬼相识的那场猫鼠追逐有些情趣,其余的都乏善可陈。

不过从《证人》《火龙对决》再到《线人》,林超贤导演似乎迷恋上了用车祸来枢纽剧情,堪称华语影坛的“车祸帝”。

片尾,李沧东私吞公款转交给细鬼的妹妹,算是给了观众唯一的安慰。

然后,张被同事带走,办公室里灯光逐次熄灭,满墙的线人资料也就隐遁在了黑暗中。

一个线人倒下了,千万个线人站起来。

我们在电影院里心安理得的对出卖者施以道学家的挞伐,一俟大幕落下灯光亮起,我们便走出影院继续操练着出卖技巧,而且,我们一定会出卖得越来越巧妙、越来越精彩。

痛并出卖着,其乐无穷。

一切都是商品,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交换来获取;谁都不能信任,所以我们必须悄悄的出卖。

个人如是,族群亦如是。

1997到2010,香港走过了一条独一无二的历史路径,回首这些年的风风雨雨,香港影人乃至整个香港社会,是不是也会觉得出卖掉了什么珍贵的东西?

天机不可泄漏,出卖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刊载于《东方早报》2010年8月25日)

 9 ) 你心里根本就没有我

线人是我在南京看的最后一部电影 三天之后我就滚了带我去看的人一直在表达 如果不是因为我喜欢港片 他这么有品位的人才不会看这种没有内涵的电影 载我回家的时候又告诉我他朋友娶了个女博士导致婚姻生活不和谐 想起这种人 你脸上就很自然的浮现出轻浮的笑容 我有特异功能 各种电影都可以当作爱情电影来看所以整场就记得了一幕桂纶镁对陆毅说 你心里根本就没有我 为什么还要我在你身边呢 于是本来还含糊不清 欲盖弥彰的陆毅摊牌了是的 做完这一笔 我们一拍两散 由此可见 自己清楚是一回事 说出来做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否则这种清楚就和自我蒙骗没什么区别前几天宿舍的两个姑娘在房间里看线人 于是又看到了这一幕 仍是这种感觉

 10 ) 是卧底还是线人

谢霆锋和张家辉两人,一个是星爸星妈星老婆,出生之后就学会了在镁光灯下生活,年少轻狂过、风流潇洒过,结婚之后决心专心养家做好男人。

加之近年来人气下降,不温不火,于是放下身价甘心去扮演小人物,谁知赶上了时下好男人走红的潮流,不仅人气回升,也获得了奖项的肯定。

另一个怀着梦想进入娱乐圈,谁知误上王胖子的贼船,千王、混混的超烂角色演了不少,不仅艺术上难登大雅之堂,商业成绩也是平平。

下决心同烂片say goodbye,角色不嫌小、片酬不嫌少、扮相不怕惨,渐渐获得了赞许的声音,一不小心竟拿了个影帝。

他们两人的相同之处在于转身之坚决彻底,完全颠覆了过去的形象,观众在新鲜之余也会敬佩其背后的汗水,所以获得的掌声也会分外响亮。

但是现在转身已经完成,所以不必要用获得成功的角色给自己画地为牢,一再重复自己。

谢霆锋若是想成为盖过自己老爸的天王巨星,张家辉若是打算成为另一个“家辉”,多接些不同类型的角色,尝试不同风格的导演,采取不同的表演方法才是出路。

如果老是《证人》、《线人》、《差人》、《犯人》这么一路演下来,观众们过不了多久又会对他俩再度厌烦的。

看得出桂纶镁很努力想要融入影片的氛围,但是就好像烂鬼东最适合在尖沙咀的茶餐厅喝炼奶红茶,孟克柔还是待在台北的咖啡店听第36个故事更靠谱。

从红豆妹妹到十三妹,有哪个香港女黑道像她那么文艺、那么感性、那么多废话的?

幸好影片结尾处桂纶镁在一片野兽般惨烈的撕咬搏斗中呈现出了自己不一样的一面。

回想起当年林青霞初到香港时在《警察故事》里的窘态,桂纶镁的这次尝试还不算失败。

能否像青霞姐一样以香港为跳板、从台湾的文艺女王变成华语圈的东方不败,桂纶镁的路还很长。

至于陆毅,这么气场温柔的大哥还真是少见,温柔到打了几回酱油就消失了,温柔到作为BOSS狂虐主角的任务还需要二号BOSS太平哥来代为完成,不提也罢……再有就是廖启智,说实话这个角色对他来说是在太简单了,简单到很难提得起精神,加之空间很小,所以有些浮于表面。

回到影片本身,《证人》的成功对于林超贤来说有些突然,影片本身也十分简单,仅仅是说圆满了一个故事而已,并没有牵扯过多的什么“生存法则”、“身份认知”之类的悬乎的东西。

《线人》的核心意思是突出线人们那种出卖自己身边人的痛苦以及游走在正邪交汇的的孤独(这一点有些像《无间道》),但是影片中细鬼的悲剧源于其帮助阿弟对付华天,他作为线人的身份却从未暴露过,而且也看不出他对于出卖华天、太平有什么心理上的不安。

细鬼与其说是线人,不如说是卧底。

作为线人,他的首要身份是罪犯,其次才是警察的帮手(这与卧底有本质区别,卧底要先做警、再做匪),线人们不可能双手完全干净、不沾血污,他们如何暴力的缝隙中保留一份理智、如何在兄弟义气和线人身份间取得平衡,如何保持与警察之间的距离,才是我期望这部影片为我解答的,但是可惜林超贤起了个好头,却没能把故事说圆满。

《线人》短评

小谢没有突破啊,桂纶镁还不错

7分钟前
  • 百里西木
  • 较差

鸟瞰,远景,升格,停格,可见林超贤还是一个有大局观和小想法的导演,而他的故事也正好证明了他的野心。故事的各个线太薄弱以至于剧情饱满性和张力几乎归零。张家辉的演技兴许是好的,可是搭上了如此不流畅的情感叙述,显得莫名其妙。桂纶镁对肢体语言的掌控要比面部表现更擅长和出色。

8分钟前
  • 三十
  • 较差

太刻意,反而弄巧成拙,有诚意,但实力不济,港片这几年乏力。

9分钟前
  • 九個9
  • 较差

小谢真惨。。。小美一露面,整个气场就变了。。。

14分钟前
  • 阿错
  • 推荐

看太多这种片 审美疲劳

17分钟前
  • 沙拉酱波娃
  • 较差

故事比较牵强

18分钟前
  • 独立日
  • 较差

绿帽谢从十月围城开始就是悲剧男猪脚

21分钟前
  • 像一颗滚石
  • 还行

廖启智演的真好,影片逊于《证人》~~

22分钟前
  • Granite_花花
  • 还行

張家輝升華了…桂綸美突破了…小謝稍稍有點過了…

25分钟前
  • 爱吃水果的XXX
  • 力荐

工作都不好找,陆毅哪像大哥

30分钟前
  • 五摆五折
  • 还行

小谢天生一副过不上幸福生活的脸

35分钟前
  • 九千岁
  • 还行

张家辉和谢霆锋互换身份,不演警察的那个就得奖~

40分钟前
  • 听风
  • 还行

这么烂的电影,豆瓣评分居然有7点5分,豆瓣名气越大,上的人就越烂。整本电影只有智哥是亮点。

41分钟前
  • 迪古桥
  • 很差

最近少见的有好警察的片子

46分钟前
  • killuahxh
  • 推荐

角色都很惨,场面忒血腥。导演 你就混吧。。。这片真赶不上证人。

49分钟前
  • 乱.
  • 还行

剧情很用心了 张家辉越来越有火候了 谢霆锋也是 哎 不错不错

52分钟前
  • 咋呸
  • 推荐

说实话。。记不得内容了。。。。。。

55分钟前
  • 了不起的克莱德
  • 还行

又叫谁敢比我惨,哈哈。唉。光头小谢是十月里的阿四附体,家辉内敛寡言,桂纶镁眼前一亮,陆毅是大败笔。

56分钟前
  • doiwant
  • 还行

桂纶镁真心不吐槽了

58分钟前
  • 推荐

桂纶镁转型成功

1小时前
  • 采蘑菇的小红帽
  • 推荐